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新课标2卷高考试题(地理) 解析选择题随笔docx

2018年新课标2卷高考试题(地理) 解析选择题随笔docx

2018年新课标2卷高考试题(地理)  解析选择题随笔docx
2018年新课标2卷高考试题(地理)  解析选择题随笔docx

1994年,我国M 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1996年,M 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附加值

B .降低人工成本

C .缩小规模

D .加强合作 2.M 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 .基础设施好

B .交通便利

C .销售市场大

D .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 公司一直致力于( )

A .打造自主品牌

B .扩大生产规模

C .产品款式多样

D .增强国际影响 审题:

时间:1994年 空间:浙江温州 地理事象:服装企业

知地:服装工业分为普通服装和高档服装。普通服装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产品附加值低;高档服装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产品附加值高。

设问:1.1996年,M 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时间:1996年 空间:M 公司

地理事象:关闭自有生产厂

知地:M 公司关闭字有生产厂,而由加盟的多家生产厂负责生产环节。 明理:

结论:A .提高附加值

设问:2.M 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时间:1998

年 空间:上海

地理事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 知地:研发中心:负责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总部:负责制定发展战略,整体运作。 明理:

结论:D .信息通达

设问;从发展过程看,M 公司一直致力于

结论:A .打造自主品牌

知识目标:工业区位、产业转移、产业可持续发展

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命题思维:本组试题以温州M 公司(服装企业)的发展历史过程图为线索,多角度设问通过

C .产品款式多样

D .增强国际影响错误

关闭自有生产厂的目的、上海吸引该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的原因、从发展过程推测M 公司一直致力的方向为切入点,紧扣材料,层层设问。

备考启示:在复习备考中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训练,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继而解决问题。

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2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

图2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 .东北部

B .西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 .狭窄

B .曲折

C .坡大

D .路面凹凸 审题: 时间:无

空间:澳门半岛

地理事象: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

知地: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街道明显具有规划的特点呈方格状;图中的马路名称,大多以“海边街或海边马路”为名 设问: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C .东南部

正确

结论:C.东南部

设问: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结论:C.坡大

知识目标:区域地图的判读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命题思维:本组试题以澳门半岛地形特征与人文地图结合为背景,以澳门海岸线的推移、老城区自行车少见为切入点,进行设问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教学启示: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在复习备考中进行深度教学,挖掘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用地理思维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携此完成6~8题。

图3

6.2月7号,当恩克斯宝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检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8.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审题:

时间:2017年2月7日

空间:恩克斯堡岛

地理事象: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设问:6.2月7号,当恩克斯宝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结论:A.2月7日9时

设问: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检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结论:D

.西北方向

设问: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

,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材料信息: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结论:

B

.对全球变暖敏感

知识目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环流、全球气候变暖、南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价值观:关注全球气候问题

命题思维:本题组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为载体,在问题的设置中凸显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的地理素养。

备考启示: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进行主题探究式的复习,提供区域的真实案例,设置主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城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流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表一

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10.第五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审题:

时间:2013年7月

空间: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

地理事象:降水后的河流洪峰变化情况

设问: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结论:B.减少河水含沙量

设问:10.第五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结论: B .②③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设问: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材料信息: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知识目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能力目标: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

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量变与质变辩证看待事物

命题思维:本题组以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以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为切入点,通过对地理过程的认知,明白植被在削减洪峰和保持水土的积极作用,但是凡事有度,切忌夸大。事出无常必有妖,材料为王勿臆测。

教学启示:在复习备考中,加强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还请指正。福建张露

2016.6.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