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录片《牡丹》鉴赏

纪录片《牡丹》鉴赏

纪录片《牡丹》鉴赏
纪录片《牡丹》鉴赏

分析纪录片《牡丹》创作手法

2014年3月18日,高清纪录片《牡丹》在北京举行首映式。牡丹,国民之花是也,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奠定其万花之王的历史地位开始,到现在谁也没动摇过其无与伦比的地位。牡丹,以其形色富丽、雍容高贵跻身中国传统名花,更承载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象征乃至情感寄托。这部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纪录片,以牡丹和中国文化为背景,把具象的牡丹抽象到生活和人物中去,用现代人的视角与眼光还原这朵古老的“国民之花”。

该片是对牡丹一次全新人文解读,诠释它在艺术中的灵动、自然中的独特、历史中的沉浮,描绘世人对牡丹跨越精神与物质的想象空间,揭示中国人的内心共鸣。“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时至今日,牡丹花已经隐隐有国花风范,甚至有人提议牡丹花为国花。让牡丹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是所有爱牡丹之人的心愿。所以就有了纪录片《牡丹》的诞生。纪录片《牡丹》之所以优秀,受到很多人的赞赏,并不是因为它仅仅介绍了牡丹,毕竟单就牡丹的文化进行无休止地,没有结论的探讨,意义并不大,也不足以支撑这个4集的纪录片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聪明就聪明在他们探讨了牡丹背后的一系列人文关怀及情感积淀,透过牡丹这一单一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它的发展到没落,它的复兴到传递,一直到今天,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环境背景下,它的何去何从,这就是牡丹这一表象呈现给观众思考的本质内容。

回归到这部纪录片,它主要分为4集:

第一集,主要想讲得是无所不在的牡丹。讲牡丹,大家都觉得熟悉,可是牡丹究竟在哪,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什么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并不能说清楚,这是第一集解决的问题。事实上,牡丹历经千年变迁,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命之中。无论不同的民族文化,还是各异的生活习惯,牡丹总是或多或少的出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乃至精神世界,无论熟知及陌生,每个中国人的一生,都会和牡丹有过邂逅和交集。当这些生活的片段或是文化的留痕展现在观众面前时,观众才能真正通过纪录片去了解,什么是“国民之花”以及这朵“国民之花”对普罗大众的影响。

第二集,主要讲得是唐代以前的牡丹文化。众所周知,牡丹文化的兴盛是始于唐代,但唐以前的牡丹被记载和能考证的资料很少,这就很有意思,牡丹文化一定不是一朝繁荣的,任何一个文化的形成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一般的角度都是探索唐以后牡丹的发展和兴盛,而这一集主要探讨唐之前的“量变”过程,探讨那段很难考据的历史。所以说,第二集基本是利用今天的一些人和事的线索,结合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逻辑推理,推断过去的历史,推断这朵身世离奇的花如何从崇山峻岭走向寻常人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的象征。该纪录片正是利用推理的手法,在已知结果的前提上向观众展示过程,和观众一起来探索秘密,一起进行科学的猜想。

第三集,主要讲牡丹品种中的名花。牡丹是如何从开始的八大野种,逐步演变成今天品种繁多的形态,甚至产生一些罕见品种的名贵

之花,如姚黄、魏紫、二乔等,如何从当初的简单质朴单瓣花演变到今天的雍容华贵的重瓣花,而这些疑问恰恰又是牡丹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随着拍摄和调查的深入,一段人类追逐、改造并吟唱牡丹的历史渐渐清晰起来,在这个故事里,不仅讲述了一场花的盛宴,更讲述着一个个有关人与花、人与人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

第四集,探讨的是一个牡丹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牡丹在唐开元年间东渡日本,十八世纪移植欧洲,今天,它已经在全世界盛开。这其中它有过辉煌和失落,而到了新的时期,到了现在,它的生存状态又是如何?在这一集里我感到的是悲伤与可惜遗憾。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沦为了“世界工厂”的尴尬地位,中国牡丹正是由于这个地位,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视野中慢慢淡出,估计只有很少的年轻人能记得原本在中国象征着爱情的牡丹。

《牡丹》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更生动、更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人文类纪录片中,由于使用了“故事化”叙事表述手法,使原本过去式的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历史文献变得不再乏味而生动有趣,使消逝了的文明重新再现耀眼的光芒;使观众沉浸在牡丹花的“故事”里。该片是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宏大叙事与生动细节相结合的作品,在每一朵花的背后,我们均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人物,使得整部纪录片不仅有严谨的骨架,还有丰富的血肉,更有细致的眉眼,实现了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牡丹》也使用了动画与特技,在展现洛阳市全貌,在多角度拍摄,借鉴了国画、陶勇、山水等等艺术手法,再把一些历史场景构建

为三维立体空间,通过模拟摄像机推、拉、摇、移等运动方式,实现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

该纪录片精美工整的画面,也使人赏心悦目,尤其是背景音乐的使用,时而大气回肠的音乐,时而宛转悠扬的音乐也使观众处于一种激动兴奋兼与情绪舒缓的文化氛围当中。我们不得不感叹剧组的深刻用心。

但是纪录片第一集《唯有牡丹真国色》还没看几分钟,我便有疑惑,既然牡丹是国花,为何在镜头和解说词中出现最集中的是“洛阳牡丹”呢?既然爱牡丹,便要全面展示中国牡丹的全貌,洛阳牡丹虽负盛名,但能否代表全国牡丹。按照方位分布,牡丹便有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东北牡丹、延安牡丹和鄂西牡丹,而广为人知的牡丹四乡即有河南洛阳、山东菏泽、重庆垫江和四川彭川。让人疑惑的是整部纪录片中“洛阳牡丹”占得篇幅有多大?这个不去精确统计,只要看看片中关于其他三个牡丹之乡出现的寥寥可数的次数就知道,这部纪录片的偏颇狭隘。

仔细观察一下牡丹纪录片片尾就会知道原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这几十个字就可了然解释我们的疑惑,原来这部名为纪录片的《牡丹》并非由第三方客观独立的摄制,而是由片中的“主角”洛阳市强力参与。我们不嘲笑纪录片摄制方接受第三方协助,但是摄制方接受的仅仅是拍摄过程中的配合、协助么?

怕不尽然。由记录片的结构和重点来看,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排

他性”的痕迹——洛阳牡丹一枝独秀,其他地区的牡丹则黯然失色。可以说,纪录片《牡丹》难以逃脱以纪录片之名、行宣传片之实的嫌疑,更可怕的是摄制方对整个牡丹宏大课题的有意择选、躲避,这种“不小心”的择选和躲避可以说把洛阳之外的牡丹们拒之门外,整部纪录片的气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一部没有气量、视野狭窄的纪录片,欣赏起来难免让人质疑其摄制的动机。我怀疑该纪录片的客观及真实性,我想该纪录片应该更名为“洛阳牡丹”更名符其实,或者纪录片应该多拍摄几集洛阳之外的牡丹,才能让人信服。

我们中国人热爱牡丹,因为它的富贵吉祥、忠贞爱情等一系列的内涵,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纪录片牡丹有亮点,也有不足,我们应该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去解读《牡丹》。我们才能去拥有它!

纪录片市场分析

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探析 □作者:方韶毅(曾在阳光卫视工作,现为温州瞭望杂志总编助理)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电视纪录片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受众不可能像一般新闻节目、电视剧那么广泛,所以它的市场化进程也显得步履艰难,在电视节目市场地位尴尬。但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历程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也颇有检讨之处。作者认为,电视纪录片要加快市场化进程首先须营造良好畅通的制播分离的市场环境,其次纪录片生产要走产业化道路,不管从选题还是营销上都要一种新的思路,而不是过去那种个人化色彩很浓的艺术创作。纪录片首先是一种媒介,其次或者再次才是艺术创作。所以,纪录片生产要符合传媒产业的特征。中国的电视正处在一个新的整合阶段,频道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非常有利于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中国电视纪录片应当有一个比美国“国家地理影片”、“探索发现频道”更广阔的市场。 主题词:纪录片市场化营销 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有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三种产品。本文探讨的是电视纪录片这种产品的市场现状和问题所在。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中国电视界素来把“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混为一谈,存在很大争议。这当然不属于本文分析的范畴。但本文所指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符合纪录片基本特性,即以非虚构、纪录手段制作的电视片都在本文探讨之列。扩大电视纪录片的概念外延,有利于这种电视产品的市场化。 一、处境尴尬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一年一度的北京电视周、上海电视周是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最大的交易平台,从中基本可以看出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了调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状况,笔者参加了2002年度北京电视周和上海电视周——在北京电视周200多个展位中,纪录片参展单位仅15家左右,被淹没大量的电视剧中,冷冷清清;(1)上海电视周和北京

纪录片影评写作

一.评论角度 1.主题的揭示利用背景(时代、家庭、社会)利用情节以及整体架构(开头矛盾点高潮结局人物关系线索)利用片名 2.人物(角色)主要角色次要角色利用矛盾(人物心理矛盾人物的关系矛盾)利用人物性格以及性格差异主要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分析(根据缺陷包括性格转变根源导演的塑造意图导演的塑造方式) 3 . 塑造方式(论据)细节动作神态动作物体细节环境细节空间设计符号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人物符号意向动作语言符号声音符号等) 4. 镜头形式与镜头剪辑色彩光鲜语言声音电视纪录片概念:关注人、着重表现人的本质力量,认得生存状态,人的性格与命运。注重揭示深层次的主题,有较为完整的过程和情感的积累,注重情感的共时性和体验性,几乎没有艺术塑造的部分,讲究真实性。并且重在传达一种情感或者引发某种社会思考,客观、普遍,不追求画面的美感。纪录片的主题:人纪录片的本质使命:真实纪录片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有人的特征行为思想的动物。(由小及大由局部到整体有个体到群体)二、纪录片的类型解说型:以丰富的解说词配合画面来表现主题,可适当穿插对主要人物的采访:如《最后的山神》《西藏的诱惑》视听型:完全以镜头和同期声配合简短字幕来完成对真实事件的记录和表达,也可以适当穿插对主体人物的采访。如《英与白》《幼儿园》三、纪录片分析(一)要做的记录 1.片子的开头、高潮以及结尾的内容。 2.片中关键性镜头以及重点表现段落的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3.片中的人物特点文化形态特点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等 4.音乐在重点段落的起落以及音乐的风格特点等(声画对立) 5.重要的光线影调特点, 6.重要的字幕内容。 7.片子的标题、编导名称等。 8.片中的重要细节 9.镜头的总体风格以及总体特点。 10.对于重要人物采访的重点说话内容以及非重要人物的说话内容 11.重要的解说词语言。 12.片中空镜头的使用以及镜头内容。(没有人) 13.片中使用的特殊电视处理手法。(二)记录的原则 1.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尽量详尽。 2.经过过滤,寻找重点记录(与主题塑造人物相关的) 3.以片子播放的时间顺序逐条记录五种低分影评复述故事型观后感型(泛滥抒情)主次不分型(面面俱到)主题不明型专业词汇型纪录片分析的元素一.揭示主题要求:简洁深刻(对片子深刻理解的高度浓缩)二、选题特点和结构特点: 1.纪录片的选题特点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牡丹在北方和南方栽培时间方法差别比较大。北方多在“秋分”前后栽种,栽植方法为垂直面栽下。南方多在“处暑”至“白露”栽植,栽植方法为斜栽法(植株与地面呈25°——35°角),药用牡丹每亩栽植1500——2000株,观赏用的每亩1000株左右。国中原地区牡丹栽植方法以洛阳、菏泽具有代表性。两地多在“秋分”前后栽植,此时离土地封冻还有一段时间,地下根部可生长一个时期,对保证成活和来年生长都十分有利。一般新根长度可达12——15厘米。具体栽植方法是:在已准备好的土地上按照预定的行株距,先挖穴,穴的大小以30——50厘米见方,深度为40——50厘米为宜,挖穴时要将表土和生土分放。其次把牡丹苗放在穴内,使根系分布均匀舒展,向四周垂下,便可填埋表土,后填生土,土填至半穴时,应用手轻提苗子并左右提动,使根颈(“五花头”)与地面持平为宜。土填满后,用木棍轻轻捣实,立即浇一次压根水。待土壤见干时,即可松土保墒。牡丹栽植的深浅之度以疮口齐土面为佳,深则根不发,花不旺。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 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有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

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间内,适时进行为好。此时,气温和地温较高,牡丹处于半休眠状态,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营养生长时间,进行分株栽培对根部生长影响不甚严重,分株栽植后还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或不发生新根,次年春,植株发育更弱,根弱则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过早,气温、地温较高,还能迅速生长,容易引起秋发。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条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种方法,属无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长10~18厘米。牡丹的根为肉质根,喜高燥、忌潮湿、耐干旱。因此,育苗床应选择通风向阳处,筑成高床育苗。扦插时,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是一种有性繁殖方法。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然后筑成70~80厘米宽的小畦,穴播、条播均可。播种不可过深,以3~4厘米为度,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压条繁殖 牡丹压条繁殖是利用枝条能产生不定根的道理而进行的繁殖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的特性 时至今天。曾经依靠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纪实手法为自己打天下的纪录片因为经常流于冗长和平庸而失去了大众的青睐。" 那么,纪录片足以打动人的特性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些相关概念。首先,我们碰到的理论堡垒是"真实"。这可以说是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最感困惑也最难把握的一个命题。 一、 当代中国的纪录片运动是以对"真实"的追求开始的。但是所谓"真实"其实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这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有效的价值观念。"客观真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从哲学意义上说,"客观真实"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它强调用"摹写"的方式使主客观达到统一的理论,其缺憾在于它忽视了观察者,忽视了观察者的观察视野对结果的影响,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观察者都必须立足于地球,立足于他的文化背景,立足于他的个体经验,这在哲学解释学中被称为"合法的偏见",这种"合法的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揭示人在历史中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对于一个客观事物来说,并不存在惟一具有真实意义的描述,真实需要多元的描述,事实与事实的关系是多元的。只要这种观察者的角度是存在的,是现实合理的,它就是有效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一定要按照"客观真实"再现真人真事的话那也未必做得到。当镜头对准一个人时,他的一举一动是否在于他真实本意的自然流露,其中有几分即兴表演的成分?

事物的出现、发展、结束是一个相对过程,必须有主客体同时介人才能成立。为此,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真实"实际上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客观真实,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的概念,它更注重的是价值二是价值真实,其中,价值真实更应该被强调。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其实就是它的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价值意义正是我们选题、拍摄和剪辑的重要标准。 纪录片当然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作者的创作行为,它是人类的文化产品和传播产品。实际上,纪录片的创作行为应该在拍摄之前,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全片拍摄之前的创造行为,它建立在对拍摄任务、材料的理解和接触上。二是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地超前创造,一个新的现象。一个新认识,马上产生一个新的拍摄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拍摄。从这个角度上说,"纪录"实际上是一种手法,它旨在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真实感",从而促使受众接受作者的 思想。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加上"圈套"。这里的"圈套"指的是创作者为拍摄对象人为设置的情境。它并不是要拍摄对象去表演,而是让拍摄对象在这个情境中被动地但是自然地表现出它应有的反映。这个过程正如格里尔逊所说的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美国纪录片大师怀斯曼就经常依据对象的大体走向,为他设计一个客观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作出应有的反应。与此同时。他也经常不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剪辑和结构他的片子,而是使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形式来表现,他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对现实的一种虚构",实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 一:行业前景 1.农业发展大背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再度明确农业现代化转型方向,土地流转、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等系列政策有望逐步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的,是做到农业产出的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在实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过程中,要依靠三条路径: 1)政策持续扶持。会议指出,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2)加快土地流转相关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3)加强农民职业化培训,扶持农村新经营主体。会议指出,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15年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两大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的论述将对后期农村工作会议的内容(本月23日前后召开)定调,而农村工作会议将直接明确次年国务院一号文件内容。当前,中国农业从大局上面临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要通过集约化、科技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口粮安全;二是兼顾人力、环境等资源的承载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包括追溯体系)、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并有选择的改革价格管理机

牡丹亭赏析

<<牡丹亭。闺塾>>赏析 汤显祖 1.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明代戏剧家汤湿祖“临川四梦” 之一(“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全剧五十五出,作品通过南安太守的女儿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合的故事,展示出“情”和“理”的冲突。歌颂了主人公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感人至情,表达了作者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愿望,也掲露了封建礼教社会的僵死冷酷和虛伪! 全剧故事梗概:杜丽娘是太守杜宝的掌上明珠。聪明,漂亮,知书达理,向往自由。其父为她聘请了一位叫陈最良的先生教她习文。除此之外,几乎沒什么自由可言,她只能呆在自己的绣楼。闲睱时候,她在自己的衣裙上绣上成双成对的花鸟,或偶然打个瞌睡,都要受到父毌的严厉呵斥,因此,她长到十六岁,居然不知道家里有个后花园!一天,老师给她讲授<<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此,沉睡的少女之心猛然觉醒,她不由得向往起自由的爱情来!在丫环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溜到了后花园,在灿烂的春光中, 她大发感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此情此景,丽娘浮想联翩,深感春光流转,自己年已及笄,颜色如花,

命如一叶,不能早遇意中之人,胡思乱想,春睡成梦:梦见一位自称柳梦梅的书生,来到牡丹亭上和她幽会,在梦中,她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爱的芳醇。可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在冰冷乏味的现实生活中,她无法与梦中郎君早成婚配,更不能体验到爱情的芳醇。从此情思无聊,独眠香阁,老想着折柳情郎,为他颦,为他痩,为他疼!自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久而恹恹成病,深秋时节在遗憾中死去。临死前,她自画了一幅肖像,把肖像藏在后花园太湖石底下。并嘱咐家人,她死后,一定要把她葬在后花园的梅树之下,丽娘死后,家人悲痛之余满足了她生前的愿望,并为她修建了一个梅花庵。 再说,广州地方果然有个叫柳梦梅的书生,他也曾梦见在一个花园的梅花树下,有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对他脉脉含情。从此,他也经常忆起梦中情境。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借宿梅花观,游园之时,在太湖石下拾得了丽娘画像。柳梦梅非常吃惊,画中人正是他三年前的梦中人,于是留连于后花园中。当晚,丽娘魂魄与他幽会,并诉说自己因情而死的悲伤,叮嘱柳梦梅如何如何挖坟开棺使她还魂,梦梅一一照办,丽娘终于起死回生,于是陪梦梅去了京诚,后来梦梅高中状元。并在回乡探亲的路上遇到了因家中变故已经逃难在外的丽娘的母亲与春香,最后大团圆。 析:“闺塾”是<<牡丹亭>>第七出,主要写私塾先生陈最良秉承杜宝旨意,以诗《诗经》训导丽娘美德,因为此时丽娘《四书》之类早已成诵,杜宝认为《诗经》开卷便是后妃之德,且四个字儿顺口,最为合适。可在解读《关雎》时,尽管千百年来不少人强调这篇诗是

纪录片专业影评怎么写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 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 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

牡丹花的种植情况和基本的注意事项

牡丹花的种植情况和基本的注意事项 选地施肥 因牡丹宜冷畏热,喜高燥而恶低湿,惧烈风酷日,故栽植牡丹的土地宜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高亢向阳、排水良好 为宜。具备浇溉条件,不要重茬栽植。大片牡丹栽植前的1——2个月,要对土地施肥深翻,深度可达0.5——0.8米,以达到根深叶茂。翻地前应施足底肥,以发酵腐熟的人畜粪或饼肥为好,每亩可施人 畜粪2500——3000公斤或饼肥250公斤为宜,土杂肥施量可多一些,一般每亩3000——4000公斤。栽植前对深翻的土地要进行整地,总 的要求是:一字坡形畦,中间稍高隆起,四周起埂,以防水土流失,畦内底要平坦,畦宽2——3米,畦长可达10米。顺畦埂上下开一 水沟,便于一方水通,四方渗水。 播种育苗 用水把种籽浸泡1——2小时,取出水中下沉的颗粒饱满的种籽,弃之浮起的秕粒,比较饱满的成实种子每公斤可达2600——3000粒,1公斤干种浸24小时可吸水1.2公斤。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即用50℃的温水浸种24——30小时,使种皮脱胶吸水,膨胀萌发。浸种 后的种子可拌以适量的草木灰进行播种,如遇雨天或有能及时播种时,可将浸后的种子用湿布盖好放在屋内,待天晴后再播。播种时 间应在“处暑”后至白露前(农历7月底)播下,过晚出苗率低,年 前生根少,年后苗不旺。为解除胚轴休眠特性,播前可用500×10-6——1000×10-6赤霉素浸种24小时,一周后解除休眠期,芽和根 同时长出。育苗宜采用不高畦,一般先把地表干土刮去,用湿土作 成小高畦,畦高10——15厘米,畦宽35——50厘米,畦上育苗2——3行,行株距为6——9厘米×3——4厘米,覆士3——5厘米,并立即加盖地膜,地膜上加土6——8厘米,以保温过冬。行播每亩 用种25——35公斤,撒播用种50公斤,如播种时与土壤湿度不足,畦内应放水“偷浇”,以保证种子萌发需水。并要十分注意苗后的

牡丹亭赏析

牡丹亭赏析 二,《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对明朝的戏曲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艺术特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和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广为流传,汤显祖在这个话本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把小说的传说与明代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用更丰满的人物形象、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唱词及场景设计,表现了两个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自由恋爱反封建礼教的爱情故事。年轻貌美的杜丽娘,生长在官宦家庭,家教非常严格和苛刻,她在官衙中住了三年,连后花园都不允许去,连白日瞌睡也被斥责为违反家规,有伤风化。然而,青春的冲动,是封建家长和老师阻止不了的。杜丽娘在丫鬟的怂恿下,趁父母不注意,偷偷跑到花园里游玩,并触景生情,伤感自己韶华将逝,未成佳配。回到书房,做了一梦,梦见自己遇到一英俊书生,并向她求爱,俩人云雨和谐,爱得十分热烈。但是,好梦不长,被她娘看到白日瞌睡,大声呵斥她,令她从梦中醒来。从此,她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后来,死掉了。她被埋在后花园中。三年后,一个叫柳梦梅的书生,赶考,住在小姐坟丘附近。柳公子正是她梦中遇见的书生。杜丽娘以鬼身与柳公子夜间相会,恩情意浓。后来,她告诉公子,自己不是人身,如果公子不弃,就来掘坟,她的灵魂和肉身就可合做一处,与公子成为堂堂正正的夫妻。柳公子和守坟的四姑,掘开坟墓,并把自己的阳气吹入杜丽娘的口中,杜丽娘活了过来。最后,柳梦梅考取了状元,并让皇帝钦点与杜丽娘成亲,与杜丽娘的父亲母相认。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是浪漫主义理想化的虚构,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因而,让人读了感慨万千,拍案称奇。 第二,用现实主义手法,批判了封建礼教害人,展现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生活。 作品《牡丹亭》,还用现实主义手法,批判了封建礼教对杜丽娘的残害。逼得活生生的一个妙龄女子,害春病而死。而杜丽娘的死,也是封建时代千万个女子命运的悲剧,是时代悲剧的缩影和典型代表。作品,批判了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不近人情,只知道用封建礼教苛求自己的女儿。当官,他基本是个清官好官,劝农民种桑麻,但是后来遇到了金兵围城,虽有保护城中百姓之心,但无破敌之力。最后,不得不靠老学究陈先生写一封信,给前来围城金兵头领

纪录片影评

至亲至爱的伟大亲情 _____评纪录片《俺爹俺娘》摄影师焦波用朴实无华的镜头,拍摄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子主要记录的是几十年来,摄影机下俺爹俺娘容貌、境遇、生活的变迁。正如焦波自己所说:“这可以表现责任制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然而,我想焦波没有说出来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儿女流落何方,父母永远牵挂,在家盼望着游子的归来。 一开始,传入耳朵中就是回荡在山村中的声声鸟鸣和鸡叫,平和安宁的氛围和浓浓的乡音使我倍感亲切。一点点看下来,不得不说影片把最普遍不过的父母与儿女之情以及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像抽丝剥茧般呈现在观众眼前,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唯有泪千行。 本片的线索很明显。表面上看是以给父母亲拍摄的照片为线索,每一张照片都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实际上,影片是以时间向前推进的,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爹娘一点点变老了,儿子越来越大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条时间轴把三十多年里爹娘的生活点滴串了起来,更以一个农村家庭为着眼点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变化。虽然凌乱但不松散。 影片中父亲背诗的场景反复出现了几次,一次是《登鹳雀楼》,一次是过年时的《元日》,还有一次是跟小孙女一起背的《静夜思》,这既刻画了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渴求知识的父亲形象,与父亲对儿子求学寄予厚望想呼应,同时也透过诗篇的内容展现出老父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感受时代新生活,安享天伦之乐。 影片在镜头处理上非常灵动,照片的选取和镜头的渲染搭配得非常得当。印象非常深刻的其中有一张母亲站在田地里的照片,母亲年纪大了总还是要上田干活,母亲觉得活着不干活就失去了意义。母亲小小的身躯站在大片空旷的田地里,那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每一个孩子的神经,让人感觉到就是这样渺小而又伟大的母亲养育儿女一生,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生活。还有当焦波去大姐家看望母亲时,在临走时母亲渺小的身躯又站在了窗户前,对他挥手告别,身躯变得越来越小,母亲的那种对儿子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也在这镜头中被延伸到每个人心里。纪录片中也大量出现了空镜头,没有具体的人物,只有运用的照片和一些乡村的景,这种镜头的渲染反而给人一种淡淡的美感体验。 声音的处理也是不得不提的,应该说基本全程都是同期声录制,大量运用自然音响,这就把乡村生活的原貌给展现了出来,更加贴近生活,更为真实亲切,也使人物形象更易走入人的心中。影片中的旁白解说也给影片增色不少。一般性的话语却在情节发展和感情抒发

油用牡丹种植方案

XX祥源盛和园艺有限公司油用牡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近年来,市场上逐步推出了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催花、牡丹胶囊、牡丹日化用品等牡丹深加工系列产品,由过去单一的观赏、药用逐步走上了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利用之路。根据《关于昆明市引导油用牡丹实验示范种植方案》(昆政办【2015】119号)的工作要求及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引导油用牡丹实验示范种植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要求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稳妥开展油用牡丹实验示范种植。争取政府支撑引导,促进适度规模发展,坚持依靠科技,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 二、目标任务 以XX苗圃为基地,开展以凤丹牡丹为主,紫斑牡丹、滇牡丹为辅的油用牡丹实验种植。从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用3年时间积极种植100亩油用牡丹,建成集中连片、集中观赏、育苗和展示为一体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示范基地。 三、项目保障 为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项目顺利进行,公司成立油用牡

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示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苗圃内,由诸正有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完善的项目发展规划和市、县对接及时了解各项政策,统筹推进油用牡丹项目发展。 四、实施措施 (一)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以被纳入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市财政逐年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主要用于推进油用牡丹的产业规划、实验示范推广、种植补贴、新品种培育、种苗繁育、技术推广、牡丹深加工及科研攻关发展的工作。按照要求我公司已符合种植100亩以上油用牡丹的企业在三年内市级每亩补助1500元,逐年验收后,按农业产业化项目分三年按照4:3:3的比例进行奖补政策。 (二)积极和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科技推广机构联系,对公司项目进行培训和田间种植指导。坚持支持省、市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油用牡丹科研攻关项目,研究种苗繁殖技术、高效栽培技术,尽快选育出结籽率高、产油率高、适应性强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 (三)建立公司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

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纪录片栏目的定位及实现路径

纪录片栏目的定位及实现路径 南开大学传播学系刘忠波2009年01月19日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cc8749676.html, 一、栏目定位的考量因素 纪录片栏目定位不仅涉及资源、人才、资金、频道、同类竞争、媒体功能实现、广告等方方面面的限制性因素,还要考虑拍摄周期长、人力消耗成本高等自身的创作特点。频道、资源、受众作为最基本的考量因素,成为塑造栏目定位的基本出发点。 1.频道因素 在以频道为竞争主体的媒介环境中,由于栏目定位追求与频道形象的一致性,频道的属性特征、传播区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栏目的定位。 当然,在此强调栏目定位中的频道因素,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栏目的个性定位,应处理好栏目与频道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也必须意识到栏目定位贯彻着频道的品牌形象策略,意识到栏目的个性化定位对支撑和提升频道品牌的作用。 2.资源因素 资源是节目定位的前提。资源有着多个层面的划分,例如内容资源、人才资源、渠道资源、附加资源等。一个栏目的定位必须考虑到自身资源的占有情况,即资源竞争力的问题。 以内容资源和人才资源为例:栏目定位往往体现了内容资源的整合配置能力,在节目同质化严重、创新缺乏保护的情况下,只有资源能够保证栏目的定位优势不易被复制,而内容资源的重复是导致当前很多栏目风格相近、特色模糊、互相雷同的直接原因。 人才资源也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环节。 国内纪录片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优质的纪录片资源在市场上一直稀缺,部分电视台采取由社会公司承包纪录片栏目提供内容的方式,这种运营方式往往使节目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播出的需要。在拍摄制作阶段缺少有效的控制和干预,使栏目定位难以得到良好的贯彻,失败的案例不少。如何整合吸纳社会创作力量,组织团队并培养人才资源,为栏目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是每个纪录片栏目都面临的基本命题。 3.受众因素 作为传播对象的观众应该是衡量一个栏目定位的基本尺度和立足点,很多栏目都希望目标受众群最大化,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收视率。栏目定位要实现目标观众策略,首先要细化观众属性特征,了解观众偏好,明确目标观众。只有明确了目标受众群,对实际受众群做出正确的

牡丹亭游园(鉴赏参考)

【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这曲子写杜丽娘对深闺内院寂寞生活的厌倦和春光撩人,青春向往的心态。一梦醒来,莺鸟鸣唱,春光是那样撩人,而丽娘却被禁锢在狭窄,冷寂的“小庭深院”中,百无聊赖听凭沉香燃尽,针线活也没心思去做。为什么今年我对春天的关心和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 “梦回”,意思是从梦中醒来。“啭”,啼的意思。这句说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黄莺欢叫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年光”,春光。“乱煞”,撩乱。煞,是加重语气的助词。写出了杜丽娘对春光的特有感受。“梦回”“乱煞”关合物我两端,颇有言外之致。“梦回”不仅指人从睡梦中醒来,而且包含着婉转的莺声唤醒了女主人公的春情这样一层意思。“乱煞”句也不光形容春色,更写出杜丽娘的心旌摇荡,意绪撩乱。“小庭深院”,是杜丽娘生活的地方。“小”“深”二字说明生活天地极其狭窄,这是一种束缚人生活自由、窒息青春的阴冷环境。“炷尽沉烟”,是说沉香已燃尽熄灭了。“炷”,作动词用,是一种很明贵的香料。这句说,沉水香已经燃尽了。“抛残绣线”,指没做完的针线活被抛在一边。“恁”,怎么,为什么。“似”,比拟之词,超过的意思。这句意是,为什么今年对春天的关心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这里,连丫环春香都看出了小姐对春天的关心、向往同去年不一样。“炷尽”两句一个“尽”,一个“抛”,一个“残”,生动点出了女主人公沉闷单调的生活。从这支曲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杜丽娘对环境的不满以及朦胧跃动的春情。这种情怀在宾白中也时有透露,“望断”“凭栏”等都是 【乌夜啼】以一首词作为人物上场的诗,是念白的一部分,不是唱词。“望断”,一直望到尽头,表示望的时间久长。“宿妆残”,是说昨天梳妆的发髻散乱,今天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这首词的意思是,一早起来就眼巴巴地望着梅关,一直望到尽头。昨天梳妆的发髻都散乱,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你凭着栏杆侧着头看得多久了?这无端的苦闷,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作者通过凭栏呆望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杜丽娘对洒满春光的自由天地的憧憬和向往。有的是用直抒的形式来表达的,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就属这种情况。杜丽娘从春香那里知道已派人将后花园打扫过了,便吩咐春香取镜台、衣服来,这是为游园做准备工作。 【步步娇】是写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这支曲子是在杜丽娘赞叹“好天气也”的念白之后起唱的,所以从春光,春意落笔。“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是写大地回春以后,各种冬眠的昆虫都苏醒了,纷纷吐丝活动,这些虫丝是很细的,只有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才能见到。“袅晴丝”就是指这种摇曵、飘忽的春游丝,也吹进了这冷落的庭院。作者不写桃柳蜂蝶,唯独选取了纤细的游丝,此中大有新意妙理。一、这样写完全是从规定情景出发,它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所以在小庭深院中的女主人公难以直接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在这里只能从晴丝上体味到一点可怜的春光。二、这样写与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杜丽娘是一位过着闲适而愁闷的深闺人物,她是个对春天十分“关情”的妙龄少女,唯其这样,才会有此细心而专注的观察。游丝是很细的,不是心细专注的人是很难发现的。所以说这两句同人物身份性格相吻合。 三、这样写体现出人物微妙心绪的理想物化形态,“晴”与“情”、“丝”与“思”谐音,所以“晴丝”语意双关。它即指晴空里的游丝,又是女主人公心中缠绵飘忽的情丝。无论是“游丝”还是这种“情思”,它都是这般纤细朦胧,都是那样的难以捉摸。春风将轻软的游丝吹进幽深庭院的景象,也可以看作是春光打

纪录片专业影评怎么写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 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 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

浅析城市纪录片对城市品牌的传播_郭铮

2012年2月刊 140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管理者们对城市品牌的塑造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城市对外宣传的力度加大,对外传播的手段也愈加丰富。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利用纪录片这一传播形式来记录城市品牌,以期更多地到达外部相关受众、更好地传播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管理者们对城市品牌的塑造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城市对外宣传的力度也逐渐加大,对外传播的手段更是愈加丰富。近些年来,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利用纪录片这一传播形式来记录城市品牌,以期更多地到达外部相关受众、更好地传播城市品牌。 比起蜂拥而上的城市宣传片,城市纪录片虽然总体数量还不多,但城市纪录片作为城市传播的一大路径,其效果和意义已逐渐被世人所知晓。 一.城市纪录片的特性:真实与客观视角下的城市品牌传达 “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在拍摄过程中,电视纪录片不允许虚构,不允许作假,不允许摆拍,它具有影像本体性。与其它影视传播形式相比,纪录片有着不可比拟的真实与可信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纪录片是城市品牌的忠实影视档案。正是因为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对虚构与造假的排斥,才使得它能最大限度地再现事物原貌,真实地记录事物客观自然的形象,有效地降低人为主观色彩带来的种种影响。与一些虚构和过多经过人工雕饰过的艺术形式相比,纪录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了解真相的求知心理,也是纪录片深受高端人士喜爱的原因。 “对纪录片而言,一方面它有意义代码,具有显性特征,可以明确地表达出事件内容;另一方面,它具有文化代码,在这个层次上,它显现为隐性。一般都隐藏在事件内容的背后”。[1]对于城市纪录片而言,其记录的或是关于城市的某一特定事件,或是某个(某些)特色元素,或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蕴含在其中,隐而不彰的是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情感的颂扬。 与城市宣传片、城市广告片等其它城市品牌的传播路径一样,借助于大众传媒的影响力,通过城市纪录片的传播,对内而言,城市内部受众会通过城市纪录片更加深刻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激发受众的认同感,增强城市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城市外部受众而言,通过城市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城市自身文化的向外辐射和扩散,他们会增强对这座城市的认知与了解。城市纪录片以特色的内容、本土的风貌、人文的精神体现出真实视角与电视鲜明的美学特征。城市纪录片以真实的视角,艺术化地呈现城市品牌的内涵和灵魂。它对城市品牌传播起着形象的、深度的、令人过目不忘的名片效果。 二.对城市纪录片传播城市品牌的思考 由于纪录片真实性、思辨性、艺术性等传播特点,使得城市 纪录片在深刻反映城市文化、传播城市文化、记录城市文化环境的载体和本体的变化历程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但是也有着其在传播城市品牌上的困境。 不同于其它片种,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纪录片拍摄周期长、拍摄条件艰苦,投入很高,投入产出比较低。 按照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纪录片应属于冷媒介,它对受众的文化程度、岁月的积淀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喜爱纪录片的受众并不是很多,有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在收视率和产业盈利两方面的制约压力下,一些城市纪录片的发展前景并不令人乐观。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一些大型的选题无法由独立投资主体承担。另外,由于纪录片在创意、拍摄、制作等环节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非固定的制作模式必然面临人员流失的困境。因此,多方面因素使得城市纪录片生存发展面临很大困境,特别在上面所提到的收视率和产业盈利的双重压力下,城市纪录片的处境更为尴尬。 历史文化题材是纪录片导演们喜爱拍摄的题材,关于城市纪录片的题材过于陈旧,多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难以有新的突破,内容上的重复再现使得受众逐渐缺乏观看的兴趣,内容上的缺陷成为城市纪录片发展的硬伤。 如今的众多电视频道中并没有为城市纪录片的展播提供一个专门播出的平台,它的播放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栏目或固定的时间,品牌传播呈现无序化现象,多是作为节目空档间的补充,或仅仅在纪录片初拍摄完之时播出,由于播出时间与时长均无固定性,且在播出之前没有相关的预告,片子的观众到达率很低,播出效果较差。 另外,悖谬于纪录片的真实客观特色,很多城市纪录片在政府投资授意拍摄下,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宣传味儿突出,不能很好地体现受众中心原则。许多作品存在着说教味有余、生活化、亲近感不足的毛病。根据传播学原理,面对一味地“说教”与“颂扬”,受众易产生抵触情绪,其传播劝服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纪录片播出效果欠佳。 目前,城市宣传部门以纪录片自发性地传播城市品牌的意识还不足,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城市是文化的融合之地,城市里的很多东西都值得记录,值得进入摄像师的镜头中。这几年各大小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给纪录片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拍摄视角,纪录片导演及主创人员要勤于思考、用心观察,记录这个时代,记录身边的这座城市。 纪录片能更多地争取文化层次高、高品位的高端受众,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在城市品牌的传播过程中,要利用好城市纪录片的传播优势,以争取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何扬长避短,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浅析城市纪录片对城市品牌的传播 郭 铮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外宣工作的需要,纪录片开始用来传播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本文分析了城市纪录片的特性,并对在城市纪录片传播城市品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纪录片 城市品牌 传播 特性 注释: [1]张雅欣:《电视纪录片是文化的反映——浅谈电视纪录片主持人》,《电视研究》1997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电视纪录片是文化的反映——浅谈电视纪录片主持人》,张雅欣,《电视研究》1997年5月 [2]《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王辉宏,《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8年9期 [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