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20-21 也例1 和“想想做做”第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知和认识千米,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掌握1千米=1000 米,能进行米和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千米是长度单位,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举出实际例子说明 1 千米的长度,发展空间想像,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千米是计量长度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培养主动思考、相互交流等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对于千米的认识有较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也较多接触了千米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建立1 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 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1 毫米、 1 厘米、 1 分米、 1 米各有多长。

2. 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青口到新浦的公路长70()问:为什么青口到新浦的公路 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 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 1 千米”的概念 1. 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 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1圈是300 米,课前老师带同学们在操场上跑了几圈,(3 圈),然后还沿直线又跑了多少米(100),那我们一共跑了多少米?学生计算汇报:1000 米。 像我们刚跑的1000 米就是 1 千米。板书:1 千米=1000 米大家对于1 千米有什么感受呢?交流交流。 如果我们只在100 米的直线跑道上跑()个100 米才是 1 千米,也就是10 个100 米是1 千米 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1教案苏教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 能力目标: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 情感目标: 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 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分米、1米。 2. 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 问:为什么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 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 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2)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把你看到的记下来。 3)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 下。 2. 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课前我们已经量出了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50米,想一想几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 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吗?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深化“千米”的知识 1. 想想做做1,多媒体出示 (1)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 想想做做2,多媒体出示 (1)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同桌互查预习作业。 3. 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检查预习作业。 (2)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4. 想想做做4,多媒体出示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5. 想想做做5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6. 想想做做6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拓展“千米”的知识 问:今天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实践作业: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结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中心小学到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3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尝试练习:5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千米的认识 》的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完整版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三年级认识千米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2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活动中,初步了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课前准备:分小组观察100米的跑道,走一走长100米的跑道,记下用了多少步;了解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并记录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思考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谁能告诉我1学生?米大约多长1分米大约多长??1厘米大约多长 纷纷回答。师:哦!大家用手比划的方式表达出了长度.很好!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认识千米)师:想想1千米的长度你还能用手比划出来了吗?那就通过今天的

学习体验,想想用什么方式表示出1千米的长度吧! 2、创设情境,唤醒初识师: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呢?(课件展示相关千米的图片)师:现在你对千米有了什么初步的印象呢?学生:千米很长,很远!师:是的,当我们计量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到千米这个单位,用字母km表示,千米还有一个名称是公里。(课件出示概念并板书:km公里)师:接下来老师就邀请大家一起开启我们今天的体验之旅,从多形式,多方位来体验感知1千米的长度! 二、分层体验,构建感知 (一)借助经验,步数量化1千米。 1、师:1千米比较长,我们先来体验100米的长度。大家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学校运动场,这条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word教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米有多长?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 从教室前黑板到后黑板大约是几米?从教学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0米?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如果我们要测量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或表示从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的长,你觉得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合适吗?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比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2.引出“千米”。(课件出示例题图) 指出:图上所画的是铁路和公路,计量路程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板书:公里) 有了长度单位千米,我们就可以说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60千米,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长274千米。 3.认识“千米”。 实践思考:组织学生在学校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几个100米是1000米? 组织讨论:几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 4.感知“1千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是多少米?几个这么长就是1千米? 如果跑道是200米,几个跑道是1千米?如果是250米、400米的跑道呢? 5.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了解了1千米大约有多长,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板书课题:认识千米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播放录象: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5认识千米和公顷北京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5认识千米和公顷 、单选题 2. “4顷800平方米05公顷”比较大小,在C 里应填的符号是( 3. “ 50公顷05平方千米”,比较大小,在O 里应填的符号是( ) 、判断题 4.5公顷=500平方米。 5.判断对错. 5公顷=50000平方米 棵果树。() 三、填空题 1公顷= 7.1公顷是边长为 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8.8000 公顷= 平方千米 12平方千米= 公顷 30公顷= 平方米 480000平方米= 公顷 9.8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6平方千米= 公顷 1.4平方千米=( )公顷 A. 4 B. 400 C.40000 A. > B. < C.= A. > B. < C.= D. X 6.李叔叔有一个面积约 公顷的果园。如果每 10平方米种一棵果树,那么这个果园大约可以种 1000 平方米

10.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面积,面积大约是4383800平方米,合11.填上 “>”或“=?” 四、解答题 12.把5.009公顷、5900平方米、5公顷900平方米、59公顷、59000平方米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五、综合题 米。 表中材料说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陆地面积和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是:中国 六、应用题 14.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10年后,我国荒漠 化的土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3公顷.2800平方米 300公顷3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505公顷 7000平方米7公顷 平方千米。 试计算中国与美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中国约为人/平方千米,美国约为人/平方千(3) 13.根据对下表资料的计算、分析,回答问题。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1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一、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千米: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为什么选择这个单位?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引出新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到用原来的单位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是不方便的,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情境导入:

师:元旦老师准备去北京旅游,找来地图,提前想看看中山到北京有多远的距离,从中我又发现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认识吗?﹝出示中山到北京的铁路图,显示中山到北京2000多千米﹞生:千米。师:谁来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生:指路牌、里程表、时速表、地图上。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留意到了这个长度单位。老师也带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图1这是高速公路上的路程指示牌,这里离济南还有242千米。图2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师:你能具体说说吗:每小时不能超过60千米﹞。 图3这是摩托车时速表,显示已经走了23千米。 [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图4这是北京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40千米。在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是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800千米。 师: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对,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等比较远的路程或交通工具一小时行驶的路程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教材解析

《认识千米》教材解析 教学例1前,可布置学生观察100米的跑道(或长度为100米的一段路),沿着跑道或路边走一走,记下所用的步数或时间;也可要求他们了解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度、绕校园一周的路程,或两处公共建筑之间的距离,以便认识千米时开展相应的推算活动。教学例1时,可以先出示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图中相关信息的理解,也可要求他们再说说自己是否见过或听说过以“千米”作单位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揭示图下的一段文字,使学生初步了解在怎样的现实背景中可以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同时产生探究“1千米有多长”的学习心向。 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不同方式说说100米跑道(或长度为100米的一段路)的长短,再告诉他们:10个100米是1OOO米,1000米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课前收集的数据算一算“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要用多长时间”“绕学校环形跑道走几圈,大约是1千米”“从某处建筑到某处建筑走几个来回大约1千米”。也可启发学生估一估“从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1千米”,“从自己家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1千米”。学生初步感受l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还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几千米、几十千米、几百千米的长度,体会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1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图意,知道这里的四幅图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出行方式,从左往右依次是:乘汽车、步行、乘高速列车、骑自行车。初步理解图意后,让学生按速度快慢在出行方式与给出的数量之间连一连,并指名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体会不同出行方式每小时所能行的路程分属不同的数量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交流填空时的思考过程,也可通过不同单位的比较,帮助他们体会相应填法的合理性。例如,“天安门城楼高35千米”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高度达1千米的建筑已经非常罕见,所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 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北师大新版《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教学设计

《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浙教版五年级《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较大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并能比较形象地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能正确进行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那么你能正确的填一填下面这些单位吗?(课件展示问题)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小学的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小学的占地面积约3()。 2.通过学生的回答,既复习了学过的面积单位又引出要用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从而很好的导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初步感知面积单位公顷: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先后呈现学生熟悉的浙师大、龙川公园、永康市政府广场、大圆童小学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浙师大占地面积约220公顷 龙川公园占地面积约8公顷 市政府广场面积约2公顷 大圆童约0.5公顷 2.认识1公顷的含义。 (1)猜一猜,1公顷有多大?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请同学们闭起眼睛大胆猜测一下,1公顷相当于我们身边哪些地方面积的大小。 (2)指出:我们的教室连走廊,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 1千米= 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1千米的长度,掌握 1千米和 1米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千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 1毫米有多长吗? 1厘米、1分米、 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 200m是什么意思吗?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千米 如果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米这个单位有点小,所以,人们就用千米来表示,今天我们来认识千米。我们也看到过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 50千米(km)、 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继续播放课件:点击图片,认识千米。 2.进率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千米。 你们知道 1千米和 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 1000米) 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点击出题后,有学生回答后,再点击出现答案及分析。 估想: (1) 1米有多长? 50米有多长? 100米有多长? 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 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三)、知识运用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 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Knowledge teaching plan of kilometer

千米的认识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策略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交流导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问: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2、教学策略选择 (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

《认识千米》教案

《认识千米》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千米》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千米》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下)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 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

公顷、平方千米认识

①我说的课是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后,教材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安排学习两个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幅体育场主题图,提出问题——这么大的体育场,怎么测量它的面积呢?让学生感受到前面学习的三个面积单位在实际测量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产生了学习新的面积单位的需要。然后教材给这两个单位进行界定,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实际大小。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很少了解到和公顷、平方千米相关的东西。为了帮助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材还采用“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告诉学生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公顷的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应用公顷计算土地面积。。 2、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与他们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进率解决换算. 教学难点:知道公顷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和发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探究。培养

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五、说学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运用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密度。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出示课件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计算机键盘上的小按键,面积大约1() 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8() 我校计算机教室的面积大约96() 我校操场的面积大约()()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体验面积单位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开始,体会“公顷”这一面积单位产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前面的三道题目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可。最后一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单位。估计会有学生说出用公顷。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平方米。填写上平方米后,再写数据200000。让学生读一读。学生就会体会到单位的不适应了。我这时就可以引出新课]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板书) 师:你们想知道1公顷有多大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 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课程单元整体分析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课程单元整体分析 课例名称:公顷和平方千米 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学生分析: 1、五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已经开始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会运用一定的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2、作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课前预习以及自学的良好习惯,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3、学生已经学过大量面积单位,并已经在生活中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会简单的联系实际生活并融合在数学背景中理解生活问题。 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与平方千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

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你知道吗”介绍地球的表面积以及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使学生更清楚地体会计量大面积的土地要用平方千米为单位。 教材中先教学公顷,再教学平方千米。因为平方千米是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建立平方千米的观念需要公顷支持。两个内容各编排一道例题、一道“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例题着重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基础知识,“试一试”用公顷或平方千米为单位计算土地的面积,“练一练”里继续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练习十四配合两个面积单位的教学,并安排知识的整理和综合应用。教材的编写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活动的形式多样,数学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 1、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 例1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明孝陵、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日月潭的面积和2004年我国的森林面积,这些面积都以公顷为单位。例2也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04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平方千米为单位。 教材安排照片和文字说明的意图,要激发学习热情、引起学习心向、营造学习氛围。首先是这些旅游景点、著名建筑都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学生的兴趣由此产生。其次是例1的素材都以公顷为单位,例2的素材都以平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公顷?1平方千米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