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CS-931系列光差保护联调实验方法整理

RCS-931系列光差保护联调实验方法整理

RCS-931系列光差保护联调实验方法整理
RCS-931系列光差保护联调实验方法整理

RCS-931系列光差保护联调实验方法整理RCS-931系列光差保护联调实验的方法说明

两侧装置纵联差动保护功能联调方法:

1、模拟线路空冲时故障或空载时发生故障

a、本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对侧断路器在断开位置,本侧模拟单相故障,本侧差动保护瞬时动作跳开断路器,然后单相重合。

b、本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对侧断路器在断开位置,本侧模拟相间故障,本侧差动保护动作跳开断路器。

注意:注意保护装置里开入量显示应确实有三相跳闸位置开入,且将“投纵联差动保护”控制字置“1”、压板定值里“投主保护压板”置“1”,屏上“主保护压板”投入。

c、两侧断路器均在合闸位置,对侧加且只加三相正常的平衡电压,本侧模拟单相故障,差动保护不动作。

d、两侧断路器均在合闸位置,对侧加且只加三相正常的平衡电压,本侧模拟相间故障,差动保护不动作。

2、模拟弱馈功能:

注意在模拟弱馈功能的时候,弱馈侧的三相电压加的量应该小于65%(37.5V)但是大Un于TV断线的告警电压33.3V,使装置没有“TV断线”告警信号。

模拟弱馈功能的方法之一:对侧只加三相平衡的34V(大于33.3V小于37.5V)的电压量: a、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对侧加相电压34V的三相电压,本侧模拟单相故障,两侧差动保护相继动作跳开断路器,然后单相重合。

b、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对侧加相电压34V的三相电压,本侧模拟相间故障,两侧差动保护相继动作跳开断路器。

模拟弱馈功能的另外一种方法:对侧不加任何电压电流模拟量:

a、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对侧不加任何电压电流模拟量,本侧模拟单相故障,两侧差动保护相继动作跳开断路器,然后单相重合。

b、两侧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对侧不加任何电压电流模拟量,本侧模拟相间故障,两侧差动保护相继动作跳开断路器。

(注意:由于常规的220KV变电站的220KV线路的电压大部分接的都是母线PT,所以此时在不加任何电压的情况下,由于开关是处于合位,此时三相电压向量和小于8伏,但正序电压小于33.3V,则肯定是延时1.25秒发TV断线异常信号的,虽然此时装置报TV断线,由于此时装置主保护投入,通道正常,没有其他什么闭锁重合闸开入,也还是可以充起电的,所以这样模拟出来的仍然是弱馈功能。) RCS-931系列光差保护联调实验的的一些补充说明:

1、空充线路试验:

a、将N侧开关分位,M侧加入单相或多相电流大于IH(差动高定值),M侧保护可选相动作,时间30毫秒左右。M侧加入单相或多相电流大于IM(差动低定值),M 侧保护可选相动作,时间60毫秒左右。N侧的保护不动作(也不起动)。在M侧加入故障电流后,M侧装置起动并向N侧发差动允许信号;当N侧开关处于分位时,N 侧931装置判断有差动电流,且符合差动动作方程,则给对侧发允许信号,使M侧能动作。(两侧主保护压板都得投入)

b、将M侧开关分位,N侧加入单相或多相电流大于IH,N侧保护可选相动作,时间30毫秒左右。N侧加入单相或多相电流大于IM,N侧保护可选相动作,时间60毫秒左右。M侧的保护不动作(也不起动)。

2、模拟弱馈线路故障试验:

两侧开关均在合位,N侧(弱馈侧)加入大于33.3V(防止PT断线)小于

65%Un(65%Un的电压值为37.531V)的三相电压。

a、M侧模拟任何一种故障,故障电流大于IH(差动高定值),M侧保护可选相动作,动作时间在28毫秒左右,N侧保护亦能动作,时间约为7-8毫秒。【两侧保

护装置动作时间不同的原因在于两侧装置的起动时间不同。M侧(电源侧)加电流起动后,装置即开始计时。而N侧(弱馈侧)是在收到M侧(电源侧)的差动允许信号后才开始起动,由于起动计时点不同,因此显得M侧动作得慢。】

b、M侧模拟任何一种故障,故障电流大于IM(差动低定值),M侧保护可选相动作,动作时间58毫秒左右,N侧保护亦能动作,时间约为37毫秒。

3、模拟弱馈侧PT断线时试验:

两侧开关均在合位,若N侧(作为弱馈侧)加入小于33.3V的三相电压或不加电压,则N侧发PT断线报警信号,此时M侧模拟故障。

a、M侧故障电流大于IH(差动高定值),且Im(Im为M侧所加故障电

流),4In(In为N侧所加故障电流)时,M侧保护可选相动作。N侧动作的时间为7

毫秒,M侧约为67毫秒,原因与上面一条类似:N侧(弱馈侧)是在收到M侧(电源侧)的差动允许信号后再经30毫秒延时,N侧才开始起动并向M侧发差动允许标志,

由于起动计时点不同,因此显得M侧动作得慢。

b、M侧故障电流大于IM(差动低定值),且Im(Im为M侧所加故障电

流),4In(In为N侧所加故障电流)时,M侧保护可选相动作。N侧动作的时间为37毫秒,M侧约为97毫秒。

4、模拟出口高阻接地试验

两侧开关均在合位,N侧加三相正常电压,M侧加入故障电流大于IM(差动低定值),零序电压要大于2伏且故障相电压不小于70%Un【70%Un的电压值为

40.418V】,故障时间在140毫秒以上,两侧保护选相动作,M侧保护装置动作时

间在120毫秒左右,N侧保护装置动作时间10毫秒左右(N侧的差动元件也必须满足低定值动作条件,否则,只有M侧的保护装置动作。)。实际上是N侧在M侧动

作完后(M侧向N侧发的跳令,N侧收到远跳信号和本侧差动动作元件做“与门”)才动。此时的动作元件为零差。在N侧做的试验方法相同。注意:除了本实验是不需要同时投两侧差动压板之外,其余试验中,两侧保护差动压板必须同时投入,否则,任何一侧都无法动作。在本实验中,在M侧加故障量,N侧差动压板不投,M 侧保护也可以动作。

----需要说明的一点儿:这种试验方法的动作元件是零序差动保护元件,在M

侧模拟故障时,要保证零序电压大于2伏且三相中最低相电压不小于70%Un,我们常常说是故障相电压不小于70%Un的原因是做单相接地故障时,只有故障相电压才会有降低,其它非故障相电压是维持在正常的57.74伏不变的。此时M侧零差保护元件动作后,不受对侧的允许信号闭锁开放,零差保护元件是不需要对侧的允许信号来开放的,这个时候,M侧的零差动作元件动作后向对侧发“联跳(远跳)”信号,对侧再与本侧的差动元件做与门保护动作。

----还有一种形式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假如两侧开关均在合位,N侧加且只加三相正常电压,M侧加入故障电流大于IM(差动低定值),这个时候故障电流加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M侧加故障电流的形式是直接加且只加电流,电压量不加。第二种:M侧加故障电流的形式是加且只加电流,同时也可以加三相正常电压,就是要保证不要出现零序电压。这个时候,两侧的差动保护是不会动作的。因为N侧开关在合位并且加且只加三相正常电压,不会向对侧发差动允许信号的。所以差动保护是不会动作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