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作业1

分析化学作业1

分析化学作业1
分析化学作业1

A 型题:

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2?苯酚()在270nm 产生的,£ =1450勺吸收带属于()

4. 以下跃迁类型中吸收强度最低的是() 错误:正确答案为:D

5. 已知维生素B 12水溶液在361nm 处E %1cm =207.取某一 B 12样品25.0mg,配成1000ml 水溶液后,用 1cm 的吸收池在361nm 处测得吸光度 A 为0.507,该维生素B 12样品的含量为()错误:正

确答案为:B

r c c A.100% B.98.00% C.9.80% D. 0.98%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厂 A.透光率与浓度呈正比“ 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改变而改变” C.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与可见光区 厂 D.吸光度与浓度的负对数成正比

7. 常见吸收带中,摩尔吸收系数通常小于 100的是()

A. a —a* r r

B.n — n*

C. n — n*

D. n —

a

r

C.氘灯“ A.钨灯 B.碘钨灯 B.B 带 C.R 带

D.E 带

3.苯酚在水溶液中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6.17 X 03L.mol.cm -1,,如果使用 1cm 的吸收池,要求测得的透光率在 15%---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5 ?4 A. 3.2 :W —1.3 X0 mol/L ■2 ?1 B. 3.2 10 — 1.3 10 mol/L ■8 ?7 % ?6 ?5 C.3.2 10 —1.3 X0 mol/L D.3.2 10 —1.3 X0 mol/L

A.K 带厂

B.B 带 *

C.R

带" D.E 带

D.能斯特灯

9.

苯酚()在210nm 产生的,£ =6200勺吸收带属于()

10?已知维生素B12水溶液在361处E %!cm =207,用1cm 的吸收池,测得某一溶液的吸光度为 0.414,则该溶液的浓度是()错误:正确答案为:B

14. 以下跃迁能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E a — a*>A En — n *

r r A.选择性好 B.有色物配位比必须是1:1 c.灵敏度高 8.对显色反应的要求不包括()

D.有色产物性质稳定

r r r A.0.002 g/l B.0.002% C.0.002mol/L D.0.200%

r r r A. — C=C — B. — C=O C.—N=N — 11.以下不是生色团的是()

D. —

OH

A.K 带厂

B.B 带"

C.R 带"

D.E 带

r r (T

A. a 成键轨道

B. a*键轨道

C. n 成键轨道

r r A.波长入 B.电子伏特eV C.波数a △En — a*>^ En — n * B.△ E n — n>^ E a — a △En —a>A En —n * C.A En — n*>^ E n — n △△En — a*>^ E a — a

D. △ En — a*>^ E n — 12.以下不属于分子轨道的是()

D.s 轨道

13.以下不是表示电磁波波动性的参数是()

D 濒率

15. 若分光光度计的仪器测量误差厶 T=0.01,当测得透光率T=70%时,则由于测量引起的浓度的相对误差为( )(提示已知△ C/C=0.434A TlgT/T )

r r r

A.2%

B.8%

C.6%

D.4%

16. 若要检查乙醇是否含有微量的杂质苯,适宜的检查波长为()

17. 以下关于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主要区别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单色器个数不同" B.所用光源不同 C.输出信号不同 D.使用比色皿个数不同

18. 由于位阻效应的影响反式异构体比顺式异构体最大吸收波长( );摩尔吸收系数()。错误:正确答案为:

A r C

r A.210nm B.256nm C.310nm D.520nm

r r A.长、大 B.短、小 c.长,一样 19.以下涉及物质内能变化的现象是() 错误:正确答案为:A

r 丄

.r A.吸收 B.折射 C.衍射 20.测定水中微量铁含量时,先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再用盐酸羟胺将铁还原成 Fe 2+,然后加邻二氮菲显色剂,这时采用试剂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

,以下参比溶液组成正确的是() A.含铁,包括其他所有试剂 B.不含铁,包括其他所有试剂 C.含 Fe 2+的水溶液 D.蒸馏水

21.分子能级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 E 电子>△ E 转>厶E 振

B.△ E 电子>△ E 振>厶E 转

C.A E 转>厶E 振>厶E 电子

D.A E 振>厶E 转>厶E 电子

D. 一

样、

D.旋光

29.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大吸收波长较长的是( r r A. — C=S B. — OR C.—C6H5 以下的助色团是() D. — C=S r 亠r r

A.棱镜

B.光栅

C.干涉仪 以下不属于单色器主要部件的是() 28.

D.光电倍增管 22. 4 13 -1 称取某物0.0250g,定容至1000ml,在380nm ,以1cm

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 A=0.760,已知该物质摩尔吸收系数为

10 . L.mol.cm ,则其摩尔质量为()。错误:正确答案为:B 4.13 23. 24. 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在某浓度下以

1cm 的吸收池测得透光率为 T 。若浓度增加1倍,透光率应为() A.T 2 厂 B.T/2 C.2T 1/2 D.T

已知,KMnO 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1.52 >10-4mol/L ,用分光光度计测得该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 0.350,另一未知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 0.700,则该样品溶液的浓度为()

r r -4 r A.2mol/L B.0.17% C.3.04 >0 mol/L -4 沐0 26. 已知某有色溶液在 470nm 用2cm 的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率为

T=60%,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n 的吸收池,则吸光度为()。错误:正确答案为:A

27.

以下不是助色团的是

25. D.0.71

波数为3300cm-1的电磁波,其波长应为()纳米。

甲基苯()在262nm 产生的,£ =174勺吸收带属于()。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吸收带的化合物是( )错误:正确答案为:

c A.CH 3 ( CH 2)5CH 3 r B. (CH 3)2C=CHCH 2CH=C (CH 3)2 C.CH 2=CHCH=CHCH 3* D.CH 2=CHCH=CHCH=CHCH 3

D.1000

D.入

max

r r r A.能量 B.频率 C.波长 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那种性质

上。

33. D.波数

D.E 带

36. 以下不是吸收光谱特征值的

()

30. 31. ,当溶液的浓度由变为

1/2时,以下参数不变的是 32. A.K 带 B.B 带 C. R 带 D.E 带

34. 当从非极性溶剂换成极性溶剂时,吸收峰位置岀现长移的吸收带为()

错误:正确答案为: a c r r A. —氯甲烷 B.丙酮 C. 丁二烯 35. D.二甲苯

r r p r

A.吸收峰(入max

B.生色团

C.吸收谷

D.摩尔吸收系数(£ ma )

37. 当从非极性溶剂换成极性溶剂时,吸收峰位置岀现短移的吸收带为()。 r r r

A.K 带

B.B 带

C.R 带

D.E 带

38. 电磁波具有()

c c a c

A.波动性

B.微粒性

C.波粒二象性动性

D.流动性

39. 在以下个可见光中能量最高的是()

c c a C

A.红色光

B.黄色光

C.紫色光

D.绿色光

40. 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

41. 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与波长成()

42.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光

r a r r

A.紫外光

B.红外光

C.可见光

D.微波

43. 吸光度(A )正确的表达式为()

r

A.正比、正比

B.反比、反比

C.正比、反比

D.反比、正比

A.CH 3 — CH 2 — CH 3

B.CH 3—CH 2 — OH

C.CH 2=CH —CH 2— CH=CH 2

D.CH 3—CH=CH — CH=CH — CH 3

A.A= -lgT=ECL 「

B.A=lgT=ECL 「

C.A= -lgT=-ECL 「

D.A=lgT= -ECL

44. 以下电磁波能量最低的是()

A.微波厂

B.紫外光波"

C.可见光波"

D. Y 射线

46.已知维生素B 12水溶液在361nm 处E %icm =207.取某一 B 12样品25.0mg,配成1000ml 水溶液后,用1cm 的吸收池在361nm 处测得吸光度A 为0.507,这时测得样品的百分吸收系数为 ()错

误:正确答案为:B

a r c c A.207 B.202.8 C.20280 D.20.8

47.显色反应一般应控制的条件不包括 ()

49.透光率(T )的定义式为()

r r r A.T=I o /l B.T=I/I 0 C.T= -lg I 0/I D.T= lg 10/I

50.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 n —n* n — n 、a —a 跃迁的化合物是() r P B.B 带厂 C.R 带厂 A.K 带 48.从非极性溶剂换成极性溶剂时,精细结构消失的吸收带为(

D.E 带

r c a A.位阻效应 B.溶剂效应 C.跨环效应 r

A.溶液的酸度

B.显色剂用量

C.显色产物稳定时间

D.吸光度范围

45.苯酚的入ma 在弱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为大是由于存在()

D.pH 效应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概要

分析化学作业 第一章 概述 一、选择题 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 c . ( 25.48 ± 0.135 )% d. ( 25.48 ± 0.1348 )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数值随机可变 c. 无法确定 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 b .2 c.4 d.无法确定 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平行实验 D.校准仪器 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 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 B .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二、判断正误 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 一、选择题 1.欲配制 1000ml 0.1m ol/L HC 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 l b . 8.4m l c . 1.2m l d. 12ml 2. .用Na C2O 4( A )标定KM 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B b. n A =2/5n B c. n A =1/2 n B d. n A =1/5n B 3. .已知1mLKM 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a . 4KMnO /Fe T =1mL /0.005682g b. 4KMnO /Fe T =0.005682g /mL c. Fe /KMnO 4T =1m L/0.005682g d . Fe /KMnO 4T =0.005682g/mL 4.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C ) A.反应速度可快可慢 B.反应速度要慢一点 C.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反应速度快且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D.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5.若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物质的基本单元,则( A)。 A.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的整数比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3备课讲稿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3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 一、单选题1.(4分)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光区出现2个吸收带的是( ) ? A. 乙烯 ? B. 1,4-戊二烯 ? C. 1,3-丁二烯 D. 丙烯醛答案 D 2.(4分)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的光子的( ) ? A. 能量越大 ? B. 波长越长 ? C. 波数越大 ? D. 频率越高答案 B 3.(4分)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目的是( ) ? A. 消除液接电位 ? B. 消除不对称电位 ? C. 彻底清除电极表面的杂质离子 ? D. 形成水化层,使不对成电位稳定答案 D 4.(4分)某二元酸H2A的pK a1=1.2,pK a2=4.2。欲使HA-为主要存在形式,则需要将溶液pH控制在( ) ? A. 小于1.2

? B. 1.2~4.2 ? C. 大于1.2 ? D. 大于5.2 答案 B 5.(4分)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的重量为( ) ? A. 0.05 g ? B. 0.1 g ? C. 0.2 g ? D. 1.0 g 答案 C 6.(4分)当分子中含有1个溴原子时,由同位素提供的M和M+2峰强度比( ) ? A. 4:1 ? B. 2:1 ? C. 1:1 ? D. 3:1 答案 C 7.(4分)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 ? A. 冷水 ?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 D. 热水答案 C

8.(4分)要获得红外活性振动,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Δμ>0或Δμ<0 ? B. Δμ≠0并服从σL=ΔV·σ ? C. Δμ=0且σL=ΔV·σ ? D. Δμ≠0 答案 B 9.(4分)某弱碱B-(0.1mol/l),其HB的Ka=1.0×10-9,该酸水溶液的pH为( )? A. 3.0 ? B. 5.0 ? C. 9.0 ? D. 11.0 答案 C 10.(4分)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 ? A. 成正比 ? B. 对数成正比 ? 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 D. 符合能斯特方程答案 D 二、多选题1.(4分)单纯开裂电子分配通常有( ) ? A. 均裂 ? B. 异裂 ? C. 半异裂 ? D. 重排开裂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2014年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P25: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1) 砝码被腐蚀; (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 (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6)随机误差。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 E = E a r 可得 %1%100202.02±=?±= E mL mL mL r %1.0%1002002.020±=?±=E mL mL mL r 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4.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 (1) (2) (3) (4) ×10-5 (5) pKa= (6) pH= 答:(1)三位有效数字 (2)五位有效数字 (3)四位有效数字 (4) 两位有效数字 (5) 两位有效数字 (6)两位有效数字 9.标定浓度约为·L -1的NaOH ,欲消耗NaOH 溶液20mL 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 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3H 2O 可知, 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 g m 13.007.1262 020 .01.01=??=

药用分析化学作业参考答案完整版

药用分析化学作业参考 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药用分析化学作业1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少量邻苯二甲酸,则NaOH溶液浓度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B)。 A 正值 B 负值 C 无影响 D 影响未知 2. 相同浓度的Na 2S、NaHCO 3 、Na 2 HPO 4 的碱性强弱为( B )。 A Na 2HPO 4 > Na 2 S> NaHCO 3 B Na 2 S>Na 2 HPO 4 > NaHCO 3 C Na 2S> NaHCO 3 >Na 2 HPO 4 D NaHCO 3 > Na 2 HPO 4 > Na 2 S (已知H 2S的pKa 1 =, pKa 2 =, H 2 CO 3 的pKa 1 = ,pKa 2 =;H 3 PO 4 的pKa 1 =,pKa 2 =,pKa 3 = 3. 用·L-1HCl滴定·L-1NaA(HA的pKa=对此滴定试用的指示剂为( D )。 A 酚酞(pK in =) B 酚红(pK in =) C 中性红(p in =) D 甲基红(pK in =) 4. K caY 2-=, 当pH=时,lgα Y(H)= ,则K caY 2-=( D )。 A B 0-9.40 C D 5.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D )。 A HCN; CN- B H 2PO 4 -; HPO 4 2- C NH 3 ; NH 2 - D H 2 CO 3; CO 3 2- 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A [H+]=L B pH=10.42 C ×103 D 7. 下列物质不能在非水的酸性溶剂中直接进行滴定的是(B)。 A NaAc B 苯酚 C 吡啶 D 邻苯二甲酸氢钾8.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B )。 A 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B 荧光黄 C 甲基紫 D 曙红9.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A )。 A 1:1 B 2:1 C 1:3 D 1:2 10.重铬酸钾(K 2Cr 2 O 7 )在酸性溶液中被1mol的Fe2+还原为Cr3+时所需质量为其摩 尔质量的()倍。 A 3 B 1/3 C 1/6 D 6 11.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 2SO 4 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 H 2SO 4 和HAc两溶液中的()。

分析化学作业2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 姓名谈中山 课程代码20036 :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评阅教师刘霞 第 2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 B ) A.—1g B.~ C. ~ D ~ 2.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好; 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 3. 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D ) A. 做对照实验 B. 校正仪器 C. 做空白实验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 用下列何种方法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 A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 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5.滴定终点是指( A ) A. 滴定液和待测物质质量完全相等的那一点 B.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那一点 C. 滴定液与待测组份按化学反比式反应完全时的那一点 ^ D.待测液与滴定液体积相等的那一点 6.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

A.盐酸 B. 碳酸钠 C.重铬酸钾 D.邻苯二甲酸氢钾 7.NaOH滴定HCl属于何种滴定方法( A ) A.返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直接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8. 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为( B )。 A. K a×K b=1 B. K a×K b=K w C. K a/K b=K w D. K b/K a=K w 9. HPO42-的共轭碱是( A ) ¥ B. H3PO4 C.PO43- D. OH- 10、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中不适用的是( B ) A.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 D.溴酚蓝(pT = 11.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试样中若含有NaOH和Na2CO3,则消耗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为 ( A ) A. V1=V2 B. V1V2 D. V2=0 12. 不是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 B )。 A. Zn B K2Cr2O7 C CaCO3 D ZnO 13. 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中钙硬度时,消除Mg2+干扰的方法是( D ) A. 配位掩蔽法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C. 沉淀分离法 D. 沉淀掩蔽法 14.在滴定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其原因是( C ) [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大 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大,终点误差大 C. 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 D. A 、C 兼有之 15. 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滴定管未校准 B. 试样吸水 C. 砝码被腐蚀 D. 测量时温度变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用“√”或“×”,表示对 或错的判断)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相等 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 随机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 2. 在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误差的是(B) A.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因而使最后的灰分加大 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 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 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3.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 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 C.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σ成正比,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 D.分布曲线以x=μ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

4.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D)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域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氮肥试样中的含量,其百分含量为%,%,%,%,%,结果的平均偏差是(B)% A. 0.15 B. 0.05 C. D. 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A) A. F检验 B. t检验 C. Q检验 D. 格鲁布斯法 7.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D) A. F检验 B. t检验 C. 方差分析 D. 格鲁布斯法 8. 两位分析工作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判断两位分析人员所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

20 兰大 分析化学 试题B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B 交卷时间:2020-09-06 22:14:56一、单选题 1. (4分) 进行纸色谱时,滤纸的作用是( ) ? A. 固定相 ? B. 展开剂 ? C. 吸附剂 ? D. 惰性载体 得分: 0 知识点: 16 平面色谱法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2. (4分)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是( ) ? A. 酸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B. 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C. 辅助配位效应使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 D. 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得分: 4 知识点: 5.1 配位平衡及其副反应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3. (4分) 引起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

? B. 有副反应的发生 ? C. 滴定管估读不准 ? D. 反应速度过慢 得分: 4 知识点: 3.1 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4. (4分) 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 0倍,则滴定突越的范围将( ) ? A. 不变 ? B. 增大0.5个pH单位 ? C. 增大1个pH单位 ? D. 增大2个pH 单位 得分: 4 知识点: 4.3 强酸(碱)的滴定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 配制Na2S2O3时,加入少量Na2CO3的目的是( ) ? A. 作抗氧剂 ? B. 增强Na2S2O3的还原性? C. 中和Na2S2O3溶液的酸性? D. 防止嗜硫细菌生长和Na2S2O3分解 得分: 4 知识点: 6.5 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学作业13题答案

分析化学作业13题答案: 一、56.莫尔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如何? 答:莫尔法是用K2CrO4作指示剂,用硝酸银作滴定剂,以到达终点时形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为基础的。若CrO42-的浓度过大,会使测定的结果呈负误差;过小会使测定结果呈现正误差。在一般滴定过程中,CrO42-的浓度以5×10-3为合适。 莫尔法的滴定条件是: (1) 在pH=6.5~10.5下进行; (2) 滴定过程中不应含有氨; (3) 凡能与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能与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有色离子、在中性或微碱性发生水解的阳离子等均应预先分离; (4) 滴定时应剧烈摇动以免因为吸附产生较大的误差。 57.福尔哈德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如何? 答:福尔哈德法是以铁铵矾(NH4Fe(SO4)2·12H2O)作指示剂、以KSCN或NH4SCN为滴定剂、以终点时形成红色FeSCN2+溶液指示终点的方法。用间接法测定Cl-时,为防止AgCl沉淀与SCN-的反应,需要在滴定化学计量点时避免剧烈摇动,或加入硝基苯避免沉淀与滴定的接触。 它的滴定条件是: (1) 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2) 强氧化剂、氮的低价化合物、汞盐等能与起反应的物质要预先除去。 58.法扬司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如何? 答:法扬司法是以指示剂吸附在沉淀离子上发生颜色变化而指示终点,一般以硝酸银作滴定剂的方法。 它的滴定条件是:(1)沉淀需要保持胶状以使终点颜色明显,一般加入糊精或淀粉溶液来保护胶体;(2)滴定需在中性、弱碱性或很弱的酸性溶液中进行;(3) 因卤化银易感光变灰,影响终点观察,故滴定时应该避免强光;(4)荧光黄作指示剂适于测定高含量的氯化物,曙红适于测定Br-、I-和SCN-。 二、 6、试比较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所用的指示剂、标准溶液和适用范围。答:指示剂标准溶液适用范围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V p = 可得: RT pV M n ==m 则: m o l /0.160.250L 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 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 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 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 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 M (Zn)=65.39 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 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 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 65.39g 1mol m (Zn)=? 0.0493mol 解得m (Zn)=3.22g 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 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 (1) 14113L mol 1054.1K 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 (3) K 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 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作业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P25) 1—8 (1)26.44% (2) 6.14mol·Kg -1; (3) 5.42 mol·L -1; (4) x(NaCl)=0.0995, x(H 2O)=0.9005 1—9 ⊿t b =K b ·b B 相同则b B 相等,1.5g/(60g·mol -1×200g)=42.8g/(M x ×1000g) M x =342 g·mol -1 1—11 ⊿t f =K f ·b B =1.86℃·kg·mol -1×19g/(M x ×100×10-3Kg) M x =1606 g·mol -1 1—13 П=c B RT≈b B RT R=8.314kPa·L·mol -1·K -1 ≈8.314kPa·kg·mol -1·K -1(ρ≈1.0 kg·L -1稀溶液) ⊿t f ==0.56℃=K f ·b B =1.86℃·kg·mol -1×b B П=8.314kPa·kg ·mol -1·K -1×309.65K×0.56℃/1.86℃·kg·mol -1=775.09 kPa 1—14 过量AgNO 3过量 胶团结构式:[(AgI)m ·n Ag +·(n-x) NO 3-]x+·xNO 3- 正溶胶,负极移动 1—15 三硫化二砷溶胶胶团结构式:[ (As 2S 3) m ·nHS -·(n-x) H +]x-·x H +, 负溶胶, 聚沉能力:NaCl ﹤Mg Cl 2﹤AlCl 3, 第二章(P57) 2—17 ?r H m θ=3?f H m θ(N 2,g)+4?f H m θ(H 2O,g)- ?f H m θ(N 2O 4,g)- 2?f H m θ(N 2H 4,l) =3×0+ 4×(-241.84kJ·mol -1)-(9.661kJ·mol -1)- 2×(50.63kJ·mol -1) = -1078.28 kJ·mol -1 1078.28×103 J=mgh=100kg×9.8×h h=1100m 2—18 ?r G m θ=?f G m θ(C 6H 12O 6,s)+6?f G m θ(O 2,g)- 6?f G m θ(H 2O,l)- 6?f G m θ(CO 2,g) =(-910.5kJ·mol -1)+6×0 -6×(-237.14kJ·mol -1)- 6×(-394.38kJ·mol -1) = 2878.62 kJ·mol -1 >0 即298K 及标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第三章(P89) 3—13题 解: 2SO 2(g) + O 2(g) 2SO 3(g) 起始分压P 0(kPa) 0.4RT 1.0RT 0 平衡分压P(kPa) 0.08RT 0.84RT 0.32 K θ={[p(SO 3)/p θ]2/{[p(SO 2)/p θ] 2[p(O 2)/p θ]}=0.286,其中p θ=100kPa , Kc θ=19.05 3—14题 解: PCl 5(g) PCl 3(g) + Cl 2(g) 起始分压P 0(kPa) 0.35RT 0 0 平衡分压P(kPa) 0.10RT 0.25RT 0.25RT K θ={[p(PCl 3)/p θ][p(Cl 2)/p θ]/[p(PCl 5)/p θ]=27.18, 其中p θ=100kPa , Kc θ=0.625 3—15题 解:(1)理论计算 ?r H m θ(T)≈?r H m θ(298.15K)= ∑ ?f H m θ(B,298.15K)=172.43 kJ ·mol -1, ?r S m θ(T)≈?r S m θ(298.15K)= ∑ S m θ(B,298.15K)=182.23 J ·mol -1·K -1, ?r G m θ(298.15K )=∑ ?f G m θ(B,298.15K)=119.78 kJ ·mol -1, ?r G m θ(1773K)=?r H m θ(298.15K)-1773×?r S m θ(298.15K)=-150.66 kJ ·mol -1, ?r G m θ(298.15K)与?r G m θ(1773K)完全不同 (2)实验值计算 lg(K 2θ/K 1θ)= ?r H m θ/2.303R ×[(T 2-T 1)/ T 2 T 1]——范特霍夫公式 得?r H m θ=96.65 kJ ·mol -1, ?r G m θ(T)=-RTln K θ=-2.303RTlg K θ, 得?r G m θ(1773K)=-112.8 kJ ·mol -1, ?r G m θ(1773K)=?r H m θ-1773×?r S m θ= -112.8 kJ ·mol -1, 得?r S m θ=0.1181 kJ ·mol -1·K -1=118.1 J ·mol -1·K -1 , B νB νB ν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 2

(4分)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色谱峰的宽度为原色谱峰宽度的( )。(忽略柱外死体积) ? A. 一半 ? B. 1倍 ? C. 倍 ? D. 4倍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5.3 色谱法基本理论 收起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4分) 配制Na2S2O3时,加入少量Na2CO3的目的是( ) ? A. 作抗氧剂 ? B. 增强Na2S2O3的还原性 ? C. 中和Na2S2O3溶液的酸性 ? D. 防止嗜硫细菌生长和Na2S2O3分解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6.5 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4分) 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是( ) ? A. 工作曲线法 ? B. 直接比较法 ? C. 一次加入法 ? D. 增量法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8.2 直接电位法测溶液的pH值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 4. (4分) 下列各量中,描述测量值精密度的量是( ) ? A. 相对误差 ? B. 绝对误差 ? C. 标准偏差 ? D. 真值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5.

(4分)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 ? A. 进行仪器校正 ? B. 增加测定次数 ? C. 更换操作人员 ? 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2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 6. (4分) 电位滴定法中,滴定终点为E-V曲线的( ) ? A. 曲线的最大斜率 ? B. 曲线的最小斜率 ? C. E为正值的点 ? D. E为负值的点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8.4 电位滴定法的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4分)

分析化学作业

1.事件:日本发生的公害病──痛痛病和水俣病 2.时间:20世纪50年代 3.地点:熊本县水俣湾 4.事件详情: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日本的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然而,这个“先驱产业”肆意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Cl)。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 早在多年前,就屡屡有过关于“不知火海”的鱼、鸟、猫等生物异变的报道,有的地方 甚至连猫都绝迹了。“水俣病”危害了当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家破人亡。更可悲的是,由于甲基汞污染,水俣湾的鱼虾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的生活失去了依赖,很多家庭陷于贫困之中。“不知火海”失去了生命力,伴随它的是无期的萧索。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业飞速发展,但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随之泛滥成灾。除了“水俣病”外,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日本的工业发展虽然使经济获利不菲,但难以挽回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人卫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 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④0.0012 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 s t n s t x u 15、解:(本题不作要求) ,存在显著性差异。 得查表8,05.08,05.021R 2121 306.2 228 24649.34 64 60008 .04602 .04620.00008.00008.0%08.0 4602.0%02.46 4620.0%20.46t t t f t S S S S S x x >=-=-+==+?-= ========== 16、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解:

分析化学作业(第十四章)参考答案

14-1 填充柱气相色谱分析某试样,柱长为1 m 时,测得A 、B 两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80 min 和6.60 min ,峰底宽分别为0.78 min 和0.82 min.,死时间为1.10 min ,试计算以下各项(1)载气的平均线速度;(2)组分B 的分配比;(3)组分A 的有效塔板数;(4)选择性因子;(5)分离度;(6)条件不变情况下,A 、B 完全分离时所需的柱长。 解:(1)10min m 91.010.1/1t /L u -?=== (2)00.510 .110 .160.6k B =-= (3)()()()58178.010.180.516A W t A t 16A n 2 2 0r eff =? ?? ??-?=?? ? ??-?= (4)()()17.110 .180.510 .160.6A t B t 'r 'r =--==α (5)() 0.178 .082.080.560.62R =+-?= (6)m 25.20.10.15.1L 2 5.1=??? ? ??= 14-2 已知组分A 和B 的分配系数分别为7.6和9.3,当它们通过相比β=90的填充柱时,能否达到基本分离?(基本分离时R=1.0) 解:2.16.7/3.9K /K A B ===α;10.090/3.9/K k B B ==β= 6969610.010.0112.12.1116k k 11R 16n 2 22 2 B B 2 2=? ? ? ??+???? ??-??=??? ??+???? ??-αα?= 填充柱柱长最多5 m (通常为2 m ),单位长度塔板数为1500/m ,因此无法达到这样的柱效,因此在上述条件下,不能实现分离。(计算柱效时,用A 的分配比也行,本来就是估算) 14-3 某组分在一2 m 长的色谱柱上的分配比为3.0,若载气流速为28 cm ?min -1,请问在理想状态下20 min 后该组分柱中的位置(即谱带中心距进样端的距离)以及该组分流出色谱柱所需时间(以色谱峰值所对应的时间表示)。 解:100r min cm 70.3128 k 1u u u L u L u L t t t k -?=+=+=?- =-=载气组分载气 载气组分 20 min 时,组分移动了20?7=140 cm (即距进样端140 cm )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及详解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答案 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系统误差。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 答:标准偏差。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若甲分析结果为%,%,%,乙分析得%,%,%。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 =(%) x 2 = ++ ÷3 = (%) E 1=- =(%) E 2=- = (%) %030.01 /)(1)(222 1=-∑-∑= --∑= n n x x n x x s i %045.01 /)(222=-∑-= ∑n n x x s i 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 g ,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 乙:%,%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因为题上给的有效数字是两位,回答也应该是两位。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一、单选题1.(4分)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 A. 随机误差小 ? B. 系统误差小 ? C. 平均偏差小 ? D. 相对偏差小 得分:4 2.(4分)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是( ) ? A. 工作曲线法 ? B. 直接比较法 ? C. 一次加入法 ? D. 增量法 答案B 3.(4分)引起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 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 ? B. 有副反应的发生 ? C. 滴定管估读不准 ? D. 反应速度过慢 答案A 4.(4分)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又n→π*,π→π*,δ→δ*跃迁的化合物是( )

? A. 一氯甲烷 ? B. 丙酮 ? C. 1,3-丁二烯 ? D. 甲醇 答案B 5.(4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是( ) ? A. 酸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B. 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 C. 辅助配位效应使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 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稳定性降低。 答案D 6.(4分)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 A. 波长变长 ? B. 波长变短 ? C. 波长不变 ? D. 谱带蓝移 答案A 7.(4分)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 )? A. 沉淀的溶解度小 ? B. 沉淀纯净 ? C. 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

? D. 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答案D 8.(4分)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 ? A. lgK MY≥6 ? B. lgK'MY≥6 ? C. lg(cK MY)≥6 ? D. lg(cK'MY)≥6 答案D 9.(4分)红外光谱中,不是分子的所有振动形式的相应红外谱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A. 分子中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 ?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石简并的 ? C. 分子中有C、H、O以外的原子存在 ? D.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相互抵消 答案B 10.(4分)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则理论塔板数( )。(忽略柱外死体积)? A. 不变 ? B. 增加1倍 ? C. 增加倍 ? D. 减小倍 答案B

药用分析化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药用分析化学作业1第 1 - 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标定 NaOH 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少量邻苯二甲酸,则NaOH 溶液浓度测定 结果的绝对误差为(B)。 A 正值 B 负值 C 无影响 D 影响未知 2. 相同浓度的Na2S、NaHCO 3、Na2HPO 4 的碱性强弱为( B )。 A Na2HPO 4> Na 2S> NaHCO 3 B Na2S>Na2HPO 4> NaHCO 3 C Na2S> NaHCO 3>Na 2 HPO 4 D NaHCO 3 > Na 2HPO 4> Na 2S (已知 H 2S的 pKa1 =7.04, pKa2=11.96,H 2CO3的 pKa1=6.37 ,pKa2=10.25;H 3PO4的 pKa1=2.16,pKa2=7.21, pKa3 =12.32) -1 -1 )。 3. 用 0.1mol·L HCl 滴定 0.1mol ·L NaA(HA 的 pKa=9.30) 对此滴定试用的指示剂为( D A 酚酞( pK in =9.1) B 酚红( pK in=8.0) C 中性红( p in =7.4) D 甲基红( pK in=5.1) 4. K caY 2-=10 10.69, 当 pH=9.0 时 ,lg Y(H)=α 1.29,则 K caY 2-=( D )。 A 101.29 B 0-9.40 C 1010.69 D 109.40 5.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D )。 A HCN; CN - - 2- CNH3;NH - 2- B H2PO4; HPO4 2 D H 2CO3; CO3 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D )。 A [H+]=0.0003mol/L B pH=10.42 C 2.40 3 D 9.62 × 10 7. 下列物质不能在非水的酸性溶剂中直接进行滴定的是(B)。 A NaAc B 苯酚 C 吡啶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8.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B )。 A 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B 荧光黄 C 甲基紫 D 曙红 9.一般情况下,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A )。 A 1:1 B 2:1 C 1:3 D 1:2 10.重铬酸钾( K 2Cr 2O 7)在酸性溶液中被1mol 的 Fe2+还原为 Cr3+时所需质量为其摩尔质量的()倍。 A 3 B 1/3 C 1/6 D 6 11.同一 Na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 2SO4和 HAc 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 H 2SO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