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用户手册V1.10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用户手册V1.10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用户手册V1.10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用户手册V1.10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

用户手册V1.10

目录

一、通讯接口规格 (1)

二、协议描述 (1)

三、数据的格式 (2)

1. 上位机命令数据块 (2)

2. 读写模块响应数据块 (2)

四、操作命令总汇 (4)

1. EPC C1 G2(ISO18000-6C)命令 (4)

2. 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 (4)

五、命令执行结果状态值 (5)

六、电子标签返回错误代码 (9)

七、标签存储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9)

八、操作命令详细描述 (10)

8.1 命令概述 (10)

8.2 EPC C1G2命令 (10)

8.2.1 询查标签 (10)

8.2.2 读数据 (12)

8.2.3 写数据 (14)

8.2.4 写EPC号 (15)

8.2.5 销毁标签 (15)

8.2.6 设定存储区读写保护状态 (16)

8.2.7 块擦除 (18)

8.2.8 读保护设置(根据EPC号设定) (19)

8.2.9 读保护设置(不需要EPC号) (20)

8.2.10 解锁读保护 (21)

8.2.11 测试标签是否被设置读保护 (21)

8.2.12 EAS报警设置 (22)

8.2.13 EAS报警检测 (23)

8.2.14 询查单张标签 (23)

8.2.15 块写命令 (23)

8.2.16 读取Monza4QT工作参数 (25)

8.2.17 设置Monza4QT工作参数 (26)

8.2.18 指定掩码扩展读数据 (27)

8.2.19 指定掩码扩展写数据 (28)

8.2.20 带缓存询查 (30)

8.3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 (32)

8.3.1 读取读写模块信息 (32)

8.3.2 设置读写模块工作频率 (33)

8.3.3 设置读写模块地址 (34)

8.3.4 设置读写模块询查时间 (34)

8.3.5 设置串口波特率 (34)

8.3.6 调整功率 (35)

8.3.7蜂鸣器设置 (35)

8.3.8 GPIO控制命令 (36)

8.3.9 读取GPIO状态 (36)

8.3.10 读写模块唯一序列号获取 (36)

8.3.11 标签自定义功能设置 (37)

8.3.12 设置缓存的EPC/TID长度 (37)

8.3.13 获取缓存的EPC/TID长度 (37)

8.3.14缓存数据获取 (38)

8.3.15清缓存 (39)

8.3.16 查询缓存区标签数量 (39)

一、通讯接口规格

读写模块通过UART或者USB接口与上位机串行通讯,按上位机的命令要求完成相应操作。串行通讯接口的数据帧为一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一个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缺省波特率57600。在串行通讯过程中,每个字节的最低有效位最先传输。

二、协议描述

通讯过程由上位机发送命令及参数给读写模块,然后读写模块将命令执行结果状态和数据返回给上位机。读写模块接收一条命令执行一条命令,只有在读写模块执行完一条命令后,才能接收下一条命令。在读写模块执行命令期间,如果向读写模块发送命令,命令将丢失。

15ms。在上位机的命令数据块发送过程中,如果相邻字符间隔大于15ms,则之前接收到的数据均被当作无效数据丢弃,然后从下一个字节开始,重新接收。

读写模块接收到正确询查命令后,在不超过询查时间的范围内(不包括数据发送过程,仅仅是读写模块执行命令的时间),会返回给读写模块一个响应。

完整的一次通讯过程是:上位机发送命令给读写模块,并等待读写模块返回响应;读写模块接收命令后,开始执行命令,然后返回响应;之后上位机接收读写模块的响应。一次通讯结束。

三、数据的格式

1. 上位机命令数据块

2. 读写模块响应数据块

#define PRESET_V ALUE 0xFFFF

#define POLYNOMIAL 0x8408

unsigned int uiCrc16Cal(unsigned char const * pucY, unsigned char ucX) {

unsigned char ucI,ucJ;

unsigned short int uiCrcValue = PRESET_V ALUE;

for(ucI = 0; ucI < ucX; ucI++)

{

uiCrcValue = uiCrcValue ^ *(pucY + ucI);

for(ucJ = 0; ucJ < 8; ucJ++)

{

if(uiCrcValue & 0x0001)

{

uiCrcValue = (uiCrcValue >> 1) ^ POLYNOMIAL;

}

else

{

uiCrcValue = (uiCrcValue >> 1);

}

}

}

return uiCrcValue;

}

pucY是要计算CRC16的字符数组的入口,ucX是字符数组中字符个数。

上位机收到数据的时候,只要把收到的数据按以上算法进行计算CRC16,结果为0x0000表明数据正确。

四、操作命令总汇

1. EPC C1 G2(ISO18000-6C)命令

2. 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

五、命令执行结果状态值

六、电子标签返回错误代码

七、标签存储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EPC C1G2标签(简称G2标签)

G2标签分4个区:保留区(又称密码区),EPC区,TID区和User区。

保留区:保留区4个字。前两个字是销毁密码,后两个字是访问密码。可读可写,保留区的两个密码区的读写保护特性可以分别设置。

EPC区:标签EPC号存储在该区,其中第0个字是PC值和标签EPC号的CRC16。

第1个字是PC值,该值指示标签EPC号长度,从第2个字开始才是标签的

EPC号数据。可读可写。

TIC区:该区存储的数据是由标签生产商设定的ID号。可读不可写。

User区:是用户数据区。可读可写。

G2命令中很多地方要求给出数据长度,这里要注意字与字节的区别。1个字等于2个字节。

有些命令需要访问密码,如果没有密码设置,则用0填充密码区,而不能为空。

八、操作命令详细描述

8.1 命令概述

操作命令包括协议相关、读写模块相关以及标签自定义命令。

如果上位机输入的命令是不可识别的命令,如不存在的命令、或是CRC错误的命令,则

1. 如果输入的命令的地址出错(地址不是0xFF,也不是读写模块地址),读写模块不会有

任何响应。

2. 如果输入的命令是不完整的,即命令的Len域指示的命令长度大于实际的命令长度,

则读写模块将不会做出任何响应。

8.2 EPC C1G2命令

8.2.1 询查标签

询查命令的作用是检查有效范围内是否有符合协议的电子标签存在。想要对未知EPC的新标签进行别的操作前,应先通过询查命令来得到标签的EPC号。

在运行询查命令之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先设定好该命令的最大运行时间(询查时间)。读写模块在询查时间规定的范围内必须给上位机一个结果,如果读写模块尚未读完有效范围内的所有标签,而询查时间已到,则读写模块不再询查其它标签,而是直接把已经询查到得标签返回给上位机,并提示上位机还有标签未读完。然后等待下一个命令。

询查时间的缺省值是1s,用户可以通过运行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设定询查时间命令来修改。允许的范围是:3*100ms~255*100ms(实际的响应时间可能会比设定的值大0~75ms)。

询查时间如果设定的过短,可能会出现在规定时间内询查不到电子标签的情况。

QValue:1个字节,询查EPC标签时使用的初始Q值,Q值的设置应为场内的标签数量约等于2Q。Q值的范围为0~15,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Session:1个字节,询查EPC标签时使用的Session值。

0x00:Session使用S0;

0x01:Session使用S1;

0x02:Session使用S2;

0x03:Session使用S3。

其它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MaskMem:一个字节,掩码区。0x01:EPC存储区;0x02:TID存储区;0x03:用户存储区。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MaskAdr:两个字节,掩码的起始位地址(单位:Bits)。范围0~16383。

MaskLen:一个字节,掩码的位长度(单位:Bits)。

MaskData:掩码数据。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是MaskLen/8。如果MaskLen不是8的整数倍,则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为[MaskLen/8]取整再加1。不够的在低位补0。

AdrTID:询查TID区的起始字地址。命令中有此参数和LenTID时表示询查的是TID而不是EPC号。

LenTID:询查TID区的数据字数。LenTID取值为0~15,若为其它参数将返回参数错误信息。命令中有此参数和AdrTID时表示询查的是TID而不是EPC号。

Target(可选参数):1个字节,询查EPC标签时使用的Target值。

0x00:Target值使用A。

0x01:Target值使用B。

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Ant(可选参数):1个字节,本次要进行询查的天线号。

0x80 –天线1;

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ScanTime(可选参数):1个字节。本次命令询查时间。读写模块将会把询查命令最大响应时间设置为SanTime*100ms。

注:

①当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为空时表示无掩膜条件。

②Target、Ant、ScanTime为可选参数,命令中必须同时带有这三个参数或同时不带这三个参数。当命令中没有带这三个参数时,设备使用预先设定的Target、Ant、ScanTime参数询查标签;当命令中带有这三个参数时,设备使用这三个指定的参数值询查标签。

参数解析:

Ant:表示有天线询查到该标签,此模块固定0x01。

Num:本次应答中包含的电子标签的EPC/TID的个数。

EPC ID:读到的电子标签的EPC/TID数据,EPC-1是第一张标签的EPC/TID长度+第一张标签的EPC号或TID数据+第一张标签的RSSI值,依此类推。每个电子标签EPC号或TID 数据高字(EPC C1 G2中数据以字为单位)在前,每一个字的高字节在前。EPC/TID长度以一个字节表示。RSSI值长度以一个字节表示。

8.2.2 读数据

这个命令读取标签的保留区、EPC存储区、TID存储区或用户存储区中的数据。从指定的地址开始读,以字为单位。

ENum:在(0x00~0x0f)范围内表示EPC号长度,以字为单位。EPC的长度在15个字以内。此时无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ENum为0xff时有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无EPC参数项。如果为其它值将返回参数错误信息。

EPC:要读取数据的标签的EPC号。长度根据所给的EPC号决定,EPC号以字为单位,且必须是整数长度。高字在前,每个字的高字节在前。这里要求给出的是完整的EPC号。

Mem:一个字节。选择要读取的存储区。0x00:保留区;0x01:EPC存储区;0x02:TID 存储区;0x03:用户存储区。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WordPtr:一个字节。指定要读取的字起始地址。0x00 表示从第一个字(第一个16位存储区)开始读,0x01表示从第2个字开始读,依次类推。

Num:一个字节。要读取的字的个数。不能设置为0x00,否则将返回参数错误信息。Num 不能超过120,即最多读取120个字。若Num设置为0或者超过了120,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Pwd:四个字节,这四个字节是访问密码。32位的访问密码的最高位在Pwd的第一字节(从左往右)的最高位,访问密码最低位在Pwd第四字节的最低位,Pwd的前两个字节放置访问密码的高字。只有当读保留区,并且相应存储区设置为密码锁、且标签的访问密码为非0的时候,才需要使用正确的访问密码。在其他情况下,Pwd为零或正确的访问密码。

MaskMem:一个字节,掩码区。0x01:EPC存储区;0x02:TID存储区;0x03:用户存储区。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MaskAdr:两个字节,掩码的起始位地址(单位:Bits)。范围0~16383。

MaskLen:一个字节,掩码的位长度(单位:Bits)。

MaskData:掩码数据。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是MaskLen/8。如果MaskLen不是8的整数倍,则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为[MaskLen/8]取整再加1。不够的在低位补0。

注:当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为空时表示以完整的EPC号掩膜。

Word1, Word2...:以字为单位。每个字都是2个字节,高字节在前。Word1是从起始地址读到的字,Word2是起始地址后一个字地址上读到的字,以此类推。

8.2.3 写数据

这个命令可以一次性往保留区、TID存储区或用户存储区中写入若干个字。

WNum:待写入的字个数,一个字为2个字节。这里字的个数必须和实际待写入的数据个数相等。WNum必须大于0,最大为32。若上位机给出的WNum为0或者WNum和实际字个数不相等,将返回参数错误的消息。

ENum:在(0x00~0x0f)范围内表示EPC号长度,以字为单位。EPC的长度在15个字以内。此时无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ENum为0xff时有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无EPC参数项。如果为其它值将返回参数错误信息。

EPC:要写入数据的标签的EPC号。长度由所给的EPC号决定,EPC号以字为单位。高字在前,每个字的高字节在前。这里要求给出的是完整的EPC号。

Mem:一个字节,选择要写入的存储区。0x00:保留区;0x01:EPC存储区;0x02:TID 存储区;0x03:用户存储区。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WordPtr:一个字节,指定要写入数据的起始地址。

Wdt:待写入的字,字的个数必须与WNum指定的一致。这是要写入到存储区的数据。每个字的高字节在前。Data[]中前面的字写在标签的低地址中,后面的字写在标签的高地址中。比如,WordPtr等于0x02,则Data[]中第一个字(从左边起)写在Mem指定的存储区的地址0x02中,第二个字写在0x03中,依次类推。

Pwd:4个字节的访问密码。32位的访问密码的最高位在Pwd的第一字节(从左往右)的最高位,访问密码最低位在Pwd第四字节的最低位,Pwd的前两个字节放置访问密码的高字。在写操作时,应给出正确的访问密码,当相应存储区未设置成密码锁时Pwd可以为零。

MaskMem:一个字节,掩码区。0x01:EPC存储区;0x02:TID存储区;0x03:用户存

储区。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MaskAdr:两个字节,掩码的起始位地址(单位:Bits)。范围0~16383。

MaskLen:一个字节,掩码的位长度(单位:Bits)。

MaskData:掩码数据。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是MaskLen/8。如果MaskLen不是8的整数倍,则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为[MaskLen/8]取整再加1。不够的在低位补0。

注:当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为空时表示以完整的EPC号掩膜。

8.2.4 写EPC号

这个命令向电子标签写入EPC号。写入的时候,天线有效范围内只能有一张电子标签。

ENum:1个字节。要写入的EPC的长度,以字为单位。可以为0,不能超过31,否则返回参数错误信息。

Pwd:4个字节的访问密码。32位的访问密码的最高位在Pwd的第一字节(从左往右)的最高位,访问密码最低位在Pwd第四字节的最低位,Pwd的前两个字节放置访问密码的高字。在本命令中,当EPC区设置为密码锁、且标签访问密码为非0的时候,才需要使用访问密码。在其他情况下,Pwd为零或正确的访问密码。

WEPC:要写入的EPC号,长度必须和ENum说明的一样。WEPC最小1个字,最多31个字,否则返回参数错误信息。

8.2.5 销毁标签

这个命令用来销毁标签。标签销毁后,永远不会再处理读写模块的命令。

命令:

ENum:在(0x00~0x0f)范围内表示EPC号长度,以字为单位。EPC的长度在15个字以内。此时无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ENum为0xff时有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无EPC参数项。如果为其它值将返回参数错误信息。

EPC:要写入数据的标签的EPC号。长度根据所给的EPC号决定,EPC号以字为单位,且必须是整数个长度。高字在前,每个字的高字节在前。这里要求给出的是完整的EPC号。

Killpwd:4个字节的销毁密码。32位的销毁密码的最高位在Killpwd的第一字节(从左往右)的最高位,销毁密码最低位在Killpwd第四字节的最低位,Killpwd的前两个字节放置销毁密码的高字。要销毁标签,则销毁密码必须为非0,因为密码为0的标签是无法销毁的。如果命令中的销毁密码为0,则返回参数错误的应答。

MaskMem:一个字节,掩码区。0x01:EPC存储区;0x02:TID存储区;0x03:用户存储区。其他值保留。若命令中出现了其它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

MaskAdr:两个字节,掩码的起始位地址(单位:Bits)。范围0~16383。

MaskLen:一个字节,掩码的位长度(单位:Bits)。

MaskData:掩码数据。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是MaskLen/8。如果MaskLen不是8的整数倍,则MaskData数据字节长度为[MaskLen/8]取整再加1。不够的在低位补0。

注:当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为空时表示以完整的EPC号掩膜。

8.2.6 设定存储区读写保护状态

这个命令可以设定保留区为无保护下的可读可写、永远可读可写、带密码可读可写、永远不可读不可写;可以分别设定EPC存储区、用户存储区为无保护下的可写、永远可写、带密码可写、永远不可写;TID存储区是只读的,永远都不可写。EPC存储区、TID存储区和

用户存储区是永远可读的。

标签的保留区一旦设置为永远可读写或永远不可读写,则以后不能再更改其读写保护设定。标签的EPC存储区、TID存储区或用户存储区若是设置为永远可写或永远不可写,则以后不能再更改其读写保护设定。如果强行发命令欲改变以上几种状态,则电子标签将返回错误代码。

在把某个存储区设置为带密码可读写、带密码可写或把带密码锁状态设置为其它非密码锁状态时,必须给出访问密码,所以,在进行此操作前,必须确保电子标签已设置了访问密码。

ENum:在(0x00~0x0f)范围内表示EPC号长度,以字为单位。EPC的长度在15个字以内。此时无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ENum为0xff时有MaskMem、MaskAdr 、MaskLen、MaskData参数项,无EPC参数项。如果为其它值将返回参数错误信息。

EPC:要写入数据的标签的EPC号。长度由所给的EPC号决定,EPC号以字为单位,且必须是整数个长度。高字在前,每个字的高字节在前。这里要求给出的是完整的EPC号。

Select:一个字节。定义如下:

Select为0x00时,控制Kill密码读写保护设定。

Select为0x01时,控制访问密码读写保护设定。

Select为0x02时,控制EPC存储区读写保护设定。

Select为0x03时,控制TID存储区读写保护设定。

Select为0x04时,控制用户存储区读写保护设定。

其它值保留,若读写模块接收到了其他值,将返回参数出错的消息,并且不执行命令。

SetProtect:SetProtect的值由Select的值而确定。

当Select为0x00或0x01,即当设置Kill密码区或访问密码区的时候,SetProtect的值代表的意义如下:

0x00:设置为无保护下的可读可写

0x01:设置为永远可读可写

0x02:设置为带密码可读可写

0x03:设置为永远不可读不可写

当Select为0x02、0x03、0x04的时候,即当设置EPC区、TID区及用户区的时候,SetProtect的值代表的意义如下:

UHF电子标签读写器用户手册v2.0

UHF电子标签读写器LJYZN-RFID101 用户手册v2.0

目录 一、通讯接口规格 (4) 二、协议描述 (4) 三、数据的格式 (5) 1. 上位机命令数据块 (5) 2. 读写器响应数据块 (5) 四、操作命令总汇 (6) 1. EPC C1 G2(ISO18000-6C)命令 (6) 2. 18000-6B命令 (7) 3. 读写器自定义命令 (7) 五、命令执行结果状态值 (8) 六、电子标签返回错误代码 (12) 七、标签存储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2) 八、操作命令详细描述 (13) 8.1 命令概述 (13) 8.2 EPC C1G2命令 (13) 8.2.1 询查标签 (13) 8.2.2 读数据 (14) 8.2.3 写数据 (15) 8.2.4 写EPC号 (16) 8.2.5 销毁标签 (17) 8.2.6 设定存储区读写保护状态 (18) 8.2.7 块擦除 (20) 8.2.8 读保护设置(根据EPC号设定) (21) 8.2.9 读保护设定(不需要EPC号) (21) 8.2.10 解锁读保护 (22) 8.2.11 测试标签是否被设置读保护 (22) 8.2.12 EAS报警设置 (23) 8.2.13 EAS报警检测 (24) 8.2.14 user区块锁 (24) 8.2.15 询查单张标签 (25) 8.2.16 块写命令 (26) 8.3 18000-6B命令 (27) 8.3.1寻查命令(单张) (27) 8.3.2 按条件寻查标签 (27) 8.3.3 读数据 (28) 8.3.4 写数据 (29) 8.3.5 锁定检测 (29) 8.3.6 锁定 (30) 8.4读写器自定义命令 (30) 8.4.1 读取读写器信息 (30) 8.4.2 设置读写器工作频率 (31) 8.4.3 设置读写器地址 (32)

idiSolutionⅡ+超市货架电子标签解决方案说明书V1.0

CONFIDENTIAL

目录 1 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构架 (2) 2 终端显示模块(idiTag) (5) 2.1 多稳态液晶显示模块 (5) 2.2 射频通讯模块 (6) 2.2.1 射频频段描述 (6) 2.2.2 射频通信模块功能描述 (6) 2.3 纽扣电池和外壳 (7) 3 基站(idiStation2)和无线通讯 (8) 3.1 无线频段选择 (8) 3.2 基站结构 (8) 3.3 基站接口和连接 (9) 4 管理软件(idiLinker) (10) 4.1 概述 (10) 4.2 使用环境配置 (10) 4.3 idiLinker (10) 4.3.1 软件安装 (10) 4.3.2 登录系统 (10) 4.3.3 标签对码 (13) (1)标签查询 (14) (2)绑定标签 (14) (3)待发送 (15) 4.3.4 日志查询 (15) (1)操作日志查询 (15) (2)发送日志查询 (15) 4.3.5 系统设置 (16) (1)标签维护 (17) (2)用户设置 (17) (3)基站维护 (18) 5 手持对码器(idiTouch) (19) 5.1 开机即可启动idiTouch应用程序 (19) 5.2 主画面 (20) 5.3 标签对码 (21) 5.4 标签查询和商品查询 (22) 5.5 参数设定 (23) 5.6 数据同步 (24) 5.7 系统设定 (25) 6 导轨和安装工程 (26) 6.1 导轨系统及其配件 (26) 6.2 导轨和标签安装 (27)

idiSolutionⅡ超市货架电子标签解决方案说明书 1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构架 汉朗的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方案(idiSolutionⅡ)是以汉朗独有专利权的尚白R(Whiteon R)技术开发的点阵式黑白电子显示屏为核心部件,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无线通讯控制硬件,使用了汉朗专门为复杂多点通讯环境应用开发的射频通讯协议,配套有管理软件和程序功能模块,并辅助专用的对码器和防盗导轨等配件,是一套功能完善、操作简易、稳定性高而且兼容性很强的系统方案,主要应用于超市和连锁店的价格统筹管理,替代现有的以断码液晶屏为主的电子标签系统和传统的打印纸质标签。 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硬件主体主要包含三个层级架构,并通过“数据对接层”与用户数据进行交互,如下图所示: A: 系统管理层 系统管理层主要是为了完成整个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方案的状态管理,通过idiLinker 服务器体系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送和状态的实时检查。与用户的数据对接也是通过idiLinker 服务器来完成的。标签价格信息本身来自于商超已有的POS机服务器系统,通过汉朗服务器上面的管理软件(idiLinker)可以实现与商超目前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同步,确保汉朗系统的数据信息全部来自于目前超市本身的POS数据系统。这个对接部分可以延伸为“数据对接层”,该层可以灵活匹配对应不同用户的数据对接方式。 B: 无线发送层 无线发送层主要是完成服务器的数据信息通过通讯协议处理转发给相应需要显示的idiTag,即电子标签终端。无线发送层主要是idiStationⅡ基站组成,每个基站控制的区域和电子标签终端是预设好的,实现了根据客户自定义需求对标签信息更新。

S7-1200 PLC 与RFID 读写器的通信

1. S7-1200 RF200 1 S7-1200 1-1 S7-1200 PLC S7-1200 SIMATIC S7 PROFINET IO SIMATIC PROFIBUS DP PROFIBUS DP GSM/G GPRS web I/O SIMATIC

CPU S7-1200 SIMATIC S7-1200 SIMATIC S7-1200 S7-1200

S7-1200 SIMATIC S7-1200 3 2 CPU 13 2 (RS232/RS485) 4 PS 1207 115/230 V 24 V SIMATIC S7-1200 VDE UL, CSA FM Class I Cat 2 A C D T4A ISO 9001 SIMATIC S7-1200 PROFINET PROFINET PROFINET HMI SIMATIC

TCP/IP ISO-on-TCP S7 CAT5 PG PC PG SIMATIC S7-1200 CPU SIMATIC HMI Basic SIMATIC S7-1200 CPU SIMATIC S7-1200 CSM 1277 RS232 RS485 CPU (Freeport)” ASCII USS MODBUS CM 1241 S7-1200 SIMATIC S7-1200

UL 508 CSA C22.2 No. 142 FM Class I, div. 2, group A, B, C, D; T4A Class I, Zone 2, IIC, T4 VDE 0160 EN 61131-2 EMC EN 50081-1 50081-2 50082-2 S7-1200 : IP20 IEC 529 95% 0 ... 55 °C 0 ... 45 °C -40 ... +70 °C 95% 25 ... 55 °C 5/24 V DC 500 V 115/230 V AC 1500 V 115/230 V AC 115/230 V AC 1500 V 230 V AC 5/24 V DC 1500 V 115 V AC 5/24 V DC 1500 V EMC EN 50082-2 IEC 801-2 IEC 801-3 IEC 801-4

RFID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介绍

RFID设备操作使用说明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前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即手持终端或桌面式终端)与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电子标签用以驱动电子标签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本次购买的两套设备均为深圳市溪源尔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分别为E9900U超高频手持机及RFID桌面式超高频发卡器。但所购买的手持终端机功能进行了裁剪,只具有UHF RFID识别及WIFI功能。 下面讲解下两套设备的使用: E9900U超高频手持终端机 注:关于手持机快捷键的一些说明:左右两侧的黄色按键是显示桌面的功能,键盘上黄色按键是二维扫描的快捷键,F2键是打开二维应用程序的快捷键 1.开关机 长按手持机键盘右下角的红色小按键3秒开机,再次长按关机。 2.触摸笔校准 在桌面上找到“我的设备”,打开“我的设备”->“控制面板”->“笔针”,出现以下触摸笔校准界面

选择“校准”点击“再校准”。

用触摸笔依次点击十字光标进行校准。最后再点击一下屏幕或者按一下”OK”键保存设置。 3.查看内存和Nandflash 空间大小 “我的设备”->控制面板->系统。可以看到剩余内存为191132KB 约187M。其余内存为系统运行所需内存。 查看NandFlash 空间大小。 找到nandflash 右键->属性或者“我的设备”->控制面板->存储管理器如下图: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使用说明书

北辰电气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 使用说明书 扬州北辰电气集团

目录 1概述 (1) 2设备外观 (1) 3技术参数 (2) 4功能配置 (3) 5设备操作 (4) 6手持终端 (8)

1概述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可以自动快速识别周转箱和电能表等计量设备的信息,实现计量智能库中计量设备出入库、储位变更、库房盘点、出入库作业调度、库存预警、库存监控、统计查询、调度策略管理、库房信息管理等功能。通过计量服务总线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和信息交互,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对计量智能平库自动化设备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提升电力公司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识别对象为国网09标准和13标准规范中的单、三相电能表、采集终端和互感器,及承载以上计量设备的周转箱。 2设备外观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金属外露表面,采用铝型材作结构支撑,铝材拉制后进行水喷沙处理、再进行阳极氧化,厚度11微米。执行国标GB 10014-87(ISO 2164-19100),钣金全部采用喷塑涂层保护。涂层下的金属表面预先经除锈处理,表面经脱脂、酸洗—磷化然后再涂覆。涂料采用热固环氧树脂(粉状),涂层厚度60μm,其质量按GB61007-86标准执行,所有涂层、不锈材料和铝材,表面色泽均匀一致。

3技术参数

4功能配置 为了提高分拣效率,本装置软件兼顾分拣和全检测试方式,测试时先按分拣测试项目进行快速分拣测试,分拣项目完全合格的再进行全检加严测试。核查装置自动调取测试方案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自动分拣,同时核查测试系统可以把测试数据上传至营销系统。 门式周转箱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装置:具备射频调制信号的收发功能,频率范围:100MHz-6GHz。高频电子标签测试配套线圈天线依照ISO 10373-6标准和ISO 10373-7标准设计,高频阅读器测试配套高频标签反射器依照ISO 10373-6标准设计。 系统支持检测带安全认证功能的新型低压电流互感器用电子标签。可选择密钥状态、读取电子标签用户区发行域信息、支持加密写入互感器电流变比等信息、可将公钥更新为私钥并验证正确性。检测项目包括电子标签的密钥符合性、电子标签的可读性、电子标签的可写性、数据篡改检查、电子标签的识读距离、铭牌条码信息与芯片存储的资质信息一致性检查。 手持式电子标签读写终端(含存储扩展TF卡):用于验证互感器是否具有电子标签以及电子标签的密钥是否满足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密钥加密要求,并可以正确读取及修改互感器标签用户数据区内写入的全部数据。

基于单片机的RFID读写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RFID读写器设计 摘要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又称电子标签(E-Tag),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现已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因此,研究、设计和开发RFID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论文系统地论述了射频识别系统和读卡器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射频识别系统中的许多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射频识别读卡器的设计方案。 本文首先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方向和应用情况。在充分研究了射频卡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国际相关标准后,进而提出了基于STC11F32单片机的射频读卡器系统设计的方法。设计采用MFRC522射频读写模块在STC11F32单片机的控制下实现对Mifare卡的读写访问操作。 硬件部分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射频模块设计,天线电路设计,串行通信电路设计,声音提示及显示电路设计等,其中详细讨论了读卡器的软件设计方法。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处理程序,射频基站芯片RC522的基本操作、Mifare卡操作程序设计、声音提示及显示部分程序等。论文中系统地讨论了软件实现读卡器与Mifare卡之间通信所要求的请求应答、防冲撞、选卡片、认证、读写等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 关键词:射频识别,读卡器,IC卡,STC11F32,MFRC522

Abstrac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also known as electronic tags (e-Tag), is an RF signal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nd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RFID applications widening, has been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will become a basic technology of the futur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refore, research,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RFID system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card reader to the paper system, many of the key technolog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ull study of RF Card basic principl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n put forward based on STC11F32 single chip RF card reader system design method. The design adopts MFRC522radio frequency read write module in STC11F32unde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realize Mifare card read and write access operations. 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MCU control circuit design, design of the RF module, Antenna circuit design, circuit design of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voice prompts and display circuit design, including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reader software design methods. Software design, including the microcontroller handler,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RF base station chip RC522, Mifare c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voice prompts and display part of the program.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quest respons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ader with Mifare card required, anti-collision, election card, certification, read and write function module principle.

电子标签硬件安装中文说明.

TW系列 工程手册 Ver. 2. 5 AIOI -SYSTEMS CO., LTD.

■目录 1.关于TW系列施工上的制约 (1) 2.工程相关部件一览 (3) 3.导轨管与架子的连接 (4) 4.插头基盘的安装 (5) 5.在导轨管上安装插头基盘的注意点 (6) 6.接线箱(JB)与导轨管间的连法 (7) 7.电子标签的安装方法 (8) 8.电子标签的卸载方法 (10) 9.接线箱(JB)内电路板线路的连接方法 (11)

1.关于TW系列施工上的制约 1.每台控製器最大可能连接32台. 2.毎台接线箱(JB)最大可能连接电子标签(TW2030)160台(32 台 /chX5ch) (TW2030R 或TW2030G 及3位以下32 台/chX5ch) 8芯电缆 接线箱 I 5 芯电缆(0. 75SQ) I最 大50m 2芯电缆(0. 75SQ) 最人50m 信号灯I 2芯电缆(1. 25SQ) 垠大30m 导轨管 ^3 8芯电缆 最大32 台 JB 接线箱 Badge显示器 插头基盘

长度 种类 0~100m 通信用的扁平软线 100'200m TPCC5 (twisted-pair cable 范踌5) 200'1200m MVVS- 0. 75SQ (binirukyabutaiyakeburu 带屏蔽的) twisted-pair cable 使用的时候,LAN 电缆同样血接连接.不过,请根据噪疗相对改变线路, 做到下图那样.(大头针号码趋向:把tzume 做为上而时,左血是1号?) ^2 1台JB 上连接2台BadgeU 示器或1台JB 上连接1台Badge 就不器的距离超过50m 的伸兄下,请 与敝 公司联系. ^3关丁?上述以外的电线和导轨管的使用,请在电子标签安装庙 在満负叔通讯状态,测量输 出的末端轨道间 的电确认电斥是否在16VP-P 以上。或请与敝公司联系。 ^4以下是在1根导轨管(1.8M ) 品名 最人安装台数 TW2000 12 TW2030 8 TW2050 6 在不同型号电子标签的场合下安装数量耍满足下列条件: 7a + 10P + 13y W 84 a : TW2000的连接数 P : TW2030的连接数 Y : TW2050的连接数 上述以外的安装问题请与敝公司联系. 探 在棘电容易发生的地方安且设备时,在安装设备部位(如:桌子货架等)及设备的FG (表面与 地面)端 处或外壳上进行接地措施. 探 如果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请与敝公司联系. 在网络连线的场合下 针脚号码 、綠青末 检白青白緑 I 2 3 4 5 6 7 IS 白綠 白青 緑 日茶 RJ-45 在TW 系列的场合下

UHF RFID读写器设计方案

[导读]为了分析UHF RFID读写器系统抗干扰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ISO18000-6 type B 协议下UHF 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案,并对其通信过程进行了Simulink仿真,给出了曼彻斯特编解码以及2ASK调制解调的模型。 为了分析UHF RFID读写器系统抗干扰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ISO18000-6 type B 协议下UHF 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案,并对其通信过程进行了Simulink仿真,给出了曼彻斯特编解码以及2ASK调制解调的模型。 最后,结合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高斯白噪声信道分析了系统的信道抗干扰性能,给出了系统的误码率随信噪比变化曲线。仿真表明本方案所设计的UHF RFID读写器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 0 引言 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系统,通过射频无线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进行读、写数据等相关操作,这种无线获取数据的方式在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RFID系统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和计算机网络构成,其中读写器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在系统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超高频读写器在远距离识别以及高速数据读取方面有着显着的优势,为此本文研究基于ISO 18000-6标准的Type B协议下的高频读写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RFID工作原理

不同的RFID系统,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其依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一样的。RFID系统读写器与电子标签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由读写器模块中振荡器产生射频振荡信号,经过载波形成电路产生载波信号,再经过发送通道编码、调制和功率放大后经天线发出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到工作区域,读取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一部分用于产生能量驱动电源激活自身工作,一部分用于获取信息,并根据指令将带有自身信息的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由天线发送给读写器。读写器再将读取的信号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读写器在RFID 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同时接收来自主机系统的控制指令。各种读写器虽然在耦合方式、通信流程、数据传输方法,特别是在频率范围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别,但是在功能原理上,以及由此决定的构造设计上,各种读写器是十分类似的。在ISO18000-6 Type B 协议下RFID 系统是基于读写器先发言原理工作,即读写器先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到该工作区域时,首先产生感

电子标签系统使用说明书

山西国药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电子标签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编 制:宋飞 审 核: 批 准: 项目经理: 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4 月 20日

目录 目录 (2) 1 信息流程 (3) 2 工作方式 (3) 3 操作步骤 (3) 3.1启动文件: (3) 3.2启动界面: (3) 3.3登录界面: (3) 3.4PTL主界面: (4) 3.5作业区域模块: (4) 3.5.1C区作业: (5) 3.6系统设置模块 (6) 3.6.1 标签货位设置: (6) 3.6.2 控制器设置: (7) 3.6.3 任务信息维护: (8) 3.7系统查询模块 (10) 3.7.1 历史任务查询: (10) 3.7.2 控制器日志查询: (11) 3.7.3 货位信息查询: (11) 4 故障处理 (12) 5 系统安装 (12) 6 系统维护 (18) 6.1网络中断故障恢复 (18) 6.2系统断电故障恢复 (18) 6.3电子标签损坏 (18)

1 信息流程 正常情况下,PTL控制系统(电子标签系统)从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库上读取作业任务,经过处理后,发给电子标签以太网接线箱,作业过程中实时接收电子标签的各种电报,经过处理后,将任务的完成电报或故障电报发给管理机。 PTL控制系统作业流程为拆零区出库作业流程。PTL控制系统从数据库服务器上读取到出库作业任务,经过处理后,下发给电子标签;人工通过电子标签提示完成出库任务或任务作业中出现数量不符合等错误,人工按下相应按键后,PTL控制系统会获得完成电报(或故障电报),并将电报上传给数据库服务器。 2 工作方式 电子标签的操作方式为与WMS管理系统联机操作。 3 操作步骤 3.1启动文件: 双击桌面上的如图所示启动文件。 3.2启动界面: 系统启动后会弹出如图所示启动画面; 数据库连接成功可以自动切换到下一画面,不成功则会自动报错并自动关闭程序; 3.3登录界面: 数据库连接成功后会出现登陆界面(如下图); 选择用户、输入密码并点击确定键,密码正确则登陆成功,密码错误会提示重新输入密码;点击“取消”可以退出程序;

进步RFID读写器的读取效果的解决办法

、管路敷设技术,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电气课件中调试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

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电力保护装置

可以看出,在零中频接收模拟输出除了所需要的标签回传数据外,数据帧同步头还混杂了直流偏移干扰以及高频噪声.由于距离较远,有用信号的p-p 值仅有110,波形畸变严重,信噪比较差。 经过CIC 及带通滤波,可以得到图4所示的曲线,此时滤波器去除了混杂的噪声,波 形变得比较圆滑整齐,能够较容易的分辨出数据帧的同步头和数据位.图中同时显示了过零检测的解码曲线(位于图形下方,方波上边标注的是过零检测的0和1及其样本点数量;下方标注解码结果。2B4 :0,表示第2字节的第4位解码为0),该算法在横轴坐标240左边出现了解码判决错误(1B5:1,码元0被判决为1),表明处理畸变干扰能力有限。 图4 直接过零检测解码的效果 同时采用直流偏移校正和相干检测方法对同一个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曲线及效果参见图5。解码结果波形显示算法改善了同步头的解码效果。同时,横轴坐标240左边被正确的解码(1B5:0),证明了该算法在远距离标签返回信号幅度比较小或者标签信号中值波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确获得EPC 数据。 图5 直流偏移校正及相干检测解码的效果 5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零中频架构超高频RFID 读写器数字接收机设计中的性能瓶颈,明确了影响接收性能的噪声干扰、直流偏移及解码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从基带数字信号处理角度,在过采样滤波处理基础上,给出直流偏移校正和相关解码等解决办法.经过测试验证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样本

EPC G2 UHF RFID 860MHz-960MHz 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说明书是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描述EPC G2 UHF RFID电子标签的定义及使用步骤。 如果用户需要详尽了解该标准, 请参考有关EPC G2 UHF RFID 电子标签完整的标准资料。 524_FCD_18000_3.PDF: 为EPC G2 UHF的相关的详细英文标准资料。 特别说明: 在本文中如有与该上述标准文件中有冲突的部份, 用户应以标准文件为准。 本说明书描述符合EPC G2 UHF RFID标准的电子标签的说明、标签操作命令集以及标签的响应数据格式。在EPC G2的命令集包括对电子标签操作的基础命令集以及各厂商的提供的标签的可选用命令集。用户在具体使用某厂商的卡片时, 还需参考各厂商卡片提供的专用命令集。但对于通用的命令集, 各标签生产厂商提供的电子标签都应该是支持的。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部份: 1)EPC G2 UHF标准的接口参数 2)电子标签数据存贮结构 3)几个重要的EPC标签的概念说明 4)电子标签操作命令集

第一章EPC G2 UHF标准的接口参数 对于每间公司生产的符合EPC G2 UHF标准的电子标签, 其性能均应符合EPC G2 UHF相关无线接口性能的标准。从用户应用电子标签的角度来说, 我们不需要详细了解该标准的各项参数及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接口性能指标。对以下参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于用户选用电子标签的应用会有较大的帮助。 以下为EPC G2 UHF物理接口概念以及其简明说明, 以帮助用户对该标准有一个了解。详细说明请参考EPC G2 UHF标准文本。 . 系统介绍 EPC系统是一个针对电子标签应用的使用规范。一般系统包括有读写器、 电子标签、天线以及上层应用接口程序等部份。每家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 合有家的相关标准, 所提供的设备在性能上有不同, 但功能会是相似的。 . 操作说明 读写器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发送信息, 发送方式是采用无线通信 的方式调制射频载波信号。标签经过相同的调制射频载波接收功率。 读写器经过发送未调制射频载波和接收由电子标签反射(反向散射)的信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用户手册V1.10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 用户手册V1.10

目录 一、通讯接口规格 (1) 二、协议描述 (1) 三、数据的格式 (2) 1. 上位机命令数据块 (2) 2. 读写模块响应数据块 (2) 四、操作命令总汇 (4) 1. EPC C1 G2(ISO18000-6C)命令 (4) 2. 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 (4) 五、命令执行结果状态值 (5) 六、电子标签返回错误代码 (9) 七、标签存储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9) 八、操作命令详细描述 (10) 8.1 命令概述 (10) 8.2 EPC C1G2命令 (10) 8.2.1 询查标签 (10) 8.2.2 读数据 (12) 8.2.3 写数据 (14) 8.2.4 写EPC号 (15) 8.2.5 销毁标签 (15) 8.2.6 设定存储区读写保护状态 (16) 8.2.7 块擦除 (18) 8.2.8 读保护设置(根据EPC号设定) (19) 8.2.9 读保护设置(不需要EPC号) (20) 8.2.10 解锁读保护 (21) 8.2.11 测试标签是否被设置读保护 (21) 8.2.12 EAS报警设置 (22) 8.2.13 EAS报警检测 (23) 8.2.14 询查单张标签 (23) 8.2.15 块写命令 (23) 8.2.16 读取Monza4QT工作参数 (25) 8.2.17 设置Monza4QT工作参数 (26) 8.2.18 指定掩码扩展读数据 (27) 8.2.19 指定掩码扩展写数据 (28) 8.2.20 带缓存询查 (30) 8.3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 (32) 8.3.1 读取读写模块信息 (32) 8.3.2 设置读写模块工作频率 (33) 8.3.3 设置读写模块地址 (34) 8.3.4 设置读写模块询查时间 (34) 8.3.5 设置串口波特率 (34) 8.3.6 调整功率 (35) 8.3.7蜂鸣器设置 (35)

RFID读写器的主要功能

RFID读写器的主要功能 RFID读写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 称为"RFID阅读器",即无线射频识别,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 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 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读 写器有固定式的和手持式的,手持RFID读写器包含有低频,高频,超高频,有源等。 RFID技术目前应用于很多行业,如物流、防伪溯源,工业 制造,ETC等。特别是工业4.0的概念提出后,RFID读写器在 制造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RFID读写器在制造业使用中,配合电子标签在生产、运输 以及仓库管理中日益突出。在生产环节代替条码刷枪,实现自 动采集数据;物料拉动环节配合AGV小车运输;仓库环节管理货 物进出、盘点等。 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缩写)中,读写器被定义成RSU(Road Side Unit),即路侧单元,读写车载单元OBU(On Board Unit)。 RFID读写其应用于车场管理中,实现对车辆身份判别,自 动扣费。如果采用远距离RFID读写器,则可以实现不停车、免 取卡的快速通道,或者无人值守通道。 RFID读写器 (RFID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 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

作。典型的RFID读写器包含有RFID射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射频识别系统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读写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取器(取决 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 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的传递、数据的交换。 主要功能 1)Reader的频率决定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段 2)Reader的功率直接影响射频识别的距离 3)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功能 4)读写器与计算机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 5)能在读写范围内实现多标签同时识读,具备防冲撞功能 6)适用于固定和移动标签的识读 7)能够校验读写过程中的错误信息 8)对于有源标签,能够标识电池相关信息,如电量等工作原理:

RFID 读写器的设计

RFID 读写器的设计 0 引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利用感应、电磁场或电磁波为传输手段,完成非接触式双向通信,获取相关数据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卡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己经广泛使用,准备接替目前许多人工完成的工作程序。 RFID 技术是一个崭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它不仅涵盖了射频技术,还包含了射频技术、密码学、通信原理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新兴学科。因此,对 RFID 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随着21世纪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基于远程信息化网络管理技术和移动商务的社会需求,RFID 技术智能管理系统将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RFID 技术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研究开发 RFID 技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一个典型的 RFID 系统一般由 RFID 标签、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 RFID 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编码数据,用以惟一标识标签所附着的物体。与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RFID 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设备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并且认为是条形码标签的未来代替品。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 RFID 标签进入读写器工作场时,其天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 RFID 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向读写器发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读写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RFID 标签的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接收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他操作。 RFID 针对常用的接触式识别系统的缺点加以改良,采用射频信号以无线方式传送数据资料,因此识别卡不必与读卡机接触就能读写数据资料。 1 系统总体简介本系统以 AT89252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 RFID 读写基站 U2270B 对 Temic 公司的射频卡(本系统使用 EM4100卡)进行数据的读写。在通信方面使用 USB 高速通信接口,采用南京沁恒公司的 USB 主控芯片 CH375。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利用 SD卡。系统总体框。 2 RFID 读写模块 U2270B的载波频率为100~150 kHz,其调制方式为曼彻斯特码和双相位码。U2270B 的电源供给可为 5 V 的稳压电源或者是12 V 的汽车蓄电池。它可以为RF场提供能量,其中在短距离运用时,外围驱动电路简单。U2270B 还具有信号微调能力,而且其读写距离可达7~10 cm。U2270B还具有电压输出功能可以给微处理器或其他外围电路供电。 U2270B具有省电模式和 STANDBY 控制可选,所以设计基站电路时可以按照功能的不同要求,设计基站的外围电路。具体电路图。 本系统采用9 V 电池供电,并通过 STANDBY 端进行省电模式的控制。同时通过桥式二极管来增强读写距离。通过调整RF引脚所接电阻的大小,可以将内部振荡频率固定在150 kHz,然后通过天线驱动器的放大作用,在天线附近形成150 kHz的射频场,当射频卡进入该射频场内时,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在射频卡的天线端会产生感应电势,该感应电势也是射频卡的能量来源。数据写入射频卡采用场间隙方式,即由数据的“O”和“1”控制振荡器的启振和停振,并由天线产生带有窄间歇的射频场,不同的场

RFID系统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硬件结构

2012年第08期,第45卷 通 信 技 术 Vol.45,No.08,2012 总第248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48,Totally RFID系统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硬件结构分析 徐丽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也称为“无线条形码”,射频识别以非接触性、识别速度快、可以多卡识别等优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特性受到广泛重视。应用非常广泛,如动物识别、门禁控制、生产线自动化控制、停车场管理、物料管理等等。对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读写器硬件结构,电子标签硬件结构,希望对RFID 系统的开发有所帮助。 【关键词】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电子标签;硬件结构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2)08-0118-02 RFID Reader and Transponder Hardware Structure Analysis XU Li-ping (Ener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Abstract】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s a non-contac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lso known as “wireless bar code”. RFID, for its non-contact, high-speed identification, multi-card recognition, is superior to othe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us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RFID has very wide applications, such as animal identification, access control, automatic control of production line, parking management, material management and so on. This paper describes RFID’s working principle,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reader’s hardware structure, the transponder’s hardware structure, hoping that this could be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RFID system. 【Key words】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reader; transponder; hardware structure 0 引言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方式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1]。射频识别系统包含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数据管理处理单元3部分组成[2]。电子标签中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读写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 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耦合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在耦合通道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信息的交换。一般读写器先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并做出应答,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自身编码等信息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3-4]。 1 读写器硬件结构分析 读写器硬件结构框图[5]如图1所示,由射频电路模块和基带电路模块构成。 1.1 射频电路模块 射频电路模块框图如图2所示,射频电路模块除了产生高频信号激活电子标签,给电子标签提供能量外,还包括两个独立的收发通道,将按照协议编好的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并通过天线发送给电子标签,接收并解调电子标签反馈的微弱的背向散射高频信号并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基带信号。 收稿日期:2012-04-12。 作者简介:徐丽萍(1966-),女,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与通讯教学与 科研。 1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