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王国维“境界说”对叔本华美学哲学思想的借鉴

浅论王国维“境界说”对叔本华美学哲学思想的借鉴

浅论王国维“境界说”对叔本华美学哲学思想的借鉴
浅论王国维“境界说”对叔本华美学哲学思想的借鉴

浅论王国维“境界说”对叔本华美学哲学思想的借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黄文丽405000911099

摘要: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人间词话》是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学哲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作出的评论,提出了“境界说”,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是借鉴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美学理论和意志哲学。本文主要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这两对“境界”的形态,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对叔本华美学哲学思想的借鉴。

关键词:王国维;境界说;叔本华美学哲学

引言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人间、观唐等,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学术研究涉猎广泛,著作宏富,成就甚高。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他在人生学术鼎盛之际,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王国维潜心研究西方近代哲学和美学,大约开始于1900年在日本东京物理学校读书时。对此,在《自序》中他记道:“留东京四、五月而病作,遂以是夏归国。自是以后,遂为独学之时代矣。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1]在决心从事于哲学的过程中,他选择的学习对象是康德和叔本华。但因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至‘先天分析论’几全不可解,更辍不

读,而读叔本华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叔氏之书‘然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也’。”

[2]故王国维流恋沉醉于其中,进入了一个“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同时因为生活的困窘,身体的羸弱,理想的不得志,心中蕴含了许多心酸,因此心情忧郁。正是这种忧郁拉近了他与叔本华的距离,使他将人生体悟与叔本华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在受到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洗礼后,1904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艺术美学方面的批评论文《<红楼梦>评论》,体现了王国维对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体悟;1908年发表《人间词话》,这是他将叔本华美学投入诗学领域去体味验证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他的“境界说”理论上。

一、“境界”之义界

《人间词话》理论批评部分,首先提出来讨论的就是作为评词基准的“境界”二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开端就特别提出“境界”二字来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3]关于他提出的“境界”一词,其含义到底指的是什么,因为他自己并没有对之有一个明确的义界,所以引起后人许多不同的猜测和解说。

其一是以“意”与“境”二字来解说“境界”一词。以“意”字来指作品中所写的“情意”,以“境”字来指作品中所写的“景物”,而“境界”一词就是兼指两者。如刘任萍在其《境界论及其称谓的来源》中就曾说:“‘境界’之含义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萧遥天在其《语文小论》中也曾以为“境界”就是“意境”的意思。从

表面上看他们的解说是不错的,因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六则中曾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4],所以“境界”一词除“景物”外还兼指“情意”,也就是所说的“意境”。并且王国维在其一般批评文字中也曾屡次使用“意境”二字,如其《宋元戏曲史》在论及元剧之文章时就说“元剧最佳之处……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但是王国维所谓的“境界”的含义必定有不同于“意境”的地方。

李长之在其《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一文中,又用“作品中的世界”来解说“境界”二字。其实“境界”与“世界”毕竟是不同的,“世界”一词只能用来描述某一状态或某一情景的存在,并不含有衡定及批评的意味,而王国维所用的“境界”二字则带有衡定及批评的色彩。陈咏在其《略谈境界说》中,也曾以“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感情”、“气氛”等来解说“境界”一词的含义,但他只是舍本逐末地从不同作品中的不同内容表现来作解说,而不是从根本上来界定其含义,所以这种解说也是不妥的。

又有人尝试从“境界”二字的训诂或出处来界定其含义。萧遥天在他的《语文小论》中就曾从训诂学方面来加以解说:“‘境’的本字作‘竟’,《说文解字》:‘竟,乐曲尽为竟,从音,后人会意’,引而申之凡是终极的都可称‘竟’。”[5]所以他就下结论说:“文学的造诣的‘终极现象’便称为文境、诗境。”然而,他所说的“文学的终极现象”又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他又说:“单说‘境’这个终极现象

究竟是什么,只是空洞不可捉摸的。”据此他批评王国维“选词不审”,显然这种解说是不正确的。如果从其出处来看,“境界”一词本为佛家语,但它不是指佛家经典中的一个特殊术语“尔焰”,而是一般所谓“境界”梵语是Visaya,意思是“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不过这里的“势力”并不是指世俗上用以取得权柄或攻土掠地的“势力”,而是指人的各种感受的“势力”。在佛经中有“六根”、“六识”、“六境”的说法,也就是说,唯有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具有的六识功能而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感受,才能被称为“境界”。这种解说与王国维的“境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以上的认识对了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的“境界”一词,是非常重要的。《人间词话》中“境界”一词的含义应该是: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的“境界”在作品中鲜明真切地表现出来,并使读者也能得到鲜明真切的感受,这样的作品才是“有境界”的作品。所以,要使作品“有境界”,作者自己必须先对所要写的对象有鲜明真切的感受,这一对象可以是外在的景物、内在的感情,也可以是耳目所闻所见的真实的境界、浮现于意识中的虚构的境界。在《人间词话》第六则中,王国维提出:“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第七则他又提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儿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6]这两则所要说的是“有境界”的作品所应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所谓“真”就是指作者对所写的景物和感情必须有真切的感受,而第七则中所要求的是一种表达的能力。若把“闹”和“弄”二字换成一般的

动词或形容词,这两句词就会成了对于外在景物的死板的叙述或记录,而表现不出诗人对那些景物的一种生动真切的感受。

《人间词话》中,“境界”一词被用为评词基准的特殊术语时,其中往往也兼有其他习惯性的多重含义,即有一般习惯用法的情形。如第十六则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7],这里的“境界”泛指作品中一种抽象的界域;第二十六则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处的“境界”指修养造诣的各种不同的阶段。又如第五十一则所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壮观”,这里的“境界”便是指作品中所描写的景物。所有这些,王国维都是只就“境界”一词的一般习惯用法来使用的。

王国维用“境界”一词来做评词基准,就是特别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感受及表达这种特质的,而这种感受又兼有内在的情意与外在的景物,所以,“境界”一词原来就已经含有一般指作品中“情意”或“景物”的习惯用法之意。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论基础,与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审美静观的观点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王国维提出二者的不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8]又于第四则补充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9]在这两条词语的具体语境中,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指从静观到理念的诗人之心境以及把此心境表现在作品中,二者是作品中“物”与“我”之间是否存在对立冲突关系而言的。

关于这一说法,也曾引起不少争论。朱光潜在他的《诗论》的第三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中,根据他所接受的“移情作用”理论来解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分别称之为“同物之境”和“超物之境”,并把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混为一谈。他其实是弄错了理论来源,并且没有正确理解这个体系中两个不同的“我”的缘故。萧遥天在其《语文小论》中,又把“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与“主观”、“客观”等同起来,这也是不正确的,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与“无我”根本就不同于“主观”与“客观”,关于二者的区别在本文第三部分将会提到。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在审美的静观方式中,我们发现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0]我们理解为“纯粹的无意识的认识主体”,即“纯粹无欲之我”;现实的有意志的个人,即“欲之我”。王国维所说的“观我”和“观物”其实都有一个“观”的共同主体,“有我之境”是“欲之我”,“无我之境”是“纯粹无欲之我”。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就是物

我之间是否存在对立冲突的关系,即是否有主体欲望与意志的参与。

关于理解“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着手:其一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二是:“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是了解“有我”与“无我”的关键。

王国维在他的《叔本华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中,关于“优美”与“壮美”的区别曾说:“今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而不厌者,谓之曰优美之感情。若其物直接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唯由知识冥想其理念者,谓之曰壮美之感情。”[11]从这点来看,“有我之境”原来是指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的关系时的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指当吾人已泯灭了自我的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利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所称为“有我之境”的词句,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可视为“我”与“外物”相对立,外界的景物对“我”有某种利害关系的境界。他称为“无我之境”的词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可视为“我”与“外物”并非对立,外界的景物对“我”并无利害关系的境界。在“有我之境”中,“我”既与“物”相对立,所以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无我之境”中,则“我”与“物”已没有利害相对的关系,而与物达到一种泯然合一的状态,所以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

我何者为物”。不过,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当被写入作品中时,又都必然经过了诗人写作时的冷静观照。“无我之境”既然物我之间不存在对立冲突的关系,一开始就可以采取静观的态度,所以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至于“有我之境”,在开始时物我曾存在对立冲突的关系,因为“我”带有自我的欲望和意志,只有写作时这种冲突才得到诗人冷静的观照,所以说:“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又因为在“有我之境”中,物我存在利害冲突,所以其美感多属于“宏壮”一类;而在“无我之境”中,根本不存在物我的对立冲突,,所以其美感多属于“优美”一类。由此可知,王国维“有我”与“无我”的这两种境界,是对叔本华美学理论的借鉴。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有人把这段话理解为: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高于有我之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王国维“有我”、“无我”这两种境界主要源于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叔本华的哲学认为世人都要受到意志的驱使支配,而成为意志的奴隶,所以他的哲学的最高理想就在于意志的灭绝。”[11]如果通过这种哲学来看作品,当然就会感觉到大部分作品都是意志、欲望的表现,因此常常与物对立,成为“有我”的境界。至于能超然于意志的驱使支配而表现“无我”之境的作者,就叔本华的哲学而言,便可算是“能自树立”的“豪杰之士”了。其实,“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二者与文学评价的高低亦无必然关系。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无我”一词,并非真的没有“我”的参与,使用它只是为了立论方便,借此一词以指称物我之间没有对立的冲突,因而可以静观物外的一种境界,然观赏外物的主人依然是我。《人间词话·删稿》第十则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2]就叔本华的理论而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只是在审美静观过程中客体所包含的现实的“我”的成分多少而已。

三、“造境”与“写境”

《人间词话》第二则云:“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13]第五则云:“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14]

关于这两则词话,过去曾有人对之发生误解,如吴宏一在其《王静安境界说的分析》中认为“造境”、“写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深相关连。萧遥天在《语文小论》中将“造境”、“写境”与“主观”、“客观”混为一谈。如果这样,《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有我”、“无我”、“造境”、“写境”、“主观”、“客观”等不同的批评术语,岂不都成了同一含义的多次重复?其实,王国维所使用的每一个批评术语,都有其不同的含义。

所谓“有我”、“无我”是就作品中所表现的“物”与“我”之间

是否存在对立冲突关系来说的;所谓“主观”、“客观”则是就写作时所采取的叙写态度来说的;此处的所谓“造境”、“写境”而是就作者写作时所采用的材料而言的。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前两句写的是“有我之境”,后两句写的是“无我之境”,它们的区别是物我之间有无对立关系。而就写作材料而言,无论是“乱红”、“斜阳”或是“菊花”、“南山”与“寒波”、“白鸟”都是眼前的实物,应该都属于写境这一类,由此看来,“造境”、“写境”与“有我”、“无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近于写境,而其前面数句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几句似乎离造境近些。所以,在一篇作品中就其写作材料而言,可以同时有“造境”也有“写境”,可是如果就其叙写态度来说,这首词从整篇来看都是主观的叙述。因此,“主观”、“客观”与“造境”、“写境”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二则中提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此处的“理想”与“写实”跟西方所谓的“理想”与“写实”是不同的,王国维只是假借西方学说理论的这两个词语作为他自己理论阐述的代用品。其所谓“理想”,与西方伦理学、美学中的理想主义不相同,“理想”与“写实”的区别,亦与西方文学中理想与现实这两大流派的一些理论没有太大的关系。王国维注重的是二者之“所由分”这一关键差异点,即:取材于现实中实有

的事物的属于“写实”这一派,而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的事物,但出于作者意念中构想的则属于“理想”这一派。从表面上看,这种区别是很简单的,然而事实上在一般文学作品中,“二者颇难分别”。

在《人间词话》第五则中,后半段论及虚构之境也必“求之于自然”,这种道理很好理解,因为任何一位作者当他构思文章时,无论他所写的是多么新异诡奇的事物,他所凭借的必是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与自己的知识,这是大家公认的。即使是在当代西方文学中那些有意表现人类的荒谬处境的作品中也有很好的例子,比较典型的就是卡夫卡的《变形记》,人在一夜间变成了一只甲虫,这是极其荒谬的,但是经过“还原”,它也是以某些“自然之法则”为依据的。

关于这则词话前半段所说的“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则不太好理解。“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这一点就很“纠结”,这句话指的是什么?柯庆明把它理解为与“取舍剪裁”之意相近,但这是一种误解。根据王国维的美学观点来看,他想表达的是在创作活动中作者对于外界事物的观照态度及外在事物在作品中的呈现。因此所谓的“遗其关系限制”一语的意思,应该解释作任何一个事象,当它被描写于文学及艺术作品时,由于作者的直观感受作用,它已全部脱离了在现实世界中的诸种关系及时间空间的各种限制,而只成为一个直观感受的对象,不是单纯的“写实”了。这种观点的产生源于叔本华的美学理论,叔本华在他的《意志及观念之世界》中曾说:“此特别之对象,其在科学中也,则藐然全体之一部分耳,而在美术中……

则空间时间之形式对此而失其效,关系之法则至此而穷于用。”由此可见,叔本华的美学观点可理解为:任何一个对象当它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时,都已超然于现实利害及时空各种关系限制之外了。

王国维对叔本华的美学观点进行发挥,他认为:任何对象当它被写于文学及艺术中时,纵然是“写境”的作品,也便因其超然于现实利害及时空的限制关系以外,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境地了。此外,王国维提出“境界”的含义,原来就特别重于作者对其所描写的事物有自己真切的感受,,这样,任何事物被写于作品中时,已经或多或少为作者的情绪和人格所浸润。因此,对于一些富于理想的伟大诗人来说,其作品即使是“写实”之作,也往往沾染了“理想”的色彩。所以,“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

结语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是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学尤其是叔本华美学哲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作出评论的硕果,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重要地位。通过对“境界说”中两种形态“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与“造境”、“写境”的分析,可以看出,王国维的“境界说”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美学哲学思想,并纠正了后人对他的一些误解。参考文献:

[1]刘刚强.王国维美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59.

[2]文碧方.论东西交汇中的王国维治学特点[J].学术研究,2011(11):26.

[3][4][6][7][8][9][13][14]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3,76,2,3,1,3.

[5]萧遥天.语文小论[M].槟城:槟城友联印刷厂,1956.

[10]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刘晓溪.从叔本华的美学角度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24.

[1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叔本华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的差异

一位在西方哲学史上鼎鼎大名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其形成可以说主要是受了东方的思想。这种说法好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是 事实。随着东方哲学在西方传播的历史史料的不断挖掘,对叔本华本人思想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东学西渐的苗头在其后的一些哲学家那里表现的愈来愈充分,这使得人们有可能突破过去狭窄的视野和抛弃固执的学术偏见,承认这些东西方文化史上的重要历史事实及其价值。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柏拉图、康德和称作"远古印度智慧" 的印度宗教哲学。这三者虽然都是叔本华哲学的生长点,但他们在叔本华哲学形成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能够从根本上规定叔本华哲学特质,使其具有区别和超出前人并对后世具有开拓性、决定性影响的东西,不是西方哲学提供的,主要是受到了东方思想的影响。这里所说的"东方思想",不限于印度宗教,还包

括中国哲学和西亚的伊斯兰文明,但以印度宗教为主。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中提到了"《易经》中的中国哲学" ,并且在《自然的意志》(1836)中,竟专辟一章讲"中国学",介绍了中国的道、孔、佛三教。他的文章还时常触及"波斯人"的文化。本文只探讨东方思想中对叔本华起着重要影响的印度宗教与叔本华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叔本华是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融汇、打通东西文化的人物。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理应予以积极而适当的评价。当海德格尔在台湾学者箫师毅帮助下研译东方圣书――老子的《道德经》并向东方寻找智慧之路而引起世人关注的时候,叔本华这位现代人本主义的大宗师早已默默无闻地开始了援东入西的工作。所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领域里,叔本华同样是一位具有开拓影响的伟大人物。

叔本华哲学思想述评

叔本华哲学思想述评 王铁,孙潇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710054) 摘要: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包括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生存意志的本体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以及独特的宗教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包含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其对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叔本华;哲学思想;人生观;宗教观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08)01-0007-02 作者简介:王铁(1983———),男,回族,河北涿州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收稿日期:2007—04—14 2008年第1期(总第101期) No.1,2008General.No.101 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叔本华对整个20世纪的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作为非学院派哲学家,引起了西方哲学的巨大变革;开拓了正统哲学以外的新的思想话语,是一个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于当时的西方哲学乃至现当代的西方哲学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 阿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是西方近代哲学史 上第一个以唯意志论著称的大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他 1788年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的德国人家庭,后进入柏林大 学学习哲学,此后一生研究哲学,其在世时声名寥落,直到 1860年他在德国逝世时才迎来了哲学名誉的登峰造极。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同当时德国的社会环境所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如此,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在19世纪 40年代后开始深受欢迎。在此之前,德国资产阶级向往革 命,崇尚理性和进步,当时流行的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包含辩证法的理性派哲学,而叔本华却敌视理性和进取,他的哲 学批判理性主义,宣扬悲观主义,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出版后甚至无人问津,他只好自我解嘲说自己的著作是为后人而写并相信它们很快会受欢迎。后来,德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急剧变化,叔本华所预言的时代来临了。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仅一年的时间便遭遇了失败,德国资产阶级灰心失望,工人运动高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使他们的革命软弱性进一步暴露,于是对理性的不信任,对现实的逃避成了资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流行的思想风尚,他们抛弃了理性向上的黑格尔哲学,转向了与 其心境相适应的反理性的、悲观的叔本华哲学。 叔本华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西方许多哲学史、科学史和艺术史的著作中,他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提到,他的思想经常被人们引用。代表着现代西方科学与文化思潮的一些大学者如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詹姆士、萨特、弗洛伊德以及爱因斯坦、托尔斯泰等人,都曾经把叔本华奉为自己的启蒙先师或思想同道;在中国文化界,王国维、鲁迅等许多学界巨擘,也曾经受到他的思想的启发或引导。叔本华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关注,就在于他是近代西方文化精神的第一个批判者,也是现代西方文化精神的第一个引导者。 二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宣扬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生存意志的本体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以及独特的宗教观著称于世。 第一,相对主义。叔本华为现代西方哲学打通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颠覆了在传统哲学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绝对观念。他认为,世界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本源,事物根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理,人也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本性。一切都处在相对的关系之中,而这种相对的关系是无法用绝对来解释的。叔本华把世界的本源、人的本性归结为盲目的、任意的意志,其目的就是针对传统哲学的绝对观念而发的。 第二,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世界是我的表象”是叔本华哲学的出发点,他不同以往哲学将主体与客体分离,而是把主客体联系起来的表象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故作为表象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一个半面是 7——

王国维美学观研究论文

王国维美学观研究论文 精品文档 王国维美学观研究论文 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系”论使美学的研究由对对象的研究转向了对审美主体的认识,现代美学的诸多流派都离不开“审美态度”这一基本概念,而“审美态度”正是由“审美无利害关系”发展而来。自然界的存在物可以说都和人的“利害”相关,都有着与人相关的目的,超出某种利害关系似乎是个人的事,不具有普遍性。但是,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界的存在,尽管其本身的客观属性并没有改变,但是在人的观念中,它则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超功利的美学观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曾遭到一些批评,因为审美从广泛的角度上看,总是带有功利性的,即使是“休息身心”、“凈化心灵”,它毕竟也还是一种功利。然而,康德所谓的超功利是有一定的指向的,他说: 凡是我们把它和一个对象的存在之表象结合起来的快感,谓之利害关系。因此,这种利害感是常常同时和欲望能力有关的,或是作为它的规定根据,或是作为和它的规定根据必然地连结着的因素。2 也就是说,康德将“利害”仍然归结为夏夫兹博里所说的“价值和欲望”。当然,价值——对于“一个对象的存在之表象”的“现实性”,与欲望是一致的,如黑格尔所说的: “欲望所要利用的木材或是所要吃的动物如果仅是画出来的,对欲望就不会有用。同理,欲望也不可能让对象自由 1/ 20 精品文档

存在,因为欲望的冲动就是要消灭外在事物的独立存在和自由,要表明这些事物之所以在那里,就是为着被消灭被利用。”3 所以其关键在于现实的有用与无用。 无用之用 “价值”问题对王国维来说也正是有用无用问题。他不但在美学上坚定坚持“无用之用”,在其他学科方面亦是如此。他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说: “况哲学自直接言之,固不能辞其为无用之学而自间接言之,则世所号为最有用之学,如教育学等非有哲学之预备殆不能解其真意,即令一无所用,亦断无废之之理,况乎其有无用之用哉?”4 但是王国维在哲学之价值问题上还是持其有用的观点,而且“世人喜言功用,吾姑以其功用言之。”5。不过他的“用” 亦是“无用之用”。 “用”对王国维来讲主要还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功用”,如他在致罗振玉的信中说: “永再次动笔,题目意思只具而下笔乃甚枯窘。盖我辈于政治本甚阔疏,思为有用之文则甚费斟酌,若为无聊之文则又不知所以下笔,故屡提笔而终辍。”6 此种“用”已不同于人民生活所需品的“财用”之用,具体到学术上,便是“应用”、“实用”。他评培根之学术曰: “实则彼之说,太偏于实用,彼盖纯以厚生利用为诸学问之目的者也。”所以“倍根非大思想家也,乃大应用家也,大修辞家也。”7在王国维眼里,这种具体的 2/ 20 精品文档 “应用”是属比较狭隘的“用”。而他所宣扬的“无用之用”则主要是源于庄子思想。 儒家不十分强调这种“应用”和“无用之用”,如其论“用”,则主要是指社会功用而言的。如果说“用”带来的是“利”,那么它正是孔孟之所“罕言”的。 这与庄子的“用”是有很明显的不同的。庄子论“用”与“无用”亦分两个层面,

浅谈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浅谈王国维在文学研究中的美学思想 ——论叔本华对其的影响 俞捷琦110110079 中文师范2班 王国维是本世纪初中国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者。其学术渊源, 绝大多数论者都追溯到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他从叔本华那里吸取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原罪——解脱”说;二是“第三种悲剧”说。这两个方面都植根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其在伦理学和美学上的延伸。 王国维在写作《红楼梦评论》时正醉心于叔本华哲学,他以此分析《红楼梦》,并从中找到了某种对应关系,进而宣扬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因此,解读《红楼梦评论》有助于了解叔本华哲学对王国维的影响。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第一篇美学专论。在此文中,王国维借评《红楼梦》为契机,系统阐发了他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获得并信奉的美学思想。叔本华说认为人作为“意志的个体”就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而解脱之道就是消除自我意志、成为一个纯粹的“认识主体”;艺术的作用就是让人作为纯粹的认识主体来看待世界,因而得到暂时的解脱。他说:“生活本身、意志、存在本身,是一种持续的痛苦,它部分是可悲的,部分是可怕的。然而,这同样的事情,当它只是作为表象、单纯被观照,或被艺术再现出来,就摆脱了痛苦,成为一种有趣的景观展现给我们。”王国维以同样的观点立论,他说:“宇宙,—生活之欲而已!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即以生活之苦痛罚之:此即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王国维深受叔本华悲剧思想的影响。他在《红楼梦评论》中对三种悲剧类型的划分和表述均来源于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理论,而且基本是从叔本华的理论中照搬过来的。对人生悲剧的构成,王国维认为有三种:一是悲剧的主人翁,所蒙受的种种苦难是由极恶的人所造成的;二是由某种机遇或命运所造成;三是由于巨大主角所处的位置、关系而不得不然地构成悲剧的结局。前两种悲剧是偶然的,较为罕见的。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如蛇蝎的恶人;也不一定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反传统主义者尼采,其学说的影响无论是在世界各国还是在中国都很强烈的。从近代起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形成了三次“尼采热”(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抗日战争时期,1985一1989年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尼采的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尼采的思想深受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他先是追随叔本华,后是扬弃了叔本华,以自己的“强力意志说”来代替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活力和生命本能。他高呼“上帝死了”主张“用铁锤从事哲学”。他提出“打倒偶像”,反对以苏格拉底和基督教为代表的欧洲理性派哲学传统,及其孕育的“强力意志”相悖的“奴隶道德”(全增瑕主编《西方哲学史》第417页)。他大胆提倡“重估一切价值”,以使人的生命充盈的“主道德”代替以往的使人堕落、屠弱的“畜群道德”或“奴隶道德”,以现实世界的“超人”代替彼岸世界的“上帝”或“救世主”以及个性被泯灭的“末人”。 一、强力意志 尼采强力意志论一直可以追溯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但是尼采扬弃了叔本华全面否定生命的悲观主义思想,强力意志实现的是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生存价值的认可,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特性。生命意志的目标不是求生存,而是求强力具有强力意志的人是自由之人、智慧之人、自主之人。人在创造中成其为人,只有具有强力意志的主体才是自由的艺术创造的主体,才是生存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命是一种自我扩张、自我延伸、不断上升的过程,强力意志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意愿,一种自我超越的意愿,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命运的主宰,就必须有强力意志。人出生就是走向死亡,这是人的宿命的悲剧,而通过艺术创造可以实现对这种宿命苦难的升华,可以避免这种痛苦,从而拯救人类悲剧性的命运,这是一种古希腊式的逃避痛苦、消极对待的方式,而尼采认为,强健的生命渴求痛苦,从生命本体的高度和不可知的悲剧命运力量的抗争,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生充满了痛苦,最重要的是理解痛苦的意义,痛苦提升了生命的状态,显现了生命意志本身坚不可摧的力量以及生存的乐趣,在悲剧现象背后是生命永恒的欢乐,生命的最高状态是包括了痛苦在内的。尼采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同时,却勇敢直面生命的整体,连同它的苦难和悲剧,尼采对生命的肯定,即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存多么艰辛,人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中,就像酒神一样迷醉似地执着于它,这无疑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二、关于“超人”的观点 关于“超人”的观点尼采以“权力意志”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超人”学说,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超人”是衡量一个民族优劣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他指出,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不能不首先评定其价值,凡是能统治、征服他人的,并使他们的邻人畏惧和嫉妒的,便被看作是高超的人,是“第一的、标准的,是一切事物之精义”。但是,有谁能成为统治者和征服者,即谁是“标准”和“精义”呢 尼采认为,只有“超人”。 第二,“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在尼采看来, 历史上一切存在物都创造了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人也是一种被超越的东西,所以他一再指出,目标不是

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的比较

比较尼采和叔本华思想的异同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19世纪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二人的思想存在着共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强调意志的重要性,把意志看做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源,用意志解释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精神各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否认了人类意志的客观物质根源和生理基础,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以上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下面谈谈叔本华和尼采思想的不同之处。 叔本华认为的意志是生命意志,即求生的意志。尼采认为的意志是权力意志,即求发展、壮大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所以又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在宣传其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的同时,叔本华极力抨击乐观主义。同时宣传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利己主义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绝对的。但这种肯定又无异于痛苦,因此要解决痛苦,就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他认为既可以通过艺术来达到暂时的解脱,也可以通过禁欲来达到永远的解脱。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就是走禁欲之路。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确立了意志却又扼杀了意志,确立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又泯灭了人的一切,使他的哲学走向了反人生的悲观厌世之路,所以他的思想只是反映了人生要求摆脱痛苦的愿望,而没有起到革命的作用,反而掩盖了痛苦的真正根源。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他的强力意志哲学一方面禀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尼采是从希腊文化的悲剧精神中找到这一哲学起点的。尼采极其赞赏希腊悲剧精神,他认为希腊悲剧精神有两个,一个是日神(阿波罗)精神,一个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真正的精神是酒神精神,真正的哲学的酒神哲学。尼采认为不仅人的生命本质是强力意志,而且一切自然过程和自然事物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在人类社会中强力意志主宰着一切。强力意志是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由强力意志所派生和推动的世界的永远“流传”、“永久循环”的,是沿着螺旋形变化的。万物皆变,唯有意志永存不变。尼采从他的权力意志出发,引出了他的人生哲学——超人哲学,超人哲学是疯狂主义的,人称狂人哲学。他认为超人就是指权力意志达到顶峰的人。超人创造着社会历史,推动着社会前进。

中西文化张力下的王国维美学

中西文化张力下的王国维美学 ; 王国维是20世纪初中国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者。他的美学思想,孕育在同西方新学思潮的接触里,诞生在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体认中,他十分注意?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注: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从一开始就重视西方哲学与文学的联系,意识到美学对文学批评的规范作用,并在构建自己的美学观念时大量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与此同时,?生于斯养于斯?的民族文化的薰陶,又使他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材料出发,对外来的美学与文学观念进行了改造重构。; 所有这些都是学界公认的。问题在于,这一构成的过程和形态需要作具体的分析,需要正确地辨析述介的成份和创立的成份,弄清王国维的着述中哪些不提名地转述了德国古典美学或哲学的观点?哪些属于他本人的见解?哪些又是误读或创造性复述?不过,正是此种复杂的情况,展露出以学者意识为契合点的不同思想文化交叉融汇的特征,从而为考察从中西二元抗衡及其张力的背景下生长起来的中国现代学术提供了极佳个例。; 自律的文艺观:传统的反思与康德、叔本华的移植; 王国维的美学建树大致可以1907年左右分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吸收移植外来理论学说为主,对美学基本观念论述得较为集中而有条贯;后期不再倡言美学,而以研讨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为主,但基本观 点已在参互中西的基础上形成。前期接受西方美学及作为美学理论基础的哲学的观念,主要来自康德和叔本华。《静安文集〃自序》曾自述他研习康德与叔本华的过程:先从康德开始,因康德过于艰深而转向叔本华,通过语言通俗优美的叔本华又重新回到康德。; 王国维之所以选择康德与叔本华,并非偶然。通过对中国本土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反思,他认识到,西方文化有两大特点是中国本土文化不具备的,一是哲学与文学艺术的密切联系,二是作为这种联系的产物美学的超功利性。相比之下,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则表现为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密切联系,不是

浅谈王夫之的财税思想

广角视野 w ide angle 浅谈王夫之的财税思想 陈雁峰 陶杉杉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30039) 摘 要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为世人所熟知,但其在经济学方面尤其在财税理论的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王夫之的财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张土地民有,反对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褒贬传统的赋役制度,提出改革建议;论常平、义仓救荒之策;屯田。他的尊重实际,通时达变的财税思想在中国古代财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王夫之;财税思想;财政;税收 王夫之,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汉族。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他的财税思想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主张土地民有,反对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 王夫之认为,自古以来,土地都属于百姓所有,否定了夏、商、周以来的王田制,即使是井田制,也是八家私有而一家公有。君与士大夫可以征发他们的徭役,但不能占有他们的田地。对于三代时期的归田授田之制,他认为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如果授田之说成立,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人口增加而土地不敷分配的矛盾。所以土地向来都是百姓自己的,用不着王去授予。至于井田制所说的!一夫百亩?,不是每个成年人授予一百亩田,而是一百亩征一夫的税,所以井田制是以夫定税制,而不是以夫授田制。可见王夫之否定井田制是授田制,而认为是赋税制,即按夫征税制。 既然土地是百姓所有,就不能以任何借口侵占。至于土地兼并,王夫之认为那并不是豪强强夺百姓土地,而是赋役繁重、胥吏横行所致。土地兼并并不能以法令加以抑制,即使以法令抑制也无法实施。所以对汉朝以来所有以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的主张,他都持批评态度。在王夫之看来,豪民兼并土地固然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但其根源是官府的问题,而不是豪民,反而是豪民代替百姓承受着官府的伤害。所以官府不应该运用行政手段抑制土地兼并,夺取地主豪民的土地,而应该以减轻赋役等经济手段抑制土地兼并,让百姓守住自己的土地。 王夫之只看到官府征收繁重的赋役和对贫弱百姓的伤害,忽视了豪强地主对贫弱百姓的伤害,所以他的论说只反对官府暴税,反对主管征赋役部门和胥吏的横暴,而为地主豪强土地兼并辩护,从而成为土地私有制的代言人。 二、褒贬传统的赋役制度,提出改革建议 (一)改革赋役制度,度民不度田,以经济手段抑制土地兼并 王夫之认为,土地兼并责任并不在地主豪强,而在于官府的制度和不法吏胥,抑制兼并并不能以限田、均田、经界、推排等行政手段,他主张官府应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惩治官吏的残暴,调整与土地制度紧密相关的赋役制度,即用经济手段抑制兼并,他还开出了两剂!药方?: 1.将以往按田征税改为按人、按户征税,即税人而不税地。即按人征收租税,不考虑其有多少土地,规定每户征租多少,每人征租多少,耕地多而勤勉则收获多,但不多征租税,土地弃荒也不减少租税。如此,百姓就会珍惜土地而积极从事农业生产。这在土地兼并之世也是稳妥的办法,因为既然失去土地也要缴纳租税,那么土地就不会为豪强兼并了。 2.轻自耕农之税,重佃农之税。即百姓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过300亩,这300亩属于自耕田,超过部分属于佃耕之田,官府应该轻征自耕田而重征佃耕田(加倍征收)。王夫之想以加重佃耕土地赋税的办法消减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从而降低他们对占有土地的兴趣。 按照王夫之!税人而不税地?和!分别自种与佃耕,而差等以为赋役?的方法,只会使丁多而无田或少田的百姓越来越贫困,而田多之户却越来越富有,即使佃耕田加倍征税,土地所有者也必然会将赋税转嫁给佃耕农(即佃农),获利者还是土地所有者。显然,王夫之是替土地所有者说话的,贫弱百姓只会因此而更加贫困潦倒。王夫之揭示了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与赋役制度的关系,提出了以赋税手段来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这是前无古人的。但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替土地兼并者辩护,这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二)改革缴纳手段,实行以货币之征,以纾民困 王夫之认为百姓向官府缴纳赋税,以钱币缴纳最为合适,既方便百姓,又有利于百姓。他详细分析了货币纳税的好处,认为只就百姓利益而言,就有四个方面的好处:百姓免受官府刁难;百姓免受奸商敲剥;单丁孤寡免受豪右欺凌;百姓可避免积贮的损失。 (三)改革单一农业税制度,实行农商兼并 王夫之认为不仅各类民户都应该纳税,而且各种不同的商品也应该征税,即农、工、商各业都要承担赋税,为国尽责。这实际上就是!税收普遍?思想,比西方最早的瓦格纳税收普遍说要早200年。 (四)盛赞租庸调制,否定什一中正论 王夫之赞成租庸调制之庸、调,因为它征之于户而非征之于田,符合他!度民不度田?的主张,他认为唐朝租、庸、调均较三代为轻。然而,他既反对限田、经界、推排等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又认为三代时期从来就不存在授田、归田之事,他盛赞唐朝租庸调制,而租庸调制恰恰是以均田制,也就是以授田、归田制为基础的,在这一点上,王夫之不能不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王夫之既否定什一税,驳斥什一中正论,又痛斥林勋复古倒退的思想,认为井田制、什一税不可行,由此可见,王夫之对传统思想的怀疑,已经触及到传统思想的核心###孔孟之道。 (五)主张控制山林川泽之利,反对弛盐茶之禁,以抑制商贾 王夫之否定传统的什一税,但不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重农抑商和传统的山林川泽国家垄断制度。对于抑商,他主张抑制但又承认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总之,对于商人和商业既要抑制,使其不能危害百姓和国家,又能保证商货流通。 (六)主张运用赋税手段抑制寺院扩张 他主张既要用行政手段,又要用财政手段遏止寺院的发展。行政上,以限额的方式减少加入佛教的人数,消减其发展趋势,再疏远冷落寺院的住持,使其失去夸耀的本钱,使佛教冰消瓦解;财政上,一方面宽徭省罚,使百姓不必因逃避赋役和刑罚而遁入空门,另一方面对寺院的僧众!犹然编户征徭之民?。 自唐、宋、元以来,寺院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 浅析叔本华得人一辈子哲学得教育意义 一、叔本华得人一辈子哲学 叔本华(1788-1860)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特别成功得商人,后自杀.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得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得关系一直不行,隔阂特别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得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得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叔本华是德国闻名得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论文联盟 二、叔本华人一辈子哲学得重要内容 人一辈子哲学中凝聚了叔本华为人处世所应有得道德准则.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地位和财宝等得不同,展示得生命内容也不尽相同.然而不管人们得环境如何地不同,每个人得生命终其一生基本上具有相同得性质.“集忧患困厄于一身,悲伤兮兮地活到死而已”.尽管如此,人也应该拥有健全得人格,人格所具备得一切特质是人得幸福与欢乐最全然得和直截了当得妨碍因素.这些人格包括“高贵得天性、精明得头脑、乐观得气质、爽朗得精神、健康完美得体魄”,这是人自身得福祉,是幸福得第一要素,因此人们应该尽心尽力地促进和保存这类使人幸福得特质,而不是外界得财宝与地位. 关于财宝,叔本华认为它既不是自然得又不是必要得需求.关于财宝,不能用理性定义它得范围,然而要真正地认识到是否拥有财宝跟幸福与否是没有关系得.假如人们有钞票了,他应该把这笔钞票当做他可能遭遇得祸害和不幸得保障,商人拥有了非常多得钞票之后.他只能把钞票当做工具,当做资本,灵活运用这些钞票以增加更多得财宝.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叔本华接下来又论述了了解自己与了解他人.叔本华论述了人如何做到认识自己.人们应该必须熟稔自身得技艺,他必须明白,生活中最要紧得、最真实得目标是什么,也确实是讲,为了得到幸福,他最需要得是什么以及在他得思想中依次占第一、第二位得目标是什么.他必须发觉,总体上,他得天职是什么,他应尽得责任是什么,以及他与世界得一般关系是什么. 关于爱得话题非常多学者都论述过,叔本华认为,恋爱是一件特别严肃得情况.人人都关怀这件大事,却总要避开人家得耳目、偷偷摸摸进行,显得有点可笑,这全然是徒劳得.叔本华认为性爱驾驭着恋爱,“性爱才是那个世界上得真正得世袭君主”,性欲是生存意志得核心,是一切欲望得焦点,因此他把生殖器官命名为“意志得焦点”.性欲是求生意志最完全得表现和最明确得形态.性欲是最激烈得情欲,是欲望中得欲望,是一切欲求得汇合.关于恋爱,叔本华认为两性之间强烈得吸引力和紧密得连接,确实是各种生物得种族求生意志得表现.“恋爱得本钞票是青春”,吸引异性得首要条件是健康、力和美. 在论女得中,叔本华借用朱伊(法国)写得诗“假如没有女得,在我们生命得起点将失去扶持得力量;中年失去欢乐;老年失去安慰.”女得非常少表现强烈得悲伤、欢喜等情绪,她们只是祈求恬静、平稳地度过一生.“女得本身就像个小孩”,因此最适合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得工作.女得比男人更具有怜悯之心,但是女得更善于虚伪和佯装,这是她们得天性.女得只是为种族得生殖而生存,她们得天职也在于此,她们情愿为了种族生命得连续而牺牲个体. 三、叔本华人一辈子哲学得教育意义 1忍受孤独 有人讲:“孤独是一个人得狂欢,狂欢是一群人得孤单.”正如叔本华列举得伟人,非常多伟人基本上在孤独中成才得,“在成功得道路上,只有孤独得人”.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得时候出现得,那种感受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 2不汲汲于名利 忙于名利、疲于钞票财、争取地位,是现实中得非常多人得写照.但他们忽视了自己得生

论王夫之的生态美学思想

论王夫之的生态美学思想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王夫之的美学思想) 受,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以美的事物反馈于自然,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它源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所达到的生态平衡,描绘了一幅生态美学的图景。 何为生态美学?所谓生态美学就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绿色的、健康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整体性存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理想境界;主张建立人与世界的“亲和”关系,重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强调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走向自然、尊重自然进而顺应自然;强调生态关爱与人文关怀;主张尊重生态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最终走向生态观、人文观、审美观的结合,实现人“诗意的栖居”。因为它既是精神的又是情感的,因而它能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能够塑造精神与情感都完满健康的具有生态理性与生态精神的新人。生态美学体现了人类的生态关爱与终极关怀,是当今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美学观,用这样一种生态美学观去塑造和培养人,可以把生态意识、生态审美观念内化为人的情感与信念,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

所以生态美学本身就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性体现,它有利于人类走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同时它也是审美观念的根本变革,有利于推动美学的发展与深化。 王夫之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形态。他强调人与自然 他认为审美的对象源于客观世界,离开客观世界,就不能称之为美。因此,他强调“天人合一”“”“” 从古至今谈论美学思想,大多的角度都从诗词格律中入手,却很少从生态美学的角 王夫之 所谓生态美学就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绿色的、健康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整体性存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理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王国维的一本小册子《人间词话》,是一部评词的论集,其主要的观点就是用“意境说”来衡量诗词之高下。他在《人间词乙稿序》里就很明确的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 这里他提到了几个根本的问题,第一就是人心内外的关系。文艺作品中的“意”是用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抓住情思,而从这个意,外化出来的境,就是主要为了同别人起共鸣,即“感人”。所以意境都是要有的,是要统一于诗文当中的,而这统一的手法有高有低,就决定了上乘作品与一般作品的区别。上乘的作品追求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合二为一。这个就是王国维的主要的评价标准。第二是文学的本质的问题,王国维认为,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在于是出于一己之意,而感动外界的,只要缺其一个,就不是文学了。纵观他整个文学思想体系,能够感觉到,前者是更为本质的,因为王国维是一个很纯粹的学人,他对于文学有一种本体意义上的定位,反对社会功利性,政治性。这跟后来五四的个人主义有一定相似的地方。而感人只能够说是它的效果,不能起着一个根本上的定位。 这里他又依据意与境的根本关系,物与我以及创造意境的不同方法出发,将意境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 王国维将这两种写法对立起来,是有一定的深刻的见识的,但我觉得,所谓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相对意义上的,因为从根本上讲,所有的文艺都是有我的,是人化的一种东西。有无之间的差别,能够用一句更明了的话来说,就是所体现的境是与意的色调一致,就是有我之境;不一致,或者不能明显的感觉出来,就成了无我之境。 王国维在此,并无说哪个好哪个不好,仅仅将其简单的罗列开来。但只要看他在全书中所表现的观点,就知道他是更为欣赏无我之境的。因为相比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更加自然、和谐,更加浑然天成,更加不留痕迹,这是意境的高度融合。而有我之境相比之下就显得有点刻意。如果说无我之境是将人与境拉开一段距离,人透过这个段距离来观境,那么有我之境的人就是贴近了看景,有时甚至会进入境化成境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距离的、清淡的、可回味的美感。所以王国维说: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非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这句话就很明显的认为无我之境是很难写并且是很具有审美价值的。基于此种理解,王国维便有了造境和写实两派的区分: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以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这就很像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了。但王国维不会在这个结论上止步,他不满意,他要得出一个能够解释所有的结论,所以这里又回到他那个意境说上面去。他基于意境说,不赞成把这两点完全对立起来,而将其统一到意境这个大的评价标准上去,认为不管什么派,都是来源于自然与人生的,都必须以“意境为上”。王国维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都是离不开这个意境说的,也就是他是主张诗词乃至整个文学创作中无不人化的风景。

浅析王维的“境界说”

浅析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涉猎范围甚广,且多有跨时代之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美学体系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是提出和建构境界说美学体系的主要著作,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人间词话》通篇64则词话,条理清楚,立意明显,全文围绕“境界说”而展开的。其第一则就开宗明义:“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点出了《人间词话》的写作意图。 前人学者对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角度,诸如人生角度、哲学角度等,本文则选择了“境界说”的审美之维度来进行论述。 一、“境界”内涵诸说 关于“境界说”内涵的研究众说纷纭,其中佛雏认为“境界”就是能写出具体鲜明的艺术形象,但要包括真切的感情和气氛。叶嘉莹对“境界”一词的内涵加以探究,她认为“境界”出自梵语visaya,意为“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佛家境界,专以感觉经验特质为主。而陈鸿祥则认为叶嘉莹的“境界“虽能给人以启发,但不能探及其真谛。他分析境界的来历是,最能集中的抒发诗人或作者的情怀,标志其艺术风格的名句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气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显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主要是指艺术内容的真实性。 近人用艺术形象去解释“境界”,其说有一定的理由。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借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诗人在生活的图画里所显示的东西,总是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所以,“境界”不仅是指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的生活图景,也包括了作者主观的感情。但是就“境界”这一用语的概念来说,还不完全等同于形象。王国维说“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如果说成“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形象”,就欠妥切。王国维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诗词中某些具有形象而缺乏真情实感之作,说它是无境界,当然可以,说他是没有形象,也就令人难以索解了。 二、“境界”审美之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界”从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今天我讲的是叔本华,叔本华呢,我们都知道他的哲学是悲观主义,那么他的悲观主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生就是痛苦”,那么为什么会“人生就是痛苦”呢?这我们就得从最初讲起了。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就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通俗点来讲就是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对欲望的不断追求,所有的生物中人的需求最多。叔本华把意志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碍称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而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追求目的是总是会受到挫折的,追求这个没遇追求那个也会遇,所以在追求目的时是痛苦的,而就算某个目的达成了,又会有新的欲望席卷而来,因为人的追求永无止境,所以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短暂的,所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以上可以算是叔本华哲学最基本的理解了吧,不过上边的这种说法也算是稍稍有点欠缺的,在上面的说法中,幸福虽然短暂但终归还是有的,可事实上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幸福被他给消除了,幸福是不可体验以及不可被检验的。叔本华哲学中有个特有的问题——苦闷,在他看来,是由苦闷中产生了世界以及人类生活(上帝的苦闷产生了人类,封建主义的苦闷产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基督教的苦闷产生了异教徒),尤其是人类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安排”;也是苦闷启发了思想本身,从而决定了一种哲学,对我们而言,那就是叔本华的哲学理念。在这里,我们我们不纠结于前者外部世界的问题,我们挽留于此的是一种“主观性”的传承。 叔本华的哲学来自于对苦闷的体验,所以我们需要首先理解苦闷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不过事实上也给不出什么定义来,如果我们愿意,

苦闷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它是一种完全特殊的体验,一种人们希望能够有所体验却什么也体验不到的体验。苦闷因此是一种缺失的体验,一种人们希冀、甚至从某一固定时刻起开始等待,却始终未曾来临,也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每当人们获得一次满足,苦闷就会随之而来。叔本华认为,苦闷揭示了不同于痛苦的、无法证明的满足的表现。终于与我们一开始的痛苦说到一块去了,这儿的苦闷体验说的有点玄乎了,其实它也没那么玄乎的。 有个叫保罗·瓦莱的诗人在《海滨墓园》中写道,“如同果子被吃完,变成饱胀的快感,如同它将消失化为快乐……”这个诗人其实是个幸福的诗人,他认为欲望之终和厌倦之初是体验幸福之时,在这短暂的时段中,果实化为快感。这欲望之终即是我们达到目的之时,很简单,在四级成绩刚出来知道我们不仅没挂还过考不错时,我们的欲望达到了,当初可能有过一丝淡淡的喜悦,可是再过了没两天后这种快感就消失了,这就开始厌倦了,所以说在这个欲望之终与厌倦之初中间的这点小小空隙就是我们体验幸福之时。但这也仅仅是这位诗人这样认为,所以说他还是幸福的,到了叔本华这儿,他把本来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幸福的权力也给剥夺了,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为灰暗。在他看来,不仅变为“快乐”的果实消失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快感在作为快感被感受到之前已经“变化消失”了。换句话说,在世界的秩序中,也就是意志和时间的秩序中,幸福从未得以预见。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四级过了的时候好像有过的那点幸福事实上是虚假的,是没有被存在过的。 是不是有些难以理解,确实,好像是进入了一个悖论,但这个悖论其

浅析王夫之的情景说

浅析王夫之的情景说 摘要:王夫之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情景说”源远流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情景说”理论。其对“情”与“景”的论述尤为全面,许多方面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突破了前人的局限。他从中国古典诗学之强调“触物以起请”的单向联系的模式中走出来,强调了情与景之间相互触发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将“神于诗者,妙合无垠”作为诗歌意境美的最高要求。本文通过探究王夫之诗学理论、分析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关系、(兴及情景之间的关系及其现量说在情景关系中的体现,从更深层次来挖掘情景说的内在意蕴。)结合具体的诗歌作品,浅析王夫之提出的对于情景的艺术处理方式——“情中景,景中情”。以及他所推崇的独特至高的艺术境界——情景秒和无垠。 关键词: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又号夕堂,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长居石船山,故有船山先生之称。他是一位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创造性贡献的文学理论家。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情景说,这套情景说关系的论述在其诗论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文论史上,关于情与景的探讨源远流长,有关情景的论说十分的丰富。到了晚清,王国维将情景论升华并提出了境界说,明末清初的诗歌理论家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前人情境论的思想精华,总结了自两汉的《毛诗序》、魏晋南北朝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钟嵘的《诗品》,直至唐宋以来的诗学,并在明代象征论和情境论的基础上加以融会革新,提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情境论观点——强调创作中情景之间的关系,批评那种以“一情一景为格律”的诗法规范的和情景分离的创作倾向,反复申明“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情与景相互依存,水乳交融而不露痕迹。其情境论是支撑王国维“境界说”走向集大成的巨人,他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著的,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承上启下的、十分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 一、简要回顾中国古代诗学理论情景说。 情景说是中国古典美学、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王夫之之前,我国就已有许许多多的有关情景关系的美学思想和诗学思想的论述。且不说在先前《三百篇》中,许多富有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的优秀篇章昭示着中国诗歌艺术特征的美学特征。即便是早期的“感物”说的诗学理论中已初步揭示了这一课题。到了魏晋时代,“感物说”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许多文论家在创作中都提到了“感物”,如陆机的《文赋》中有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1】(《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通过陆机在这里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诗歌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受到客观事物触发而产生的”。但对于情与景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唐代,随着山水诗画艺术空前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艺术创作中主客关系的深入思考,“情景”作为诗的美学范畴被正是提了出来。宋代的山水画诗意更趋成熟,已有人初步的揭示了情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运动,即情中有景,静中有情。元代的情景论有所发展,但还不成熟。一方面指出情与景之间应相互渗透——“景在情中,情在景中”。另一方面又坚持从律诗的句法安排角度来探讨情与景结合的具体模式,推崇一句情一句景的组合模式。可见元代的情景论大有发展,但是他最终还是未能摆脱诗的句法结构的束缚。在明代,情景论已经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局面,谢榛抓住了情景交融乃是诗生成之根本,从宋人言情景不离章法句法的狭隘圈子跳了出来,深化了对诗歌审美特质的认识。尽管这样,还是有许多的诗论家,摆脱不了从诗法给格律角度来论情景,且表现出自相矛盾的混乱。 二,情景交融

中西文化张力下的王国维美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中国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者。他的美学思想,孕育在同西方新学思潮的接触里,诞生在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体认中,他十分注意“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注: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从一开始就重视西方哲学与文学的联系,意识到美学对文学批评的规范作用,并在构建自己的美学观念时大量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与此同时,“生于斯养于斯”的民族文化的薰陶,又使他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材料出发,对外来的美学与文学观念进行了改造重构。 所有这些都是学界公认的。问题在于,这一构成的过程和形态需要作具体的分析,需要正确地辨析述介的成份和创立的成份,弄清王国维的着述中哪些不提名地转述了德国古典美学或哲学的观点?哪些属于他本人的见解?哪些又是误读或创造性复述?不过,正是此种复杂的情况,展露出以学者意识为契合点的不同思想文化交叉融汇的特征,从而为考察从中西二元抗衡及其张力的背景下生长起来的中国现代学术提供了极佳个例。 自律的文艺观:传统的反思与康德、叔本华的移植 王国维的美学建树大致可以1907年左右分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吸收移植外来理论学说为主,对美学基本观念论述得较为集中而有条贯;后期不再倡言美学,而以研讨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为主,但基本观点已在参互中西的基础上形成。前期接受西方美学及作为美学理论基础的哲学的观念,主要来自康德和叔本华。《静安文集·自序》曾自述他研习康德与叔本华的过程:先从康德开始,因康德过于艰深而转向叔本华,通过语言通俗优美的叔本华又重新回到康德。 王国维之所以选择康德与叔本华,并非偶然。通过对中国本土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反思,他认识到,西方文化有两大特点是中国本土文化不具备的,一是哲学与文学艺术的密切联系,二是作为这种联系的产物美学的超功利性。相比之下,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则表现为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密切联系,不是少数统治者以政治权力对文学艺术进行强制性干预,就是诗人艺术家本身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政治意识,这导致中国文学艺术缺乏独立的意识与独立的价值。为此王国维感叹说:“呜呼!美术(按即艺术)之无独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乎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上之着述,往往受世人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而康德、叔本华的美学观,恰恰是以提倡“无功利”的“审美态度”为特征的。 那么王国维在引进康德、叔本华的美学和哲学思想观念的同时,又有哪些改造和重构呢?为便于说明问题,先概述一下康德与叔本华的学说的基本内容。 我们知道,康德哲学的最重大意义,是在知识论或认识论上发动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如德国哲学史家文德尔班所说:“康德从以往哲学中采取了现象与本体的对立;但是他通过先验的分析扩大了现象的范围使之包括整个人类知识,而剩下物自体只不过作为难以理解的概念而存在。”(注:《哲学史教程》中译本下册第791页,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叔本华也指出:“康德的最大功绩是划清现象和自在之物间的区别。”(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译本第569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之所以现象的界定和扩大意味着认识论的革命,一方面是彻底否定了唯理论的形而上学,那种认为凭着从纯粹理性的演绎就足以认识万事万物的信念已站不住脚,另方面是进一步发展了英国经验论对事物属性的分析(注:经过英国哲学家洛克对事物的两级属性的分析,人们已认识到事物的第二级属性如音响、香臭、颜色、软硬、光滑等,都基于官能感受,并不属于客观物体,相反只有事物的第一级属性,如广延、形状、固体性、数量、运动等,才属于自在之物本身。于是原先以为事物可以按它们自身本体的性质而被认识的见解开始动摇。),证明了因智力的介入,即使事物的第一级属性,也只存在于我们的理解力(即知性或悟性)之内,并取决于知性的先验条件如空间、时间、因果性等。因此人类认知能力实际只以事物的现象为对象,人类的知识只限于现象的范围。 这一知识现象论是康德哲学的重要内容,而现象与本体的分析又导致了康德的理性本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