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1)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a.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b.向烧瓶中加入200mL 水样。

c.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41mLMnSO 无氧溶液(过量)和2mL 碱性KI 无氧溶液(过量),开启搅拌器,反应生成2MnO(OH),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d.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2mL 硫酸无氧溶液至2MnO(OH)被I -还原为2Mn +,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

e.在暗处静置5min 后,取一定量溶液,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

()

22223246I 2S O I 2I S O ---+=+,记录数据。 f.??

g.处理数据(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逸出量和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除去所用溶剂水中的氧气的简单操作为________。 ()2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c”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4“氧的固定”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步骤f”为________。

()6“步骤e”中,用a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若200mL 水样经处理后,共消耗223Na S O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mL ,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mg/L 。

()7“步骤d”中加入硫酸溶液反应后,若溶液pH 过低,滴定时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写出产生此误差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至少写出2个):________。

【答案】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 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222O 2Mn(OH)2MnO(OH)+= 重复步骤e 中的滴定操作23~次 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色 40ab

223222H S O S SO H O +-+=↓+↑+,22224SO I 2H O 4H SO 2I +--++=++;

2224H 4I O 2I 2H O +-++=+

【解析】

【详解】

(1)溶液中氧气溶解度不大,且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所以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需要通过煮沸溶剂后冷却,把溶剂水中溶解的氧气赶出得到;

故答案为: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

(2)取水样时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会使氧气溶解度减小,为此,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故答案为: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3)操作步骤中搅拌的作用是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故答案为: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4) “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O 2Mn(OH)2MnO(OH)+=; 故答案为:222O 2Mn(OH)2MnO(OH)+=;

(5)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滴定实验应重复进行滴定实验测定数值,取几次的平均值计算,步骤f 为重复步骤e 的操作2~3次;

故答案为:重复步骤e 的操作2~3次;

(6)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2I ,发生反应22232462S O I S O 2I ---+=+,以淀粉

作指示剂,随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入,滴定过程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蓝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达到终点;若200mL 水样经处理后,共消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mL ,实验过程中依次发生的反应为2222Mn O 4OH 2MnO(OH)+-++=↓,

2222MnO(OH)2I 4H Mn I 3H O -++++=++,22232462S O I S O 2I ---+=+,得到定量关

系为:

222223O 2MnO(OH)2I 4S O -~~~,

1 4

n (O 2) 31b 10L amol L --???

n (O 2)=0.00025abmol ,质量为0.00025abmol 32g /mol 0.008abg 8abmg ?==, 氧气浓度8abmg 40abmg /L 0.2L

==; 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色; 40ab ;

()7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也能够被生成的碘氧化,同时空气中的氧气也能够将碘离子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23222H S O S SO H O +-+=↓+↑+;22224SO I 2H O 4H SO 2I +--++=++;

2224H 4I O 2I 2H O +-++=+,

故答案为:223222H S O S SO H O +-+=↓+↑+,22224SO I 2H O 4H SO 2I +--++=++,2224H 4I O 2I 2H O(+-++=+任写其中2个)。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含量的测定、滴定实验及其计算的相关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应用,主要是实验基本操作、滴定实验的步骤、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水合肼(N 2H 4·

H 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 2)2+2NaOH +NaClO=N 2H 4·H 2O +Na 2CO 3+NaCl 。

实验1:制备NaClO 溶液。(已知:3NaClO Δ2NaCl +NaClO 3)

(1)如图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NaOH 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 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烧瓶

(3)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 。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中充分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A 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若分液

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 2H 4·

H 2O 会参与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写出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出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 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 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答案】MnO2+4HCl(浓)Δ

MnCl2+Cl2↑+2H2O a c 防止NaClO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

的产率蒸馏 N2H4·H2O+2NaClO=N2↑+3H2O+2NaCl 酸式 d 25%

【解析】

【分析】

(1)装置Ⅰ中烧瓶内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配制30%NaOH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降温可以防止NaClO 受热分解;

(4)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与次氯酸钠反应;

(5)①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

②依据操作不当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分析解答;

③由方程式N2H4·H2O+2I2=N2↑+4HI+H2O可得如下关系N2H4·H2O—2I2,由此计算

N2H4·H2O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分数。

【详解】

(1)装置Ⅰ中烧瓶内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MnO2+4HCl(浓)Δ

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

Δ

MnCl2+Cl2↑+

2H2O;

(2)配制30%NaOH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ac;

(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可以防止NaClO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故答案为:防止NaClO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

(4)由反应方程式示可知,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H2O+2NaClO=N2↑+3H2O+2NaCl,故答案

为:蒸馏;N 2H 4?H 2O+2NaClO=N 2↑+3H 2O+2NaCl ;

(5)①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酸式;

②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水合肼的物质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错误;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果偏小,故错误;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果偏小,故错误;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会稀释碘的标准溶液,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所测结果偏高,故正确;

d 正确,故答案为:d ;

③由方程式N 2H 4·H 2O +2I 2=N 2↑+4HI +H 2O 可得如下关系N 2H 4·H 2O —2I 2,则3.0g 馏分中n

(N 2H 4·H 2O )=12n (I 2)×10=12

×0.15 mol·L -1×20×10—3L ×10=0.015 mol ,则馏分中水合肼(N 2H 4·

H 2O)的质量分数为0.015mol 50g/3 mol g ×100%=25%,故答案为:25%。

【点睛】 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可以防止NaClO 受热分解是解答关键,N 2H 4?H 2O 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

过快,部分N 2H 4·

H 2O 与次氯酸钠反应是解答难点。

3.钛白粉(TiO 2)是重要的白色颜料,LiFePO 4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一种利用钛铁矿( 主要成分为FeTiO 3 和少量Fe 2O 3 )进行钛白粉和LiFePO 4 的联合生产工艺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LiFePO 4中Fe 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钛铁矿“酸溶”前需要进行粉碎,粉碎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操作I 加入铁粉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II 为一系列操作,名称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其中用到的陶瓷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4)TiO 2+易水解,则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利用的是TiO 2+的水解过程,需要对溶液加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铁”的的是使Fe 3+生成FePO 4,当溶液中c(PO 43-)= 1.0×10-17mol/L 时可认为Fe 3+ 沉淀完全,则溶液中Fe 3+沉淀完全时的c(Fe 3+)=_______mol/L[已知:该温度下,K sp (FePO 4)=1.0×10-22]。

(6)由“沉铁”到制备LiFePO 4的过程中,所需17% H 2O 2溶液与草酸( H 2C 2O 4)的质量比是

_____。

【答案】+2 增加钛铁矿与硫酸按触面积,增大酸溶速率

2H++Fe==H2↑+Fe2+、Fe+2Fe3+==3Fe2+蒸发皿 TiO2++2H2O TiO(OH)2+2H+促进水解( 或加快水解反应速率) 1.0×10-5 20:9

【解析】

【分析】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含有少量Fe2O3]加硫酸溶解生成TiO2+和Fe3+、Fe2+,加入铁还原铁离子:2Fe3++Fe=3Fe2+,得到硫酸亚铁和TiOSO4,对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矾晶体和TiOSO4溶液,将TiOSO4溶液加热,促进TiO2+的水解生成

TiO(OH)2,TiO2++2H2O=TiO(OH)2+2H+,分解得到钛白粉(TiO2);将绿矾与过氧化氢、H3PO4混合沉铁:2Fe2++H2O2+2H3PO4=2FePO4↓+2H2O+4H+,将得到的FePO4与草酸、Li2CO3焙烧生成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FePO4。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LiFePO4中Li的化合价为+1价,P为+5价O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Fe 的化合价是+2,故答案为+2;

(2)钛铁矿“酸溶”前需要进行粉碎,粉碎可以增加钛铁矿与硫酸按触面积,增大酸溶速率,故答案为增加钛铁矿与硫酸按触面积,增大酸溶速率;

(3)加入铁粉主要是还原铁离子,也会与过量的酸反应:

2H++Fe==H2↑+Fe2+、2Fe3++Fe=3Fe2+;操作II为一系列操作,名称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其中用到的陶瓷仪器为蒸发皿,故答案为2H++Fe==H2↑+Fe2+、Fe+2Fe3+==3Fe2+;蒸发皿;

(4)TiO2+易水解生成TiO(OH)2,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TiO2++2H2O TiO(OH)2+2H+;“转化”利用的是TiO2+的水解过程,需要对溶液加热,加热可以促进水解,故答案为

TiO2++2H2O TiO(OH)2+2H+;促进水解;

(5)K sp(FePO4)= c(Fe3+) c(PO43-),则c(Fe3+)=

()

()434

sp

K FePO

c PO-

=

22

17

1.010

1.010

-

-

?

?

=1.0×10-5 mol/L,故答

案为1.0×10-5;

(6)“沉铁”的为绿矾与过氧化氢、H3PO4混合生成FePO4,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3PO4=2FePO4↓+2H2O+4H+,焙烧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H2O2与草酸( H2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则17% H2O2溶液与草酸( H2C2O4)的质量比为134/

17%

190/

mol g mol

mol g mol

?

?

=

20

9

,故答案为

20

9

4.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

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铁屑为原料制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FeSO4+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

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2MnO4-+5C2O42-+16H+=

2Mn2++10CO2↑+8H2O。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因而在制备FeSO4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该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_____。

(2)在将Fe2+氧化的过程中,需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40℃,理由是_______;得到

K3[Fe(C2O4)3]溶液后,加入乙醇的理由是________。

(3)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①称量,②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③冷却,④称量,⑤__________(叙述此步操作),⑥计算。步骤③若未在干燥器中进行,测得的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含量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步骤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4)晶体中C2O42-含量的测定可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称取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m 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0.00mL放入锥形瓶中,用0.0100mol·L-1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①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可装入标准溶液

B.装入标准溶液后,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标准液,使尖嘴充满液体

C.接近终点时,需用蒸馏水冲洗瓶壁和滴定管尖端悬挂的液滴

②有同学认为该滴定过程不需要指示剂,那么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若达到滴定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V mL,那么晶体中所含C2O42-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含V、m的式子表示)。

【答案】A 防止H2O2分解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在乙醇中溶解度小重复②~④步操作至恒重偏低检验晶体中的结晶水是否已全部失去 B 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

形瓶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2.75V 100m

【解析】

【分析】

【详解】

(1)A.该装置中硫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面积大,从而使硫化氢吸收较完全,且该装置中气压较稳定,不产生安全问题,故A正确;

B.硫化氢与氢氧化钠接触面积较小,所以吸收不完全,故B错误;

C.没有排气装置,导致该装置内气压增大而产生安全事故,故C错误;

D.该装置中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A;

(2)双氧水不稳定,温度高时,双氧水易分解,为防止双氧水分解,温度应低些;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乙醇中溶解度小,所以得到K3[Fe(C2O4)3]溶液后,再想获得其晶体,常加入无水乙醇;

(3)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步骤⑤的目的是检验晶体中的结晶水是否已全部失去,也叫恒重操作;步骤③未在干燥器中进行,晶体中结晶水不能全部失去,所以称量出的水的质量偏小,测得的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含量也偏低;

(4)①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要用标准液润洗,然后在装入标准溶液,A错误;B.装入标准溶液后,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标准液,使尖嘴充满液体,B正确;

C.接近终点时,不需用蒸馏水冲滴定管尖端悬挂的液滴,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错误;

答案选B;

②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则终点的实验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n(MnO4-)=V×10-3L×0.0100

mol·L-1,根据方程式可知n(C2O42-)=n(MnO4-)×5250125

2204

V

?=×10-5mol,m(C2O42

-)=125

4

V

×10-5mol×88g·mol-1=2.75V×10-2g,所以晶体中所含C2O42-的质量分数为

2.75V/100m。

5.氢叠氮酸(HN3)和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是两种常用原料。

(1)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Ka=10×10-5。

①氢叠氮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②0.2mol/L的HN3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恢复到25℃,此时,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HN3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莫尔盐晶体[(NH4)2Fe(SO4)

2·6H2O],为了测定产品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mol/L 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已知莫尔盐的分子量为392)

①配制莫尔盐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字母

a、c的式子表示)。

③上表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B 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部分变质

C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答案】HN 3?H ++N 3- c (N 3-)>c (Na +)>c (HN 3+)>c (H +)>c (OH -) 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980c/a )×100% AC

【解析】

【分析】

(1)①氢叠氮酸是一元弱酸;

②0.2mol/L 的HN 3溶液与0.1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N 3和NaN 3;

(2)溶液的配置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高锰酸钾溶液本身是紫色的,可以根据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即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

【详解】

(1)①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K a =10×10-5,说明氢叠氮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N 3H ++N 3-,故答案为HN 3H ++N 3-;

②0.2mol/L 的HN 3溶液与0.1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N 3和Na N 3,恢复到25℃,溶液显酸性,以HN 3的电离为主,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HN 3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 3-)>c(Na +)>c(HN 3)>c(H +)>c(OH -),故答案为c(N 3-)>c(Na +)>c(HN 3)>c(H +)>c(OH -);

(2) ①500mL 溶液的配置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Fe 2+的强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 2+被氧化成Fe 3+,化合价升高1,Mn 由+7价→+2,化合价降低5,最小公倍数5,根据原子个数、电荷守恒,配平得MnO 4-+5Fe 2++8H +=Mn 2++5Fe 3++4H 2O ,向溶液中滴加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显紫红色,因此滴定到终点: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 不变色,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 不变色;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第三次相差较大,忽略不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

25.0222

4.98 mL=25mL ,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得出:n[(NH 4)2SO 4?FeSO 4?6H 2O]=5n(KMnO 4) =25×10-3×c×5mol ,则500mL 溶液中含有

n[(NH 4)2SO 4?FeSO 4?6H 2O] =25×10-3×c×5×500/25mol =2.5cmol ,所以质量分数=2.5c×392a ×100%=980c a ×100%,故答案为:980c a

×100%; ③A .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锥形瓶中亚铁离子的量偏多,消耗的高锰酸钾偏多,A 项正确;B .三次使用的高锰酸钾都是一样的,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应是相同的,B 项错误;C .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所消耗的液体体积增加,故C 项正确;故答案为:A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沉淀的转化和物质含量的测定。本题的易错点为(2)的误差分析,要注意同一实验使用的标准溶液是相同的。

6.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

Ⅰ.实验步骤:配制待测白醋溶液,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量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 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作指示剂。

(1)读取盛装0.100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L。

(2)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mL)1234

V(样品)20.0020.0020.0020.00

V(NaOH)(消耗)15.9515.0015.0514.95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3)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15.95+15.00+15.05+14.95)/4=15.24 mL。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

(4)按正确数据处理,得出c(市售白醋)=_______mol·L-1,市售白醋总酸量

=____g·100mL-1。

【答案】0.70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很明显第一组数据比其余三组数据偏大,不能选用,要舍去0.75 4.5

【解析】

【分析】

(1)根据滴定管的结构和精确度来解答;

(2)根据滴定终点,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停止滴定;

(3)根据数据的有效性,应舍去第1组数据;

(4)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舍去第1组数据,然后求出2、3、4三组平均消耗

V(NaOH);接着根据醋酸和NaOH反应求出20.00mL样品中含有的醋酸,最后求出市售白醋总酸量;

【详解】

(1)液面读数0.70mL;

(2)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停止滴定;

(3)第1组数据舍去的理由是:很明显第一组数据比其余三组数据偏大,不能选用,要舍去;

(4)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舍去第1组数据,然后求出2、3、4三组平均消耗

V(NaOH)=15.00mL,

CH3COOH+NaOH=CH3COONa+H2O

0.0015mol 0.015L×0.1000mol·L-1

c(市售白醋)=0.0015mol÷0.02L×0.1L÷0.01L=0.75 mol/L;

则10mL样品中含有的醋酸的质量为0.0015mol×60g·mol-1×=0.45g,市售白醋总酸量4.5g/100mL。

7.葡萄糖酸亚铁((C6H11O7)2Fe)是常用的补铁剂,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用下图装置制备FeCO3,并利用FeCO3与葡萄糖酸反应可得葡萄糖酸亚铁。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

(2)打开a中K1、K3,关闭K2,一段时间后,关闭K3,打开K2。在_________(填仪器标号)中制得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条)(3)将制得的碳酸亚铁浊液过滤、洗涤。如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4)将葡萄糖酸与碳酸亚铁混合,加入乙醇、过滤、洗涤、干燥。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5)用 NaHCO3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制备碳酸亚铁,同时有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此法产品纯度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恒压滴液漏斗 c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将b中溶液压入c中 4FeCO3+O2+6H2O=4Fe(OH)3+4CO2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 Fe2+

+2HCO3-=FeCO3↓+H2O+CO2↑降低溶液的pH以免产生氢氧化亚铁

【解析】

【分析】

(1)a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2)b中产生的硫酸亚铁被氢气压入c中与碳酸钠作用产生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作用还有: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

(3)FeCO3与O2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

(4)乙醇分子的极性比水小,乙醇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

(5)NaHCO3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CO3、H2O、CO2和Na2SO4;碳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碱性较强,易生成氢氧化亚铁。

【详解】

(1)a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2)b中产生的硫酸亚铁被压入c中与碳酸钠作用产生碳酸亚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H2作

用有:赶走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将b中溶液压入c中;

(3)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FeCO3与O2反应生成Fe(OH)3,用化学方程式:4FeCO3+O2+6H2O=4Fe(OH)3+4CO2;

(4)乙醇分子的极性比水小,乙醇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便于葡萄糖酸亚铁析出;

(5)NaHCO3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CO3、H2O、CO2和Na2SO4,方程式为:Fe2++2HCO3

-=FeCO3↓+H2O+CO2↑。碳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碱性较强,易生成氢氧化亚铁,此法产品纯度更高的原因是:降低溶液的pH以免产生氢氧化亚铁。

8.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可用作还原剂、沉淀剂等。某校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利用C2H2气体制取H2C2O4?2H2O。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的同学以电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及Ca3P2杂质等)为原料,并用图1装置制取C2H2。

①装置A中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的目的是__。

②装置B中,NaClO将H2S、PH3 氧化为硫酸及磷酸,本身被还原为NaCl,其中PH3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乙组的同学根据文献资料,用Hg(NO3)2作催化剂,浓硝酸氧化C2H2制取

H2C2O4?2H2O.制备装置如图2所示:

①装置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

②装置D中生成H2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③从装置D中得到产品,还需经过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及干燥。

(3)丙组设计了测定乙组产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取m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用c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液V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

②产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列出含m、c、V的表达式)。

【答案】减慢反应速率,获得平缓气流 PH3+4ClO-=H3PO4+4Cl-增大气体和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C2H2+8HNO3H2C2O4+8NO2+4H2O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 s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31.5cV

m

%

【解析】

【分析】

(1)①碳化钙和水反应十分剧烈,可用饱和食盐水可减缓反应速率;

②装置B用NaClO将PH3氧化为磷酸,同时生成氯化钠;

(2)D中,Hg(NO3)2作催化剂,浓硝酸氧化乙炔制取H2C2O4?2H2O,发生反应为:

C2H2+8HNO3H2C2O4+8NO2+4H2O,多孔球泡增大乙炔气体与硝酸的接触面,充分反应,E装置防止倒吸,F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将反应后的D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据此分析解答;

①装置D多孔球泡可增大乙炔气体与硝酸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充分反应;

②根据装置图,D中,Hg(NO3)2作催化剂,浓硝酸氧化乙炔反应生成H2C2O4和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C2H2+8HNO3H2C2O4+8NO2+4H2O;

③将反应后的D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3)①滴定终点时,继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紫色不褪去;

②根据2MnO4-~5H2C2O4,由高锰酸钾的消耗可得H2C2O4的量,据此计算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

【详解】

(1)①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平缓地产生乙炔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反应;

②NaClO将PH3氧化为磷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H3 +4ClO-=H3PO4+4Cl-;

(2)①装置D多孔球泡可增大乙炔气体与硝酸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充分反应;

②根据装置图,D中,Hg(NO3)2作催化剂,浓硝酸氧化乙炔反应生成H2C2O4和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C2H2+8HNO3H2C2O4+8NO2+4H2O;

③将反应后的D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3)①滴定过程中,反应结束前溶液为无色,滴定结束时溶液变为浅红色,则滴定终点现象为:当溶液呈浅红色且30 s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②准确称取m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用

c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液V mL,设产品中

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α,根据2MnO4-~~5H2C2O4?2H2O产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

分数为α=

3

512610

100%

2

c V

m

-

????

?=

31.5cV

m

%。

【点睛】

考查物质制备方案设计,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评价、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9.FeCl2具有独有的脱色能力,适用于印染、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FeCl3在加热条件下遇水剧烈水解。FeCl3和FeCl2均不溶于C6H5Cl、C6H4Cl2、苯。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Cl3.6H2O制得干燥FeCl2的过程如下:

i.向盛有FeCl3.6H2O的容器中加入过量SOCl2(液体,易水解),加热,获得无水FeCl3。ii.将无水FeCl3置于反应管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后再加热,生成FeCl2。

①FeCl3.6H2O中加入SOCl2获得无水FeCl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使用NH4SCN可以检验 ii中FeCl3是否含完全转化,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

(2)利用反应2FeCl3 + C6H5Cl 2FeCl2+ C6H4Cl2 +HCl↑,制取无水FeCl2。在三颈烧瓶中加入无水氯化铁和过量的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加热3 h,冷却、分离、提纯得到粗产品,实验装置如图。(加热装置略去)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 ;C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冷却实验装置A,将三颈烧瓶内物质倒出,经______、_______、干燥后,得到FeCl2粗产品。

③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产品中FeCl2的纯度测定。

①取a g粗产品配制成100 mL溶液;②用移液管移取所配溶液5.00mL,放入500 mL锥形瓶内并加水至体积为200mL;③用0.10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V mL。若已知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为VmL,所配溶液的密度

ρ(FeCl2)=kV ,密度的单位为g·L-1,则k=___________g·L-1·mL-1。

【答案】FeCl3.6H2O+6SOCl2Δ

FeCl3+ 12HCl↑+6SO2↑ Fe3++3SCN-=Fe(SCN)3或Fe3++SCN-

=Fe(SCN)2+(球形)冷凝管水或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装置B(或A)和C之间缺少一个装有无水氯化钙(P2O5或硅胶)的球形干燥管 12.7

【解析】

【分析】

(1)①SOCl2与水接触会迅速产生白雾和SO2,则FeCl3.6H2O中加入SOCl2获得无水FeCl3和HCl、SO2;

②Fe3+溶液中滴加含SCN-的溶液会变血红色;

(2)①根据仪器的结构和性能确定仪器的名称;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

②固液分离用过滤操作;

③FeCl3和FeCl2均易水解,要防止C中水蒸气进入A中;

(3)已知酸性条件下Fe2+被KMnO4溶液氧化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Fe2++MnO4-

+8H+=5Fe3++Mn2++4H2O;用0.10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参加反应的MnO4-的物质的量为0.100 mol·L-1×V×10-3L=V×10-

4mol,则ag粗产品中含有的Fe2+物质的量为V×10-4mol×5×100mL

5mL

=V×10-2mol,溶液中

FeCl2的质量为V×10-2mol×127g/mol=1.27Vg,所配溶液的密度ρ(FeCl2)=kV计算k。

【详解】

(1) ①SOCl2与水接触会迅速产生白雾和SO2,则FeCl3.6H2O中加入SOCl2获得无水FeCl3和HCl、S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SOCl2+FeCl3?6H2O=FeCl3+12HC l↑+6SO2↑;

②利用NH4SCN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判断FeCl3是否含完全转化,若不变红则完全转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或Fe3++SCN-=Fe(SCN)2+;

(2)①由仪器的结构和性能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装置C中应盛装水或NaOH溶液吸收挥发的HCl气体;

②反应结束后,冷却实验装置A,将三颈烧瓶内物质倒出,经过滤、用苯洗涤、干燥后,得到FeCl2粗产品;

③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装置B(或A)和C之间缺少一个装有无水氯化钙(P2O5或硅胶)的球形干燥管,易造成C中水蒸气进入A中,促进FeCl3或FeCl2的水解;

(3)已知酸性条件下Fe2+被KMnO4溶液氧化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Fe2++MnO4-

+8H +=5Fe 3++Mn 2++4H 2O ;用0.100 mol·L -1酸性KMnO 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酸性KMnO 4标准溶液V mL ,则参加反应的MnO 4-的物质的量为0.100 mol·L -1×V×10-3L=V×10-4mol ,则ag 粗产品中含有的Fe 2+物质的量为V×10-4mol×5×100mL 5mL

=V×10-2mol ,溶液中FeCl 2的质量为V×10-2mol×127g/mol=1.27Vg ,则所配溶液的密度ρ(FeCl 2)=

1.27Vg 0.1L =kV ,解得k=1

2.7g·

L -1·mL -1。

10.下表是某学生为探究AgCl 沉淀转化为2Ag S 沉淀的反应所做实验的记录.

()1为了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 转化为2Ag S 的缘故,步骤I 中NaCl 溶液的体积范围为 ______ 。

()2已知:25℃时()10sp K AgCl 1.810-=?,()30sp 2K Ag S 610-=?,此沉淀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 = ______。

()3步骤V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______ ,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除含有AgCl 外,还含有 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装置。

①装置A 中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导管和 ______ ,试剂W 为 ______ 。

②装置C 中的试剂为NaCl 溶液和2Ag S 悬浊液的混合物,B 中试剂为 ______ 。 ③实验表明:C 中沉淀逐渐变为乳白色,B 中没有明显变化。

完成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Ag 2S+_____NaCl+______ + ______ ?AgCl+S+ ______ ______

C 中NaCl 的作用是: ______ 。

【答案】5mL ≥ 95.410? 4BaSO S 分液漏斗 过氧化氢溶液 2Ag S 悬浊液 2222Ag S 4NaCl O 2H O 4AgCl 2S 4NaOH +++++? 氧气将2Ag S 氧化成S 时有

Ag +产生,NaCl 电离的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AgCl 沉淀,使()

c Ag +减小,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右移

【解析】

【分析】

(1)要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 转化为2Ag S 的缘故,则步骤Ⅰ中必须使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完全转化成AgCl 沉淀;

(2)()()

22c Cl K c S -

-=; (3)黑色的硫化银沉淀被氧气氧化为氯化银沉淀和硫单质;硫单质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4) ①根据装置图判断仪器名称;装置A 的作用是提供氧气;

②进一步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装置C 中的试剂为NaCl 溶液和2Ag S 悬浊液的混合物,则装置B 中应该不含氯化钠溶液;

③装置C 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 单质,反应物应该还有氧气,产物中钠离子只能以氢氧化钠形式存在,则未知的反应物为氢氧化钠,再根据H 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未知反应物为水,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反应方程式。

【详解】

(1)要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 转化为2Ag S 的缘故,则步骤Ⅰ中必须使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完全转化成AgCl 沉淀,所以加入的NaCl 溶液的体积必须5mL ≥;

(2)氯化银转化成硫化银的反应为:()()()()222AgCl s S

aq Ag S s 2Cl aq --++?,该反应

的平衡常数为:()()()()()()()()2222102

sp

930222sp 2c Cl c Ag c Cl K AgCl (1.810)K 5.410K Ag S 610c S c Ag c S -

+----+-??=====???;

(3)步骤Ⅲ中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则黑色的硫化银沉淀氧化成氯化银沉淀;再根据滤出Ⅲ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3HNO 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则被氧化的只能为S 元素,故乳白色沉淀为AgCl 和S 的混合物;其中S 被稀硝酸氧化成硫酸根

离子,则在步骤Ⅴ中向X 中滴加32Ba(NO )溶液会生成4BaSO 沉淀;

(4) ①根据图示可知,装置A 中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导管和分液漏斗;乳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 的混合物,装置A 的作用是提供氧气,根据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可知W 为过氧化氢溶液;

②进一步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装置C 中的试剂为NaCl 溶液和2Ag S 悬浊液的混合物,则装置B 中应该不含氯化钠溶液,即为2Ag S 悬浊液,通过对比反应现象判断生成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③装置C 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 单质,反应物应该还有氧气,产物中钠离子只能以氢氧化钠形式存在,则未知的产物为氢氧化钠,再根据H 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未知反应物为水,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反应方程式为

2222Ag S 4NaCl O 2H O 4AgCl 2S 4NaOH +++++?;装置C 中氯化钠的作用为:氧

气将2Ag S 氧化成S 时有Ag +产生,NaCl 电离的氯离子与溶液中银离子结合生成AgCl 沉

淀,使溶液中()c Ag +减小,从而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

2222Ag S 4NaCl O 2H O 4AgCl 2S 4NaOH +++++?向右移动。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 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再变化 5.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 CH4(g)+ CO2(g) = 2CO(g) + 2H2(g) 。 已知:①C(s)+2H2(g)=CH4(g) ΔH=-75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4 kJ〃mol?1 ③C(s)+ 1/2O2(g)=CO(g) ΔH=-111 kJ〃mol?1 则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等于 A.-580 kJ〃mol?1 B.247 kJ〃mol?1 C.208 kJ〃mol?1 D.-430kJ〃mol?1 6.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3A(g) +2C(g),各物 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1=15s, A 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 平均反应速率为0.09 mol〃L-1〃s-1 B.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放出a kJ热量,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 +2C(g) ΔH=-50a kJ〃mol-1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高二上学期教学检测题化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47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H3B.BaSO4 C.CH3COOH D.CH3COONH4 2.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5L 0.1mol / L NH3·H2O B.5L 0.1mol / L 盐酸 C.0.1L 0.1mol / L H3PO4溶液 D.0.1L 0.1mol / L Ba(OH)2溶液 3.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且水溶液显酸性的微粒是( ) A.Al3+B.OH- C.H+D.HCO3- 4.已知:(1)Zn(s)+ 1/2O2(g)= ZnO(s),ΔH = -350 kJ·mol-1, (2)2Ag(s) + 1/2O2(g)= Ag2O(s),ΔH = -25 kJ·mol-1,则Zn(s)+ Ag2O(s) = ZnO(s) + 2Ag(s)的ΔH等于() A.-375 kJ·mol-1B.-325 kJ·mol-1 C.+375 kJ·mol-1D.+325 kJ·mol-1 5.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 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⑤Al2S3不能通过溶液中的反应制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3+、Na+、HCO3-、[Al(OH)4]- B.Ca2+、HCO3-、Cl-、K+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A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4.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2.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4NO2(g)+ O2(g) ΔH = +5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加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为保护地下铁管不受腐蚀,将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A.溶液pH变大

【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化学反应原理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化学反应原理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如图是配制50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序号)。 (2)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 0.020mol·L-1 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mL KMnO4溶液。(3)已知草酸跟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 x++10CO2↑+8H2O则方程式中的x=__________。 (4)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__________mg·cm-3。 【答案】②⑤偏小2 1.2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正误; (2)根据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判断; (3)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 (4)根据滴定数据及钙离子与高锰酸钾的关系式计算出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详解】

(1)由图示可知②⑤操作不正确,②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由于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 (3)根据电荷守恒,(-1×2)+(+1×6)=+x×2,解得,x=2,草酸跟KMn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 ; (4)血样20.00mL 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草酸消耗的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0mol/L×0.012L=2.4×10-4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2MnO 4- +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 ,及草酸钙的化学式CaC 2O 4,可知: n(Ca 2+)=n(H 2C 2O 4)=52n(MnO 4-)=2.5×2.4×10-4mol=6×10-4mol ,Ca 2+的质量为:40g/mol×6×10- 4mol=0.024g=24mg ,钙离子的浓度为:324mg 20cm =1.2mg/cm 3。 【点睛】 要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常见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紧抓c=n V 分析,如: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若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n 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再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容量瓶上所标示的使用温度一般为室温,绝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伴有热效应,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度,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导致V 偏小,浓度偏大,若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则溶液浓度偏小等。 2.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 VC 的 5~10 倍),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氯仿。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 Fe 3+还原为 Fe 2+,Fe 2+与 K 3Fe (CN )6生成的深蓝色配位化合物 KFe[Fe(CN)6]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光密度值 A 表示)与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A 与茶多酚标准液浓度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A.KMnO4 B.NaNO2 C.FeCl3 D.HNO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 pH 会增大 B.在测定BaSO4沉淀的量前,先洗涤BaSO4沉淀,洗涤剂选择水或稀硫酸时的效果相同C.AgCl 悬浊液中加入 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 K sp(AgCl) > K sp(AgI) D.加水稀释酸溶液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降低 3.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 C.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 D.Mg3N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 4.t 0 C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混合可溶性一元酸HA与一元碱BOH溶液。 下列有关混合液的关系式中,可确认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 = 7 B.c(A-) > c(B+) C.c (OH-) = D.c(H+)-c(OH-) = c(A-)-c(B+) 5.有关下列装置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利用该装置可长时间的观察到Fe(OH)2沉淀的颜色 C.Pt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O2+2H2O +4e-=4OH- 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Pt为负极,Fe为正极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题型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角度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综合判断与计算[题型解读]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必考热点内容。试题形式常与能量图像,电化学装置图为背景进行综合考查,一般难度中档。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根据能量图像判断焓变ΔH;②结合盖斯定律进行ΔH计算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③结合背景材料或装置图示进行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的问题分析;④书写一定背景下的电极反应式;⑤一定条件的电化学计算等。预测2016年高考命题不会超出上述命题角度,特别是盖斯定律的应用和一定背景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仍会是命题的热点。 (1)(2015·菏泽一模)(3分)甲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燃料。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 275.6 kJ/mol 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 H2O(g)===H2O(l)ΔH=-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泰安二模)(19分)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银制器皿日久表面变黑是因为表面生成了Ag2S的缘故,该现象属于________腐蚀。如果加入一定浓度硝酸将发生反应3Ag2S+8HNO3===6AgNO3+3S↓+2NO↑+4H2O,同时Ag与硝酸反应生成AgNO3、NO、H2O,当生成22.4 mL的气体时,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 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 l -1 B .-4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 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 5.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A 或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B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D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6.(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第一学期中)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7.(2013届山东枣庄期中考试)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 l·L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 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 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化学反应原理试卷及答案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 第I卷(选择题共4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A.KMnO4B.NaNO2C.FeCl3D.HNO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 会增大 B.在测定BaSO4沉淀的量前,先洗涤BaSO4沉淀,洗涤剂选择水或稀硫酸时的效果相同 C.AgCl 悬浊液中加入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 > K sp(AgI) D.加水稀释酸溶液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降低 3.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 C.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 D.Mg3N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4.t 0 C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混合可溶性一元酸HA与一元碱BOH溶液。下列有关混合液的关系式中,可确认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 = 7 B.c(A-) > c(B+) C.c (OH-) = D.c (H+)-c(OH-) = c(A-)-c(B+) 5.有关下列装置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利用该装置可长时间的观察到Fe(OH)2沉淀的颜色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供参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2O NH4++OH-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4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 A.仅①②③⑤ B. 仅③⑤ C. 仅③ D. 仅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卷

秘密★启用前 2012年重庆一中高2013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化学试题卷2012.4 化学试题共6页。满分100 分。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Br-80 第I卷(48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机化学发展初期,在有机物组成元素定量分析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比希B.凯库勒 C.侯德榜D.范霍夫 2.下列有机物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CH2=CH2与 B.与 C.CH2=CH—CHO与CH2=CH—CH2—CHO D.CH3CH2—NO2与HOOC—CH2—NH2 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是 A.溴水B.KSCN溶液 C.NaOH溶液D.苯酚溶液 4.现有四支盛有不同溶液的试管,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后,体系颜色不会发生突变的是 A.将乙醛滴入KMnO4(H+)溶液 B.将苯滴入Br2(CCl4)溶液 C.将乙醇滴入K2Cr2O7(H+)溶液 D.将醋酸滴入溶液 5.下列处置方法妥当的是 A.将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丢弃到垃圾桶中 B.若苯酚溶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清洗 C.将实验剩余的K2Cr2O7(H+)溶液倒入水槽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D.乙醚易燃、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在制取它时,远离明火,并保持通风6.下列性质比较结果错误的是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总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检测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B.乙醇C.醋酸D.铜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CaCO,受热分解B.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C.C与CO2反应D.Ba(OH)2·8H2O与NH4C1反应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是() A.HClO B.NaCl C.FeCl3D.CH3 COONa 4.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B.c(OH一)

7.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pH保持不变的是() A.HCl B.NaOH C.Na2SO4D.NaCl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H+、NH4+、CO32-B.Fe3+、Cl-、NO3- C.Na+、OH-、HCO3-D.Al3+、OH-、NO3- 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B.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含0.1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0.2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B.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电子转移D.所有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越好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理科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 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 56 :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乙炔在O2中的燃烧B.()2·8H2O与4的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2. 已知下列数据: 4(s)+3O2(g)=22O3(s) △H=-3350·-1 2(s)+O2(g)=2(s) △H=-544·-1 则2(s) +3(s)=2O3(s) + 3(s)的△H是() A.-859 ·-1B.+1403 ·-1 C.-1718 ·-1D.-2806·-1 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4.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 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O2+2H24e一=4- B.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12H22↑2↑+2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22 e-=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一2e—=2+ 6.在相同温度时,100 0.01 ?1的醋酸溶液与10 0.1 ?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 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的物质的量 B.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 中和时所需的量 D. 3的物质的量 7.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 以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板中的铁做负极,电极反应为— 2 2+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氧气生成 C.放电时-向正极移动 D.电池总反应为:2+2H2 2+H2↑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为7的溶液中:+、K+、、- B.在能使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S2-、、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2+、、 D.在由水电离出的c(-)=10-13 ·L-1的溶液中:+、2+、-、I-

高中化学必修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期中考试 试题及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 斗鸡中学 刘波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S: 32 Cl: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提出了分子学说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 .Ca 4020 和Ar 4018 B .D 和T C .H 2O 和H 2O 2 D .O 3和O 2 3.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 收能量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 .Na 2O 2 B .KOH C .CaCl 2 D .CO 2 5.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6.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 A .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03,将Al 片改成Al 粉 B .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改用浓硫酸 C .在K 2S04与BaCl 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l -1 B .-4 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下列关于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能加快吸热反应的速率,减慢放热反应速率 B 、增大压强不能加快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压强的改变只有通过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D 、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了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就一定能引起化学平衡放热移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焓变是指1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 、当反应放热时△H >0,当反应吸热时△H <0 C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热△H 为负值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H= -57.3kJ/mol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C 、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90kJ/mol 可知,石墨没有金刚石稳定 D 、在101kPa 时,2g 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H= -285.8kJ/mol 7.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1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B .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C .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D .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3 mol·L -1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 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 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 ) A.2SO 2(g )+O 2(g)2SO 3(g) ΔH<0 B.4NH 3(g )+5O 2(g)4NO(g)+6H 2O (g ) ΔH<0 C.H 2(g)+I 2(g)2HI(g) ΔH>0 D.2A(g)+B(g)2C(g) ΔH>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 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 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 +6H +===2Al 3++3H 2↑ 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蜡烛熔化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低于 放热 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6H +===2Al 3++3H 2↑,故答案为放热;2Al +6H +===2Al 3++3H 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 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 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反应原理】 . 二甲醚()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和少量的)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Ⅰ) ()()() Δ· (Ⅱ) ()()()() Δ· 水煤气变换反应: (Ⅲ) ()()()() Δ· 二甲醚合成反应: (Ⅳ) ()()() Δ· 回答下列问题: () 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Ⅳ)对于转化率的影 响: 。 () 由和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 响: 。 () 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和)、压强为的条件下,由和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 ··)。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研究、、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可使、、等被氧化,常用于定量测定的含量。已知: ()()() Δ·

()()() Δ· 写出()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 式: 。 () 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和两种气体。将体积比为∶的、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 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 和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 每消耗的同时生成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与的体积比为∶,则平衡常数。 () 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写出一种即可)。 () 右图是一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水煤气(、)为燃料,一定比例的和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写出极的电极反应式: 。 () 工业上常用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以和的混合物为例)。已知不能与溶液反应。 ①用足量的溶液完全吸收和的混合物,每产生 (标准状况)(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则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 ②用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存在的缺点是。 . “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 实验测得, ()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 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的反应步骤: ① 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