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配置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内,利用新建筑体其中一个“空”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此建筑内,并打破其方正格局,横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筑体内。Libeskind称此种手法为〝潜意识下的连接〞,代表德国人和犹太人命运的无法分割;但从深层意义来看,为了创造犹太博物馆的入口,拆除了仿古迹的一面墙体

此古迹是大战后依原设计重新再造的仿品,并非原迹〉,若依建筑师之意,各自赋予基地上两个独立建筑体为德国人及犹太人的象征,而使用这样一种侵略性的语言来响应象征着德国人的巴洛克式建筑体上,我个人的感觉彷佛:别人对我不仁,我亦回之不义。尤其为了强调犹太博物馆的入口,用材质沉重的墙体作为入口的建筑语汇,这手法的疑虑,更在犹太博物馆内部使用轻快材质的对比下而加深。

三条主命运线代表三种不同的可能性,也是本设计案的主题,但参观者走完这三条命运线后,并无法在空间的体验上领略出不同的感受,倒是整个建筑体顺应着李伯斯金强烈的个人美学及设计风格,有着统一而重复的空间感,从头至尾没有平行和垂直线、倾斜的墙面、天花板嵌入的斜行灯具线、展示橱柜的不规则开口〈以上皆为解构派常用手法〉,参观者走完全程,只觉空间跳跃不停,和哀悼犹太人的省思感似乎没办法配合。当然这是我个人在犹太博物馆的空间经验,并不足以代表其它参观者的想法,只是我很怀疑,若去除了引导员的详细解说,以及每个空间、每条路线上的昭示牌,参观者是否能够从自己寻常的空间领略知觉中去体会建筑师要说的故事?设计者利用历史背景、哲学思维或艺术化的手法来充实设计,基本上是很吸引人的,只是当建筑实体完成后,也必须要能够回归到空间上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无需语言、文字图片的引导,直接可以体会的感觉。

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建筑师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这些名人的选择并没有国籍限制,可能是犹太人,也可能是德国人或者其它。关于这个引用,个人觉得并没有很强的立论,为什么盖一座犹太人纪念馆要拿一些名人来左右建筑体的走向?难道被牺牲的一般犹太人,其价值比不上几个历史名人?当然如果要使用一般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因为被迫害的人数太多而只会在地图上形成密密麻麻的网,就没有办法作为建筑体走向的解释了。〈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搜集了在柏林被迫害的犹太人名册及住址,推测他可能想过使用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

里伯斯金称该博物馆为“线状的狭窄空间”。理由是在这座建筑中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其一是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其二是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这二条脉络虽然都有所限定,却又通过相互间的沟通,而在建筑和形式上无限地伸展下去。依据相互离散、游离的处理手法,形成了贯穿这座博物馆整体的不连续的空间。这二条脉络是“犹太人博物馆”的特征,同时又是里伯斯金所特有的“二元对立,二律背反”的观点。柏林的痕迹,不仅仅是物理的,据说其中还有说不清因果关系的根源,或者是既往性夹杂在里面。从德国人和犹太人的外在关系来观察,他下了这样的结论。他执着地追求曾对犹太人的传统和日尔曼文化做出贡献的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家们的生活踪迹,并将其模式化。

这是该博物馆所要表现的第一个内容。该博物馆共有4个隐喻情结,其二是根据作曲家阿诺德。施昂拜格未完成的歌剧“摩西和阿龙”的脚本而构成的。在此处,表现了由于歌的存在,而歌词不清,相反,歌不存在,而能帮助对歌词的理解的不合情理性。

第三,在大屠杀年代被驱逐出柏林,在里加和乌其的强制收容所中死亡人的名字和死亡地名。第四,是以瓦特。本杰明的“一侧通行路”形成的。沿着曲折型建筑,引入了60个连续的断面。如此一览“犹太人博物馆”的话,正如街谈巷议所说,里伯斯金充满晦涩的形而上学的超俗的思考,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接近的。

例如:对“犹太人博物馆”的第四种表现的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他从自身的体验,给予了非常明确的解释。他是在纽约、伦敦、米兰、波士顿、那不勒斯等地居住过的多国籍派,也是典型人口移动派。他对我的“这种多国的生活方式对你本人的作品有什么影响?”的提问,回答是“的确有影响。但现实却相反,工作产生了这种必要性。”“不在一个地方长住,不被一地的传统习惯束缚的生活方式,正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新状况”。在世界各城市,不是作为当地人,通常是作为异国人,又是作为局外人而存在(being)的他,同时又作为当地人而非在(nonbeing)的存在。不能作为异国人存在的理由,又成为,作为当地人的理由的这种双重自相矛盾的逻辑,是符合“犹太人博物馆”所体现的观点的。一种艺术,由于作为其核心的主体的丧失,例如像没有情节的文学,没有旋律的音乐那样的没有展示品的博物馆,其不存在性、非在的存在性的缘由,好像已是新型文化形式的一种倾向。

充满被驱逐、遭受屠杀的(成为不存在)犹太人的悲痛与苦恼的“犹太人博物馆”,仅仅超越了设计的特异性和观念的前卫性,将一个民族的悲惨命运的历史封印而已。同是一个犹太系的音乐家古斯塔瓦。马勒,所内含的如在第九交响曲所奏出的旋律那样深沉暗淡的精神才是杰出的。

全景

1-柏林犹太博物馆高空俯视

2-柏林犹太博物馆是在原柏林博物馆犹太部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由新老两部分建筑构成。我们从巴洛克风格的老楼进入博物馆

3-向右穿过大厅来到通向地下的楼梯口,讲解员告诉我们这里是进入新建筑参观基本陈列《德国犹太人2 000年历史》的必由之路。

4-博物馆新建筑利伯斯金德大楼(The Libeskind Building),分二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山美国建筑师丹尼尔·利伯斯金德(DaniclLibeskind)设计,外表装饰锌板,造型独特,整个建筑平面呈曲折前行状。1992年11月大楼动工,1998年竣工,1999年1月向公众开放。由于建筑本身是一件回应历史的创作,那些参差不齐的空间,倾斜起伏的平面,窄如逢隙的窗户,令人置身其间能体验层层历史,所以仅两年时间一幢空楼就吸引了35万参观者。奇特的建筑形状成为博物馆的标志图案。

5-利伯斯金德认为,好建筑给人沉思的空间,让我们得以思考生存的新方式。他在设计中极力运用奇特的线条表现力,立体地突现德国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他紧紧围绕两条线构造大楼,“一条是断成若干段的直线,另一条是连贯的曲线。”鸟瞰大楼,可看出建筑物本身是条不规则曲线,曲折前行,中间有条断断续续的直线将曲线分成两半。曲线代表德国犹太人曲折发展的历史,直线象征德国犹太人曾动荡不安的生活,驱逐、屠杀、逃亡、漂泊,所以其间有太多的中断。两条线的交叉处是垂直耸立的“空无所有”的空间,这样的空缺散落在博物馆各处。建筑设计师利伯斯金德想告诉人们:空缺象征着经过长期漂泊和纳粹屠杀,很多犹太人的文化已不复存在。但这些文化曾经存在过,所以要留出空间,提醒观众关注那些被破坏的犹太人生活,关注那些流失的犹太文化。

6-在建筑线条和空间的运用中,利伯斯金德溶入自己的历史感悟和建筑语言,引导观众思考欧洲犹太人的命运,审视纳粹大屠杀的惨痛,总结人类自身的教训,从而带给观众独特的历史感受和博物馆体验。利伯斯金德大楼成为柏林的象征性景观,反映出当代德国人面向未来正视历史的勇气,“没有回忆就没有未来”!走下长长的石阶深入利伯斯金德大楼地下,从亮处进入暗处,首先感觉很压抑,接着联想到“暗无天日”。设计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不正是纳粹时期德国犹太人的生活境况吗?

7-讲解员介绍说,地下的建筑格局可以说是犹太人历史过程的形象设计,有三条通道,分别名为“背井离乡”、“大屠杀”和“幸存”,代表了1933~1945年德国犹太人的生活和命运。其中前两条通道的墙面装有壁龛式陈列橱窗,惨白的灯光,记传体式的展品陈列,营造出白色恐怖下犹太人的生存环境。这些由私人捐赠的展品,表达了捐赠者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不论是一把提琴、一套餐具,还是一本小书、一帧照片,均保存完好,表现出一个民族在艰难景况中依然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天性。通道的墙壁好像是倾斜的,地面也起伏不平,走起来有些吃力。

8-每个灯下都是一个犹太人的真实故事

9-犹太历史图片

10-馆里有很多这样的放音区

11-博物馆内部一角,下面是用铁块做的人脸,大大小小一地都是。

12-高高的窗顶

13-流放花园

14-回望犹太人博物馆外墙

笛福简介

笛福简介 精选阅读一: 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的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其作品可读性强,他所写的《鲁滨孙漂流记》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至今是雅俗共赏的名著。主要构架为:主人公个人透过发奋,靠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精选阅读二: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透过发奋,靠自我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一向闻名于世,鲁宾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所以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精选阅读三: 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一说是油烛商),所以转而选取了经商。他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开始了养家糊口的生活。 丹尼尔·笛福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大陆各

国经商。 1684年,笛福与一个酒商的女儿结了婚,得到了女方家价值3700英镑的嫁妆。他招妻弟和妹夫作合伙人做起了小百货买卖。此外,还在欧洲范围内做生意,常做酒贸易来增加收入。但是,他在“喝醉人”的生意中遵循的是清教徒原则,反对买卖当时简直要淹没伦敦的杜松子酒和一般的烈性饮料。 1685年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 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学等。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认为没有纯种的英国人,反对贵族天主教势力,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此诗连印9版。 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一样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一样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在狱中他仿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一首《立枷颂》(1703),讽刺法律不公。 1704年,丹尼尔·笛福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争取支持。此后11年间他一向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哈利及其继任者托利派戈多尔芬的秘密情报员,搜集舆论。在此期间,他又因写而短期入狱。但从未终止为辉格党当政者搜集情报,办报,写。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在欧洲小说史上是一项创举。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几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等。他的小说以《鲁滨逊漂流记》流传最广,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超多政论册子,共达250种,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

关于柏林犹太博物馆的非理性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04-0025-02 关于柏林犹太博物馆的非理性 收稿日期:2006-10-17 作者简介:滕露莹(1981-),女,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92 滕露莹 摘 要:结合里伯斯金个人的建筑思想和创作风格,分别从设计的构思、建筑的空间、室内装置以及立面等角度,对其代 表作———柏林犹太博物馆进行剖析,从而解读出建筑师在这一建筑作品创作中所赋予的非理性表征之下的本质。关键词:譬喻,象征,空间,非理性中图分类号:T U242.5 文献标识码:A 如果你对人类情感的历史———那正是建筑史的本质———进 行思考,你会注意到,最为硕果累累的想象力的发展总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想或情感方式触碰到一起时发生的……那么,一种出乎意料的含义,丰富的关系就会出现。在里伯斯金绝大部分的建筑作品中,他的设计基础往往建立在理解历史并延续历史的基础上。这种维护文化与传统的责任感在他的多个与犹太人及犹太文化相关的建筑设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里伯斯金认为一个博物馆不应是大众文化的模仿物,而是和民众保持距离,能让其反省思考并面对决定的产物。柏林犹太博物馆虽陈述犹太人的遭遇,目的却不只是德国向犹太人赎罪致歉的手段,更是在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让全人类警惕的作品。 里伯斯金把自己的方案描述成是个不连贯的形体,隐射着头脑和记忆中的不同影像。这些影像来源于柏林的历史,也和犹太民族的遭遇有关。其中贯穿着两条有关历史思想和个人真实经历的重要理论线索,里伯斯金称其为“两线之间”(Between the lines ):一条是被多次打断的直线,代表着一段虽然屡遭打击和摧残,却仍然不断斗争的发展史;另一条是无限延伸的“之”字形折线,象征着在不断的扭曲和转向中的生还,并持续生命的历程。其涉及到的地形学概念代表着犹太民族的名人和柏林的德国人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其中包括莱斯特(Kleist ),海涅(Heine )和密斯·凡·德·罗(M ies van der Rohe )等,把这些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变形的大卫十字。 直线空间纵贯了整个博物馆的公共区域;折线空间则占据着博物馆的使用空间。断裂的直线穿越扭曲的折线所产生的冲突的结果,是那些被掏空的“虚空”空间。它们贯穿在整个博物馆中,成为博物馆的核心结构,也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空白神秘物。它所表现的虚无与断裂隐喻着柏林历史中那些物质形态虽已消失但却仍是十分丰富的犹太文化遗产。而当扭曲的折线被断裂的直线打破时,也就是犹太人的历史与生活,跨越着辉煌与灾难,穿过那空白,向着未来绵延不断的发展而去。两种线型的穿插交叠最终构成了犹太博物馆爆裂的建筑形体,而烙印着犹太人痕迹的几何形体也形成了这个建筑创作的哲学文本。 1 入口 基地北边是原有一幢柏林市中心最古老的巴洛克式建筑,在里伯斯金的设计中,这幢建筑被用来象征德国文化、德国人,而基地南边所建的博物馆则代表犹太人。要参观犹太人博物馆必须先进入巴罗克式建筑体,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配置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内,利用新建筑体其中一个“虚空”的轴线延伸,横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筑体内,以打破其方正格局。借此“潜意识下的连接”,隐含德国人和犹太人命运无法分割的寓意。 新馆的进口被安排在一楼右侧,打破老建筑体的规矩墙体,由两道新建如黑墙式的楼梯扶手引导至地下室,当楼梯到达地下层的最深处后,缓缓向上行走,展开在参观者眼前的便是分别象征着柏林犹太人三种不同命运的道路轴线,以对应于三种不同命运的犹太人心理状态(见图1) 。 1.1 共生命运线 向前直行是一条共生命运线,此空间中最重要的建筑元素是一条陡直狭长的楼梯(the main stairw ell )。经过漫长爬升后,楼梯直通向三层展厅的最顶一层,终点是一面白墙。建筑师希望通过这一特殊的建筑譬喻手法,强迫民众去省思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以及考虑决定未来的方向:再下来该怎么走?白墙的左手边有一开口,由此进入博物馆的主要展览空间。 而在这条命运线的上空,贯穿着一些不规则相互交叉的混凝土构件。尽管据说这些都是有结构作用的梁,但按照直观的结构逻辑却很难让观者理解,并且感到随时会受到那些来历不明的“刀光剑影”的侵犯,因惧怕那些粗野的空中异物随时会塌落下来而心中不安。这种担忧、不安正是当时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建筑师想要参观者了解的。 1.2 逃亡命运线 现实命运线的右边是一条代表流放在外的犹太人命运线,行至终点是一大片明亮的落地玻璃门,当门自动敞开后,便到达位于“逃亡”之轴尽端的“霍夫曼花园(E .T .A .Hoffmann G arden )”:正方形的庭园中斜植了7行7列6m 高的混凝土方柱,每根柱顶都栽种一棵橄榄树,树根永远悬在空中,扎不到地面,喻示着犹太人流离失所的处境。而等到群树茁壮,便又可连成大片树荫,暗示着流放的犹太人在外生根、茁壮、团结。柱径很粗,当人走到柱林里,常会感到一下子消失了外部参照系。而倾斜的柱子与倾斜的地面相互垂直。这又对置身其中的人构成了错误的空间参照系,从而重力场与视觉经验产生矛盾,让人总感觉自己站不直,站不稳,并下意识的纠正、调整自己身体的位置,结果头晕目眩。整个柱林犹如迷宫般,让置身于其中的人失去方向感,从而体验出逃亡的犹太人对于前路迷茫,路途艰险的心理状态。 · 25· 第33卷第4期2007年2月 山西建筑S HANXI ARCHITECT URE Vol .33No .4Feb . 2007DOI :10.13719/j .cn ki .cn14-1279/tu .2007.04.014

德国柏林犹太人纪念馆

德国柏林犹太人纪念馆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 纪念馆鸟瞰图纪念馆侧立面图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柏林犹太人纪念馆的建设历史、设计理念、建筑外形以及细部设计,分析建筑所表达出来的犹太人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这栋建筑所表达的设计精神和它的建筑风格 关键词:犹太人、解构主义、建筑、里柏斯金

正文: 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也称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其目的是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的追念,其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达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原件。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0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该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投资1.2亿马克,设计者为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初建于1992年11月9日,1998年底竣工,全部设施到2000年10月才安装完毕,2001年9月9日正式开馆。但实际上在此之前,这座未正式开放的造型新颖的建筑已吸引了35万名慕名者前去参观。许多人认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无声的纪念碑。作为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它无论从空中,地面,近处,还是远处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博物馆不再是照片展览的代言词,而是更多通过建筑的设计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震撼和感受。 设计师里柏斯金出生于波兰的犹太裔建筑师,从6岁起学弹钢琴,后来移居以色列,成为精通钢琴的音乐名人。曾经赢得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会举办的著名的音乐竞赛,后来其音乐天

丹尼尔笛福英文简介

丹尼尔笛福英文简介 导读:本文是关于丹尼尔笛福英文简介,希望能帮助到您! 丹尼尔·笛福简介 Daniel Defoe (1660 ~ 1731), British writer. British Enlightenment era realism rich novels founder, known as the "father of the novel", "the father of British novels" and "the father of the British newspaper" and so on. His works are readable. Believe in protestant William III. His representative "Robinson Crusoe", optimistic and brave Robinson through the efforts, by virtue of wisdom and courage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ursuit of adventure, advocate personal struggle of the social atmosphere. 丹尼尔·笛福人物生平 Daniel Defoe (1660 ~ 1731), British novelist, founder of the British Enlightenment era of realism novels, known as the "father of European novels." Was born in the British capital of London, father camp slaughtering industry (one that is oil candle business), so instead chose to do business. He travel extensively, operating underwear in the early years, tobacco and alcohol, wool fabric, brick industry, went to the mainland business. In 1684, Defoe married a daughter of a wine business, got the woman's home worth 3700 pounds of dowry. He strokes his brother and

柏林犹太博物馆

Daniel Libeskind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begin 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配置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内,利用新建筑体其中一个“空”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此建筑内,并打破其方正格局,横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筑体内。Libeskind称此种手法为〝潜意识下的连接〞,代表德国人和犹太人命运的无法分割;但从深层意义来看,为了创造犹太博物馆的入口,拆除了仿古迹的一面墙体

此古迹是大战后依原设计重新再造的仿品,并非原迹〉,若依建筑师之意,各自赋予基地上两个独立建筑体为德国人及犹太人的象征,而使用这样一种侵略性的语言来响应象征着德国人的巴洛克式建筑体上,我个人的感觉彷佛:别人对我不仁,我亦回之不义。尤其为了强调犹太博物馆的入口,用材质沉重的墙体作为入口的建筑语汇,这手法的疑虑,更在犹太博物馆内部使用轻快材质的对比下而加深。 三条主命运线代表三种不同的可能性,也是本设计案的主题,但参观者走完这三条命运线后,并无法在空间的

体验上领略出不同的感受,倒是整个建筑体顺应着李伯斯金强烈的个人美学及设计风格,有着统一而重复的空间感,从头至尾没有平行和垂直线、倾斜的墙面、天花板嵌入的斜行灯具线、展示橱柜的不规则开口〈以上皆为解构派常用手法〉,参观者走完全程,只觉空间跳跃不停,和哀悼犹太人的省思感似乎没办法配合。当然这是我个人在犹太博物馆的空间经验,并不足以代表其它参观者的想法,只是我很怀疑,若去除了引导员的详细解说,以及每个空间、每条路线上的昭示牌,参观者是否能够从自己寻常的空间领略知觉中去体会建筑师要说的故事?设计者利用历史背景、哲学思维或艺术化的手法来充实设计,基本上是很吸引人的,只是当建筑实体完成后,也必须要能够回归到空间上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无需语言、文字图片的引导,直接可以体会的感觉。 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建筑师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这些名人的选择并没有国籍限制,可能是犹太人,也可能是德国人或者其它。关于这个引用,个人觉得并没有很强的立论,为什么盖一座犹太人纪念馆要拿一些名人来左右建筑体的走向?难道被牺牲的一般犹太人,其价值比不上几个历史名人?当然如果要使用一般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因为被迫害的人数太多而只会在地图上形成密密麻麻的网,就没有办法作为建筑体走向的解释了。〈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搜集了在柏林被迫害的犹太人名册及住址,推测他可能想过使用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

体验犹太人纪念馆

体验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馆 张吉/张宏建 争议作品 柏林曾被人们称作是上世纪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索兴当我在这个城市里来回穿梭时,已是21世纪的某个夏天,就好像我如期赴约,参加了一场门票全免的建筑展,而在这场展出中,刚刚新鲜出炉的、也是最具争议的就是由彼得•艾森曼设计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馆。它是这场建筑展中,最具创新思想的,并且伴随着激烈的争议而存在。 建筑故事 对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馆,在去柏林前已有所耳闻,身处异地时,我所能关注的仅仅是建筑的物质空间,但是当时间和空间的力量把我淹没在参观它的人群中时,那些决定它存在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要素,不得不与物质空间一样,占据对其思考的同等重要位置。 建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馆这个故事可以从下面说起。2003年8月17日某网站关于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馆动工的消息: 德将在二战希特勒总理府遗址上建犹太人纪念馆 经过多年反复斟酌,德国政府8月16日终于决定,将在二战希特勒总理府的遗址上修筑一座犹太人纪念馆,以祭奠当年在纳粹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600万无辜犹太人。 …… 据负责设计纪念馆的美国建筑师彼得•艾森曼介绍,纪念馆工程的主体部分将是一座大型的露天广场。该广场的地面非常有特色,它将由2752块高矮不齐的水泥板铺成,远看上去就像是一片被微风抚过的麦田。届时,广场上将竖起一座扬声器,昼夜不停地朗诵400万记录在册的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同时,遇难者名单还将被输入一个专门的电子设备,存放在未来的纪念馆里,供世界各地的游客查阅。当初,关于在柏林市中心兴建这样一座犹太人纪念馆的提议曾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前柏林市长艾伯哈•迪根在批评这项提议时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这岂不是要把柏林变成悼念之都?”而其他人则认为,在如此抢手的黄金地段修建一座大型“集体墓地”,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奢侈之举。据了解,纪念馆所在地的地价的确贵得惊人,粗粗估算一下约值2亿英镑;另外,纪念馆本身的造价也高达1800万英镑。这也正是德国政府为何16年来迟迟不肯下决心的重要原因。 但是,一直支持这项计划的人强调,柏林应该成为全世界哀悼二战遇难者、尤其是犹太人的地理和精神中心;几百年后,这座纪念馆仍会向后人警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从而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另外,修建这座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也将向世人展示当代德国推行民主改革的信心和成就。 其实这并不是有关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馆的第一则消息,如果将相关人物的文字呼吁开始算起,甚至可以追溯到17年前。 1988-89年:政论家蕾阿•罗施女士发出了建立一个《醒目的纪念地》的呼吁。 1994-95年:为纪念地艺术设计公开招标,未果而终。 1997年夏:经公开讨论,在被邀请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中进行新一轮纪念地设计招标。 1998年初:科尔总理选中艾森曼/塞拉的设计,但因联邦议院选举而推迟了决定日期。1999年6月25日:德国联邦议院作出了建立纪念地和建立基金会的基本决议。 2003年4月1日:开始施工 2004年7月1日:为信息厅工程举行上梁仪式 2004年12月15日:安置最后一个纪念碑 2005年5月12日:对外开放 曲折道路 纪念馆的建立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正是由于以下的一系列原因: 1)选址 纪念地位于Ebertstraße大街和Wilhelmstraße大街之间,占地1.9万平方米,曾是巴洛克式阿德勒宫后面一被称为“部委花园”的一部分,即纳粹的政府中心。

析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新馆

析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新馆 建筑学苏康2010170014 摘要:作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完美结合,过程性建筑○1的完美阐释,以色列犹太大屠杀新馆通过时间地点和动作三者的整一,利用路径行进中的冲突感,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它对杂乱无序的环境也进行了有意识的统一,结合光环境与材料质感,成为此博物馆的特色语言之一。光与建筑整体和外部环境的结合,更凸显了它的时间上的美感的延伸。 关键词:浩劫历史博物馆霍尔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过程性建筑 纪念馆旧馆建于1953年,而为了面对华盛顿新建的拥有更大更广资讯的犹太屠杀纪念馆,也为了招待那每年300万的游客,当地政府决定重建此博物馆,新的浩劫历史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3月落成,由著名的犹太籍建筑师Moshe Safdie设计。 新的浩劫历史博物馆被修造为棱柱三角结构,高16.5m,长183m,该馆占地4200多平方米,大多位于地下。并且由南向北插入,将亚德瓦谢姆山切断,地下展馆的天窗系统线性排布在三棱柱的两侧,墙面全部是清水混凝土,没有附加任何装饰,只在屋顶采用了很

窄的玻璃顶窗。 纪念馆入口与游客中心位于长脊的一头,以悬臂三角柱悬出,突出山谷漂浮于空中;地势较低的另一头为纪念馆的出口,由自山丘侧突出的弧状薄墙朝天伸展。新馆一共有10个展览室,棱柱体长廊是纪念馆的中轴线,其间的每一间致力于一个在浩劫史上不同的章节。整体的路线是从博物馆的中心开始向下进深,进行到最低的地下点,慢慢地然后走向往上的出口。长出口的部分半悬空在山顶,是一个俯视耶路撒冷的一个惊人的看法阳台,直接接收

自然光。 游客中心是一个拱形的混凝土,顶部是天窗和格架,在纯粹的墙面和地面上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幻,也是为纪念馆参观埋下一个基调。纪念馆内部同样是没有附加任何装饰的灰色的清水混凝土墙面,(灵感来自于西班牙采石场)地面也是灰色的,通道里没有灯光,只有屋顶上的玻璃窗向下投射的光线。狭窄的通道,两面向蹭倾斜的高墙,惨白的光线,灰色的世界……在这个封闭的,枯燥的,空虚的冰冷的空间里,只有那束光线穿透着它的黑影,让每一个转身于其中的人都会在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也表现出夹缝中求生存的犹太人,受到

丹尼尔笛福生平简介和作品赏析

I.丹尼尔笛福生平简介 A.生平 1.早期 a.1684年,笛福与一个酒商的女儿结了婚,得到了女方家价值3700英镑的嫁妆。他招妻弟和妹夫 作合伙人做起了小百货买卖。此外,还在欧洲范围内做生意,常做酒贸易来增加收入。 b.1685年笛福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 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他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 2.中期 a.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 办女学等。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 b. 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 c.1704年,丹尼尔·笛福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 争取支持。 3. 晚期 a.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几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等。 b.笛福晚年过得还算舒心,又写了几本书,债权人有的已经故去,他卖掉小砖厂用换回不多的钱还了其他人的债,还在距伦敦不远处购置了一套房。 c. 1731年,丹尼尔·笛福在临卡纳特林荫道自己的寓所里于暮年逝世。 B.作品

II.丹尼尔笛福作品分析(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I.丹尼尔笛福生平简介 A.生平 1.早期 a.1684年,笛福与一个酒商的女儿结了婚,得到了女方家价值3700英镑的嫁妆。他招妻弟和妹夫 作合伙人做起了小百货买卖。此外,还在欧洲范围内做生意,常做酒贸易来增加收入。 b.1685年笛福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 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他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 2.中期 a. 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 办女学等。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 b. 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 c. 1704年,丹尼尔·笛福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 策争取支持。 3. 晚期 a. 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 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几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等。 b.笛福晚年过得还算舒心,又写了几本书,债权人有的已经故去,他卖掉小砖厂用换回不多的钱还了其他人的债,还在距伦敦不远处购置了一套房。 c. 1731年,丹尼尔·笛福在临卡纳特林荫道自己的寓所里于暮年逝世。 B.作品

浅析丹尼尔笛福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2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 3 论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 4 热情的侦探福尔摩斯和他的影响 5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6 《到灯塔去》的象征性隐喻分析 7 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以及其规范性 8 莎士比亚的悲剧对当代女性的影响 9 论男权主义在圣经语言中的体现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1 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 12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肉体与灵魂的平衡 13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14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15 浅析简奥斯丁小说中自由间接引语 16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17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18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19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2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21 浅谈英汉人体部位的隐喻 22 多芬中西方市场营销的文化解读 23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24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 25 从认知语境的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隐含意义 26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27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 28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 29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30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 31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3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 33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 34 中西方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35 乌托邦和老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36 试论中学英语教育中师生关系模式的构建 37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夜与日》看女性同性爱主题的写作模式 38 英语商务信函中礼貌策略的应用 39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40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 4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分析 42 The Unique Charac teristics of Edgar Allen Poe’s Gothic Stories

丹尼尔·笛福简介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 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 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 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为构架。情节曲折,采用自 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 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 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 说的开创者之一。《鲁滨逊漂流记》的姊妹篇是《困》,也是笛福所著。《鲁滨逊漂流记》给笛福带来了巨大成功并帮他还清了部分债务。此后,他还陆续写成了《莫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但债主总是跟着他追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对他撒手不管。1731年4月26日,丹尼尔·笛福在悲愤中死去,终年71岁。作者在全篇中的名言是: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呢。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有: 《鲁滨逊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记事》《枷刑颂》《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法国时事评论》

作品介绍 《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旧译《鲁滨孙漂流记》,是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逊·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的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为此,笛福搏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小说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初出茅庐,最初三次航海的经过及其在巴西经营种植园的情况;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流落荒岛,独居28年的种种情景;第三部分简要交代了鲁滨逊回国后的命运及这个海岛未来的发展趋向。

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 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出生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一说是油烛商),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各国大陆经商。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在欧洲小说史上是一项创举。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几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等。他的小说以《鲁滨逊漂流记》流传最广,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笛福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他属于资产阶级,他是中上层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笛福一生最关心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他极力称赞的是资产阶级,他认为一个国家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贸易。“给我们贸易就是给我们一切”,“贸易是世界繁荣的生命”,这就是他最根本的主张。因为他以为贸易使制造业和航海业发展,使人民有工作,有衣穿,有饭吃,物资也因此能保持高价,并且可以维持高的地租,所以上层社会也得到好处。只要有勤劳的人来发展贸易,任何地方都会繁荣起来。他的一切经济论著与部分政治论著都发挥这个主张,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笛福关于发展经济的主张是有利于英国社会发展的,但是,他热烈地支持殖民制度,提出夺取、经营殖民地的办法,提出与落后民族扩大贸易的办法,并且拥护黑奴买卖。这一切都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总的看起来,笛福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的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很大。资产阶级在当时还是进步的阶级,还在进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保守的贵族、地主不事生产,坐享巨额地租收入,资产阶级组织着规模日大的工商业推动了社会发展。中小资产阶级一方面与大资产阶级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又与统治阶级大资产阶级和贵族有矛盾,要求更开明的政治。所以笛福种种发展资本主义的意见,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政治不民主,反对垄断等主张,都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受到时代和阶级偏见的限制而拥护殖民制度和种族歧视,这却是与大资产阶级一致,是反动的。对劳动人民,他所关心的只是使他们有工作,能生产财富,这又与资本主义的要求相吻合。笛福思想上这种两重性,鲜明地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他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情节、结构不落斧凿痕迹。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

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配置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内,利用新建筑体其中一个“空”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此建筑内,并打破其方正格局,横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筑体内。Libeskind称此种手法为〝潜意识下的连接〞,代表德国人和犹太人命运的无法分割;但从深层意义来看,为了创造犹太博物馆的入口,拆除了仿古迹的一面墙体

此古迹是大战后依原设计重新再造的仿品,并非原迹〉,若依建筑师之意,各自赋予基地上两个独立建筑体为德国人及犹太人的象征,而使用这样一种侵略性的语言来响应象征着德国人的巴洛克式建筑体上,我个人的感觉彷佛:别人对我不仁,我亦回之不义。尤其为了强调犹太博物馆的入口,用材质沉重的墙体作为入口的建筑语汇,这手法的疑虑,更在犹太博物馆内部使用轻快材质的对比下而加深。

三条主命运线代表三种不同的可能性,也是本设计案的主题,但参观者走完这三条命运线后,并无法在空间的体验上领略出不同的感受,倒是整个建筑体顺应着李伯斯金强烈的个人美学及设计风格,有着统一而重复的空间感,从头至尾没有平行和垂直线、倾斜的墙面、天花板嵌入的斜行灯具线、展示橱柜的不规则开口〈以上皆为解构派常用手法〉,参观者走完全程,只觉空间跳跃不停,和哀悼犹太人的省思感似乎没办法配合。当然这是我个人在犹太博物馆的空间经验,并不足以代表其它参观者的想法,只是我很怀疑,若去除了引导员的详细解说,以及每个空间、每条路线上的昭示牌,参观者是否能够从自己寻常的空间领略知觉中去体会建筑师要说的故事?设计者利用历史背景、哲学思维或艺术化的手法来充实设计,基本上是很吸引人的,只是当建筑实体完成后,也必须要能够回归到空间上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无需语言、文字图片的引导,直接可以体会的感觉。 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建筑师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这些名人的选择并没有国籍限制,可能是犹太人,也可能是德国人或者其它。关于这个引用,个人觉得并没有很强的立论,为什么盖一座犹太人纪念馆要拿一些名人来左右建筑体的走向?难道被牺牲的一般犹太人,其价值比不上几个历史名人?当然如果要使用一般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因为被迫害的人数太多而只会在地图上形成密密麻麻的网,就没有办法作为建筑体走向的解释了。〈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搜集了在柏林被迫害的犹太人名册及住址,推测他可能想过使用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创作背景和作者简 介 导读:一、《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 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2]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还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个“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虽然这样,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重新另造一只小的船。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5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有一个脚印。不久,他又发现了人骨和生过火的痕迹,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鲁滨逊惊愕万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

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直到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 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接着,鲁滨逊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手,夺回了船只。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此时鲁滨逊已离家35年(在岛上住了28年)。他在英国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妻子死后,鲁滨逊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鲁滨逊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用必需品,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二、《鲁滨逊漂流记》人物介绍 鲁滨逊 鲁滨逊 (Robinson Crusoe)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坚毅勇敢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最终战胜了艰苦的环境,创造出 了精彩的人生。在一次次坎坷曲折的磨难中,他的自信、善良、乐观、坚韧不拔的性格得到了一步步升华,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 星期五 星期五是一个野人,有一次在沙滩上差点被另一个部落的野人吃

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优秀议论文选解论妇女教育(有删改) 英国丹尼尔·笛福 论妇女教育 (英)丹尼尔·笛福 我常想,以我们这样一个文明昌盛的基督之国而竟拒不给妇女以求知的机会,实为世界上最野蛮的陋俗之一。我们日日叱责此辈为愚蠢为无礼,而殊不知,设若妇女享有与我们同等的教育,她们的愚蠢和无礼或许将不如我们之甚。 确实,我很想清楚,妇女是否也有变得适合社会交往的一天,须知她们的全部知识实仅凭其一点天生的聪明。她们的青春全部消磨在学习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缝补与制作无聊琐细的什物上面。的确她们也学着认几个字,或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但是这便是妇女的

全部教育。因而对于那种惯好轻视妇女无知的人,我不免要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设使一个人的教育也同样便就此为止,不再前进,那么他将何足观?这里无须多加举例,也无须对某一人士的家世财产以及本人才具多加检阅,便不难看出,一个人离了教育,很难有所作为。给予妇女求知的机会,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灵魂之寓于肉体,有类璞玉浑金,必先加以雕琢,然后可以见光芒。十分明显,正如理性之使我们有别于野蛮,故教育将使这一区分更其判然,因而使一些人不致如另一些人那般粗鲁。这事显而易见,本无待于证明。既然如此,则妇女受教育之权利又何以遭到剥夺?如若说知识与理解对此异性乃为无用之赘物,全能之上帝即不会授彼以这类的能力;因上帝不造无用之物。再者,对于那些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我很想问问他们,他们究竟何所取于无知而遽云然?一个聪明的妇女较之一个蠢汉究竟更不如到什么地

步?妇女究竟有何短处,致使之丧失其受教育之权?难道她们曾以其傲慢无礼而肆虐为害我们?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准她们学习,以便使她们变得更加聪明?我们难道应该责备妇女为愚蠢吗,如其妇女缺乏智慧的原因纯系由于我们不近情的谬误习俗所造成? 给予妇女求知的机会,也因为整个妇女一般来说都较为聪明敏捷──我认为,作为一般提法,这话并不为过;儿童时期她们便已不像不少男孩子那么迟滞笨拙。妇女如果受到良好教育,并能学会善用其天赋才智,事实表明她们一般总是比较懂事周到。而一位识书知礼的女人,再益之以由知识与品德而得来的深厚素养,实在是一件难以比并的稀世珍奇。与她交往简直是人间至乐的象征,她的仪态有如天使,她的谈吐仿佛仙乐。好一身而兼备着温柔、甜美、和睦、爱情、智慧与喜悦等全部美德。她处处符合于世间最美好的仰慕;一个人如有幸与她结识,则色授魂与,自将是

丹尼尔笛福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出生于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他在学习当牧师多年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宗教生活,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开始了养家糊口的生活。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还要养活妻子和6个孩子。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呆了不少年。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鲁滨孙漂流记》。250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小说仍然脍炙人口。《鲁滨孙漂流记》给笛福带来了巨大成功并帮他还清了部分债务。此后,他还陆续写成了《莫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但债主总是跟着他追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对他撒手不管。1731年,丹尼尔·笛福去世,终年71岁。像生活在荒岛上长达28年之久的他的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一样,他孤独而又恐慌。 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大陆各国经商。1685年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学等。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认为没有纯种的英国人,反对贵族天主教势力,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此诗连印9版。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在狱中他仿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一首《立枷颂》(1703),讽刺法律不公。 1704年他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争取支持。此后11年间他一直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哈利及其继任者托利派戈多尔芬的秘密情报员,搜集舆论。在此期间,他又因写文章而短期入狱。但从未终止为辉格党当政者搜集情报,办报,写文章。 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在欧洲小说史上是一项创举。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4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均1722)和《罗克萨娜》(1724)。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1720)、《彼得大帝纪》(1723);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1724)、《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1726)、《不列颠全岛纪游》(1724~1727,3卷,导游性质)。他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如《经商全书》(1726)、《英国商业方略》(1728)和《使伦敦成为世界最繁荣都市之道》(1728)。他的《英国绅士全书》则在他死后于1890年刊印。他的小说以《鲁宾孙漂流记》流传最广,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250种,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如《维尔夫人显灵纪实》(1706)对一个流行的鬼故事作了逼真的报道;《瘟疫年纪事》(1722)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