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探究试题精选

科学探究试题精选

科学探究试题精选
科学探究试题精选

科学探究试题精选

1、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

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

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

气体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

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

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

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

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②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_ __ _ _______________

4、20年前,一些专门从事预测研究的未来学家就预言,城市垃圾将成为困扰人类的污染因素。下表为

某城市垃圾

成分变化

表,请据表

并结合所学

知识判断下

列说法,错

误的是

_______

A.该城市1993年的垃圾成分以灰土为主,说明当时城市的绿化工作还没做好

B.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方面

C.纸类污染物所占的比例有较大提高,所以可以限制过分包装,循环利用包装物,纸类回收利用,实现网上办公等措施降低纸类污染

D.由于塑料不会被土壤分解,还会破坏土壤结构,所以我们应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5、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 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粉等。在较低温度和少量催化剂(如Mn。2)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试回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采用实验室制取_ _ 气体的反应装置,主要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取2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注入30%的双氧水,发现

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_ _ 的木条,木条复燃。而另一试管无明显

现象。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性质都没变,这证明了土豆里有一种生物酶能起_ _

(填“氧化” “还原” “催化”或“吸附”)作用。

6、有些有毒物质在自然界难以分解,可在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如,鱼、猪等吃了受毒物污染的植物饲料,毒物会流入它们体内:人吃了鱼和猪肉,毒物又汇集入人的体内。因此,沿食物

链传递的过程中,能量呈金字塔式递减,毒物则越来越集中(浓度越来越大)。由于过去曾大量使用DDT 农药,现在,科学家们甚至在无人居住的南极企鹅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南极企鹅体内存在DD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DDT随河流进入大海,污染了海水

B、有毒物质能通过食物链富集

C、去南极考察的船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DDT在自然界难以分解

(2 )甲、乙、丙、丁是同一个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四个种群,其中一种属生产者,一种属肉食动物,

其余两种是草食动物。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如下表:

(Na2Q)粉末的脱脂

金属织物玻璃草木塑料砖瓦纸类食品灰土

1993 0.09 1.82 3.10 4.13 4.08 4.11 4,56 24.89 53.22

1998 2.96 3.56 10.20 8.73 10.35 1.50 16.18 35.60

1 ).92

分液漏斗

吸滤瓶

7、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里面包含着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

A、霜形成前的气温没有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气温比雪形成的气温要低

C、霜形成前气温一定较低,水蒸气凝华成霜;下雪后雪融化、升华时吸热,气温一定较低

D、下霜前气温一定比下霜后气温低,下雪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气温低

5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

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净,烘干;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荆。

6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20日,阴天,气温约为-15 C,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 —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的队员瞠目结舌,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998年,长江流域6次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给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从上图可知,一方面是因为长江沿岸大量森林的过度砍伐,使森林覆

盖率_______________ ,导致20世纪90年代水土流失比5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由于水土流

失加快,导致湖底淤积,储水能力比50年代—_ ,分洪量减少。

(2)调查发现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

利用导致了______________ 的加快。同时也表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绝不能以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代价。

9、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量越多。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8种面值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下表的数据。请回答如下问题:

面额

细菌总数

(个/30张)

每张的细菌个数

(个/张)

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个/平方厘米)

2角126150 4206 34

5角147400 4613 34

1元363150 12106 68

2元363100 12127 67

5元98800 3293 16

10元145500 4833 27

50元25700 857 4

100元12250 408 2

(1)由数据可推理出_________________ 面额纸币的使用频率较高。

(2)在使用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额纸币的

数据(填“细菌总数” “每张的细菌”或“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10、如图,为了研究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用一量筒倒扣在水中,量筒内

浮着一个铜制的小船,船中放有少量白磷。现把氢氧化钠缓缓地注入水中并搅拌,这

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氢氧化钠溶于

水的过程是个______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放白磷的小船用铜做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可观

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反应结束冷却后,可发现

量筒内上升的水的体积约为原来量筒内空气体积的_ _ 。

1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勺H02溶液, 采用不同量MnO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粉末用量

(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17 8 7 5 4 3 2 2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 _ _ _ __ _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勺HO 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C室温下进行,其

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 3% 5% 10% 15% 20% 25% 30%

MnO粉末用量(克)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温度(C)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_ _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工业上常用加热的方法给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加热,当混合液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就可将酒精从

水中分离出来,这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

A、沸点不同

B、水蒸发时吸热多少不同

C、温度不同

D、熔点不同

13、小华为了探究水在沸腾时的有关问题,找来了好朋友小明,准备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他在地

上架起一口锅,并把水倒在里面,然后又把一口小锅放在大锅里面,并在小锅内倒入适量的水,最后抱

来干柴烧水。小明问:“你要研究什么问题?”小华说:“我想知道哪个锅里的水先沸腾?”小明说:“当然是大锅里的先沸腾。”小华说:“还是看看实际的发生情况吧!”于是两人开始烧水,等了一段时间,

湖泊面枳(甲方

f

检江滩域

大锅里的水终于沸腾了,而小锅里的水一直没有“动静”。小明很高兴,但很差异。小锅内的水始终没

有沸腾起来,于是他又继续加热大锅一段时间,大锅内的水继续沸腾,等到大锅内水快要烧干了,小锅内的水还是

没有“动静”。

(1)根据上述记述,小华的探究结论是:

(2)小明和小华在探究活动中运用了哪几个探究步骤?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

B、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C、蒸发现象进行的比较缓慢,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D、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时要达到沸点,不需要继续吸热

14、如图,是三种液体的沸点,甲容器中盛水,乙容器盛一定量的某中液体,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若在甲容器底部继续加热,最终会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现

象,但甲容器中的水还没有沸腾,则乙容器的液体可能是什么

液体?______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图是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无色、

14、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液体汽化”时的探究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C60 65 70 75 92 85 90 95 100 100 100 100

①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_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在图表中大

致描出这种物态变化的图像。

小芬同学认为该集气瓶口向上放置,应是二氧化碳;小军认为既能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又

向上放置,应是氧气。

(1)你支持_ _ 同学的观点,支持的理由是__ —________

(2)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你选择的观点是正确的(要求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

论)。

②由上表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实验中的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这种物态变化能够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1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步骤有(

向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4)

()

A.(1)(2)(3)(4)(5)

C.(2)(3)(4)(1)(5)

17、下列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瓶吞鸡蛋

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

B.(2)(1)

(4)

D.(1)(4)

(2))

,可能是_____________ 这种物质。

。这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通常

被称为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液体在经历这种物态变化时,要__________________ 热,而且温度保持

④如果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_ _ 图是液

体在沸腾前的情况,______________ 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1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缺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理发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它

是由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品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

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地方,并且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起到了保鲜作用。

试问:

(1)

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

21、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是_ _

O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组装仪器;(3)

(5)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3)

(5)

(3)

(5)

纸托水杯

18、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所列出性质不一致的是(

3C

19、用右边装置来制取的气体,

①反应物都是固体

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A①②③B①②

C

满足了下列条件中的

②反应需要加热

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C②④D①②③④

橡皮膜凸出

■吒的氛化性

D

20.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

升。二氧化碳气体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导致全球变

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为了保护环境,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温室效应”的进

r*10

(3)如果想使小锅内的水沸腾,应该如何办?。

初一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在比例尽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D)。 A、15点 B、17点 C、19点 D、21点 2、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需要(B)分钟。 A、10 B、12 C、14 D、16 3、一个车间改革后,人员减少了20%,产量比原来增加了20%,则工作效率(A)。 A、提高了50% B、提高40% C、提高了30% D、与原来一样 4、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A结果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元中A就分(D)元。 A、18 B、19.2 C、20 D、32 三、计算题 四、列式计算(4分) 10.2减去2.5的差除以20%与2的积,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共38分) 1、(6分)已知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35米,从小洪家到学校门口有36根电线杆,再往前595米,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2、(6分)工程队用3天修完一段路,第一天修的是第二天的9/10,第三天修的是第二天的6/5倍,已知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270米,这段路长多少米? 3、运动员在公路上进行骑摩托车训练,速度为90千米,出发时有一辆公共汽车和摩托车同时出发并同向行驶。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60千米,摩托车跑完80千米掉头返回,途中和公共汽车相遇,这次相遇是在出发后多长时间? 4、某商店到苹果产地收购了2吨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商店的距离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为10%,那么商店要实现的15%的利润率,零售价就是每千克多少元? 5、同学在A、B两家超市发现他看中的随身听的单价相同,书包单价也相同,随身听和书包单价之和是452元,且随身听的单价比书包单价的4倍少8元。某天该同学上街,恰好赶上商家促销,超市A所有的商品打八折销售,超市B全场购物满100元返30元购物券(不足100不返券,购物券全场通用),但他只带了400元钱,若两家都可以选择,在哪一家购买现省钱?为什么? 答案:三、1、1/2;2、6.3。四、9又5/8 五、1、53根;2、2790米;3、64千米;4、2.3元;5、360元;在A超市 6、扑克牌游戏,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 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是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是5。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科学探究

2012中考生物精品复习资料:专题一科学探究 一、知识回顾 1. 2. 3. 过程 4. 5. 6. 1.科学探究 方法:、、、等。 2.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有且仅有个。 二、重难点解析 1.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探究方法有实验法(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模拟实验法,对照实验法,观察法(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家鸽),观察与思考,调查法(如: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资料分析等。 2.对照实验和实验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有某个条件引起的,采取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这个条件即实验变量。如何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或偶然性:控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多次实验,重复实验,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实验结果一般要计算平均值。 三、考点回顾 1.(2008年潍坊第2题).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 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答案:C 2.(2008年潍坊第31题)(9分)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 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是。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插条成活率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 答案:(1)减少插条水分散失(或降低蒸腾作用)(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3)不定根(4)实验步骤:(只要叙述合理即可得分)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组菊花插条,确定某一变量,甲组进行处理,乙组不作处理。 第二步:将甲、乙两组插条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3周,分别观察两组插条的生长状况,对插条的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5)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3.(2009年潍坊第2题)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过程中,主要采用()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答案:A 4..(2009年潍坊第15题)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 结果 组别子叶处理株高(cm)主根长度(cm)须根叶片数 a组保留两片10.1 18.25 发达26 b组保留一片7.2 14 较发达19 c 组去除两片0.8 3.8 极少9 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须的结构 B.实验组为a和b,对照组为c C.实验组为a和c,对照组为b D.实验组为b和c,对照组为a 答案:D 5.(2009年潍坊第30题)生活在弱碱性土壤中的某种植物通常开白花,有时也开红花。某 研究小组根据提供的酸性土壤、非酸性土壤或弱碱性土壤、非弱碱性土壤进行探究实验。 下面是他们在设计验证土壤酸碱度(pH)影响植物花色的实验时所提出的问题,请回答: (1)被验证的实验假设:。 (2)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相同的条件有(至少两项) 。 (4)实验的因变量是。 (5)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答案:(1)土壤酸碱度(pH)会影响花色(1分) (2)酸性(非弱碱性)土壤中的植物非酸性(弱碱性)土壤中的植物(2分)

初一分班考试试题精选

1.印度也像中国一样有着灿烂的文化,古代印度有这样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有一群蜜蜂,其中1/5落在牡丹花上,1/3落在栀子花上,这两者的差的三倍,飞向月季花,最后剩下一只小蜜蜂在芳香的茉莉花和玉兰花之间飞来飞去,共有__________只蜜蜂。 2.有一旅客带了30千克行李从西安乘飞机去北京,按民航的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的1.5%购买行李票,现在该旅客购买了135元的行李票,则她的飞机票价格是________元。 3. 把4:7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A .12 B .21 C .28 D .32 4.某班一次数学考试平均分数为70分,及格率为75%,及格学生的平均分数为80分,那么不及格学生的平均分数为________分。 5.在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是( ) A.小于90度的角都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B.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成反比例。 C.一只热水瓶的容积是500毫升。 D.在c =πd 中,c 和π成正比例。 6.三个连续偶数,中间这个数是m ,则相邻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小丽发现:小表妹和读初三哥哥的岁数是互质数,积是144,小表妹和读初三哥哥的岁数分别是( 岁, 岁)。 8. 2010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8226200人,读作( ),改写成“亿“作单位,并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人。 9.有一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2、3、4、5、6、,有3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写出推理过程) 9.按规律填画。 如果 变成 那么 应变成 10.判断: 1.互质的两个数可以都不是质数。 ( ) 2.3+2n=5n ( ) 1 2 3 4 5 6 1 3 4 ?

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科学探究试题的命题

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科学探究试题的命题 朱晓燕(c福建省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353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编制符合初中学生实际情况,且能够客观反映学生探究能力水平的初中学业考试试题的要点。 关键词科学探究命题方法能力情境 。科学探究题因其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往往成为一份试卷的“压轴题”,命题者旨在通过试题情境的创设,结合相关知识内容,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各主要指标,通过学生对科学探究能力试题的答题情况,来判断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结合具体题例,谈谈科学探究试题命制的实践体会。 1 科学探究题的命题方法 介绍科学探究题的命题程序:①确定题目能力立意:懂得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进行分析。②试题情境取材:选自北师大版教材第89页的“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的演示实验。(3材料信息整理:首先对文字材料进行精简。使文字的表述简洁明确,符合学生认知水准。并将科普文章中类似材料进行整合,以表格的形式,使文字表述更为简洁明了。④知识迁移: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究昼夜温差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要如何设置实验;高浓度的化肥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⑤最终成题。 例1 以下是有关植物栽培的科学探究活动。请补充完整: I.实验步骤:①选取长势和重量基本相同的-60株玉米苗,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20株。②将三组玉米苗放置在温室内无土栽培,培养条件

如下表所示(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三组玉米苗的长势。; Ⅱ.实验结果预测:①若甲组的平均长势比乙组的平均长势一,说明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作用效率越强。②若丙组的平均长势明显比甲组弱,说明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Ⅲ.请分析并回答:①该实验中,每组随机选取玉米苗20株,目的是——。 ②为了探究昼夜温差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要增设丁组,甲组与丁组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包括白天温度30℃等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不同的条件是——。 A.甲组始终光照,丁组始终黑暗 B.甲组用土壤浸出液,丁组用蒸馏水 C.甲组夜间温度12℃,丁组夜间温度22℃ D.甲组与丁组用不同品种的玉米苗 ③为了增强丙组的长势,有同学提出使用高浓度的化肥溶液,你认为可行吗?——一。原因是一。 试题评价:本题涉及知识点与目标能力如下表:

民办初中一年级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民办初中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试卷 数 学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50分) 3×10=30分) 1:甲、乙、丙三数之比为2:7:9,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4,则甲数是( )。 A. 8 B. 16 C. 32 D. 64 2:如果一个正方形边长减少2米,面积减少16平方米,原来正方形面积为( )平方米。 A: 25 B:36 C:49 D . 64 3:一根钢材锯成10段,锯第一段的时间占全部完成时间的( )。 A : 101 B :91 C :11 1 D :无法确定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 )。 A. 1:π B. 1:2π C. π:1 D. 2π:1 5:李蓓蓓每天洗脸大约用水2( )。 A. 升 B. 毫升 C. 克 D. 立方米 :6:一个包装盒,从里面量长30厘米,宽25厘米,体积约为12立方分米。艾东辰同学想用它来包装一件长28厘米,宽18厘米,高20厘米的玻璃器皿,能否包装的结果是( )。 A. 能 B. 不能 C. 不确定 7:a □b 是一个三位数,已知a +b=15,且a □b 是3的倍数,方框中可填的数有( )个。 A. 1 B. 2 C. 3 D. 4 8:把5克盐放在100克水中制成一种盐水,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 )。 A:大于5% B: 小于5% C: 等于5% 9: 有甲乙两个数,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乙数的5 1 ,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倍。 A:5 B: 20 D: 500 10: 从甲仓存粮中运出 4 1 给乙仓,这时两仓的粮食一样多,原来甲仓存粮与乙仓存粮的比是( )。 A:2 :1 B: 4 : 1 C: 4 : 3 11: 有三个自然数a、b、c,已知a×b=30,b×c=35,a×c=42,则a×b×c=( ) A:44100 B:210 C: 105 D: 420

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精选

三帆中学分班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 1.有一堆苹果,三个三个地数、四个四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都余2个,这堆苹果最少有个. 2.三个质数的和是52,它们的积的最大是. 3.把分数化为小数后,小数点后面第1993位上的数字是. 4.有甲、乙两堆煤,如果从甲堆运12吨给乙堆,那么两堆煤就一样重. 如果从乙堆运12吨给甲堆, 那么甲堆煤就是乙堆煤的2倍. 这两堆煤共重吨. 5.两个书架共有372本书,甲方架本数的与乙书架本数的相等,甲书架有书本. 6.有一个电子钟,每走9分钟亮一次灯,每到整点时响一次铃,中午12时整,电子钟响铃又亮灯, 问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是时. 7.一个整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7,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符合条件的最小数 是,最大数是.

8.一个长方体表面积为50平方厘米,上、下两个面为正方形,如果正好可以截成两个相等体积的正 方体,则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9.有7双白手套,8双黑手套,9双红手套放在一只袋子里. 一位小朋友在黑暗中从袋中摸取手套, 每次摸一只,但无法看清颜色,为了确保能摸到至少6双手套,他最少要摸出手套只. (手套不分左、右手,任意两只可成一双) 二、解答题 10.李师傅做一批零件,如果他平均每天做24个,将比计划推迟一天完成,如果他平均每天做40个, 将比计划提前一天完成,为了按计划完成,他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零件? 11.家聪、小明、佳莉三人出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若干只,家聪和小明都比佳莉多拿6只,他 们每人给佳莉28元,那么铅笔每只的价钱是多少元? 12.10名同学的英文考试成绩按分数排列名次,前4名平均得92分,后6名的平均分数比10人平均 分数少8分,这10名同学的平均分数是多少分? 13.新光小学有音乐、美术和体育三个特长班,音乐班人数相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美术班人数相 当于另外两个班人数的,体育班有58人,音乐和美术班各有多少人?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题库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 单选题 1.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___。 A客观;B准确;C创造;D学术价值 2.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___以上的样本。 A15;B30;C40;D50 3.学前儿童是指___儿童。 A0-6;7周岁;B0-6岁;C0-3岁;D0-5岁 4.基础研究又被称为___,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基本理论研究;D应用研究 5.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___。 A应用研究;B定量研究;C基础研究;D定性研究 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___。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7.抽样偏差小,则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___。 A不好;B好 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学前教育;B教育科学;C科学;D学前教育科学 9.保证观察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客观性的基本条件是___。 A制定计划;B确定观察对象;C观察报告撰写;D执行计划 10.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对观察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叫___。 A突发事件;B不利事件;C典型事;D意外事件 11.科学表现为___。 A系统化的知识体系;B系统化的结论;C一般性知识;D一般性结论 12.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___。 A个体;B总体;C样本;D大样本 13.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___。 A随机抽样;B抽查;C抽样;D选择 世纪末以前是学前教育研究的___时期。 A萌芽时期;B迅速发展时期;C多样化时期;D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 15.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是___的延伸。 A单组时间系列设计;B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单组前后测设计 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基础研究;D理论研究 17.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的一个分支学科。 A学前教育科学;B学前教育;C科学;D教育科学 18.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 A可行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9.封闭性问卷也叫___。 A结构型问卷;B无结构性问卷;C送发问卷;D邮寄问卷 20.论文的主体部分是___。 A摘要;B正文;C标题;D引文注释 21.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验是___。 A操作测验;B目标参照测验;C标准化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 22.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叫___ A样本;B随机样本;C大样本;D小样本 23.行动研究法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___于1946年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库尔特勒温;C卢梭;D福碌贝尔 24. _____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现场研究;D开发研究 25.科研活动的主题是___。A科研课题;B问题;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 26.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手段是___。 A测验;B调查;C观察;D访谈 27.文字资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 A客观;B准确;C庞杂;D“去伪存真” 28.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是___。 A定性;B开发研究;C定量研究;D综合研究 29.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___。 A20世纪初;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以后;D20世纪30年代 30.标志两列变量相互关系的量数称为___。 A相关系数;B方差;C标准差;D中数 答案: 单选

清华附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强力推荐

清华附中往年分班试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将,l,2,3,4,5,6,7,8,9分别填入图中的9个圆圈中,使其中一条边长的四个数之和与另 一条边上的四个数之和的比值最大,那么,这个比值是______. 2.要把A、B、C、D四本书放到书架上,但是,A不能放在第一层,B不能放在第二层,C不能放 在第三层,D不能放在第四层,那么,不同的放法共有______种. 3.从一张长2109毫米,宽627毫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边长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如果剩下的 部分不是正方形,那么在剩下的纸片上再剪下一个边长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按照上面的过程,不断地重复,最后剪得的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毫米. 4.在200至300之间,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其中,最小的能被3整除,中间的能被5整除,最大的 能被7整除,那么,这样的三个连续自然数是______. 5.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水果,甲地出产的水果数量每年保持不变,乙地出产的水果数量每年增加 一倍,已知1990年甲、乙两地出产水果总数为98吨,1991年甲、乙两地总计出产水果106吨,则乙地出产水果的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地出产的水果数量是在______年. 6.下面竖式中的每个“奇”字代表,1、3、5、7、9中的一个,每个“偶”字代表0、2、4、6、8中的一 个,如果竖式成立,那么它们的积是______. 7.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五个两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要求它们的和是奇数,并且 尽可能地大,那么这五个两位数的和是___ 8.在由1,9,9,7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中,能被7整除的四位数有______个. 9.在一个两位质数的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数字6以后,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数大870,那么原数是______.

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年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考生须知: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题时,请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原毕业学校校名、学籍号、班级和姓名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相对应 ●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3%) 1.(2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他的表面积约是五亿一千零六万八千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_________ 平方千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_________ 平方千米. 2.(2分)_________ :200=14÷_________ = _________ %==0.35. 3.(2分)比_________ 多30%的数是390,24的比_________ 少12.4.(2分)给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周长增加______ %,面积增加_______ %. 5.(2分)A÷B=5(A、B是自然数),A、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 ,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 7. (2分)某商场利用“买四赠一”搞促销,实际上说现价比原价降低_________ %,就是打_________ 折. 8.(1分)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0.70厘米,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平方厘米. 9.(1分)小明今天生日,同学们送他2本影集,每本影集的长3分米,宽1.8分米,厚3厘米,将两本影集包装在一起,至少要_________ 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接头处不计) 10.(1分)在比例尺为50:1的图纸上,量得一种精密零件的长为20厘米,这种零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_ 厘米.

化学实验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易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科学探究的要素及解答方法2.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思考、探究时产生的疑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探究的乐趣。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答探究型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围绕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预习作业: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 2.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CH4 C.H2 D.NH3 3.请说出初中阶段所学到的黑色物质有; 红色物质有。 4.小红从饼干拿到了一包干燥剂,看了一下,发现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她把生石灰倒在桌子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白色固体粘到了一起,于是小红猜想,这白色固体中除了有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5.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试猜想该气体是何种气体,

课堂复习: 【例1】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 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 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实验验证】 【思路点拨】对Na2SO4的猜想,从溶解度和标签上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入手,验证H2SO4或MgSO4溶液不能从相同离子SO42-入手,要从H+和Mg2+入手。 一试身手: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法辨认,只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 小明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钾。 小刚认为可能是硫酸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2)你认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20XX年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试题精选

20XX年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试题精选 试题一: 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每人随意摸两张牌,至少 有多少人才能保证他们当中一定有两人所摸两张牌的花色情况是相同的? 解答:扑克牌中有方块、梅花、黑桃、红桃4种花色, 2张牌的花色可以有:2张方块,2张梅花,2张红桃,2张黑桃,1张方块1张梅花,1张方块1张黑桃,1张方块1张红桃,1张梅花1张黑桃,1张梅花1张红桃,1张黑桃1张红桃共计10种情况。把这10种花色配组看作10个抽屉,只要苹果的个数比抽屉的个数多1个就可以有题目所要的结果。所以至少有11个人。 试题二: 有一副扑克牌共54张,问:至少摸出多少张才能保证:(1)其中有4张花色相同?(2)四种花色都有? 解答:一副扑克牌有2张王牌,4种花色,每种花色13 张,共52张牌。(1)按照最不利的情况,先取出2张王牌,然后每种花色取3张,这个时候无论再取哪一种花色的牌都能保证有一种花色是4张牌,所以需要取2+3 X 4+1=15张牌即可满足要求。(2)同样的,仍然按照最不利的情况,取2张王牌,然后3种花色每种取13张,最后任取一种花色,

此时再取一张即可保证每种花色都有。共需取2+13 X 3+1=42张牌即可满足要求。 试题三: 小学生数学竞赛,共20道题,有20分基础分,答对一题给3分,不答给1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若有1978人参加竞赛,问至少有人得分相同。 解答:20+3 X 20=80, 20-1 X 20=0,所以若20道题全答 对可得最高分80分,若全答错得最低分0分。由于每一道 题都得奇数分或扣奇数分,20个奇数相加减所得结果为偶 数,再加上20分基础分仍为偶数,所以每个人所得分值都为偶数。而0到80之间共41个偶数,所以一共有41种分值,即41个抽屉。1978-41=48……10,所以至少有49人得分相同。

中考化学第2篇专题五科学探究试题

专题五科学探究 一、选择题 1.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他取等质量的金属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B ) 金属是否放出气体收集20 mL气体所需时间 X 是 4 s Y 不/ Z 是43 s W 是97 s A.W是最不活泼的金属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W>Y C.Y一定是铜 D.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X>Y>Z>W 2.(2015,苏州)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3.在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课题组(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C )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减少了图甲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2016,泰安)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C )

A .图1: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 B .图2: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 C .图3: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D .图4: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二、实验探究题 5.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草酸晶体(H 2C 2O 4·x H 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草酸晶体受热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 2C 2O 4·x H 2O=====△ (x +1)H 2O +CO 2↑+C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 、B 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 Ⅰ.测量装置A 、B 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 Ⅱ.取质量为m 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入以上装置; Ⅲ.测量并记录装置A 增加的质量为a ,装置B 增加的质量为b ,装置C 读数为V ; 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 、B 、C 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中盛放的液体是__浓硫酸__,装置B 的作用是__吸收进入装置B 中的CO 2__;装置C 的作用之一是测量__CO __的体积。 (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 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进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 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__偏大__(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学依据装置A 测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5a -m 4m ×100%__(用代数式表示)。 6.(2016,丽水)小科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猜想与假设】 ①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 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 2CO 3。 【查阅资料】 ①NaOH 溶液与FeCl 3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 ②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 固体全部溶解

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分班数学试题(大全)

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分班数学试题(大全) 数学测试卷(一)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看图完成。(共35分) 1、看图数数,把两边的物品数分别与中间的数字连线。(10分,每物品1分。) 2、比一比,在小横线上填上数字。(共4分)

3、给右面的4个字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向左边的图连线。(12分,每小题3分。) (1)一()片 (2)两()朵 (3)一()只 (4)一()尾 4、把每行中不同类的物品圈一圈。(9分,每小题3分。) 二、考考你(共64分)

1、请你写出你喜欢的6个声母、6个韵母。(12分,每个拼音1分。) 2、你知道下面的节日是哪一天吗?请连一连。(共4分。) 国际儿童节10月1日 中国国庆节6月1日 3、口算。(30分,每小题2分。) 2 + 3 = 7 - 4 = 6 - 6= 5 + 5 = 10 - 2 = 8 - 6 = 1 + 7 = 5 + 2 = 7 - 6 = 3 + 5 = 2 + 6 = 4 + 4 = 3 - 3 = 10 - 9 = 4 + 6 = 9 – 6 = 4、分别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角星。(共7分) 5、你认识下面的字宝宝吗?把它们组成两字词语,写在括号上。(12分,每个词2分。) 人上大学开 心水门口小 ()()() ()()()

数学测试卷(二) 一、摆一摆、比一比。(15分) 1、第一行摆5个: 2、第二行摆8个: 3、第二行比第一行多()个。 二、写一写。(15分) 三、填一填(10分) 5 7 8 15 13 11 四、看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一共有()只小动物. (2) 把左边的4只小动物圈起来. (3)从左往右数,排第();从右往左数,排第().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综合应用题》 1、(2019郑州二模)如图1是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定CO2含量的探究实验。 (1)按照图A所示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用装置A制取CO 2气体,并分别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两锥形瓶气体备用,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应选用的装置为(填B或C)。 (3)采用D图装置,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的CO 2气体的锥形瓶内(NaOH溶液均过量),得到如图2所示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变化的原因。 (4)该实验说明收集到CO 2的含量较高(填“排水法”或“排空气法”),请结合右图说明你的理由: (5)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进行到300s时,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6)向盛有12g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样品的锥形瓶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呈酸性,锥形瓶内固体与溶液的总质量为107.6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2019平顶山二模)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值随时间变化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1)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将(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为。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 (2)a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则b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3)分别取样,依次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结晶,采用方法。 ②取c点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稀释后溶液的pH 7(填“>”、“<”或“=”)。(4)若发现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敞口放置,经检验该试剂中含有碳酸钠,请设计实验检验该样品中仍含有氢氧化钠。 (5)将50g稀盐酸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19安阳一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O 2。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CO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若用B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可用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 ②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热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10.2 g 固体物质。请

最新优质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分班考试 数学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一种药品,第一次降价10%,第二次降价20%,现在药品的价格是最初价格的( )。 A. 70% B.60% C.72% D.64% 2、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 3倍 B 2倍 C 3 2 D 4倍 3、掷3次硬币,有一次正面朝上,有2次反面朝下,那么,掷第4次硬币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41 B 31 C 21 D 6 1 4、下面是两 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会看到不同图形,从正面看到的 图形是( )。 A B 、 5、有五根木条,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从它们当中选出3根木条拼成一个三角形,一共可以拼成( )三角形。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除数和商都是29,则被除数是 。 2、小学生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都要倒扣3分。小明得了60分,问他做对了 道题。 3、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6厘米,如果以腰为轴旋转一周,占空间 立方厘米。

4、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这个班共 名同学。 5、每千克价格分别为2元、3元、2元4角、4元的桔子、苹果、香蕉、柿子四种水果共买了83千克,用去228元。已知买桔子用去的钱与买苹果用去的钱一样多,买柿子用去的钱是买香蕉所用的钱的2倍。那么桔子买了______千克,苹果买了______千克,香蕉买了______千克,柿子买了_____千克。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下列各题,要写出主要运算过程,能简便运算的,应采用简便方法运算. 1、计算:640365.0?+5.362 13?+01.0365? 2、计算: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654321--++--++ +--++-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四川地震形成的一个堰塞湖经过测量20天后水位将达到坝的顶端,为了延长时间转移下游群众,开辟了一个泄洪渠道向外排水,这样可使水位到达坝顶推迟到30天,那么每天泄出水量是流入湖中水量的几分之几?(写出解答过程)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科学探究

第五章科学探究 第1讲基本实验技能 一、选择题 1.( 2016·河北)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2. ( 2017·来宾)下列仪器及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量筒—配制溶液 B.烧杯—贮存气体 C.长颈漏斗—过滤 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3. ( 2017·益阳)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取10 mL水 B.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C.保存二氧化碳气体 D.取少量液体药品 4. ( 2017·福建)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 g,部分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5. (2017·安徽)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6. ( 2017·甘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B.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及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7. ( 2017·邵阳)在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 3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8. ( 2016·孝感)图示“错误操作”及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9. ( 2017·眉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B.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C.自制“叶脉书签”的关键步骤是将洗净的树叶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D.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了湿润的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及标准比色卡比较,读该溶液的pH 10. (2017·沪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 B.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

学而思101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试题

101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试题(数学) (时间一小时,满分120分) 1.(5分)除数和商都是29,则被除数是__________. 【答案】841 【解析】 2.(5分)根据下列数的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5,12,__________, 26,33,40,__________, 54,61 【答案】19 47 【解析】 3.(5分)将下列各数由小到大排列,并且用“<”连接 1.37 ,138%,1.37 ,4111 ,1.373 答:__________. 【答案】41 1.373 1.37 1.37138%11 <<<< 【解析】 4.计算下列各题(写出计算过程,每小题6分) (1)111111112008200710011000????????-?-??-?- ? ? ? ????????? , (2)32381 1.5230.4825349????++÷-÷ ??????? . 【答案】9992008 115 【解析】 5.请将下面等边三角形按要求分割成若干个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三角形(每小题3分) (1)分成2个 (2)分成3个 (3)分成4个 (4)分成6个 【答案】 【解析】 6.(9分)四川地震,抢险队员步行去深山村寨救援,第一小时走了全程的30%,第二小时比第一小 时多走了3千米,又走了15千米才到达村寨,抢险队员从出发到村寨共走了多少千米?(写出解 答过程) 1() 分成2个 2() 分成3个3() 分成4个4() 分成6个

【答案】45 【解析】(1)(315)(1230%)45+÷-?=, (2)设全程为x 千米,则 30%(30%3)15x x x +++=,45x =. 7.(9分)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π取3.14). 【答案】107 【解析】 8.(9分)四川地震形成的一个堰塞湖经过测量20天后水位将达到坝的顶端,为了延长时间转移下游 群众,开辟了一个泄洪渠道向外排水,这样可使水位到达坝顶推迟到30天,那么每天泄出水量是 流入湖中水量的几分之几?(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见解析 【解析】每天入水量是 120,则每天的出水量是111203060-=, 出水量是入水量的11160203 ÷=. 9.(9分)如图,梯形ABCD 中,2BC AD =,E 、F 分别为BC 、AB 的中点.连接EF 、FC .若三 角形EFC 的面积为a ,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__. 【答案】6a 【解析】 10.(9分)下图是一个箭靶,二人比赛射箭,甲射了5箭,一箭落入A 圈,三箭落入B 圈,一箭落入 C 圈,共得30环;乙也射了5箭,两箭落入A 圈,一箭落入B 圈,两箭落入C 圈,也得30环.则 B 圈是__________环. D A B E F

初三化学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化学实验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 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设计简易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科学探究的要素及解答方法 2 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思考、探究时产生的疑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探究的乐趣。 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答探究型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围绕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易性)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练结合 实验准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软塑料瓶(2个)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气球(2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实验】演示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 【提问】怎样检验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回答】通入CO2气体,倒入Na2CO3溶液。 【实验】演示通入CO2气体。 【质疑】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吗? 【猜想】1、发生了反应。2、没发生反应。 【设计与实验】瓶吞鹌鹑蛋。 【质疑】这个实验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吗? 【实验】向两个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 【分析与结论】根据塑料变瘪的程度不同可判定NaOH和CO2确实发生了反应。 【投影】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探究1】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