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农村的变化(1)

新农村的变化(1)

新农村的变化(1)
新农村的变化(1)

201 —201 学年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论

文)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新农村的变化

-----------农村农业、教育、医疗、娱乐的发展

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的社会实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问题开展,这不仅符合时代潮流,响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党的号召,更是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稳步推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当学以致用进而回馈社会。

实践时间:2017年寒假

实践人员:申惠莹

实践地点: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贤镇杨马湖村

调查对象:杨马湖村部分村民

实践目的: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开拓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矗。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增加工作经验,便于更好地投入真实的工作当中。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农业篇 (3)

1.1免收农业税与种粮补贴的发放 (3)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1.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 (3)

1.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 (3)

1.2.2.1劳力缺失 (3)

1.2.2.2.重工轻农 (3)

1.2.2.3.观念落后 (3)

第二章教育篇 (4)

2.1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4)

第三章医疗篇 (4)

3.1农村新医保政策实施 (4)

第四章娱乐篇 (5)

4.1娱乐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村民自主娱乐活动的增多 (5)

实践启发 (5)

第一章农业篇

1.1免收农业税与种粮补贴的发放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向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全面取消农业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调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等有力措施,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1.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

1.2.2.1劳力缺失

现在农村的经济模式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家,年轻人出外打工,而且越有文化的年轻人,越是选择留在外面,好象无工不富。

1.2.2.2.重工轻农

农村的一个主要体现,就在于一个“农”字,而现在,则严重的重工、商,轻农业。甚至,所谓的新农村改造,农村城镇化,更使人们逐步脱离土地,驱使劳动力思想上的对农业的轻视,加速务农人员的流失。

1.2.2.3.观念落后

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特性,人老后不能象城市职工一样,有退休金、保险等保障,只能靠儿女的孝心来维持老后的生活,使老人不能保证生活的稳定及质量,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得不生,生了也不一定会养。

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大前提下,无疑是一个隐形的强大的社会地雷。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减慢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具体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好这些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快国家发展,促进人民生活幸福。

第二章教育篇

2.1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农村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该村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费和杂费。在国家规范收费情况下,乱收费情况减少甚至没有,极大地减轻了农民义务教育负担。自“两免一补”(国家对贫困生实行免收学费,免收教材费,寄宿费补助的措施)后,农民教育负担进一步减轻。据悉,从08年上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不存在“两免生”,全体农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和教材费,对寄宿费进行补助,仅收本子和教参费。

公共费用上,国家加大了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得一些教育设施得到改善,使办学条件及办学效益得到提高。由于近年的学生数量急剧下降,区政府将周边几个小学进行合并,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了一所规模较大的小学,便于集中管理,并使学生能够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而在教师方面,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工资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市政府还实行了教师轮换制度,使农村的小学生可以享受到和城市的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近两年来,该小学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多次得到市、区的各种奖项。

第三章医疗篇

3.1农村新医保政策实施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60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区地方财政补助、市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根据部分历史资料以及从老一辈村干部提供的材料来看,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

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对于该村的情况,村级卫生所虽没有撤销,但是村民大多另处寻医,不愿在那里就诊。

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

政府投入不足。1998年政府投入农村的卫生费用仅占政府投入的15.9%。而下发到众多村子后,每村得到的资金数量少之又少,④政府投入不足不仅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提供不足,由此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因为投入不足,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

务的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有所削弱。

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

在2006年全市各区分批次开展了新型农村医疗体系的建设,由区财政、市财政共同补贴,每位农民每年只需交10元,即可享受医疗保险。

而在2008年本市开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该村积极响应,大力宣传保险的相关内容以及利民政策,鼓励村民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按年龄的的大小来交相应的保险费,就可以在此后的每个月获得一定的小额补贴,一直到其死亡,若死亡后缴纳的费用还未返还完,则全数退还与余下的费用。另外,70、80、100岁的老人,可获得每月20、50、100元不等的额外高龄补助。该政策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拥护,到年底时,全村老人基本都参加保险。

第四章娱乐篇

4.1娱乐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村民自主娱乐活动的增多

为了使村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财富同时富裕起来,村里常举办一些丰富村民精神和头脑的文化活动。近年来,村里还利用一些多余的收入进行全民运动设施的改造,建立了不少健身设施,还修建了一个篮球场地和多个乒乓球台。村里还经常为村民放映电影,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意义的效果也十分好。每到夜幕降临,村子里便会响起悦耳的音乐声,家庭妇女聚集在一起跳起了广场舞。

实践启发:

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知识青年必须掌握的本领,任何事情在没有经过调查之后请不要轻易下定论。这就好比那些从未到过中国却天天在大谈特谈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外国专家们。仅凭看到的几篇文章或听到的新闻。不搞社会实践调查,就不能更好的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不能发现我们平常看不到的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总结 篇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调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调查 理学院20XX级材料化学 摘要: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主要是就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其收入而开展的,这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同时也是在为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准备。对此,我利用寒假回家时间,对我家乡所在镇的农民的生活,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家乡变化问题及建议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就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其收入而开展的,

这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同时也是在为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准备。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我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呢?心中真是充满了好奇,对此,我利用寒假回家时间,对家乡所在镇的农民的生活,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 作用。茅竹镇简介:本镇是重要的产粮区,又是林木、柑橘、西瓜、蔬菜的重要产区。山林面积8.4万亩,其中主要为油茶林,素有“油茶之乡”的美誉。镇经济中乡镇企业和商贸经济占有较大比重,镇年生产总量值9700万元,年财政收入266万元。境内建有茅竹铸钢厂,春兴夹芯板厂、轧钢厂、塑料厂、翔惠造纸厂、郑宏洗煤厂以及龙苑山庄苗圃、郑毅苗圃、绿色花园、白竹苗圃等。设有中学1所,小学9所,镇卫生院1个。滴水岩、马迹观滴水石板街、玉女泉、茶花坪、黑水井、千年樟、莲花石等茅竹八景久负盛名,茅竹是人们游览观光、假日垂钓休闲的好去处。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上升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转型期,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 一方面,发展前景看好。从战略角度讲,中央连续四年发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2006年和2007年专讲社会主义新农村;省七次党代会,准确把握这一形势和趋势,超前性地将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作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重要内容来抓;各级党政领导都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进一步确立了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从政策方面说,“三个继续高于”及农业四项补贴等惠农政策继续稳定、完善和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还相应地制订了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以及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的配套优惠政策等。从发展基础看,已具备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同时,农民参与集体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村务特别是财务公开率不断提高;农民用于文化、服务、娱乐的支出不断增加。此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法制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制约因素明显。一是“三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

主体,发展基础仍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民综合素质相对不高,文化素质、技能素养和意识形态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量相对匮乏;同时,农村道路、电力、水利、通信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缺陷。二是社会化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助力,体系还不够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社会保障出现断层,种子管理体制和国家农场的服务功能弱化,改革工作亟需进行,农业综合执法还没有实现县级全覆盖,这就造成涉农公益性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三是管理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枢纽,功能相对还不完善。在联动创建、资金投入和引导参与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管理机制,在运行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不清、主体不明的现象,也没有形成一个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二、新农村建设应消除误区,树立正确观念。 当前,新农村建设仍处于开局起步阶段,很多细节问题都需要探索和实践,但应该注意防治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越位”。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是农民,因此,对这项工作不能行政干预过多,造成过度推动,出现拔苗助长,超越正确立场上的应抓范围;二是“错位”。一味图政绩,丢掉基础工作,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偏离方向,甚至用简单的新房舍、新村

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变化

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变化 摘要: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有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防活”的方针,协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内溪村发展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我的家乡是福建龙海市海澄镇,是一个由3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及2个镇办农场组成的乡镇。在此次调研中,我以内溪村为重点,走访多个自然村,总结了改革开发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以来,家乡的变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政府与基层村委会的贯彻落实,我的家乡在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改善与进步。 我村的土地早已摆脱单一的种植水稻的方式,紧邻九龙江支流,土壤肥沃,适于种植多种农作物,蚕豆,毛豆等普遍种植,是龙海周边地区粮食的主要来源。在农闲时节,还种植芥菜等当季蔬菜。部分土地还进行水产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凭借天然的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植经济作物: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灌溉方式为电动,村内正在建设水泥公路联通城乡,全面与乡镇接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新农村建设基本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陈冲冲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赵记华年级:08级班级:土木工程三班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调查日期:2011年6月10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陈冲村 调查人员:赵记华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2.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x x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题目: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学院: 日期: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随着xxx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计划生育工作也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利用远程教育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使群众从中受益匪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带领全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该村逐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品牌效应;加强种养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使韩庄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字:新农村经济教育社会保障信息 一、xxxx的基本情况 xxx村坐落在xxx镇的西部,东邻xxx乡,是xx镇最西边的一个村。该村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有部分地块属于黏土土壤,黄土土壤排水量好,透气好,适用农作物广泛,灌溉方式是用电灌溉。该村的主要干道正在铺建,将铺为水泥路,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景观路两边建有紫薇园林、绿原园林等几家园林,切实美化了国道路段。 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近几年来,该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除此之外还有几户农民种植果树,主要种植有桃树,葡萄树等,经济效益比较好。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8。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的不断挖掘,韩庄村的养殖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大型养鸡专业户1户,大约养有五、六千只鸡。大型

新农村,新面貌【作文案例】1500字

新农村,新面貌_1500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发展深入人心,农村建设在党的方针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新农村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党90周年之际,回首农村改革的成果,我倍感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人心,倍感党的对人民的关怀。回顾农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归功于党的领导指引,在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深深感到党的伟大,为有这样执政为民的党感到自豪。 今天的农村再也不是过去“破旧落后,脏乱差”,随改革的春风,特别是在党的新农村政策指引下,已是焕然一新,与时共进。新农村正以如壮丽的画卷正展现在你的面前。 一、农村传统观念焕发勃勃生机。 我们家乡近几年出外打工做生意致富的人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每到春节过后,打工们南下广州,北上北京者,络绎不绝,如今的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奔走在城乡之间,有不人在城里安了家,有了自己的事业。“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没有了,“只生一个好”的理念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同,孩子的营养更足了,读书更多了,生活的质量随之成倍的提升了。 曾记得以前过节时,村子里总免不了请杂耍、唱大戏,亲朋好友围桌打麻将,文化生活贫瘠落后。如今的新农村已

经发生了改变,新农村也正与时并进,健身操,集体舞,歌舞赛,体育比赛在农村随处可见。城里的歌舞、影视、图书下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下乡了,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风貌变新了。新农村有了图书馆,读书的人们多了,知识增长了,思想观念解放了,致富的眼界开阔了。如今的农村,麻将桌上的人少了,闲聊的人少了。学习文化,谈论致富经验,享受生活的人多了。新农村的精神风貌迎着党的光辉,与时并进,天天向上。 如今的农村居住环境更加美好,住房整齐、街道宽阔、绿树成荫。房子较以前更加宽敞,更加舒适。高档家用电器在农户家中已不新鲜。有的村庄已接入了有线电视、电讯宽带,既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党的政策,促进了科技兴农。新观念新思想正在深入农村,更新农民的传统观念,引导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二、党的富民政策好,人们生活质量高 近几年党的富民政策得到落实,先后在农村实施了“减免农业税”“农业补贴”的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大丰收。在我们农村,记得过去喝的是井水、河水,由于工业的发展,河流水受到污染,这直接影响到人畜饮水安全,现在自来水接到农户家,干净卫生得多了,洁净的水滋润着老百姓,人民从心底感激着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关心和保障。过去在农村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雨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行动纲领。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要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来说,生产发展是指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指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是指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这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途径。村容整洁是指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这是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的要求。管理民主是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感受新农村变化_小学作文

感受新农村变化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感受新农村变化,感谢您的阅读! 感受新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我们的家乡已是焕然一新了。 就拿我们村来说吧!以前我们村的泥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路上就泥泞不堪,骑起车子来非常吃力。有时,车轮上还会沾满烂泥,令人讨厌。不小心还会发生交通事故呢!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刚下完雨,我家邻居的王爷爷骑车去买菜,那烂泥路上根本就不能骑车,可王爷爷硬骑过去,不小心把车头一歪,便把身体摔在了路边的大石头上,结果把脑袋给摔坏了。可他们家没有钱为王爷爷治病,王爷爷只好躺在床上休息。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王爷爷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他们的儿女经常茶不思,饭不香,后来人们看到这个情景,都纷纷捐款送礼,可医药费还是不够。后来,王爷爷就过世了。 现在,更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家乡的柏油马路已经开通,出门就能坐上车,交通方便了,更为家乡的人们带来了财富。烂泥路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家乡还实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这个合作医疗保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就拿今年那件事来说吧!我们村的李奶奶患了十分严重的气管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天,胡奶奶咳得晕倒在地上,他们一家人都在床边守着,也有好多邻居过来看望胡奶奶。他们都希望胡奶奶能早日醒来。(因为胡奶奶家没有钱住院,所以在家里)。这时,她家邻居急忙跑进来说:“快把李嫂送中医院去啊!千万别再浪费时间了呀!”可叔叔吞吞吐吐地说:“我们家没钱呀!”邻居大娘接着说:“不要紧,有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大叔他们一听,连忙把李奶奶送到了中医院。经过医生的抢救,李奶奶终于醒了过来。 啊,我们的农村变化真大!新农村,新天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齐发展。我们相信明天的农村将更灿烂,更加富裕、更加美好。我们更深信祖国的明天将更辉煌! 临泽县板桥镇友好小学四年级张俊杰指导教师柳海琴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全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新业绩,树新形象”主题实践的部署,深入开展以“解民忧、访民情、促民风、谋民富”为主题的蹲点调研活动,以点带面,加快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展乡领导班子成员“办公日、住村周、调研月”活动。根据要求,我于20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点**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况 **村与xx省的xx县接壤,总面积7.32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 亩。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3112元。 二、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2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30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700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长7%。积极发展粮食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全乡油菜面积扩大到300亩;菜园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全县首家早姜专业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带动80户农户发展早姜300亩;发展葛根药材基地110多亩。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加大农民知识化培训力度,全年劳务输出3400人。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

新农村建设前后对比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前后对比调查报告 一、调研背景 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反映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教、交通、人民生活、社会生活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是新时期社会文明综合发展的一个新标志。 当前,党中央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稳定,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这个强有力的基础。对此,我对以我的家乡为主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主要针对新农村建设前后现状进行了剖析。希望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调查内容简介 1、我的家乡是xxx市xxx镇xxx村,位于位于xxx市xxx镇中部,距离xxx市区大约为8公里, xxx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1480亩。 2、调查对象 本次所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本村历任村支书或村主任,上年纪的老人,中青年,利用他们对村环境在新农村建设前后发生的巨变的熟悉,进行咨询。 3、调查目标 基于近年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决定对本村新农村建设前后的环境变化做一次深入调研,从我认识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做一次深入研讨。建议如下: ①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家庭成员构成与人均住房面积 ②统计农户所住房屋的老化、破裂、危房等情况及周围环境

③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④提出建议,构建和谐新农村,促使进一步发展 三、调查成果分析 本次调查中,我通过打电话、入户走访、座谈等形式共接待13人次,接待人群对我提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回答,此次调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对本村新农村建设前的基本情况和评价 ①未建设新农村之前,本村6个居民组居住相对比较分散,人口管理不方便。人员生产资料单一,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差,住宅大多数位于沟里。住宅也多为土坯、窑洞等模式,所处环境潮湿、阴暗。80年代后逐渐由沟里转移到岗上,建筑大多数为砖混结构,住宅根据个人喜好建筑,存在土地资源浪费,无规划私拉乱建现象严重。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人民的健康难以得到保证。人均寿命在65.6岁左右。 2、当问及到当时的交通出行时,他们回答“交通出行非常不方便,路道窄,出行多为土路,雨雪等恶略天气道路泥泞,严重影响正常出行。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地不便。 3、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要提高,信息交流也至关重要。只有做到信息交流通畅,人民才能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机会。然而当时人们却不是这样子的,因为居住分散的原因,消息闭塞、彼此交流的机会少,人民生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得不到稳步的提升。 4、居住环境的脏、乱、差,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方便同样体现在治安问题上。邻里之间不和睦、打斗、偷盗等不良习性也时有发生,不和谐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文明。 5、住宅的老化,破裂,有些群众仍旧居住在一个甚至是危房的环境下,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这也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大问题,改善民生,构筑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中央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文明的新风尚。 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应时而上,积极稳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2.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植经济作物: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灌溉方式为电动,村内正在建设水泥公路联通城乡,全面与乡镇接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基本现状 首先,在经济方面。拿我们村来说,新建了养猪场,这为一些在家务农的妇女提供了一些 机会,她们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去打些零工比如打扫卫生来赚些钱,同时新收的粮食也可以就近 卖给他们,还可以吃到新鲜的猪肉;邻村新设了集市,方便了人们一些生活用品以及蔬菜瓜果 的购买,同时我们可以把家里一些东西拿去卖;近几年来,村里鼓励家庭妇女可以在家养兔子, 成本不是很高,这又给人们增加了一份收入。 在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是社会的首要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国

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我的家乡为例 一、实践目的: 1.参与实践,体验生活,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2.了解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政策的实施状况。 3.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以及村民们的生活状况。 二、实践背景: 我的家乡是河南省开封市内的一个小村庄,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省各级政府积极行动,人民群众的热情也极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我村有极其幸运的被选为示范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到宽阔平坦的街道两旁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各家门前的排水设施整洁通畅;文化大院里,村民正在欢快地扭着秧歌;娱乐室里,村民们或下棋打扑克,或看报纸读书,其乐融融……这些场景是我村农民普通生活的缩影,更是我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缩影。 三、实践内容: 作为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我看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感到无比的高兴,也为中央的好政策感到无比的欣慰。于是在这个暑假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及简略的分析。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脚踏实地的抓生产发展,不断提高村民的收入。加大了农业科 技投入,全县农业生产实现了新突破。全县90万亩小麦喜获丰收,亩产达372.5公斤,总产33.5万吨(图1-1)。40万亩大蒜单产达1250公斤,总产50万吨,亩产值近4000元,总产值16亿元,仅此一项,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0元。秋粮种植面积50.9万亩,总产21万吨。由于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0%,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村民的收入增加非常重视,村两委的同志积极思考,出谋划策做了大量工作,在种蒜大户中积极宣传,鼓励他们发展,切实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使种蒜大户发展信心足,干劲大。他们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今年以来积极筹划,扩大投资,通过上级的大力支持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我村的大蒜产业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村两委充分利用好作为省级示范村的优势,积极争取支持。自去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投入300多万元,现已基本建设结束,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自全县实行村财乡管以后,严格地履行财务审批手续,我村的经济管理水平得到了加强,近年来村级财务化解明显,很少发生新的债务,村民政策负担为零。

新农村建设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的变化 【摘要】:建国之初,中国一穷二白,社会百废待兴,我国是个落后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始,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当然实际建设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农村建设来说,更为亟待的是打破目前城乡二元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字】:“十一五”;“三农”;“一号文件”;新农村建设;变化 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四位一体”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四位一体”的中国农村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方面组成,每个方面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共存于农村社会这个整体之中。生产方式分散、公民素质不高、农耕意识厚重、公共产品短缺。长期以来,为保证城市工业化顺利进行,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城乡分治的惯性思维方式。在粮食短缺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通过农村内部的各种途径安排,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基本上还能维持,然而,在农村经济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就显得难以为继了,特别是在城乡差别日益加大的状况下,甚至还引发了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重新思考以及对社会未来的担心与忧虑,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始,在国家政策、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农村农民百姓的艰苦奋斗下,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个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是密切相联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举全社会之力

新农村建设给我的家乡带来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给我的家乡带来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安徽省滁州市施集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所在的家乡安徽省施集镇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大韩农村的宽阔的水泥街道上,一幅幅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百鸟齐鸣、绿树红叶、宽敞的楼房、交织成网的水泥路、绿色蔬菜示范园、笑逐颜开的农民、实实在在的新生活,见证了近几年来施集农村的新变化。 新变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发展:在我小的时候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应树立工业化理念,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重要目标,大力实施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效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标准化意识,制定和完善种养生产标准及操作规程,积极推广农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对接,更好地应对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树立品牌化意识,努力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对外开放。 我的家乡施集根据各村不同特点,按照“一事一议”办法,采取“政府支持,民办公助”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建设;各村按照文明示范村的标准,硬化了村街村巷,规范了柴草粪三堆,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厩厕灶三改,建起绿化带,空地栽花种草,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呈现出一幅村在绿中,人在林中的优美画卷。同时,施集村镇建设与实施沼气工程相结合,让每个村民都能用上安全的沼气,随着水泥路和沼气在农村的普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景已成为历史,动物粪便、秸杆等农村垃圾变废为宝,被合理利用,净化了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猪—沼—果”、“猪—沼—菜”等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红红火火,越来越多的农家出现了猪满栏、果满园的景象。截止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改水6万多农户,改厕4万多农户,建沼气

新农村的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的建设的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新农村建设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 一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农民生活、医疗状况 (2)农田生产状况 (3)农民文化、娱乐生活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 (2)农村整体及个人素质 (3) 资源浪费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党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了“三农”问题,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在这几天的实地调查中,主要是调查与分析本地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目前所居住的乡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姓的生活也提高了,不在像以前那样不方便。特别是村与村之间公路,村与镇之间公路,镇与镇之间公路的修建,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不在像从前那样,一下雨就是泥泞不堪。自从党和国家出台了免收农业税和增加农业津贴,使广大农民获益,并且提高了农民的务农积极性。生活上的改善在饮食出行上得到全面诠释。 正如前面所说的公路的修建是一方面,还有我们是依靠长江生活的,水资源丰富,但是以前都主要喝着自家的井水,实行新农村

建设后,改善了目前的自来水厂,为广大农民铺设了管道,让每村每户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对于每个农民家庭而言,农村沼气天然气工程的开展,改善了牲畜粪便排放的问题,且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即改善了环境,又可以提供沼气能源。切减少了农村对煤气的需求,和对用木材、秸秆作为家用生活燃料的需求,同时通过沼气池发酵,再作为肥料供田天使用。 自从有了新农村建设,百姓的收入都增加了,许许多多的村民家都盖起了新楼,逐渐的告别了以前的平房。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与过去相比是显著提高。再加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让广大农民看得起病,买得起药。经过采访得知,基本上每村每户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再加上最近两年出台的养老保险政策,大多数村民都已参加,这些大大保障了农村的就医与养老。镇上的福利院的建设,为孤寡老人提供了保障,也让一些身有残疾无家庭保障的人得到关怀。 同时,农业相比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产品的的产量大大增加。到了收获的季节,村村户户都到田里观察作物是否可以收割,之后组织人手到田里劳作收获庄稼。因为现在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在收获粮食后往往会有富余并且通过出售农产品来增加收入。农耕方式也逐步从牛耕转向机械耕作。回想以前到了收获的季节,特别是夏季,家里收玉米时,人们都是天还没有亮就要到地里收割,自从引用机械劳作后,只要使用收割机就能完成十多个人花几个小时的劳作量。还有就是,曾经主要是牛耕,导致血吸虫传播泛滥,人

2021年新农村的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内容摘要: 一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农民生活、医疗状况 (2)农田生产状况 (3)农民文化、娱乐生活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 (2)农村整体及个人素质 (3) 资源浪费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党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了“三农”问题,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在这几天的实地调查中,主要是调查与分析本地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目前所居住的乡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姓的生活也提高了,不在像以前那样不方便。特别是村与村之间公路,村与镇之间公路,镇与镇之间公路的修建,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不在像从前那样,一下雨就是泥泞不堪。自从党和国家出台了免收农业税和增加农业津贴,使广大农民获益,并且提高了农民的务农积极性。生活上的改善在饮食出行上得到全面诠释。 正如前面所说的公路的修建是一方面,还有我们是依靠长江生活的,水资源丰富,但是以前都主要喝着自家的井水,实行新农村建设后,改善了目前的自来水厂,为广大农民铺设了管道,让每村每户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对于每个农民家庭而言,农村沼气天然气工程的开展,改善了牲畜粪便排放的问题,且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即改善了环境,又可以提供沼气能源。切减少了农村对煤气的需求,和对用木材、秸秆作为家用生活燃料的需求,同时通过沼气池发酵,再作为肥料供田天使用。 自从有了新农村建设,百姓的收入都增加了,许许多多的村民家都盖起了新楼,逐渐的告别了以前的平房。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与过去相比是显著提高。再加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让广大农民看得起病,买得起药。经过采访得知,基本上每村每户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再加上最近两年出台的养老保险政策,大多数村民都已参加,这些大大保障了农村的就医与养老。镇上的福利院的建设,为孤寡老人提供了保障,也让一些身有残疾无家庭保障的人得到关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