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减负心得体会5篇

基层减负心得体会5篇

基层减负心得体会5篇

【篇一】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地针对基层减负采取了不少举措,但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发现,当前在为基层减负过程中存在“走形变样”的情况,亟待重视并加以解决。

发文减,任务不减。虽然通过压缩机关发文数量和频率确实减少了工作部署的频率,但是基层反映实际任务并未真正减少,通过QQ、微信等工作群“网络通知”“线上办公”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考核少,迎考不少。当前,不少地区都对基层考核进行了整合,但是对于考核指标的设置却更为复杂,甚至考核需要的材料不减反增,凑材料、填表格、造“盆景”情况仍时有发生。

手段多,利用不多。无纸化、信息化办公已推行多年,但不少单位部门却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推动基层工作减负,加之单位部门间信息的不互通,不少同类数据被反复报、报多个部门,耗费了基层工作人员大量精力。

要保证基层减负落到实地,达到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效果,必须多举并用。

规范工作任务下达渠道。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QQ、微信等工作群进行清理和约束,对工作群数量、群内人员管理、发

布内容等进行限制和规范,确保基层政务政令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优化基层综合考核。建议上级出台文件对基层办公场所悬挂门牌、制度牌等进行规范,并要求不得将门牌、制度牌悬挂等列入考核检查内容。同时,县级党委部门牵头,统筹各系统考核力量资源,结合基层乡镇个性特点,推行一次性、差异化的年底综合考核,避免“单项”“多重”考核,并规范部门督导频次,帮助基层减负、聚焦工作重点。

加强基层信息化办公建设。建议加强信息化办公顶层设计,在县级推开建立“政务大数据”“政务融数据”节点,基层上报数据传入节点后,各单位部门可授权加入查询或使用,实现对基层上报数据的共享,避免让基层反复上报、重复工作,真正达到为基层减负目的。

【篇二】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6月19日,江苏省召开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重点解决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为治理形式主义开出

了一剂良方。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干部犹如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负担过重、动力不足将导致“神经末梢”失灵,影响行政效能和社会治理成效。《通知》击中了基层干部痛点,举措务实管用,值得点赞。但也当清醒认识到,为基层减负并非简单地“卸包袱”,关键还要重新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一是要明晰工作职责,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准备检”,“痕迹管理”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较为普遍,基层干部分身乏术、疲于应付,聚焦主责主业精力被挤压。为补足工作短板,只能在工作总结和台账资料上“花心思”“做文章”。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上级部门当改变“资料厚度等于干事强度”“开会数量等于落实力度”等思想,明确自身职责,用好督查检查考核这个“指挥棒”,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是践行服务宗旨,搞好基层百姓“鱼水”关系。“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要以群众的口碑来考核评判基层干部。基层的事情人民说了算,管理基层干部要引入民意因素,以群众反映测量工作实效,把服务群众的“痕迹”留在群众的心上。同时还要细化服务群众的相关奖惩措施等,让多为群众办事分忧的干部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引导基层干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