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学分支

解剖学分支

解剖学分支
解剖学分支

解剖学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可以分为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解剖学的主要分支有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人体解剖学。在解剖学研究中,研究大体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组织、细胞、胞器的观察则会利用显微镜。

解剖学的革新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要想查清病因和有效治疗,首先应了解、熟悉正常人体的结构,解剖学就是了解正常人体结构的学科。古代埃及人死后尸体被制成木乃伊,埃及人在长期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但那时他们对人体十分迷信,对人体的许多结构都作了神秘的解释。由于宗教的原因,这种做法使得希腊人非常厌恶人体的解剖,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就中断了对人体解剖观察,用对动物的解剖代替它。公元2世纪古罗马时期的医学家盖伦,虽然很了解解剖学的重要意义,但他只是把从动物得到的解剖知识应用到人体,因此有许多错误。比如,他认为人的肝脏像狗的一样有五叶,肝是静脉的发源地,心脏的中膈上有许多看不见的小孔,血液可以自由通过等等。盖伦的解剖著作,在很长一段时期曾被奉为经典,中世纪的教会又严禁解剖尸体,致使人们无法纠正这些错误。16世纪的维萨里直接观察人体,他在巴黎求学时,曾偷过绞刑架上的犯人尸体,还曾把一个死人头骨藏在大衣内带进城,放到自己床底下,甚至带领学生盗过墓。法国的宗教裁判所注意到了他的“异端”行为,他为此不得不到意大利去继续学医,毕业后很快晋升为解剖教授。他的著作《人体的构造》,于1543年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他遵循解剖的顺序描述人体的

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自然形态和分布等。《人体的构造》一书的出版,意味着近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它的意义如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为天文学开创新纪元一样,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生物学包含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两方面的研究。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的结构,而生

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人体结构非常复杂,所以解剖学内容包含不同的层次,从最小的细胞到最大的器官,以及器官之间的关系。大体解剖学是在整体观察和解剖过程中,用肉眼对人体器官进行研究。细胞解剖学则是借助于特殊设备如显微镜和特殊技术观察细胞及细胞内结构。

细胞

通常认为细胞是人体的最小单位,它是由许多更小的具有自身功能的结构组成。尽管人类细胞大小不等,但所有的细胞均很小。即使是最大的细胞如受精卵,也是肉眼所不能见到的。

人的细胞由一层膜把其内容包聚在一起。但这层膜不单纯是一个囊袋,它上面有许多能识别不同细胞的受体,这些受体也可以和机体产生的物质和摄入体内的药物发生反应,选择性地允许这些物质或药物进入或离开细胞。受体反应常常改变和控制细胞的功能。

细胞膜内有两种主要成分:

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细胞质中含有一些消耗和转换能量的结构,以及执行细胞功能的结构;细胞核内含有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控制细胞分裂及繁殖的结构。

身体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每一类细胞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有些细胞如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自由移动,互不影响。另外一些细胞如肌肉细胞,则相互紧紧地连在一起。一些细胞如皮肤细胞,分裂和繁殖很快;而神经细胞则完全不能繁殖。有一些细胞,特别是腺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激素或酶这样一些复杂的物质。例如乳腺细胞分泌乳汁,胰腺细胞产生胰岛素,肺泡壁细胞产生粘液,口腔中的细胞产生唾液。有些细胞则和物质的分泌无关,例如肌肉细胞和心肌细胞主要功能是

解剖学(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模式)

收缩,神经细胞传导电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与身体的其他部分之间建立信息联系。

. 细胞内部结构:虽然有不同类型的细胞,但大多数细胞有着相同的成分。细胞由细胞核和细胞浆两部分组成,外面有一层细胞膜。细胞膜调

控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控制蛋白质的产生。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和核仁,染色体是细胞的遗传物质,核仁则产生核糖体。细胞浆由细胞液和细胞器构成,细胞器可以看成是细胞的器官。内质网在细胞内传送运输物质。核糖体产生蛋白质,储存在高尔基体中。线粒体产生能量,供细胞活动需要。溶酶体内含有许多酶,这些酶能分解进入细胞的颗粒。例如,血液中的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细菌,然后这些细菌被溶酶体中的酶分解。中心粒参与细胞分裂。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是细胞完成多种生命活动的场所。躯干内部结构

- 组织和器官

一些相关的细胞连结在一起,称为组织。一种组织中的细胞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为完成特定功能而协同工作。取组织标本(组织活检),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各种类型的细胞。

结缔组织是一种坚韧的、纤维状组织,结缔组织把机体中的结构连结在一起,并起支持作用。结缔组织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器官中,皮肤、韧带和肌肉的大部分都由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及其细胞的特征,随它在体内的位置不同而异。

身体的功能通过器官表达。每一个器官是一种执行特殊功能的结构,例如心脏、肺、肝、眼睛和胃。一个器官由几种类型的组织构成,因此也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例如,心脏含有心肌组织、纤维组织和特异细胞,心肌收缩可以泵血,纤维组织构成心脏瓣膜,特异细胞则维持心搏的频率和周期。眼睛含有多种细胞,如肌细胞,司瞳孔的开闭,透明细胞(clear cells)构成晶状体和角膜,还有产生房水的细胞,感光细胞,以及传导冲动到脑的神经细胞。甚至像胆囊这样结构非常简单的器官,也含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如胆囊上皮细胞可以抵抗胆汁的刺激,胆囊壁上的肌肉细胞可以收缩排出胆汁,构成胆囊纤维外壁的细胞则保持胆囊完整。

- 器官系统

一个器官有自己的特殊功能,但它也作为群体中的一部分发挥功能,称为器官系统。器官系统是医学研究中的一个组织单位,通常疾病根据器官系统分类,治疗计划也是建立在器官系统基础上。这本书大部分也是围绕着器官系统这一概念来组织编写的。

举例说明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器官系统,它包括心脏和血管。心血管系统主司泵血和使血液在身体内循环不息。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行使接受、消化食物及排除废物之功能。这个系统不仅仅包括胃、小肠、大肠,还包括相

关的器官,如胰腺、肝脏和胆囊,前者主要是运送食物,而后者是产生消化酶、清除毒素和储存消化过程所必需的物质。运动系统包括骨骼、肌肉、韧带、肌腱和关节,其功能是支持和运动身体。

当然,器官系统不是孤立地行使功能。例如,饱餐之后,消化系统要执行其功能,需要更多的血液,因此就需要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帮助。消化系统的血管扩张以便输送更多的血液。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通知其增加工作。消化系统通过神经冲动及释放进入血液中的化学物质直接刺激心脏,心脏泵出更多的血液,大脑饥饿感减轻,有饱的感觉,不愿剧烈运动。

器官和器官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非常重要。信息联系使机体按整个身体的需要调节每一个器官的功能。休息时,心率减慢,当器官需要更多血液时,心脏工作加强,心率加快。当体内液体太多时,肾脏排出更多的尿,而当机体脱水时,则应保存更多的水分。

通过信息联系,身体保持自身的平衡——称之为体内平衡或内环境稳定。通过体内平衡,器官既不会功能低下,也不会功能亢进,而且每个器官的活动都有利于促进其他器官的功能。

维持体内平衡的信息联系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或通过化学刺激产生。调节机体功能的复杂信息网,主要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来控制。这部分神经系统功能不受个体思维的影响,

达芬奇人体解剖图

也不表现出正在行使功能的明显征象。起信息联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介质。由一个器官产生,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其他器官的介质,称为激素。在神经系统各部分之间传递信息的介质叫神经介质。

一种为人们所熟知的介质,叫做肾上腺素激素。当一个人突然紧张或恐惧时,大脑立即发出信息到肾上腺,使其迅速分泌肾上腺素。很快,这种激素使整个机体进入警惕状态,一种作好战斗准备或逃避的反应。此时,心跳加快且有力,眼睛瞪大,以便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呼吸加快,消化系统的活动减弱,以便让更多的血液供应肌肉。这种反应迅速而强烈。

其他的化学联系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同样是有效的。例如,当机体脱水需要更多水分时,通过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血容量减少,颈动脉上的感受

器感知血容量减少,通过神经将冲动传到大脑底部的垂体,垂体产生抗利尿激素。这种激素使肾脏生成的尿量减少,保留更多水分。同时,大脑产生渴感,刺激饮水。

机体还有一群器官——内分泌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分泌调节其他器官功能的激素。例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控制机体的代谢率;胰腺产生胰岛素,控制糖的利用;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许多器官,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

请点击查看相关图表 - 主要器官系统

内外屏障

要界定什么是体外,什么是体内,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身体有许多表面。皮肤,准确地说是一个器官系统,它是一个很明显的表面,形成了一道防止许多有害物质进入机体的屏障。虽然耳道是由薄薄的皮肤覆盖,但通常认为它是在体内,因为耳道深陷入头部。消化系统是一根长管道,开始于口腔,弯曲盘绕通过身体,终止于肛门。食物通过消化道时被吸收,那么食物在体内还是在体外?事实上,营养物质和液体在它们被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并非真正在体内。

空气通过鼻和喉进入气管,然后进入肺内的支气管,这个气道的哪部分是体内和体外的分界线?肺内的氧气在它们进入血液之前,对机体并不是有用的。要进入血液,氧气必须通过肺内一层薄薄的细胞。这层细胞就构成了屏障,阻止伴随空气进入肺内的病毒和细菌,比如阻止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进入体内。除非这些微生物穿过细胞进入血液,否则它们不会致病。因为肺有许多保护机制,比如抗感染的抗体,把破坏的碎片清扫出体外的纤毛,所以大多数的感染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

机体的表面不仅分隔体内、体外,而且也保持器官结构在正常位置,使它们适合行使功能。例如,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内部器官并不浸泡在血液中。假如血液漏出血管,进入身体的其他部分(出血),不仅造成组织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发生障碍,而且可能导致严重损伤。例如,很小量的脑出血即可引起脑组织破坏,因为受颅骨的限制,颅腔中,没有可扩张的空间。另一方面,相同量的血液流入腹腔并不引起组织破坏。

唾液在口腔内有重要作用,但是假如吸入肺内,则可能引起严重损伤。胃分泌的胃酸,极少造成胃的损伤,然而假如胃酸返流,则可能损伤食管,假如胃液漏出胃壁,亦可能损伤其他器官。粪便是食物未消化的部分,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假如通过肠壁漏进腹腔,能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

解剖学和疾病

人体结构非常精巧,大多数器官都有大量的储备能力,即使受到损伤,仍能正常运行。例如,肝脏要破坏2/3以上,才能出现严重损害,切除一

个叶肺,只要其他肺功能正常,人也能存活。有一些器官只要很小的损伤就能导致功能失常。如脑卒中时,损伤了少量的脑组织,患者就可能不能说话,肢体不能活动,也不能保持平衡。心脏病发作,损害心脏组织,可能只轻微损害心脏的泵血能力,也可能导致死亡。

疾病影响解剖,解剖的改变能引起疾病。组织异常增生,例如癌症,能够直接破坏正常组织或压迫正常组织,引起破坏。又如阻断组织的供血,可造成组织坏死(梗死)如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脑梗死)。

缘由

因为解剖学和疾病之间关系密切,检查身体内部结构的方法已经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赖手段。首次重大突破是X线的发现,使医生能看到身体内部结构,不需经外科手术就能检查内部器官。另一个重要进展是计算机体层摄影(CT),这种技术是X线与计算机的结合。CT扫描产生身体内部结构详细的二维图像。

产生内部结构图像的其他方法还包括超声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其原理是利用原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和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其方法是将有放射活性的化学物质注入体内进行检查。与外科手术相比,这些检查都是无创性的,而外科手术则是有创性的。

现代解剖学的相关著作

1.《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是明末耶稣会士翻译的两部西方解剖学著作。已过时但经典解剖著作。

2.《格氏解剖学(第39版)》自1858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最权威的解剖学著作。经过39次修订、再版,其内容不单纯讲述人体宏观结构的大体解剖学,还涉及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内容,特别是结合解剖学知识介绍了一些新的行之有效的外科手术,大大拓宽了解剖学的理论内涵和应用范畴。很适合研究者

3.《奈特人体图集》非常卓越的解剖学画家,他画的图简洁逼真易懂又不失真实,很适合初学者。

《黄帝内经》中的中国古代解剖学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当时中医学的理论知识。《灵枢.胃肠篇》讲道: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

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经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上文中的“小肠”应为西医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应为西医的回肠、结肠上段,“广肠”应为西医的乙状结肠、直肠。但是上文“小肠”、“回肠”、“广肠”之间的分界线说得比较含糊,无法用西医解剖术语精确表述,各段长度数据仅供参考。而且其中的“丈”、“尺”、“寸”等单位合现在公制长度单位多少还有待分析。不过人们发现这些疑问可以暂时跳过,可以从消化道各段长度比例入手另辟蹊径。

成人食道长度与下消化道长度(胃以下到肛门)的比值是固定的,根据现代解剖学数据,成人食道长约25cm,下消化道长925cm,二者比例是1:37。而《灵枢》中食道长1尺6寸(“咽门……至胃长一尺六寸”),下消化道长5丈6尺8寸(“小肠……长三丈二尺。回肠……长二丈一尺。广肠……长二尺八寸”),二者比例是1:36。多么的接近!这说明《灵枢》中的数据是经过实测的,而且是准确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如果按食道长1尺6寸合25cm分析,《灵枢.胃肠篇》里的一尺合15.6cm,;而如果用下消化道长5丈6尺8寸合925cm分析,《灵枢.胃肠篇》里的一尺合16.29cm。而南京博物馆所藏出土于安阳的商代骨尺长度为16.95cm。考虑到解剖学个体差异以及远古时代度量衡的精确度,再加上从西周到现代55种“尺”没有一种小于22.7cm,可以肯定,《灵枢.胃肠篇》里的长度是商朝的原始数据,而且以后没再重新测量过!发展

大家知道,殷商时代医学有所发展,甲骨文中有多种疾病的记载。而且当时人殉、人祭之风盛行,奠基、丧葬、祭祀杀人最多一次超过2000,而且砍头、断肢、剖腹……手段极为残忍,而殉难者的遗体大多随意弃置,奴隶的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与牲畜无异。这种情况下,对这些尸体进行解剖研究不会有任何舆论阻力,甚至不排除有活体解剖的可能性。《灵枢.胃肠篇》中的数据很可能就是这样得到的。

不过商朝晚期到西周,人殉、人祭的规模逐渐减少,尤其是周公改制后更是大大减少,春秋时期凡用人殉人祭者都受到谴责,甚至人俑都遭非议,孔子就有“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评论。另外暴尸现象也不为社会所容,收葬无主尸体是政府的职责。这种情况下,大规模解剖尸体的机会大大减少了。战国以后的封建社会,解剖尸体除了仵作偶尔能干干,其他人胆敢妄动必遭严惩,甚至被凌迟处死。这种情况下大规模解剖尸体几乎不

可能。清朝的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里有关解剖学的见解均来源于观察被野狗所噬食的荒野弃尸,野狗咬破的可以看看,但是只要自己一动手,性质就变了。西方医学史上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或许是医学的悲哀,或许是社会的进步?一句话真难说清楚啊!

冠状动脉解剖学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长度5~40毫米,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尚发出第三支血管,即中间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2. 左前降支:沿肺动脉前行至前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其主要分支包括: (1)间隔支动脉 室间隔穿支: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穿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且与前降支成角越锐利。 (2)对角支:成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有2-6支,相互平行,自近端至心尖,逐渐变细小。偶然一支粗大的角支可以与前降支相似或更粗大。 右室前支左圆锥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3.左回旋支: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其分支包括: 1)钝缘支: 1-4支,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一钝缘支较粗大,其分支后的左回旋支明显变细。 约10%的回旋支到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称为后降支。 回旋支尚发出分支供应房室结,50%的窦房结动脉分支来源于左回旋支,还可发出左心房支提供大多数心房血供。左室前支左室后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右冠状动脉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右冠窦中部,也可发自近主动脉瓣或右冠窦-主动脉交接处。下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以一支传导血管至后室间沟。其分支包括: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于右冠状动脉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瓣。 窦房结动脉:约50%的心脏窦房结动脉 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近端右上方, 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以后分支常成直角发出, 供应右心室前侧壁或右心房。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远端分为2支: (1)后降支: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2)左室后支: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尖时发出 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注释: Ao(Aorta主动脉) MT(main Trunk左主干) Rc(Right coronary右冠状动脉) LA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左前降支) LCx( Left Circumflex artery左回旋支) Diag.(Diagnoal branch对角支) LMB(Left Marginal Branch左钝缘支) Spyder View(“蜘蛛位”) PLA(Posterior Left ventricle artery左室后支) PDA(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后降支) 四、关于冠心病的基本知识: 1、斑块形成分四个阶段:脂质沉积;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性斑块。 2、梗塞分心内膜下梗塞和透壁性梗塞,VCT表现为肌壁变薄,密度降低。 3、梗塞的并发症:室壁瘤、室间隔穿孔、左室乳头肌梗塞等。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梗和ST段无抬高的心梗)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是以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糜烂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其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而非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狭窄程度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肋膈隐窝 A 、又称肋隔窦 B 、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 C 、是最大的胸膜隐窝 D 、为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E、上述均正确 2.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 A 、鼻后孔 B 、咽峡 C 、前庭裂 D 、声门裂 E、喉与气管交界处 3.维持子宫前倾前屈的韧带是 A 、子宫圆韧带和子宫主韧带 B 、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C 、子宫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D 、骶子宫韧带和子宫阔韧带 E、子宫阔韧带和子宫圆韧带 4.有关心传导系的说法何者错误? A、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心外膜的深面 B 、窦房结受内脏神经支配 C 、房室结位于心外膜深面 D 、房室束分左右两束支 E、右束支经节制带至右室前乳头肌根部 5.心脏的乳头肌 A、借腱索与1个尖瓣相连 B 、借腱索与相邻的两个尖瓣相连 C、借腱索与3个尖瓣相连D 、右室乳头肌强大 E、与血液定向流动无关 6.下述动脉搏动部位哪一个正确 A 、颞浅动脉可在下颌骨咬肌前缘处摸到 B 、面动脉可在外耳门前方摸到 C、足背动脉可在内、外踝中点处前方摸到D 、肱动脉可在肱二头肌外侧沟摸到 E、桡动脉可在前臂前面上部摸到 7.These are structures in right atrium,except A、fossa ovalis B、orifice of the coronary sinus C、valve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D、papillary muscles E、valve of coronary sinus 8.动眼神经支配 A 、上斜肌 B 、内直肌 C 、外直肌 D 、上睑板肌 E、眼轮匝肌 9.重要的内分泌腺有 A、性腺、甲状腺、腮腺、肾上腺、松果体和胰岛 B、垂体、舌下腺、甲状旁腺、性腺、睾丸和松果体 C、胰、卵巢、睾丸、胸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D、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 E、下颌下腺、肾上腺、松果体、前列腺和胸腺 10.当臂上举手掌向前时,下述哪1项有关解剖方位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小指在拇指的外侧 B 、腕关节在肘关节的上方

解剖学考试复习资料

组织:是由众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成的细胞群体。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类组织称基本组织 器官:以一种组织为主体,几种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 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软骨、骨和血液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一种液态组织, 肌节: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1/2 I 带+A带+l/2 I带所组成(也就是整个暗带和两侧各1/2明带所组成的部分)。 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或其与非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以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构成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分为:轴突只一条,细长光滑而少分支和树突. 树突一个或多个,短而分叉,形似树枝 神经末梢: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或器官中所形成的特有结构 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与其附属结构构成感受器,可细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的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呈树枝状,多分布于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中,主要感受痛觉。 有被囊的神经末梢:包有结缔组织被囊,有如下几种类型:1.触觉小体:呈椭圆形,分布于真皮的乳头层,与触觉有关。2.环层小体:圆形或椭圆形,分布于真皮深层等处,能感受压力和振动的刺激。3.肌梭:呈梭形,分布于骨骼肌,能感受肌纤维的张力变化和运动刺激,属本体感受器。 运动神经末梢:是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布于肌组织和腺,可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腺的分泌。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3部分 体循环(大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动脉血)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腔、下腔静脉肌冠状窦流回右心房(静脉血) 肺循环(小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各级静脉流回左心房。 心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的纵隔内,膈肌中心腱的上方,夹在两侧胸膜囊之间。其所在位置相当于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之间的范围,整个心脏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心脏的毗邻上方: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膈的中心腱;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小部分与胸骨体下半和左第4~5肋软骨相贴;后方: 胸主动脉、食管、胸导管和迷走神经两侧:与肺和胸膜腔相邻; 心脏的外形:呈倒置的圆锥形左前下方是心尖,两面:胸肋面,膈面隔;三缘:右缘:右心房构成;左缘: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三条沟:冠状沟:环形,近心底处;前室间沟:自冠状沟向下至心尖右侧的浅沟;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表面分界的标志。 心腔血液定向流动:房室口和动脉口(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瓣膜,是保证心腔血液定向流动的装置。上、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右房室口(三尖瓣开放)→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肺瓣开放)→肺动脉→肺(经肺泡壁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二尖瓣开放)→左心室→主动脉口(主动瓣开放)→主动脉(通过各级动脉分布至全身)。 淋巴管系:可区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等 免疫系统: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机构,是免疫功能的结构基础,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脾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 消化管:分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胰和肝。三大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喉软骨:甲状软骨勺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 肺的传导部:从肺叶支气管经肺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直至终未细支气管,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没有气体交换作用 肺的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上皮性肾小管构成,每个肾约有100~200万个肾单位。 肾的大体构造:肾剖面结构可分为肾实质(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窦(肾小盏,肾大盏,肾盂)两部分。内分泌系统包括的器官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 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球壁: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觉器指感受内外环境的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冲动的结构是一种能量转换器。 感受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构成的器官,也称感受器官。包括视器、前庭蜗器及皮肤等。 前庭蜗器(即耳):可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包括鼓室、咽

系统解剖学讲义

绪论,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 4学时 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解剖学》背诵资料(歌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歌诀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整理人:han_keqing 2018年1月

目录 1、绪论 (1) 2、运动系统之骨学 (2) 3、运动系统之肌学 (7) 4、消化系统 (12) 5、呼吸系统 (17) 6、泌尿系统 (19) 7、生殖系统 (21) 8、循环系统 (23) 9、内分泌系统 (26) 10、感觉器官 (27) 11、神经系统之中枢神经 (29) 12、神经系统之周围神经 (34) 13、内脏神经 (37) 14、胚胎 (38)

1、绪论 1.1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朝前,两眼平视并足尖; 上肢垂于体两侧,牢记掌心要向前; 不论正立或倒臵,仰躺俯卧均不管; 描述以此为标准,认识统一不混乱。 1.2轴和面 假想人体三条轴,贯穿前后矢状轴; 左右方向冠状轴,平行身高垂直轴。 内收外展矢状轴,屈伸运动冠状轴; 旋转围绕垂直轴,环转冠矢两轴参。 人体解剖三断面,矢状纵切左右面; 冠状分为前后面,横断上下水平面。 注:屈曲,伸展,内收,外展是指的四肢活动的形式。屈曲是指关节的弯曲,伸展是指把屈曲的关节打开,内收是指整个肢体向内侧的移动,外展就是指整个肢体向外移动。区别就是屈曲和伸展指的是关节的活动,内收和外展指的是整个肢体活动。 1.3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分布广,体表器管及管腔; 单扁立柱假复纤,复层变移六样全。 注:被覆上皮分为单层被覆上皮和复层被覆上皮。单层被覆上皮又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被覆上皮又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 1.4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分布广,疏松致密和网状; 血液淋巴在其内,骨与软骨及脂肪。

解剖学讲义

骨学 名词解释题: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双足并拢,足尖朝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骺软骨(幼年时保留透明软骨成分称为骺软骨)、骺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连为一体,遗留的痕迹称骺线)、板障、旋前、旋后、椎孔(椎骨里面的空洞)、椎管、椎间孔、颈结节、胸骨角、肋弓、翼点、颞下窝、翼腭窝、鼻旁窦、颅囟(婴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教宽大,称颅卤)、前囟(最大,呈菱形,位于失状缝于冠状缝相接处)、 问答题: 1.试述骨的形态和构造表面有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即骨膜包被,髓腔及小梁间隙分布有骨髓。骨膜内要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 2.试述典型椎骨(胸椎)的一般形态() 3.如何区别颈椎、胸椎和腰椎14-15 4.胸椎有何特征?有哪些关节面?各与何骨构成什么关节?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临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5.区别下列概念:骨与骨骼、骶骨与骶椎、尾骨与尾椎、肋与肋骨(肋由肋软骨与肋骨组成,肋骨是扁骨)、椎孔(椎管)与椎间孔(椎骨里的孔叫椎孔,椎间孔是相邻两 6.试述脑颅骨和面颅骨的组成 7.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重要裂孔? 8.试述眼眶的交通情况 9.骨性鼻腔四个壁如何构成? 10.何谓鼻旁窦?有哪几对?分别开口于何处? 11.新生儿颅有何特点? 12.试述下列骨的形态结构: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 13.桡骨(尺骨)有哪些关节面?各与何骨构成什么关节? 14.试述掌骨和跗骨的排列 15.肱骨上、中、下段骨折容易损伤什么神经? 关节学 名词解释题: 关节面、关节盘、关节唇、脊柱、椎间盘、胸廓、骨盆、足弓 问答题: 1.试述骨的形态和构造 2.试述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结构和运动方式 3.脊柱是如何连接而成? 4.其运动方式和外观有何特点? 5.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韧带有哪些? 6.胸廓是如何连结而成?其形态与运动有何特点? 7.胸廓上、下口如何构成? 8.试述颞下颌关节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9.试述胸锁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10.肩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人体解剖学复习资料——【医学、护理考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解剖学常用术语:上和下描述器官结构距颅顶或足底的相对距离。前或腹侧和后或背侧描述身体前、后距离相对远近关系。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 内侧和外侧描述身体部位相对正中线的相对距离. 内和外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 浅和深:描述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 近侧和远侧:描述四肢方位,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尺侧和桡侧:上肢内侧为尺侧,外侧为桡侧.胫侧和腓侧:下肢内侧为胫侧,外侧为腓侧。 垂直轴上下方向,与人体长轴一致,垂直于地平面矢状轴前后方向,与人体垂直轴相垂直 冠状轴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垂直 矢状面沿前后(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切面,与地平面垂直 1

冠状面沿左右(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与矢状面和水平面垂直 .水平/横切面与地平面平行,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二章基本组织 1单层扁平上皮: 细胞扁平,胞质薄,核扁圆,居中分布:心脏、血管、胸腹膜、肾等部位. 内皮: 在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细胞立方,核圆,居中, 分布:肾脏、甲状腺等. 单层柱状上皮: 细胞柱状,核长圆,近基底部.分布:胃肠道、子宫等粘膜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 锥体形细胞.分布在呼吸道等粘膜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扁平,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口腔、咽、食道),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皮肤表皮) 变移上皮:细胞层数随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等 2.细胞 (1)成纤维细胞: 细胞体积较大,呈扁平、有突起的星状,核大,扁 1

谈谈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

人体解剖学综述 【摘要】: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在医学领域,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关键词】:系统组成结构功能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

盆腔,保护脏器[1]。 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2]。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

解剖学复习资料..

解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颈椎的主要特征是哪一项 A棘突较长B椎体呈圆柱状C椎体侧面有关节面D有横突孔2、下列哪一个不是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A肋B胸椎棘突C胸骨角D肩峰 3、有鼻旁窦的是什么骨 A顶骨B鼻骨C上颌骨D枕骨 4、肩部最高点的骨性标志是哪一项 A关节盂B肩峰C肱骨头D肩胛骨上角5、手指骨属于什么骨 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6、胸椎的特征是哪一项 A有横突孔B棘突分叉C有肋凹D椎体大而粗壮7、肌的辅助结构不包括哪一项 A肌腱B筋膜C腱滑膜靶D滑膜囊 8、胸骨角平对第几肋 A第1肋软骨 B 第2肋软骨 C第2肋间隙 D第3肋软骨9、参与肋弓形成的是哪一项 A第6~10肋软骨 B第7~10肋软骨 C第8~10肋软骨 D第9~10肋软骨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面颅骨 A上颌骨 B鼻骨 C筛骨 D腭骨 11、有鼻旁窦的是什么骨 A顶骨 B鼻骨 C上颌骨 D枕骨 12、参与构成翼点的是哪一项 A枕骨顶骨颚骨和蝶骨 B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C额骨顶骨筛骨和蝶骨 D额骨枕骨颞骨和蝶骨13、关节基本结构不包括哪一项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盘14、下列何处的骨髓不是终生保持造血功能 A髂骨 B椎骨 C肱骨 D胸骨 15、骨盆腔是指 A大骨盆内腔 B小骨盆内腔 C大小骨盆内腔的总称 D腹腔下部的总称16、不成对的颅骨 A舌骨 B泪骨 C鼻骨 D颧骨

17、不参与构成胸廓结构的是哪一项 A肋弓 B12对肋骨 C锁骨 D胸椎 18、对肩关节错误的叙述是哪一项 A运动灵活 B由肱骨和锁骨的关节盂组成C可作各种运动 D容易向前下方脱位 19、不参与腕关节组成的结构是哪一项 A腕骨 B关节盘 C桡骨下端 D尺骨下端20、膝关节囊外有哪一个结构 A髌韧带 B交叉韧带 C内侧半月板 D外侧半月板21、胸锁乳突肌的作用是 A一侧收缩头向对侧倾斜,面朝向同侧 B一侧收缩头向对侧倾斜,面朝向对侧。 C一侧收缩头向同侧倾斜,面朝向对侧。 D一侧收缩头向同侧倾斜,面朝向同侧。 22、维持人体直立最强有力的躯干肌是哪一项 A胸大肌 B背阔肌 C臀大肌 D竖脊肌 23、有关膈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有3个裂孔 B中心部为腱性结构 C下腔静脉通过其腔静脉孔 D收缩时,膈穹隆上升 24、膈肌收缩时 A 膈顶下降,助吸气 B膈顶下降,助呼气 C 膈顶上升,助吸气 D膈顶上升,助呼气 25、椎间盘位于 A椎弓板之间 B椎弓根之间 C椎弓之间 D椎体之间26、使肩关节外展的是哪一块肌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三角肌 D前臂肌27、可屈肘关节的肌是哪一项 A三角肌 B胸大肌 C肱二头肌 D肱三头肌28、臀大肌的作用是 A屈髋关节 B伸髋关节 C大腿外展 D大腿内旋29、伸膝关节的肌肉是哪一项 A股四头肌 B小腿三头肌 C臀大肌 D肱二头肌30、下列哪一运动是小腿三头肌的主要作用 A背屈 B拓屈 C内翻 D外翻31、喉结位于下列哪块软骨上 A环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甲状软骨32、呼吸道唯一完整的软骨环是 A环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甲状软骨

人体解剖学复习资料1

人体解剖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翼点:颞窝前下部较簿,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由中央的髓核和周边的纤维环构成。、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3 4、阴道穹: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穹。 5、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6、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此线以上为粘膜,以下为皮肤。 7 8、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McBurney点。 9、膀胱三角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 二、填空题 1.胃是消化管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2.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 3.男性尿道分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和尿道海绵体部三部分,两个弯曲为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4、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5、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栝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和滑膜襞和滑膜囊。 6、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7.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8.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9.子宫由上向下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后者以分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 10、输卵管由内向外分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和输卵管峡四部分,结扎部位在输卵管峡。 11.成人脊柱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腰曲和颈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12、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3、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三、选择题 1.关于肛管的描述错误的是(C) ,、上起自直肠的末端,下止于肛门 ,、肛管被肛门括约肌包绕 ,、肛门内、外括约肌均由平滑肌构成 ,、齿状线的下方是肛梳或痔环 2.胰( C ) ,、分头、颈、尾三部 ,、是第三大消化腺 ,、头被十二肠包绕 ,、位于腹膜前方 3.鼻中隔的叙述何者正确:(C) ,、由筛骨垂直板构成 ,、由鼻中隔软骨构成 ,、多不居正中而偏向一侧 ,、形成鼻腔的外侧壁 、下列面颅骨中,单块的是:(C ) 4 ,、颧骨 ,、上颌骨 ,、梨骨 ,、泪骨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记载,是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开始的。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描述。 希腊的另一位学者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进行过动物解剖,提出心是 血液循环中心,并把神经和肌腱区分开来。但他误将动物解剖所得的结论移用于人体,错误 较多。 西方有较大解剖学影响的当数古希腊医学家希罗菲卢斯( 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年),他发现小肠的起始段大约有12个指头并列长度,命名为“十二指肠”。他还命名了“前列腺”、“睫状体”、“视网膜”、“乳糜管和淋巴”。研究了肝、胰和女性生殖器的子宫与输卵管等。而有较完整的解剖学记录的论著,当推盖伦( 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 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许多解剖学记载,如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均有清楚记载,但因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艺术春天到来,解剖学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如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解剖过3O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他将空气吹人肺,证明空气不是由呼吸道进人心。他 制作的人体骨骼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是一部时代巨著。 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开拓性的解剖 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的记述了人休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论点 予以校正,为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基础。 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 1578-1657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雄辩的事实阐释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新 思路,为生理学从解剖学中诞生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 , 1628-1694年)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他在动物和植物微细结构的研 究中,总结出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为组织学从解剖学中派生出来并形成一门新学科打下了 基础。 19世纪,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 1809-1882年)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等巨著问世,建立了崭新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使探索人体形态结构的工作 有了正确的遵循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发明的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三维构筑的研究,使形态科学研究跨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并进而达到分子水平。形态科学研究的发展是随着新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方法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展开的,形成了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和超微结 构解剖学三个不同标志的阶段。 宏观解剖学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微观解剖和超微结构解剖学的出现而停止,相反,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改进,X线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而与时俱进。X线计算机断层成 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 CT)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带动了断面解剖学的进步。而应用力学原理分析骨骼的形态结构,应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心血管的形态结构等,都是随 着医学的发展对解剖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并同时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如随着心、肺、肝、肾 等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的内部结构、心段、肺段、肝段、肾段等器官内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随着器官移植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发展等。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解剖学名词解释汇总

解剖学名词解释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趾尖向前。 冠状面(额状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此面与水平面、矢状面垂直。 隆椎:第七颈椎(C7),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直接隆起于皮下,易于触及。是计数椎体棘突的标志。 翼点(太阳穴):在颞窝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后形成的H形缝,称~。此处骨质薄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损伤后可致硬脑膜外血肿。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所形成的微向前突的横嵴,称胸骨角。后平对第四胸椎椎体下缘,两侧平对第二肋。 是计数肋的标志。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称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经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再经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体循环。 上消化道: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这段消化道称为~。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骨性胸廓:由12块椎骨、12对肋、一块胸骨借连接装置共同构成。成人近似圆锥形,前后扁平,上窄下宽。有上下口、前后侧壁。上口由第一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构成;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前端、肋弓、剑突共同构成。功能:支撑、保护、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肋骨前部提高,胸骨上升,加大了胸廓的前后径,肋体外翻,加大胸廓的横径,使胸腔容积增大。呼气时,与之相反。 肋弓:第8~10对肋的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而形成的软骨弓。软骨之间可形成软骨间关节。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 浮肋:第11~12对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为浮肋。 胸膜:被覆于肺表面、胸壁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的浆膜。 脏胸膜(肺胸膜):紧贴于肺表面并伸入肺叶间裂的胸膜; 壁胸膜:覆盖于胸壁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胸膜。根据其所贴附部位,可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 胸膜顶:包被在肺尖上方的壁胸膜称为胸膜顶,突入颈根部,高处锁骨侧1/3上方2-3cm,其上面的胸膜上膜对胸膜顶有固定和保护作用。是肋壁胸膜与纵隔胸膜的移行部 胸膜腔:脏壁胸膜之间围成的潜在间隙称为胸膜腔 纵隔: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肺门:肺的侧面与纵隔相对,其中部凹陷,称为肺门。 肺韧带:肺根下方脏壁两层胸膜相互移行成为~连于肺与纵隔间,固定肺。

《解剖学》关节学学习资料

第三节关节学 一、骨连结概述 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滑膜关节) (一)直接连结:分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软骨连结(透明、纤维)和骨性结合三种。两骨间由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相连接,活动小或不活动。 (二)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可灵活运动。 (三)关节的构造 构造: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其他附属结构构成(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关节半月板) 关节面——骨与骨接触的光滑面,分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囊——围绕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分内外两层,外为纤维层,内为滑膜层。 关节腔——为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

(四)关节的运动 屈和伸:是骨绕关节冠状轴进行的运动。一般说,两骨之间角度变小的动作为屈;角度变大的动作为伸。 内收和外展:是骨绕关节矢状轴进行的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的动作称内收;远离正中矢状面的动作称外展。 旋转:是骨绕关节垂直轴进行的运动。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的动作叫旋内;转向外侧的动作称旋外。 环转:是屈、伸、外展和内收四种动作的连续运动。 移动:腕骨间、跗骨间关节的运动(滑动) (五)关节的类型 A、按构成关节的骨数,分单关节和复关节。 B、按运动可分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二、椎骨的连结及肋与胸椎、胸骨的连接 椎骨由关节、韧带和椎间盘连接 (一)椎体间的连接 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接。 1、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周围呈同心圆排列的纤维环和中央部富有弹性的胶状物髓核构成。 2、前、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和后面,连结推体和固定椎间盘。为长韧带,接近脊柱全长。

(二)椎弓间的连接 借关节突关节、棘上韧带(为长韧带)和三种短韧带(黄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相连接。 黄韧带:连于上、下两椎弓板之间。与椎弓板共同围成椎管的后壁。 (三) 肋与胸椎、胸骨的连接 1、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2、胸肋关节:2—7肋软骨各与胸骨侧缘构成。1肋与胸骨柄构成不动连接。 三、颅骨的连结

人卫解剖图谱电子书 高清图像阐述解剖学知识

人卫解剖图谱电子书高清图像阐述解剖学知识 解剖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专业教学与学习的重难点,多数院校存在标本不足的问题,学生无法真实清晰的学习解剖学知识,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减轻教学压力,降低教学成本,帮助学生更准确的学习解剖知识,解剖学图谱采用标本彩色图象,弥补目前各院、校尸体标本奇缺的弊端,为读者提供真实的人体结构知识,用栩栩如生的实物图象来阐述死记硬背的解剖知识。 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 《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以教学大纲及全国规划教材为依据,遵循医学院校长学制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深度和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系统解剖学教学的精度。在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实物标本的基础上,共拍摄图像735幅,并通过融人多媒体技术将其中的45幅实物标本图像制作成模式图。《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内容在与教材各章节内容相呼应的基础上,延伸了教材的内容,以便于满足读者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如:教材中只有“尺神经深支分布于小鱼际、拇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及第3、4蚓状肌”的简单叙述,缺少对尺神经深支走行及分布描述和示意。本书通过手的神经标本图像,真实地显示了尺神经深支支配上述各肌肉肌支的走行及人肌部位,结构清晰,一目了然,可加深读者对尺神经损伤引起手内在肌瘫痪,导致手功能障碍而形成“爪形手”的理解和认识。此外,本书还收集了一些罕见的畸形和异常结构的实物标本图像,如:异位肾、马蹄肾、双输尿管、双上腔静脉和双下腔静脉等。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人体断面解剖图谱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分支组成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分支组成)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 on ary Artery )绝大部分(约94%)自升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发出,约90%开口于右冠窦中1/3 部分,其中65.2% 开口距窦底的距离在12-16mm 之间。右冠状动脉开口直径多在0.41-0.50cm 之间,发出后行走于右房室沟内,在肺动脉的始部与右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右下行,绕过心右缘至心脏隔面,继续沿冠状沟向左行走,多数(约占88.12%)在后室间沟与房室沟的交叉点(后十字交叉)附近分为左室后支和后降支,少数右冠状动脉(约占7.24%)只达到后十字交叉,左房和左室后壁由左回旋支供血。极少数右冠状动脉终止于右室隔面( 2.85%)或锐缘部( 2.07%)而不达到后十字交叉。右冠状动脉在房室交点处往往突向深方,形成“ U” 形弯曲,并分为终支、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右冠状动脉一般分布于右房、右室前壁大部分、右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左室后壁部分和室间隔后1/3,包括左束支的后半及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1][2] (图1-1)(图1-2)

图1-1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造影所见 # C02523 伽* p*i ii?n Agr 6S jears- U* JIANGMEN CENTRAL HOSP. CT EE

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78387

1.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科学。 2.水平面:垂直人体的纵轴与地面平行的一切切面。 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一切切面。 4.矢状轴:前后方向垂直通过额状面的铀。 5.垂直轴:上下方向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6.正中面:沿身体的正中线所作的—个矢状面。 7.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在躯干两侧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8.骨龄:骨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及干骺愈合的年龄。 9.原动肌: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称原动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对抗肌。 10.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主要结构,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者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11.动力工作与静力:工作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或伸长的工作称为动力工作。肌肉起止点位置相对固定,肌肉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的收缩形式称静力收缩,以静力收缩所完成的工作称静力工作。 12.向心工作与离心工作:肌肉以向心收缩克服阻力的工作称向心工作。肌肉以离心收缩对抗阻力作用的工作称离心工作。 13. 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当多关节肌收缩,作用于一个关节后,不能充分再作用于另一个(或其余)关节,这种现象称“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14. 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拉长伸展后,在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地被拉长伸展,而限制关节运动的幅度,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 15.肌肉的解剖横断面和生理横断面:肌肉的解剖横断面是指与肌肉纵轴相垂直的断面称为肌肉的解剖横断面。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横切所有肌纤维的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16.肌肉的初长度: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处于适宜初长度时,收缩发挥的力量最大。 17.肩袖(肌腱袖):肩袖是指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分别经过肩关节的前面、上面和后面,止于肱骨大小结节,与关节囊紧贴,并有部分腱纤维织入关节囊,形成“肌腱袖”称为肩袖。此结构对肩关节有保护、加固的作用。 18.足弓:足弓是由足部的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共同构成一个凸向上的拱形结构,称足弓。足弓可分为纵弓和横弓,纵弓又分外侧纵弓和内侧纵弓。19.肌肉的起点和止点:肌肉的起点通常是指离身体正中面较近的附着点,对四肢来讲是指近侧的附着点。止点通常是指离身体正中面较远的附着点,对四肢来讲是指远侧的附着点。 20.肌肉的定点和动点:肌肉的定点和动点通常是指肌肉收缩时会牵引骨而引起运动,这时相对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为定点;而相对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为动点。 21.近固定与远固定:近固定与远固定是对四肢的肌肉而言。当定点在近侧时,叫近固定;定点在远侧时,叫远固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