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数学5-1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数学5-1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数学5-1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数学5-1

第5模块 第1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3n +1

,那么这个数列是

( )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摆动数列

D .常数列 解法一:∵a n +1-a n =2(n +1)3(n +1)+1-2n

3n +1

=2

[3(n +1)+1](3n +1)

, ∴a n +1>a n ,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

解法二:研究函数f (x )=2x

3x +1

(x >0)的单调性,

f (x )=2x +23-233x +1=233x +1)-

233x +1=23-23(3x +1)∴f (x )=2x

3x +1

在(0,+∞)上单调递增,

∴f (n +1)>f (n ),故a n +1>a n ,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 答案:A

2.数列{a n }中,a 1=1,对于所有的n ≥2,n ∈N *,都有a 1·a 2·a 3·…·a n =n 2,则a 3+a 5

等于

( )

A.6116

B.259

C.2516

D.3115

解法一:由已知得a 1·a 2=22

,∴a 2=4.

a 1·a 2·a 3=32

,∴a 3=94,

a 1·a 2·a 3·a 4=42,∴a 4=16

9,

a 1·a 2·a 3·a 4·a 5=52,∴a 5=25

16

.

∴a 3+a 5=94+2516=61

16

.

解法二:由a 1·a 2·a 3·…·a n =n 2,得a 1·a 2·a 3·…·a n -1=(n -1)2,∴a n =(n n -1

)2

(n ≥2),

∴a 3+a 5=(32)2+(54)2=61

16

答案:A

3.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1

(n +1)2

f (n )=2(1-a 1)·(1-a 2)…(1-a n ),试通过计算

f (1),f (2),f (3)的值,推测出f (n )为

( )

A.n +1n

B.n +3n +1

C.n +2n +1

D.n +3n +2

解析:f (1)=2(1-a 1)=32=1+2

1+1

f (2)=2(1-14)(1-19)=43=2+2

2+1

f (3)=2(1-a 1)(1-a 2)(1-a 3)

=2(1-14-19)(1-116)=54=3+2

3+1

可猜测f (n )=n +2

n +1

.

答案:C

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9n ,第k 项满足5

( )

A .9

B .8

C .7

D .6

解析:∵S n =n 2

-9n ,

∴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10. 又当n =1时,a 1=S 1=-8也适合上式,

∴a n =2n -10,又5<2k -10<8,15

2

k <9,∴k =8.

答案:B 二、填空题

5.数列{a n }满足a n +1=?

??

2a n , 0≤a n <1

2,

2a n -1, 1

2

≤a n <1,

a 1=3

5,则数列的第2008项为

________.

解析:∵a 1=35,∴a 2=2a 1-1=1

5,

∴a 3=2a 2=25,∴a 4=2a 3=4

5,

a 5=2a 4-1=35,a 6=2a 5-1=1

5

…,

∴该数列的周期为T =4.∴a 2008=a 4=4

5

.

答案:4

5

6.已知数列{a n }中,a 1=1,(n +1)a n =na n +1,则数列{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解法一:由a 1=1,(n +1)a n =na n +1, 可得a 2=2,a 3=3,a 4=4, ∴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n .

验证:当a n =n 时,(n +1)a n =na n +1成立.

解法二:由(n +1)a n =na n +1可得a n +1a n =n +1

n ∴当n ≥2时,a n a n -1=n n -1,a n -1a n -2=n -1n -2,…,a 3a 2=32,a

2a 1

=2.

将以上各式累乘求得a

n a 1

=n ,∴a n =n ,而n =1时也适合.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n . 答案:n

三、解答题

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log 2(1+S n )=n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S n 满足log 2(1+S n )=n +1,∴1+S n =2n +1, ∴S n =2n +1-1.

∴a 1=3,a n =S n -S n -1=(2n +1-1)-(2n -1)=2n (n ≥2),

∴{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

3 (n =1),

2n (n ≥2).

8.在数列{a n }中,a 1=12a n =1-1

a n -1

(n ≥2,n ∈N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1)求证:a n +3=a n ; (2)求a 2008.

(1)证明:a n +3=1-1a n +21-1

1-

1

a n +1

=1-11-11-

1a n =1-1

1-

1a n -1a n

=1-11-

a n a n -1=1-1

a n -1-a n

a n -1

=1-1

-1a n -1

=1-(1-a n )=a n .∴a n +3=a n .

(2)解:由(1)知数列{a n }的周期T =3,

a 1=1

2

,a 2=-1,a 3=2.

又∵a 2008=a 3×669+1=a 1=12.∴a 2008=1

2

.

[高考·模拟·预测]

1.记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2(a n -1),则a 2=

( )

A .4

B .2

C .1

D .-2

解析:取n =1得a 1=2(a 1-1),所以a 1=2,再由n =2得2+a 2=2(a 2-1),所以a 2=

4.

答案:A

2.在数列{a n }中,若a 1=1,3a n a n -1+a n -a n -1=0(n ≥2,n ∈N *),则通项a n 是

( )

A.

2n +1

3 B.

n +2

3 C.12n -1

D.13n -2 解析:将3a n a n -1+a n -a n -1=0的两边同时除以a n a n -1(a n a n -1≠0)得:3+1a n -1-1a n =0,

1

a n

-1a n -1=3,故数列{1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1a n =1a 1

(n -1)×3=3n -2,故通项a n =1

3n -2.

答案:D

3.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0-n ),则当a n a n +1<0时,n =________.

解析:由S n =n (20-n )得,

当n ≥2时,a n =S n -S n -1=n (20-n )-(n -1)[20-(n -1)]=-2n +21; 当n =1时,a 1=S 1=1×(20-1)=19=-2×1+21. 故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21.

由a n ·a n +1=(-2n +21)[-2(n +1)+21]=(-2n +21)(-2n +19)<0?192

2

,因为

n ∈N ,所以n =10.

答案:10

4.设a 1=2,a n +1=2

a n +1,

b n =|a n +2a n -1

|,n ∈N *,则数列{b n }的通项b n =________.

解析:∵b n +1=????a n +1+2a n +1-1=

???

?

??2

a n +12

2

a n +1

1=

????

??2(a n +2)a n +1-(a n -1)a n +1

=????

-2(a n +2)a n -1=2b n ,∴b n +1=2b n .

又b 1=4,∴b n =4·2n -1=2n +1. 答案:2n +1

5.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1,S n +1=4a n +2. (1)设b n =a n +1-2a n ,证明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解:(1)由已知有a 1+a 2=4a 1+2,

解得a 2=3a 1+2=5,故b 1=a 2-2a 1=3.

又a n +2=S n +2-S n +1=4a n +1+2-(4a n +2)=4a n +1-4a n , 于是a n +2-2a n +1=2(a n +1-2a n ),即b n +1=2b n . 因此数列{b n }是首项为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由(1)知等比数列{b n }中b 1=3,公比q =2,所以a n +1-2a n =3×2n -1,于是a n +12n +1-a

n 2n

34,因此数列{a n 2n }是首项为12,公差为34的等差数列,a n 2n =12+(n -1)×34=34n -14

,所以a n =(3n -1)·2n -2

.

[备选精题]

6.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1+1

n )a n +n +12

n .

(1)设b n =a

n n

,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

解:(1)由已知得b 1=a 1=1,且a n +1n +1=a n n 1

2n

即b n +1=b n +12n ,从而b 2=b 1+1

2,

b 3=b 2+1

2

2,

……

b n =b n -1+1

2

n -1(n ≥2),

于是b n =b 1+12+122+…+1

2

n -1

=2-

1

2

n -1(n ≥2).

又b 1=1,故所求的通项公式b n =2-1

2

n -1.

(2)由(1)知,a n =n (2-12n -1)=2n -n

2n -1令T n =∑k =1n

k

2

k -1,则

2T n =∑k =1

n

k

2

k -2.

于是T n =2T n -T n =∑k =0n -1

1

2

k -1-

n

2

n -1=4-

n +2

2n -1

. 又∑k =1

n (2k )=n (n +1),

所以S n =n (n +1)+

n +2

2n -1

-4.

高一必数学错题集完整版

高一必数学错题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设集合M={x|x2-x<0},N={x||x|<2},则…( ) A.M∩N= B.M∩N=M C.M∪N=M D.M∪N=R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M={x|0<J<1},N={x|-2<x<2},M N. ∴M∩N=M,M∪N=N. 答案:B 主要考察知识点:集合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x|x+3=3} B. {(x, y)| y2=-x2, x、y∈R} C. {x|x2≤0} D. {x|x2-x+1=0}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空集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答案:D

3、下列说法:①空集没有子集;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③任何集合最少有两个不同子集;④{x|x2+1=0,x∈R};⑤{3n-1|n∈Z}={3n+2|n∈Z}.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空集、子集、真子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要明确空集是除了它自身之外的任何一个集合的真子集,当然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根据集合的含义、性质和运算法则逐一判断真假. 空集也有子集,是它本身,所以①不正确;空集不是它自身的真子集,所以②也是不正确的;空集就只有一个子集,所以③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④是正确的;设A={3n-1|n∈Z},B={3n+2|n∈Z},则A={3n-1|n∈Z}={3(k+1)- 1|(k+1)∈Z}={3k+2|k∈Z}=B={3n+2|n∈Z},所以⑤也是正确的.因此,选C. 答案:C 主要考察知识点:集合 4、函数f(x)=-1的定义域是( ) A.x≤1或x≥-3 B.(-∞,1)∪[-3,+∞) C.-3≤x≤1 D.[-3,1]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升腾教育高一数学 满分15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8、设集合A=} {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a a ≥ B } { 1a a ≤ C } { 1a a ≥ D }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 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 +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 2 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 x ax b ++,A=}{ }{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19、已知集合{}1,1A =-,B=} { 2 20x x ax b -+=,若B ≠?,且A B A ?= 求实数 a , b 的值。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难题

高中函数大题专练 2、对定义在[0,1]上,并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函数()f x 称为G 函数。 ① 对任意的[0,1]x ∈,总有()0f x ≥; ② 当12120,0,1x x x x ≥≥+≤时,总有1212()()()f x x f x f x +≥+成立。 已知函数2()g x x =与()21x h x a =?-是定义在[0,1]上的函数。 (1)试问函数()g x 是否为G 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h x 是G 函数,求实数a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讨论方程(21)()x g h x m -+=()m R ∈解的个数情况。 3.已知函数| |212)(x x x f - =. (1)若2)(=x f ,求x 的值; (2)若0)()2(2≥+t mf t f t 对于[2,3]t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4.设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若当0x ≥时,11,()0,f x x ?-?=??? 0;0.x x >= (1)求)(x f 在(,0)-∞上的解析式. (2)请你作出函数)(x f 的大致图像. (3)当0a b <<时,若()()f a f b =,求ab 的取值范围. (4)若关于x 的方程0)()(2=++c x bf x f 有7个不同实数解,求,b c 满足的条件. 5.已知函数()(0)|| b f x a x x =-≠。 (1)若函数()f x 是(0,)+∞上的增函数,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2)当2b =时,若不等式()f x x <在区间(1,)+∞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对于函数()g x 若存在区间[,]()m n m n <,使[,]x m n ∈时,函数()g x 的值域也是 [,]m n ,则称()g x 是[,]m n 上的闭函数。若函数()f x 是某区间上的闭函数,试探求,a b 应满足的条件。 6、设bx ax x f += 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a 的值:至少有一个正实数b ,使函数)(x f 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 7.对于函数)(x f ,若存在R x ∈0 ,使00)(x x f =成立,则称点00(,)x x 为函数的不动点。

函数定义域、值域经典习题及答案

复合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练习题 一、 求函数的定义域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 = (2 )01(21)111 y x x = +-+- 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x ()2 的定义域为_ _ _;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 ________; 3、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函数1(2)f x +的定义域为 。 4、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1,1]-,且函数()()()F x f x m f x m =+--的定义域存在,求实数m 的取 值范围。 二、求函数的值域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23y x x =+- ()x R ∈ ⑵2 23y x x =+- [1,2]x ∈

⑶311x y x -=+ ⑷31 1 x y x -=+ (5)x ≥ ⑸ y = 三、求函数的解析式 1、 已知函数2(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2、 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2(1)(1)24f x f x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3、 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f x = 。 4、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则当(,0)x ∈-∞时()f x =____ _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5、设()f x 与()g x 的定义域是{|,1}x x R x ∈≠±且,()f x 是偶函数,()g x 是奇函数,且 1 ()()1 f x g x x += -,求()f x 与()g x 的解析表达式

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题集锦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题集锦答案 1. 已知集合M={y |y =x 2 +1,x∈R },N={y|y =x +1,x∈R },则M∩N=( ) 解:M={y |y =x 2 +1,x∈R }={y |y ≥1}, N={y|y=x +1,x∈R }={y|y∈R }. ∴M∩N={y |y ≥1}∩{y|(y∈R)}={y |y ≥1},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 |y =x 2+1}、{y |y =x 2 +1,x ∈R }、{(x ,y )|y =x 2 +1,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 2 .已知A={x |x 2-3x +2=0},B={x |ax -2=0}且A∪B=A,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解:∵A∪B=A ∴B A 又A={x |x 2-3x +2=0}={1,2}∴B=或{}{}21或∴C={0,1,2} 3 。已知m ∈A,n ∈B, 且集合A={}Z a a x x ∈=,2|,B={}Z a a x x ∈+=,12|,又C={}Z a a x x ∈+=,14|,则有:m +n ∈ (填A,B,C 中的一个) 解:∵m ∈A, ∴设m =2a 1,a 1∈Z , 又∵n B ∈,∴n =2a 2+1,a 2∈ Z , ∴m +n =2(a 1+a 2)+1,而a 1+a 2∈ Z , ∴m +n ∈B 。 4 已知集合A={x|x 2-3x -10≤0},集合B={x|p +1≤x≤2p-1}.若B 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解:①当B≠时,即p +1≤2p-1p≥2.由B A 得:-2≤p+1且2p -1≤5. 由-3≤p≤3.∴ 2≤p≤3 ②当B=时,即p +1>2p -1p <2. 由①、②得:p≤3. 点评: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B=、A∪B=,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 5 已知集合A={a,a +b,a +2b},B={a,ac,ac 2 }.若A=B ,求c 的值. 分析: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 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若a +b=ac 且a +2b=ac 2,消去b 得:a +ac 2 -2ac=0, a=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0. ∴c 2 -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 (2)若a +b=ac 2且a +2b=ac ,消去b 得:2ac 2 -ac -a=0, ∵a≠0,∴2c 2 -c -1=0, 即(c -1)(2c +1)=0,又c≠1,故c=- 21. 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 6 设A 是实数集,满足若a∈A,则 a -11∈A ,1≠a 且1?A. ⑴若2∈A,则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 ⑶若a∈A,证明:1- a 1∈A.⑷求证: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

高一数学圆的方程经典例题

典型例题一 例1圆9 )3 ( )3 (2 2= - + -y x上到直线0 11 4 3= - +y x的距离为1的点有几个? 分析:借助图形直观求解.或先求出直线 1 l、 2 l的方程,从代数计算中寻找解答.解法一:圆9 )3 ( )3 (2 2= - + -y x的圆心为)3,3( 1 O,半径3 = r. 设圆心 1 O到直线0 11 4 3= - +y x的距离为d,则3 2 4 3 11 3 4 3 3 2 2 < = + - ? + ? = d. 如图,在圆心 1 O同侧,与直线0 11 4 3= - +y x平行且距离为1的直线 1 l与圆有两个交点, 这两个交点符合题意. 又1 2 3= - = -d r. ∴与直线0 11 4 3= - +y x平行的圆的切线的两个切点中有一个切点也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点共有3个. 解法二:符合题意的点是平行于直线0 11 4 3= - +y x,且与之距离为1的直线和圆的交点. 设所求直线为0 4 3= + +m y x,则1 4 3 11 2 2 = + + = m d, ∴5 11± = + m,即6 - = m,或16 - = m,也即 6 4 3 1 = - +y x l:,或0 16 4 3 2 = - +y x l:. 设圆9 )3 ( )3 (2 2 1 = - + -y x O:的圆心到直线 1 l、 2 l的距离为 1 d、 2 d,则 3 4 3 6 3 4 3 3 2 2 1 = + - ? + ? = d,1 4 3 16 3 4 3 3 2 2 2 = + - ? + ? = d. ∴ 1 l与 1 O相切,与圆 1 O有一个公共点; 2 l与圆 1 O相交,与圆 1 O有两个公共点.即符合 题意的点共3个. 说明:对于本题,若不留心,则易发生以下误解:

高一函数经典难题讲解

高一经典难题讲解 1.已知函数f(x)=(x+1-a)/(a-x),x∈R且x≠a,当f(x)的定义域为[a-1,a-1/2]时,求f(x)值 解:由题知,已知函数f(x)=(x+1-a)/(a-x), 所以,f(x)= -1+1/(a-x), 当f(x)的定义域为[a-1,a-1/2]时 x∈[a-1,a-1/2] (a-x)∈[1/2,1] 1/(a-x)∈[1,2] f(x)=-1+1/(a-x)∈[0,1] 2.设a为非负数,函数f(x)=x|x-a|-a. (1)当a=2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讨论函数y=f(x)的零点个数 解析:(1)∵函数f(x)=x|x-2|-2 当x<2时,f(x)=-x^2+2x-2,为开口向下抛物线,对称轴为x=1 当x>=2时,f(x)=x^2-2x-2,为开口向上抛物线,对称轴为x=1 ∴当x∈(-∞,1)时,f(x)单调增;当x∈[1,2]时,f(x)单调减;当x∈(2,+∞)时,f(x)单调增; (2).f(x)=x|x-a|-a=0, x|x-a|=a,① a=0时x=0,零点个数为1; a>0时x>0,由①,x>=a,x^2-ax-a=0,x1=[a+√(a^2+4a)]/2; 04时,②无实根,零点个数为1。 a<0时,x<0,由①,x>=a>-4,x^2-ax-a=0③,x1,2=[a土√(a^2+4a)]/2; x4时零点个数为1; a=土4时,零点个数为2; -4

综合题:高一数学函数经典习题及答案

函 数 练 习 题 一、 求函数的定义域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33y x =+- ⑵y = ⑶01(21)111 y x x =+-++-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 _ _;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3、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函数1(2)f x +的定义域为 。 4、 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1,1]-,且函数()()()F x f x m f x m =+--的定义域存在,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二、求函数的值域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23y x x =+- ()x R ∈ ⑵223y x x =+- [1,2]x ∈ ⑶311x y x -=+ ⑷311 x y x -=+ (5)x ≥ ⑸ y = ⑹ 225941x x y x +=-+ ⑺31y x x =-++ ⑻2y x x =- ⑼ y =⑽ 4y = ⑾y x =

6、已知函数222()1 x ax b f x x ++=+的值域为[1,3],求,a b 的值。 三、求函数的解析式 1、 已知函数2(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2、 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2(1)(1)24f x f x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3、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f x = 。 4、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则当(,0)x ∈-∞时()f x =____ _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5、设()f x 与()g x 的定义域是{|,1}x x R x ∈≠±且,()f x 是偶函数,()g x 是奇函数,且 1()()1 f x g x x +=-,求()f x 与()g x 的解析表达式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6、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23y x x =++ ⑵y ⑶ 261y x x =-- 7、函数()f x 在[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则2(1)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8、函数236 x y x -=+的递减区间是 ;函数y =的递减区间是 五、综合题 9、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 ⑴3 )5)(3(1+-+=x x x y , 52-=x y ; ⑵111-+=x x y , )1)(1(2-+=x x y ; ⑶x x f =)(, 2)(x x g = ; ⑷x x f =)(, ()g x =; ⑸21)52()(-=x x f , 52)(2-=x x f 。 A 、⑴、⑵ B 、 ⑵、⑶ C 、 ⑷ D 、 ⑶、⑸ 10、若函数()f x = 3442++-mx mx x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B 、(0,43] C 、(43,+∞) D 、[0, 4 3) 11、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04m << (B) 04m ≤≤ (C) 4m ≥ (D) 04m <≤ 12、对于11a -≤≤,不等式2(2)10x a x a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x << (B) 0x <或2x > (C) 1x <或3x > (D) 11x -<< 13、函数()f x = ) A 、[2,2]- B 、(2,2)- C 、(,2)(2,)-∞-+∞ D 、{2,2}- 14、函数1()(0)f x x x x =+≠是( ) A 、奇函数,且在(0,1)上是增函数 B 、奇函数,且在(0,1)上是减函数 C 、偶函数,且在(0,1)上是增函数 D 、偶函数,且在(0,1)上是减函数

高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高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指导教师:任宝安 参加学生:路栋胡思敏 李梅张大山 ?【例1②×2①×2③+b a 和 993)3(f ∴3 3在本题中能够检查出解题思路错误,并给出正确解法,就体现了思维具有反思性。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反思性地看问题。 ●忽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解下列各题 (1) 设βα、是方程0622=++-k kx x 的两个实根,则22)1()1(-+-βα的最小值是 思路分析本例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设了3个陷阱,很容易上当。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6,2+==+k k αββα 有的学生一看到4 49 - ,常受选择答案(A )的诱惑,盲从附和,这正是思维缺乏反思性的体现。如

果能以反思性的态度考察各个选择答案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原方程有两个实根βα、 ∴0)6k (4k 42≥+-=??.3k 2k ≥-≤或 当3≥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8; 当2-≤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18 这时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只有(B )正确。 (2)已知(x+2)2+=1,求x 2+y 2的取值范围。 错解∴当分析∴ x 2 【例3错解)2的最小 值是分析2 1 ,第二 原式 由ab ∴原式≥2×17+4=2(当且仅当a=b=2时,等号成立), ∴(a+a 1)2+(b+b 1 )2的最小值是。 ●不进行分类讨论,导致错误 【例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S ,求.n a 错误解法.222)12()12(1111----=-=+-+=-=n n n n n n n n S S a 错误分析显然,当1=n 时,1231111=≠==-S a 。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公式1--=n n n S S a 成立的条件是。

高一数学集合典型例题、经典例题

《集合》常考题型 题型一、集合元素的意义+互异性 例.设集合 {0} 例.已知A ={2,4,a 3-2a 2-a +7},B ={1,a +3,a 2-2a +2,a 3+a 2+3a +7},且A ∩B ={2,5},则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A∩B={2,5},∴5∈A. ∴a 3-2a 2-a +7=5解得a =±1或a =2. ①若a =-1,则B ={1,2,5,4},则A∩B={2,4,5},与已知矛盾,舍去. ②若a =1,则B ={1,4,1,12}不成立,舍去. ③若a =2,则B ={1,5,2,25}符合题意.则A ∪B ={1,2,4,5,25}. 题型二、空集的特殊性 例.已知集合{}{}25,121A x x B x m x m =-<≤=-+≤≤-,且BA ,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例.已知集合{}R x x ax x A ∈=++=,012,{} 0≥=x x B ,且φ=B A I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①当0a =时,{|10,}{1}A x x x R =+=∈=-,此时{|0}A x x ≥=ΦI ; ②当0a ≠时,{|0}A x x ≥=ΦQ I ,A ∴=Φ或关于x 的方程2 10ax x ++=的根均为负数. (1)当A =Φ时,关于x 的方程210ax x ++=无实数根, 140a ?=-<,所以14a > . (2)当关于x 的方程210ax x ++=的根均为负数时, 12121401010a x x a x x a ???=-≥??+=-?? 140a a ?≤?????>?104a <≤.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a a ≥. 题型三、集和的运算 例.设集合S ={x |x >5或x <-1},T ={x |a

高一数学函数经典难题讲解

- 1 - 高一函数经典难题讲解 1.已知函数f(x)=(x+1-a)/(a-x),x∈R 且x≠a,当f(x)的定义域为 [a-1,a-1/2]时,求f(x)值 解:由题知,已知函数f(x)=(x+1-a)/(a-x), 所以,f(x)= -1+1/(a-x), 当f(x)的定义域为[a-1,a-1/2]时 x∈[a -1,a-1/2] (a-x)∈[1/2,1] 1/(a-x)∈[1,2] f(x)=-1+1/(a-x)∈[0,1] 2.设a 为非负数,函数f(x)=x|x-a|-a. (1)当a=2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讨论函数y=f(x)的零点个数 解析:(1)∵函数f(x)=x|x-2|-2 当x<2时,f(x)=-x^2+2x-2,为开口向下抛物线,对称轴为x=1 当x>=2时,f(x)=x^2-2x-2,为开口向上抛物线,对称轴为x=1 ∴当x∈(-∞,1)时,f(x)单调增;当x∈[1,2]时,f(x)单调减;当x∈(2,+∞)时,f(x)单调增; (2).f(x)=x|x-a|-a=0, x|x-a|=a,① a=0时x=0,零点个数为1; a>0时x>0,由①,x>=a,x^2-ax-a=0,x1=[a+√(a^2+4a)]/2; 04时,②无实根,零点个数为1。 a<0时,x<0,由①,x>=a>-4,x^2-ax-a=0③,x1,2=[a 土√(a^2+4a)]/2; x4时零点个数为1; a=土4时,零点个数为2; -4

【易错题】高一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含答案(2)

【易错题】高一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已知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8π,4,42AB BC AC ===,则三棱锥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 2732 B . 1086 3 + C . 166 3 + D . 322166 3 + 2.陀螺是汉族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称陀罗,北方叫做“打老牛”.陀螺的主体形状一般是由上面部分的圆柱和下面部分的圆锥组成.如图画出的是某陀螺模型的三视图,已知网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陀螺模型的体积为( ) A .1073π B .32 453π+ C . 16 323 π+ D . 32 333 π+ 3.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球的半径为3,则该四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 643 B .32 C .54 D .64 4.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AB ⊥BC ,P A =2,AB =BC =1,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6π B .5π C .4π D .3π 5.对于平面 、β、γ和直线a 、b 、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若,,,,a m a n m n αα⊥⊥??,则a α⊥ B .若//,a b b α?,则//a α C .若//,,,a b αβαγβγ==I I 则//a b D .若,,//,//a b a b ββαα??,则//βα 6.设α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a α//,a b b α⊥?//; ②a b //,a b αα⊥?⊥;③a α⊥,a b b α⊥??;④a α⊥,b a b 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高一数学函数经典习题及答案

函 数 练 习 题 班级 一、 求函数的定义域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 = ⑵y = ⑶01 (21)111 y x x =+-++ - 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x ()2 的定义域为_ _ _;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3、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函数1(2)f x +的定义域为 。 4、 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1,1]-,且函数()()()F x f x m f x m =+--的定义域存在,数m 的取值围。 二、求函数的值域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 23y x x =+- ()x R ∈ ⑵2 23y x x =+- [1,2]x ∈ ⑶311x y x -=+ ⑷31 1 x y x -=+ (5)x ≥ ⑸ y =⑹ 22 5941x x y x +=-+ ⑺31y x x =-++ ⑻2y x x =- ⑼ y ⑽ 4y = ⑾y x =-

6、已知函数22 2()1 x ax b f x x ++=+的值域为[1,3],求,a b 的值。 三、求函数的解析式 1、 已知函数2 (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2、 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2 (1)(1)24f x f x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3、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f x = 。 4、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则当(,0)x ∈-∞时()f x =____ _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5、设()f x 与()g x 的定义域是{|,1}x x R x ∈≠±且,()f x 是偶函数,()g x 是奇函数,且1()()1 f x g x x +=-,求()f x 与()g x 的解析表达式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6、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 23y x x =++ ⑵y =⑶ 2 61y x x =-- 7、函数()f x 在[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则2 (1)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8、函数236 x y x -= +的递减区间是 ;函数y =的递减区间是 五、综合题 9、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 ⑴3 ) 5)(3(1+-+= x x x y , 52-=x y ; ⑵111-+=x x y , )1)(1(2-+=x x y ;

高一数学函数经典题目及答案

1函数解析式的特殊求法 例1 已知f(x)是一次函数, 且f[f(x)]=4x -1, 求f(x)的解析式 例2 若x x x f 21 (+=+),求f(x) 例3 已知x x x f 2)1(+=+,求)1(+x f 例4已知:函数)(2x g y x x y =+=与的图象关于点)3,2(-对称,求)(x g 的解析式 例5 已知f(x)满足x x f x f 3)1()(2=+,求)(x f 2函数值域的特殊求法 例1. 求函数]2,1[x ,5x 2x y 2-∈+-=的值域。 例2. 求函数 22 x 1x x 1y +++=的值域。 例3求函数y=(x+1)/(x+2)的值域 例4. 求函数1e 1e y x x +-=的值域。 例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否为相同的函数? ①3 )5)(3(1+-+=x x x y 52-=x y ②111-+=x x y )1)(1(2-+=x x y ③21)52()(-=x x f 52)(2-=x x f

2若函数)(x f 的图象经过)1,0(-,那么)4(+x f 的反函数图象经过点 (A))1,4(- (B))4,1(-- (C))1,4(-- (D))4,1(- 例3 已知函数)(x f 对任意的a b R ∈、满足:()()()6,f a b f a f b +=+- 0,()6a f a ><当时;(2)12f -=。 (1)求:(2)f 的值; (2)求证:()f x 是R 上的减函数; (3)若(2)(2)3f k f k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例4已知{(,)|,,A x y x n y an b n ===+∈Z }, 2{(,)|,315,B x y x m y m m ===+∈Z },22{(,)|C x y x y =+≤14},问是否存在实数,a b ,使得 (1)A B ≠?,(2)(,)a b C ∈同时成立. 证明题 1.已知二次函数2()f x ax bx c =++对于x 1、x 2∈R ,且x 1<x 2时 12()()f x f x ≠,求证:方程()f x =121[()()]2 f x f x +有不等实根,且必有一根属于区间(x 1,x 2).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题集锦答案.doc

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题集锦答案 1. 已知集合 M={y | y = x 2+1,x ∈ R},N={y| y = x +1,x ∈ R} ,则 M ∩N=( ) 解: M={y | y =x 2+1,x ∈ R}={ y | y ≥1} , N={y|y=x +1,x ∈ R}={y|y ∈ R} . ∴M ∩N={ y | y ≥1} ∩{y|(y ∈R)}={ y | y ≥1},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 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 要注意区分 { | = 2+ 1} 、{ | = 2 x y x y y x +1, x ∈ R} 、 {( x , y )| y =x 2+ 1, 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 2 . 已知 A={ x | x 2- 3x + 2=0},B={ x | ax - 2=0} 且 A ∪B=A ,求实数 a 组成的集合 C . 解:∵ A ∪B=A ∴ B A 又 A={ x | x 2 - 3x +2=0}={1 ,2} ∴B= 或 1 或 2 ∴ C={0,1,2} 3 。 已知 m A, n B, 且集合 A= x | x 2a, a Z , B= x | x 2a 1, a Z ,又 C= x | x 4a 1,a Z ,则有: m +n ( 填 A,B,C 中的一个 ) 解:∵ m A, ∴设 m =2a , a 1 Z, 又∵ n B , ∴ n =2a 2+1, a Z , 1 2 ∴ m +n =2( a 1+a 2)+1, 而 a 1+a 2 Z , ∴ m +n B 。 4 已知集合 A={x|x 2 - 3x - 10≤0} ,集合 B={x|p +1≤x ≤2p - 1} .若 B A ,求实数 p 的取值范围. 解:①当 B ≠ 时,即 p +1≤2p - 1 p ≥2. 由 B A 得:- 2≤p + 1 且 2p -1≤5. 由- 3≤p ≤3. ∴ 2≤p ≤3 ②当 B= 时,即 p + 1>2p - 1 p < 2. 由①、②得: p ≤3. 点评 :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 A ∩B= 、A ∪B= , 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 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 5 已知集合 A={a,a + b,a + 2b} , B={a,ac,ac 2} .若 A=B ,求 c 的值. 分析 :要解决 c 的求值问题, 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 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 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 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 1)若 a + b=ac 且 a + 2b=ac 2,消去 b 得: a + ac 2- 2ac=0, a=0 时,集合 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 a ≠0. ∴ c 2- 2c + 1=0,即 c=1,但 c=1 时, 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 ( 2)若 a + b=ac 2 且 a + 2b=ac ,消去 b 得: 2ac 2-ac - a=0,∵a ≠0,∴ 2c 2- c - 1=0, 即 (c -1)(2c + 1)=0 ,又 c ≠1,故 c=- 1 . 2 点评 :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 . 6 设 A 是实数集,满足若 a ∈A ,则 1 且 1 A. A , a 1 1 a ⑴若 2∈A ,则 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 理由 . ⑶若 a ∈A ,证明: 1- 1 ∈A. ⑷求证:集合 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 . a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新课标必修3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 事件:随机事件( random event ),确定性事件: 必然事件( certain event )和不 可能事件( impossible event ) ? 随机事件的概率(统计定义):一般的,如果随机事件 A 在n 次实验中发生了m 次,当实验的次数n 很大时,我们称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n m A P ≈ 说明:①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于具有随机性,但又存在统计的规律性,在进行大量的重复事件时某个事件是否发生,具有频率的稳定性 ,而频率的稳定性又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 ② 不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可以看成随机事件的极端情况 ③ 随机事件的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和总的试验次数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个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而这个接近的某个常数,我们称之为概事件发生的概率 ④ 概率是有巨大的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果,讲的是一种大的整体的趋势,而频率是具体的统计的结果 ⑤ 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 概率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① 对任意的一个随机事件A ,有()10≤≤A P ② ()()0,1,=Φ=ΩΦΩP P 则有可能事件分别表示必然事件和不和用③如果事件 ()()()B P A P B A P B A +=+:,则有互斥和 ? 古典概率(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① 所有基本事件有限个 ② 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概率模型成为古典概型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个n ,则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n 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的m 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n m A P = ? 几何概型(geomegtric probability model ):一般地,一个几何区域D 中随机地取一点, 记事件“改点落在其内部的一个区域d 内”为事件A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的侧度 的侧度D d A P = ( 这里要求D 的侧度不为0,其中侧度的意义由D 确定,一般地,线段的侧度为该线段的长度;平面多变形的侧度为该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像的侧度为其体积 )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① 基本事件等可性 ② 基本事件无限多 颜老师说明:为了便于研究互斥事件,我们所研究的区域都是指的开区域,即不含边界,在区域D 内随机地取点,指的是该点落在区域D 内任何一处都是等可能的,落在任何部分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部分的侧度成正比,而与其形状无关。 互斥事件(exclusive events):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

2018高中数学(函数难题)

难点突破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已知奇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连续可导函数,其导函数是f'(x),当x >0时,f'(x)<2f(x)恒成立,则下列不等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e2f(1)>﹣f(2)B.e2f(﹣1)>﹣f(2) C.e2f(﹣1)<﹣f(2)D.f(﹣2)<﹣e2f(﹣1) 2.当x>0时,不等式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1)∪(1,+∞)B.(0,+∞) C.(﹣∞,0]∪(1,+∞) D.(﹣∞,1)∪(1,+∞) 3.设n∈N*,函数f1(x)=xe x,f2(x)=f1′(x),f3(x)=f2′(x),…,f n+1(x)=f n′(x),曲线y=f n(x)的最低点为P n,△P n P n+1P n+2的面积为S n,则()A.{S n}是常数列B.{S n}不是单调数列 C.{S n}是递增数列D.{S n}是递减数列 4.中国古代十进制的算筹计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的小木棍,如图,算筹表示数1~9的方法的一种. 例如:163可表示为“”27可表示为“”问现有8根算筹可以表示三位数的个数(算筹不能剩余)为() A.48 B.60 C.96 D.120 5.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f'(x)是f(x)的导函数,若,且f'(2)=2,那么f(2)=()A.0 B.﹣2 C.﹣4 D.﹣6 6.函数f(x)=x﹣ln(x+2)+e x﹣a+4e a﹣x,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存在实数x0使f(x0)=3成立,则实数a的值为() A.ln2 B.ln2﹣1 C.﹣ln2 D.﹣ln2﹣1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发散思维培训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2|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2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三、解答题 17、已知集合A={x| x 2+2x-8=0}, B={x| x 2-5x+6=0}, C={x| x 2-mx+m 2-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x ax b ++,A=}{}{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