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PLC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及评价参数

HPLC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及评价参数

HPLC 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

解析及评价参数

摘要:系统适用性试验是分析实验测定开始前,对分析系统(包括方法、操作和仪器)是否满足测定要求进行的验证操作,如果符合要求,则可继续进行测定且其结果可靠,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对系统进行调整或改进以满足要求,保证后续实验结果可靠。本文论述将从多维角度讲述HPLC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以及试验评价参数,及如何确定系统适用性实验内容,如何选择计算方法等研究部分。

关键词:系统适用性、评价参数、计算方法

前言:《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512中关于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内容为:“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等四个参数。按各品种正文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溶液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在规定的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必要时,可对色谱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要求。”

一、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

系统适用性试验定义,即为用规定的对照溶液或测试溶液,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以确认色谱系统能满足当前检测的要求。主要适用于色谱系统如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整个验证试验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过程,是对色谱系统的风险评估,对色谱系统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进行的全面评估,不只是分离度的要求。其评价的是检测中仪器、电信号、分析操作及样品等方面的综合特性。

1.

系统适用性试验评价参数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512中关于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内容为:色谱系

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等四个参数。

2.1理论板数N

以被分析物主峰或规定的色谱峰计算柱效,以确定色谱峰的尖锐程度,尤其

在痕量组分测定中尤为重要。理论板数高,峰高窄,则理论板数低,峰矮宽;低

理论板数表明色谱条件与待测物的适用性较差,存在其他风险,如定量误差大,

分离度较差等。但随着技术发展,理论板数都较大,新开发方法较少制定该要求。

N =5.54*(t

R /W

1/2

)2

其中(d

p =10μ N=5万、d

p

=10μ N=5万、d

p

——柱填料的颗粒直径,t

R

——保

留时间,W

1/2

——半峰宽)

2.2分离度R

分离度是评价相邻峰分离程度,或内标峰与主峰的分离程度,便于定量分析时确定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分离度不足可能会导致定量误差大,另外一般杂质间的分离度可以降低要求,而主成分与杂质间的分离度要求需要更加严格。

R

S =2(t

R

2-t

R1

)/(W

1

+W

2

其中(t

R 2——相邻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

R1

——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

留时间,W

1及W

2

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2.3拖尾因子T

拖尾因子T是评价色谱柱的对称性,便于保证峰积分时的测量精度,尤其采用峰高法计算含量时。较大的拖尾因子可能会积分误差大,一般来说含量测定项需评估该项,拖尾因子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小,其可接受标准在方法开发期间应当被评估,系统适用

性试验一般较少制定该要求。

T=W

0.05h /2d

1

其中(W

0.05h ——峰高处的峰宽,d

1

——峰极大至前言之间的距离,峰高定量时,

T应在0.95-1.05之间。)

2.4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连续进样重复性,不同于方法验证,考察重复性的目的主要是确认进样器的状态可接受,影响重复性的其他因素如溶剂效应、拖尾、波长等风险应当在方法开发期间评估。

1.

如何确定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

系统适用性试验是结合方法开发与验证的相关数据,找出方法中与色谱系统相关的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考察项以确认在今后的检测工作中色谱系统能满足要求。

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取****对照品适量,加稀释剂制成每1ml约含**mg的溶液,置水浴中加热4小时,取出,放冷,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

判断标准:主峰与相邻降解杂质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1.

系统适用性试验计算方法

含量测定、有关物质、异构体、基因毒杂质、其他杂质等不同测定主体适用于不同的计算方法,各种计算方法的对比见下表1:

表1:系统适用性试验计算方法

检测项对应的计算方法详见表2:

表2检测项对应的计算方法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S]

3.

谢沐风.如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方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4.

刘丽芳.药品标准中HPLC 法色谱条件的优化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的重要性[J].中国药品标准2005年第6卷第1期

5.

占小兵.HPLC方法开发之系统适用性试验与计算方法

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

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 质量可控是活性化合物成药及进行药品安全有效性评价的前提。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产环境的控制、原辅料来源和质量的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以及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成品检验控制等。 但是,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揭示药品的品质、控制药品的质量,通常是要针对研制药品的特性 (主药的理化性质及制剂的质量要求等 )确定相应的研究测 试项目,再根据测试项目的需要,建立适宜的分析方法 (包括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验证 ),最后是根据药品质量的要求及安全性研究结果确定各测试项目的限度,起草制订检验药品质量的质量标准。分析方法是揭示药品品质的工具和手段,方法验证是判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可行的过程。实际上,方法验证就是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下面就根据《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解读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要点,在对目前申报资料中分析方法验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例,阐述方法验证的思路及验证要点,希望能对药物研发者有所帮助。 一、方法验证的内容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同时结合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相同的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时,其验证要求是不同的。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制剂的鉴别和杂质定量检查时的验证要求是不同的;前者重点要验证方法的专属性,而后者重点要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和定量限。通常需要验证的检测项目:鉴别、杂质检查 (限度试验、定量试验 )、定量测定 (含量测定、溶出度、释放度等 ),还有其他特定的检测项目 (粒径分布、分子量分布)等。方法验证的内容包括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耐用性 (粗放度 )和系统适用性等。 1、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 (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等 )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鉴定、检出被测物的特性。通常,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均应验证方法的专属性,排除非主药成分的干扰。 2、线性线性系指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测物的浓度(量)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是定量测定的基础,涉及定量测定的项目,如杂质定量试验和含量测定均需要验证方法的线性。

HPLC(液相色谱)常识及疑难详解(附实际操作图解)

1 液相色谱基础知识 1.1 液相色谱名词术语 Mobile phase:流动相,在色谱柱中存在着相对运动的两相,一相为固定相,一相为流动相。流动相是指在色谱过程中载带样品(组分)向前移动的那一相。 Stationary phase:固定相,柱色谱或平板色谱中既起分离作用又不移动的那一相。 Gradient elution: 梯度洗脱,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 使一个复杂样品中的性质差异较大的组分能按各 自适宜的容量因子k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 Detection wavelength:检测波长, retention time:保留时间,被分离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浓度极大值时的时间 Peak:峰 Peak Base:峰基线,经流动相冲洗,柱与流动相达到平衡后,检测器测出一段时间的流出曲线。一般应平行于时间轴 Peak Height:峰高,色谱峰顶点至峰底的距离。 Peak Width:峰宽,色谱峰两侧拐点处所作切线与峰底相交两点间的距离 Peak Width at Half Height:半峰高宽 Peak Area:峰面积 Tailing Peak: 后沿较前沿平缓的不对称峰

Leading Peak:前沿较后沿平缓的不对称峰 Ghost Peak: 假峰,并非由试样所产生的峰 Baseline Drift:基线漂移 Baseline Noise:基线噪音 Band Broadening:组分在色谱柱内移动过程中谱带宽度增加的现象. 1.2 流动相 1.2.1 流动相类型 正相液相色谱流动相:一般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采用极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与腈基键合相);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的疏水性溶剂(烷烃类如正已烷、环已烷),常加入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等以调节组分的保留时间。常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酚类、胺类、羰基类及氨基酸类等),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 反相液相色谱流动相: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现在大部分液相用的是反相色谱法)。 1.2.2 流动相注意事项 1.2.2.1 pH值的选择 C18和C8使用的流动相pH值通常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

HPLC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及评价参数

HPLC 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 解析及评价参数 摘要:系统适用性试验是分析实验测定开始前,对分析系统(包括方法、操作和仪器)是否满足测定要求进行的验证操作,如果符合要求,则可继续进行测定且其结果可靠,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对系统进行调整或改进以满足要求,保证后续实验结果可靠。本文论述将从多维角度讲述HPLC分析方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以及试验评价参数,及如何确定系统适用性实验内容,如何选择计算方法等研究部分。 关键词:系统适用性、评价参数、计算方法 前言:《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512中关于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内容为:“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等四个参数。按各品种正文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溶液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在规定的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必要时,可对色谱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要求。” 一、系统适用性试验概念解析 系统适用性试验定义,即为用规定的对照溶液或测试溶液,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以确认色谱系统能满足当前检测的要求。主要适用于色谱系统如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整个验证试验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过程,是对色谱系统的风险评估,对色谱系统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进行的全面评估,不只是分离度的要求。其评价的是检测中仪器、电信号、分析操作及样品等方面的综合特性。 1. 系统适用性试验评价参数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512中关于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内容为:色谱系 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等四个参数。 2.1理论板数N 以被分析物主峰或规定的色谱峰计算柱效,以确定色谱峰的尖锐程度,尤其 在痕量组分测定中尤为重要。理论板数高,峰高窄,则理论板数低,峰矮宽;低 理论板数表明色谱条件与待测物的适用性较差,存在其他风险,如定量误差大, 分离度较差等。但随着技术发展,理论板数都较大,新开发方法较少制定该要求。 N =5.54*(t R /W 1/2 )2 其中(d p =10μ N=5万、d p =10μ N=5万、d p ——柱填料的颗粒直径,t R ——保 留时间,W 1/2 ——半峰宽) 2.2分离度R 分离度是评价相邻峰分离程度,或内标峰与主峰的分离程度,便于定量分析时确定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分离度不足可能会导致定量误差大,另外一般杂质间的分离度可以降低要求,而主成分与杂质间的分离度要求需要更加严格。 R S =2(t R 2-t R1 )/(W 1 +W 2 ) 其中(t R 2——相邻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 R1 ——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 留时间,W 1及W 2 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2.3拖尾因子T 拖尾因子T是评价色谱柱的对称性,便于保证峰积分时的测量精度,尤其采用峰高法计算含量时。较大的拖尾因子可能会积分误差大,一般来说含量测定项需评估该项,拖尾因子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小,其可接受标准在方法开发期间应当被评估,系统适用 性试验一般较少制定该要求。

化学分析中HPLC方法与应用进展

自HPLC仪问世以来,其硬件技术、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发展迅速。本文仅就在食品化学分析中,HPLC分析技术与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一、HPLC分析方法进展 ● 液-固色谱法(LSC) LSC是根据组分基团对吸附剂表面亲和力的大小,决定了其保留程度。在LSC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极性固定相是硅胶。 ● 反相色谱法(RPC) RPC是指在非极性固定相上的液相色谱法,固定相多为化学键合相。其代表为ODS。目前,某些极性键合相,如氨基键合相也广泛应用于反相色谱中。反相色谱可分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化合物。据统计,在食品化学HPLC分析中,90%以上的分析过程都是反相色谱法。 ● 离子对色谱(IPC) IPC又称为离子对分配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色谱技术。目的是应用液-液分配色谱实现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混合物,或对电解质和非电离物质混合物的分离。IPC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对极性分为正相和反相方式,但反相IPC应用较多,如氨基酸、多肽、核酸、各种药物、有机酸的分析。 ● 离子色谱法(IC) IC法是HPLC中用于分离分析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按分离机理的不同,IC 可分为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HPIC)、高效离子排斥色谱法(HPICE)和流动相离子色谱法(MPIC)。HPIC主要用于亲水阴、阳离子和碳水化合物的分离;HPICE多用于无机弱酸、有机酸、氨基酸、醛、醇的分离;MPIC可用于疏水性阴、阳离子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分离。IC分析多种阴离子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目前许多国家建立了采用IC法测定水质中阴、阳离子的标准检验法;AOAC已批准四项用于食品分析的IC法。 ● 反相胶束色谱法(RPMC)在反相离子对色谱中,当反离子采用表面活性剂超过一般离子对色谱所用的浓度时(达0.02~0.2mol/L),此时的反相色谱称为RPMC。RPMC分为正反相胶束色谱。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有利于梯度洗脱,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主要应用于血清、尿液中药物浓度测定,其优点是样品可直接进样分析,分析时间短,样液量少,准确度高。 ● 空间排阻色谱法(SEC)又称为体系排阻色谱法,是利用多孔凝胶固定相,依据分子大小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根据凝胶性质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法(GFC)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SEC 适用于需很快提供未知样品分子大小、组成、近似分子量信息。GFC适用于分析水溶液中多肽、蛋白质、核苷酸、多糖等;GPC主要用于高聚物的分子测定。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精细化工原料。 ● 间接光度液相色谱法间接光度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色谱技术,在离子和离子对色谱中都有应用。该法是对于无紫外吸收的样品采用UVD来检测的方法。优点是扩大UVD的应用范围,可用于低响应或无响应的样品。多用于无机和有机阴离子的测定。。 ● 化学衍生液相色谱法它是采用衍生试剂,借助化学反应给样品组分化合物分子接上某个特殊基团,使其衍生物能够改善分离效果和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可分为柱前和柱后衍生法。衍生试剂有多种,可与胺类、氨基酸、酚、醇等发生衍生化反应。 二、HPLC检测器应用进展 (一) 检测器与应用进展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LIF) LIF与普通荧光检测器的主要区别是其以激光器做为光源。因此,其单色性好,谱带宽度可达10-8nm以下,使溶剂的瑞利散射光和拉曼散射光的带宽为1.0nm,因而可选择地消除对荧光性号的干扰;聚光性好,聚光点直径几微米,可减小流通池体积,适用于微型和毛细管液相色谱;具有最高的灵敏度(10-9mol/L~10-12 mol/L),对一些荧光效率高的物质可达到单分子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和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和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现代化学分析领域中最重要的分离技术之一。它在食品、制药、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研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HPLC 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它的分离和分析方法,以及这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一、HPLC的基本原理 HPLC是基于分配系数的原理,它利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化合物。固定相是一种由颗粒状或均匀涂覆在支撑材料表面的成膜状材料,例如硅胶、碳等。移动相是一种由溶剂混合物组成的流体,它会在固定相表面通过,与固定相相互作用。 利用HPLC进行分离的过程包括样品进样、移动相泵送、分离柱和检测器等四个步骤。样品进入分离柱以后,会在固定相上被分离,所分离的成分将按照固定相的吸附能力和移动相的溶解能力来进行分离。为了实现快速、高效的分离,通常我们会通过改变流速、操作温度和pH等参数来优化HPLC的分离效率。 二、HPLC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在HPLC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亲和层析和大小排除色谱等。这些分离方法都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和分离效率,因此它们可以用于分离许多复杂的混合物。 反相色谱是最常用的HPLC分离方法之一,它的固定相通常是极性低的碳氢化合物,而移动相则是一种极性高的溶剂体系,例如水-乙腈或水-甲醇混合物。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分离许多非极性化合物,例如蛋白质。 离子交换色谱则同时考虑样品的电荷,它利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原子间相互作用而实现分离。移动相是一个由缓冲溶液、盐和极性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物。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具有不同离子性质的化合物,例如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等。

HPLC方法验证

HPLC方法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环境、生物和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HPLC方法验证是确保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稳定、准确地进行分析的过程。下面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介绍HPLC方法验证的步骤、参数和标准。 HPLC方法验证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系统适应性、选择性、线性性、准确性、精密度和重复性。首先是系统适应性验证,目的是确保所选的HPLC系统可以满足所需的分析要求。这一步骤通常涉及校准和校准曲线的建立,通过检查稳定性、重复性和灵敏度等参数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选择性验证是指检测方法对目标分析物的选择性,确保所选择的分析方法能够清楚地分离目标分析物,而不会受到其他干扰物的影响。这通常涉及方法的优化和杂质检测。 线性性验证是评估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即样品浓度与峰面积的关系。这一步骤涉及建立标准曲线,并通过回归分析来评估方法的线性性。 准确性验证是确定方法对目标分析物的准确性和恢复率。这通常涉及测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方法的准确性。 精密度和重复性验证是评估方法在同一实验室内和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可重复性和精密度。这一步骤涉及对同一样品的重复测量,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在HPLC方法验证中,除了上述步骤外,还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和标准来设计验证实验,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和国际药典(USP)提供了一些关于HPLC方法验证的指南和标准,如FDA的ICHQ2(R1)和USP1225章节。 根据这些准则和标准,HPLC方法验证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参数和标准。例如,在线性性验证中,通常要求相关系数(r)大于等于0.99,而 在准确性验证中,通常要求恢复率在80%至120%之间。精密度和重复性验 证通常要求相对标准偏差(RSD)不超过2%或2.5%。 在进行HPLC方法验证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 品和溶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流速和波长等。此外,还需要记 录实验步骤、结果和分析,以便之后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估。 综上所述,HPLC方法验证是确保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稳定、准确 地进行分析的重要过程。通过选择合适的验证步骤、参数和标准,并根据 相关准则和标准进行实验和分析,可以有效地验证HPLC方法的可靠性和 适用性。这可以为分析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信度。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解析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解析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在药品分析、环境 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 法验证解析中,可以从方法验证的目的、内容和步骤等方面展开。 方法验证的目的主要是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可靠、精确、准确 且具有可重复性,以保证在日常分析中的可靠性和可应用性。方法验证的 内容包括系统适用性、灵敏度、线性度、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可 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分析来进行验证。 方法验证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适用性验证:通过对样品的系统性能参数进行验证,包括压力、回峰时间、分离度和理论板数等。通过调整仪器条件和操作参数,使得方 法能够恰当地适用于所测定的物质。 2.灵敏度验证: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品,确定方法的最小测定限 和最小检测限。灵敏度的验证可以通过信噪比、回归方程等指标进行评估。 3.线性度验证:通过测定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品,绘制浓度与峰面 积或峰高的线性关系图,确认方法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4.准确度验证:通过加标回收实验,比较样品中已知添加量与实际回 收量的差异,评估方法的准确度。 5.精密度验证:通过同一样品的多次测定,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6.稳定性验证:通过不同储存条件下样品的测定,包括短期和长期稳 定性试验,评估方法的稳定性。

在方法验证的解析中,需要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对于系统适用性验证,需要报告各项系统性能参数的测试结果,并说 明是否符合要求;对于灵敏度验证,需要计算最小测定限和最小检测限, 并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对于线性度验证,需要绘制线性关系图,并计算回 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对于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需要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 准偏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稳定性验证,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测定 结果的差异。 此外,在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解析中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同步验证色谱柱的适用性、短柱、长柱分析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干扰和 修正因子等因素。同时,对验证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方法的参数及 其可接受范围,并制定方法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总之,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解析涉及到多个方面,包 括系统适用性、灵敏度、线性度、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等。在方法验 证的解析中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以保证方法 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羟基吡唑液相分析方法

羟基吡唑液相分析方法 羟基吡唑(Hydroxypyrazole)是一类含有羟基和吡唑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对羟基吡唑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 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羟基吡唑的液相分析方法。一、HPLC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羟基吡唑分析方法。以下是一个典 型的HPLC分析方法的步骤: 1.准备试样:将待测样品溶解于合适的有机溶剂中,使其浓度在检测 范围内。 2.使用反相色谱柱:选择合适的C18柱进行分析。 3.优化流动相:选择适宜的流动相来实现对羟基吡唑的分离和检测。 常用的流动相是甲醇和水的混合物,可以添加少量草酸或磷酸等缓冲剂来 调节pH值。 4.确定检测波长:根据羟基吡唑的吸收特征,在合适的检测波长进行 检测。 5.设置检测方法:确定合适的进样量和流速,设置色谱运行时间等参数。 6.分析样品:将试样注入HPLC系统,进行分析。 7.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毛细管电泳(CE)分析方法: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基于电动力与色谱将溶液组分分离的技术。以下是 一个典型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步骤: 1.准备试样: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用的溶剂中,使其浓度在检测范围内。 2.准备电泳缓冲液:选择适宜的缓冲液来实现对羟基吡唑的分离和检测。 3.设置分析条件:确定合适的电压、温度、荧光检测器和进样方式等 条件。 4.条件优化:通过调节分析条件,达到羟基吡唑的分离和检测的最佳 效果。 5.分析样品:将试样注入毛细管电泳系统,进行分析。 6.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下是 一个典型的GC-MS分析方法的步骤: 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用的溶剂中,使其浓度在检测范围内。 2.样品预处理: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例如提取、衍生化等。 3.GC分析: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选择合适的柱和流动相。 4.MS分析:通过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获取羟基吡唑的质谱图谱。 5.数据解释:根据质谱图解析羟基吡唑的化学信息。

实例解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

实例解一一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一、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液液、液固、离子交换、尺寸排阻)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二者相对运动时候,物质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得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二、适用范围 高沸点、热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生物大分子、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样品、生化样品三、特点 高压、高效、高灵敏度 四、仪器组成 流动液贮存提供脱气,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控制记录系统 贮液瓶、高压泵、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记录仪 五、仪器选择 由实验条件确定是选用二元高压还是四元低压、一般来说,二元高压的准确度较高。 四元低压是先将样品按比例混合再泵入,而二元高压是先泵入不同比例的溶剂再混合。 确定采用的脱气系统,一般采用在线脱气。确定进样方式,人工手动六通阀进样,还是进样针自动进样,一个适用于少量样品,一个适用于大量样品。 选择检测器,如果是有较强的紫外吸收的可用紫外可见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如果是芳香族化合物,可选用荧光检测器,对于离子可采用电导检测器。 六、实验条件优化 配置待测物质的标准溶液 1、色谱柱的确定 分析样本确定是采用何种类型的色谱柱 (1)分配色谱,两项间分配系数 流动相选用极性的物质(甲醇、乙腈、水)则固定相选择非极性物质。一般用 C18 ODS 柱。 (2)吸附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 各种离子与树脂上交换集团的交换能力不同。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 为无机酸、无机碱。常用于分离离子或者可解离的化合物 (4)排阻色谱法 配置含待测物质的标准品溶液,采用不同C18柱分离,检测,对照不同色谱图 像,可得到分离效能最高的色谱柱 2、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的确定 梯度洗脱:按照一定的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中个溶剂组成的比例以改变流动相 的极性。将色谱柱上不同的组分洗脱出来。 配置不同的梯度洗脱方案,用标准溶液进行试验,并选取能达到最高分离效能的 梯度洗过方案作为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3、流动相的确定 在分离效能相似条件下选择更经济、毒性小的流动相 4、流速确定 流速太大,待分离组分来不及与固定相充分作用,故其中的组分较易被洗脱下 来,出峰时间变短,而且柱压比较高,会引起泵负荷的增加,进而导致色谱柱的

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

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 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环境等领域。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HPLC方法 进行验证是非常必要的。 HPLC方法验证包括了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特异性 和系统适应性等方面的评估。 首先,准确性是衡量方法是否精确地测量目标物质含量的能力。方法 准确性的验证包括添加回收试验、标准品浓度重现性试验以及样品稀释后 的测试。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到待测样品中,在不同浓度下测定 回收率,可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其次,精密度是衡量方法在短期内进行重复实验的一致性。精密度的 验证包括了重复测定试验以及系统精密度试验。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多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可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线性范围是指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目标物质含量与测定结果之间 的关系。验证线性范围时,需要测试少量目标物质的浓度,以及相对较高 的浓度,测定结果在一定限度内应与浓度成比例关系。 灵敏度是指方法在检测限下测定目标物质的能力。灵敏度的验证包括 了检测限试验和定量限试验。检测限试验是通过在基质中添加多个不同浓 度的目标物质溶液,确定出检测限。定量限试验是通过在基质中添加不同 浓度的目标物质溶液,确定出定量限。 特异性是指方法所测定的目标物质与其他干扰物之间的选择性。特异 性的验证包括了干扰物试验和选择性试验。通过加入干扰物到目标物质溶

液中,然后进行测定,确定干扰物是否对结果产生影响。选择性试验是通过测定其他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浓度,确定是否与目标物质有影响。 最后,系统适应性主要是验证HPLC仪器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适应性的验证包括了仪器精度试验和仪器稳定性试验。精度试验是通过测定标准品溶液的浓度,评估仪器的精度。稳定性试验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评估仪器的稳定性。 在进行HPLC方法验证时,需要根据相关规范文件,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和方案,确保验证方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验证结果需要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确定验证是否合格。 总之,HPLC方法验证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通过验证可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特异性和系统适应性等指标,为方法的正式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小结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小结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用于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在HPLC分析中,方法验证是确保测定结果可靠和准确的重要步骤。本文将主要介绍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的步骤和要点。 1.确定准备验证的物质和含量:首先需要确定待验证方法测定的有关物质和其含量范围。这可以通过药物活性成分或其他关键组分在药物产品或样品中的分析来确定。 2.建立验证实验设计:验证实验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包括相应的标准溶液的准备和分析方法的详细描述。一般情况下,验证实验应包括至少3次测定,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3.确定方法参数:在验证实验中,需要确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重复性等参数。这些参数的确定通常需要通过分析一系列标准溶液来完成。 4.评估方法的准确度: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评估方法准确度常采用回收率试验,即在已知含量的待测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质,然后测定其回收百分比。一般要求方法的准确度在 80%~120%之间。 5.评估方法的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样品重复测定的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常采用测定重复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估,一般要求精密度不超过2%。

6.评估方法的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是指样品中的含量与峰面积之间的关系。通常通过测定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标准溶液来评估方法的线性范围。一般要求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 7.评估方法的选择性:选择性是指分析方法对有关物质的测定是否受其他组分的干扰。一般通过重复测定混合样品和单配制品进行评估。 8.评估方法的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定同一样品进行的重复试验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重复性常采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估。 在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方法验证过程中 1.校准和标定:必须准确校准仪器并建立标准系统,以确保所得到的结果为准确结果。 2.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应考虑到物质的溶解度、稳定性和提取效率等因素。样品制备的不当可能导致结果的失真。 3.内部标准品:内部标准品常用于校正因仪器漂移和受样品制备过程影响而产生的结果误差。内部标准品的选择应尽量与待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 4.质量控制(QC):在方法验证中,应在每个批次测量中加入质量控制样品进行监测,以确保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5.数据处理和计算: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应确保准确和合理,以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总之,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方法验证是确保测定结果可靠和准确的关键步骤。通过正确建立验证实验设计、确定方法参数,并且评估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导语: 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在药物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HPLC技术原理 HPLC技术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一定方式注入到固定相柱中,再通过流动相的作用下,样品成分在固定相上发生分离。在HPLC 系统中,流动相的选择和条件的控制对于药物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药物分析中常用的HPLC技术 1. 反相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是药物分析中应用最广的HPLC技术之一。常用的反相色谱固定相包括C18、C8、C4等。反相色谱法适用于疏水性药物的分析,其分离效果好,分析时间短。 2. 离子对色谱法 离子对色谱法适用于具有阴、阳离子特性的药物分析。通过加入适当的离子对试剂,可以改变流动相的离子性,使某些离子化合物在色谱柱上发生离子对形成,从而实现对药物的选择性分离。 3. 手性色谱法

手性色谱法主要用于对具有手性结构的药物进行分析。由于手性药物对于人体 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对药物的手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手性色谱可通过手性固定相或手性添加剂来实现对手性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 三、HPLC技术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重要环节,而HPLC技术在药物质量控制中 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HPLC技术,可以对药物的纯度、含量、残留物等进行准 确测定,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 四、HPLC技术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在药物研究与开发过程中,HPLC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HPLC技术, 可以对药物的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等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效应。此外,HPLC技术还可用于药物配方的优化和稳定性研究等方面。 五、HPLC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药物分析中,HPLC技术被广泛 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成分分析。通过HPLC技术,可以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进行准确测定,并进行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监控。 六、HPLC技术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在生物体系中,HPLC技术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可 以通过HPLC技术对药物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药物的代谢途 径和代谢动力学。此外,HPLC技术还可用于生物样品中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动 学参数的测定等方面。 结语: HPLC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广泛应用于药物质量控制、药物研究与开发以及中药分析等方面,为药学研究的

探讨液相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探讨液相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摘要】目的:探讨化学药质量标准中液相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发展趋 势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同行们商榷。方法:列举几例HPLC法实验,比 较其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在不同版本标准中的要求。结果与结论:随着质 量标准的不断提高,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也不断完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化学药;HPLC法;系统适用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345-0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1]。中国药典规定此法需满足一 定的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要求。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检测器、及流动相;系 统适用性实验通常包括理论塔板数、分离度、灵敏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等五个 参数。HPLC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在药品检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质量标准中,对液相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的研究越 来越深入,相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实例 笔者从实践检验工作中列举几例HPLC法实验,仅就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 试验在不同版本标准中的要求,讨论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1 茶碱缓释片 2005年版没有项目使用HPLC法,无有关物质检查。 2010年版有关物质检查使用HPLC法,规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醋酸盐缓冲液(取醋酸钠1.36g,加水100ml使溶解,加冰醋酸5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乙腈(9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1nm。另取茶 碱和可可碱各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含10μg的溶液,作为 系统适用性溶液。取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理论板数按茶碱峰计算不低于5000,可可碱峰与茶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2]。 2015年版规定同2010年版。 1.2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在收入2015年版药典之前为新药转正标准,标准编号为WS1-(X-115)-2004Z。其含量测定使用HPLC法,只规定了理论板数。 2015年版优化了色谱条件及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试验,规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 合硅胶为填充剂(3.0mm×150mm,5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三乙胺缓冲 液(取0.2%三乙胺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7.5)-甲醇-乙腈(30:42:28)为流动 相A,以三乙胺缓冲液-甲醇-乙腈(5:57:38)为流动相B,按一定程序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0.8ml;检测波长为280nm。取盐酸特比萘芬适量,加乙腈-水(1:1)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约含1mg的溶液,置紫外光灯(254nm)下照射1 小时,取 2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特比萘芬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6分钟,在相对保留时间0.8~1.2之间应有三个较大杂质峰,相对保留时间分别约为0.87、0.95与1.1。特比萘芬峰与相对保留时间约0.95、1.1处的杂质峰间的分离 度均应大于2.0[3]。 1.3 硝酸甘油片 2005年版含量测定使用HPLC法,规定了理论板数和分离度。

HPLC实验报告

水体中雌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李甜甜指导老师:凌婉婷 1 前言 目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被列为继臭氧层空洞和地球变暖之后的又一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至今所报道的各种内分泌干扰物中, 雌性天然激素及其合成激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干扰物之一。这些外源性化学物进入体内后通过和内源性雌激素相同的作用机制( 主要是核受体蛋白介导作用) 干扰内分泌系统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作用, 包括致癌、损伤生殖功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异常等。 环境中的雌激素主要是由人类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而产生的,随着尿和粪便等排泄物而进入废水中,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到自然水体中,并在城市水系统中的固液相之间进行迁移和转化。再者,由于激素类药物在人类日常生活和养殖业中被大量使用,不同种类的雌激素因此会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进入环境。edcs 是城市水循环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类典型污染物,虽然其含量较低,但是在极低的浓度( ng·l-1 )水平下就能造成动物内分泌紊乱、雌性化、发育不良以及畸形化等不良影响,而且有可能和水体中残留的其他雌激素类物质发生协同作用, 因此这类物质对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同时由于edcs 的亲脂和难降解特性,在城市水循环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危害性,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急需针对城市水体中的edcs 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因此在环境中建立一套科学、完善、高效的雌激素类物质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色谱、质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微量雌激素类污染物的检测技术也随之有较快的发展。目前测定edcs 的方法有gc- ms 法、hplc法, 荧光光度法 ,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极谱法等。其中gc - ms 和hplc是比较常用的方法。gc- ms 法需对样品进行酯化处理, 操作繁琐, 重复性差。本文采用固相萃取(spe) 浓缩净化技术,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 荧光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建立了快捷、便利、有效的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ee2的测定方法, 并可在污水监测中得到应用。 2 实验材料 2.1 仪器与试剂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rf-10axl荧光检测器。色谱柱:inertsil ods-sp-c18(150mm ×4.6mm,5μm)。固相萃取仪(hp-6019-12 spe),圆周形氮气吹干仪,固相萃取柱(6ml)。 炔雌醇(2μg/ml,ee2),实验用水(超纯水),甲醇、乙腈均为hplc级试剂。c18,玻璃棉。 2.2 标准溶液及模拟水样的配制 分别取2μg/ml ee2 0.25ml,0.5ml,1ml,2ml,5ml,7.5ml于棕色容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定容至10ml,摇匀,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保存待用。 取2μg/ml ee2 0.5ml于容量瓶中,用超纯水定容至100ml,摇匀,配制模拟水样,保存待用。 2.3 c18 spe柱的制作 订制6ml固相萃取玻璃柱管,在柱管底部填入一定量的玻璃棉,称取0.2gc18填料加入柱管中,轻轻敲打柱身使其均匀,将填料填平、压实,上层再覆盖一层玻璃棉,再以清洁的玻璃棒按压使其装填紧密,保存待用。 2.4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sp-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5:30:45);流速:1.0ml/min;柱温:40℃;进样量:20μl;荧光检测器波长:激发波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液相色谱法。用常压输送流动相的方法为经典液相色谱法,这种色谱法的柱效能低、分离周期长。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方法。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下列主要优点:①应用了颗粒极细(一般为10µ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定相,传质阻抗小,柱效高,分离效率高;②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流速快,一般试样的分析需数分钟,复杂试样分析在数十分钟内即可完成;③广泛使用了高灵敏检测器,大大提高了灵敏度。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固定相,有多种不同的分离模式,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下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有关知识,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分类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 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使用最多的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硅胶,流动相一般使用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在吸附色谱中,不同的组分因和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而被分离。组分的极性越大、固定相的吸附力越强,则保留时间越长。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洗脱力越强,则组分的保留时间越短。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chromatography) 液-液分配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分离时,组分溶入两相,不同的组分因分配系数(K)的不同而被分离。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而制成的,使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简称键合相色谱法)可以用分配色谱的原理加以解释。键合相色谱法在HPLC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最广的色谱法。 按照固定相和流动相极性的不同,分配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两类。 1.正相色谱法(normalphasechromatography) 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分配色谱法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法,简称为正相色谱法。氰基键合硅胶、氨基键合硅胶等极性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正相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正相色谱的流动相一般为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在正相色谱中,极性小的组分由于K值较小先流出,极性较大的组分后流出。正相色谱法用于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的分离。 2.反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chromatography) 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分配色谱法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简称为反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使用非极性固定相,最常用的非极性固定相是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还有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等。流动相常用水与甲醇、乙腈或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在反相色谱中极大的组分因K值较小先流出色谱柱,极性较小的组分后流出。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增加,流动相极性减小,洗脱力增强。反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 离子对交换色谱法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组分因和离子交换剂亲和力的不同而被分离。柱填料含有极性可离子化的基团,如羧酸、磺酸或季铵离子,在合适的PH值下,这些基团将解离,吸引相反电荷的物质。由于离子型物质能与柱填料反应,所以可被分离。样品中不同的组分因离子交换平衡常数的不同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一般为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有时也加入少量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四氢呋喃、乙腈等,以增大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流动相的PH值影响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对弱酸或弱碱性的被分离组分,流动相的PH值还会影响其电离状况,流动相的PH值必须使待分离组分处于离解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解析

HPLC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验证1.有关物质(适用于API,制剂,也适用于起始物料,中间体) 有关物质方法验证的前提条件: 1.各杂质与主峰的混合溶液能用拟定的分析方法有效分离 2.根据混合溶液中各峰的紫外吸收波长(或单独测定各组分紫外吸收),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多波长检测(如有)则分别考察。 3.在检测波长下,选择峰高最小的,计算S/N,预估主成分浓度 4.各杂质纯度已知 5.根据合成跟踪检测,合理制定各杂质的限度 6.供试品溶解方法和提取方法得到合理证明 1.1专属性: 1.1.1概念 在其他成分(如其他杂质,辅料,溶剂)可能存在的情况下,拟定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被检测物的能力。 1.1.2试验方法 1.1. 2.1定位试验: A.目的 对各已知杂质和主峰进行定位 B.试验方法: a.配制一定浓度(能够显示出峰纯度,一般为0.1mg/ml)的各已知杂质溶液、拟检测浓度的主成分作为定位溶液

b.配制限度浓度各已知杂质与检测浓度的主成分的混合溶液作为分离度试验溶液 c.使用拟定分析方法分别进行定位。 C.试验要求: a.空白应不干扰各杂质的测定:如杂质附近有空白峰,二者分离度应大于1.5;杂质峰保留时间处不得为梯度峰拐点 b.定位溶液中,已知杂质与主峰的峰纯度应符合规定 c.分离度试验溶液中,主峰与相邻杂质的分离度应大于2.0(至少1.5);各已知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至少1.2); 1.1. 2.2强制降解试验 A.目的 一是通过考察药品在一系列剧烈条件下的稳定性,了解该药品内在的稳定特性及其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其二,这些试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用于检查降解产物的专属性进行验证。 B.试验方法 对于高温、光照、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的浓度及时间、取样方式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品种具体模索,初步试验了解样品对影响的因素(高温、光照、酸、碱、氧化)等条件基本稳定情况后,进一步调整破坏试验条件,只要使主药有一定量的降解,并对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的意义即可。试验一般的范围为: 强酸:0.1~5.0mol/L HCl溶液或视情况调节时间,温度,体积 强碱:0.1~5.0mol/L NaOH溶液或视情况调节时间,温度,体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