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一、前言

(一)ISO-9000/2000中对有关质量名词的定义

1.产品:生产过程的结果。

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式或相互作

用的活动。

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使用要求

所应具备的所有特性)

4.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5.控制状况与非控制状况“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

性的波动是属于正常范围,此时的生产过程是稳定的,

即称之为控制状况,反之则称之为非控制状况。”

6.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7.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8.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

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9.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0.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1.供方(Supplier):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2.程序(Procedure):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

的途径。

13.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

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

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二)品质的发展:

品质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品质的演化过程

·品质所代表意义的演化过程

价格→产品的一致性功能→消费者或使用者合用水准→在社会大众生活中所创造的价

值。

·决定品质力量的演化过程

卖方的生产导向→买方市场导向→社会导向。

·品管技术应用层面的演化过程

末端成品检验→制程统计检验→生产系统品管→加入非计量因素的品质管理系统→进

入策略层面,总合上下的全面品管系统→全员参与,形成全公司品管。

·品质被重视层面的演化过程

某些人的例行工作→某些易行的技术→一项特定的组织功能→短期性战术→政策→长

期性的整体策略。

·责任归属迁移的演化过程

个人的→检验或品管单位(Section)的→生产部门(Department)→产品部门

(Division)的→全公司(Companywide)的→长期与全系统(Whole System)的→每

个人的。

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异同

5位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定义

戴明他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最有用的

制品。

朱兰他是一种合用性的。

费根堡他绝不是最好的,而是在某种消费条件下的最好。

石川馨他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沟通的特质。

克劳斯比就是让顾客觉得他们得到了超过预期的价值。

5位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共同理念

·都承认顾客或使用者的需要,才是决定品质水准的最重要因素。

·都认为品质应是公司整体策略的核心

·都认为应将品质意识培养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都认为公司的高阶层应以行为表达他们追求卓越品质的决心,中阶层应努力学习品质改

善的新知识或新技能,而低阶层应对品管作业水准,做有系统的了解与切实执行。

·都同意人力资源是影响品管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教育与训练是不可节省的投资。

二、TQM的理论诠释

在进入21世纪的初期,以及加入WTO的前夕,国内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变化快速且竞争激烈的国际化潮流。在这场决胜未来的竞赛中,企业能否生存立足与其应变能力息息相关,而应变能力的良窍是建立在企业体质的强弱上。

面对一波波的经营挑战,全球许多优秀的企业纷纷以导入“全面品质”的经营理念及手法来强化体质,迎向竞争浪潮。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品质管理的领域也不断地扩张,现今企业所谈的品质已不仅是产品品质、制造品质或研发品质而已,更是指落实在企业每一个运作环节中的管理品质。唯有建立“全面品质”的经营理念与行动准则,才能提升整体企业体质,达到顾客满意的高品质要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全面品质”是一种以品质为中心、顾客满意为导向、藉由全体成员的参与及承诺,及运用各种管理手法及品质技术,建立持续不断改善组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一)新管理模式

1. 顾客导向和新管理模式

2. 实施中可以体现在两方面

(1)管理体系 (2)内部的向心力

思考题:

· 清楚知道顾客的需求

· 透过详细的步骤将这些需求化为内部动作 · 根据共同目标分配职务 · 利用重点措施做到务实管理 · 使公司上下致力于持续改善 · 了解并改善所有的重要程序 · 满足顾客的需求 3. 用什么来做为评估品质标准

目前最常用的是美国Malcolm Baldrige 国家品质奖中的标准作为TQM 的评估指标。

Malcolm Baldrige奖评核类别与评分点数

类别/项目最大点

数1.0 领导力100 1.1 高阶行政主管领导力40 1.2品质价值15 1.3品质管理25

1.4公共责任20

2.0 资讯及分析70 2.1品质资料与资讯的管理及领域20 2.2竞争性比较与规范30

2.3品质资料与资讯的分析20

3.0 策略性品质计算60 3.1策略品质计划程序35

3.2品质目标与计划25

4.0 人力资源利用150 4.1人力资源管理20 4.2员工参与度40 4.3品质教育与训练40 4.4员工认同与绩效管理25

4.5员工福利与士气25

5.0 产品与劳务的品质保证140 5.1设计和品质优良的产品及服务介绍35 5.2制程品质控制20 5.3程序的持续改进20 5.4品质评估15

5.5文件化10 5.6商业程序及支援服务品质20

5.7供应商品质20

6.0 品质结果180 6.1产品与服务品质结果90 6.2商业程序、经营、与支援服务品质结果50

6.3供应商品质结果40

7.0 顾客满意度300 7.1决定顾客需求及期望30 7.2顾客关系管理50 7.3顾客服务标准20 7.4对顾客的承诺15 7.5改善品质以解决顾客抱怨25 7.6决定顾客满意度20 7.7顾客满意结果70 7.8顾客满意比较70 总点数1000 (二)TQM核心内容

1. 领导的决心

·企业的领导阶层掌握了通往持续进步大门的钥匙,没

有明确一致的领导,就无法带

动全面的改善活动,其整个管理体系也无法趋于完善。

·领导的决心,表现在坚信不移,孜孜不倦,竭力塑造

一流企业的决心和渴望。

·就像感受宗教觉醒的信徒一样,品质的领导者也是迫

不及待的四处宣扬这项福音。

思考题:

·身为资深主管,我们要如何以身作则,领导整体品质提升过程?

·什么是我们公司的品质价值观

·我们要如何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客户、员工、供应商和其它团体?

·身为品质领导,我们如何能更上一层楼?

领导转型的必要步骤

第一步:坚持高品质

第二步:认识企业的系统与价值观

第三步:积极参与品质提升过程

第四步:将品质融入公司的管理模式

结论:

某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休顿提到他对领导的决心的看法:品质提升要成为与你密切相关的事情,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带动他人互动的方式。品质不是一个轻易跋涉便可跨越的小水塘,它是一个大海洋。如果你不肯冒险,如果你自己不能完全沉浸在其中,又怎么能叫整个公司跟着

你一起跳进去呢?这就是为什么品质提升要从“头”做起,企业领导者要做带头工作的原因了。

2. 以客为重——客户满意

(1)以客户为出发点不是把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面前,要他们照单买下,而让你的生意得以维持,不是这样。

IBM Rochester 的行销导向主管利格说“过去我们只追踪顾客的满意度,但是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皆以追求顾客满意度为出发点,公司所有的行动都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例如解决与顾客满意度相关的各种问题,不论交货或是提供服务的方式,我们提供的方便性或是产品的品质,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顾客满意有关。

(2)全录公司“心系客户”的经营理念建立基于以下四个理由:

A 增加公司利润

B 满足员工本身的需求

C 统合公司上下的共识

D 永续经营的竞争优势

(3)思考题

A 谁是我们的顾客?

B 我们要如何来确认他们的需求?

C 如何利用顾客的满意度推动本身企业的运作?

(4)IBM Rochester的六项客户满意指标

A 行政管理

B 行销/售货赠品

C 技术解决

D 交货

E 维修及后援服务

F 品牌形象

以上每个指标又有它具体的操作流程。

(5)结论

要将思考方式转变成完全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且将这种积极满足客户需求的信念化为具体管理活动,经过长期的实施习以为常之后,甚至可以成为企业文化。3. 员工参与

·要使企业全体上下一心,则必须使员工能参与其事·自我支配的需求

·授协——负责——创新(主人公意识)

·旺盛的意愿、热诚、创意、动力

·训练、奖励与表扬,团队合作

(1)思考题

A 如何将员工纳入品质改善的过程?

B 如何让他们持续参与其中?

C 如何利用团队运作来做改善工作?

(2)授权的过程

A 经营者/管理者愿意释出权力让别人负责

B 训练管理者及其下属学习“授权”及“承担责任”

C 不断沟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表现好坏

D 奖励与表扬

(3)沟通是团队运作模式的重要关键,也是制造一流产品的必要手段

A 组织结构——扁平化

B 资讯流通——资讯共享

C 正式沟通管道——早会、例会

D 沟通是绝对必要的工作

E 强调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和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F 员工参与是团队成功的必要条件

4. 员工训练

员工既然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就应该积极的去开发他,“好的产品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中,人是决定因素,人的责任心如何,技术水平如何,管理水平如何等等,都对产品质量形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员工的各种训练,提高各类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促进工作质量提高的基础工作。

(1)思考题

A 我们需要怎样的训练?

B 训练对象是谁?

C 如何去实施?

D 如何得知训练成效?

E 如何改进训练过程?

(2)知识、技能、态度

(3)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沟通、制程管理、领导

5. 程序管理——持续改善

职能管理——垂直的组织架构

过程管理——水平的组织架构

将组织型态由垂直与水平同时运作,是新企管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摩托罗拉常说一句话:“我们的成功要归功于我们的管理”。不管是景或不景气,当大家竞争条件相同时,管理是胜败的唯一关键。

(1)职能管理

将客户及公司的需求转化为其经营管理团队以及员工的努力目标。

思考题:

A 我们谈如何把客户的焦点和品质观,转变成对公司内部管理阶层及员工的具体

要求?

B 如何让组织内各部门了解到公司对它们的期许?

C 如何能确定他们会确实做到这些要求?

(2)过程方法模式

任何得到输入并将其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内部相互联系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3)以人力资源的程序管理为例

7. 标竿竞争(Benchmarking)

标竿竞争是一个过程,透过工作绩效资讯及提供你进行改善所需资讯,以达到提升品质及改善绩效的目的。(1)标竿竞争的主题

A 寻找值得比较的议题,透过内部或外部研究以改善

绩效

B 揭示作业中,或营运中的长处与弱点

C 增进对企业危机的了解,并改善竞争定法

D 协助企业做好符合顾客要求的准备

E 改善现有程序,创新产品和服务

(2)思考题:

A 如何准备一个标竿竞争计划?

B 如何收集标竿竞争资讯?

C 如何处理这些资讯?

8. 奖励与表扬

在新管理模式中,对员工的奖励和表扬在于协助达成公司的目标。

(1)人类五大需求

(2)双因子理论

平日的肯定与之赞赏可以给予员工更有力的动机(3)好奇、自豪、渴望进步也可以作为员工奖励的一种(4)绩效评估、报酬、升迁制度,表扬计划

(5)思考题:

A 如何以达成企业品质目标的方式支付薪资?

B 如何以达成企业品质目标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估?

C 如何以达成企业品质目标的方式表扬员工?

(6)表扬的形式

A 正式

B 非正式

C 日常的

9. 系统评估

系统评估就像一年一度的身体检查,一个企业营运绩效不彰或品质状况不佳,个人的原因较少,整个系统产生的问题才是主要的原因,所以要改善系统,首先就是要了解系统现状,以及需要改进之处,这就是系统评估的目的。(1)思考题:

A 谁来做评估?

B 如何进行系统评估?

C 如何就评估结果给予评价?

D 如何评估结果来着手改善?

E 如何改进评估过程?

(2)通常的品质评量工具包括以下内容或方式

A 员工满意度调查

B 顾客评价

C 产品品质测试

D 程序分析

E ISO认证或复审

F 利用Baldrige标准进行系统评估

(二)TQM的内涵

(略)见马瑞利全面品质经营企划书

三、TQM的实施与步骤

1.酝酿期

(1)派出管理人员参加有关全面优质管理研讨会、讲座

(2)举行内部座谈会、研讨会、讲座

(3)内部辨论,或由一专责小组准备一份文件供高层讨论

2.决策期

(1)研讨、全面优质管理策略在本公司的应用

(2)研讨公司所面临的短期、长期挑战

(3)举办企业经营理念工作坊、确定公司愿景、蓝图、价值观

3.起步期

(1)成立指导委员会

(2)委任统筹主任

(3)进行全面优质评价

(4)聆听顾客心声

(5)了解竞争对手动态

(6)制定或修订品质政策

(7)制定策略性的品质目标

(8)决定是否申请任何品质证书或奖项

(9)分析品质成本

(10)制定品质改善指标

(11)摸清管理人员接受程度

(12)检讨现有委员会及会议的功能

(13)确定5个攻关的改善项目

4.推行期

(1)向全公司宣布全面优质管理推行计划

(2)分层向下传达期望与步骤

(3)进行基础培训

(4)责任及训练促导员

(5)内部增强传达市场资讯

(6)成立攻关小组

(7)重新制定新进人员上岗培训计划的内容

(8)检讨现有奖励制度

(9)重新制定聘请及晋升准则

(10)成立“全面优质管理评议会”

(11)奖励与表扬

5.成熟与剖析期

具体内容因不同企业而异,有的公司在哪些阶段推行业务流程创新。

6.ISO-9001与TQM的关系

(1) 八大质量管理原则(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 以顾客为中心的组织Customer-centered organization

B 领导作用Role of leadership

C 全员参与Participation of all

D 过程法Process approach

E 系统化管理Systematic management

F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G 以事实为决策依据Fact-based decision making

H 互利的供方关系Reciprocal relationship with suppliers

(2)PDCA循环

P:文件化

D:试运行

C:内部审核

A:管理评审

7.常见的100种TQM实施方法(供参考)

TQM全面品质管理概论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一、前言 (一)ISO-9000/2000中对有关质量名词的定义 1.产品:生产过程的结果。 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式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使用要求所应具备的所有特性) 4.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5.控制状况与非控制状况“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属于正常范围, 此时的生产过程是稳定的,即称之为控制状况,反之则称之为非控制状况。” 6.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7.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8.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9.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0.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1.供方(Supplier):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2.程序(Procedure):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13.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二)品质的发展: 品质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品质的演化过程 ·品质所代表意义的演化过程 价格→产品的一致性功能→消费者或使用者合用水准→在社会大众生活中所创造的价值。 ·决定品质力量的演化过程 卖方的生产导向→买方市场导向→社会导向。 ·品管技术应用层面的演化过程 末端成品检验→制程统计检验→生产系统品管→加入非计量因素的品质管理系统→进入策略层面,总合上下的全面品管系统→全员参与,形成全公司品管。 ·品质被重视层面的演化过程 某些人的例行工作→某些易行的技术→一项特定的组织功能→短期性战术→政策→长期性的整体策略。 ·责任归属迁移的演化过程 个人的→检验或品管单位(Section)的→生产部门(Department)→产品部门 (Division)的→全公司(Companywide)的→长期与全系统(Whole System)的→每个人的。 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异同 5位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定义 戴明他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最有用的制品。 朱兰他是一种合用性的。 费根堡他绝不是最好的,而是在某种消费条件下的最好。 石川馨他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沟通的特质。 克劳斯比就是让顾客觉得他们得到了超过预期的价值。 5位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共同理念 ·都承认顾客或使用者的需要,才是决定品质水准的最重要因素。 ·都认为品质应是公司整体策略的核心 ·都认为应将品质意识培养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都认为公司的高阶层应以行为表达他们追求卓越品质的决心,中阶层应努力学习品质改善的新知识或新技能,而低阶层应对品管作业水准,做有系统的了解与切实执行。·都同意人力资源是影响品管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教育与训练是不可节省的投资。

TQM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doc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概论 1、质量管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操作者质量管理、工长质量管理、检验员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随看生产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 的边缘学科。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深化将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 3、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包含 IS09000和IS014000标准的全面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TQIMS),把全面质量管理推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 4、ISO8402术语标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是基于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 质量环的控制,并通过有效的质量体系或系统工程为基础来实施和体现。质量环和系统工程可以用过程来体现,过

程的不稳定性,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 6、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质量环的划分 应该随行业和产品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质量环如何不同,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都应包括在内并进行有效控制。 7、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员、全过程、全范围及多方法 的质量管理。 8、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差异:强调系统管理、 强调预防为主、强调不断改进、强调满足顾客需要。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质量体系、质量策划、质量 成本、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及质量审核。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3、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三、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点 1、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质量控制点是过程 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联的资源和活 动。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装置、设备,以及技术和方

TQM全面品质管理学程

全面品質管理學程 一、學程主旨 隨著網路的盛行及自動化的發展,社會已邁向「新經濟時代」,企業界將因而面臨更多更強的競爭,而如何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上保持優勢,便成為企業界最重視的課題。研究顯示:影響企業最重要的單一因素為產品與服務的品質,研究同時發現幾乎所有的國際性企業〈例如:Motorola、Procter & Gamble、花旗銀行、台積電等〉皆有一共同特性:他們都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簡稱TQM〉是產品〈或服務〉供應商及消費者雙方於持續追求高品質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品質管理系統。TQM 以顧客導向、製程導向、持續改善、根據事實做決策、及組織全面參與等重要理念所組合成的一種管理哲學,其目的係希望達到顧客之互動、組織內部之自我調適及成長、以及全面之顧客滿意。TQM是組織全面品質的管理、是組織全部過程的管理、是組織全員參與的管理;因而,TQM包含了:研究發展、生產製造、行銷、財務、人力資源、資訊管理、採購、存貨、品管等部門的管理。 TQM的主體架構已成為當今品質管理發展的主流;特別是美國於1987年設立「美國國家品質獎」,及美國國防部於1989年要求承包採購廠商,需遵循其所頒佈的TQM準則,全面品質管理已成為各企業爭相引進且實施的品管系統。由於TQM為管理領域發展的趨勢與主流,本學程遂以「培養多元化TQM整合人力」為導向,而培養「改善及維護高品質產品與服務」的管理技術與能力,則為本學程之目的。 二、學程目標 ●探討產業發展之特質及其在品質管理提昇上的需求。 ●探討品質管理理論如何運用於產業界。 ●培養學生應用品質管理實務中之方法及工具。 ●培養學生具備整合專業領域及品質管理的能力。 ●發展品質管理人才培訓計劃。 三、課程結構 本學程著重「理論應用與實務運作」,強調學習基礎學科,訓練實作經歷。從品質的理念、問題的發掘與解決、至全面品質管理的方法,皆能夠實際參與過程,以落實知識於實務中。本學程計有四個模組〈其關係架構如圖1所示〉:●品質模組〈計8學分〉:本模組為學程核心課程。主要課程內容在闡述品質 的定義、品質管理的方法、品質改善的技術、及品質認證〈例如:ISO 9000〉的取得。 ◆品質管理〈3學分〉 ◆品質管制〈3學分〉 ◆品質認證導論〈2學分〉 ●商情預測模組〈計3學分〉:本模組以數量分析為主軸,主要課程內容為商 情預測模式化方法及資料分析的介紹。本模組計5學科,任選1學科選讀即可。 ◆迴歸分析〈3學分〉

TQC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1.TQC 的概要 ●TOTAL:總合的,全公司的 ●QUALITY: 1.製品品質 品質2.服務的品質=與顧客要求的符合度 3. 工作的品質 ●CONTROL:1.管理=SDCA ※管理(經營) (預防、保全) 2.改善=PDCA=符合手段 (達成目標) ※經營「管理」的想法(MANAGEMENT) 改善、革新 ACTION處置 A P PLAN計劃 CHECK點檢 C D DO 實施ACTION處置 A S STANDARD標準

CHECK點檢 C D DO實施 管理(維持) 三要素 .市場、顧客為中心(請問顧客、受教) 1.思想= .事實(現場、現品、數據)重視 (依據事實) .基於事實運作PDCA(SDCA),改善工作的方法與過程2.手法= .調查事實的工具(QC七大手法、統計手法等) .QC手法 .方針管理活動(問題、課題解決) 3.活動= .日常管理活動(預防、保全) .品管圈活動(自主管理)

2.目的、標的=體質改善=打破現狀 (最大目的)= 提升利益 (大目的)= 顧客滿意(CS) 組織的向量一致 (中目的)= 品質保證(QA) 經營理念、方針、目標 1.方針管理活動(改善改革) 2.日常管理活動(管理維持) 3.品管圈活動(自主管理) 持續的教育、訓練 能力提升 員工滿意(ES)

2-1方針管理活動的要點 (1)將來的預知課題目標的設定(P) (2)現狀的掌握差距、不足能力充實計劃(D) (3)計劃的進展管理項目的查檢(C) (4)界限的發現解決問題活動(A) 2-2日常管理活動的要點 (1)日常的預知預防計劃、標準的設定(S) (2)日常的點檢預防保養、保全的實施(D) (3)異常的發現應急處置、批次處置(C) (4)工程的解析長久處置、標準的改訂(A) 2-3品管圈活動要點 (1)工作現場的問題題目的選定 (2)現狀的掌握問題的掌握 (3)原因的掌握對策的立案、實施 (4)效果的確認點檢的持續 看、觀察行動 目視管理(立即見效、看得見的管理) (生龍活虎、有朝氣的工作場所、公司氣氛)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点,概括起来是“三全”、“四一切” 三全 “三全”一一是指对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和由全体人员参加者的管理。 1.全面质量的管理 过去我们一说到质量,往往是指产品质量,它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即所谓狭义质量概念。当然,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产品质量再好,如果制造成本高,销售价格贵,用户是不欢迎的。即使产品质量很好,成本也低,还必须交货及时和服务周到,才能真正受到用户欢迎。因此一个企业必须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抓成本质量、交货期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些质量的全部内容就是所谓广义的质量概念,即全面质量。可见,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广义质量的全部内容进行管理。 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服务=全面质量 2.全部过程的管理 产品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包括企业一系列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市场调查、研究、设计、试制、工艺与工装的设计制造、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检验出厂和销售服务。用户的意见又反馈到企业加以改进,这整个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循环过程。可见,产品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管理。 3.由全体人员参加的管理 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许多环节和工作的综合反映。每个环节的每项工作都要涉及到人。企业的人员,无论是前方的还是后方的,是车间的还是科室的,没有一个人不与产品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人都重视产品质量,都从自己的工作中去发现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因素,并加以改进,产品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因此,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只有人人都关心质量,都对质量高度负责,产品质量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和保证。所以,质量管理必须由全体人员进行管理。 四一切 “四一切”一一即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工作按PDCA循环进行。 1.一切为用户着想一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产品生产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企业应把用户看作是自己服务的对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为了保持产品的信誉,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在为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的同时,还要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

全面质量管理(TQM)与ISO9000之间的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TQM)与ISO9000之间的 关系 我国于1978年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有所提高,企业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培训了一批质量管理人员,可以说电子、机械、计算机、家电和医药等广大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质量管理水平。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都急待加强和提高。1989年,我国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1992年改为等同采用,并积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贯标活动。 但是,在如何处理贯彻ISO9000族标准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关系问题上,质量管理界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程度的混乱,从而影响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贯彻ISO9000族标准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都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而且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决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而要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1.TQM与ISO9000之间的联系 TQM与ISO9000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质量管理学。从质量管理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人们在解决质量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它先后经历了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实践阶段,正是这些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丰富了质量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并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任何一种标准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ISO9000族标准亦是如此。具体地说,ISO9000族标准是在质量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与TQM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TQM与ISO9000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从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给TQM下的定义到1994年ISO8402给TQM下的定义,二者都是以顾客满意作为目标的。菲氏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为

品质管理概论

致遠管理學院 業管理學系 課程:品質管理

司。 書局。 (J. M. Juran and Frank M. Gryna, Quality Planning and Analysis, 3 rd , edition, McGraw Hill) Thomas Pyzdek, The Six Sigma Handbook---A Complete Guide for Green Belts, Black Belts, and Managers at All Levels, McGraw-Hill. Keki R. Bhote and Adi K. Bhote, World Class Quality, Amacom. 1. 房克成,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發行 2. 張有成,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發行 3. 傅和彥、 黃士滔著,品質管理,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 4. 陳建平、 黃美玲、謝志光、林士彥,品質管理,滄海 5. 6.

授課目錄 第一章品質管理概說 第二章 第三章機率概論及機率分配第四章 第五章量值管制圖 第六章計數值管制圖 第七章製程能力分析 第八章允收抽樣的基本方法第九章數值抽樣計畫 第十章量值抽樣計畫 章量具之再現度與再生度 章品質管理之新七大手法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Quality System (Keki R. Bhote and Adi K. Bhote, World Class Quality) Quality System: ISO-9000 Effectiveness: 5 Quality System: QS-9000 Effectiveness: 10 Quality System: Malcolm Baldrige Guideline Effectiveness: 25 Quality System: European Quality Award Effectiveness: 30 Quality System: TQM

质量管理题库

《质量管理学》综合习题 (考试时携带科学型计算器、直尺、2B铅笔和橡皮,以便于计算和作图)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即课本P21) 2、控制状态——就是生产的正常状态,即生产过程能够稳定地、持续地生产符合设计质量的产品。(即课本P39) 二、填空题 1、从质量管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日益完善过程来看,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要素是产品质量、交货质量、成本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四个方面。 3、邮电通信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具备迅速性、准确性、安全性、方便性四个特性。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统计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教育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5、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服务过程。 6、跨入21世纪,现代质量管理将进入社会质量管理发展阶段,再进一步,则向全球质量管理阶段发展。 三、选择题 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是著名质量管理学家D A、朱兰 B、帕累托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2、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是它的管理全面性。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和D质量管理。 A、用户第一的 B、预防为主的 C、用数据说话的 D、综合性的 四、简答题 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管理的全面性,即它是全面质量的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有:⑴质量第一的观点;⑵用户至上的观点;⑶重视设计制造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特点: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内涵: 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收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1]范围: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其主要活动范围可以使用如下示意图描述: TQM的基础: * 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 * 完善的技术方法(控制工程) * 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工程) TQM的演变: TQM的演变过程 TQM的工作内容: * 新设计的控制 * 进厂材料的控制 * 产品的控制 * 专题研究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

TQM全面品质管理概述

全公司品质管理一、全公司品质管理(TQM)概念 (一)前言 1.企业面临之压力: ●政局不稳 ●政治秀未曾间断 ●工资高涨 ●劳动力不足 ●环保意识、劳式意识抬头 ●各种成本节节上长 ●企业外移 2.大陆企业目前情况: ●无劳工意识、无环保意识 ●各种经营成本低(工资原料、土地厂房) ●劳工勤奋、爱赚钱肯定加班 ●工作士气旺盛(国营除外) ●效率高(国营除外) ●全民经济政策 3国企业之特色:

●重视新产品开发 ●每个企业均有世界观 ●生产设备急速进步 ●工资比低,效率比高 ●大企业威胁极大 ●大企业感到非推行TQM不可 ●第个企业均以重视品质为傲 ●大企业发展神迅可畏 ●政府硬体设备,交通、住宅、公共设施,进步神速 ●国工人有活力 ●国人以西无2000年为国系世界第一自许 4日本企业多项位居世界第一 ●品质位居全球第一 ●成本低、价格便宜 ●新产品开发迅速 ●全球市场占有率急速成长 ●并购企业大小,通吃 ●企业体质具有世界一流之竞争力 ●得力归功于日本企业积极推行TQM 5日本品质管制推行阶段 ●第二次大战后,日本货便宜又差 ●战期间,日本荣获渔翁之利

●美国式QC导入 (1) 1950年统计QC(SQC)技术、生产部门,工程师作QC,指导者: 戴明博士 (2) 1955经营者QC经营管理者:裘兰博士 ●日本式品管自己导入推广 1.1960年班组长的QC生产部门班、组长:石川馨博士 2.1965年全社的QC生产部门以外之部门也作QC(全公司品质管 TQM) 3.1970年纳入者QC外包协力厂中外企业体系 4.1975年建设业QC制造业以外之业种,鹿岛建设 5.1980年服务业QC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品质提升 (1)饭店 (2)银行 (3)航空公司 (4)休闲游乐 (5)医院 ●1980年5月美国NBC电视台播放“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 ●日本式品质管制,全公司品管TQM散播全球 ●TQM魁力无穷、全球32国推行TQM,68国推行QCC,并积极 增加中(大陆推行QCC)。 (二)企业经营环境的审视 1.外在环境:自由化、国际化的冲击

质量管理题库教学内容

质量管理题库

《质量管理学》综合习题 (考试时携带科学型计算器、直尺、2B铅笔和橡皮,以便于计算和作图)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即课本P21) 2、控制状态——就是生产的正常状态,即生产过程能够稳定地、持续地生产符合设计质量的产品。(即课本P39) 二、填空题 1、从质量管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日益完善过程来看,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要素是产品质量、交货质量、成本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四个方面。 3、邮电通信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具备迅速性、准确性、安全性、方便性四个特性。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统计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教育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5、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服务过程。 6、跨入21世纪,现代质量管理将进入社会质量管理发展阶段,再进一步,则向全球质量管理阶段发展。 三、选择题 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是著名质量管理学家D A、朱兰 B、帕累托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2、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是它的管理全面性。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和D质量管理。

A、用户第一的 B、预防为主的 C、用数据说话的 D、综合性的 四、简答题 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管理的全面性,即它是全面质量的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性的质量管理、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有:⑴质量第一的观点;⑵用户至上的观点;⑶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的观点;⑷用数据说话的观点;⑸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什么内容? 答: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⑴标准化工作;⑵统计计量工作;⑶质量信息工作;⑷质量教育工作;⑸质量责任制;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4、对比质量管理三个发展阶段有什么不同? 答: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各有不同,表现在:⑴管理对象不同;⑵管理范围不同;⑶参加人员不同;⑷方法手段不同;⑸管理方式不同;⑹标准化程度不同;⑺对质量标准的满意程度不同。(Go back) 第二章现代质量管理标准 一、名词解释 1、质量——目前最新最完整的质量定义是“实体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性总和”。狭义的质量指的是产品的质量,而广义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等方面。(即课本P82) 2、质量管理——指的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责任,并借助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即课本P82)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TQM 第一讲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引言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第二节世界范围内TQM的实施状况和代表人物第三节 TQM八大原则 第二讲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引言 第一节 TQM的特点和关键 第二节 TQM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 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的地位 第三讲 TQM的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 TQM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TQM的过程和内容 第四讲 TQM的管理基础工作(上) 引言 第一节标准化工作 第二节计量理化工作 第三节质量信息工作 第四节质量责任制 第五讲 TQM的管理基础工作(下) 引言 第一节质量培训工作 第二节质量目标管理 第三节看板管理 第四节实验室管理 第六讲全面质量管理成本管理 引言 第一节质量成本项目设置和分类 第二节质量成本管理 第三节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第七讲 TQM的常用方法(上) 引言 第一节排列图 第二节因果分析法 第三节对策表方法 第四节分层法 第五节相关图法 第八讲 TQM的常用方法(下) 引言 第一节统计分析表方法 第二节直方图方法 第三节工序能力指数 第四节控制图 第五节其他方法简介 第九讲 QC小组和管理(上) 引言 第一节我国的QC小组建设和管理现状 第二节如何组建QC小组 第三节 QC小组活动管理 第十讲 QC小组和管理(下)

引言 第一节 QC小组活动成果管理 第二节 QC小组成果评审和激励 第十一讲 TQM和产品可靠性控制与管理 引言 第一节 TQM中的产品可靠性控制 第二节制定产品可靠性方案 第三节可靠性管理 第十二讲全面质量管理应用演示 引言 第一节案例演示 第二节综合评价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 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很多知名学者如朱兰、石川馨、久米均等人,都提出了很多有关这个方面的观念和理论,“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这种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一、概论 1、质量治理的进展分为五个时期: 操作者质量治理、工长质量治理、检验员质量治理、统计质量治理、全面质量治理。 2、质量治理随着生产的进展已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边缘学科。 全面质量治理的进展和深化将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 3、全面质量治理的深化和进展的要紧标志是建立一个包含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 全面质量一体化治理体系(TQIMS),把全面质量治理推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时期。 4、ISO8402术语标准对全面质量治理的定义: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中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治理途径。 5、全面质量治理的原理:是基于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操纵,并通过有效的 质量体系或系统工程为基础来实施和体现。质量环和系统工程能够用过程来体现,过程的不稳固性,正是全面质量治理的操纵目标。 6、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质量环的划分应该随行业和产品不同而有一 定的差异,然而,不管质量环如何不同,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都应包括在内并进行有效操纵。 7、全面质量治理的特点:全员、全过程、全范畴及多方法的质量治理。 8、全面质量治理与传统质量治理的差异:强调系统治理、强调预防为主、强调持续改进、 强调满足顾客需要。 二、全面质量治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全面质量治理的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质量策划、质量 成本、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及质量审核。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治理者正式公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3、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治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三、过程操纵和质量操纵点 1、过程操纵是质量治理的核心和基础,质量操纵点是过程操纵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有关联的资源和活动。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装置、 设备,以及技术和方法等。 3、工序是制造操纵的要紧环节。工序操纵的目的是为实现产品设计质量,通过制造最终 达到预期目标及满足用户要求。 4、工序能力确实是操作者、设备、工装、使用的原材料、操作方法、检验方法以及环境 等都在标准的条件下,操作呈稳固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也确实是工序处于稳固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5、在服务质量环中,较为重要的是服务设计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他们是服务质量形成 的要紧环节。 6、质量操纵点:是指在质量活动过程中需要重点进行操纵的对象或实体。

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 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很多知名学者如朱兰、石川馨、

TQM全面品质管理概论(doc 11页)

TQM全面品质管理概论(doc 11页)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一、前言 (一)ISO-9000/2000中对有关质量名词的定义 1.产品:生产过程的结果。 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 式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 足使用要求所应具备的所有特性) 4.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 需求或期望。 5.控制状况与非控制状况“在生产过程中, 产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属于正常范围,此 时的生产过程是稳定的,即称之为控制状 况,反之则称之为非控制状况。” 6.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 感受。 7.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 标的体系。 8.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

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9.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0.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1.供方(Supplier):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2.程序(Procedure):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13.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二)品质的发展: 品质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入策略层面,总合上下的全面品管系统→全员参与,形成全公司品管。 ·品质被重视层面的演化过程 某些人的例行工作→某些易行的技术→一项特定的组织功能→短期性战术→政策→长期性的整体策略。 ·责任归属迁移的演化过程 个人的→检验或品管单位(Section)的→生产部门(Department)→产品部门 (Division)的→全公司(Companywide)的→长期与全系统(Whole System)的→每个人的。 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异同 5位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定义 戴明他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最有用的制品。 朱兰他是一种合用性的。 费根堡他绝不是最好的,而是在某种消费条件下的最好。 石川馨他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沟通的特质。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电子版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本书第四版,既可作为企业的班组长、质量管理小组长、中高级技术和工人进行技术理论教育的基本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各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入门课本,还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 内容介绍: 内容提要 本书原是为配合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电视讲座而编写的一本教材。本书第一版、第二版(修订版)、第三版(第二次修订版)的出版发行,在“七五”、“八五”期间各行各业普及与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顺利地实现了预定目标。为了适应“九五”计划的需要,我们结合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所发布的双编号国家标准GB/T19000~19004-94ISO9000~9004-94的规定,在广泛收集读者反映要求的基础上,再次修订本书,即第四版。 本书第四版仍是比较系统地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但是篇章结构和内容较之以前各版都有较大的变动与充实。全书分三篇:第一篇概论,内容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质量的概念、提高质量的意义、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等。第二篇现场质量管理,内容有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点、质量检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小组等。第三篇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内容有用于数字资料的工具和技术、用于非数字资料的工具和技术。

目录: 目录 第一篇概论 第一章概述 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第二章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二、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三、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 四、提高质量的意义 第三章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第四章质量体系 一、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基本术语 二、质量体系要素 三、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第五章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质量教育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及概论

第一章概论 主要内容: 1、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及特点 3、现场全面质量管理 4、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系列标准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发展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 第二阶段:工长质量管理 第三阶段:检验员质量管理 第四阶段:统计质量管理 第五阶段:全面质量管理(TQM) 若将前三个阶段统称为传统质量管理

阶段,质量管理的发展又可分为:传统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 1、质量管理的特定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源于美国,费根堡姆博士于1961年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中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新学科 是60年代以后,日本大力推选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明显效果,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瞩目,形成公认的全面质量管理学科。 3、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深化,必须使TQM与ISO9000及ISO14000标准相结合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及特点

一、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定义 1、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标准中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全面质量管理创始人费根堡姆博士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TQC)——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应包括:

全面品质管理

品质观念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全面品质管理 一、品质管理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统计质量检查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产品品质检查阶段: 20~40 年代,美国企业管理专家泰罗提出计划与执行分开,把产品之检验从制造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道独立检验工序。 产品质量检查主要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观测检验,以便分出合格品和废品。 特点: a)强调检查人员之质量监督职能。 b)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和筛选,及时剔出废次品。 c)对产品之加工过程实行层层把关,防止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一工序。这标志着质量管理脱离了操作者自发质量管理阶段,进入了科学管理之阶段。 缺点:缺乏预防和控制职能,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简称 SQC) 40~60 年代,二次大战时期,民用品、军用品检验是破坏性,不能逐个进行,美国国防部与贝尔研究所休哈特博士商讨对策, 1941 年颁发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标准”,主要内容要求按统计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保证产品质量和预防废次品产生, 特点: a) 在质量检查之同时 ,推行抽样检查及验收 ,从而显著降低检查费用。 b) 利用控制图对大量生产的工序进行动态控制 ,有效预防废品的产生。 c) 应用数理统计之工具,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缺点:片面强调运用统计方法,忽视了组织管理工作, 50 年代中期,不能满足生产实践对品质管理之要求。 3.全面品质管理阶段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简称 TQM) 50 年代末至今,科技日益发展,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导弹、卫星。产品应从设计到服务整个过程进行控制才有作用。美国米兰和费根堡提出全面品质管理之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TQM——(word版)

1. 下面哪项不属于产品可靠度主要的要素()√ A B C D 时间 安全 条件 性能
正确答案: B 2. 下面哪项不属于 TQM 的“三全”范畴()√ A B C D 生产过程 设计过程 采购过程 使用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3. 下面哪项不属于管理标准类型()√ A B C D 管理业务标准 方法标准 程序标准 质量管理标准
正确答案: B 4.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立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系统的要点()√ A B C D 建立起来的质量成本工作系统,必须由专人来负责 建立质量成本项目 制定统一、协调的工作程序网络 明确各主要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
正确答案: B 5. 下面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 B )√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一般都是以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为目标,即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
需要符合企业事先制订的技术要求才可以。

C D
全面质量管理不但要求质量管理过程中有控制程序,而且要有改进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指的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并且组成多
样化的、复合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 正确答案: B 6. 下面哪项不属于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般性的方法()√ A B C D 质量控制界限的判别 质量的计量特征 质量的抽样检查 预防性质量管理和成品质量检验
正确答案: B 7. 下面哪项不属于标准的总体分类()√ A B C D 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产品标准 工作标准
正确答案: C 8. 企业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的时候,下面哪方面不是主要的考虑对象()√ A B 的效果 C D 工作纪律的考核,例如考勤、违纪情况的考核 态度的考核,考核能否做到兢兢业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 业绩的考核,如产品的合格率、返修率、顾客投诉率等 能力的考核,评估质量管理人员在 QC 小组或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解决质量问题
正确答案: C 9. 下面哪项不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A B C D 人员、机器 方法 材料 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