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_案例_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84417450

2007_案例_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84417450

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山水城市、驰名中外的无锡太湖自然风景区,新建一座定位高端、定性知识服务型的创意产业园区,这对正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无锡而言,不啻是崛起一个面向未来、强占先机的新高地、新亮点、新增长极。

受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管委会委托,由上海科学院、上海商学院牵头,组织以上海现代发展研究院为主体的专家组负责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专家组本着既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留有余地的原则,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心编制,现已基本完成《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初稿)》和四份专题研究报告,提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审议。

第一章位置、环境及其优势分析

一、地理位置

无锡,东距上海128公里,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区。本产业园位于无锡太湖新城西侧。东临规划中的无锡行政中心,西与中央影视基地、鼋头渚接壤,南为雪浪山生态风景区,北枕五里湖畔。区域总面积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2万人。这里生态秀美,交通便捷。园区北距沪宁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江阴港分别为15、20、15、40分钟汽车里程。规划中的无锡轻轨一号线将从园区穿越而过,与各交通基点四通八达。

二、自然环境

无锡是江南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北临长江,南贴太湖,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园区西有中央影视基地三国城、水浒城、唐城等仿古建筑群,北有碧波荡漾的五里湖区,南有农业生态示范区。全国九大城市湿地之一的“长广溪湿地公园”贯穿园区南北,这里溪水潺潺,鸟语花香,诗情画意,令人神往。著名的旅游名胜鼋头渚、蠡园等风景区,也近在咫尺。科学家、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身临其境,眺望浩淼太湖,百里烟波,无不心胸开阔,宁静致远,须臾间浮想联翩、萌发灵感、才思泉涌,这里确实是创意产业的理想选址。

三、科技、人才、产业与人文优势

教育、人才优势。无锡大学城,即在园区内。这里有:江南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我国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摇篮,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其中设计学院每年输出专业人才500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重点的省属专科学校。北大软件与微电子研究生院、同济大学软件设计学院正在规划论证中。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拥有科技人员近千人,软件人员300人,是博士生培训基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现有工程院院士两名、研究员40多名,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培养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等十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分布在园区周边。无锡还与北大、清华、东大、南大、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和中科院等国内一流院校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形成了“7+1”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园区提供了一个积聚科技、人才优势及其科研创新生态的理想环境。

科技、产业优势。无锡科技发展较早,水平较高,科技产业实力较强。是我国微电子三大基地之一。2004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左右。2005年全市十二项科技发展指数占全省第一位。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3.63万人,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4家,市级20家,省、市两级创业中心17家。高新技术企业697家,其中国家级9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

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35%。近年来加快知识产权发展步伐,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名列全省第二,并列为六大“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之一。国际科技合作园为全省唯一的省级知识产权园。

深厚的地域人文优势。无锡自古就是个人杰地灵的文化名城。两千年前,春秋时代我国第一代大商巨贾范蠡及其著作《货殖传》就出自这里。无锡也是我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崛起过我国著名的实业家荣氏家族。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以及思想、宣传家陆定一等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他们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现代无锡人创新、创造、创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源泉。

人居环境优势。已建成的高档别墅区威尼斯花园,是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建设中的华润新鸿基、万科、顺驰高档住宅区即将完成。加上园区内正在筹建10万平方米科技人才公寓,均能为园区引进的人才提供一个优质、舒适的生活空间。还将动工建设的创业服务中心内设有商务中心、网吧、咖啡馆等娱乐休闲设施,邻近的体育馆、游艇码头还建有一批现代化高档体育设施和高级宾馆,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优雅的人居环境。

图表二:整体优势

四、制约因素:

1、国家近年连续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新建项目受到严格限制。创意产业虽非国家规定的调整范围,由于它对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应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但在筹措建设资金等方面仍会带来一定困难。

2、土地开发成本大幅度上升,征地农民的安置更加困难。对此可考虑发展园区服务业,既可安置征地农民,也可防止园区居民“空心化”。

3、创意产业和高科技研发中心不同于高新产业园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与全市产业对接等方面均缺乏成熟经验,需要边探索、边创建。

第二章建园背景、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产业园是根据国际、国内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无锡面临自主创新的新任务,于2006年4月建立起来的。

一、在创新中国的大局中,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

20世纪中叶特别是80年代以来,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使全球财富增长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为基础、以创新型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社会已经初见端倪。知识的创造和运用已成为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据2005年世界银行报告,在世界财富总额中,资源仅占6%,生产成本占11%,而知识产权占到83%。发达国家凭借其坚实、高效的创新体系,使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产生出来并迅速转化为财富,从而处于全球知识社会的“领跑者”。发展中国家在追赶过程中,也更注重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将外来的和二次创新的知识转化为自

身财富,以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凭借其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经济实力,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为工具,制约和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逼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有鉴于此,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并决心以15年时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图表三:创新中国大局与无锡现状

创新型国家高端国家中国现状无锡现状

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85%以上39%以上农业:58.5%工业:48.7%

R&D/GDP 2%以上5% 1.3% 1.5%

对外技术依存度30%以下5% 60%

专利授权美日欧占世界专利90%以上占绝对优势占世界1% 专利申请量:5621件专利授权量:2059件

(一)国际产业转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重大机遇

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两大趋势:一是服务业转移已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标志。目前,全球服务业外包市场规模在3000亿至5000亿美元之间,年均增幅在20%以上。预计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我国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1.45万亿美元,继续位列全球第三位,但服务贸易仅占贸易总额的10.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很大。

二是国际上出现了发达国家将部分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趋势。这种国际产业转移,不仅在内容上从一般加工制造业过渡到高新技术产业,而且在转移环节和方式上也带有新的特点,呈现出制造、研发、设计、服务等联动转移与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依托承接地区的先进开发区集聚转移的态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又一发展机遇。以通讯设备生产为例,廉价的通讯技术开始了业务外包的生产,其中包括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等服务业务。估计未来3年内,跨国公司将有1200—1500亿美元的外包业务和以30%递增的就业机会转移海外。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看好中国,看好长三角。当然,转移和承接过程中也充满了竞争。能否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关键在于我们的投资环境以及科教、人才和产业优势的综合配套能力是否与国际接轨。无锡市委、市府创建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可谓是抓住和利用机遇、乘势发展自己的重大决策。

(二)我国经济开发区异军突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持续迅猛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都在20%以上。2005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享受同等政策的工业园区在经国务院批准的8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GDP819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高于全国增幅14.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981.4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7.9%,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国增幅6.8个百分点;税收1219.3亿元,同比增长30.7%,高于全国增幅10.7个百分点;出口113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9%,同比增长41.7%,高于全国增幅13.3个百分点;外商实际投资130.2亿美元,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1.6%。各省市级开发区经过清理整顿,现已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在各地开发区建设中出现了不少亮点。如烟台开发区近几年来从立项、建设、生产到出口,发展速度不断加快,GDP从“五年翻一番”到“两年翻一番”,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也逐年加大。温州开发区在寸土寸金的“滨海园区”招商上,做起了“亩产”的文章。滨海园区2006年上半年引进的12个外资项目预计产值54.9亿元,平均每亩产值达到1046万元。西安高新区正式发布“服务外包宣言”,提出到2010年把西安建设成为我国外包产业的中心城市,2005年,服务外包出口达到4200万美元。至2006年6月底,西安软件服务外包新增企业60多家,企业总数达560

多家,全市软件从业人员达4.2万人,上半年行业总收入56亿元。南京浦口区政府与台湾亚洲创新文化产业集团签约建立南京亚洲创新创意产业园,计划用5年时间,在浦口打造一个“复合式”创意产业园。这与单纯的“动漫基地”或“主题园区”不同,是一座复合式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广州天河软件园成立“广东软件外包联盟”,以统一的形象与欧美、印度的软件企业合作。这些,都为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也提出了新挑战。(具体见专题研究之一)。

(三)无锡已基本具备了向创新型城市转变的良好基础

无锡,在我国堪称是一个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工业名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趋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显著特征。2005年,GDP达到2805亿元,人均GDP为6314美元,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较快,连续六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拥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无锡)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工业设计园等11个国家级基地、园区以及示范工程。在国家科技部2003年对全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评价中,无锡高新区在经济总量、经济质量和经济发展贡献三项评比中,分别以评判值0.43、1.17、0.33评定为第十、第五、第九位,综合评判值0.58,评定为第六位。除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优势集中的大城市外,无锡高新区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先进行列【注释一】。在2006年以经济增长、规模、效率、效益、结构、质量、就业等七大指标为考核内容评定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无锡列在中国(包括港、台)200个城市中的第18位,大陆地区的第11位。综上表明,无锡确已基本具备了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的良好基础【注释二】。

主要差距与挑战:一是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R&D/GDP为1.5%,低于创新型国家2%的标准;二是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在培养和引进上均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在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共享机制方面也不够完善。

二、建园指导思想

总的来说,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更新发展观念,完善体制机制,发挥“后发效应”,建设高端园区。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园区发展。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体制机制设计,从招商引资到市场开拓,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持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优化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良好的制度创新和优越环境,在若干优势领域内,聚焦有限目标,在进一步增强无锡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持续增强无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更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认真解决当前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充分发挥和释放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潜在能量,使之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要素,并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提升无锡知识竞争力创造先决条件。

四是创新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无锡市委、市政府来说,要倾全市之力支持园区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从园区本身来说,要努力营造一个优惠的政策环境、宽松的人文环境、舒适的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的办事环境和优异的创业环境。

五是发挥“后发效应”。注重借鉴其他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并吸取它们的教训,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中,扬长避短、避同求异、敢出新招奇招,争取放大“后发效应”。

三、编制规划的原则

1、面向未来、高屋建瓴的原则。高科技产业规划,要着眼于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可靠的科技和产业基础。无论是推动地区科技进步,还是某些高新产业领域的重大发展,都是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其产生的效益更在远期。许多企业热衷于“短平快”的研究开发项目,但它们不应是国家和地区规划的任务。

2、尊重实际、尊重规律的原则。产业发展规划必须通过对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预测的深入调查研究,然后判断本地区在竞争格局中的位置,定出规划期限内要实现的目标及其发展战略和手段。规划必须是进取的、客观的和可操作的,三者相互制约并相互配合。

3、区域合作、三区联动的原则。产业园建设要有区域观念、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尤其要充分研究长三角同类型产业园的经验、教训。同时应打破传统经济模式与社区理念的界限,将科技园区、社区、大学园区“三区”完美融合,成为“三区共融”的新典范。

4、远近结合,国际接轨的原则。规划在发展时间上要有战略目标(15年)和阶段目标(5年)的区分和联系,在发展空间上要有与国际接轨的思路和措施。

5、坚持地区特色的原则。高新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不仅要注重发展的共同规律,更要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规划动漫、工业设计等产业时,一定要体现和坚持地区特色的原则。

第三章产业定位与园区功能

一、科教产业园功能与产业定位

科教产业园依托无锡科教、人才、产业和人文优势,以创建无锡大学科技园(即与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为核心,以发展创意产业(动漫、软件、工业设计等)和高科技研发孵化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电气工程控制、微电子和生物医药行业等)为重点,辅以商业娱乐、生态旅游休闲、文化教育、金融保险、楼宇房产和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配套,逐步形成知识和人才密集度高、创新创造能力强、对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辐射力的“三创”(创新、创业、创意)高地,使科教园成为无锡市打造“创新型城市”和“中国设计名城”的重要载体,为引领和提升无锡地区的经济功能和产业能级作出重要贡献。

产业园以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为导向,实施“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带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一体”:即以创建无锡大学科技园(即与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为主体。依托江南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科教资源、人才智力优势和无锡市产业优势,结合推进“7+1”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即无锡市与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南大、东大和中科院等单位签订的协议),规划在园区内创建无锡大学科技园,精心建设产学研基地,创建经济发展新模式,使之成为科教产业园的特色和亮点。

“两翼”:即以发展创意产业和高科技研发孵化产业为两翼。重点发展动漫、软件、工业设计等头脑智慧产业和知识经济;重点吸引微电子、电气工程控制、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等行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设计研发团队入园,加快发展高科技研发(R&D)孵化产业,以此带动无锡市乃至辐射“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定位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一)国家对发展研发设计等行业提出了新要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和产品方面的开发设计”,“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关键主题。新建的产业园,要通过整合优化全市工业设计、动漫和软件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为实现国家这一发展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二)无锡产业发展已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城市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标志着它的产业发展已进入由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阶段。目前,无锡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五个产业链(即研发设计—核心部件制造—一般零部件制造—组装—销售)中,主要还处于第三、第四阶段。因此,要提升无锡的产业能级,必须加快进入知识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的第一、第二和第五阶段,实现“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重大转变。

实践表明,一般传统产业人均产值为5-8万元,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为1:2;高新技术、软件产业人均产值为20-50万元,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为1:20;而工业设计人均产值可达50-100万元。据美国工业设计资料,行业性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为1:2500,其中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之上的大企业,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可达4000美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海斯早在20年前就曾预言:“现在企业靠价格竞争,明天将靠质量竞争,未来靠设计竞争。”正因为工业设计基于高知识、高智慧密集和高附加值的独特性,现在从香港、上海到北京的大学就有超过400个设计培训项目,估计每年能培养1万名设计人才,同时在一些著名设计院中设计人员正在研究如何使用电饭锅和需要什么样的网球鞋,还有如何让眼镜更舒服地架在中国人的鼻梁上………。由于中国已把创新摆在优先地位,也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研发设计机构趋之若鹜,跻身中国。

(三)无锡在动漫、软件外包、工业设计、高科技研发等领域发展较早,起点较高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设计园,它在园区规模、设计企业、设计人才、设计平台建设、设计国际合作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无锡软件业发展在软件企业、从业人数、实现产值、国际外包方面基础也较好。无锡动漫业不仅有一定产业基础,还有历史传统和民族、地方特色。以上说明,新建产业园的定位虽然起点很高,但它有基础,有条件,只要积极进取还是可以达到的。

二、科教产业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基地”

一是以依托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依托江南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的科教、人才优势和无锡市产业优势,结合推进落实与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南大、东大和中科院一流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即“7+1”),规划在园区内创建无锡大学科技园,精心打造产学研基地,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使之成为科教产业园的特色和亮点,并为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和人才保证。

二是以动漫、软件、工业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产业基地。依托全市科教人才和产业优势,在知识、科技创新驱动下,大力发展动漫、软件、工业设计等重点产业,使之成为推动“无锡制造”转向“无锡创造”的动力源和新增长极。

三是以产出大量以新创意、新设计、新产品为特征的研发孵化基地。产业园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通过制度、环境和政策优势,吸引新能源和节能、电气工程控制、微电子和生物医药行业等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高科技研发团队、研发中心入驻园区搞研发活动,使新创意、新设计、新产品源源不断创造出来,从而成为长三角地区极具辐射力的研发孵化基地之一。

四是以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为动力的教育培训基地。产业园不仅要产出大批新创意、新设计、新产品,并转化为经济财富,而且要通过“大学城”和“7+1”培训模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使园区成为无锡重要的教育培训基地。

五是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内外辐射基地。产业园作为新增长极,应具有极化和扩散两种效应。前者是在建设园区过程中必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优质资源迅速集中到园区这一极点上来,造成一种极化效应;后者是指增长极一旦建成之后,又会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把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周边地区和广大腹地,而这正是我们新建产业园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实施阶段

根据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无锡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产业园发展环境与条件,提出以知识竞争力【注释四】为测度的产业园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目标。一、战略目标(2020年)

争取到2020年,园区全面形成知识、人才密集度高,创新能力强,对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创意产业高地和高科技研发中心,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五大名园”,即创意产业名园、高端研发名园、教育培训名园、创新产业名园和生态宜居名园,为引领和提升无锡地区的经济功能和产业能级作出重要贡献。

二、近期目标(2010年)

经过四、五年建设和发展,力争到2010年,累计完成投入80亿元,基本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基地、创意产业和高科技研发孵化产业“一体两翼”格局初具规模。园区内集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集聚各类人才1.5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0%以上;现代服务业纳税营销额达到2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累计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申请量超过3000项。

创意产业和高科技研发中心发展重点:

1、动漫。重点发展原创影视、教育动画及其衍生产业,适度发展卡通加工业。力争到2010年入园动漫及衍生企业总数超过50家,从业人员5000人,原创动漫2万分钟,产业销售总额30亿元。(具体见专题研究二)。

2、软件。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和出口外包软件。争取到2010年,入园软件企业总数达到120家左右,其中省认定软件企业超过80家;从业人员1万人,软件产品300个;产业销售总额20亿元(具体见专题研究三)。

3、工业设计。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工业外观设计、建筑装潢设计、工艺品设计,并按无锡“530计划”建成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基地。争取到2010年,园区内工业设计及相关设计企业总数达到70家,龙头企业3家,从业人员3000人,培育家电、通讯、机械、包装等行业30个重点品牌产品,培养500名优秀设计师和30名左右工业设计领军人物;工业设计及延伸产业的年销售规模达到60亿元(具体见专题研究四)。

4、新能源和节能。重点研发太阳能核心技术、各项节能技术及其核心部件制造。

5、电气工程控制。重点研发电气工程和成套设备控制系统及其核心部件制造。

6、微电子:重点研发IC、IT 新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以及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7、生物医药:重点研发基因重组技术和医学生物技术,从事新生物医药、生物制品、保健品的研究和开发等。

三、实施阶段

实现以上目标,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要素集聚阶段(2007——2008年)

完成首期1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任务,累计总投资3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00家。基本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基本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基本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共谋发展的创新态势,基本达到产业园开发初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任务是:

硬环境建设:1、道路、通信、电力、供热等基础设施齐备;2、建设以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的公共信息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方便;3、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孵化器(创业中心)和为园区内外企业服务的配套设施齐全的中央社区;4、建成三大产业公共技术设备服务平台。软环境建设:1、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2、低创业成本;3、政府管理的廉洁、高效;

4、优惠的政策支持;

5、发达的中介服务体系;

6、密集的知识、人才环境;

7、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等。

招商引资方面:1、首先要组建强有力的招商班子和行业信息网络;2、以低租等优惠政策,大力吸引本市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机构入驻园区;3、拓宽视野,提高眼界,吸引知识、人才密集度高、资本雄厚、实力强大的国内外一流企业入园创业;4、招募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入园从事研发设计活动;5、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时,注意与本地优秀人才配套结合。

体制机制方面:园区将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推进区域共融、三区联动和园区、大学、研究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筹建若干国际设计联盟、动漫联盟、软件联盟等组织,举办一系列国内外论坛、会展等,推动园区发展。

要素集聚工作必须强有力地高效进行,并通过宣传舆论积极造势,造成一个全市聚焦先进园区的生动局面。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新建园区发展主要由优惠政策、优越环境等“外力”强力驱动,关注的焦点是尽快在园区形成生产要素集聚,园区主要是靠土地开发、吸引企业入住园区进行生产来实现扩张式的发展,其增值手段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贸易链和加工链上,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与产品加工获得附加值。

第二阶段:产业主导阶段(2009—2010年)

由于园区创业环境的基本建立和产业的高速增长,园区逐步由要素集聚阶段进入产业主导阶段。这一阶段,要完成二期2平方公里的园区开发任务,累计总投资约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0家,基本建成无锡大学城和“7+1”合作模式的产学研基地,动漫、软件(外包)、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和高科技研发孵化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园区经济支柱,基本达到测定知识竞争力的一些基本指标。主要任务是:

1、园区内的发展动力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政策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双重驱动,而政府的作用开始逐步淡化,着重转向为创新人才和经营人才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疏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仪器设备、科研成果、专利转化、实验室等)工作上来;

2、针对园区内快速成长的年产值亿元以上的10-30家企业出现,适时创造条件并支持它们把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逐渐形成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培育3家左右公司在国内外上市;

3、促进园区各科技园与国外科技园、世界性协会组织紧密合作,进一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升各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投入迅速上升,争取达到规划近期目标;

4、加速构建创新型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工业设计、动漫原创、软件设计等领域100名左右包括设计大师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内的人才高地;

5、产学研基地、创意产业园和高科技研发中心特征逐渐显现出来之后,进一步营造创新、创造、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向更高的战略目标迈进。

第三阶段:创新突破阶段(2010——2020年)

随着园区内主导产业的壮大和企业经济实力的普遍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园区内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为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将大力提高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投入,并积极加强人才的密集度和高层次化,培育和寻觅尖端人才,如科学家、发明家、设计大师等等。由于进入创新突破阶段,园区内将出现以下一些显著特征:一是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大大提高;二是各类大企业、大集团的研发中心纷纷进驻园区;三是原始性创新开始涌现,大批高附加值的作品、精品、极品产生,著名设计大师出现;四是创新文化和创新网络形成;五是作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无锡创意设计名城将在亚太地区闪烁耀眼的明星光彩;六是高等教育区、高科技研发区、高新企业孵化区、生态休闲区、国际化社区六大功能区全面建成,成为无锡市太湖新城一颗璀璨亮丽明珠和无锡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示范区。

第五章发展战略及其主要思路

发展战略是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总体谋略与发展路径,具有整体性、长远性、智慧性。根据产业园产业定位、战略目标及其国际先进创意产业园的经验,拟确立“五大战略”及其主要思路:

一、面向世界战略

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定位于工业设计、动漫、软件外包等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孵化产业的科教园,是一个面向世界、强占先机、跻身于发达国家高端技术、高端产业,借以提升、引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新高地、新亮点、新增长极。因此,必须首先确立面向世界战略。只有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人才集聚、产业开发与市场拓展等方面全面与国际接轨,才能迅速提升园区的层次与能级。韩国、爱尔兰、芬兰等次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是通过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我们要运用这一战略,打开眼界,提高起点,善于在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平台上与他们合作、交流,寻找和缩小差距,才能后来居上。——建立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的指标体系。瞄准同行业的世界一流公司,全面建立包括R&D 比重、万人中研发人才数、专利申请与授权数、培育世界品牌数、出口占销售总额的比重等等在内的数据指标,在对比中不断发现并缩小差距,努力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产业层次与水平。——与国外一些科技园加大合作力度,如美国的硅谷、德国的柏林科技园、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科技园等,与同行业中的国际一流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如创新设计到英国、日本去招商引资,动漫到美国、日本、韩国去招商引资,软件外包到印度、日本、台湾去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到英国、日本、韩国等一流创意产业城市去访问、考察、互设办事处,并建立合作、交流和人才培训的相关机制。

——积极加入工业设计、动漫、软件世界性学会、协会等国际组织,借助于外力努力发展、提高自己。

——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利机遇,打开通向世界的又一途径。世博会是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奥林匹克”,也是世界最先进企业、最先进科技、文化的大展示、大交流。无锡与上海乃百里近邻,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考与上海世博局合作筹建,全面了解本产业园三大产业的发展动向与技术、人才信息;另一方面也可创造条件使产业园成为“让世界了解无锡,让无锡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据了解,参观上海世博会的7000名各国朋友将有33.6%会顺便到上海周边城市旅游、观光、考察,届时可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关与上海世博会牵线搭桥事宜,项目组尽可提供一切方便条件。

二、人才集聚战略

创新型人才是创意产业园提升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也是发展创意产业最宝贵的、最可持续发展的财富源泉。与传统产业注重物力资本不同,创意产业特别注重人力资本。在美国,科技、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国际经验表明,园区发展所能达到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说,将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集聚度及其领军人才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

园区创新型人才,主要是指领军人才、研发人才以及高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确立“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的全新观念。创意产业,创的是以“创造力和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第一生产力”,靠的是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增值潜力大的人力资本这个“第一资源”。因此,不仅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时要特别关注选贤纳能,强调“项目带人才”,

而且每年要制定、实施吸引和引进人才的计划。“7+1”合作项目要成为园区引进和储备人才的基本来源,成为园区用得上、留得住、出成果的人才库。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师生和海外留学生来锡从事创意产业。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培养工程师、设计师的“摇篮”,同济大学培养的建筑、装潢设计专业更是人才济济,据了解仅这几所高校每年输出各种设计人才超过3000人,而且创新能力强,如同济大学一侧赤峰路“设计一条街”,集聚了来自国内外设计人员创办的设计企业上百家,年产值达22亿。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传媒、动漫专业人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原创动漫、动画设计、影视制作技术等方面颇多建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在IT产业及其软件方面都拥有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专利、版权,有一些产业化成果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无锡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加上历史上相通的人脉关系,只要在政策上打开一定突破口(比如到产业园创业办设计、动漫、软件公司、免交两年租金,提供部分创业基金等),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户籍不转,周末返沪),每年动员、吸引几百名、上千名高学历、高素质、高智商的青年才俊来锡创业或从事研发工作,完全有可能。与此同时,还要把目光投向海外留学生这一“寄存在海外的中国人才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以各种方式派遣留学生92.3万人,除学成归国23.3万人外,还有四分之三遍布世界各国。上海从2003年起,投入4000万基金,启动三年一期的万名高端人才引进工程,首期已提前完成,第二期引进万名研发人才又已启动。现在上海工作的海归派人才已达6万人以上。以无锡的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些园区急需的高端人才现非常迫切,也完全有可能,因此园区要制定规划,投入力量,努力实施。

——制定和实施“领军人才、设计大师造就计划”、“万名软件人才培训计划”。

——鼓励园区内大学教授、科技人员和高新企业科技人员相互兼职,以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可参照硅谷科技园的经验,见“专题研究一”。

——推进以高分享、高归属、高认同为特征的高承诺企业组织。鉴于高科技企业竞争归结为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又归结为“激励体系”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性和员工的内在心理需求。以惠普、波音、宝洁、摩托罗拉、IBM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都把“员工“视为最重要的资产,以员工心理满足为要务,从而赢得员工的高度忠诚与奉献,这也是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重要秘诀。

三、市场开发战略

市场需求永远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与过去以个人、团体物质消费市场的传统产业不同,创意和高科技孵化产业的“产品”与“市场”具有许多新的特点:1.动漫、软件、工业设计、高科技研发等均属于为生产服务的独特的、非物质知识产品,动漫产品则是文化精神产品;

2. 设计、软件产品的销售对象是生产企业,动漫作品通过媒体以观众为对象;

3. 它们可以通过先建“市”,后建“场”的发展思路,逐步建立不同于传统市场的另类市场,而今这一特殊市场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开发。因此,市场开发将成为园区不可或缺的战略任务。——把建立“产业链”与“销售链”结合起来,建设新的、独特的生产体系;

——鉴于动漫产业至今还没有全国统一市场,园区和动漫龙头企业应立足自己,强夺先机,在国家影视部门的支持下,以无锡为基地,率先建立在长三角乃至全国交易成本低、交易方式灵活、成交量和影响力大的动漫市场。

——抓紧培养自己的行业销售队伍。

四、南北联动战略

无锡市研发设计、动漫、软件产业分布,呈现一南(本园区)一北(新区)的基本格局。在这“一园两区”的背景下,采取南北联动的战略是非常适宜的。它既可统一使用国家级“动漫基地”“软件(外包)产业园”“工业设计园”的品牌,又可通过在合作中共建、在竞争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特色。

——“一园两区”统一使用国家产业基地的政策,共享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一园两区”根据各自的优势、特点,在产业链、产品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逐步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工业设计,北区可以扩大规模为主,并追求设计领域的多样化,南区可以在创意、研发上形成特色;动漫业,北区可以加工制作、营造市场为特色,园区内可以原创动漫影视、教学动画为特色;软件业,北区可以各类软件开发为特色,南区可以外包出口为特色。从而,进入深层次的错位竞争。

——经委、科技局、信息办等上级部门应加强南北联动的协调与指导。

五、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以独创性、不可复制性及其商业价值的技术专利与品牌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是产业园知识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涵和标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加强对创新人才及其创新成果的保护,就是对新生产力的保护。要通过实施这一战略,充分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产业园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有一个较快的增长率。

——在园区内建立知识产权专门机构,企业设立专利信息员,建立完整的管理机构。——对专业研发人员进行专利知识培训,增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转化与保护意识;有关专利信息员要提高专利代理效率与质量。

——园区内企业要学会专利技术的保护、转化、转移,使其成为新生产力。并迅速转化为财富。

——制定园区奖励措施,对拥有知识产权、取得专利、版权的有功人员及时表彰、奖励,营造创新、创造、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六章科学管理体制与主要优惠政策

新园区基于创意产业园的高起点(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高定位(省级高新产业开发区)、高功能(提升、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实施特殊优惠政策。管理体制方面:

一、建立以三区联动为特色的管理体制。建议由无锡市分管市长兼任主任、分管区长兼任副主任,由市、区两级主要有关部门领导参与,并吸收大学、重点研究院所主要领导加入,共同组成以政府为主导、大学校区、社区和科教园区“三区联动”为特色的管理委员会。管委会通过“顶层设计”、“配置资源”、“组织协调”,对园区实施坚强有力的领导。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动作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在管委员领导下,组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投资相结合科教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按政府规划,推进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政府不包揽园区开发业务。根据需要,还可设立专业性投资公司、开发公司、咨询服务公司等,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参股,实行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机制,以利加强对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园区开发建设的速度、质量与效益。

三、招商引资实行“一门式”服务,并有计划地建立或引进一批服务机构,包括投融资、人才、财务、法律、商务、咨询、培训等在内的中介公司,努力为投资、创业者营造一个商业机会最多、创业成本最低、投资风险最小、创业成功率最高的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园区将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政策实施的一系列优惠待遇:

一、投资鼓励

鼓励在科技园区创办工业设计、动漫、软件等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企业、跨国公司等在园区设立研发中心。

二、财税优惠政策

(一)享受类似省级开发区的财政体制;

(二)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享受“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入园企业相应享有优惠财税政策;

1.动漫企业可享受无锡市政府在原创动画影视作品播出和项目贷款方面的若干鼓励和扶持政策。《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2.在财税政策细则上加大对园区设计、研发的支持力度。(《打造无锡(国家)软件外包基地的优势、优惠政策及意见》)。

三、风险投资扶持

根据有关政策对园区的科技型创业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扶持。

四、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对园区内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的各类人才引进,可以获得政府人才基金的优先支持。

五、服务支持

(一)享受省级开发区的管理审批权限,并组建“一站式”服务中心。

(二)为入园企业打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动漫企业、工业设计等高新企业提供良好技术、设备支持。

(三)科技培训。为入园企业提供相关产业的技术知识培训

此外,园区还将依据三大产业发展的特殊需要,在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灵活研制一系列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为加速建成创意产业园区和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研发设计名城安装功能强大的助推器。

重要注释

【注释一】

按照国家科技部2003年公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中对高新区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是由经济总量、经济质量和经济社会贡献这三大指标构成,这三大指标又分别由二级指标体系组成。

经济总量、经济质量以及经济发展贡献三类分项指标评判值计算(LSYN)方法,即将各类指标的评判数据转化标准评价指标值Fij,i=1,2,3,再将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Wij与之相乘,然后加总得分类指标值,表示为:LSYN,=∑Wij*Fij。经济发展能力总体综合评判值计算(SYN)方法,即用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经济发展贡献三项分类指标评判值(LSYN;)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Wj,最后加决得出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判值SYN,表示为:SYN=∑Wi*LSYNi。根据以上测评方法,无锡市高新区在全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评价排名中,以综合评判值0.58分,排名为第六位。具体数据见下表:

2003年全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评价排名(前十位)

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社会贡献综合评判

高新区评判值排名高新区评判值排名高新区评判值排名高新区评判值排名

厦门1.95 1 北京3.93 1 北京4.08 1 北京2.76 1

深圳1.93 2 上海3.6 2 吉林1.25 2 上海1.91 2

上海1.54 3 苏州1.65 3 长春1.22 3 深圳1.07 3

北京1.21 4 深圳1.53 4 上海1.22 4 长春0.94 4

海南0.8 5 无锡 1.17 5 西安0.9 5 南京0.59 5

长春0.77 6 长春 1.15 6 成都0.51 6 无锡0.58 6

佛山0.76 7 南京1.02 7 武汉0.37 7 苏州0.52 7

南京0.63 8 成都0.95 8 海南0.36 8 成都0.52 8

合肥0.61 9 武汉0.57 9 无锡0.33 9 吉林0.5 9

无锡0.43 10 西安0.5 10 南京0.32 10 厦门0.43 10

【注释二】

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七大指标(增长、规模、效率、效益、结构、质量、就业等指数),对中国(含港、台)200个城市进行评估和排位,无锡市以0.275的总分排在第18位。中国大陆城市则排在第11位。

具体评估数据如下表:

地区增长规模效率效益结构质量就业排位

上海0.565 0.823 0.040 0.142 0.456 0.302 1.000 3

北京0.552 0.464 0.019 0.120 1.000 0.244 0.906 4

深圳0.736 0.381 0.027 0.128 0.144 0.657 0.906 5

苏州0.727 0.145 0.033 0.140 0.085 0.170 0.134 13

无锡0.716 0.144 0.030 0.141 0.053 0.149 0.181 18

【注释三】

创意产业是指以个人的创意、才能、技巧,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能够创造经济财富,增加就业机会,并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国家或地区的传统产业得以升级换代的智慧产业。英国是最早出现创意产业的国家之一,许多创新创业者利用旧工业厂房,从事设计、广告、影视、动漫、音乐、工艺品、艺术和文物交易、软件、时装设计与制作等等。他们专搞创意设计,出点子、出智慧,然后通过授权把创意设计交给别人去生产,让对方去做品牌。据统计,英国创意产业年产值达到1125亿英镑。

创意产业园则是创意企业集群的产业园区。其特点:1,它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集群,推崇个人创造力,因此也叫创造力经济;2,它是新兴文化理念、思潮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以创意为特征的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起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传承文明等作用,而且作为一种产业,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等来达到提供就业、增加出口、提高税收、创造财富等目的;3,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意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手段,积极推动、支持它的发展。

【注释四】

知识竞争力,是指创造新的思想、程序和产品,并且把它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财富的生产力及能力。它不仅包括提出新创意的能力,还包括开发其经济价值的能力。知识竞争力测定指标体系包括: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万人口中研发人员数,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数、授权数,以及经济增长快速和经济实力强大等。

知识竞争力由英国著名咨询机构罗伯特·哈金斯协会提出。自2002年起,罗伯特·哈金斯协会按照“强”(经济实力强大)和“快”(经济增长快速)的原则,选择了全球主要都市(国)作为评估对象,测定这些区域的知识竞争力指数并据此排定位次,一年一度的《全球知识竞争力报告》成为衡量全世界各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2005年全球知识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入选的125个地区中,上海以40.2的总得分排名112位,较上年上升7位,位列所有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首,甚至超过欧洲中东部部分地区,也超过了韩国首尔和中国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地区。

专题研究一

中外高新产业园区比较研究及其对本园区的可鉴经验

坚持自主创新,全面走向国际化,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把我国高新区放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从比较中审视世界高新区发展的经验与我国高新区发展的特色、问题和差距,认清高新区建设的基本规律,对我们建立、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点的无锡高新园区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世界高新区发展概况与基本规律

自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其校园内创办第一个高新科技园区——斯坦福研究园起,高新科技园区这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便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展起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全面兴起和产业结构的大变革,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都掀起了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热潮。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1000多个各种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全球高新区中前十位国家是:美国398个,德国106个,日本104个,中国内地53个,英国50个,法国35个,澳大利亚33个,加拿大31个,瑞典15个,俄罗斯14个。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一般具有高度知识技术密集、高度资金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经济社会效益好、风险大、增长快、技术更新快、产品寿命周期短等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科学的界定,方法有多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是用该产业研究与开发的强度来划分。如英国把R&D占销售额的4%,美国把R&D占销售额的3%作为基本标准之一,英国还把每1000个人中有25个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作为另一标准。根据以上标准,专家预测21世纪最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九个,即:光电子产业、软件产业、智能机械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学产业、超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海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与高新科技园区有所不同。前者的功能重点在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后者的功能重点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以形成高新产业。高新区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一)市场拉动为主与技术推动相结合规律。就是说,高新技术能否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何时形成产业以及产业化规模的大小,市场拉动起主要的力量,同时技术推动也起不可缺少的作用,是市场拉动与技术推动两方面力量作用的结果。

(二)企业为主与产学研结合规律。企业是使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的主体,但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金融等机构在其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人力资本决定作用规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人力资本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人力资本的拥有情况以及潜力发挥的程度。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园必须要依托智力密集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自己的支撑力量。

(四)特殊环境要求规律。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制度、政策、法律、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服务和管理效率等。但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决定了它比一般产业发展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更高,包括硬、软环境。

硬环境包括:1,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备;2,信息高速公路能否为创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提供方便;3,基础工业的水平;4,供应商的质量,相关企业是否密集等。软环境包括:1,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2,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3,新办企业的成本很低;4,发达的中介服务体系;5,政府管理的高效;6,优惠的政策支持;7,知识、人才密集;8,风险资本的配套;9,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五)风险资本支持规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仅有传统的投融资渠道还不够,还需要风险资本和创业资本,即专门投资于新兴的、有巨大竞争潜力、处于导入期和发展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

(六)立体整合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化同一阶段所需的生产要素及其技术创新、设计制造、组织管理应相互协调、优化配置,不同阶段应有机连接、上下贯通,从而形成立体化、网络化整体。

(七)风险与收益呈反比例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不同阶段,风险与收益的对应关系相反,在产业化初期,是高风险对应着低收益甚至无收益,随着产业化向前推进,则是低风险对应着高收益。高风险主要来自: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而高收益主要来自于垄断利润、政府扶持额外收益和产品技术含量高所带来的收益。

二、我国高新区与世界高新区比较研究

世界大多数成熟的高新区通常经过初创阶段、创业阶段、强化阶段、成熟阶段等四个阶段。鉴于我国高新区多数处于第二阶段,因而与世界高新区相比,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差距,通过比较可以吸取经验,避免弯路。

1、目标与功能比较

世界大多数成熟的高新区,其目标与功能具有共同性。主要体现在: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工业的联系,促进技术创新与创新扩散;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供实现途径;更有效地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一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侧重点。发达国家如美国强调自身在21世纪保持全球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因而把高新科技园区的创新功能放在首位,美国的硅谷就是典型的高度创新的产物。英国的高新科技园区特别注重园区大学、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功能。而大学科技园则不以盈利为目的。日本主要是通过新的高新科技园来提高地方实业的技术水平,进而促进工业发展,鼓励研究与发展来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培育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注重高新科技园的综合功能,使之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印度特别注重高新科技园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功能,往往在某一高技术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节做大、做强,如班加罗尔软件园。

我国高新产业园由于成长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与多重目标相适应,其功能也是多重的。政府部门对高新园定位七大功能: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加速成果转化和孵化创新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培养和造就高新技术实业家的学校;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辐射源;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社区。其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建设新城市是最主要的功能。

2、产、学、研关系比较

在硅谷,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界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如产业合作计划、荣誉合作项目等,真正形成了创新互动。硅谷的大学鼓励与产业界进行交流,它们允许教师作为咨询顾问参与到产业界,担任企业的董事;鼓励教师和学生创办企业,教授可以停薪留职去办企业,企业成功了,可以继续干下去,创业失败了,可以回学校教书。硅谷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企业(即该校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的产值就占硅谷产值的50——60%。反过来,企业也出资支持大学的科研。在斯坦福和伯克利,产业界人士、教师、学生之间常常在论坛和会议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得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从我国高新区的实践看,我们在产、学、研方面的关系还远没有形成象硅谷那样的紧密关系。这主要因为:一是我国企业还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二是科技资源条块分割还未打破;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我们要借鉴硅谷经验,把产、学、研关系协调好,加强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使之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

3、投融资体制比较

我国高新区在投融资体制方面与发达国家高新区相比,差距很大。在美国,从事风险投资的私人资本有57万人之多。硅谷云集着3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每年投入近百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而在其身后则是庞大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1990—1998年,硅谷风险投资额年均增长率达300%,1999年硅谷吸引的风险基金达130亿美元,占了美国风险投资总量的1/3、全世界风险投资的1/6,并且90%以上来源于民间。硅谷的风险投资为硅谷企业创新和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相比之下,我国高新区投融资不仅体制不够健全,各类投资、融资的力度也很有限。但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高科技创业基金、科技成果推广基金、种子基金、融资担保基金、专利实施基金等等应运而生,而且规模也在逐步放大。外国各类风险投资因为看好中国,也纷纷进来参与。只要我们把握机遇,搞好项目,这方面的问题将会有效解决。

4、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比较

企业是构成高科技产业园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与活力从根本上说是由制度决定的,能否创建适应高新技术变化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和开发成本高的企业制度,就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成功的关键。美国硅谷所以具有持续的竞争活力,这方面的优势起到了突出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采用了开放型、网络化生产结构。垂直一体化大规模生产结构只适用于传统工业经济。非正式化组织网络中的中小企业群体造成了创新浪潮和繁荣局面。二是不失时机地推进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管理创新,建立了股票期权、共同决策与管理、部门分权与平等化的制度。三是培养了新型的产、学、研关系和新型的组织系统。

我国高新区与此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以中关村为例,表现在:因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开放型、网络化生产结构没有形成;股票期权、共同决策与管理、部门分权与平等化的制度只在部分企业中实行;新型的产、学、研关系因体制梗塞运行效果不大;一套新的制度安排和行业游戏规则还没有被企业广泛接受。中关村不少企业还被产权问题所纠缠,更不用说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和行业游戏规则,这是严重妨碍中关村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问题。

5、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体系比较

硅谷能够诞生成千上万的高科技公司,高科技产业能够发展且取得世界独一无二的地位,是与一系列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体系的发达分不开的。在硅谷,大小公司是互为平台的,大型企业会把许多业务打散交给小公司分别运作,而众多小公司支撑着大公司。在硅谷,发明家有了好的创意或技术,无需本人再去办企业生产经营的事项,从资金筹集、申请营业执照到战略计划、生产业务、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性公司来帮助运作,高科技企业的支持服务一应俱全,就象是用专业设备和流水线生产企业一样。这一系列相互依赖的体系主要有:大学、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风险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猎头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破产清算公司等。硅谷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创建新公司的门槛,成功地刺激了创业者的创业欲望。在创业过程中,各个组织各司其职,各展其长,自然地形成一个风险均占、利益共享的联动组织,也大大提高了创业速度和成功率。

目前,我国高新区多数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体系。区内企业要想把自己的技术变成钱,必须完全独立支撑,搭建所有发展平台,完成研究与发展、制造、流通、服务等所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没完成都是死路一条。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透明度不高、商业信息不充分、信息传递时间长,造成企业难以及时找到中介机构;相当部分专业化服务组织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短期行为突出;政府对大企业特别关照而对如何解决小企业的创业问题关心不足。更为突出的是,社会各方面诚信度不高,因此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6、政府作用比较

在美国高新区发展史上,政府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基础研究与教育的投入,为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但硅谷的成功绝不是美国政府法规或政策成功的产物。相反,对另一高新区128号公路政府和军方投入了大量经费和订单,但这里的发展却不如硅谷。硅谷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综合的因素。

我国高新区如中关村在发展过程中,起初“电子一条街”是自发形成的,但自1998年之后,政府作用的强度和范围远远超过硅谷,在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培育、优惠政策提供、园区招商引资、创业资金建立、建设科技孵化器和各种专业园、园区社会事务等方面,政府都起着主导作用,以至园区的管理机构就相当于一级政府。由于我国的国情特点,政府的作用强一些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认识这种作用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作用应当有根本的不同:政府不应该再直接组织、指挥和操办高科技企业,不应该为企业规定发展方向、产值和利润目标,而要着重为包括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在内的各种专业人才创造适宜的环境,好的法治环境、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康的信用体系,疏通融资渠道,提供支持性包括建设基础设施和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共有技术的开发等。

7、创新文化的比较

在美国高新区,硅谷的创新文化是最突出、最有推广价值的。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硅谷盛行着敢冒风险、善于创新的价值概念,成千上万的创业家在这里“游动”,他们平等相处,以创业为工作,以创业为乐趣。二是硅谷人是工作狂,他们穿牛仔裤,吃比萨饼,喝可乐,其消费与他们百万、千万、亿万的财富相比小得不成比例。三是不怕失败、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他们认为,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冒险,机会将会永存,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对失败的宽容氛围,使得人人都想跃跃欲试,开创新企业。硅谷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经过多次失败,而且失败的次数往往多于一般的失败者。四是硅谷文化强调知识共享、相互学习和交流,特别是非正式的交流非常活跃,咖啡馆、俱乐部、舞厅、健身房、因特网都是交流的好去处。五是对员工跳槽和企业裂变给予足够的鼓励和宽容。

相比之下,我国高新区这方面受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差距较大。在中关村文化中,非常注重营造创新、竞争、开放、学习、诚信、“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创业氛围,但以传统文化糟粕为特征的落后、保守、“官本位”、“窝里斗”、“宁做鸡头,不做牛尾”、“一山不容二虎”、“小富即安,小打小闹”等,仍经常与创新文化发生矛盾、冲突、碰撞,从而影响了创新文化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以上比较,表明我国高新区与以硅谷为代表的世界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1)创新效率低;(2)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体系不发达;(3)产、学、研、创新的互动还未形成;(4)风险投资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5)企业制度不成熟;(6)创新文化的创业氛围不浓厚。当然,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不同,完全按照硅谷“克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由于硅谷的成功经验揭示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很好地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环境上要狠下功夫。正如吴敬琏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快慢,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调了多少人,研制出多少技术,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可供本园区借鉴的几点经验

通过中外高新区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内外高新区不少对本园区富有借鉴价值的重要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根据本国、本地区的特点,对园区的功能定位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二)对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深刻的认识,并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对如何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作出科学、合理的配置和协调,以充分发挥

教学、科研、高科技产业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对投融资工作的研究、开拓。创新创业投融资不同于一般产业的投融资,它在初创期、种子期、成长期、扩张期不同时期、不同风险施以不同方式的投融资服务。因此,要根据国内外高新区的实践经验,对产业园区的投融资渠道及其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四)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体系要进行周密规划和落到实处。首先是产业园区要有完善的基础实施和中介、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对投资者和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园区内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和办事效率;其次,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调整、提高和完善。

(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初期应强化政府在园区创建中的主导作用和基础投资,随着产业地位的形成和增强,政府应转向营造适宜于高新产业和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上来,包括好的法治环境、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康的信用体系,疏通融资渠道,提供支持性包括建设基础设施和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共有技术的开发等。

(六)积极建设本区园的创新文化。经济要靠科技支撑,科技要靠文化先导。创新文化是高新区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在规划和实施本产业园区时,我们要非常重视创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使之成为园区走向成功和强大的真正动力之一。

以上六点,可作为编制和实施规划时的重要借鉴与参考。

专题研究之二

动漫业现状、发展趋势与市场预测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动漫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动漫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动漫图书、电视、电影、音像出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品种等开发,生产、出版、播放演出和销售,以及动漫形象有关衍生品的庞大产业。

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动漫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条清晰而完整的产业链:在杂志上连载——选择读者反馈好的辑成单行本发行——改编成成功漫画片——根据漫画造型制造玩具、服装等衍生产品——开发游戏。

一、动漫业的现状

1、动漫业已成为次于IT产业的又一新的支柱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知识生产、传播与转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数字动漫业异军突起。据统计,目前全球数字动漫年产值已超过2000亿美元,加上衍生产品则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动漫业已成为次于IT产业的又一新的支柱产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动漫产品输出国,其视听产品的产值在国内排名第二,仅次于航空航天业,并已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迪斯尼、梦工厂、华纳、福克斯等,都是在完全市场化的基础上形成动漫大鳄。全世界每年影院票房前10位的大片中,往往就有1-2部都是美国的动画大片。投资4500万美元的好莱坞动画片《狮子王》其票房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达到7.5亿美元,创下了历史上三个月的票房收入记录,挤进美国有史以来动画票房的前三名。

英国数字娱乐产业年产值占GDP的7.9名,成为它的第一产业。

日本特别善于经营卡通片、电子游戏和动画片三者组合的业务,并已形成为漫画、动画、影院片、音像制品,特许经营的产业链。动画业在日本非常繁荣,号称“无烟工厂”,并因此成了当今世界产量最丰富的动画大国,年度营业额在90亿美元以上。日本举国上下对动漫

画片的狂热举世瞩目,所谓“日本动画全民性”之说,每年影视排名前15位影视片中,常常有近40%都是动画片,每年票房约55%,也来自动画片。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业开始大规模走向世界,成为继汽车、电器产品之后风靡全球的文化产业。宫崎骏在2002年的《千与千浔》在短短的一年里就创下了近4000亿日元的票房,并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日本遂成为全球公认的具有竞争力的动画大国。

后起之秀的韩国,动画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上得很快,现已成为全球动画的“大供应商”。2001年韩国国产动画片销售总额是2.5亿美元,2002年的销售总额就比2001年高出两倍。韩国动画版权收入一年就接近3亿美元,每年出口创汇就有900万美元,对外加工营业额近20亿美元。

由此可见,动漫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一大经济增长点,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产业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

动漫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载体,强烈反映了包含世界观、价值观在内的不同意识形态,是影响青少年思想情操及其成长的重要文化产品。目前国内市场青少年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竟有19个来自国外。我国青少年从小被教育要做勤奋好学的乖孩子,可是,他们所喜爱的卡通片中的人物通常都不是循规蹈矩的“好孩子”,比如头脑简单爱惹祸,早恋的樱木花道;不讲道理、爱幻想、贪吃贪睡、丢三落四的小丸子;人小鬼大、好色、服软、会要挟人的蜡笔小新等。例如韩国生产的“流氓兔”反映了年青一代的种种逆反心理,他们渴望反叛,张扬个性,一段时间以来,在国内产生了不小的消极影响。又如“一休”、“米老鼠”、“唐老鸭”等动漫明星也为我国青少年所喜爱。在体现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同时,西方动漫作品确实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某些不良的影响。

动漫业在我国发展比较滞后,反映我国文化、思想特色的动漫形象如“孙悟空”、“哪咤”在青少年头脑中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动漫业作为青少年文化教育和娱乐的主要形式、手段,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动漫业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重大意义,抓好这一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重要阵地。

3.我国动漫业起早赶晚,现在发展势头可佳

我国动漫文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与日本同步。成立于1957年4月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8年间先后产出各类动画影片205P,其中《大闹天宫》、《铁扇公主》、《小蝌蚪找妈妈》、《宝莲灯》等著名影片久盛不衰。当年《大闹天空》与《铁臂阿童木》几乎同时获得世界大奖。而后者是受中国影片《铁扇公主》影响才投身动画的。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后期发展滞后。不久前美国住亚康母中国总裁李亦非女士曾说过一句话——中国的“孙悟空”没有斗过美国的“哈利波特”。应该说,李女士的话形象地概括了我国动漫业的现状。目前对我国14-30岁年龄层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卡通的人口比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但从整体来看,多数成年人仍保持对卡通片的喜好。我国动漫业目前还停留在为外国卡通片加工阶段。如美国迪斯尼乐园有不少片子就是我国完成的。

“作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创品牌,很难在世界卡通业立足”。为此,我国20多个省市已把动漫业列为大力支持、扶植的新兴产业,包括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及辽宁的大连在内的城市,都创建了自己享有优惠政策的动漫基地。其中,被列为“国家级”动漫基地15家,全国现有200多所大学都开设了动画专业。

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国家级”动漫基地,投资几十亿,拥有从事动漫软件开发,二维、三维动画制作年生产力达两万分钟以上规模;其中数字娱乐产业园,吸引的全体企业为动画原创以及动画衍生产品开发经营商,已入驻20余家全国业类排名前列的企业。南京为动漫业的发展把许多旧的工厂改造成动漫业基地;如珠江路的数字娱乐中心内为打造国内

外动漫游戏作品制作输出中心。湖南制作一只“蓝猫”做主角动画片轰动了中国动漫市场,国内几千家电视台播出。上海动漫发展更为火爆。上海动漫、画展始于一九九九年,是国内最早的一次动画展。当时,只有五元一张的门票被黄牛炒到一百二十元;此后的每一次动漫、画展人气都很旺。2003年第五届上海动漫、画展移至标志建筑——东方明珠进行,媒体用了“火爆”一词来形容展会的情形,至今在上海展览了数十期以上,来自全国各地原创的动漫、画不断创新发展,动漫业的品牌不断出现。总之,全国以国家动漫基地为龙头的10多个城市发展动漫的浪潮犹如长江之水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我国动漫业发展的盛况。4.人才短缺是发展的最大瓶颈

中国动漫市场还是一块刚刚开发的“处女地”。目前外国生产的漫画、动画和电视连续剧占据了90%的中国市场。其深层原因在于动漫人才,特别是原创人才的稀缺。

目前国内动漫业至少需要25万专业人员,其中15万人从事动画及连续剧的制作,10万人从事电脑游戏制作,然而全中国只有大约1万名受到大学教育的动漫画专业人员,这一数字仅为韩国的1/3,每年动漫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只有300人。

根据上述状况,国家在国内200多所大学先后开设了动漫专业,为动漫业发展的需要作好了人才补充的准备。除此之外我们必须重视动漫业原创人才的稀缺,动漫业生产衍生产品设计人才的断层、动漫企业经营人才的不足。一方面必须要依靠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大力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动漫人才的开发、重用。为提高研发人才原创和创新能力,保证制作版权在动漫业的制作,还要加强以奖励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总之,要在短期内营造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加速形成以原创人才为核心,现代信息技术和制作技能为支柱的人才队伍,才能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

二、动漫业的发展趋势

1.中国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最近国家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力争在5-10年内使我国动漫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今年九月一日,广电总局要求全国各电视台每年17时至20时之间的黄金时段不能再播境外动画片。全天播放境外片由原来的40%降为30%。“禁播令”对我国动漫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例如:在广东嘉佳卡通频道一家,近期就买了1万分钟的国产卡通。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真正优秀的国产片收入可佳。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影厂出品的“宝莲灯”,距今已有10年,但市场人气仍旺。动画片总投资1200万元(制作费800万元,宣传费400万元),仅票房收入一项就超过2600万元,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大片。市场需求刺激生产,我国动漫业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2.民族化、特色化、是发展动漫业的取胜之道

“禁播令”充分显示了我国有关部门在扶持、振兴民族动画,繁荣国内市场动画,拓展民族动画片的坚定决心。但真正要占领动漫国内市场,并打进国际市场,关键还要使国产动漫在质量上有一个大提高,在民族化和特色化上有一个大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满足他们对动漫作品在精神气质、人性关怀、幽默逗趣等各方面的精神需求。

“只有民族的才有生命”。国产动漫创作一定要扎根于民族文化。动漫是一门严谨的、与民族精神同在、与社会进步同行、与高科技同进的大产业,优秀的民族特色才是发展正道,并使它具有全民性、全龄化。好的动漫作品不仅令低龄儿童入迷,而且也能博得成年人、以至全龄段人的喜爱。

如动画片“宝莲灯”、“大闹天空”、“小蝌蝌找妈妈”、“三毛流浪记”等这些来自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形象,曾构成了我国几代人的美好回忆。为了弘扬我国早期动画创作的经验,我们要坚持“两个立足点”:一是充分尊重、关照新人类的审美观点。现在,国内影视动画市场

无锡市城市规划信息

城市规划信息 2011年第8期(总第127期) 无锡市规划局办公室编印2011.9.16 特载 《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通过市人大二审 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巡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加快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提出要求 规划动态 我局完成新一轮控规动态维护工作 太湖新城慢行系统启动区深化设计完成专家论证 太湖新城公共配套设施及商业网点布局研究完成专家论证 无锡锡东新城中央公园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轨道交通2号线高架站点技术方案通过审批 洛社新镇区控规动态更新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完成论证成果 长广溪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二期规划技术方案设计通过审查 惠山区将规划建设全市最大的赛格电子市场 崇安区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 蠡园中学改扩建技术方案确定 规划实施 中瑞生态城真空垃圾收集系统即将启动建设 锡山规划分局积极推进市级保障性住房东璟家园建设 锡东新城规划办积极推进宜家购物中心建设

规划经管 我市社区三维GIS应用平台基本建成 滨湖区加快推进蠡湖地区安置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锡山区加大对安置房规范建设经管力度 简讯 简讯二则 特载 《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通过市人大二审《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已顺利完成市级层面审查工作。8月25—2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第二次审议,通过了该《条例(草案修改稿)》。今年6月底,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我局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重点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经管、自有用地上房屋的改建、扩建审批手续、违法建设查处等条文内容做了进一步研究和修改完善,参与了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意见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认为,该条例草案稿在一审的基础上作了认真修改,结构更为规范,内容更为合理、可行,体现了“不冲突、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近期,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将根据二审意见,对《条例(草案修改稿)》作个别修改后,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综合法规处) 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巡察 7月25日至8月13日,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党的路线、议会、政策、决议、决定的情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要求的情况;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对管辖范围内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及领

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

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 区位: 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城市南部。 五街道(滨湖、雪浪、太湖、华庄、新安) 两园区(科教园、太科园) 现状: 新城范围: 北起梁塘河,南至太湖,西邻梅梁湖景区,东至京杭大运河,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80万,就业岗位约50万。建设用地规模约95.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用地约54.3平方公里。 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主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主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务的集聚区。 务的集聚区。 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核”(行政文化及商务金融核心区)、“一带”(环太湖山水风光带)、“两园两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科教产业园及核心区两侧的生活区) 太湖新城以华谊路和蠡湖大道为界,自东往西分为东区、中心区和西区。

西区中区东区华谊路以东,高浪路以南以太湖国际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园、大学科技园、软件园、数码设计园、创意研发园。 中区华谊路以西、蠡湖大道以东重点建设太湖新城商务中心、市民中心及各类居住社区。 蠡湖大道以西蠡湖大道以西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WEASTSECTION核心区位于太湖新城中心部位,北至高浪路,南至太湖,东至贡湖大道,西至立信大道,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 核心区集中了市级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休闲等公共设施。 中心区“十一五”建设目标基本完成55平方公里内主要干道和重点绿化环境建设,基本完成水系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市民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完成300万平方米以上农民安置房和300万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建设,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框架和风貌。 建设商务之城“十一五”规划在高浪路以南、吴越路以北建设完成市民中心;在吴越路以北、立信路以东建设金融商务第一街。 建设畅通之城“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道路以联结老城、沟通新区、对接沪宁南部通道为目标,建设五湖大道、吴越路、立信路、观山路、具区路等主干道路,总里程约122.7公里,总投资约90.0亿。 建设生态之城“十一五”计划实施金匮公园、尚贤河湿地、贡湖湾湿地等重点环境工程,同时逐步整治闪溪河、沙泾港、南大港等河道环境。

无锡太湖新城大盘时代终结 新十年静待核心区发力

无锡太湖新城大盘时代终结新十年静待核心区发力 匆匆一过,十年间。站在今天,回望十年,专属太湖新城的发展历程注定是不平凡的。太湖新城,由原来的荒芜之地变成现在新的市民中心、商务中心、旅游度假胜地、科教产业园以及生态旅游休闲区域聚集地,十年间也不断吸引着国内外知名房企入驻,成功拓荒房企正在华丽谢幕,新核心区域静待发力。 》》》》十年太湖新城"筑巢引凤" 新一轮重点项目备受期待 》》》》太湖新城楼盘入住率渐提升商业配套亟待跟进

(图片来源:无锡市规划局) 百万级别大盘十年一剑见证太湖新城蜕变之路 2004年天津顺驰(现为融绿熙园)房地产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房企,率先在太湖新城拿地,亲历了该区域的整个发展,如今融绿熙园已经成为该区域内较为成熟的住宅区。 融绿苏南公司副总陶帅说:“当时我们进驻该区域的时候,没有任何借鉴,和万科是一前一后拿下的这片地块,而且当时也不知道会有地铁规划,所以归根结底可以说我们孙总非常有眼光,看到了这片区域的潜力和未来。” 融绿的眼光确实独到,如今一个百万级别的复合型住宅项目已经稳稳占据太湖新城一角,陶帅指出交通完善、配套商业和不可复制的环境更加凸显该区域的价值,融绿熙园也在不断变化的十年间完善自身的项目,吸取以前的不足,制造出更加有品质的产品来回馈选择太湖新城的客户。 同样获利的还有魅力万科城、太湖国际社区等项目,魅力万科城2004年进驻太湖新城,现如今已经发展成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米的百万级综合社区。万科酩悦作为魅力万科城三期产品,也率先在太湖新城推出了精装产品,颠覆了人们对于住宅产品的认识。 融绿、万科、华润三大百万级大盘能够成功在太湖新城开辟一篇天地,与天时地利人和不无关系。正如陶帅所说,独到的眼光、对未来精准的判断、完善的配套奠定了拓荒者的成功之路。 新进房企重兵布局核心区进入价值上升新通道 十年成就了第一批吃螃蟹的房企,新一批进驻的房企必定在下一个十年享受太湖新城更大价值的兑现。富力、雅居乐、中海、苏宁、吉宝、朗诗等房企正围绕太湖新城市民中心展开角逐,为下一个十年新城的发展贡献着各自的力量。 无锡富力策划销售部总经理唐杰说:“太湖新城已经是包装性比较强的区域,产品很丰富,从刚需到豪宅都有,富力十号目前属于比较高端的产品,在高端的产品中,富力十号的优势在于精装修,改善性居住更看重居住的品质,因此只要将产品做好,我相信就能够在太湖新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相比较万科、融创周边成熟的配套,市民中心附近却还欠缺一丝火候。如雨后春笋般的住宅已经拔地而起,但是不完善的商业配套和较低的入住率也让人心存疑虑。新的核心区域需要新晋房企重新定义,万达城、海岸城、万象城等文化、商业项目入驻或为区域继续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雅居乐江淮区域营销总监邵晴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说:“在整个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轴线要转移到长三角,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非常有活力,特别是苏南地区,可以作为一个非

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研讨_以无锡太湖新城为例

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研讨 ——以无锡太湖新城为例 王曦祝付玲 摘要: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的集约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具有突出的使用优点,规划设计是综合管廊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结合无锡太湖新城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实践,对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无锡太湖新城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太湖新城 引言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设置于地面下、用于容纳两种及以上市政管线,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施,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具有承载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城市道路开挖、延长市政管线寿命、节约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的突出优点,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市政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天津、杭州等国内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综合管廊工程,为满足城市市政管线设置、保护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近年来,无锡市实现了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对日益提高的基础设施的需求,无锡市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为城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1 无锡市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必要性 1.1城市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要求 随着近年来的跨越式扩张发展,无锡逐渐形成了“1+1+3”的中心城空间结构,即中心老城城区、太湖新城城区、西南部城区、北部片区、西部城区共同构成无锡市的中心城。未来无锡市需要通过集约发展、精明增长不断充实城市发展内涵,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城市的发展受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决定城市发展集约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的集约发展离不开集

无锡太湖新城水系规划

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水系规划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8年7月

前言 无锡市地处江苏省,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根据无锡市人民政府2000年制定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太湖新城是无锡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南进、产业北移”的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功能载体。 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市南部,北起曹王泾,南至太湖,西临梅梁湖景区,东至京杭运河,总面积150km2。太湖新城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集居住、教育、研发、文体、高新技术产业及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滨湖生态新城,成为未来无锡的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内现有三镇两园区,以农业用地为主,现有人口19.5万。 太湖新城位于京杭运河以南,三侧临湖,区内有大小河道约300条,纵横交错,总长约350km,水面面积为5.2km2,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水系体系。太湖新城入湖河道约17条,入湖河口处建有17座闸门,环湖建有环湖大堤。 目前,太湖新城区内的大部分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区域内河道的现状水质基本为Ⅴ类或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TP、COD等。导致区域内水质急剧恶化,蓝藻爆发,生态环境退化。 为了减少太湖新城建设期对区域内水系的影响,同时与太湖新城其它方面的建设相协调、整体建设更系统合理,体现“人-城-河-湖”和谐的环流式河道布局,形成“水优、水活、水清、水美”江南水网生态文明城市,及时进行水系规划迫在眉睫。无锡市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于2007年12月,正式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水系规划》。 第1章总论 1.1.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本规划立足于太湖新城所在的整个水网水系流域的高度,从近期与长远的需求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的思想构建规划思路,因地制宜地提出太湖新城生态水系的原生态保护与水质改善的总体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