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

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

《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2016年安徽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作为常年奋斗在毕业班一线把关教师的您,您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和感叹?复习资料满天飞,乱花渐欲迷人眼,书山有路难寻径,亦或辗转反侧,夜夜无眠,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您还在困惑,还在犹豫,还未能寻觅到一套得心应手的安徽中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试题资料,请选择研究安徽中考历史学科精英团队为您量身定做的《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吧!本套资料特约由研究安徽中考历史学科命题多年的名师团队精品工作室精心策划编写,深入剖析安徽近几年中考历史命题风格与特点,耗时一年,精心原创、筛选、改编、打磨全国各地各类试题,本套资料共20套单元卷,覆盖每个考点,选出核心高频考点,以此为基础进行组合分析,定位考点、每个考点都从不同侧面进行考查,从而揭示解题技巧与规律,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毕业班学生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有较大的收获,迅速解决解题短板,短时高效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不再书山题海苦旅无涯,我们坚信,一旦拥有,定让您的学生看见奥考场无忧!本资料现已开始征订,数量有限,量大从优,过时不候!联系电话:177130001953

附部分样卷:仅供参考。

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二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单项选择题

1. 秦汉时期战争与先秦时期相比,北方地区战争次数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西、云南却由原来的6次、1次、2次分别增至36次、8次、11次。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C.政治中心迁往南方 D.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已

2. 当前《芈月传》正在热播,战国后期,秦国不断吞并东方六国的土地,在公元前260年爆发一场关键的战役,这场战役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请问这场的决定性战役的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3. 历史年代与世纪的计算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中必须要掌握技能之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时间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晚期C.公元2世纪早期 D.公元3世纪晚期

4.习近平在2015年10月访英期间曾说,中、英两国在各自历史发展中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你认为我国秦朝与17世纪的英国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共同点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教育优先 D.制度创新

5.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②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③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秦朝历史的是()

A B C D

7.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机关公职

人员要依法行政,“有权不可任性”。汉武帝设置的下列官职中具有

监察功能的是()①御史大夫②司隶校尉③刺史④太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 右图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地方实行实行分封制 D.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9.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10.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历史事件变迁在空间上的反映。右图

显示的疆域的所属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C.西汉D.唐朝

11.(结合右边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和跨越几个世纪()

A.211年 4个世纪

B.193年 3个世纪

C.210年 3个世纪

D.194年 4个世纪

11. 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

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A.云南 B.陕西C.甘肃D.新疆

13.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4.右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图中A、E两处

丝路东西起止点()

A.长安、伊朗

B.长安、大秦

C.南京、希腊

D.杭州、希腊

15.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奖励她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图片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

①张仲景著作书影②《九章算术》书影③《史记》书影④华佗《五禽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6. 2014年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宣纸》出版发行。书写材料的进步与下列哪一人物的贡献有关( )

17.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18.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19.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史实最有可能在右图所示的著作

中查找到()

A.陈胜吴广起义B.曹操统一北方

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玄奘西行

20.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

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21.右边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笔记上记下的知识要点。他学习的知识点应是()

A军阀混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三国鼎立

22.《魏书?高祖纪》记载:“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此处的“高祖”是指()

A.刘邦B.曹操 C.刘备 D.拓跋宏2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通过此诗可以看出南朝时哪一宗教在我国南方非常盛行()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24.如果想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生产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阅读的书籍是( )

25.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B.顾恺之的画C.石窟艺术D.青铜器

二、组合列举题

26我国古代许多著名战役推动中国历史进程。

(1)使赵军40多万人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战役__________。(2)电视剧《神话》中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在安徽境内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4)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的关键战役:____________。(5)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三、辨析改错题

27.下面是王晓彤同学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做的历史笔记,请你帮她找出这笔

记中得错误。

(1)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袁绍控制汉献帝,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2)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3)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的画家是王羲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盛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敦煌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错误改正(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

28.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秦朝疆域图2西汉疆域图3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回答:

(1).图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2).西汉政府在图2斜线覆盖区域设置了什么?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3).哪一战役奠定了图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权建立了图3中的哪个政权?(写字母)

(4).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五、分析与探究题

29.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陆地丝路之繁荣】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写出材料一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海上丝路之昌盛】

材料二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一带一路之复兴】

材料四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五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读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2.对右图所反映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

A.通商口岸集中于沿海地区 B.英国侵略军曾进攻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3.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

是()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

4.漫画在历史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右图漫画

中可以解读到的信息是( )

①《南京条约》是在中英平等谈判的基础上签订的②《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战败

后被迫签订的③《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外国签订的条约④《南京条约》的签订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右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结合所学

分析引发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大生纱厂的创办

B .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创办 D .开放通商口岸

6.“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悲剧又是机会,这场战争促使古老大帝

国的觉醒。”以下最早体现“鸦片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的史实是( )

A .魏源著《海国图志》

B .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

C .严复译著《天演论》

D .同盟会创办《民报》

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

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

①《南京条约》签订 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③辛亥革命定都南京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8“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

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段话的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

9.右边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A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B .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 .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11.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 流失海外的三次高潮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抗日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右图所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激发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张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D .清政府被迫掀起了自救运动

14.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

人形象。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 ) 文物流失相对数

1860 1900 1940 时间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抗日战争

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6.右图《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的代号

是( ) 17.拍摄《甲午风云》电视剧,其中一个场景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应选择的背景是()

A .虎门销烟

B .慈溪之战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18.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

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 .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B .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C .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右图漫画: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身上写着

CHINA 。对漫画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20. 右图为19世纪末期,法国《小巴黎人》杂志

的一幅漫画,画中摊开的大饼上标着英文

“CHINA ”。该漫画反映出( )

A.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

C.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D.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

21.《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某次战

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

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图中熊代表沙皇

俄国,犬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

日本,肠代表德国。某次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战争

22.“西方人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一份“礼物”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列强在华办厂

C .“门户开放”政策

D .《辛丑条约》

23.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24.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以及《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

A .割让土地

B .支付赔款

C .开放口岸

D .开设工厂

25.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二、组合列举题

26.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1)1839年林则徐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2)1860年太平军在上海青浦大败。(3)1876年率军进入新疆,1881年,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4)1894年黄海海战率舰直冲敌舰,与舰共存亡。(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掀起反帝斗争风暴。

三、辨析改错题

27.某同学喜欢收集网络流行词,并试着编了一段历史笔记。下面就是他的“杰作”,其中有四处史实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割让香港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伤不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由于清政府“Hold不住”,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甲午战争再次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让人“悲催”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

(1)错误_______ 改正________(2)错误_________改正________

(3)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4)错误_______ 改正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建海《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两个“不公正”的含义。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五、分析与探究题

29.历史承载着民族或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从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中获取怎样的集体记忆?九(1)班开展了以“漫长而艰难的觉醒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1843年7月31日,美国公使带着总统泰勒的授权缔约证书,来到中国,同时带来还有送给清朝皇帝的礼品: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和《美国百科全书》、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等。这些是战败的中国最需要的。但仍然被清朝官员视为…奇技淫巧?给谢绝了。1860年10月英法闯进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礼品,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音乐钟,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枪械都原封未动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从外国送给中国的礼品及中国对这些礼品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中国与英美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有怎样的不同?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2)材料提到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是指哪三次战争?举例说明中国“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例举中国在“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的艰难探索。

材料三鲁迅先生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惊醒了吗?鸦片战争后中国有根本的变化吗?你有何感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再学习和探究,同学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十一

(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土地改革B.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对右图中A、B、C处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A事件标志着我国工业化的起步

B.B事件是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C事件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D.以上事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

3.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为9%,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的破坏B.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C.人口急剧增长D.盲目垦荒

4.右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当时作者热情讴歌的

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5.口号反映时代,时代需要口号。下列口号符合“大跃进”时

期时代特点的是 (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D.发展才是硬道理

6.右图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

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②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③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

④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右图反映了我国部分年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变化(单位:

万吨),其中1958~1960年的产量变化是由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文革”错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

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D.“文化大革命”开展

9.人名有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

“卫红”、“卫东”等,以此类推,与“超英”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 D.香港回归

10.面对1959~1961年我国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改革开放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1.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建设经验

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C.朝鲜战争爆发

D.严重的自然灾害12.当前中国已悄然进入了“民调时代”,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下列事件

曾阻碍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C.新宪法的颁布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13.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连”“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4.口号、标语往往带有特定的时代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4.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15.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辛亥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大跃进运动 C.东方红一号上天 D.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6.1971年10月25日,毛主席明确指示;“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为什么不去?不去,脱离群众了。”毛主席的指示点明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推动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17.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促进了( )

A.“求同存异”的提出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19.有人说: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融冰”,以下可以论

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0.( )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

21.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图片反映的外交成就中哪一项不是70年代所取得的( )

A B C D

22.华学校八年级(6)班在历史活动探究课上找到了下列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国防科技成就

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C.新中国的航天成就

D.新中国的军队建设

23.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

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

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24.李明同学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两弹”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5.八(2)班的同学准备举行一场有关王进喜等人的先进事迹故事会,如果要拟定故事会的主题,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A.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

B.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

C.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D.舍生忘死的人民公仆

二、组合列举题

26.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重要保证。

(1)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_______、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

(2)___________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必须______的道路。

三、辨析改错题

27.以下是某同学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题目整理了一期墙报,请你帮忙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改正。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972年美国总统基辛格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1年第二十五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错误_________改正________(2)错误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3)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差异】

材料一: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

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

(1)结合材料说说亚欧文明在经济方面差异的表现。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文明碰撞】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2)中国被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说说“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不同阶层的人试图接近这一目标的举措及共同特点。

【文明发展】

材料四: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这是他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

——《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4)毛泽东所说的“走弯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不足3千万,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它(中国改革)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摘编自郑永年《中国模式及其未来》(5)结合“中国模式”的成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说说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五、分析与探究题

29.建国以来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和23次国庆群众游行。阅兵游行活动的内容,也反映着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通过上述问题,你对新中国六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有何认识?

2016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十六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下图中能反映俄国1861年改革前社会状况的是

A B C D

2.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A.俄国1861年改革

B.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D.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3.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属于这次改革内容的是()

A .废除农奴制

B .废除君主制度

C .废除贵族世袭制

D .废藩置县

4.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 .结束了沙皇统治

B .保留了封建残余

C .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 .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5.右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l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

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工业革命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殖民扩张与掠夺 D .经济的全球化

6.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从很多方面来讲,是他(林肯)让

我的故事成为可能,是他让美国的故事成为可能。”林肯让奥巴马的故事“成为可能”的关键在于()

A .《商法典》

B .《独立宣言》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著名诗人惠特曼写过一首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在诗中将林肯比喻为率领美国这

艘船破浪前进的船长。以下属于林肯的历史贡献的是()

A.使国家获得了独立

B.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8.观察下图,日本在工业生产中遥遥领先的原因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发动侵略战争

9.“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 对外扩张的结果

D.殖产兴业的成效10.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11.劳动力曾是困扰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是为解决这一困扰的事件有()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三角贸易”④日本明治维新⑤俄国1861年改革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D.②③⑤

12.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科学、文明和人性”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D.“环境、资源与人口

13.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B.瓦特 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

14.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15.某中学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①汤姆开始坐汽船旅行②约翰驾驶汽车旅游

③珍妮座飞机俯瞰美景④查理打电话问候家人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6.右图为一幅名为《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的漫画。此

情景出现的重要推动因素是()

A.新航路开辟 B.独立战争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7.右图显示1870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

显著提高,其决定因素是()

A.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8.右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

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B.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C.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D.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19.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

度上升的原因是()

A.飞机的发明

B.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C.蒸汽机的发明

D.火车的问世

20.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

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

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21.1913—1920年间,欧洲制造业的生产量下降了23%,而美国却增长了22%。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美国()

A.解放了黑人奴隶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

C.未遭受一战战火的侵袭 D.罗斯福“新政”实施

22.右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

要说明了()

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

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D.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3.第一次世界大爆发后,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

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A.垄断组织出现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 D.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24.下面漫画中的场景应该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慕尼黑会议召开 D.诺曼底登陆

25.仔细观察右图中的漫画,若为该漫画的问号处补上文字

说明,应写上()

A.光荣孤立

B.萨拉热窝事

C.“凡尔登绞肉机”

D.慕尼黑阴谋

26.某班以“一战—人类的一次灾难”为主题的合作展示活动。可供

学生展示的选择包括()

①电影《凡尔登战役》②中国劳工在欧洲前线的故事

③一战伤亡损失统计④一战时期人们的日记和书信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你能看到的状况是( )

A.萨拉托加大捷B.凡尔登战役C.同盟国与轴心国交战D.原子弹的使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8.根据右边资料卡提供的信息推断出相关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29.下列历史人物的语言与启蒙运动有关的是

A 天主教就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B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C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D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29.右图为伏尔泰像,如果为该图配上最符合他生平事迹的说明,应该是()

A .文艺复兴的先驱

B 宗教改革的领袖

C 启蒙运动的旗手

D .法国革命的发起者

30.下列历史事件最有可能影响右图所示思想主张形成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美国南北战争

31.在百度网站上输入下图的文字,下列哪些词汇出现的频率最高

A .封建、专制、共和国

B .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

C .民族、民主、民生

D .自然选择、相对论、万有引力定律

32.

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一切都受到

了最无情的批判。

”下列符合“那些伟大人物”的是()

A .但丁

B .莎士比亚

C .伏尔泰

D .马克思

33.英国诗人蒲伯写道:“大自然和自然定律都在黑暗中躲藏,上帝说,让牛顿问世!于是一切都有了光明。”牛顿获得如此赞美,是因为他()

A.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B.提示了物体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换的规律

C.发现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D.论证了物质的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密切关系

34.文学名著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通过以下“窗口”,我们可以了解()

A .古代希腊社会的历史图景

B .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C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

D .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

35.它的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的和谐、优雅而细腻……是那种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这里描述的美术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最后的晚餐》

C .《向日葵》 C .《和平鸽》

二、组合列举题

36.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发明了火车,率先在陆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3)1885年德国的 成功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4)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发明的,他们因此被称为 。

三、辨析改错题

37.王老师在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这一专题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甲同学的这段话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帮他找出并加以改正。

甲同学上台简介日本明治维新,他说:“推翻天皇统治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县置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快对外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1)错误:_____;改正:_____(2)错误:_____;改正:______(3)错误:_____;改正: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

38.19世纪60年代,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所说的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我国近代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

材料三:……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3)材料三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对日本社会的转变有何影响?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事件相比,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综上所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俄国、日本应对“挑战”的结果有何不同?

五、分析与探究题

39.科技成果惠及全人类,日益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精彩纷呈享受科技】

材料一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材料二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展示了飞机、电动公共汽车,首次出现冰淇淋和汉堡包。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兴工业”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涉及的“飞机”“汽车”的发明者分别是谁?说说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源问题全球关注】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的现象。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脉,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3)材料三中被称为工业血脉的三种能源,哪些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开发和使用的?

【思考感悟解决问题】

材料四

(4)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结合上面的图片,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

认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