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整理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整理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绪论

1、广义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定义三要点: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

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文化产品:广义-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专指精神产品。

文化内涵: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经验性特点)。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3、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

4、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

5、两个文化层:上层文化、底层文化。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介,底层文化靠口头传承

6、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说苑yuàn》。

7、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文

化传统: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是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积极作用——文化精华,是优秀传统,负面作用——糟粕,是不良传统。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

一致,但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两分法(物质、精神)、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也是本课程采用)(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中的地位(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2)是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3)是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过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第一章中国文化概论的地理背景

1、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河流、地理通道(交通便利)

3、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a.自然环境。b.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c.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

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此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高度)。d.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4、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运河的开凿。

5、最南的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的“西南夷”杂居的地区。北面的大巴山地区有古巴人、氐dī人、羌qiāng人。今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山西居“天下形式”之说。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大水系,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的居住

6、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由暖变冷。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温暖期。第二时期,寒

暖交错期。第三时期,寒冷时期,称为“方志时期”。第四时期,“仪器观测期”

7、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联合与融会。

8、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到西周时期,“天下”的观念已

十分清晰。

9、蒙古族最早出现的人群是猃xiǎn狁yǔn,之后是北狄dí。秦汉后有匈奴、鲜卑、突厥ju?、契丹、

党项、金、蒙古、满族。

10、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高大历史舞台。元明清时,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真正开始。

11、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12、《禹贡》,此文献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荆山以南、横山以北为荆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

13、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齐鲁的儒家文化、三晋的法家文化、南楚的道家、楚辞文字。

14、司马迁把“天下”非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即关中)地区(有“先王”之遗风),山东地

区,江南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15、司马迁认为齐国的风俗有宽缓阔达,足智慧,好议论,不喜欢群斗,善为“劫持”之行,有泱泱

大国之风。

16、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

17、孟子提出,不违天时观念。贾思勰《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

18、“通漕四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汴水。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1、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文化经历。

2、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制造、磨光石器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也是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3、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至今4000年左右,分为早、中、晚,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

山文化时期。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三大文明成就。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手工业。快轮加工陶器在仰韶文化出现,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4、依文献记载把上古文化分为炎黄、东夷、苗蛮。20世纪考古发掘证明,三大区域实际是远古更加多

元的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

5、红山文化时期的祭祀sì遗址,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地区还曾发现了建立在山顶上的“女神庙”和巨

大的女神雕像

6、“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三皇”人物不确定,但“三皇”人物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

者,五帝是黄帝、颛zhuān顼xù、高辛、尧、舜。

7、多种族群向黄帝聚拢的原因:战争;宗教活动。

8、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yáo舜禅让”。《史记》“乃命羲和敬顺昊hào天”。敬顺昊天的宗教

的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关系着耕农大事,是黄帝的后代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

9、夏代起中国开始的“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族群的代兴。考古发掘出“二里头文化”遗址,是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夏朝的历史上有所谓的“太康失国”时期。夏文化——尚忠,鲧gǔn、禹治水,夏人与土地的关系。

10、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zhī、祖先神。

11、西周,分封制肇端于此。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和意义:(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

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12、周人极端重视农业,把农耕赋予它某种“政道”。《尚书·无逸》中,周公告诫“君子”们“其

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

13、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历史大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

失落的王权。一是民力的大发展。

14、儒家——“救时弊”,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孔子,

儒学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仁”,“己所不欲,勿失于人”。到孟子发展为“仁政”。《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

15、道家——超然物外,超脱、在艺术。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崇

尚“无为而无不为”。

16、庄子——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积极影响在于艺术精神的培养。

17、法家——早期代表人物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kuī,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yāng。目

的在于富国强兵。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

18、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dí。核心“兼爱”、“尚同”(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

社会意志,前提是“尚贤”)、“尚贤”、“节用”、“非乐”。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墨子学派的出现本身,是那个时代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思想的代言人。

19、阴阳家一战国时期的邹衍。董仲舒用它来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下感应”说。

20、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

21、两汉时期,汉武帝先后派唐蒙、司马相如、张骞qiān三次通使西南夷,并陆续设犍jiān为、越

西、武都、益周。对付匈奴直接引发了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武帝对匈奴的战役中,有三次大战役:河南战役、河西战役、以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从汉宣帝时起,设立西域都护。

22、“四海一家”的“大统一”意识,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

代王朝引以为荣的大事。

23、秦朝实施郡县制。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皇帝是最高权利者,皇帝之下是“三公”:丞

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白官和司法审判)。

24、顾炎武在《日知路》里,对秦汉的乡治发出由衷的赞美,称“三代明王之治亦不越乎此”

25、官员选拔有察举、征辟、考试。察举就是选举,是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科目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为显著。

26、征辟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征辟,在地方有州郡的征辟。皇帝征辟最荣耀,但不经常。公府的征辟仕途通达,是士人只要的入仕途径。

2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商鞅在秦国变法,“趋农归战,利出一孔”的政策,是典型的重农主义。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即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农是国家的赋税之源,富豪之农兼并土地,即意味着国家基础的丧失。

28、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宣帝——“汉家自幼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29、两汉儒家独尊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东汉光武帝——党锢之祸

30、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够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

31、西晋灭亡,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

32、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33、永嘉之乱最大的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汉族的内移是因边地

民族的内侵,内侵的民族有所谓“五胡”之说,即匈奴、鲜卑、羯ji?、氐dī、羌

34、唐代诗歌的鼎盛很大程度上由南朝的风尚拖带出来的。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

是那时代的显著特征。开发江南,开发最深入、经济水平最高的是长江下游地区。

35、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

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分为:前期以般bō若学为主(佛家的“空宗”

的理论),后期以涅磐学为主(主要讲成佛的问题)。道生则“孤明先发”,承认一阐提也有佛性,道理上也能成佛。梁武帝最甚——四次出家,大臣每次都用上亿的钱把他赎回。

36、黑白论之争主要争的是儒与佛在义理上的长短,以慧琳《黑白论》的得名,通观当时的争议,调

和论是主流;重佛抑儒的倾向也是明显的,夷夏之争是发生在南朝的佛教与道教间的争执。最富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

37、民族大融合,一北魏鲜卑人汉化过程最为典型。

38、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隋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政治制度。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

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隋朝在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吏,县设县令。科举分制科和常科。

39、尚武精神:开放的胸襟是唐代立国的基本气象。府兵的精良以北方传统为背景,府兵制最重要的

特点是兵农合一。唐朝早期采用府兵制,依仗的是北方的尚武精神。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1、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又称农业文明。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

2、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农业

定居场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

3、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农具的数量增加,铜石并用。夏代,发明了观察星象物候的办法。到了殷商,人们制定出了测查岁时的纪年法、纪季法、纪旬法、纪日法、纪时法。

4、秦始皇废除封建为郡县,为统一全国的生产管理打下基础。推动了秦时农业经济发展

5、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充分显示了中国人以农立国的政治天才和文化天才。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作“理国之道”。

6、隋唐统一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全面高涨。安史之乱后北方发展迟钝,南方农耕景象繁荣

7、宋初一百年间,人口和耕地有所增加。特别到南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

的全国第一位。这时小麦推广到南方,在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南方的棉花和蚕丝产量也超过了北方,吴中蚕业区开始成名。元代的农耕生产不够发达,但对地宜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元代的蒙古民族还把养马驯马的技术引进中原,使马拉农具有了发展。宋元两代,传统农具发展到高峰期。

8、明代在立国初期,进行了清丈田亩、订定赋税的工作,继而又编造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加强了

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土地、人口的直接控制。明中叶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一方面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兼并过程,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农作物栽种布局的平衡。清代以后,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进入晚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势力入侵,中国的农耕自然经济解体。

9、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随着水利中心的转移,其他中心也跟着转移:黄河、长

江文明的崛起;大运河对南北政治枢纽的联结;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等。

10、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着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北方农业是麦

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shǔ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东北地区发展了农林结合、农牧结合的生产。

11、南北方的农耕生产具有很多共同点,最重要的是二十四节气文化,它是根据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现存第一部完整地纪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

12、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举行“打春牛”。

13、历代农书:汉崔是《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xi?《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lěi耜sì经》、

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统筹水土利用规划;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荒政”思想;人力胜天说。

14、到唐代,出现了专卖店。北魏全盛时代,在洛阳宣阳门外设“四夷馆”,用于接待外国客商,到

晚清,广州还专设“十三行”,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

15、桑蚕业起源于黄帝的妻子嫘l?i祖。

16、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岐山的西周宗庙遗址发现了带有瓦钉和瓦环的绳纹瓦,这是我过迄今发现的最

早的瓦。

17、明代以后,松江成为我过棉纺业的中心。

18、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有四种:市、墟(南方定期贸易的场所)、集(北方贸易场所)、会。

市商贸易的方式:农商兼营;行商经营(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晋商曾出现“船帮”“驼帮”、“车帮”、“马帮);坐商经营。

市商的经营之道:市声(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分为卖声和代叫声)、商幌(坐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标志)、牌匾字号。

营业习俗:敬财神(赵公明)、经销、广告(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晚清时期的上海,由英国人梅杰引入的。

19、我国手工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具有手工艺性;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社;惟一性

20、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21、鲁班——木、石、泥、瓦匠行的祖师。老君李耳——铁匠行的祖师。灶君—厨师行的祖师。唐明皇—伶人行的祖师。嫘祖和黄道婆—纺织匠行的祖师。

22、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23、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仪式。

24、我国很早就有把居室和人伦联系起来的概念,采用两种原则:一是以睡处为家庭中心最为内聚地

方,一是以正房为公共空间被用来远接神祖、近待友朋。我国居室的室内格局,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贮藏。上梁仪式中,“掼元宝”只整个仪式中最热闹的场面。

25、闽菜:“一汤十变”。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格”,“七味八滋”。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26、饮食的文化观念:民本思想、节约粮食、人格教育、食疗观

群体饮食活动:仪式饮食、阶层饮食、节目饮食、民间组织饮食、待客饮食馈kuì赠饮食

27、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实用和装饰。服饰的形式有四种基本类型:衣着,附属装饰品,人体自身的装饰,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28、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至今服装制作讲胸围、臀围,仍体现了性别标志。人文范围内的服装标志: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标志、职业标志、审美标志。

29、我国传统的人生礼仪:最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

传统男子的成年礼叫“加冠”。丧礼中最能传达中国人敬祖收宗观念的是丧服。

我国古代的丧服称为“五服”,指斩榱cuī、齐榱、大功、小功、缌sī麻。(分量从重到轻)

30、运输工具:挑担、车、船、桥。传说黄帝是车的发明者。

31、“顺风”属于信仰禁忌。

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寻找,具体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

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

在血缘家庭中,以男性为中心进行权力的传递和财产的继承。

文化认同的渠道,包括家庭和社区的群体活动。

32、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字辈谱,家谱(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被称为民间的“二十五史”),

家风,人生仪礼。

33、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

地缘凝聚力。家庭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34、社区与地方圣地活动特征: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35、中国传统天文学包括天象观测、历法制定。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

福。

36、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首先是其应用性。其次是独特的筹算记术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

学不发达。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

37 、望、闻、问、切,主要是切脉的应用。

38、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黄埔谧mì《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

部专著。隋唐时期孙思邈编写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人型方书,代表了当时临床治疗方剂发展的空前盛况。宋代成书的《洗冤录》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

39、中国至少在16世纪己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我国药学的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但药学

理论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了“本草”一词。

40、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南朝道士陶弘景补充修订的《神农本草经》。

41、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祖国药学之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为祖国乃至世界医学史提

供了一部药学百科全书。

42、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腑脏学说(核心是“脏象之说”,它的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经脉

学说,针灸学说。

43、火药的发明迟至唐朝。唐朝末年已能生产火炮和火箭。北宋时期已能制造用于军事的霹雳炮。南

宋发明管形火器,即近代枪炮的雏形。

44、中国日常生活文化的文化习惯: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耕读社会的奋斗精

神。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1、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制度文化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制度文化服务与制约着人类的群体活动,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成,到周代得以完善

3、完善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4、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是分封制(分地以封诸侯)。

5、宗法制的特点: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在宗法制度之下,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

6、秦朝统一之后废除了分封制,将郡县制推向全国。

7、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8、周代出现了大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雏形,即宗法分封制。周王既是天下的共主,又是最大的宗主。周朝建立了完备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设六卿,也称六官(冢zhǒng 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9、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时代的许多小国,到春秋时大多已成为大国的郡县。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同时与郡县制并行的还有采邑yì制。秦汉时期汲取了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建立了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高度。

10、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中央政权:建立了以三公六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丞相名义上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三省-中书、门下、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地方机构: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3)严密的人身控制(严格的户籍管理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中国很早就有了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11、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2)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西周的社会政治秩序中,亲亲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3)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12、察举科目有贤良文学、孝廉、秀才、明经、明法。孝是伦常的核心,为“白行之冠,众善之始”。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为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铺垫

13、科举制的特点:士人自由报名应试;考试定期举行;严格考试。

14、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商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15、儒家经学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士科与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宋代科举

考试的内容(宋太祖殿试的内容):一诗、一赋、一论。

16、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国家通过文官选拔的方式

将儒家思想扩大为知识阶层的共同信仰。

17、科举以考试为主要标准,笔试是考试的主要形式。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

要试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宋代科举考试由重诗赋转向重经义、策、论、商文的风气减弱。

18、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唐宋的两个人才高峰期都与科

举制度发展阶段相合拍:一是中唐时期,一是北宋中叶。

19、夏商时期,中国已出现由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

20、商朝的《汤型》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西周初年有《九刑》,周穆王时又命吕侯制订《吕

刑》。春秋末年有著名的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36年,子产将《刑书》铸在铜鼎上,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战国时期魏国李悝kuī制作了《法经》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商鞅相秦,改法为律,称为《秦律》,至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律》已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汉承秦制,汉初萧何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制作了《九章律》。汉后从体系完备的《唐律》到最后一部法典《大清律例》,都贯穿着儒家所强调的礼法原则,并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2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家族本位的伦

理法占有重要地位;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22、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

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汉董仲舒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说成是合乎天道的伦理规范。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23、东汉以后持续地开展了引礼入法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至唐代得以完成,《唐律疏律》是这一过

程完成的标志。

24、历代法律制度都贯彻礼制的等级名分原则,“亲亲为大”、“孝悌tì为本”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纲”是封建礼教的核心,亦是古代法律维护的重心。在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下,维护家长制的“孝”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中国专制帝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始终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皇帝不仅有最高的立法权、司法权、变法权、废法权、毁法权。

25、古代社会初期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先秦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

法”。汉代后主张礼法结合,注意确立“尊卑长幼之序”,赋予贵族、官僚、家长、族长以特殊的法律地位,享受各种法定的和习惯的特权。这种特权集中在《唐律》的按照不同品级享有议、请、减、免、赎及官当制度中。

26、古代还根据家族内的身份等级尊卑上下来定罪轻重。亲属等级共分五等,即“五服”,法律上对

家族成员的处理也是上轻下重,同罪异罚。

27、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传统礼俗的调和性;传统礼俗是规范性(最根本的特

性)

28、君臣父子、长幼上下等十种人伦关系是宗法社会基本的等级关系。礼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并维持这

些等级关系。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29、传统礼俗重点在于保障尊者、贵者、长者的权益。礼俗的调和性在先秦得到特别强调,《论语》

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30、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仪原则(礼制的核心)与礼俗规制的内外结合实现。传统礼俗的

宗旨是维护宗法社会的等级秩序。礼俗的重点在于服务尊长。

31、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即“五礼”。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周礼》、《仪礼》、《礼记》是纪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节。

32、官方礼制的特性:祭祀典礼的神圣庄严;冠婚丧礼的隆重盛大。《周礼》列入吉礼的祭祀,分为天神、地祗、人鬼。

(1)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祭祀举行的时间在冬至日)

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社稷jì祭祀、山川祭祀。血祭社稷方式:将血直接滴入土中;涂血于社稷神主之上;供血于神位之前。山川祭祀的方式:亲自前往山川所在地祭祀,称为“就

祭”;在京城南郊设名山大川五岳四渎dú祭坛,远望山川,“望祭”

人神祭祀:包括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在祭祀的方式上采取周祭与合祭的方式。

五祀:户、灶、中溜、门、行。

(2)冠婚丧礼:冠礼—古代的成人礼。婚礼;丧礼;

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凶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恤xù礼。

33、庶shù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的表现:岁时礼俗的伦理性(自然和社会伦理性);人生礼俗的家族性

(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春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三大悼亡节日中,清明、中元、中月朔,清明为首。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诞生礼是人生第一礼:求子、催生、诞生庆贺、“满月”礼、“百岁”礼、“周岁”礼(最后一道仪式)成年礼是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与资格而举行的仪礼。民间社会的成年礼有: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与养育习俗结合的成年礼;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34、丧礼仪礼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仪礼。

35、婚礼仪礼的家族原则: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庶族平民的婚姻礼俗大体上

遵从周公六礼的程序;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

36、家事主要内容:孝悌、耕读为本、修身、整肃门户、严守尊卑秩序、善择婚姻、慎选继子、丧葬

宜俭。宗族事务内容:管理宗族机构,宗祠活动,族产管理,族谱编修,祖墓祭扫,族学教育,尊卑区分,族谊互助。

37、礼俗规范功能: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以诚信忠厚为修之本,塑造

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语、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3、整体思维: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依存的联系。孟子“夫君子所过者化。。。”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荀子“百王之道,是矣”

4、《尚书》最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

5、类比思维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和联系的思维方式。记载的专书《尔雅》《说文解字》。《尔雅》里表述的五大类别:语言类、人文关系类、建筑器物类、天文地理类、植物动物类。

6、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辩证思维: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和理解。先秦的典籍《周易》《论语》《老子》《孙子》。《老子》“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

8、春秋末期的军事家孙武,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与指导作战。著作《孙子》

9、老子把对立变化的规律概括为:损有余而补不足;利而不害;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易》总结的对立物变化的规律为:相反而成;“生生”与“日新”;“趋时”

10、先秦时期在总结事物对立转化规律的同时,也实行与归纳了辩证思维的方法。《老子》的归纳方法是“观复”。庄子的归纳法是“反衍”“谢施”。《易》的归纳方法是“通变”

11、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与西周时代。

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天人合一-这个专有名称由宋代张载提出

天人交胜-唐刘禹锡在三篇《天论》中提出

天人之分-战国时代荀子在《天论》中提出

12、“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

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顾问。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已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天人合一”观念负面影响: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空想得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时间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13、“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中庸》也是最早提出“中和”这一概

念的历史文献。

14、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实践观是“知行合一”。

15、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的主张。朱熹提出知行“并进互发”。王阳明提出“一分为二”。

16、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

上帝崇拜:殷商时期已完成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上帝的神性主要有:一是支配气象上的现象,以影响人间祸福。二是具有支配社会现象和支配社会统治者的神性。

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

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前兆迷信和占卜: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7、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者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

被统治者。

18、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张道陵,入道需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北魏

寇谦创立“北天师道”。唐宋之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为“正一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

19、葛洪《抱朴子·金丹篇》、《抱朴子·仙药篇》、《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药方》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0、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

迦毗pí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21、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法—苦、集、灭、道。三藏—经、律、论。三学—戒、定、慧

22、中观宗、瑜伽宗、密教成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汉语

经典系及我国藏族和蒙族地区的藏语经典系,通称北传佛教(属大乘)。

23、从魏晋开始,由于以老庄思想为主干的玄学的兴起与强大影响,佛教的主流是宣传以“空”为中

心的般若学。“六家”指魏晋时宣传般若学的六个佛教派别,就基本观点而言,其实是三派:本无、心无、即色。

24、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唐宋之际,三教

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

25、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

26、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性与天道”,“五十而知天命”

27、儒、佛、道的融合造就新儒学—宋明理学,它摄取的佛教思想,主要是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佛

教禅宗是集中讲心性的宗派,也正是以本体的性净自悟为宗旨的。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提出了修行方法便是由“修心养性”转向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

28、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

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

2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

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儒家的仁爱思想呈现出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家庭是一切社会组织的中心。《礼记·冠义》把礼当做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诚的最高境界是“真”。信来源于诚,诚是信的基础。信有两层含义:讲信用,信任。

30、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

3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

合。

32、孟子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好的教化靠的是

德性,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做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33、墨子“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三大施政纲领。汉代的贾谊则把

教育的地位提到了“政之本”的高度。

34、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

射、驭、书、数。

35、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大学》明确

提出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大学》提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诚意、正心”指个人内心的保养,也就是所谓的“修心养性”,其中诚意是正心的先决条件。

36、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思想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教学相长的命题是《礼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

37、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分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

颂、鲁颂、商颂)。(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音乐,颂是一种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诗经》创造了“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式。

38、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

《离骚》是这种诗体最有名的代表作,所以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

39、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

文。汉赋的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汉乐府民歌是由汉代的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其目的除了供统治者娱乐之外,还具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汉乐府民歌主要有“相和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三种类型。

40、受格律诗的影响,唐代还兴起了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新诗体—词。词在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人

们需要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叫填词。词的起源反映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对文人创作的滋养和启发。

41、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在南宋以南方曲调作为唱腔的南戏,在金国以北方曲

调说唱故事的诸宫调。

42、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元杂剧特征:有大致固定的结构形式,角色分工

更趋细腻,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剧本主要有曲词和宾白组成),按固定的格式填写。元杂剧的特征都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完全成熟。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故有宾白之称。宾白包括独白和对白。

43、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南昆指产自江浙一带的昆山腔,北弋制流传于北方地区的弋阳腔,

东柳指山东的柳子腔,西梆制陕西的梆子腔。

44、中国古代音乐是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中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多民族

的融合。汉代起,西域音乐逐渐传入中国。佛教音乐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出现了“改梵fàn为秦”

的中国佛教音乐。

45、周代已开始对乐器进行系统分类,出现了依制作材料而划分的“八音”。

46、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异性表示爱慕的动作。从商代起,舞

蹈开始有了巫舞和乐舞。巫舞是原始宗教舞蹈的继续,乐舞是供贵族享用的歌舞表演,周代正统舞蹈的巫术气息被赋予了很强的教化性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艺术分类:江南多以“优舞”为主,北方多以“武舞”“胡舞”为主。唐代的舞蹈种类和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其中以健舞、软舞最为盛行。

唐代还出现了大型的舞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

47、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

48、中国绘画艺术早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就已开启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

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上的精美图饰,标志着当时的绘画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秦汉进一步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汉桓帝时蜀郡太守刘褒所画《云汉图》。

三国东吴大画家曹不兴在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的美誉。

东晋的顾炎武明确阐述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创作规律,《女史箴zhēn图》《洛神附图》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张萱《虢guó国夫人游春图》

周肪fáng《簪zān花仕女图》阎立本《步辇niǎn图》《历代帝王图》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鼎盛时期。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张择瑞《清明上河图》

元代是文人画统治画坛时期。元代画家还明确提出书法入画的主张。

明清两代的绘画延承元代,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石涛。在民间以木版画为主。

49、中国画的特点: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50、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另个显著特点是有强烈的人文性。

51、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形式,常被用来作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

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52、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

53、“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

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54、“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周敦颐的文学主张深受唐代古文学家韩

愈、柳宗元的影响。韩愈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柳宗元明确提出文章的社会功用在于对时政的“褒贬”和“讽谕”。周敦颐的出发点在于道,片面强调文章的社会功用。韩、柳的出发点在于文,其目的是为了把文章写得更好。

55、周代是礼制盛行的时期,等级制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车马、服饰、日用器具等都成了

礼制的象征,而音乐更是被放到了与“礼”同等重要的地位。

56、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尊崇自然。

57、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审美原则。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

孔子对《诗》的评价是以“中和之美”作为审美原则。孔子是“中庸”哲学的倡导者。

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积极作用。

58、《周易》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魏晋后,意境和神韵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追求目标

59、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

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60、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柳宗元“永州八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石钟山记》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文化事象的产生和发展。

3、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类:文字是文化的产物;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字作为纪录语言的工具,文字产生条件:语言的产生。人类已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4、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促进文化发展。孔子研究六部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

5、现代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有80多种,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将它们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在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

6、在中国大多数民族的语言界限和民族界限是一致的,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还有的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7、汉语也成为跨民族、跨地区的国家级通用语。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8、去卢字在公元前就已传入我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

9、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

10、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民族语言是民族特征之一。

12、汉字最早见到的是甲骨文。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形声造字法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13、汉语的特点:(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

14、汉字的特点:(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表意

文字与表音文字。这种分类是从文字形体直接显示的信息是语意还是语音来确定。世界文字大多都起源于图画文字,表音和表意是图画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2)就汉字纪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3)就形体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成的。

15、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16、在汉语的传播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共同语。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在汉代把共同

语言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17、隋朝时汉语有“南染吴越,北杂夷虏lǔ”的局面。我们熟悉的“车站”的“站”这个词是从蒙古

语中借来。“阿訇”是从维吾尔语借来的。“金达莱”是从朝鲜语借来的。

18、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的汉族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传下来的古书仍能读懂,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有重要意义。

19、民族长期借用汉字作为交际工具,用汉字纪录的少数民族文献,如《越人歌》、《白狼歌》、《蒙

古秘史》

20、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分为两类:一、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

太多。(属于这类的有契丹大字、西夏文、女真文)。二、大量使用音读汉字和训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语言(方块壮字、方块白字、方块瑶字)

21、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致有“域外方言”之称。

22、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

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通过字义进行避讳,秦始皇讳“正”,故改“正月”为“端月”。

23、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象本质的认识。

24、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

代的孔子,他把语言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认为“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都是由于名实的颠倒,提出通过“正名”来重建旧礼制。

25、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

之间的关系。

26、“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仓颉ji?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

27、对汉字的全面否定始于19-20世纪之交。否定派主张废除汉字。1907年,吴稚晖曾发文鼓吹中国

应废除汉文汉语,改用“万国新语”。钱玄同以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为目标的文字改革高潮。其中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许多拼音方案,如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的草稿》、瞿秋白的《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

28、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章炳麟发表文章予以反驳,他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的主

张:“象形之与合音,前者易知其义,难知其音。后者易知其音,难知其义”。他反对废除汉字,主张维护汉字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本国的语言来激发重性。

29、20世纪后期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汉字在信息处理上又一次面临考验,这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的

思考和论争,这次论争更偏重于科学的和本体的,这些讨论取得的成绩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重新评价汉字;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30、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

31、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

是用隶书写成的。

东汉蔡邑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颜师古奉诏考订五经文字,作《五经定本》。

唐代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

清代康熙皇帝钦敕编撰《康熙字典》,成为古代汉字正字的总结之作。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作用,大力推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普通话,开展了简化字运动。

32、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风格:(1)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教学内容严重脱离

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3)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重趣味性。

33、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

34、儿童教材:周代《史籀篇》,秦代李斯《急就章》,梁周兴嗣《千字文》(隋唐至明清),北宋

初年《百家姓》,元朝王应麟《三字经》。

35、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

36、宋代理学盛行,儒家经典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应付考试,当时作文讲究“起、承、转、合”的模式。元明后,作文训练以训练作八股文为主。八股文是议论文的基本模式。

37、修辞格:对偶、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

对偶: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意思的修辞格

顶真: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

回文:掉换词的排序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

析字: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复叠:汉语中词的复叠形式较发达,有意识地利用这特点,可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8、骈pián体文是汉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它的全盛时代在南北朝。

骈体文在语句方面多用骈偶和“四六“,造成其形式整齐骈俪的特点。

39、汉字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是一种由线条构成的形体艺术。

40、基础构件是指汉字构形中能够体现构意的最小形体单位。

41、从小篆开始,汉字已发展为以两个构件或三个构件的合体字为主,结构以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为

主,这种规律性也为人们的审美提供一种规律。

42、书法艺术美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崇尚的“中和美”。

43、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

44、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作字谜的谜面。字

谜具有娱乐性和益智性。体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起到交流的目的。

45、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的联系。

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1、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交流”与“传播”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其基本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

2、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

3、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4、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

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5、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印度佛教的《百喻经》

6、宋明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新儒学派又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学理学。

7、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稣会士的东来。欧洲耶稣会成立于16世纪40年代。

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交汇时间长;交流反差大。

8、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做了两方面事情(以利玛窦的工作最有影响):

(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等。

(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9、利玛窦的著作:《几何原本》、《天文实义》、《万国舆图》、《浑盖图说》、《勾股义》

10、意大利的殷铎duó泽与葡萄牙的郭纳爵合译了《大学》、《中庸》、《论语》

11、西方称中国为“远东”,中国称西方为“泰东”。明清之际中国政府还以“协和万邦”的心态,延聘洋人在朝廷担任职务。“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汇终于在雍正以后嘎然而止。

12、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从这七期大致可以看出“西学东渐”的演变趋势,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现代的曲折历程,这七阶段为:一有明之中叶,二清之初世,三清之中世,四清之末季,五民国初元,六今兹之战役,七然自今以往。

13、陈独秀的“七期”之说,实际上与晚清曾廉提出的“变夷之议,始于言技。继之以言政,益之以言教”暗合,也即从器物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最后进入文化变革的核心——精神层面的文化变革。

14、关于中国近代社会与思想文化演变的框架问题,钱穆认为这是表现了一种特殊的二律背反运动:一面是求民族自存,这是应当肯定的;一面却在文化上,作不遗余力的自我否定。

陈寅恪ka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15、早在商代,中国人就以高超的制陶和铸铜技术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

16、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西亚各国和印度都称中国为“产绮之国”,古希腊则称中国为“赛利斯”。

17、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马克思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18、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占20%以上,居世界第一,尤其是五谷之首的水稻。中国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文化中就已出现了稻谷,朝鲜、日本、美洲的水稻均有中国传入。

19、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

a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的科举制。

b文官制度有效的保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性与执行政务的可操作性。

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

20、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官专制政府“乃建立于自然的最神圣的法制之上”,他“惟有信服赞叹,心向往之”。伏尔泰被誉为“欧洲孔子”,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呼吁欧洲人在中国文化面前一要赞美,二应自惭,三须模仿

21、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提倡的教育世俗化也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认为中国公开竞争的科举制堪为典范,欧洲无法与之相比。

2011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串讲:第六章中国的语音文字文化

第六章中国的语音文字文化

一,选择,判断,知识点

点:现代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种,可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

点:汉语词汇中的`胡同`等词实际上是借用了少数民族的词汇

点: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点: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的语言

判: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

点: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点: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

点: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点:就汉字的表意方式来说,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单:世界文字大都起源于图画文字

点: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点:汉语共同语一直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 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 元代称为`天下通语` 明清称为`官话` 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 现在称为`普通话`

点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崇拜

点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

判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

判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

判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近音字代替讳字

点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多 `正名`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 1 是用政治伦理标准来匡正一些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 2 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各自的名分来选择词语

单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

点汉字观念1早期的汉字崇拜 2 近代对汉字的否定 3 关于汉字的多维思

二,名词解释

名解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三,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如何理解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1: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

2: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的影响

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文化事象的产生和发展

4: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类.首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简:简述汉语的特点

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2: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3: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4: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词素)

简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的种类

1: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属于这一类的有契丹大字西夏文女真文等

2 大量使用音读汉字和训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语言

简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1 在公元前或公元1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东至日本.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2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仿造汉字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

3 近代,随着中国政治科技的落后,汉字汉语在海外的影响受到很大冲击

简简述中国的修辞观

1 古人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信

2 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

3 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分寸

4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矛盾.追求言辞质朴的主张,如孔子老子也不主张言辞的夸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