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高职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高职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高职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高职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有机化学是化学制剂、药学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等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有机化学和药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药物中,极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而且在大量涌现的新药中,也几乎是有机化合物。通常有机药物的结构和性能都较复杂,要正确了解和掌握药物的组成、结构、性质、配制和药效,以及对新药的创研、药物构效关

系的研究、合成药物生产中的工艺改进、药品质量检验、剂型加工以及药品使用保管、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精制等,都需要有比较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作基础,因此学生必须

具备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从事化学制药生产中的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为主线,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在选择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理论,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紧扣化学制药技术专

业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门课程总计144学时

包含:理论课程(100学时)、实验课程(44学时)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这些知识、技能、方法在生活和化学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关注化学制药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

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培养一定的合作共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意识、劳动纪律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

重新建立及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 知识教学目标

a. 学会重要的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结构特点和异构现象,能正确写出常见各

类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和构造式;

b. 应用化学键理论概念,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并能应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来解释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c. 学会各类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方法;

e. 理解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萜类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f. 具备有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若干单元操作的实验技能;

g. 学习预防与处置化学实验事故的方法,正确使用与处置教学中的一些化学危险品;

h. 培养实验者的化学实验的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与习惯;学习有机化学的科

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2. 技能教学目标

(1)专业技术能力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这些知识、

技能、方法在生活和化学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关注化学制药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

(2)关键能力

①方法能力

a. 有不断重塑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愿望。

b. 有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c. 有计划、班组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控能力。

e.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②社会能力

a.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b. 有对人民健康与生命负责的职业道德。

c. 有团队协作精神。

e. 具有爱家庭、社会的仁爱之心。

f. 遵守法律与公共道德。

3. 素质教学目标

工作中遵章守纪,爱岗敬业,质量为本,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内容标准

(一)有机化学理论(100学时)

学习单元二

(基本操作)

1. 塞子的选配和钻扎, 玻璃管的清洗、 切割、圆口、 弯曲、拉制、玻璃管插入塞中的方法,酒精喷灯、 钻孔器的使用。

2. 熔点测定的用途及操作,提勒管、酒精灯、温度 计、毛细管的使用。

3. 蒸馏装置的装配和拆卸 ,蒸馏操作的要领和方 法,蒸馏烧瓶、水浴锅、直形冷凝管、温度计、接 液管的使用。

4. 重结晶法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溶剂的 选择、配制饱和溶液、脱色、抽气过滤、趁热过滤、 菊花形滤纸的折法、结晶、洗涤,布氏漏斗、抽滤

瓶、安全瓶、真空泵、保温漏斗、短颈玻璃漏斗、 滤纸的使用。

5. 萃取的基本原理、方法,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6. 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及应用,水蒸气蒸馏装置的安 装及操作。

7.

分馏的原理,实验室分馏装置的安装、操作,圆 底烧瓶、刺形分馏柱、温度计、直形冷凝管、接液 管、锥形瓶、水浴锅的组合使用。

作技能与若十单兀操作的实验 技能。

2. 学会预防与处置化学实验事 故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与处置 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化学危险 品。

3. 培养实验者的化学实验的工 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与 习惯;学习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 的工作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精 神。 过程与方法

1. 实验前认真查阅资料, 做好预 习,精心组织,分工协作,认真 做好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 录,认真讨论实验结果,写好实 验报告。

2.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培养一 定的合作共事能力及自主学习

四、实施建议

(一) 教材编写建议:

紧扣医药类专业特点, 本着实用和够用的原则,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 以培养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选择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理论,紧扣药学、化学制 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等专业培养目标,适用于高等职业教学。

(二) 教学建议:

主要采用课堂与实验室现场教学方式, 由老师课堂讲解、课堂演示或实验室现场组织学

生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医药生产实际帮助学生学习 有机化学知识与技能, 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专业 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增强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评价建议: 1. 评价应该贯穿教学全过程,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重视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 验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以考试的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

在学习评价上,实行教师评价与学习者互评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

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由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总评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

2. 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上,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每个操作单元培训学习后,现场评

价,记入学生平时实验成绩;学期末对全体学生考核八个基本实验,每人随机抽取一个实验

操作题和相关实验理论题,现场评价,记入学生期末实验成绩;实验总评成绩的组成:实验

报告10%平时现场评价实验成绩40%期末实验考试成绩50%实验总评成绩以30%十入有机化学总评成绩。

3. 实行教考分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 相关教辅材料

邢其毅主编,《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1994

汪小兰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赵建庄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马祥志主编,《有机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刘振梅主编,《药物化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沈新安主编,《药物合成技术》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考核标准(见附录一)

3.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用书、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光盘、图书报刊、互联网、校内图书馆、有机化学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

教师应该根据本校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精选课程资源,充实物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标准的要求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实验室

的丰富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光盘、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等课程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明了。带领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突出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4.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图书馆、药厂、科研院所等。教

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有机化学和医药方面有关的电视节目和科学教育相关的网站。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带领学生到药厂、科研院所等参观见习,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有利途径。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药校各专业,有关附录及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