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和电路专题复习经典

电流和电路专题复习经典

电流和电路专题复习经典
电流和电路专题复习经典

电流和电路专题复习经典

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

1.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铝箱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气球()

A. 不带电

B. 带正电

C. 带负电

D. 带电情况无法判断【答案】 A

【解析】【解答】气球可以被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也可以被负电吸引,说明气球不带电,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2.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L2都不发光

B. L1不发光、L2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1发光、L2不发光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时,L1被短路,只有L2接入电路,则闭合开关后L1不发光,L2发光,电池没有被短路,不会烧坏电池.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开关与L1并联,此时电流只过开关,而不经过灯泡L1,所以灯泡L1被短路.

3.如图所示,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用电流表测定A、B、C三处的电流,接下来所进行的操作合理的是()

A. 整理器材,完成实验

B. 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获取多组数据

C.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 换用电流表的量程,重新测量一次

【答案】 B

【解析】【解答】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需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因此实验中,需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获取多组数据,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要通过多次测量才能得到普遍规律.

4.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能够说明电能生磁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A、这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能生磁,A符合题意;

B、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说明磁能生电,B不符合题意;

C、这是磁场对电流作用实验装置,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不能说明电能产生磁,C 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说明塑料不是导体,不能说明电能产生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能生磁指的是电流周围有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5.妈妈买了一个便携式榨汁机,小明通过阅读说明书.他了解到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电源开关S和安全开关S1,当杯体放在主机上时,S1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四张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电路中的开关都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此时电路中的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路中多个开关共同控制用电器时,各个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

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Ω,电流在0.1A--0.4A之间时电子元件才能正常工作。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子元件工作时,电阻保持不变

B. 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3.6W

C. 当P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为1∶1

D. 为使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制在12.5Ω--70Ω

【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电子元件工作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不是经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变化的,即电阻是变化的,A不符合题意;

B、由图乙知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1A,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P=UI=9V×0.1A=0.9W,B不符合题意;

C、当P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0Ω;由图乙可知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电阻最小值为R1==10Ω,最大值为R1==20Ω,根据串联分压的规

律可知,电子元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相等,那么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不可能为1:1,C不符合题意;

D、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由图乙知此时电子元件两端的电

压为4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 p=9V-4V=5V,R p==12.5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1A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由图乙知此时电子元件两端的电压为2V,滑动变阻器两

端的电压为U p=9V-2V=7V,Rp==70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从图象可知,电流与电子元件两端的电压不是正比关系分析判断;B、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根据公式P=UI可求;C、当P在中点时,无

法判断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大小关系,根据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无法确定当P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D、由图象可知,电路电流最小为0.1A,电流最大为0.4A,根据图乙找到对应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7.关于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 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C. 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称为短路

D. 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能;A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B、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通断,控制输送电能的,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C、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称为短路,C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的构成及三种状态分析解答即可.注意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称为短路.

8.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B. 滑片P移到b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

C. 滑片P移到a端时,R2的电流为0.1A

D. 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0.3A

【答案】D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当滑片P由b移到a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图乙知此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Ω,电压表

的示数为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U总=U1+U2=2V+……①,由图甲知当滑片P由b移到b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小,电压表的示数

最大,由图乙知此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Ω,电路中只有R1,电压表的示数为6V 得电源电压为6V,将U总=6V代入①得R1=10Ω,当滑片P由b移到a时通过滑动变阻器

的电流等于R1中的电流,即:I2=I1==0.2A;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滑动变阻器的

阻值为10Ω,根据I=得,电路中的电流为I==0.3A,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图甲、图乙判断滑动变阻器移到a点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的大小及电压表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得出①,再根据图甲、图乙判断滑动变阻器移到b 点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的大小及电压表的示数,判断电源电压的大小,结合①得出R1的

阻值,根据I=分别求出滑片P移到a端时和滑片P移到中点时的电流。

9.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学生书桌的高度约为2.5m

B. 家庭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0.1A

C. 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70℃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家庭节能灯的功率在20W左右,发光时的电流在I= = ≈0.1A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B. 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

支路的电流

C.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答案】 D

【解析】【解答】由电路知道,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灯泡L1、L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测L1两端的电压。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由此分析判断

1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在40 cm~45 cm之间

B. 人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大约在30℃~33℃之间

C.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 m/s~1.3 m/s之间

D. 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大约在5 A~6 A之间

【答案】 C

【解析】【解答】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6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在4.5km/h=4.5× m/s=1.25m/s左右.故C符合题意;

D、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发光的电流在I= ≈0.2A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长度、温度、速度和电流大小进行估测,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电键S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电键S闭合时,R1和电流表、电压表被短路,电表示数为0,

所以,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电路图分析,当开关闭合时,其中一个电阻电阻短路,再结合欧姆定律计算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变化.

13.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 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 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 D

【解析】【解答】AB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BC相互吸引,则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为轻小物体.CD相互吸引,则D可能带电,也可能为轻小物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综合分析,相排斥一定带电,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

1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 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10N B.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5cm

D. 家里卧室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1kg×10N/kg=1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四枚硬币叠放的高度在1cm=10mm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在0.25cm=2.5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约I= = =5A.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A. 1.5A 0.3A

B. 1.2A 0.3A

C. 0.3A 0.3A

D. 1.2A 1.2A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

所以,干路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1.5A,

L2支路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L2的电流I2=0.3A,故D错误;则灯L1中的电流:

I1=I﹣I2=1.5A﹣0.3A=1.2A,故AC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确定两表量程,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进一步求出灯L1中的电流.

16.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A、电热丝和电动机串联,而电动机不能够独立工作,A不符合题意;B、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电路中只有一个总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电热丝和电动机同时工作,而电动机无法独立工作,B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动机;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热丝工作,而电动机不工作;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热丝;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动机工作,电热丝不工作;S1闭合,S2闭合,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S1断开,电动机和电热丝都不工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路要求,电动机和电热丝可以单独工作,电路要并联,且电热丝有开关.

17.在甲图中,两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L1的额定电压为3V,L2的额定电压为2V.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不损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当L2两端电压为1.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C.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5A

D. L1的额定功率为0.45W

【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图像可知,当L2两端电压为1.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A不符合题意;

CD、由图象可知 , L1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0.15A , L2的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大于0.15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不损坏,所以, 正常发光的灯泡是L1 , 其额定功率P1=U1I1=3V×0.15A=0.45W,CD不符合题意;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正常发光的灯泡是L1 , 电路中的电流为0.15A,L2 两端的电压为1.5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1-U2==6V?3V-1.5V=1.5V,根据串

联电路的电流相等可得=0.15A即=0.15A,解得:R滑=20Ω .

故答案为:B .

【分析】A、由图像可知,当L2两端电压为1.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

CD、由图象可知 , L1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0.15A , L2的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大于0.15A所以 , 正常发光的灯泡是L1 ,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5A,利用P=UI计算出它的额定功率;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正常发光的灯泡是L1 ,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的原因是失去了正电荷

B. 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C. 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受电磁波

D. 微波炉工作就是电流的热效应表现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橡胶棒在于毛皮摩擦的过程中带来负电,说明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在摩擦的过程中得电子,带了负电,而毛皮失电子带来正电,故A错误;

B、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手机既能接受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故C正确;

D、微波炉是利用微波,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能力强的得电子带负电,能力弱的失电子带正电;(2)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3)手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信的.(4)微波炉是利用微波.

19.对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S1、S2闭合,S3断开时,R1与R2并联

B. 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C. S2、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工作

D. 只闭合S2时,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答案】A

【解析】【解答】解:A、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流经两个电阻,所以R1与R2并联,A符合题意;

B、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所以测的是干路的电流,B不符合题

意;

C、S2、S3闭合,S1断开时,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而不是只有R2工作,C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S2时,电路中只有R1工作,但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中,不能测量用电器的电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串联电路是各用电器依次连接在电路中,并联电路是各用电器分别连接在电源两侧,根据图中开关的闭合情况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20.在如图乙的A、B、C、D四个实物电路中,与图甲电路图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符合题意;

B、两灯串联,不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

D、两只灯泡串联,但无电源,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然后对ABCD进行分析即可.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只灯泡L1、L2,现要使两只灯泡并联连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闭合S1、S3,断开S2

B. 闭合S1、S2,断开S3

C. 闭合S2、S3,断开S1

D. 闭合S2,断开S1、S3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要使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电流应分别流入灯L1和L2,首首相接,尾尾相接,需要闭合S1、S3,断开S2.

故选A.

【分析】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

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据此判断开关状态.

22.下列日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杯

B. 钢勺

C. 塑料桶

D. 瓷碗【答案】 B

【解析】【解答】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如:玻璃、橡胶、陶瓷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3.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图的模拟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开关没闭合灯就亮,显然开关与灯是并联的,且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指示灯会发光,故四个开关应串联。

A.图中四个开关串联,开关全部闭合时,灯泡被短路,不发光,只要一个开关断开,灯泡就发光,符合题意;

B.图中四个开关串联,但只有开关全部闭合,灯泡才会发光,不合题意;

C.图中四个开关都关好时会形成电源短路,不合题意;

D.图中开关S1、S2、S3串联时会形成电源短路,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题意可知,只要一个开关断开,灯泡就发光,所有开关闭合,灯泡不发光,据此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得出答案.

24.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

是()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解答】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采用的是类比法;

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比较可知:②和④都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故选:C

25.如图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A. 电源

B. 开关

C. 导线

D. 用电器【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在电路中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故选D.

【分析】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分析题意,然后答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