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四防”抗灾设计(汇报稿)

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四防”抗灾设计(汇报稿)

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四防”抗灾设计(汇报稿)
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四防”抗灾设计(汇报稿)

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四防”抗灾设计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接连遭到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到了台风季节还会遭到台风和洪水的袭扰。变电站的建筑结构在合理的使用期内必须经受得住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这就需要从选址开始把提升变电站抗灾(地震、台风、冰雪和水患)能力的水平贯彻始终。

建设具备抗灾能力的“两型一化”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电网建设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按照变电站的功能要求,进一步明确其工业性设施的功能定位和配置要求,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在确保足够抗灾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

变电站的建造一直沿用了就地采购砂石、砖块、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现场绑扎钢筋、立模、拌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砌筑填充墙并粉刷等。这种手工作坊式的作业因建造队伍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使工程质量极其不均,同时施工周期较长,现场文明较差。尤其是这样的建筑结构因其自重大、延性差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受损破坏,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备抗灾能力的“两型一化”变电站的要求格格不入。

建筑工业化就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产业化、自动化、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传统分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以最少的劳动力、最短的时间、最合理的价格营造人们满意的房屋。建筑工业化是各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共同方向,1989年在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CIB)第11届大会上,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列为当前世界建筑技术的八大发展趋势之一。

建筑工业化的优越性在于大幅度提高了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房屋构配件集中的、先进的、产业化的工业生产方式,使房屋的建造质量得到保证;构配件大批量供应、机械化施工,使建造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建筑工业化还改善了劳动条件,使手工湿作业转向机械化施工,同时大大减少了建筑工地的用工量,从而降

低了造价。

2007年以来江苏省电力公司推行的轻型装配式变电站是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要求的又一重大举措。轻型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有别于传统的变电站设计,从总平面布置、电气工艺布置、建筑设计、结构选型、建筑构造等都有较大的不同。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具有高效率、高质量、节能环保的优点,同时可实现工厂化生产、标准化施工、减少现场湿作业和节约构件的运输费用等。当构件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完全符合今后电网建设发展的需求。

国内迅速发展的轻钢结构建筑强度高、重量轻、延性好,空间布局灵活、构件小而有效使用面积大、工厂化生产、标准化施工,非常符合我省“两型一化”装配式变电站建设的要求。

轻型钢结构的应用和轻型屋面荷载的大幅降低,使钢屋盖结构的截面尺寸和重量大幅度降低(与传统的混凝土重屋面相比),不仅节约了钢材用量,加快建设速度,更引人注目的是本身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整个房屋的综合抗震性能。

最近已建成投运的镇江110kV齐梁变电站、张家港220kV三兴变电站和扬州110kV东石变电站等工程的生产综合室、35kV屋内配电装置室等建筑,就是按照“两型一化”轻型装配式的要求设计建造的。其中除镇江110kV齐梁变电站的生产综合室是钢与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其余两个项目的建筑都是全钢结构。钢结构的形式有门式刚架结构和排架结构两类,门式刚架结构又有柱脚刚结与铰接两种,不论是何种类型,它们都表现出良好的抗震特性,特别是轻型装配式变电站的建筑都选用质量轻厚度薄的ALC板作围护结构,它与主结构采用柔性方式连接,能很好地适应地震发生时结构的弹性变形,消耗掉部分地震能量。

二、抗震设计

1、结构体系的确定

三个轻型装配式变电站的建筑都是单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确定结构体系是

一项重要的内容。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并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的。三个变电站的基本设计概念列于表1中。

表1 三个变电站的基本设计概念

所选定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选用的结构体系要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传力路径越短越好。作为横向结构体系的门式刚架、排架通过梁柱的传递将地震作用直接传给基础,纵向是依靠设置在纵向两端第一跨的柱间支撑将地震作用传给基础,两端第一跨的柱间支撑之间各柱柱顶均设刚性系杆,将非柱间支撑跨内的地震作用通过刚性系杆传到柱间支撑,再传给基础。这样的传力路径十分明确,也是以最短的路线传递的。若柱间支撑不在第一跨,则通过柱顶的刚性系杆将地震作用传到设柱间支撑的柱顶,再传给基础。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对于静定结构要确保所有杆件不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对于超静定结构要注意关键构件的应力水平,绝对不能使它的应力水平过高,确保它始终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结构体系应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钢结构的变形能力是良好的。作为围护结构的ALC板,不论是110kV齐梁变采用竖装墙板下滑动+上滑动螺栓工法还是其他两个变电站采用的横装墙板螺栓固定工法都能

适应层间位移角小于1/200的结构体系。而且ALC板依靠螺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属于柔性连接,完全能适应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而不致于受到破坏。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例如梁柱节点是应力集中而复杂的部位,目前的计算方法还不足以十分清晰地分析节点处的复杂应力,为此在计算时应遵循规范的规定乘以1.1~1.2的提高系数,适当增加安全储备。

2、结构分析

三个变电站的建筑都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分析时都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因为都是单层建筑,所以都不需要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建筑结构的布置比较匀称和规则,没有采用多质点空间分析的方法,横向采用单质点平面框架分析的方法。纵向是按柱列承受的重力代表值的比例分析。三个变电站的结构特征及周期折减系数、结构阻尼比等参数列于表2。

表2 三个变电站的结构特征及周期折减系数、结构阻尼比等参数表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是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的。

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根据烈度和地震影响多寡(多遇还是罕遇)来确

定。有了具体工程的特征周期T g、结构自振周期T和相关的调整系数就可以按图1中的公式计算出具体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三个变电站抗震计算成果见表3。

图1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到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由四段曲线构成,第一段为一条上升的

直线,最小值为0.45α

MAX ,最大值为η

2

α

MAX

;第二段是一条水平线,形成一个平

台,若结构自振周期T值在0.1s~T g之间,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就在曲线的

平台上,达到最大值,都等于η

MAX

;只有结构自振周期T大于特征周期T g,

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就会随着T的增大迅速降低,当自振周期T大于5T g时,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就会缓慢地降低。

比较表1、2中的数据可以看到110kV齐梁变与110kV东石变横向框架结构自振周期T基本上是相等的,都是接近于0.6s,东石变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

MAX

大于齐梁变,它们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F Ek反而比东石变来得小些,当然质点重量G是一个因素,但与东石变的特征周期T g小于齐梁变不无关系。由于220kV三星变二次设备室的门式刚架柱脚刚结,增加了横向刚度,结构自振周期仅0.28s,小于特征周期T g=0.45s,处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平台上,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达到最大值,但是由于220kV三星变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仅为0.05g,所以计算结果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并不大F Ek =5.59kN,因此有地震作用参与的偶然组合不是起控制作用的,结构承载力的极限状态设计是按基本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而不是按偶然组合进行。弹性层间位移角θc=1/3500,远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1/200。

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抗震设计除了在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抗震分析外,尚应在构造方面注意抗震措施。

通过三个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抗震设计可以得出结论: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的地区,按承载力极限状态的结构设计不是由偶然组合所控制的,有地震作用参与的偶然组合所产生的构件内力和层间位移角都远小于规范的限值。探究其根源乃是轻型装配式变电站的建筑所特有的两大因素。其一是选用了质轻、高强(与砖砌体相比)、隔热、隔音性能俱佳的ALC板作墙体和屋面构件,采用新型防水材料作屋面二级防水,它可直接在ALC板上涂刷,无须任何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细石混凝土的刚性防水层,大大降低了围护结构的自重,缩小了构件截面尺寸,减轻了结构自重,发生地震时建筑物所受到的地震作用与建筑物的自重有关,自重越大地震作用越大,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从而减小了建筑物受到的地震水平作用,也大大地减轻了地震发生时的震害;其二,采用强度高、延性好的钢结构作承重骨架,钢结构的结构形式选用门式刚架作横向承重结构体系,排架加支撑或框排架作纵向承重结构体系,使变电站建筑的结构体系既能以极其经济的截面尺寸满足强度方面的要求,又有足够的刚度承受横向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还有很好的延性适应各种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及变形。

三、抗洪防汛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地势低洼,水系发达,淮河、长江贯穿东西,加上洪泽湖、太湖等大小湖泊使每年的抗洪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决不能掉以轻心。轻型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规范的规定,张家港220kV三兴变电站自然地面为2.26~3.23m,站内设计地面高程为3.20m,高于当地百年一遇的洪水位3.18m;镇江110kV齐梁变电站站内设计地面高程为8.30m,与外部道路平齐,高于当地50年一遇的洪水位7.60m;扬州110kV东石变电站自然地面为3.50m,站内地面高程与进站道路面高程为4.41m,填土0.9m,与外部道路平齐,高于当地50一遇的内涝水位4.40m,确保变电站不受洪水侵扰。

对于拟建变电站场地自然地面低于洪水位时,我们通常采用土方填高到洪水位以上的办法来保证变电站地面高程高于洪水位。此时变电站地面必然高于周围场地,形成类似一个“岛”。视站内外高差大小,决定变电站四周围墙墙体下部

结构。墙体应选择能经受住洪水的浸泡而不降低承载力的材料制成。当高差不大时一般采用砖墙或混凝土墙体,并做好墙面防水面层;当高差较大时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当洪水发生时,该墙除承受墙体自重外,还将承受内部的土压力,外部的水压力和风压力,当地震发生时,还应考虑有地震作用参与的偶然组合。

四、冰雪荷载与屋面防水

1、冰雪荷载

冰雪荷载主要作用于屋面上,它的作用与屋面活荷载类似,在分析冰雪荷载时必定要与屋面活荷载一起考虑。

与普通屋面结构一样,作用在轻型屋面结构上的荷载有: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这几大类。这里着重要讲的是屋面可变(活)荷载标准值。按照我们电力设计的荷载规范规定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0.7kN/m2,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以下简称协会规程)中取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按投影面积计算)为0.3kN/m2;上海市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08—68—97(以下简称上海规程)中验算屋面板及檩条时取0.5kN/m2,验算屋架、刚架等承重结构时取0.3kN/m2。根据规范规定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而江苏省境内各地区的雪荷载除南京市外均不超过0.5kN/m2。南京雪荷载标准值为0.65kN/m2(n=50)、0.40kN/m2(n=10),是唯一超过0.5kN/m2(n=50)的地区,若按0.5kN/m2计算是介于n=10、n=50之间,符合江苏省公司“建筑耐久性与变电站运行寿命周期相协同”的原则。所以原则上参照上海规程取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不论是验算屋面板及檩条还是验算屋架、刚架等承重结构都取此值。南京地区的变电站可根据运行寿命周期的实际年限增加到0.65kN/m2(n=50)。

上人屋面仍按使用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1.5kN/m2。

施工或检修荷载在设计屋面板和檩条时按集中荷载考虑,其标准值按协会规程取1.0kN,按上海规程取1.5kN,我们取协会规程规定的1.0kN。当施工荷载有可能超过1.0kN时,应按实际情况取用,但应首先考虑加跨梁、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从屋面竖向荷载的组成分析,结构自重约占3/4,屋面活荷载或雪荷载约占1/4。除南京地区外,活荷载取0.5kN/m2比雪荷载已经有一定的裕度,何况在具体设计时对梁柱构件的应力水平给于一定的控制。

现仅列出110kV东石变的计算成果部分内容。

(1)柱

截面为HM300×200(尺寸294×200×8×12);柱的计算长度:l x=10.74m,l y=4.20m;

柱的长细比:λ

x =86.9,λ

y

=88.4均<180。

该柱是以最大弯矩的强度控制,M

max =-106.78kNm,N

c

=-75.59kN,平面内稳定

计算最大应力σ=164.16N/mm2<f=215N/mm2,应力比=0.764。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σ=164.09N/mm2<f=215N/mm2,应力比=0.763。最大剪力V max=-26.41kN,抗剪强度应力比=0.275。

翼缘宽厚比b/t =6.92<[b/t]=15.0,腹板高厚比h

0/t

w

=30.5<[h

/t

w

]=250。

(2)梁

截面为HM300×200(尺寸294×200×8×12);

梁长10.8m,以支座处弯矩的强度控制,M

max

=111.58kNm,最大应力σ=173.5N/mm2<f=215N/mm2,应力比=0.807。梁的跨中最大挠度值f=5.04mm,f/l=1/1073<1/180。最大剪力V=47.55kN,最大剪应力τ=27.11N/mm2<

f

v

=125N/mm2。

翼缘宽厚比b/t =6.92<[b/t]=15.0,腹板高厚比h

0/t

w

=30.5<[h

/t

w

]=250。

110kV东石变梁柱截面应力水平在75%~80%左右。

2、屋面防水

根据设计规程的规定,电气设备功能建筑的屋面防水应采用二级防水,二道设防。传统做法是同时采用刚性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这样必然会加重屋面荷载,与轻型建筑的原则相违背。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必须采用新型的屋面防水材料和做法,使屋面防水层的重量大幅降低。据张家港220kV三星变和110kV东石变的防水层做法计算可知,轻型化的防水层重量仅为传统做法的40%。三个变电站屋面防水层的具体做法如下:

(1)镇江110kV齐梁变的屋面采用四坡屋面。屋面排水雨水口采用PVC雨水斗。屋面防水层各层自上而下如下:

玻纤瓦面层

30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内嵌钢丝网)

高分子防水卷材二道1.5mm厚

聚氨酯防水涂料一层

ALC屋面板125mm厚嵌缝整平

(2)张家港220kV三星变和110kV东石变的屋面采用平坡屋面。屋面排水雨水口采用UPVC雨水斗。屋面防水层各层自上而下如下:

浅色涂料保护层

高分子防水卷材一道

聚氨酯防水涂料一层

屋面板面用水剂防水材料涂刷(含板缝)

ALC屋面板150mm厚

ALC屋面板缝处理用聚合物水泥砂浆(1:3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8%~10%的丙乳液)灌缝;灌缝处用水剂防水材料加强涂刷;200宽防水卷材盖缝;设置分隔缝,缝内嵌PE棒,缝上贴防水附加层。

天沟找坡(沟底及沟侧设置20厚保温板);天沟、檐口处500mm宽及女儿墙内侧刷水剂防水材料;细部增加附加层。

五、风荷载

垂直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建筑表面的风荷载应按协会规程中列出的下列公式计算:

w k =μ

s

μ

z

w

将上式与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计算公式对照可见相差一个风振系数β

gz

。除w0、μs与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相同外,

风荷载体型系数μ

z

与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不尽相同,它不仅考虑内外风压最大值的组合,且含阵风系数,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中分别列出了刚架、檩条和墙

梁、屋面板和墙板、屋面挑檐及山墙墙架构件等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

z

,供设计

查用。该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

z

适用于下列情况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当其屋面坡度不大于10°、屋面平均高度不大于18m、檐口高度不大于房屋的最小水平尺寸。

荷载效应组合应符合下列原则

(1)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2)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屋面均布活荷载中较大值同时考虑;

(3)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外的其他荷载同时考虑;

(4)对于自重较轻的屋盖,应验算在风吸力作用下屋架杆件、檩条等在永久荷载与风荷载组合下杆件截面应力反号的影响,此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0;

(5)当需要考虑地震作用时,风荷载不与地震作用同时考虑。

江苏省电力公司规定,轻型装配式变电站设计时应按全省最大的风荷载考虑。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的附录D

表D.4查得江苏省境内共有18个风压区,大多数区域50年一遇的的风压值在0.40kN/m2~0.50kN/m2,平均为0.42kN/m2,50年一遇的最大风荷载所在地是连云港市,其风荷载标准值为0.55kN/m2。由此可见取风荷载标准值为0.55kN/m2已有30%的裕度。按贝努利公式反算可得0.55kN/m2风压对应的风速已达30m/s,即108km/h,这个风速接近于11级台风的风速(31m/s)。江苏省历年来从很少遭遇到11级台风的侵袭,所以轻型装配式变电站的建筑对于抗击台风灾害的袭扰是具有足够能力的。

六、结语

1、近年来我国频遇各种自然灾害,受到冰雪灾、洪灾、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轮番袭扰。电网建设必须认真对待这些自然灾害,变电站建造也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在灾害袭来时能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严肃责任。建造具备抗灾能力的“两型一化”轻型装配式变电站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2、利用轻质、高强的H型钢作主要承重构件,以门式刚架作承重结构体系,是轻型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的良好结构形式。它不仅能以较小的截面尺寸承受荷载,且有良好的对抗地震灾害的能力,适宜于地震区建造。

3、选用轻质、保温、易于安装的ALC板作墙体和屋面等围护结构,既能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利于抗震,又能工厂生产,便于机械化装配、干法施工,提高工效,大大提升现场文明程度。

4、在设计时科学地、充分地考虑冰雪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程度,一定能降低自然灾害对变电站建筑的破坏作用,保证自然灾害袭来时,变电站建筑有足够能力抵御灾害。

5、众志成城,抗震抗灾,以防为主,江苏省电力公司在建造具备足够抗灾能力的轻型装配式变电站方面已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后的路还需要继续摸索。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内容

PC深化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书 我们对PC项目提供从方案设计开始的PC深化设计及技术咨询顾问服务,其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如下: 第一阶段:装配式方案设计阶段 提供装配式体系选择建议,初步确定装配式构件种类及分布,计算装配式面积分布,满足预制率要求,确定主要构件连接方式,并对建筑方案平立面布置及结构布置提出装配式方面的优化建议。 提供方案说明各专业含装配式部分的说明内容。 第二阶段:总体施工图装配式设计 1)总体设计阶段 详细确定装配式构件及分布,根据装配式工艺特点针对结构布置进行优化; 根据建筑、结构总体图纸计算单体预制装配率; 提供装配式构件分布图及装配式连接大样图,检查所有装配式构件的连接合理性,如外墙有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时,含外墙接缝防水保温大样。 满足总体及施工图图审及专项评审要求,负责与各专业相关协调工作。 2)施工图设计阶段 区分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的各专业图纸,含大样节点表达; 提供装配式设计说明; 结构图纸中包含装配式构件拆分图,装配式构件连接详图,装配式构件连接用预埋件布置及详图; 提供单体预制装配率详细计算书; 提供装配式构件相关计算书。

参与装配式相关的技术评审会、招投标答疑会,协助解答各专业提出的问题。 第三阶段:装配式详图设计及后期设计配合阶段 1)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 根据建筑、结构、机电及室内相关正式施工图绘制构件加工详图。 详图主要内容: ①装配式加工图设计说明。 ②装配式构件平立面布置图及剖面图。 ③装配式构件预埋件布置图,包括结构连接及施工辅助用。 ④构件加工图,含各装配式构件、外墙预制墙板、外阳台、凸窗、空调板、连廊、楼梯梯段等所有预制构件。具体范围需根据施工图中确定的预制构件。 ⑤装配式构件详图,包括结构连接详图、加工工艺及施工工艺用连接详图。 ⑥主要材料统计表。 ⑦脱模、运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验算。 ⑧作为阶段性工作成果,乙方进行装配式深化详图设计技术交底汇报,经甲方评审认可。 2)后期设计配合阶段 协助预制构件生产厂掌握质量主控项及解决技术问题。 协助施工方制定预制构件进场工期、卸车与堆场方案、成品保护措施、吊装施工等。 协助施工方协调脚手架、模板、钢筋绑扎等与预制构件吊装施工相关工序及解决技术问题。 协助督查预制构件相关的施工质量。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一、标准特点: 一个概念:装配率,综合反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 两种评价方式: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 两种评价方法:预评价与项目评价 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详见) 装配率评价体系三大评价指标: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 四大基本标准: 装配率---综合评价50%; 主体结构—最低得分20分; 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10分; 全装修—全面实施100% 五类结构: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 十分差值: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之间至少存在十分差值。满足四大基本标准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等级评价。 二、标准细则 标准包括以下几部分的计算: 1.竖向承重构件:详见与节 2.水平构件:详见与节 3.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详见与节 4.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详见与节 5.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详见与节 6.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详见与节 三、术语集合 (1)以下术语释义来自于本标准 1.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厂装配而成的建筑。 2.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3.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4.集成厨房: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当采用干式工法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厨房;当比例大于90%时,可认定为集成式厨房。 5.集成卫生间: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当采用干式工法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卫生间;当比例大于90%时,可认定为集成式卫生间。 (3)以下术语释义来自于《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1.外围护系统:由建筑外墙、屋面、外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等组成而成,用于分隔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部品部件的整体。 2.设备与管线系统:由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组合而成,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3.干式工法:采用干作业施工的建造方法 4.部品: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位的统称。 5.部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他构件的统称。 6.管线分离: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 7.集成设计: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的设计。 (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马涛会议PPT 非砌筑墙体类型:大中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新型砌体 非砌筑墙体特征:工厂生产、现场安装,以干法施工为主,适合产品集成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概述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概述 摘要本文针对现在装配式建筑的常见问题,介绍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本人在实际项目中取得的设计经验,以实际案例分析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保障房;设计方法 1 概述 伴随着1999年国务院发布72号文件《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各地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政策陆续发布,极大的促进各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国家的规范、图集陆续发布实施,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项目参与单位长期以来设计实施传统混凝土建筑形成的思维惯性,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跟不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甚至最终设计结果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生产与实施,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 2 设计方法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混凝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是工厂内生产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构件,然后运到项目现场拼装,浇捣混凝土,使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形成整体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有个明显的特征“技术前置”,相对于传统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方式而言,约束条件更多、更复杂,对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需从策划阶段介入,必须考虑项目的造價和经济效益、预制构件厂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运输道路情况、项目施工组织和施工总平面布置情况。装配式建筑设计力求功能布局方便合理、结构规整受力简明,在适应预制构件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应采用“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系列化和多样化。减少预制构件种类,提高相对应模具的重复利用率,为构件工厂与项目现场的降耗提效提供便利[1]。 3 总图设计阶段 装配式建筑总图设计除了功能布局方面的考虑,还需考虑到项目施工组织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情况,譬如吊装机械的选择与布置,构件运输车辆的出入口与运输道路的设置,预制构件的存放场地等问题。正确处理好预制构件的吊装、运输和堆放的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吊装机械的效能。 设计中应考虑到项目选用的吊装机械选用的是塔吊,还是起重机;吊装机械的起吊重量预制构件的重量相匹配;吊装机械的工作半径是否覆盖建筑物与构件存放场地。塔吊的布置一般沿建筑纵向一侧布置。起重机的行进线路一般沿建筑纵向一侧或两侧布置[2]。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110KV电气主接线设计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年级:

指导教师: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 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电压等级采用双母线接线,35KV和10KV 电压等级都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熔断器等)、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 本设计以《35?门OkV变电所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35?"O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等规范规程为依据,设计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政策,所选设备全部为国家推荐的新型产品, 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关键词:降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变压器;设备选型 摘要 .................................................................. I 1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及主变压器的选择 (1) 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 1.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 1.1.2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2) 1.2主接线的设计 (3) 1.2.1设计步骤 (3) 1.2.2 初步方案设计 (3) 1.2.3最优方案确定 (4) 1.3主变压器的选择 (5)

1.3.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5) 1.3.2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5) 1.3.3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6) 1.3.4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6) 1.4站用变压器的选择 (9) 1.4.1站用变压器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9) 1.4.2站用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9) 2短路电流计算 (10) 2.1短路计?算的目的、规定与步骤 (10) 2.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0) 2.1.2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 (10) 2.1.3计算步骤 (10) 2.2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及短路点的确定 (11) 2.2.1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11) 2.2.2短路点的确定 (11) 2.3各短路点的短路计算 (12) 2.3.1短路点d?1的短路计算(110KV母线) (12) 2.3.2短路点d-2的短路计算(35KV母线) (13) 2.3.3短路点d-3的短路计算(10KV母线) (13) 2.3.4 短路点d-4的短路计算 (14) 2.4 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14) 3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16) 3.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定 (16) 3.1.1 一般原则 (16) 3.1.2有关的儿项规定 (16) 3.2各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计算 (16)

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的基础方向与原则总结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512G32B-/2T016于今年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两本标准的主要编制专家刘东卫具体从“四个基础、五个方向、六个原则“深度解读了标准。 1 、四个基础一是强调装配式建筑建造是系统组合的特点。 二是解决四大系统之间的协同问题。 三是解决各系统内部的协同问题。

四是突出体现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可持续性。 装配式建筑注重标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与集成设计、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及运输、施工与安装、验收及其使用与维护等组成。 2 、五个方向全建 筑 提倡全装修,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建造,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集成化部品,倡导进行装配式装修。 全寿命 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应满足建筑全生命期的使用维护要求,装配式建筑提倡主体结构与设备管线分离的方式。 全协同

充分发挥建筑专业的龙头作用,解决了以往一些装配式建筑规范强调结构单专 业,专业间的衔接较差,重结构、轻建筑、轻机电设计等问题。全环 节 装配式建筑按照模数协调,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统一接口,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全过程 在项目前期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技术实施方案,强调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 )技术,实现全专业与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 、六个原则 全面完善生产建造体系 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规范体系、推动建造方式创新。 是创新集成建筑设计 以国际先进的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为基础,统筹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的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 优化部品部件生产 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全面发展,推动部品部件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质量全过程管控管理

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施工 质量全过程管控的通知 一、明确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质量责任 (一)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单位应将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一并进行发包,中标后应与工程总承包单位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建设单位应当履行支付相应工程价款的基本义务,并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二)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履行按质按期进行工程建设的基本义务,对其承包工程的设计、施工、采购等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建设工程设计深度要求、合同约定等进行建设工程设计,对建设工程的设计质量负责,并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按法律法规规定承担质量保修责任。 禁止工程总承包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工程总承包单位通过挂靠方式,以其他单位名义承揽工程。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 (三)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具有与工程建设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项目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组织管理等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要求设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机构,设置设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造价、设备和材料等主要管理部

门及岗位,配备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及相应管理人员,全面负责设计、施工、采购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采购、质量、安全等负责。 二、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全过程应用 (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应全过程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技术。其他装配式建筑项目鼓励采用BIM 技术。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及建设工程合同中明确工程总承包单位(未实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的具体要求,包括BIM技术应用目标、应用范围、应用内容、参建单位BIM应用能力、软硬件配置、信息交换要求、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内容。 (二)工程总承包单位(未实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建设单位)负责项目BIM技术应用的组织和具体实施,确定设计、施工装配、构件制作等阶段BIM应用目标和内容,统筹协调项目各阶段的BIM模型创建、应用、管理以及各参与方的数据交换,推进建设各环节实施信息共享、有效传递和协同工作。 (三)工程总承包单位(未实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计单位)应建立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设备、消防等多专业信息的设计BIM模型,并为后续的施工、构件生产等阶段提供必要的设计信息。工程总承包单位(未实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在设计BIM模型基础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装配式建筑主要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 ?《装配式混凝土表示方法及示例》(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技术规程》(JGJ289-2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2016.01浙江省住房和城建设厅)二、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 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杭州市相关规范、规定,符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要求。满足业主对 设计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希望达到的目标。 (2)解决本工程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使工程的建设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技 术先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体现。 (3)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的相对优势,尽量减小预制构件建筑结构整体性的不利影响,预制装 配式建筑拆分原则是优先选用非抗侧移构件,便于模数协调,易于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的建筑部品。 2.设计目标 (1)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 (2)与构件生产、施工工艺形成配套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形成符合模数数列的标准化模块。 (4)在标准化套型基础上,充分发挥生产和施工工艺的特点,满足里面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 求。 3.工业化分析 (1)工业化实现目标 根据浙江省《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的预制率不低于 20%,预制率可按下式计算: K预=(V预+ 0.5V叠)/ V总 V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 V叠──叠合构件现浇混凝土体积; 1

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1一般规定 1.1.1装配整体式建筑电气设计,应做到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设备布置整体美观。 1.1.2装配整体式建筑电气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布线方式。 1.2供配电系统设计 1.2.1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在室外设置时,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宜采用TN-C-S或TN-S系统。配电干线穿结构实体墙进入室内,应在进线处结构实体墙上预埋防水套管。 1.2.2 变电所在室内设置时,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应采用TN-S系统。 1.2.3 进入各住宅单元的配电干线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并应采取防范电气火灾发生的措施。 1.2.4 电表箱的配出回路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1.2.5 分户箱的电源进线应设置切断相线和中性线的保护 电器。并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可自动恢复的过、欠电压保护器。 1.2.6 户内的插座回路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除挂墙式空调机外,尚应设置剩余电流(30mA)动作保护;厨房、卫生间和空调机的插座回路应独立设置。 1.2.7 户内的照明回路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并应独立设置,不可与插座回路共用。 1.3电气设备选择与安装 1.3.1 住宅的总电源箱宜选择供电部门认可的箱体,当供电部门无特殊要求时,可选用XL-21或GGD型箱体,落地安装于高出架空地板150mm的混凝土台上。 1.3.2电表箱应选择符合电力公司要求的产品,挂装于首层或其他楼层电气竖井或公共部位的实体墙上,在竖井内安装时,底边距地不宜小于0.5m;在公共部位安装时,底边距架空地板不宜小于1.1m。

1.3.3 电表箱内安装的电度表数量不应超过12块,公共部位的用电应独立设置电度表。 1.3.4 分户配电箱应选择暗装箱体,宜安装于进户处实体墙上,底边标高距架空地板或地坪1.6m,并用工业化内隔墙板封闭。 1.3.5户内插座的选择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源插座宜在工业化内隔墙板上开孔暗装,不宜安装在可装配的实体墙上; 2厨房、卫生间应选择单相三孔插座,防护等级应满足IP54要求。厨房电炊插座、卫生间剃须插座和洗衣机插座安装标高,底边距架空地板1.1m~1.5m; 3 有淋浴和浴盆的卫生间,当电热水器挂墙安装于1区之内时,其电源插座安装不应低于2.3m。挂墙式空调机插座不宜低于1.8m; 4 其他用途的插座应选择单相三孔插座,底边距地板0.3m~0.5m。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管理办法

附件: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促进我市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我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管理水平,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8号)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范围内所有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项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8号)要求应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同时应满足相应的预制率和装配率要求。 第三条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应遵循结构体系合理、装配方案科学、设计质量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有关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要求,以及《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深度要求》(附件1)和我市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要求,在各个设计阶段编制相应深度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设计文件等,供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审核、认定、审批等相关工作。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在项目规划审批立项之前组织开展前期装配式建筑技术策划专项工作,对项目定位、技术路线、成本控制、效率目标等做出明确要求,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构件生产能力、施工装配能力、现场运输与吊装条件等进行初步技术评估。项目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组织编写《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参考格式见附件2),并在设计方案正式报审前组

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应从我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中选取。专家组应当由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内装等方面至少5名(含5名)以上(单数)成员组成,专家组中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成员应不少于专家组人数的3/5。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等相关单位应当参加。 技术方案应满足套型设计的标准化与系列化要求,采用适宜的结构技术体系,对预制构件类型、连接技术提出设计方案,并对构件加工制作、施工装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建设单位应统筹协调设计、构件制作、施工等各方需求,加强各专业间的协同配合。技术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应形成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专家评审意见。 通过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设计方案评审的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或其它政策性住房项目,可不另行组织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专家评审。 第六条项目完成施工图设计后,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送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报审材料应包括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计算书》(参考格式见附件3)、专家评审意见以及其它应送审的相关文件。 第七条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北京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附件4)以及国家和我市相关规范或规定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对设计文件落实规划审批文件中有关装配式建筑要求的情况,以及预制率是否满足相关要求等情况进行复核。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后,施工图审查机构方可向建设单位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并在审查合格书中注明装配式建筑设计审查结论。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4.5.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电厂动能参数、基本原始资料以及电厂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设备选择和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择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在工程设计中,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是必不可少的。它将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及电力负荷增长率的规划,给出所设计电厂(变电站)的容量、机组台数、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主要负荷要求、电力系统参数和对电厂(变电站)的具体要求,以及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这些原始资料是设计的依据,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初步拟定一些主接线方案。国家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是根据国家实际状况,结合电力工业的技术特点而制定的准则,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设计的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灵活、经济、留有扩建和发展的余地。设计时,在进行论证分析阶段,更应合理地统一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以便于使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4.5.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整体设计进行,即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历经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随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对原始资料分析 (1)工程情况,包括发电厂类型(凝汽式火电厂,热电厂,或者堤坝式、引

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摘要 :c。装配式建筑只要将所需构件运到工地进行拼装即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现代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基于此点,笔者根据实践研究,就现代装配式建筑设计进 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 关键词:现代化;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一些大型建筑工程中对生态环境造 成破坏,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筑行业开始逐渐涉足于生态环保 建筑施工中,而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得到了支持发展,国家提倡大力发展 装配式建筑。 1装配式建筑分析 1.1装配式建筑发展 如今,随着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建筑行业开始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这 种建筑设计与工程生产相吻合,同时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使我国建筑设计更为先进化。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部件部品,在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其构 件要符合安全化、规范化等要求。这种建筑方式工期较短、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在节能、节材和减排方面的成效已在实际项目中得到证明,是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行的产业化建筑方式。17世纪美洲移民时期,使用木材拼装房屋,这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前身。1851年伦 敦用铁骨架嵌玻璃水晶宫,这也是国际史上第一个大型装配式建筑。二战后,欧洲等国家 房屋被大量破坏,因此,住房成为当时最需要的物品,这就要求很快生产出质量好的房子,从而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升版体系、 大板等得到发展,实现了工业化的进步。不过当时由于我国技术水平、经济基础上的不足,使得装配式结构体系未能得到推广。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多数区域开始应用预制产品,但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研究上仍然涉及不足,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上缺少理论依据,使得装配式建筑发展未能得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具有稳定性强、安 全性高、效率高、绿色环保等特点,能够确保结构构件质量,施工工期短、无需较高的技术水平;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并且提高了建筑工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1.2装配式建筑特点 ①装配式建筑中建筑材料全部可以在车间生产制造,构件包含:阳台、空调板、外墙板、楼梯、内墙板等;②施工场地装配作业从而降低传统现浇作业;③实行一体化的建筑装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目录 1.电气主接线设计 1.1 110KV变电站的技术背景 (3) 1.2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3) 1.3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3) 1.4高压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 (4) 1.5主接线的选择与设计 (8) 1.6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9) 2.短路电流计算 2.1 短路电流计算的概述 (11) 2.2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 11 2.3短路计算的方法……………………………………………………………………………… 12 2.4短路电流计算………………………………………………………………………………… 12 3.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3.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5 3.2高压断路器的选型…………………………………………………………………………… 16 3.3高压隔离开关的选型………………………………………………………………………… 17 3.4互感器的选择………………………………………………………………………………… 17 3.5短路稳定校验………………………………………………………………………………… 18 3.6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18 4.屋外配电装置设计

4.1设计原则……………………………………………………………………………………… 19 4.2设计的基本要求……………………………………………………………………………… 20 4.3布置及安装设计的具体要求………………………………………………………………… 20 4.4配电装置选择………………………………………………………………………………… 21 5.变电站防雷与接地设计 5.1雷电过电压的形成与危害…………………………………………………………………… 22 5.2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 22 5.3避雷针的配置原则…………………………………………………………………………… 23 5.4避雷器的配置原则…………………………………………………………………………… 23 5.5避雷针、避雷线保护围计算 (23) 5.6变电所接地装置……………………………………………………………………………… 24 6.无功补偿设计 6.1无功补偿的概念及重要性…………………………………………………………………… 24 6.2无功补偿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24 7.变电所总体布置 7.1总体规划……………………………………………………………………………………… 26 7.2总平面布置…………………………………………………………………………………… 26 结束语 (27) 参考文献 (27) 1.电气主接线设计 1.1 110KV变电站的技术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在持续迅速的发展,而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技术要求解析--北京--2018年-06-20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马涛 20182018年年0606月月2020日日· · 北京北京

依据文件 1《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京政办发[2017]8号 —2017年2月22日发布,3月15日实施 —2020年之前我市工作的指导总纲 2《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工作计划》 —京装配联办发[2017]2号 —2017年5月22日发布 —8号文系列配套文件之一 3《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2017年12月12日发布,2018年2月1日实施 —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 全国术 1

依据文件 重点解读8号文 — ?总体要求—高难紧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全方位,实质!) —全面提升建设水平(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等) (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等) —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建造?全寿命期!) —促进本市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全产业链) ?工作目标—数量(10%?→20%→30%)企业(规模化总承包专业化) 两率)、技术体系(混凝土、钢结构) ?实施范围(广)、标准(两率 ?重点任务(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创新设计优化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全装修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保障措施 政府层面:健全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大政策支持专家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加大政策支持 —形成合力:加强科技创新?强化队伍建设?做好宣传引导? 2

文件解读 —重点解读2017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 —数量上达到新开工面积的10%以上? 初步形成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能力—初步形成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能力? ?实施范围—总体内容同8号文 —增加工业建筑,补充了可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三类具体情况及实施办法实率算 ?实施标准—两率及计算说明?其他(略) 总体成果?开局良好!深度欠缺深度欠缺,,后劲不足后劲不足?? ?对照住建部“一体两翼,两大支撑”的发展思路找差距 建筑体系—完善完善、、成熟和可复制成熟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推广的建筑体系建筑体系,,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EPC )和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BIM ),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和促进产业发展 3

20本国家装配式建筑标准和图集都在这里了,赶紧来收藏

20本国家装配式建筑标准和图集都在这里了,赶紧来收藏! 上周央视报道了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模式!好激动好激动~那么国家现行装配式建筑政策有哪些 小编将20本国家现行标准图集整理好前方干货来袭 国家现行标准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规程》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国近年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成果和全国各地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技术指标设置合理。 2、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 《标准》首次给出了诸如'工业化建筑'、'预制率'、'装配率'、'建筑部品'等术语和定义。由于经验不多,《标准》暂以单体建筑为评价对象,要求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 3、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规程 此《规程》主要介绍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设计、构造要求、工程施工、工程验收。 4、木结构设计规范 《规范》内容涵盖基本木结构构件计算、木结构连接计算,普通木结构、胶合木结构、轻型木结构、木结构防火、木结构防护等。

5、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适用于木结构的制作安装、木结构的防护,以及木结构的防火施工。 6、木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内容主要分为方木和原木结构、胶合木结构、轻型木结构、木结构的防护、木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7、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主要内容是胶合木基本设计规定、构件设计、连接设计、构件防火设计、构造要求、构件制作与安装、防护与维护。8、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 适用于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金属齿板进行节点连接的轻型木 析架及相关结构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维护管理。 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主要技术内容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基本规定、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外挂墙板设计、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工程验收。10、木骨架型组合墙体技术规范 此《规范》对木骨架组合墙体设计、施工和生产、质量和验收、维护管理进行了规定。国家现行图集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 构)(15G107-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15G310-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2)4、

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管理及要点分析

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管理及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9T18:51:31.7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作者:张玉静[导读]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住宅产业化进程也在加快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建筑设计研究分院天津 300171 摘要: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住宅产业化进程也在加快。装配式住宅建筑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绿色建筑,它在未来建筑市场肯定是辉煌的,在电气设计和电气配套部分的专业人员需要研究,以满足住宅建筑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管理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为了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为建筑业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 1装配式住宅建筑内涵与特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材料是预制构件,以预制构件为基础,将其按照一套完整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进行装配和连接,最终完成该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与一般构件不同,工厂采用模式化的生产方式对其进行生产设计。该建筑的大部分构件甚至全部构件被分为多个模块,先在工厂中完成各个模块单元的生产,然后直接运输到建筑场地并对其进行搭建则可完成施工。这种建筑方式的速度比一般建筑方式的速度快的多,节约时间,成本也比较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这个技术。 2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关键点 2.1变配电部分 首先要明确该建筑的占地面积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用电性质和供电容量。该片区域的建筑用电须由一个电网总线提供,由多分支的供电线路引入各建筑进行供电,在建筑群内必须设置配电总箱,采取放射式的方式将电分配入各个建筑单元的配电箱内,然后再由这些配电箱引出线路,将电流引入每个楼层的电表箱。在设置变电站时需注意,其位置必须在负荷中心附近,并设置合理的供电半径。当高压配电时,必须采用电缆或者是密集型母线并通过电缆桥架进行输电,当低压配电时,则同时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配电方式。 2.2照明部分 设计照明时,应该在参考国家现行标准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场所不同照明强度不同、照明功率不同、视觉不同等规范要求。在照明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要采用高光效的光源,尽量减少光能的浪费,将光能彻底的利用起来,要采用以下一些节能措施。选择照明强度和照明功率密度值时要严格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若有自然光源时,应充分利用。当自然光源比较充足时,可以采用导光或者反光的方式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如果有靠近墙体或者是窗户一侧无法进行天然光照射的器具,则应该单独设置电源线路进行控制。设置灯具要合理。在设置建筑的灯具时,应充分考虑设置灯具地点的采光情况和灯光用途。比如在建筑的常用走廊、楼梯上、大厅等公共场所需要照明时,可以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并对此类地点的采光情况进行分区、分组进行控制;如果建筑的某些地点采光较好,就可以采用手动控制型的开关,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最好采用高光效的LED节能灯代替传统灯。与传统光源相比,LED灯具有诸多优点,体积较小、耗能少、寿命比较长、环保无污染等等。LED灯正常工作时,其不会产生热量损耗,不会产生辐射,而且如果长时间使用废弃后,还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它不含汞元素,是一种冷光源,可以随意触摸,被称为绿色照明光源。LED灯的设计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范要求,并且灯内装有补偿电容器,功率因数大于90%。选择灯具时参考《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规范要求。首先要选择满足眩光条件的灯具,其次选用开启式灯具,且灯具的电能转换效率要高于75%,综合考虑建筑室内空间大小,并要求配光合理,则选用LED灯,这种灯管光效高、寿命长的特点,并且配备一个与之匹配的镇流器,最终功率因数可以超过95%,节约了成本,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选用智能照明控制器,可以随时动态追踪动态系统的情况并实时反馈信息,能够实现公共区域照片的控制,节约能源。并且在晚上时可以适当降低走廊大厅的照明强度,在每个房间都设置一个节能控制开关。 3装配式建筑中的电气设计管理 3.1装配式的深化设计管理 不同于传统的施工图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我们需要更严谨更具体的装配式的深化设计,需要我们设计管理人员协调好施工图设计和装配式深化设计之间的衔接。这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环节,也是在装配式建筑里至关重要的环节。以往的BIM技术,我们在民用建筑中很少用到,住宅建筑那就更少了,即使用到也只是运用在地下车库的综合管线设计。然而在对尺寸距离有很高要求的装配式住宅中,BIM技术将更合理,更先进地优化我们在施工图纸上摸棱两可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是从对人的管理,进而更直观地上升到了对技术的管理。虽然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施工的周期,但是也同时大大压缩了设计的周期,对设计前期要求将会更高,设计人员的抗性也会更大,对交接面的分隔将会要求更细致。 3.2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管理 其实对于设备专业来说,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影响还是有限的。特别是精装修住宅,在装配式的精装修住宅建筑,只是把装饰专业的深化设计大大提前了。如果装饰专业的深化设计提前到位,那么对于设备专业来说,只是相当于点位提资完善的完整施工图了。所以装配式住宅的问题更多的在于毛胚交付的产品上。我们不能保证每个楼盘的产品定位都是精装修住宅,对于消费者对自己的住宅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的可能也是大大存在着的。那么对于毛胚交付的装配式住宅,我们也应该有着更合理更人性的设计考虑,从而来方便小业主的自主装修。这其实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享受到装配式给我们带来的便捷的同时,这些因人而异的多样性问题也随之而来。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预制率高低不同,设计难度大小有别,本文仅通过笔者的实际工程设计经验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希望对电气设计人员在今后的装配式住宅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参考文献:

第一章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前言 电力工业为现代化生产提供主要动力。电力科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理解以及实际的工作,我对变电所的原理和设备有了初步的解了。为了增加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选择了110kV/35kV/10kV系统设计作为自己的毕业课题。 随着大规模农网发行事业的深入实施,一个优质、安全、可靠、宽松的供电环境已实步形成,我们国家的电力事业逐渐和国际接轨。为了适应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及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我进行了变电所设计。 我国大部分电网薄弱,变电所数量少,供电半径长,线路损耗大,致使线路末端用户电压过低,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为了达到迅速改变我国农村电网目前的状况,满足人民生活用电兼顾工农业发展,本变电所属于中小型变电所,进线端电压为110kV变电所。 本文首先根据老师所给的设计任务书上所给的材料系统及线路所给的负荷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立变电所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定建设的变电所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方面及可靠性方面来考虑,确定了110kv、35kv 、10kv以及变电所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变电所用变压器的容量吉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进行了选择型号,从而完成110kv西海变电所的电气一次设备的设计。 由于知识的欠缺及设计资料的不足,设计中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热情帮助,提出宝贵意见。

装配式建筑设计审查要点说明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国土委),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导和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我部组织相关单位依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12月15日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技术审查要点

2016 年12月

前言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委托,中设建科()建筑工程咨询组织本公司从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专家,并邀请中国建筑从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的专家,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的制定原则和容,在广泛征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从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建设的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以下简称“本要点”)。 在本要点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向中设建科()建筑工程咨询反映,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设建科()建筑工程咨询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 主要编写人员:宗宝才堡学诗田玉香娅萍守峰媛 苗桂彬马敏宿秀明王小明继豪英选京红晔秋华罗仲雷班利生。 主要审查人员:晓明勤俭惠江苗启松朱茜余正维吴彦明 重周祥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