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说明

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说明

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说明
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说明

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说明

说明

一、本目录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课程标准》编制的。它列出了学校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所应具备的仪器设备条件,作为指导教育部门和小学配备教学仪器使用。

二、目录是按数学、科学两科分学科编制的,既可合订使用,又可分科使用。

三、目录提出了“基本”、“选配”、“扩展”三种配备要求。

“基本”栏目所列的内容是小学理科实验室和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常规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材料和工具,是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应达到的最基本的配备要求,不论学校选择何种版本的教材,均应努力达到该栏目的配备要求。

“选配”栏目是为适应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仪器的多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别而设立的,该栏目所列的有功能相近的仪器、不同性能和价格档次的仪器,不同教学方法所需的不同类型的教具,学校应依据所采用的教材、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确定,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扩展”所列的仪器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开展专项研究性学习或反映最新科技成果、效果好但价格较高的仪器。

四、目录中的配备数量是按照每年级4个平等班、每班45人的标准计算的。“数量”一栏中几种典型的配备数量的含义是:“1”、“1-2”为演示用配备量;“8-12”、“12-23”、“23-45”为学生分组活动用配备量,低端是8,既6人一组,高端是12、23或45,既4人、2人或1人一组;“1-8”为既可按演示用数量配备,也可按学生分组活动用量配备。如果每年级平行班和学生数较多,则应适当增加配备数量,达到分组活动每组人数不多于6人。

五、消耗性实验材料是保证教学实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各级管理部门及学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核定出专项经费予以保证,学校应有专人负责采购、管理,及时补充。

六、为鼓励师生利用身边易得材料自制教具、开展实验,目录中列出了一些“自备材料”,学校要发动师生平日注意收集和保管,以备教学使用。

七、各地应结合所选的教材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实际需要,对目录所列的品种和数量进行调整,制订积极的、切实可行的装备计划。

八、教育装备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地对学校实验室装备情况进行检查,配合学校做好实验教学的配备、更新、管理和使用;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巩固提高“两基”和实验教学的高质量提供必要条件保证。

九、各地教育部门要鼓励学校积极应用高新技术产品,整合信息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带动实验教学手段现代。教育部将通过发布“补充目录”对本目录进行调整,及时将优秀的产品列入目录。

十、本目录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教育教学仪器研究所编制的。

小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2004年8月版)

数学

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教学仪器设备管理 相关制度 仁和中心校 2017年2月

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药品、标本、模型等教学设备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一律不准挪作他用。 二、国家调拨和自购的教学仪器,均应及时验收登入学校仪器配备清册,由学校实验管理员统一保管。并对仪器进行检测校正,按编号、分类入柜上架,柜外应标明仪器类别、名称、数量。 三、教学仪器说明书要妥善保管,分类装订成册备查,对仪器等要经常保养维修,并保持清洁。 四、对贵重精密仪器要上柜严加保管,并备有使用记录卡。剧毒、易燃、易爆、放射等危险性药品,要妥善存放在专库或专柜中,限量使用,并进行登记。用剩的危险品及时回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材料,由任课教师提前1-—3天提出使用计划,填写实验通知(申请)单交仪器室,由实验管理员给予准备,课前任课教师必须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装配和按操作规程试做一遍,以确保实验成功。 六、实验时要爱护仪器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实验完毕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整理归还,由实验管理员放回原处。凡因责任事故和有意造成仪器损坏者,均应追究责任,按规定办法赔偿。 七、每学期结束前学校分管领导协助督促实验管理员清点仪器药品,统计消耗和损坏数量。按配备标准有计划地及时补充,保证教学需要。 八、校外单位因工作需要借用一般仪器设备,应在不妨碍本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原则下,由分管校长和分管主任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并限期归还。 九、对不能修理的破损仪器应下架妥善保管,及时造册,经校分管领导签字报县教学仪器站审批后从固定资产中注销或给予补充。

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教学仪器管理使用规定 一、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药品、标本、模型等教学设备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一律不准挪作他用。 二、国家调拨和自购的教学仪器,均应及时验收登入学校仪器配备清册,由学校实验管理员统一保管。并对仪器进行检测校正,按编号、分类入柜上架,柜外应标明仪器类别、名称、数量。 三、教学仪器说明书要妥善保管,分类装订成册备查,对仪器等要经常保养维修,并保持清洁。 四、对贵重精密仪器要上柜严加保管,并备有使用记录卡。剧毒、易燃、易爆、放射等危险性药品,要妥善存放在专库或专柜中,限量使用,并进行登记。用剩的危险品及时回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材料,由任课教师提前1—3天提出使用计划,填写实验通知(申请)单交仪器室,由实验管理员给予准备,课前任课教师必须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装配和按操作规程试做一遍,以确保实验成功。 六、实验时要爱护仪器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实验完毕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整理归还,由实验管理员放回原处。凡因责任事故和有意造成仪器损坏者,均应追究责任,按规定办法赔偿。 七、每学期结束前学校分管领导协助督促实验管理员清点仪器药品,统计消耗和损坏数量。按配备标准有计划地及时补充,保证教学需要。

八、校外单位因工作需要借用一般仪器设备,应在不妨碍本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原则下,由分管校长和分管主任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并限期归还。 九、对不能修理的破损仪器应下架妥善保管,及时造册,经校分管领导签字报县教学仪器站审批后从固定资产中注销或给予补充。 十、为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县教学仪器站有权闲置多余和长期不使用的仪器进行统一调配。 实验员、管理员的职责和任务 一、实验教师、实验员、管理员担负着管理、使用、维修学校教学仪器和协助教师做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国家财产的保护者。 二、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各科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做到“四懂”(懂性能、懂用途、懂操作、懂维修保养)和“四熟悉”(熟悉教学进度、熟悉教学仪器、熟悉实验、熟悉教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 三、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仪器档案,努力做到“两符一清)(帐帐相符、帐物相符,记录清楚)。 四、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五、定期向学校领导和县仪器站汇报仪器的保管使用等情况。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做好购置计划,充分发挥仪器使用效益,配合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六、注意总结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仪器工作的发展。

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doc

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学数学科学教学用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求。 本标准作为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教育初级中小学配备科学教学仪器使用。本标准也可作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88 玻璃体温计 GB/T 2985 生物显微镜 GB/T 4440 活扳手 GB 4706.2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炉及类似用途 器具的特殊要求 GB/T 7000.11 可移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 GB/T 8059.2 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 GB/T 9813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 12803 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 GB/T 12804 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 13982 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 GB/T 15643 非广播磁带录象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724.1 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 GB 15810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HB 3252 方头手锤 JB/T 6830 投影仪 JB/T 9283 万用电表 JJG 130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JY 0012 磁针 JY 0057 教学用磁钢 JY 58 地球仪技术条件 JY 68 植物根尖纵切技术条件 JY 73 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技术条件 JY 105 勾码 JY 0127 教学用测力计 JY 148 蛙发育顺序标本技术条件 JY 167 方座支架 JY 227 F256 音叉、F512 音叉 JY 0361 教学电源 JY/T 0363 视频展示台 JY/T 0373 教学用液晶投影机 JY/T 0374 教学实验室设备电源系统 JY/T 0376 生物显微演示装置

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GB 1588 玻璃体温计 GB/T 2985 生物显微镜 GB/T 4440 活扳手 GB 4706.2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器具的特殊要求 GB/T 7000.1 1 可移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 GB/T 8059.2 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 GB/T 9813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 12803 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 GB/T 12804 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 13982 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 GB/T 15643 非广播磁带录象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724. 1 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 GB 15810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HB 3252 方头手锤 JB/T 6830 投影仪 JB/T 9283 万用电表 JJG 130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JY 0012 磁针 JY 0057 教学用磁钢 JY 58 地球仪技术条件 JY 68 植物根尖纵切技术条件 JY 73 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技术条件JY 105 勾码 JY 0127 教学用测力计 £4 门、、二^ 泊占宀*丄一亠亠丄亠 JY 148 蛙发育顺序标本技术条件JY 167 方座支架 JY 227 F256 音叉、F512 音叉JY 0361 教学电源 JY/T 0363 视频展示台 JY/T 0373 教学用液晶投影机 JY/T 0374 教学实验室设备电源系统JY/T 0376 生物显微演示装置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炉及类似用途 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学数学科学教学用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求。本标准作为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教育 初级中小学配备科学教学仪器使用。本标准也可作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目录(教学类别)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配备目录 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单 位 单价数量 必 配 金 额 执行 标准 代号 备注 分类与 代码 1 打孔器4件套 5 √J02011 2 方座支架镀鉻套15 √JY16 7 J02302 3 三脚架个50 √J02305 4 试管架个50 √J02306 5 旋转架套15 √J02325 6 百叶箱支架个 1 √J45009 7 百叶箱460mm×290mm× 537mm 个 1 √J45004 8 软尺1500mm 个15 √ 9 托盘天平500g,0.5g 台 5 √QB/T 2087 J00205 10 金属钩码50g×10 套15 √JY10 5 J00706 11 条形盒测力 计 2.5N 个20 √ JY01 27 J00701 12 斜面个15 √ 13 压簧套15 √ 14 拉簧套15 √ 15 沉浮块同体积不同质量、 同质量不同形状、 可改变质量等物 体 套15 √ 16 杠杆尺及支 架 个15 √ 17 滑轮组及支 架 套15 √ 18 轮轴及支架套15 √ 19 齿轮组及支 架 套15 √ 20 弹簧片套15 √

21 小车个20 √ 22 三球仪电动台 1 √J44412 23 太阳高度测 量器 个15 √J44021 24 风的形成实 验材料 套15 √ 25 组装风车材 料 套15 √ 26 组装水轮材 料 套15 √ 27 太阳能的应 用材料 套15 √ 28 音叉256Hz 只15 √JY22 7 J06204 29 组装土电话 材料 套15 √ 30 热传导实验 材料 木、金属、塑料、 玻璃、陶瓷、棉花、 石棉等材料 套15 √ 31 物体热涨冷 缩实验材料 金属球、塑料球、 实验架等 套15 √ 32 灯座及灯泡个25 √ 33 开关个25 √ 34 物体导电性 实验材料 套15 √ 35 条形磁铁学生用套15 √J11001 36 蹄形磁铁学生用套15 √J11002 37 磁针对15 √JY00 12 J11005 38 环形磁铁套15 √ 39 电磁铁组装 材料 套15 √ 40 电磁铁演示用套 2 √ 41 手摇发电机个 5 √J80247 42 激光笔个15 √ 43 小孔成像装置组装式套15 √ 44 平面镜及支 架 套15 √ 45 曲面镜及支凸面镜、凹面镜等套15 √

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范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药品、标本、模型等教学设备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一律不准挪作他用。 二、国家调拨和自购的教学仪器,均应及时验收登入学校仪器配备清册,由学校实验管理员统一保管。并对仪器进行检测校正,按编号、分类入柜上架,柜外应标明仪器类别、名称、数量。 三、教学仪器说明书要妥善保管,分类装订成册备查,对仪器等要经常保养维修,并保持清洁。 四、对贵重精密仪器要上柜严加保管,并备有使用记录卡。剧毒、易燃、易爆、放射等危险性药品,要妥善存放在专库或专柜中,限量使用,并进行登记。用剩的危险品及时回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材料,由任课教师提前1-—3天提出使用计划,填写实验通知(申请)单交仪器室,由实验管理员给予准备,课前任课教师必须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装配和按操作规程试做一遍,以确保实验成功。 六、实验时要爱护仪器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实验完毕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整理归还,由实验管理员放回原处。凡因责任事故和有意造成仪器损坏者,均应追究责任,按规定办法赔偿。 七、每学期结束前学校分管领导协助督促实验管理员清点仪器药品,统计消耗和损坏数量。按配备标准有计划地及时补充,保证教学需要。 八、校外单位因工作需要借用一般仪器设备,应在不妨碍本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原则下,由分管校长和分管主任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并限期归还。

范六小学教学仪器药品管理规定 一、教学仪器药品是开展实验教学必备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仪器药品只许用于教学活动,不准挪作它用。 二、要建立科学的教学仪器药品档案,学校要建立设备总帐,各学科实验室要建立明细帐,还要建立低值易耗品明细帐和仪器清册,做到帐目清楚,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三、上级调拨和自购的教学仪器药品,要及时验收、入帐、上柜,由实验室统一保管,学校自制的教具应集中上柜,核算成本后单独登记造册。 四、教学仪器药品要按配备目录编号顺序或教材章节顺序陈列,合理存放,仪器药品橱柜上要张帖标签,注明编号、名称和数量等,每件仪器也要标明序号(微型仪器和玻璃器皿除外),仪器药品室要保持通风、干燥、整洁,不得存入杂物。 五、化学危险品必须实行双人双锁保管,严格执行取出登记、使用登记、回收登记和三登记平衡制度。 六、各学科要根据仪器药品的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腐、防火、防光、防震、防爆、防磁等养护工作,教学仪器说明书要分类整理保存,编好目录索引,装订成册,以便老师查阅。 七、实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药品,要认真清点,尤其是危险药品的核查,对仪器进行保养和危险药品回收入帐后放回原处。 八、外校借用仪器设备用于教学,须持对方证明,经分管校长批准,并做好借还登记工作,各学科要及时维修损坏的教学仪器,严格执行《教学仪器报废报损及赔偿规定》。 九、学校每学年要全面清查一次教学仪器药品,清查结果要报告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学校闲置、多余和长期不用的仪器进行统一调配。

学校教学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说明

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说明 安定区柏林学校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工作和实验教学,发挥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使其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现将我校教育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说明如下: 一.学校教学设备基本情况 学校共设教学班级10个,小学6个,初中4个,现有教师63名,多媒体白板教室5个,计算机室一个,配有化学,物理,科学实验室各一个。学校图书室一个,现藏书9766册,宽带网络接入教室办公室,现有教室办公电脑23台,近年来在上级统一配发和学校自己购置下,教育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教育经费总量的逐年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课程改革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大大提高了教育装备水平。 二.主要表现 一是标准实验室的数量明显增加。 二是计算机数量增加快,生机比明显提高,实现了多媒体设备进教室。 三是图书室藏书总量逐年递增。 四是活动场地,体育设施不断增多,为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五是教育装备的管理得到加强。努力在建、配、管、用上下功夫。管理、维护和维修,以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危险药品管理等,都有

具体可操作的制度。不断重视教育装备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包括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实验员、图书管理员、计算机管理员等专职和兼职并举的教育装备队伍。 六是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得到显现。通过加强行业人员培训,经常举行实验操作、图书管理、课件制作等培训班,以及各种技能竞赛,不断提高教育装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同时还通过图书室、实验室评比和先进集体与个人评选,充分调动学校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做好教育装备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工作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年级组各学科教育装备配备不平衡。 2.存在重配置轻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科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报损制度不健全,教育装备和资产管理对教育装备的管理有脱节现象,图书室长时间不开放,图书出借率低,实验室长期不使用,积尘多、霉气浓。 3.其他一些问题。如学校多数实验员、图书管理员等教育装备方面相关人员大多从教师岗位转岗而来,专业性不强,一些教学仪器严重老化,一些险物品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领导和指导,努力使教育装备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计划性,从学校实际出发制订教育装备发展规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继续理清教育装备

小学科学、数学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小学科学、数学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小学科学、数学教学仪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任何人未经管理员许可,不得进入仪器保管室,更不准利用任何借口堆放其它物件。 2、教学仪器设备要按不同学科和类别分类、分柜科学存放,陈列整齐、美观,取用方便,贵重仪器、化学试剂药品要单独保管;易燃、易爆等危险药品要设地窖或专门厨柜存放,严加管理。建立仪器明细帐,填写柜卡,做到帐、卡、物相符。各类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图纸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备查用。人员调动时要办理接交手续。 3、教学仪器设备室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并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保洁工作。 4、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保养并入柜,要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每学年根据仪器损耗情况编制添置计划,并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 5、每次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完毕,应做好实验记载,及时清洗仪器和归类,做好实验档案,填好仪器借还登记册。教学仪器设备专供教学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作非教学使用,更无权私自占用,否则将追究责任。 6、仪器的丢失和非正常损耗,要填写损坏、赔偿记载册,

并查明原因,及时报告有关领导进行处理,丢失或无故损坏的,由当事人按原价的2倍赔偿。教学仪器设备的报废须经主管领导鉴证,填好报废记载册,然后报经县教体局仪器电教站鉴定审批后,方可生效。

小学音、体、美、卫器材管理制度 1、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由学校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2、认真做好音、体、美、卫器材设备的登记,分科分柜科学存放,陈列整齐、美观,做到账、卡、物相符。 3、做好对器材的维修、损坏、赔偿登记工作。 4、爱护器材,未经管理人员的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动用器材,违者如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 5、音、体、美、卫器材专供教学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作非教学使用,不得外借,更无权私自占用,否则将追究责任。丢失或无故损坏的,由当事人按原价的2倍赔偿。 6、每次使用器材完毕后,管理人员要检查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有序存放,关好门窗。如因失职造成器材损坏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7、做好对户外固定体育器材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维修解决,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8、卫生外用药和各种敷料应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使用时间,对过期药品应及时更换。严禁使用已淘汰药品、已过期药品和假冒伪劣药品。 9、管理人员因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

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新民完小实验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药品、标本、模型等教学设备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活二、国家调拨和自购的教学仪器,均应及时验收登入学校仪器配备清册,由学校实验管理员统一保管。并对仪器进行检测校正,按编号、分类入柜上架,柜外应标明仪器类别、名称、数量。 三、教学仪器说明书要妥善保管,分类装订成册备查,对仪器等要经常保养维修,并保持清洁。 四、对贵重精密仪器要上柜严加保管,并备有使用记录卡。剧毒、易燃、易爆、放射等危险性药品,要妥善存放在专库或专柜中,限量使用,并进行登记。用剩的危险品及时回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材料,由任课教师提前1—3天提出使用计划,填写实验通知(申请)单交仪器室,由实验管理员给予准备,课前任课教师必须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装配和按操作规程试做一遍,以确保实验成功。 六、实验时要爱护仪器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实验完毕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整理归还,由实验管理员放回原处。凡因责任事故和有意造成仪器损坏者,均应追究责任,按规定办法赔偿。 七、每学期结束前学校分管领导协助督促实验管理员清点仪器药品,统计消耗和损坏数量。按配备标准有计划地及时补充,保证教学需要。 八、校外单位因工作需要借用一般仪器设备,应在不妨碍本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原则下,由分管校长和分管主任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并限期归还。 九、对不能修理的破损仪器应下架妥善保管,及时造册,经校分管领导签字报县教学仪器站审批后从固定资产中注销或给予补充。 十、为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县教学仪器站有权闲置多余和长期不使用的仪器进行统一调配。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是师生进行实验教学的场所,要专室专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不得从事其它活动;仪器设备不得挪作他用,更不得据为己有。 二、实验室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批评和提出处理意见。 三、仪器设备分类编号,定位存放,布局规范,陈列美观,整齐清洁。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热、防锈、防腐、防虫、防霉等工作。 四、仪器设备的借用、归还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填写“教学仪器借还登记表”,并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教师使用时,必须提前填写“实验通知单”,使用完毕,要及时归还、注销。 五、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出现故障要及时修理,并填写“教学仪器维修记录簿”;损坏仪器要及时查明,并填写“教学仪器损坏赔偿记录表”;仪器和药品需报废时,要填写“教学仪器报废申请表”,并报学校主管领导审批通过。 六、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学档案制度,妥善保存仪器帐册、产品说明书、使用登记册、实验教学情况记载表等有关资料。 七、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则操作实验,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保证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 八、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室要对师生开放,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中小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实验室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计划,负责实验室的管理、使用,确保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熟悉教材,熟练掌握学科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熟悉各类仪器的性能和保管知识,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修的基本技能。 三、仪器设备、器材、药品应及时验收、登记入帐、进橱,发现仪器质量或数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四、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努力做到:常规管理制度化、仪器存放规范化、设备保管科学化、使用记录经常化、档案资料系统化。 五、按“实验通知单”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器材、药品,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实验完毕后清点仪器,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认真处理。 六、做好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工作,掌握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保持室内外的整洁。 七、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积极自制教具,充实实验设备。 八、定期维护仪器设备,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待用状态。定期清点仪器、药品和实验材料,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及时编制仪器设备、药品添置计划,定期向学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工作。 中小学生实验守则 一、认真做好实验前预习准备,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中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进入实验室按编组就位、保持室内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和自行摆弄仪器装置。 三、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前对实验所需仪器、药品进行认真清点。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教师。 五、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材料。废液、废纸、火柴梗及玻璃片等杂物不得乱抛乱倒,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实验过程中因违规造成仪器损坏和药品浪费的,责任人照价赔偿,并填写“教学仪器损坏赔偿记录表”。 六、实验时遵守操作规程,按实验步骤进行,注意安全,谨防发

中小学专用教室室内外布置及档案建设标准

中小学专用教室室内外布置及档案建设标准 一、少科活室 此室悬挂两块牌子: A: 少先队活动方面: 1、队徽、队旗、呼号、队史 2、少先队组织机构 3、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 B: 科技活动方面 1、科技活动领导组织机构 2、科技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 3、科技活动作品,摆放要有专门的橱柜,并对作品进行介绍,摆放要规范。 二、实验室(含科学探究实验室) (一)设施 1、演示台、实验台大小高低符合标准,根据班容量大小保证两人一组设置。 2、实验台摆放规范合理,在明显处写清组号。 3、实验凳在明显处用红漆写清顺序号。 4、科学、化学、生物实验室的上下水到实验台及演示台,每个实验台要有一个废液瓶, 没有上下水的要有废液桶和盛水设备。 5、化学实验台要铺设防腐胶垫,有排风装置。生物实验室光源到桌。 6、各科实验室电源要安装到实验台,并有总开关控制及保安器,开关设在讲台黑板侧面。 7、各室要有灭火器及沙箱,有防盗设施,有光学实验的实验室要有黑红窗帘,其它室要 有浅色窗帘。 (二)室内布置 1、室内布置整齐合理,实验气氛浓厚,科学家肖像、格言、制度悬挂位置美观合理。 2、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并写有与实验有关的格言,后面办板报。 3、本学期分组实验进度表和室内制度装镜上墙,悬挂在黑板的两侧。物理、生物、科学 实验室内悬挂《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教学仪器丢失赔偿制度》。化学实验室加挂《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4、有条件的学校在实验区域内布置橱窗,摆放各类标本或实验装置。 5、黑板一侧分班悬挂学生定为卡。 三、仪器室 1、室内环境达到窗明、橱亮、无尘土,不得存放与实验教学无关的物品。 2、有防盗、防火、防潮、遮光设施,药品橱及危险品室(柜)安装通风设备。中学应有 化学药品室,要有专人管理。危险品室(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3、仪器要用仪器标签(口取纸)进行编号,要写清楚类别、编号、名称、柜号、序号等, 用碳素笔书写,外观要整洁。 4、仪器分类分橱合理,科学存放。每科仪器可按照通用、测量、专用、模型、标本、挂 图、玻璃仪器、材料工具等分类。专橱专用,用坐牌写清橱号、仪器类别放置在橱的正上方 5、橱目:用专用橱目标签(或打印),写清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层数,贴在左上 角(若是玻璃门贴在内测),要统一整齐。 6、分组实验仪器逐步实行盘架式管理,即把所有分组仪器及小件仪器都要装入自制的木

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一、仪器配备标准 按教育部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与1995年7月颁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育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装备仪器。中学全部为一类25组;中心小学与城关小学为一类24组(规模较小的一类小学可按1~2人一组开出组数;6轨以上中小学应双配套),完小按二类配备12组(如为单轨且班容量较小可按不超过3~4人一组开出组数);其它小学为三类6组;教学点要按教学需要配齐演示用仪器,分组仪器根据需要配备。 二、实验室建设标准 1、小学 一类二类三类 实验室 85平米 68平米 68平米 仪器室 40平米 35平米 23平米 准备室 35平米 18平米 15平米 自制标本展室25平米以上 注:班容量不足45人的实验室可按生均1、7平米计算,不含6年级的分校与教学点可五室合一不小于54平方米。 2、中学 一类 实验室 90平米(重点中学96~108平方米) 仪器室 60平米以上 准备室 36平米 自制标本展室60平米以上,班容量不足45人的按生均大于等于1、8平方米计算。 3、以上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为了教学方便,应互相连通。 以上各室数量凡就是平行班在四个(含四个)班以下的各类中、小学各科实验室分别为一个以上,四轨以上小学、六轨以上初中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4、各类中小学应设药品室,专人保管(规模较小的小学可设药品橱、通风橱)面积在20平米以上。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应设维修室,面积20平方米以上,维修室应配齐相应的工具。办公室面积在20平米以上。 三、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设施配备要求 1、实验室 ①自然、化学、生物,上下水到实验台及演示台。

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学数学科学教学用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求。 本标准作为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教育初级中小学配备科学教学仪器使用。本标准也可作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的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88玻璃体温计 GB/T2985生物显微镜 GB/T4440活扳手 GB4706.2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炉及类似用途器具的特殊要求 GB/T7000.11可移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 GB/T8059.2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 GB/T981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12803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 GB/T12804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13982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 GB/T15643非广播磁带录象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15724.1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 GB15810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HB3252方头手锤 JB/T6830投影仪 JB/T9283万用电表 JJG130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JY0012磁针 JY0057教学用磁钢 JY58地球仪技术条件 JY68植物根尖纵切技术条件 JY73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技术条件JY105勾码 JY0127教学用测力计 JY148蛙发育顺序标本技术条件 JY167方座支架 JY227F256音叉、F512音叉 JY0361教学电源 JY/T0363视频展示台 JY/T0373教学用液晶投影机 JY/T0374教学实验室设备电源系统 JY/T0376生物显微演示装置

小学科学教学仪器说明书

234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指导书》上册阐述了实验教学法与探究式科学教育原理、实验教学规划与计划、实验教学管理与评价、实验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实验技术与自制教具、学生实验能力评测与课外科技活动等内容;下册依照现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顺序,设计和收集了便于小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的1600多个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和观察、栽培、饲养等方面的科学探究活动项目。 235 《小学科学实验仪器手册》除按照部颁标准逐一介绍小学科学210多种教学仪器结构原理、使用维护等内容以外,阐述了小学科学教室建设、配备和各类日常管理规范。 236 量筒常见的烧杯的规格有:10mL,15mL,25mL,50mL,100mL,250mL,400mL,500 mL,600mL,1000mL,2000mL。烧杯因其口径上下一致,取用液体非常方便,是做简单化学反应最常用的反应容器。烧杯外壁有刻度时,可估计其内的溶液体积。有的烧杯在外壁上亦会有一小区块呈白色或是毛边化,在此区内可以用铅笔写字描述所盛物的名称。若烧杯上没有此区时,则可将所盛物的名称写在标签纸上,再贴于烧杯外壁作为标识之用。反应物需要搅拌时,通常以玻璃棒棒搅拌。当溶液需要移到其他容器内时,可以将杯口朝向有突出缺口的一侧倾斜,即可顺利的将溶液倒出。若要防止溶液沿着杯壁外侧流下,可用一枝玻璃棒轻触杯口,则附在杯口的溶液即可顺利的沿玻棒流下。量筒1、物质的反应器、确定燃烧产物。2、溶解、结晶某物质。3、盛取、蒸发浓缩或加热溶液。 237 量杯属量出式(符号Ex)量器,它用于量度从量器中排出液体的体积。排出液体的体积为该液体在量器内时从刻度值读取的体积数。有刻度的药杯或配药杯,用于化学试验或其他试验操作。计量用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分布,刻度间距越向上越小。量杯有2种型式。面对分度表时,量杯倾液嘴向右,便于左手操作,称为左执式量杯。倾液嘴向左,则称为右执式量杯。250 mL以内的量杯均为左执式,500 mL以上者,则属于右执式。读数时注意刻度,不能作为反应容器,量取时选用适合的量程。烧杯,烧瓶,漏斗,移液管,滴瓶,滴定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玻璃棒,试剂瓶,表面皿,培养皿,量瓶,塑料量杯,具塞量筒,容量瓶,白容量瓶,棕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白酸滴定管,棕酸滴定管,滴定管,白碱滴定管,棕碱滴定管,微量滴定管,自动加液器,快速量杯,细口瓶,白细口瓶,广口瓶白广口瓶,棕细口瓶,棕广口瓶,白下口瓶,滴瓶,白滴瓶,棕滴瓶,标本瓶,试剂瓶,称量瓶,抽滤瓶,单口抽滤瓶,双口抽滤瓶,集气瓶,干燥器,白干燥器,茶干燥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培养皿,李氏比重瓶。 238 一.产品的材料结构、规格: 用硬质玻璃制造;由外套和芯子组成。规格:1ml、2ml、5ml、10ml、20ml、30ml、50ml、100ml 二.产品用途 该产品装上注射针后,作为人体进行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或溶药等。 三.使用方法: 1. 在使用前必须先将芯套拔出去,进行常规清洗消毒。 2. 经清洗、消毒,装上注射针后,抽取药液,在注射前应将针头朝上,轻推芯子,将 注射器内空气赶尽方可使用,以免空气进入人体。 3. 注射粉剂、油剂或血浆等,用后应立即将芯套拨开。及时清洗,以免粘牢。

教学仪器的管理

怀远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资料提纲:一、教学仪器的管理 二、实验教学的管理 三、实验室账册管理 四、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 一、教学仪器管理 1、教学仪器的配备 仪器的配备,首先要做好配备计划。这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 (1)掌握不同要求的配备标准 由于学校性质不同,如普通完中、单设初中、小学等等,配备标准也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性质的学校,由于学校所在的地域和学生人数的差异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别,配备的标准及类别也不一样。因此,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对照学校的类别并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备计划,这是用好教仪经费的关键一步。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配备目录中所要求的配备数量仅仅是最低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反对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仪器的配备数量;但也要注意不可强求一致地进行“翻番”处理。因为有的仪器,特别是一些档次较高的演示仪器,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率并不太高,一般学校没必要“加倍”配备。当前学校经费如此紧张,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摸清家底 由于经费的限制,教材配备目录的变动,学校配备教学仪器都难以一次性配齐。就是已经基本配齐的学校,也有个补充更新的问题。所以,制定仪器配备计

划,特别是补充更新的计划,一定要摸清家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计划才能切实可行,不滥配、重配。 (3)按需选用合适的仪器品种 制订教学仪器采购计划还要注意二个问题:一是“可代用仪器”。配备目录说明中讲得很明确:“目录中‘名称’栏所列的仪器是经过优选的品种,购置仪器时应优先选用。”但目录中还有一个“可代用仪器”栏,列出功能相近、经过选择的其他仪器,可供选用。原先已配备的这类仪器只要能正常使用,就不必再购功能相近的仪器,避免重复配备。但若是新配或补充更新,应首选“经过优选的品种”。二是实验室中若已有了质量、功能可靠的自制教具,也不必非得购置功能相近的其他仪器。 总之,制定教学仪器购置计划首先要满足教学需要,其次要考虑实际情况(如学校类别及目前的经济实力)和长远发展规划。要注意用好经费,不滥配、重配。 2、教学仪器的保管 这一工作包括仪器设备到校后的验收、登帐造册、排列存放、维修保养等环节。 (1)验收 所订的教学仪器到校以后,应立即开箱验收。开箱验收时应核对到货仪器品种(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件数以及所应附的零配件是否齐全。核对无误后还得逐台开机试用,看是否达到原定要求。对新增加的或改型的品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后,按说明书的指导程序进行各项功能的试机工作。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供货单位联系作善后处理,如保修、退换、索赔等等。

【仪器标准】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解读

《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解读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赵玉峰 2008.2.18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前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先生曾说过“教师、教材和教具是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活动场所和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条件、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实验室的条件和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的教学活动方式,营造适于学科发展的实验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实验室装备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适当降低了难度,动手、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比重大大增加。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积极改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形式正在发生悄然无声却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大力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继续加强我省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省教育厅依据部颁标准,结合我省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布了《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包含了《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河南省高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河南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河南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以下简称“配备标准”)。它与国家教育委员会1993年12月下发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下简称“配备目录”)在仪器配备的指导思想和配备要求上有重大变化。现将我在2007年8月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举行的《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习培训班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指导思想上的差别。 原教育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小学、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体例方面也按国家标准的写法要求进行了编写。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标准

江苏省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一、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设置要求 (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探究室) 说明: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7~8轨参照8轨。8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新建实验室及新建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办学规模,并根据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 1、使用面积:为86㎡/间,生均不小于1.8㎡。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96㎡以上。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实验台面与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室内无可见眩光,宜安装窗帘。 4、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5、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6、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7、水源:设置给排水系统。教师演示台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学生用水嘴、水池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设在学生实验桌旁,一种设置在教室周边,提倡后一种设置方式。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冬季室温低于00C 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设备。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10、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选用材料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1、环境:环境布置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营造探知科学的氛围,做到生动活泼。 (四)实验室专用要求 1. 实验室功能要求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标准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一、实验室建设 (一) (二)实验室数量要求 说明: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7~8轨参照8轨。8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新建实验室及新建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办学规模,并根据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 1.使用面积:为86㎡/间,生均不小于1.8㎡。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96㎡以上。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50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实验台面与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室内无可见眩光,宜安装窗帘。 4.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5.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6.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7.水源:设置给排水系统。教师演示台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学生用水嘴、水池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设在学生实验桌旁,一种设置在教室周边,提倡后一种设置方式。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冬季室温低于0℃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设备。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

陕西省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标准

小学数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单位 配备数量 执行标准代号备注分类与代码平行班 <2个 平行班 2~3个 平行班 4~5个 平行班 ≥6个 0 通用 01 计算机 01012 计算器简易型台 4 9 15 20 教师用 02 一般 1 测量 10 长度 10007 软尺2000mm 个12 24 24 48 10008 卷尺20m 个8 12 24 36 J00010 11 质量 11006 托盘天平演示用,500g,1g 台 1 2 2 3 J00205 11007 简易天平200g,1g 台8 24 24 36 11019 弹簧度盘秤指针式,1kg 台 1 2 2 3 J00740 11023 弹簧秤质量单位,2.5kg 个 1 2 2 3 12 时间 12003 电子停表0.1s 块 4 12 18 24 J01215 2 专用仪器 20 数学 20001 三角板演示用,60°、45°各1个套 3 6 10 14 W46001 20002 圆规演示用,附橡皮脚套 2 4 6 8 W46011

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单位 配备数量 执行标准代号备注分类与代码平行班 <2个 平行班 2~3个 平行班 4~5个 平行班 ≥6个 20004 量角器演示用,0°~180°个 1 2 4 6 W46041 20501 专用直尺1m,分别有米、分米、厘米、毫 米四种单位 支8 24 24 36 20505 标杆 1.6m 支8 24 24 36 J40204 20506 测绳50m 支 4 8 12 16 J40205 20507 塑料球三种颜色,外径不小于15mm,配 不透明袋 套8 24 24 36 20508 塑料小球五种颜色,外径不小于5mm 套8 24 24 36 20509 计数片圆形不小于Ф15mm,正方形不 小于15mm×15mm,正三角形边 长不小于15mm,各片厚不小于 1mm 套(12)(24)(48)(72)J40231 20510 竖式计数器演示用,三档个 1 2 3 4 J40202 20511 竖式计数器演示用,五档个 1 2 3 4 J40202 20512 竖式计数器学生用,五档个24 24 48 72 J40202 20513 演示算盘个(1)(1)(2)(3) 20514 计数棒演示用,每10根一捆,10捆套 2 2 4 8 J40231 20515 计数棍学生用,长不小于100mm,外径 不小于1.2mm 套(24)(48)(96)(144)J40231 20516 钉板390mm×590mm 套 1 2 4 6 J40208 20517 钉板透明,200mm×200mm 套(1)(2)(4)(6)J40208 20518 钉板学生用,不小于140mm×140mm 套24 48 96 144 J40208 20519 大型积木套(1)(2)(3)(4) 20520 塑料插接块套(8)(24)(24)(36) 20521 塑料连接链套(8)(24)(24)(36) 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单位配备数量执行标准代号备注分类与代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