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抗体(κ-IgLC)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人κ-IgLC,且与其他相关抗体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κ-IgLC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实验原理

用纯化的人κ-IgLC包被酶标板,制成固相载体。向微孔中加入标准品或待测样品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κ-IgLCE进行反应,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κ-IgLC呈负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1×20ml/瓶。

3.标准品2瓶。

4.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

(HRP-rabbit anti-human IgE Diluent):1×10ml/瓶。

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

(HRP-rabbit anti-human IgE):1×60μl/瓶(1:100)。

6.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7.浓洗涤液(Wash Buffer):1×2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8.终止液(Stop Solution):1×10ml/瓶(2N H2SO4)。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5.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6.蒸馏水,容量瓶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

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200IU/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200IU/ml,100IU/ml,50IU/ml,25IU/ml,12.5IU/ml,6.25IU/ml,3.12IU/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IU/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00IU/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200IU/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 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50μl,余孔加待测样品5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同时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工作液50μl(取1μl酶标记抗体加99μl酶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2.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30分钟。

3.温育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200μl/每孔,甩干。

4.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孔内有明显蓝色,即可终止)。

5.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6.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实验备注

1.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

2.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最后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工作液。

4.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本操作说明适用于48T试剂盒,但48T试剂盒所有试剂减半。

2.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

3.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4.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5.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稀释倍数。

6.在配制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底物请避光保存。

8.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剖析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基本概念 1、抗体: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 20世纪40年代初期,Tiselius和Kabat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证实了抗体活性与血清丙种球蛋白组分相关。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后可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然后加入相应抗原吸收以除去抗体,将除去抗体的血清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发现丙种球蛋白(γ-G)组分明显减少,从而证明了抗体活性是存在于丙种球蛋白内。 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区别: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 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一)重链和轻链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 1. 重链 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由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故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不同的同种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链内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功能区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同一类Ig根据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别,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如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IgM、IgD和IgE尚未发现有亚类。 2.轻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分子量约25 kD,由21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轻链可分为两型,即κ(kappa)型和λ(lambda)型,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两型轻链的功能无差异。不同种属中,两型轻链的比例不同,正常人血清免疫球蛋白κ:λ约为2:1,而在小鼠则为20:1。κ:λ比例的异常可能反映免疫系统的异常,例如人类免疫球蛋白λ链过多,提示可能有产生λ链的B细胞肿瘤。根据λ链恒定区个别氨基酸的差异,又可分为λ1、λ2、λ3和λ 4 四个亚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分析不同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现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ariable

TripleTOF高分辨质谱在单克隆抗体药物完整分子量测定及轻重链分析中的应用

应用实例 I :TripleTOF ?高分辨质谱在单克隆抗体药物完整分子量测定及轻重链 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 样品制备:将单抗Anti-Actin (mouse IgG2isotype, clone AC 40, Sigma )溶解于含30%ACN 和0.1%FA 的溶液中,溶液用30KD 超滤膜(Millipore, P/N UFC503096)离心过滤,根据盐及去垢剂含量,重复以上操作3至8次。 单抗样品用DTT 在60oC 下反应35分钟后切断二硫键,以得到重链及轻链用于LC-MS 分析。 高流速液相色谱方法:在岛津液相色谱系统上利用C8 ZORBAX Poroshell 色谱柱(Agilent, 300SB-C8, 1.0 mm ×75 mm, 5 μm )对完整抗体、重链、轻链进行快速分析。液相色谱梯度如表1右所示,流动相A :2%乙腈,0.1%FA ,流动相B :98%乙腈,0.1%FA 。 低流速液相色谱方法:利用Eksigent ? nanoLC-Ultra ?和cHiPLC ?-nanoflex 纳升液相系统对完整单抗样 品进行分析。富集柱:ChromXP C4-CL 3 μm, 300 ?,0.5 mm ×200 μm ,分析柱:ChromXP C4-CL 3 μm, 15 cm ×75 μm 。梯度如表1左所示,流动相A :2%乙腈,0.1%FA ,流动相B :98%乙腈,0.1%FA 。 串联质谱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表1. LCMS 液相梯度:右部分-快流速液相色谱梯度表;左部分-纳流液相色谱梯度表。 质谱方法:高流速分析时TripleTOF ? 5600采用Turbo V?离子源,在分析最初的2分钟时间内利用分流阀将液体导入废液,避免盐进入质谱。而低流速分析时TripleTOF ? 5600采用纳升离子源。 数据处理:利用BioAnalyst?中的贝叶斯算法进行去卷积处理以得到蛋白的完整分子量。 抗体药物完整蛋白分析 电喷雾离子源(ESI )结合飞行时间质谱(TOF ),由于其具有极佳的分辨率及质量测定范围,因此特别适合分析分子量较大的蛋白(~150 kDa )。TripleTOF ? 5600系统的分析质量上限为40,000 Da ,在此质量范围内能够轻松检测经电喷雾电离后的蛋白多电荷离子。采用TripleTOF ? 5600液质联用系统的一级质谱扫描模式测定单抗样品anti-actin 的完整分子量(图1)。本次测定上样量为10 μg ,采用了一个15分钟,流速为200 μL/min 的快速梯度进行分析。通过高质量的质谱图可以测定蛋白的完整分子量,并提供蛋白中异质糖基化的额外细节信息(图1)。 图1. 单克隆抗体Anti-Actin 一级质谱图及去卷积后谱图anti-actin 精确分子量为148513 Da 。 六碳糖的典型丢失显示该抗体由于具有不同的糖基化糖型而表现出非均一性。

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特征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大黄鱼,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鲈形亚目(Percoidei)、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Larimichthys),为暖温性集群洄游鱼类,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大黄鱼肉质较好且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除鲜食和制成特色风味水产品外,还具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大黄鱼产量急剧下降,大黄鱼养殖因此兴起。然而,近年来,在大黄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出现性成熟提早、病害频繁发生等问题,这些都说明大黄鱼的种质资源出现退化现象。 在长期的鱼类病害防治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通过鱼类的适应性免疫系统进行病害免疫防治的重要性。由于免疫球蛋白是鱼类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介质。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轻链和二条相对分子量较大的重链组成,在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和重链的N端,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有所变化,称为可变区,它赋予抗体以特异性。 因此,通过对大黄鱼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研究对增强大黄鱼免疫力,提高抗病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随机测序大黄鱼肌肉组织cDNA全长文库的克隆菌,获得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总结分析其特征。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的结构分析。 2.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相比有何特征。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nce Jones, BJ)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早在十九世纪后期,von Behring和Kitasato就发现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可产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抗毒素(antitoxin),随后引入抗体一词来泛指抗毒素类物质。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以及α1、α2、β和γ球蛋白等组分,并发现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γ区,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图4-1)。1968年和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的专门委员会先后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免疫球蛋白由四肽链分子组成,各肽链间有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在结构上Ig可分为三个大小大致相同的片段,其中两

个大小完全一致的片段位于分子的上方,通过一易弯曲的区域与主干连接,形成一“Y”字型结构(图4-2),组成Ig单体,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一)重链和轻链 任何一类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heavy chain,H),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light chain,L)。同一天然Ig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1.重链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各类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尽相同,因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重链分为五类(class)或五个同种型(isotype),即μ链、δ链、 链、α链和ε链,其相应的Ig分别为IgM、IgD、IgG、IgA和IgE。不同类的重链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链内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结构域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均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类Ig重链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二硫键的数目、位置也不同,据此又可将同一类Ig分为不同的亚类(subclass)。如人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IgM、IgD

【WO2019206729A1】鉴定抗体轻链和重链的可变结构域的配对【专利】

(12)NACH DEM VERTRAGüBER DIE 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 AUF DEM GEBIET DES PATENTWESENS(PCT)VER?FFENTLICHTE INTERNATIONALE ANMELDUNG (19)Weltorganisation für geistiges Eigentum Internationales Büro (43)Internationales Ver?ffentlichungsdatum(10)Internationale Ver?ffentlichungsnummer WO2019/206729Al 31.Oktober2019(31.10.2019) W IP O P C T (51)Internationale Patentklassifikation: C40B40/10(2006.01)C12N15/10(2006.01)Erkl?rungen gem??Regel4.17: —hinsichtlich der Berechtigung des Anmelders,ein Patent zu (21)Internationales Aktenzeichen:PCT/EP2019/059728beantragen und zu erhalten(Regel4.17Ziffer ii) (22)Internationales Anmeldedatum:Ver?ffentlicht: 16.April2019(16.04.2019)—mit internationalem Recherchenbericht(Artikel21Absatz (25)Einreichungssprache:Deutsch3) (26)Ver?ffentlichungssprache:Deutsch (30)Angaben zur Priorit?t: 18169334.225.April2018(25.04.2018)EP (71)Anmelder: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DE/DE];Kaiser-Wilhelm-Allee1,51373Leverkusen (DE). (72)Erfinder:STRERATH,Michael;Marc-Chaga l-Str86, 40477Düsseldorf(DE).BENDER,Christian;Glasstr.10, 50823K?ln(DE).V?LKER,Johanna;Ehrenbergstra?e 6,10245Berlin(DE).BOLIVAR LOPEZ,Julio,Cesar; Achenbach Str.56,40237Düsseldorf(DE). (74)Anwalt:BIP PATENTS;Alfred-Nobel-Str.10,40789 Monheim am Rhein NRW(DE). (81)Bestimmungsstaaten(soweit nicht anders angegeben,für jede verfügbare nationale Schutzrechtsart)AE,AG,AL, AM,AO,AT,AU,AZ,BA,BB,BG,BH,BN,BR,BW,BY, BZ,CA,CH,CL,CN,CO,CR,CU,CZ,DE,DJ,DK,DM, DO,DZ,EC,EE,EG,ES,FI,GB,GD,GE,GH,GM,GT, HN,HR,HU,ID,IL,IN,IR,IS,JO,JP,KE,KG,KH,KN, KP,KR,KW,KZ,LA,LC,LK,LR,LS,LU,LY,MA,MD, ME,MG,MK,MN,MW,MX,MY,MZ,NA,NG,NI,NO, NZ,OM,PA,PE,PG,PH,PL,PT,QA,RO,RS,RU,RW, SA,SC,SD,SE,SG,SK,SL,SM,ST,SV,SY,TH,TJ,TM, TN,TR,TT,TZ,UA,UG,US,UZ,VC,VN,ZA,ZM,ZW. (84)Bestimmungsstaaten(soweit nicht anders angegeben,für jede verfügbare regionale Schutzrechtsart)ARIPO(BW, GH,GM,KE,LR,LS,MW,MZ,NA,RW,SD,SL,ST, SZ,TZ,UG,ZM,ZW),eurasisches(AM,AZ,BY,KG,KZ, RU,TJ,TM),europ?isches(AL,AT,BE,BG,CH,CY,CZ, DE,DK,EE,ES,FI,FR,GB,GR,HR,HU,IE,IS,IT,LT, LU,LV,MC,MK,MT,NL,NO,PL,PT,RO,RS,SE,SI, SK,SM,TR),OAPI(BF,BJ,CF,CG,CI,CM,GA,GN, GQ,GW,KM,ML,MR,NE,SN,TD,TG). (54)Title:IDENTIFYING THE PAIRING OF VARIABLE DOMAINS OF LIGHT AND HEAVY CHAINS OF ANTIBODIES (54)Bezeichnung:IDENTIFIZIEREN DER PAARUNG VON VARIABLEN DOM?NEN AUS LEICHTEN UND SCHWEREN KETTEN VON ANTIK?RPERN (57)Abstract: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tibodies and/or antibody fragments in a selection process.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a System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dentifying pairs of genes which encode the variable domains of light and heavy chains of selected antibodies and/or antibody fragments. (57)Zusammenfassung:Die vorliegende Erfindung befasst sich mit der Identifikation von Antik?rpern und/oder Antik?rperfragmen?ten in einem Selektionsverfahren.Gegenstand der vorliegenden Erfindung sind ein Verfahren,ein System und ein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zur Identifikation von Paaren von Genen,die die variablen Dom?nen von leichten und schweren Ketten von selektierten An?tik?rpern und/oder Antik?rperfragmenten kodieren.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显示免疫功能。早在十九世纪 后期,von Behring及其同事Kitasato就发现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可产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抗毒素(antitoxin),随后引入抗体一词来泛指抗毒素类物质。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并发现抗体活性存在于从α到γ的这一广泛区域(图4-1),但主要存在于γ区,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1968年和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的专门委员会先后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免疫球蛋白由四肽链分子组成,各肽链间有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结构上Ig可分为三个长度大致相同的片段,其中两个长度完全一致的片段位于分子的上方,通过一易弯曲的区域与主干连接,形成一”Y”字型结构(图4-2),称为Ig单体,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图4?2 (一)重链和轻链 任何一类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heavy chain, H),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light chain, L)。同一天然Ig 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1. 重链 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各类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尽相同,因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class)或5个同种型(isotype),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不同类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链内和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结构域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均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类Ig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位置也不同,据此又可将同类Ig分为不同的亚类(subclass)。如人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

4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 填空题 1.免疫球蛋白分子是有两条相同的____和两条相同的____通过链____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2.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IgA 、IgM 、 IgG 、IgE 、IgD 等五类,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3.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分为___型和___型。 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 可得到两个相同的____片段和一个____片段,前者的抗原结合价为1;用胃蛋白酶水解IgG 则可获得一个抗原结合价为2的_____片段和无生物学活性的____片段。 二、 多选题 [A 型题] 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A.V H B. V L C. C H D.C L E. V H 和 V L 2.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HVR)位于 A.V H 和 C H B. V L 和V H C.Fc 段 D.V H 和C L E. C L 和C H 3.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 结合,并介导I 型超敏反应的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5.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6.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7.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8.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9.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0.分子量最大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1.ABO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A.IgA类抗体 B. IgM类抗体 C. IgG类抗体 D.IgD类抗体 E. IgE类抗体 12.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A类抗体 B. IgM类抗体 C. IgG类抗体

什么是轻链病、重链病

什么是轻链病、重链病 轻链病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是由于异常的浆细胞产生过多的轻链,而重链的合成相应减少。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过多游离的轻链片段在血清或尿液中大量出现称为轻链病;一旦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全身组织中沉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即为轻链沉积病。 重链病是淋巴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以恶性增殖的单克隆淋巴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结构均一、分子结构不完整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该蛋白仅由重链组成而不含轻链。 重链病是一组肿瘤性的浆细胞病,特征是血和尿中的单克隆蛋白由免疫球蛋白重链组成。这些重链缺乏轻链,是淋巴浆细胞增殖过程的表现。 M蛋白是单克隆性浆细胞或淋巴细胞大量增殖而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 上十分均一的异常球蛋白,其本质为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因常出现于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或恶性淋巴瘤病人的血和尿中,是由单克隆性抗体生成细胞产生,故称M蛋白。 重链病为骨髓瘤的变型,患者血清中的M蛋白为不完全的免疫球蛋白,只有重链而无 轻链,故名重链病,目前只发现γ、α和μ三种类型。轻链病也是骨髓瘤的一种特定类型,在患者血或尿中出现大量均一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及游离的κ或λ轻链,故命名为轻链病。 重链大小约为轻链的2倍,含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5或75kD。每条 H链含有4~5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不同的H链由于氨基酸组成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 轻链大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每条轻 链含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内二硫所组成的环肽。L链共有两型:kappa与lambda,同一个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上L链的型总是相同的。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 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 an tibody, Ab )。 1937年,Tiselius 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a 1、a 2、B及丫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丫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丫 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丫球蛋白外,还存在于a和B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 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 Ig )。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 nee Jon es, BJ )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lg,Slg )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 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I 丨总血清 -------- igG -------- IgA --------- IgM 一电泳迁移率十 (igES极少、不能定曲表示) 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 heavy chain , 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 , 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 )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 "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 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and he... 返回上一级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linlight chain and heavy c... 【参考范围】 免疫电泳法:正常为阴性。 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ARRAY-360测定仪参考值):Kappa链血清0.598~1.329g/L;尿液<18.5mg/L; Lambda链血清0.280~0.665g/L;尿液<500mg/L;Kappa/Lambda血清 1.47~ 2.95。 【影响因素】 1.免疫电泳法标本要新鲜不可污染或有沉淀,否则电泳时会出现拖尾现象;用抗κ或抗λ血清电泳时,其中一种抗血清有时出现2条沉淀线,是靠近加样孔较粗的为骨髓瘤蛋白所致,另一条通常较弱为游离轻链所致,极少数情况下提示标本与抗血清中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物质,应用抗IgD、抗IgE血清进一步鉴定;另外琼脂浓度、缓冲液离子强度、电压等要合适,每次实验必须做阴性、阳性血清对照。 2.速率散射比浊法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和亲和力强是实验的关键;PEG 的分子量、浓度要适当、所用器具必须清洁;注意抗原和抗体比例,防止hook 效应的发生。 【临床意义】 1.正常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4条多肽链组成,即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L链共分为两型κ型和λ型,同一个天然Ig分子L链的型均相同,正常人血清中κ型:λ型约为2:1。

H链大小约为L链的2倍,根据H链抗原性可将其分为5类Υ链、α链、μ链、δ链、ε链,不同的H链与L链(κ型或λ型)分别组成一个完整的Ig分子,称为IgG(γ)、IgA(α)、IgM(μ)、IgD(δ)、IgE(ε)。 2.L链阳性或升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和恶性肿瘤等。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约20%患者只分泌游离轻链,50%的既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有单克隆尿轻链,前者预后较差。免疫电泳只出现单一L链沉淀线提示多属于恶性疾病,两条同时出现则多属于SLE、肝脏疾病等。 尿液中游离L链又称为本周蛋白或凝溶蛋白,由于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迅速从尿中排出,因此血中可呈阴性反应。将轻链病患者尿液加热至56℃,15min凝固,继续加热至100℃时溶解,在冷至60℃以下又重新凝固而沉淀,本周蛋白含量<1.45g/L时加热法检测常为阴性。 3.H链升高见于重链病,重链病是一类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患者血清/尿液中大量出现某一类型Ig的H链或片段,其中Υ、α及μ重链病较常见。

免疫球蛋白结构

抗体的结构 一、单体 Porter等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重链)组成。 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单体是构成所有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所有抗体的单体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即:两条糖基化重链(H)和两条非糖基化轻链(L);每条重链和轻链分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 二、轻链和重链 1、轻链(light chain,L链) 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为24kD,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组成的环肽,L链可分为:Kappa(κ)与lambda(λ)2个亚型。

2、重链(heavy chain,H链) 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55-75kD,含糖数量不同,4-5个链内二硫键,可分为5类,μ、γ、α、δ、ε链,不同的H链与L链(κ或λ)组成完整的Ig分子。分别称为:IgM,IgG,IgA,IgD和IgE。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对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 其N-末端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区); C-末端氨基酸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C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 L链N端1/2处(VL)108-111个氨基酸残基,H链N端1/5-1/4处(VH)118个氨基酸残基,V区有一个肽环65-75个氨基酸残基。

可变区可分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和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VL的HVR在24-34,50-56,89-97氨基酸位置。VH的HVR在31-35,50-56,95-102氨基酸位置。分别称为VL和VH的HVR1,HVR2,HVR3。 高变区为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位置,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VL和VH的HVR1,HVR2,HVR3又分别称为CDR1,CDR2,CDR3,其中CDR3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重要的作用。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抗体(κ-IgLC)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人κ-IgLC,且与其他相关抗体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κ-IgLC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实验原理 用纯化的人κ-IgLC包被酶标板,制成固相载体。向微孔中加入标准品或待测样品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κ-IgLCE进行反应,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κ-IgLC呈负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1×20ml/瓶。 3.标准品2瓶。 4.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 (HRP-rabbit anti-human IgE Diluent):1×10ml/瓶。 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 (HRP-rabbit anti-human IgE):1×60μl/瓶(1:100)。 6.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7.浓洗涤液(Wash Buffer):1×2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8.终止液(Stop Solution):1×10ml/瓶(2N H2SO4)。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5.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6.蒸馏水,容量瓶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和钙网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转移的关系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和钙网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与转移的关系 傅哲;叶健文;唐文超;王刚;唐红卫;闫冰;冯若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96)010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binding proetin (Bip)and calreticulin (CRT) and metasta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Western blot and RT-qPCR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Bip and CRT in normal hepatic cell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43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between June 2014 and May 2015,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Bip and CR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adjacent non-cancer tissues,5 cases adjacent liver hemangioma tissue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s also analyzed.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Bip and CR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was higher than normal hepatic cells and adjacent noncancer tissues and also adjacent liver hemangioma tissues.The positive rate of Bip and CRT were 86.0% (37/43) and 65.1%(28/43) in 43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djacent non-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liver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类型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类型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基因 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同一天然Ig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人的Ig分子是由三个不连锁的Igκ、Igλ和IgH基因所编码。Igκ、Igλ和IgH基因定位于2号、22号和14号染色体上。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免疫球蛋白多肽链内的二硫键连接形成的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状结构称为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域或功能区。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区),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C区)。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一般CDR3变化程度更高。 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免疫球蛋白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不同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是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2条重链的近N端,可将Ig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一个Fc段.一个Fab片段为单价,可与抗原结合但不形成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Fc段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胃蛋白酶作用于铰链区二硫键所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C端,水解Ig后可获得一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F(ab')2是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故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pFc'最终可被降解,无生物学作用。 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Ig轻链和重链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Ig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分别是J链和分泌片。J链的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相互连接形成二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IgG、IgD 和IgE常为单体,无J链。分泌片又称为分泌成分,以非共价形式结合于IgA二聚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分泌片具有保护分泌型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等细胞到黏膜表面的转运。 二、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 同种型: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称为同种型。

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Ig根据其重链抗原性的差异分为IgMIgGIgA...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Ig根据其重链抗原性的差异分为IgM、IgG、IgA、IgD和IgE五类。各类Ig的不同功能主要与其结构有关。机体内许多细胞表面具有不同类Ig Fc的受体,通过Fc受体与Ig Fc的结合,参与Ig介导的生理功能或病理损伤过程。目前已鉴定明确属于CD抗原的Fc受体有FcγR、FcαR和FcεR。 (一) FcγR(CD64、CD32、 1. FcγR的结构和分布 FcγR可分为FcγRⅠ、FcγRⅡ和FcγRⅢ三类,它们的结构和分布有所不同。 (1) FcγRⅠ(CD64):70kDa穿膜糖蛋白,属Ig超家族成员,胞膜外区有3个C2结构,基因染色体定位于1q23~24。识别CD64的代表性McAb有McAb22、McAb32.2、197和10.1等。 FcγRⅠ是高亲合力受体,Kd10-8~10-9M,主要与人的单体IgG1、IgG3以及小鼠IgG2a和IgG3结合。与人IgG4结合的亲合力明显降低,与IgG2则无结合能力。FcγRⅠ主要分布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但表达水平各不相同。FcγRⅠ位点数:15000~40000/每个单核细胞,>50000/巨噬细胞,<1000/新鲜中性粒细胞。IFN-γ可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FγRⅠ水平增加5~10倍,G-CSF也有这种促进作用。 (2) FcγRⅡ(CD32):40kDa穿膜糖蛋白,属于Ig超家族成员,胞膜外区有2个C2结构,基因染色体定位于1q23~24。识别CD32的代表性McAb有CIkM5、IV·3、KuFc79和41H16等。 FcγRⅡ与单体人IgG1,IgG3、IgG4结合为低亲合力,Kd5×10-7M。FcγRⅡ 表达于除红细胞外的其它血细胞,分子数目:20000~40000/每个细胞。根据DNA序列和功能不同,FcγRⅡ 可分为三种形式,不同形 式FcγRⅡ的差别主要在于胞浆区的结构不同。 (3)FcγRⅢ(CD16):50~70kDa糖蛋白,属Ig超家族成员, 有2个C2结构,基因染色体位于1q23~24。识别CD16代表性的McAb有HUNK2、Leu11、3G8、Gran1和B73.1等。FcγRⅢ结合人IgG1、IgG3,为低亲和力受体。FcγRⅢ有FcγRⅢA 和FcγRⅢB两种异型:①FcγⅢA,穿膜结构,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NK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达高水平FcγRⅢA,而单核细胞表达水平较低。FcγⅢA与二硫键连接的CD3ζ或FcεRⅠγ链双体相关,巨噬细胞上FcγRⅢ A 与CD3复合体γ链相关,NK/LGL上FcγRⅢA则与ζ链相关。 TGF-β促进培养的单核细胞表达FcγRⅢA。②FcγRⅢB,通过GPI“锚”在中性粒细胞表面, 每个人中性粒细胞表达10万~20万,血液中可溶性的FcγRⅢ主要来自这种形式, 中性粒细胞激活剂短时间处理后可明显降低FcγRⅢ B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通过激活内源性蛋白酶切除GPI连接分子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