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电网公司kV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国家电网公司kV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国家电网公司k V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征求意

见稿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Q/GDW

ICS P

备案号: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220kV 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

The Criterion of Typical Design for 220kV Substation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 发 布

目次

前言

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深化完善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在“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通用设计”的基础上提炼、总结,编制《220kV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

220kV变电站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按照有利于公司技术进步,有利于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开展设计。应积极采用先进成熟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设计、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新建常规220kV变电站设计。对于扩建、改建的220kV变电站设计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常规220kV变电站电力系统、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土建、水工、消防、暖通等部分的设计技术要求。

本标准不涉及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站内通信等专业的具体内容。在实际工程中,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kV变电站二次系统部分)进行具体设计。

常规220kV变电站采用AIS、GIS配电装置。GIS方案适用于人口密度高,土地昂贵的地区;外界条件限制,站址选择困难区域;特殊地形条件;高地震烈度地区;高原地区;严重大气污染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5001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DL 5014 330~50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 5134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DL 5352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5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49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5 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18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GJ 5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程

SDJ 161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NDGJ 96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标准述语适用于本标准。

GB/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GB/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变电站

4 电气部分

电气主接线

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电站的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和变压器连接元件总数、设备特点等条件确定,并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和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

220kV电气接线

4.1.1.1 220kV配电装置,当在系统中据重要地位、出线回路数为4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当出线和变压器等连接元件总数为10~14回时,可在一条母线上装设分段断路器,15回及以上,在两条主母线上装设分段断路器;宜可根据系统需要将母线分段。

4.1.1.2 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在4回及以下时,可采用其它简单的主接线。

4.1.1.3 220kV终端变电站的配电装置,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如线路变压器组或桥形接线等。

4.1.1.4 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线路分支接线。

4.1.1.5 当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设隔离开关时,应合用一组隔离开关。4.1.1.6 为便于远景扩建,GIS预留间隔母线隔离开关宜与母线同时建设。

110(66)kV电气接线

4.1.2.1 110(66)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数在6回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不设置旁路母线;当出线回路数在6回以下时,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4.1.2.2 当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设隔离开关时,应合用一组隔离开关。

4.1.2.3 为便于远景扩建,GIS预留间隔母线隔离开关宜与母线同时建设。

35(10)kV电气接线

4.1.3.1 35(10)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建议改为当35(10)kV出线时,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4.1.3.2 当35(10)kV不出线仅接无功补偿装置和站用变压器时,采用单元制单母线接线。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4.2.1 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应根据工程建设当地的电力系统条件,按设计规划容量和远景年系统发展规划的参数,进行系统短路计算。220kV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为50(40)kA;1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为40()kA,66kV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为,35kV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为25kA,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为20(25)kA。

4.2.2 主要设备选择

4.2.2.1 主要原则

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应满足《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和《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通用设备典型规范》相关规定。考虑设备的通用性,在一个地区同类设备参数应尽可能统一。

4.2.2.2 应采用全寿命周期内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

4.2.2.3设备选择

a) 220kV主变压器采用油浸式、低损耗、自耦、三卷或二卷、自然油循环风冷型;位于城市中心的变电站宜采用低噪音主变压器。

b) 对于AIS变电站的220、110、66kV设备,采用单断口SF6断路器;隔离开关形式根据配电装置确定,应采用可靠性高、运行业绩好的产品;电压互感器采用电容式;电流互感器采用油浸式、干式或SF6型产品。对于GIS变电站,根据布置方式采用户内型和户外型GIS组合电器。。

c) 35kV、10kV采用户内开关柜,可选用真空或SF6断路器。

d) 并联电容器装置可采用组装式或集合式。

e) 站用变压器、接地变压器或消弧线圈可采用干式或油浸式设备。当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时,站用变压器和接地变压器宜合并;当采用小电阻接地时,站用变压器和接地变压器宜分开设置。

f) 各电压等级采用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过电压保护,避雷器参数按GB 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设计。

4.2.3 导体选择

4.2.3.1 导体选择应符合《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相关规定。

4.2.3.2 母线的载流量按最大穿越功率考虑,按发热条件校验。

4.2.3.3 各级电压设备间连线按回路通过最大电流考虑,按发热条件校验。4.2.3.4 出线回路的导体截面按不小于送电线路的截面考虑。

4.2.3.5 220kV、110kV导体截面应进行电晕校验及对无线电干扰校验。

4.2.3.6 特种耐热导体的最高工作温度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选择使用,但要考虑高温导体对连接设备的影响,需要时应安装散热器以降低温度。

4.2.3.7在空气中含盐量较大的沿海地区或周围气体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场所,应选用防腐型铝绞线。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4.3.1 绝缘配合原则

4.3.1.1 变电站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应符合《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相关规定。4.3.1.2 对变压器内、外绝缘、并联电抗器、高压电器、电流互感器、单独试验的套管、母线支持缘子及电缆和其附件等的全波额定雷电冲击耐压与避雷器标称电流下的残压间的配合系数取。

4.3.1.3 变压器、并联电抗器及电流互感器截波额定雷电冲击耐压取相应设备全波额定雷电冲击耐压的倍。

4.3.1.4隔离开关同极断口间外绝缘的全波雷电冲击耐压应不小于隔离开关相对地全波额定雷电冲击耐压与系统最高相电压之和。

4.3.1.5根据设备上的统计操作过电压水平或避雷器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和设备的绝缘特性,并取一定的配合因数Kc 计算、选取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4.3.1.6 变压器、电抗器中性点避雷器雷电过电压的配合系数取。

4.3.1.7 海拔超过1000m 的地区,应对设备绝缘水平进行修正。

4.3.2 避雷器的配置

4.3.2.1 220、110、66kV敞开式高压配电装置每组母线上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与主变压器及其他被保护设备的电气距离超过规定值时,可在主变压器附近增设一组避雷器。

4.3.2.2 自耦变压器必须在其两个自耦合的绕组出线上装设避雷器,该避雷器应装在自耦变压器和断路器之间。

4.3.2.3 GIS高压配电装置220、110、66kV对进线无电缆段,在GIS管道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对进线有电缆段,在电缆段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主变压器回路或母线上是否装设避雷器应根据保护距离或经校验确定。

4.3.2.4 220、110、66、35kV热备用线路,应在线路侧装设避雷器。

4.3.2.5 35、10kV母线与主变压器进线回路应配置避雷器。

4.3.3 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4.3.3.1 220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a) 220kV氧化锌避雷器按国标GB11032及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选型,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3.3.1 a)。

表4.3.3.1 a) 220kV氧化锌避雷器参数表

b)220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避雷器雷电冲击10kA残压为基准,配合系数取不小于。220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见表4.3.3.1 b)。

4.3.3.1 b) 220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

4.3.3.2 1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a) 110kV氧化锌避雷器按国标GB11032及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选型,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3.3.2 a)。

表4.3.3.2 a) 110kV氧化锌避雷器参数表

b)1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避雷器雷电冲击10kA残压为基准,配合系数取不小于。110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见表4.3.3.2 b)。

4.3.3.2 b) 110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

4.3.3.3 66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a) 66kV氧化锌避雷器按国标GB11032及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选型,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3.3.3 a)。

表4.3.3.3a) 66kV氧化锌避雷器参数表

66kV并联电容器组专用避雷器电压运行参数同上,设备通流要求由电容器制造厂配套提供。

b) 66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按国家标准选取,有关取值见表4.3.3.3 b)。

表4.3.3.3b) 66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表

4.3.3.4 35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a) 35kV氧化锌避雷器按国标GB11032及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选型,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3.3.4 a)。

4.3.3.4 a) 35kV氧化锌避雷器参数表

制造厂配套提供。

b)35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按国家标准选取,有关取值见表4.3.3.4 b)。

4.3.3.4 b) 35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

4.3.3.5 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a) 10kV氧化锌避雷器按国标GB11032及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选型,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3.3.5 a)。

4.3.3.5 a) 10kV氧化锌避雷器参数表

制造厂配套提供。

b)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按国家标准选取,有关取值见表4.3.3.5 b)。

4.3.3.5 b) 10kV电气设备绝缘水平

4.3.3.6 主变压器中性点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a) 主变压器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按国标GB11032及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选型,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3.3.6 a)。

4.3.3.6 a) 主变压器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参数表

b) 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按国家标准选取,有关取值见表4.3.3.6

b)。

4.3.3.6 b) 主变压器中性点电气设备绝缘水平

4.3.4 电气设备外绝缘及绝缘子片数选择

4.3.4.1 电气设备外绝缘

a)电气设备外绝缘爬电距离的确定应严格执行《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并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对于一、二级污

区,可采用比污区图提高一级配置原则;对于三级污区,应结合站址具体位置周围的污秽和发展情况,充分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

b)断路器同极断口间灭弧室瓷套的爬电比距不应小于对地爬电比距要求值的倍(252kV及以下)。

在国网公司断路器通用设备技术规范中中论述断路器同极断口间灭弧室瓷套的爬电比距不应小于对地爬电比距要求值的~倍,如果对地爬电距离值较高,可选取较低的倍数。在四级污区,设备厂家很难达到倍。

c)防污电瓷质绝缘子伞造型应采用大小伞、大倾角,绝缘子伞裙的宽度、伞间距应符合IEC60815规定。

4.3.4.2 绝缘子串形式及片数选择

a)绝缘子片形式:变电站耐张绝缘子可选择瓷质盘式,悬垂绝缘子可选择合成绝缘子。瓷绝缘子可根据污秽情况选择普通型、双伞型或三伞型。变电站内不宜使用盘式玻璃绝缘子。

b)绝缘子串爬电距离:绝缘子有效爬电比距应根据站址污秽分布图确定。空气污秽地区应采用防污型绝缘子。

c)绝缘子串应考虑绝缘子的老化,每串绝缘子要预留的零值绝缘子:(35~220) kV耐张串2片,悬垂串1片。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4.4.1 电气总平面布置

4.4.1.1 变电站总布置应满足《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相关要求,各级配电装置应符合《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的要求。

4.4.1.2 电气总平面布置应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总平面布置,减小变电站占地面积,应以最少的土地资源达到变电站建设要求。电气总平面布置按下列原则考虑:

a) 出线方向适应各电压等级线路走廊要求,尽量减少线路交叉。

b) 总平面的布置应尽量节省占地。

c) 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尽量不堵死扩建的可能。

4.4.1.3 配电装置中的尺寸是引用通用设计成果来进行描述的,工程设计时可以进行优化调整。

220kV配电装置

4.4.2.1 220kV软母线改进半高型配电装置

a) 220kV配电装置采用断路器单列式布置方式,220kV母线型式软母线改进半高型布置;

b) 220kV母线构架挂点高度取13.0m和15.5m;主变进线、母联上跨线挂点高度取20.5m;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调整母线和跨线挂点高度。

d) 线路进、出线门型构架导线挂点高度取14.0m,地线挂点高度取

18.0m;

e) 220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13.0m,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

3.5m,边相导线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3.0m;

f) 设备相间距离为3.5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

3.0m;

g) 配电装置中间设置3.0m检修道路;

h) 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规模情况调整优化平面布置。

4.4.2.2 220kV软母线中型配电装置

a) 220kV配电装置采用软母线隔离开关分相中型布置,断路器采用单列布置。

b) 220kV母线架挂点高度取10.5m,主变进线、母联上跨线挂点高度取

14m;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调整母线和跨线挂点高度。

c) 220kV线路进、出线门型构架导线挂点高度取14m,地线挂点高度取

18m。

d) 220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14m。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4m,边相导线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3m。

e)设备相间距离为3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4m;母线相间距离取4m。

f)220kV母线一期建设中要求一次上齐,间隔内跨母线的跨线也要求一次上齐。

4.4.2.3 220kV 支持管母线配电装置

a) 220kV配电装置采用断路器单列或双列布置方式,母线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线中型布置,出线采用架空出线方式,所有设备采用地面布置,进出线隔离开关采用水平断口隔离开关,副母线隔离开关采用垂直断口隔离开关分相布置于母线下方,正母线隔离开关采用垂直断口隔离开关或水平断口隔离开关。220kV母线一期建设中一次上齐或以分段为界分期建设,间隔内跨母线的跨线与母线同步建设,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设有一条3m宽检修道路。可在220kV配电装置区设主变压器进线专门架构。

b) 220kV配电装置母线高度取9.2m。进、出线门型构架挂点高度取14m。

c) 220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13m,母联和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

3.5m~4m,横梁下悬垂绝缘子串(当悬挂阻波器时用V型方式)相间距离取3.5m,设备相间距离为3m~3.5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3m~3.5m,母线相间距离当短路水平40kA时取3m,当短路水平50kA时取3.5m 或选择更高强度的母线支柱绝缘子。

4.4.2.4 220kV悬吊管母线配电装置

a) 220kV配电装置采用断路器单列或双列布置方式,母线采用悬吊式管型母线中型布置,出线采用架空出线方式,所有设备采用地面布置。220kV母线一期建设中一次上齐或以分段为界分期建设,间隔内跨母线的跨线与母线同步建设,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设有一条3m宽检修道路。可在220kV配电装置区设主变压器进线专门架构。

b) 220kV配电装置悬吊母线构架挂点高度取12.0m,母线高度取9.2m,进、出线门型构架挂点高度取15m或16m。

c) 220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13m,母联和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

3.5m~4m,横梁下悬垂绝缘子串(当悬挂阻波器时用V型方式)相间距离取

3.5m,设备相间距离为3m~3.5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3m~3.5m,母线相间距离当短路水平40kA时取3m,当短路水平50kA时取

3.5m。

4.4.2.5 220kV户外GIS配电装置

a) 220kV配电装置典型接线采用双母线接线,推荐布置方案见附图,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调整优化间隔断面尺寸以尽可能节约土地。

b) 220kV配电装置GIS采用户外分相式,断路器单列式布置,架空进出线。

c) 出线构架采用双回出线共用或单回出线专用方式。

d) 双回出线共用间隔宽度推荐采用12m,24m单跨梁挂2回出线,出线导线相间距离4m,相-构架柱中心距离2m;出线门形构架高度采用14m,出线设备的相间距离3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3m,每个间隔允许悬挂2相直径不大于1.45m的阻波器,其中B相阻波器采用支座式。

e) 单回出线间隔宽度12m;出线梁挂点高度采用14m,避雷线挂点高度

21m。

f) 场地内不设主变压器进线专门构架,主变进线从主变构架直接跨接至出线梁。为便于GIS设备的安装维护,配电装置主变侧设置道路用于配电装置的设备运输和吊装,出线侧不设道路。

4.4.2.6 220kV户内GIS配电装置

a) 220kV户内GIS配电装置一般出线采用电缆,主变采用架空、电缆以及油气套管进线方式,间隔宽度3m;

b) GIS室跨度9.6m~13m。

c) GIS室梁底高度=设备高度+最大元件起吊高度+吊车高度。

110kV配电装置

4.4.3.1 110kV软母线改进半高型配电装置

a) 110kV配电装置采用断路器单列式布置方式,110kV母线型式软母线改进半高型布置;

b) 110kV母线构架挂点高度取9.0m和12.5m;主变进线、母联上跨线挂点高度取15.5m;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调整母线和跨线挂点高度。

c) 110kV线路进、出线门型构架导线挂点高度取10.0m,地线挂点高度取

13.0m;

d) 110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8.0m,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

2.0m,边相导线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2.0m;

e) 110kV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相间距离为1.7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2.3m;其它设备相间距离为2.0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2.0m;

f) 110kV配电装置中间设置3.0m检修道路;

g) 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规模情况调整优化平面布置。

4.4.3.2 110kV 支持管母线配电装置

a) 110kV配电装置采用断路器单列或双列布置方式,母线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线中型布置,出线采用架空出线方式,所有设备采用地面布置,进出线隔离

开关采用水平断口隔离开关,母线隔离开关采用垂直断口隔离开关分相布置于母线下方或水平断口隔离开关。110kV母线一期建设中一次上齐或以分段为界分期建设,间隔内跨母线的跨线与母线同步建设,在断路器旁设有一条3m宽检修道路。

b) 110kV配电装置母线高度取6.6m~7m。进、出线门型构架挂点高度取

10m,主变压器高架进线构架挂点高度取13m。

c) 110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8m,母联和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

2m~2.2m,横梁下悬垂绝缘子串相间距离取2m,设备相间距离为1.6m~2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2m,母线相间距离取1.4m~1.6m。

4.4.3.3 110kV户外GIS配电装置

a) 110kV配电装置GIS采用户外分相式或共箱式,断路器单列式布置。

b) 出线构架采用单回出线专用方式。

c) 单回出线间隔宽度7m;出线梁挂点高度采用13.2m, 避雷线挂点高度

15.2m,出线导线相间距离2m。

4.4.3.4 110kV户内GIS配电装置

a) 110kV户内GIS配电装置一般出线采用电缆,主变采用架空、电缆以及油气套管进线方式,间隔宽度1m~1.5m;

b) GIS室跨度10m~13m。

c) GIS室梁底高度=设备高度+最大元件起吊高度+吊车高度。

4.4.4 主变及66kV以下配电装置

4.4.4.1 主变压器布置

主变采用户外布置或户内布置,户外布置的主变之间不满足防火距离要求时应设防火墙,户内布置的主变冷却器应分体布置。

4.4.4.2 66kV软母线中型配电装置

a) 66kV配电装置采用软母线中型布置,断路器采用单列布置。

b) 66kV母线架挂点高度取6.5m,主变进线、母联上跨线挂点高度取

11.5m;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调整母线和跨线挂点高度。

c)66kV线路进、出线门型构架导线挂点高度取8.5m。

d) 66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6.5m。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1.6m,边相导线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1.65m。

e)设备相间距离为1.6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

1.65m;母线相间距离取1.6m。

f)66kV母线一期建设中要求一次上齐,间隔内跨母线的跨线也要求一次上齐。

4.4.4.3 66kV管母线中型配电装置

a) 66kV配电装置采用管母线中型布置,断路器采用单列布置。

b) 66kV配电装置母线高度取6.14m,主变进线、母联上跨线挂点高度取

11.5m;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调整母线和跨线挂点高度。

c)66kV线路进、出线门型构架导线挂点高度取8.5m。

d) 66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取6.5m。进、出线构架导线相间距离取1.6m,边相导线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1.65m。

e)设备相间距离为1.6m,边相设备至门型构架柱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取

1.65m;母线相间距离取1.2m。

f)66kV母线一期建设中要求一次上齐,间隔内跨母线的跨线也要求一次上齐。

4.4.4.4 35kV配电装置

a)35kV配电装置采用开关柜,户内单列或双列布置方式;

b)35kV开关柜柜面至柜面之间推荐取3600mm,35kV开关柜柜后至墙中心线之间推荐取1500mm,35kV开关柜柜侧至墙中心线之间推荐取1300mm,35kV 开关柜柜面至墙中心线之间推荐取2800mm;

c)35kV主变进线可采用支持式母线桥或软导线架空进线;

d)35kV出线可采用电缆或架空方式;

e)35kV无功补偿装置可采用户外或户内布置方式。

4.4.4.5 10kV配电装置

a)10kV配电装置采用中置式开关柜,户内单列或双列布置,主变进线及母线跨线采用架空封闭导体方式,出线及电容器等均采用电缆出线。

b)10kV开关柜柜面至柜面之间推荐取2500mm,10kV开关柜柜后至墙中心线之间推荐取1500mm,10kV开关柜柜侧至墙中心线之间推荐取1300mm,10kV 开关柜柜面至墙中心线之间推荐取2200mm。

c)10kV并联电容器采用装配式,10kV并联电抗器采用干式铁芯电抗器。

与4.2.2.3 d)中10kV并联电容器论述不符。

站用电及照明

变电站站用电及照明设计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20kV一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 0 03 4)、《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 56)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4.5.1 站用电源及接线

4.5.1.1 220kV变电站宜从主变压器低压侧分别引接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分裂运行的站用工作变压器。每台工作变压器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

4.5.1.2 初期只有一台主变压器时,其中一台站用变压器宜从站外电源引接。

4.5.1.3 站用电低压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性点直接接地(TN-C-S)。系统额定电压380/220V;站用电母线采用按工作变压器划分的单母线;相邻两段工作母线同时供电分列运行。两段工作母线间不宜装设自动投人装置。

4.5.1.4 重要负荷应采用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的双回路供电方式,并只在末端控制箱内自动相互切换。

4.5.2 站用电设备选择

站用变压器宜选用低损耗节能型产品。

4.5.3 站用电设备布置

站用变压器及其高压配电装置可采用户内或户外布置。当油浸式变压器如采用户内布置时应安装在单独的小间内。

4.5.4 照明

4.5.4.1 照明电源系统

照明电源系统主要根据运行的需要及事故处理时照明的重要性而定。其电源系统分为两种,即一般的交流站用系统和不停电电源。一般交流站用电源来自站用配电屏,主要供正常照明使用;不停电电源由蓄电池直流母线经逆变器变换为交流供电的电源,对于照明来说它主要用于主控制楼的事故照明。继电器室的事故照明可考虑采用直流电源。同时站内配备少量手提式应急灯。

4.5.4.2 主要照明方式

a) 变电站主控制室、电源室、通讯机房、远动和计算机室、各继电器室等重要场所采用节能型灯具,灯具的配置和安装数量尽量与建筑装饰相配合,并避免眩光。

b) 屋外配电装置采用节能型投光灯和庭院灯组成混合式照明,正常时使用庭院灯,检修及事故处理时使用投光灯。

防雷接地

4.6.1 直接雷保护

变电站直击雷保护应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 /T 6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4.6.1.1变电站推荐采用在配电装置架构上设置避雷针以及独立避雷针进行直击雷保护。为了防止反击,主变架构上不宜设置避雷针。

4.6.1.2主控楼、配电楼屋顶上应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推荐采用避雷带保护,避雷带的网格为8m~10m,每隔10m~20m 设引下线接地,接地线可与主接地网连通,其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及其他设备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4.6.1.3主控楼、配电楼屋各层楼板和柱内结构钢筋必须进行等电位电气连接。

4.6.2 接地

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设计与站址区域土壤电阻率、短路入地电流值有很大关系,各工程可根据实际条件,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要求进行设计。

4.6.2.1 接地装置材料一般选用镀锌扁钢,当土壤腐蚀性较强时,选用铜材应根据土壤腐蚀性和接地装置的使用年限进行综合比较。

4.6.2.2为限制SF6气体绝缘母线外壳感应电压和降低感应环流损耗,GIS设备可根据设备制造厂要求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计算机监控系统

4.7.1设计原则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按变电站无人值班设计。

4.7.2 监控对象及范围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及范围应符合《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9-2001)的要求。

4.7.3 系统结构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系统,主要由站控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构成。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与间隔层的测控装置之间的连接宜采用直接通信的网络结构。

4.7.3 设备配置

4.7.3.1 站控层设备

a) 站控层设备应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

b) 站控层设备宜包括主机兼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设备、智能设备接口及打印机等,其中远动通信设备按双机冗余配置,优先采用专用装置、无硬盘型。

4.7.3.2 间隔层设备

a) 间隔层设备应按本期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

b) 间隔层设备包括I/O测控装置、间隔层网络、与站控层网络的接口和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等。

c) 间隔层测控装置的组屏原则如下:

间隔层测控装置按间隔配置。

110kV、220kV及主变压器采用集中组屏(柜),每3~4个测控装置组1面测控屏(柜)。每个变电站宜组1面公共测控屏(柜)。

35(10)kV设备宜采用测控一体化装置就地安装于开关柜内。

4.7.3.3网络设备

a) 网络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器、网络连接线、电缆、光缆等。

b) 控制室和继电器室内控制设备之间采用双屏蔽双绞线通信,需经过室外电缆沟的通信媒介采用光缆。

4.7.4 系统软件

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机兼操作员站应采用安全操作系统,如基于UNIX或LINUX的操作系统。

4.7.5 系统功能

4.7.

5.1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配置按《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9-2001)执行。

4.7.

5.2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备防误操作闭锁功能。

4.7.

5.3计算机监控系统应与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统筹考虑,共享保护信息。

4.7.

5.4 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的信息交换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保护的跳闸信号以及重要的告警信号采用硬接点方式接入I/O测控装置,推荐采用非保持接点。方式二:监控系统以串口或网口的方式与保护装置或保护信息管理子站连接获取保护信息。

4.7.

5.5 通信规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