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习题及案例(带答案)

内部控制习题及案例(带答案)

内部控制习题及案例(带答案)
内部控制习题及案例(带答案)

内部控制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是从早期( )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A.科学管理 B.内部牵制

c.内部审计 D.管理控制

2.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又称三要素阶段,其中不包括( )要素。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会计系统 D.控制程序

3.COSO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在( )发布的,该报告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A.20世纪80年代 B.1992年

C.2002年 D.2004年

4.( )是指主体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5.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款(SOX 404)及相关规则采用的是( )。

A.内部控制体系 B.内部控制结构

c.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D.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6.相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ERM框架的创新之处不包括( )。

A.新提出了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B.新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

c.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D.提出了风险评估概念

7.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 )的责任。

A.董事会 B.高级管理层

C.注册会计师 D.内审部门

8.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控制活动的类别可分为( )。

A.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三个类别

B.经营、信息及合规三个类别

c.信息、财务报告及监察三个类别

D.经营、信息及监察三个类别

9.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属于其他内部因素根基的是( )。

A.信息与沟通 B.监察

C.控制环境 D.控制活动

10.代表了成熟阶段的研究成果,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是( )。

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企业准则公告第55号》

B.英国《综合守则》

c.cOs0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D.特恩布尔委员会的特恩布尔报告

11.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不包括( )。

A.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B.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c.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

D.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12.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规范框架是由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四部分组成的 B.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

C.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D.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1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由三大类组成,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业务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 B.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人力资源、社会责

任和企业文化等

c.控制业务类应用指引是对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实施的控制,此类

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

D.控制手段类应用指引偏重于“工具”性质,往往涉及企业整体

业务或管理,此类指引包括担保业务、业务外包

14.基于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85年《会计法》对会计稽核所作出的规定,是我国首次在法律文件上对内部牵制提出的明确要求

B.2001年1月,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所

有的证券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c.2005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D.2010年出台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要求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15.依据《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容,下面有关内部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内部控制的思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

B.内部控制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全员的参与,包括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都需要参与进来,但不包括员工

C.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

D.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

16.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部控制是。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适时改进

B.内部控制由组织中各个阶层的人员共同实施

c.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D.制定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就能确保一个企业必定成功

(二)多项选择题

1.有关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已初步呈现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交融发展的趋势

B.内部控制的第二阶段为内部控制系统阶段,该阶段将内部控制一分为二,由此内部控制进入“制度二分法”或“二要素”阶段

c.1992年9月,cosO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了一个概念、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

D.《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晚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产生。目前已经替代了后者E.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的显著变化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

2.下列属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构成要素的是( )。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E监控

3.下列属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提出的目标是( )。

A.战略目标 B.经营目标

c.报告目标 D.合规目标

E.发展目标

4.相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ERM框架的创新在于( )。

A.新提出了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B.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

C.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个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定义

D.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E.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

5.下列属于2013年cos0新修订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与原框架相比发生重大变化的有( )。A.关注的商业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

B.增加了战略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

c.扩充了经营目标和报告目标

D.将支撑五个要素的基本概念提炼成原则

E.针对经营、合规和新增加的非财务报告目标提供了补充的方法和实例

6.关于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发展和完善正确的说法是( )。

A.2001年1月,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所有的证券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B.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试行规范,这些规定明确了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要求

c.2006年6月,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9月,深交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上市公司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

效性进行了规定

D.2008年5月,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且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也执行基本规范

E.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等5部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7.属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条规定的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有( )。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适应性原则

E.制衡性原则

8.中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包括( )。

A.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C.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指引 D.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E.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9.2004年9月,COSO根据萨班斯法案要求,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框架的构成要素包括( )。

A.内部环境、目标设定 B.事项识别、风险评估

c.风险应对、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监控

E.控制环境、监督

10.下列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B.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

c.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绝对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D.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企业利润最大化、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等

E.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制度和手册,而是渗透到企业活动之中的一系列行为

(三)判断题

1.内部控制系统阶段是内部控制发展的第一阶段。 ( )

2.根据《柯勒会计辞典》的解释,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是分工和牵制。 ( )

3.内部控制二要素阶段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 )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中明确了内部控制的五个构成要素,这五个要素分别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 )

5.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是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提出来的。 ( )

6.合规目标是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新提出来的内部控制目标。 ( )

7.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是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风险防御能力、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最终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的终极目标。 ( )

8.我国内部控制规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 9.2013年5月,cos0更新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2),对原框架的许多重要原则和概念进行了革命性修正。 ( )

10.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是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的。 ( )

11.基本规范第五条规定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 )

12.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主体地位。 ( )

13.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属于内部环境应用指引内容,而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属于控制业务类应用指引。( )

14.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以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 )

15.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四) 简答题

1.请简述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历经的阶段,并指出每一阶段的特点。

1.答: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已初步呈现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演变的趋势。

(1)内部控制是从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为目的的业务流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由此可见,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是分工和牵制。这一阶段的不足之处在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强调内部牵制机能的简单运用,不够系统和完善。

(2)内部控制的第二阶段为内部控制系统阶段,从时间上看大致为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该阶

段将内部控制一分为二。由此内部控制正式被纳入制度体系之中,同时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0世纪80年代进人到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结构由下列三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对于内部控制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其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来表述。

(4)1992年9月,COSO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报告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所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对内部控制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定义,同时还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以及构成的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5)2004年9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这一阶段的显著变化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基于这一认识,COSO提出了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四类目标,并指出风险管理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ERM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具有哪些进步?

(1)从目标上看,ERM框架不仅涵盖了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经营、财务报告和合规三个目标,而且还新提出了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ERM框架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应贯穿于战略目标的制定、分解和执行过程,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2)从内容上看,ERM框架除了包括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五个要素外,还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四个要素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完整过程。此外,对原有要素也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如引入了风险偏好和风险文化,将原有的“控制环境”改为“内部环境”。

(3)从概念上看,ERM框架提出了两个新概念一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的数量。风险容忍度是指在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是企业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和可容忍限度。

(4)从观念上看,ERM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层以风险组合的观念看待风险,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在风险偏好的范围内。

3.简述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框架与具体内容。

答: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它描述了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建立的框架结构,规定了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要素等基本要求,是制定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依据。

基本规范主要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和要素。内部控制目标规定了五个方面,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汲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基本规范同时规定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五项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二是重要性原则;三是制衡性原则;四是适应性原则;五是成本效益原则。基本规范还规定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4.简要概括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是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的。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主体地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5.你毕业后被一家上市企业聘用。这家上市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你发现该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待完善。你应该如何从内部控制理论角度出发劝说你的经理意识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6.你认为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内部控制发展的方向应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五)案例分析题

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曝光,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及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回应说,原料在人厂前都会经过官方检验,央视所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公司正在进行调查核实。“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声誉大受影响。继三鹿之后,又一国内重量级公司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要求请结合该案例,试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阐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真正为企业、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带来真实的益处。

(2)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双汇拥有18道安检程序,却没有对瘦肉精的检验,让其内部控制程序形同虚设。这说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就有漏洞和弊端,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严格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促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活动偏离企业目标的一切可能性。正是在安检这个最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上出现了问题,才造成双汇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任何的差错都会得到很好的监控,更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4)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整个瘦肉精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社会公众。曾经生活常用的食品成了有毒食品,不知多少人曾为此买过单,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更重要的是,这又一次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恐慌,无法信任身边的产品。此外,对于双汇的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一切正是内部控制缺失带来的。由此可见,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内部控制息息相关。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理解错误的是( )。

A.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B.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当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C.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

D.被动地遵守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控制参与主体的是( )。

A.企业董事会 B.企业监事会

c.政府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 D.企业全体员工

3.关于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内部控制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大

B.企业目标的实现除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C.内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

D.内部控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不包括( )。

A.事前控制

B.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与监督评价

C.事中控制

D.事后控制

5.在下列内部控制目标中,属于企业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持续经营基础的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经营目标

C.合规目标 D.战略目标

6.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目标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与企业使命相联系的终极目标

B.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是战略目标的短期化和具体化

C.资产安全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

D.报告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

7.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是( )。

A.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B.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c.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D.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8.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报告目标

c.经营目标 D.战略目标

9.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报告目标

c.经营目标 D.战略目标

10.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 )。

A.资产安全目标 BJ报告目标

C.经营目标 D.战略目标

11.在下列原则中,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

业务和事项的是( )。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制衡性原则 D.成本效益原则

12.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是( )。

A.全程控制 B.监督检查

C.相互制衡 D.全面控制

13.中央在国企推行“三重一大”制度中的“三重”不包括( )。

A.重大决策 B.重大政策变更

c.重大事项 D.重要人事任免

14.内部控制适应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最优化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权变理论

15.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内部环境的诸多方面中,重中之重的是( )。

A.治理结构 B.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c.内部审计 D.人力资源政策

16.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 )。

A.内部环境 B.内部监督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17.在下列内部控制要素中,被称为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的是( )。

A.内部环境 B.内部监督

C.控制活动 D.风险评估

18.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关键地位的要素是( )。

A.内部环境 B.内部监督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的是( )。

A.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

B.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c.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

D.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20.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原因就在于( )。

A.内部控制人员的执行不力

B.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定不合理

C.内部控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B.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

c.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D.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实施的

E.内部控制是由除了员工以外的管理层实施的

2.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从内容上看包括( )。

A.制度设计 B.制度监督

c.制度执行 D.监督评价 E.流程再造

3.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包括( )。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层 D.全体员工 E.普通员工

4.内部控制的目标有( )。

A.合规目标 B.资产安全目标

c.报告目标 D.经营目标 E.战略目标

5.资产安全目标包括( )。

A.确保资产在外形上的完整性

B.确保资产在使用价值上的完整性

c.确保资产在价值量上的完整性

D.确保资产在价值上的完整性

E.确保资产在数量上的完整性

6.要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应该做到( )。

A.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会计制度如实地核算经济业务

B.不相容职务分离

c.防止资产流失

D.日常信息核对

E.惩罚制度

7.下列控制措施中,贯彻了制衡性原则的有( )。

A.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B.轮岗制度

c.会计系统控制 D.财产保护控制 E.强制休假制度

8.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 )。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制衡性原则 D.适应性原则 E.成本效益原则

9.中央在国企推行“三重一大”制度中的“三重一大’’是指( )。

A.重大问题决策 B.重大政策变更

C.重大项目安排 D.大额资金使用 E.重要人事任免

10. 内部控制的成本主要体现()

A.内部控制的设计成本 B.内部控制的时间成本

C.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 D.内部控制的鉴证成本

E.内部控制的计量成本

11.成本效益原则的要义包括( )。

A.努力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

B.在管理中要依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c.合理确定内部控制带来的经济利益

D.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E.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12.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 )。

A.内部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E.内部监督

13.风险评估的主要环节包括( )。

A.风险监督 B.目标设定

c.风险识别 D.风险分析 E.风险应对

14.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包括( )。

A.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

B.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c.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

D.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E.对固有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

1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概括为( )。

A.管理人员徇私舞弊 B.越权操作

c.合谋串通 D.成本限制

E.外部审计人员审计不力

(三)判断题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实施的,和普通员工没有关系。 ( )

2.内部控制的“全员控制”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是矛盾的。 ( )

3.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 ( ) 4.内部控制从时问顺序上看,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 )

5.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不仅仅是获利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 )

6.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彼此孤立的,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 )

7.经营目标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 )

8.内部控制应当兼顾全面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所以在

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突出重点。 ( )

9.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时俱进,符合适应性原则。 ( )

10.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中贯彻适应性原则有利于防止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 ( ) 11.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控制符合重要性原则。 ( )

12.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内部监督在最高部,这表示内部监督是针对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 )

13.内部控制制度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 )

14.越权操作属于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之一。 ( )

15.合谋串通的方式有两人串通和多人串通,两人串通的危害极大,往往会形成造假一条龙,不易识别,对公司、股东以及外界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 )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从三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即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当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被动地遵守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二是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这是指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要足够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而且还要体现多重控制目标的要求。三是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即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2.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几个层次?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1)合规目标。合规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在国家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严禁违法经营。

(2)资产安全目标。资产安全目标主要是为了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

(3)报告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

(4)经营目标。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是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

(5)战略目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其中,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与企业使命相联系的终极目标;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是战略目标的短期化与具体化,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资产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报告目标是经营目标的成果体现与反映;合规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

3.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把握哪些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把握的原则包括: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和事项、高风险领域和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当与其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应当权衡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全面性原则强调全程控制、全员控制和全面控制,重要性原则要求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强调重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实施的成本,即成本效益原则

4.简述“三重一大”制度。

“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事项应坚持集体决策原则。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企业应当健全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包含哪五个要素?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结合具体业务和事项,运用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或称控制手段去实施控制。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企业应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环境在最底部,这说明内部环境属于内部控制的基础,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内部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内部控制其他要素能否有效运行。

内部监督在最顶部,这表示内部监督是针对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由于企业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找出那些会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这就是风险评估,它是采取控制活动的根据。

根据明确的风险应对策略,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风险,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这就是控制活动要素。

信息与沟通在这五个要素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关键地位。控制环境与其他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通过信息与沟通这一桥梁才能发挥作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的实施需要以信息与沟通结果为依据,它们的结果也需要通过信息与沟通渠道来反映。缺少了信息传递与内外沟通,内部控制其他因素就可能无法保持紧密的联系,整合框架也就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6.内部控制存在哪些局限性?

(1)越权操作。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是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使处于不同组织层级的人员和部门拥有大小不等的业务处理和决定权限,但是当内部人控制的威力超过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力量时,越权操作就成为了可能。一旦发生越权操作,内部控制分工制衡的基本思想将不能再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

(2)合谋串通。内部控制制度源于内部牵制的理念,因为相互有了制衡;在经办一项交易或事项时,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的概率要大划、于一个人或部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一个人或部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才有了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轮岗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等。而串通的结果则完全破坏了内部牵制的设想,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力,使内部控制制度无效。

(3)成本限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是要花费代价的,企业应当充分权衡实施内部控制带来的潜在收益与成本,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控制点,实现有效控制7.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可能会发生越权操作的行为,简述越权操作的危害

:越权操作的危害极大,不仅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流程,而且还会为徇私舞弊、违法违规创造一定的条件。如果越权操作行为发生在基层,往往会引发资产流失、挪用公款等案件;如果发生在高层,则往往形成“内部人控制”,筹资权、投资权、人事权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都掌握在公司的经营者手中,股东很难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由于权力过分集中,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较高,这就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短视行为泛滥等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

1.为符合上市要求和监管规定,某公司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其董事长由集团公司法人

兼任,是典型的“控股股东当家”。该公司的11名董事中,有9名来自大股东和公司内部,经理层人员普遍兼任董事会成员,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片面追求规模与业绩的扩张,对科学决策和资金运作中的“业务流程控制”既不明白也不重视,更不愿实施,最终该公司因经营失败和会计造假被取消上市资格。

要求:

(1)内部控制的定义是什么?简要解释一下,并说明该案例中的公司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哪一条屙陛?

(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试用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来解释案例中出现的现象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

制定义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该案例中公司违背了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的要求,仅仅由公司的董事会来执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

(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包括越权操作、合谋串通、成本限制。该案例中主要体现了其中的越权操作,结合案例说明。

2.2004年12月初,全球的财经媒体都在错愕中将注意力聚焦在一起爆炸性的事件:一家被誉为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一个在层层光环笼罩之下的海外国企“经营奇才”,却沦为干夫所指的

罪魁祸首。

(1)请分析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发生巨亏的主要原因。

(2)这一案例反映了内部控制存在何种局限性?如何克服这一局限性?

(3)中航油作为母公司应从这一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1)原因是中航油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

①企业组织架构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总裁一手遮天大权独揽);

②忽视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风险,风险评估机制未发挥应有作用;

③授权审批制度形同虚设;

④内部监督审查无能为力。

(2)这一案例反映了内部控制存在越权操作的局限性。

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这一局限性:

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防范越权操作的组织保障与机制保障;

②建立并实施授权审批制度,尤其是国企必须要推行“三重一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审批制度;

③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审查和评价制度。

(3)该事件是一个国企监管不到位的典型案例。母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控制度,重点关注子公司特别是异地、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主要资产处置、重要人事任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重要事项

3.某集团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和客观性:

在保持客观性方面,制定了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了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操作程序和规范,保证组织有章、程序科学、评价有依、记录规范。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每季度听取内部控制方面的汇报(常和内审工作一起汇报),并强调和督促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坚持客观性.要求:

(1)内部控制的原则有哪些?并加以解释。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哪些原则?并加以简要说明

。 (1)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解释见本章第三节内部控制的原则。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结合案例说明即可。

4.××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及信息化建设,该信息部门制定有关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职责及权限,确定商业秘密范围,以加强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财务报告、经营分析、业务表现等信息的沟通;

(2)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政策等信息的沟通;

(3)保密信息与沟通,包括确定保密信息的等级;

(4)审计信息沟通;

(5)雇员提供的信息;

(6)报告信息;

(7)专业信息以及从客户、供应商、经营伙伴、投资者处获得的信息

8)管理层与董事会以及职能部门间的沟通;

9)与客户、供应商、律师、股东、监管者、外部审计师的沟通;

10)明确审计、内部控制、财务等部门在反舞弊机制建设中的作用。

(1)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哪些?并加以解释。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哪个要素?该要素在五个内部控制要素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解释见本章。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信息与沟通要素。信息与沟通在这五个要素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关键地位。控制环境与其他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通过信息与沟通这一桥梁才能发挥作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的实施需要以信息与沟通结果为依据,它们的结果也需要通过信息与沟通渠道来反映。缺少了信息传递与内外沟通,内部控制其他因素就可能无法保持紧密的联系,整合框架也就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5.38岁的程某是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聚醚分厂八万吨环氧丙烷车间工段长。程某在任职期间,发现在对本厂丙烯(环氧丙烷原料)回收装置的尾气排放进行控制后,可使丙烯消耗降低,进而提高环氧丙烷产量,产生超过公司计划的“余量”。为此,程某曾问过企业有关负责人:“我们超额完成生产计划,能不能多发点奖金?”得到的回答是:“我没有这个权力。”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一方面,职工超额完成产量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另一方面,节能回收装置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大量的环氧丙烷随着尾气排放消耗掉。于是,程某就从生产的源头开始,买通了车间主任、段长、班长,为其提供货源;对计量人员、门卫施以小恩小惠,用空车票充当重车票出厂;买通监控人员,删除监控录像。这样,自2002年3月到2006年1月问,以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先后作案100余起,共盗窃本单位环氧丙烷和聚醚3 500余吨,价值3 900多万元。他们根据每名成员在作案中所起的作用分赃,每人每次所得少则数干元,最高达到15万元。可见,程某等人的合谋串通行为形成“侵占国有资产一条龙”,破坏了内部控制交叉控制的功能,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1)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哪方面局限性,请结合案例加以解释。

5.分析提示:

(1)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概括为越权操作、合谋串通、成本限制。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合谋串通的局限性,结合案例说明即可。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按产品、客户、地区等来设立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都是一个有相当自主权的利润中心,独立地进行日常经营决策,各事业部都相当于一个U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是( )。

A.u型结构 B.M型结构

C.H型结构 D.矩阵型结构

2.分别设置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及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针对各项业务功能行使决策、计划、执行、监督、评价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是保证业务顺利开展的支撑平台,这指的是企业( )。

A.内部机构 B.治理结构

c.管理机构 D.董事会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概要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巨人集团的兴衰 一、公司背景 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1989年8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巨人集团破产。 二、老“巨人”的衰弱----内部控制的紊乱 (一内部环境 巨人集团有董事会,但形同虚设。史玉柱手下的几位副总都没有股份,在集团讨论重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无权干预史玉柱的错误决策。因此,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有一种权力制约,巨人集团实行的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机制。另一方面,权利都集中在史玉柱一人手中,因此,监事会实质上也无法起到任何监督和制衡的作用。集团的快速扩张,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也是的内部的管理变 得浮躁而混乱。同时,巨人集团从几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人员素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在不断磨合;由于缺乏规范的基础性内部控制,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诸如截留、坐支、挪用公款、搞虚假广告等问题屡见不鲜;最终酿成了资金断流、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甚至在危急时刻,“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如此可见,巨人集团的内部环境存在着多大的漏洞。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2010-2012)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考核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2012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甲公司组织人员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聘用A会计师事务所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2012年2月1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201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以下决议: (1)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责任界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A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为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董事会决定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草拟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支付相当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的咨询费用。 (2)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甲公司于2011年4月引进新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1年5月1日起在部分子公司试点运行。由于该系统至今未在甲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董事会同意不将与该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纳入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范围。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董事会同意A会计师事务所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但应及时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作为甲公司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4)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甲公司销售部门于2012年2月初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预计可能造成的坏账损失占甲公司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的30%,董事会责成销售部门立即整改。鉴于上述事项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之后,董事会讨论认为,该事项不影响A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审计意见。 (5)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时间,由于部分媒体对上述甲公司销售部门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事项进行了负面报道,为逐步淡化媒体效应和缓解公众质疑,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2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6)关于变更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提高审计效率,董事会决定自2012年起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进行。董事会建议聘任为甲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2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董事会要求经理层在与B会计师

案例分析: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1:内部控制框架 某国有大型集团公司在2008年12月26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关于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高层会议。会议中,公司有关高层管理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刘某:(1)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十分重要,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这是关系到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当抓住重点,尤其要注重加强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内控要素方面的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可不必投入太多人力、物力。 常务副总经理张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能否被准确识别并得以有效控制,是衡量内控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建议重点关注集团内部各种风险的识别,找出风险控制点,据此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来自集团外部的风险不是内部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不必过多关注。在内控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对于那些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应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回避。 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集团公司可以从完善人事选聘和培训政策入手,健全内部控制。(1)建议子公司的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由集团统一任命,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2)注重加强内控知识的教育培训。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内控培训任务;其他基层员工仍应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没有必要专门组织内控培训。 董事长吴某:以上各位的发言我都赞同,最后提三点意见:(1)思想要统一。对集团公司而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一切制度安排都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包括内部控制。(2)组织要严密。我建议由总会计师李某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我和总经理全力支持和配合。(3)监督要到位。应当成立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集团公司总经理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 总会计师李某:由于集团公司是基于行政划转的原因而组建的,母、子公司内部连接纽带脆弱,子公司各行其是的现象比较严重。建议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重大决策权的控制,包括筹资权、对外投资权、对外担保权、重大资本性支出决策权等,对子公司重大决策应当实行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制。 请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该集团公司高层领导在此次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经理刘某:(1)认为内部控制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规等现象发生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只能合理保证有关目标的实现,不能完全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2)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的观点不恰当。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基本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 常务副总经理张某:(1)认为外部风险不是内部控制问题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所称风险识别不仅包括内部风险,还包括外部风险。(2)对可能给企业带来重要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一律予以回避的观点不恰当。除风险回避外,企业还可以选择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预期的成本效益、期望的风险容限等一系列因素。 总会计师李某:有关子公司重大决策权限的授权批准控制不恰当。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有关规定,重大决策应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不应由总经理一人审批。 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1)由集团任命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的观点不恰当。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应由子公司董事会任命并对其负责,接受集团公司董事会的监督。(2)只对中层以上员工进行内控知识培训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一个管理过程,只有全体员工都掌握了内控的知识和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董事长吴某:(1)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内控的唯一目标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包括经营目标,还包括战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目标和合规目标。(2)由总会计师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的观点不恰当。董事长对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负总责。(3)履行内控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的观点不恰当。履行内部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应当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

腾讯公司案例分析

财务管理案例 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腾讯公司案例分析 一、概要 腾讯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是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及移动增值服务供应商,并一直致力于即时通信及相关增值业务的服务运营。腾讯于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1999年2月,正式推出腾讯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并于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700)。成立6年多以来,腾讯一直以追求卓越的技术为导向,并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腾讯QQ庞大的用户群体现了腾讯公司对强负载大流量网络应用和各类即时通信应用的技术实力。未来,腾讯的目标是为全中国的用户提供在线的生活,他们希望这种在线生活就像水和电一样真正为大家每天进行服务的。腾讯正逐步实现“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的远景目标。 二、公司简介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2011年7月7日,腾讯公司决定斥8.9亿港元投资金山软件。 2013年9月腾讯斥资4.48腾讯将搜搜业务、QQ输入法业务注入搜狗公司,新搜狗将继续作为搜狐的子公司独立运营,张朝阳继续担任董事长,王小川继续作为董事和 CEO 领导整个公司发展,而腾讯总裁刘炽平和 COO 任宇昕出任董事。至此,互联网领域三足鼎立局面出现。于王小川而言,不仅保住了搜狗,还将获得腾讯大把资源的支持,可以说是得钱又得势。腾讯将自家的搜索和输入法都并入搜狗,对于王小川的重视可见一斑。于腾讯而言,从 360 手中抢过搜狗,亦能避免 360 日后挑战百度的可能,拿走了 360 叱咤搜索最重要的一张牌。对百度来说,桌面领域搜索的绝对领先地位暂时得以保留,不过在无线领域却迎来了继 360 之外的另一大劲敌。 三、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总资产增长速度快,但是2011到2012年增幅为32.48%,且2009到2010增幅只有大约50%,说明腾讯在2011年后减小了公司的增速,可能是有意的控制公司规模,为公司战略调整做准备。 (2)银行贷款增幅减少,同时贷款额度也开始减少,2011年银行贷款为7369.35百万,2012年度只有1077.88百万,这可能是腾讯的现金流充足。说明腾讯的偿债能力在增加。

完整版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美国商业电脑和设备公司的分权制 由于拥有最优的新产品、有创造性的营销办法和对顾客的良好服务态度,美国商业电脑和设备公司发展成为这一领域的第一流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高额利润,同时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不断提高。它成为投资者最喜爱的公司之一,投资者欣赏它的高速发展和高效益。可是总经理很快就发现,曾经一度适用于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已不再适合需要了。 多年来,公司一直是按照职能原则组织起来的,设有主管财务、销售、生产、人事、采购、工程和研究与发展等方面的副总经理。在发展过程中,公司的产品系列已不只是商业电脑,而扩大到包括电子打字机、复印机、电影摄影和放映机、电脑自控机床和电子记帐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经理已开始关心这样一些问题: (1)现行的组织结构没有规定总经理办公室之下各部门应负的利润责任。这不适合于目前在国外经营上处事应极为机动的特点;(2)似乎各部门强调小团体垒“墙”相隔,因而不利于销售、生产和工程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3)在总经理办公室之下的各级似乎无权作出很多决策。 因此,总经理把公司分散成15个自主的国内和国外分公司,各分公司都负有利 润责任。然而,当改组方案实施后,他开始感到对这些分公司不能恰当地加以控制,采购和人事管理职能大量重叠;各分公司经理不顾总公司的政策和战略而自己作主经营业务。总经理显然已感到,公司正在分解成若干独立部分。 在分析了因分公司建立犯错误和造成损失而陷入困境的一些大公司的情况后,总经理认为,自己在分权制方面走得太远了。因此,他收回了委派给分公司经理的一些职权,要求他们在下述重要事情的决策上要得到最高管理部门的批. 准:(1)超过1万元的基本建设投资;(2)新产品的引进;(3)销售与价格战略和政策的变动;(4)工厂扩建;(5)人事政策的变动。 当看出他们的一些自主权被取消时,分公司经理感到的不愉快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公开抱怨,公司是在忽上忽下的过程中,先是分散后又集中,弄得下面无法工作。总经理对此非常担忧,但又不知该怎么办。 请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总经理将公司划分成15个分公司的做法是对的吗? 2、总经理现在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答: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完整版)内控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双汇) 1.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曝光,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及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回应说,原料在入厂前都会经过官方检验,央视所曝的“瘦肉精”事件,公司正在进行调查核实。 与此同时,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农业部还表示,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 受此影响,15日下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跌停,并宣布停牌。17日晚间,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据了解,截至3月17日,已经控制涉案人员14人,其中养猪场负责人7人、生猪经纪人6人、济源双汇采购员1人。对于双汇发展的投资者来说,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复盘后的双汇发展更是连续两天跌停。 瞬时间,双汇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肉制品企业,“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声誉大受影响。继三鹿之后,又一国内重量级公司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要求:请结合该案例,试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阐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案例分析题1答案(双汇) 1.分析提示: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真正为企业、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带来真实的益处。 (2)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双汇拥有18道安检程序,却没有对瘦肉精的检验,让其内部控制程序形同虚设。这说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就有漏洞和弊端,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严格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促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活动偏离企业目标的一切可能性。正是在安检这个最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上出现了问题,才造成双汇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任何的差错都会得到很好的监控,更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4)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整个瘦肉精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 2013级会计五班 20132319293926 组长:刘金桥 65 王冬梅17 34 19 组员:王禹王泽宏陆明珠 20122319210752 杨

炀 “巨人集团”内控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 1997年底1998年初,史玉柱创立的巨人集团跨行业经营,进入房地产业。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巨人大厦,想借助房地产火爆的买方市场大赚一笔,不想国家出台紧缩银根政策,想靠贷款维持建设的路子被堵,私人间借款面临到期,自有资金已全部投入基础建设,巨人集团资金链断裂,巨人大厦地上建筑不见踪影。 董事会被架空。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一个人说了算。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起着制约管理层专权,提高公司决策水平,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而董事会无法发挥其作用,经营权和管理权都集中在决策人或主管手中,那么会导致决策失衡,难以控制其风险,从而导致管理当局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失误而拖垮整个公司。 1994年8月,史玉柱提出老“巨人”的总目标是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秉承多元化发展的思路,老“巨人”跳出电脑产业,在全国兴起的房地产热和生物保健品热的刺激下,将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列为新的产业支柱。史玉柱本希望通过新的扩张激发出新的创业激情,利用巨人的品牌优势快速攫取超额利润,并以此来缓解主导产业发展受阻以及管理机制上的矛盾。但他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例如:与外资合作、资产股权化、获得跨国公司的技术支撑)稳定发家产业和已有项目,而且齐头并进、急于求成,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又贸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进军。为了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预算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而从1994年2月大厦破土动工到1996年7月期间。老“巨人”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患上“贪吃症”的老“巨人”急于扩张,又未赢得银行的支持,在资金链上难以为继,于是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将生物工程的结生物工程连维持正常运作的费用都不足,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巨人大厦的建设,果是多元化经营变成了最糟糕的多元化失败。 本案例分析: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巨人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资金链断接;4.风险控制失效,筹资未申请银行贷款;5.集团董事会的决策与制衡存在严重问题,形同虚设;6.内部监督缺乏;7.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扩张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然而,发散型的多元化扩张,不但没有让巨人做大作强,反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案例分析题11 某宾馆经理接到处分职工王大成的报告,他觉得问题不太清楚,就作了一番调查 事实是王大成的母亲患病住院,他母亲想喝鸡汤 由于王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陪母亲,连去市场买鸡的时间都没有 在这种情景下,他在餐厅里偷了一只鸡,犯了错误 经理了解了情况以后,批准了餐厅对王作记大过一次、扣发当月奖金 然后带着慰问品去医院看望王的母亲,并对他母亲说:;王大成在工作中表现很好,在家里对你也很孝顺,他是你的好儿子 ;患病的母亲含笑听着 次日,经理找王大成谈话,先肯定他工作好,接着又指出偷公家东西是十分错误的,并征求其对处分的想法 王大成对这种赏罚分明、合情合理的处理十分感动,并表示自己错了,愿意接受这种处分 这时,经理离开座位说:;你母亲生病半个多月,我们都不知道,没有给予关心,我们很对不起你 ;说后,经理毕恭毕敬地向王大成鞠了一个躬 问题: (1)从管理与道德的关系,分析王大成的行为

王大成的行为,违犯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也是违犯爱护企业财产的规定,这是容易认识的事实 因而王自己也认识错误,接受处分 但从这件事,不仅要认识道德,还应分析管理问题:a.餐厅的管理是否有疏漏,为什么会出现生产材料被偷走的事情?b.餐厅管理者对王家庭困难情况是否了解得不多,关心得不够?c.餐厅对员工的教育力度应该加大 概括一句话,应该从行为科学来认识管理的问题 (2)评价经理处理这件事的做法 本案例中经理的做法略嫌过分,本来是员工犯错误,反而像是领导有错 一般情况下,此举不妥 案例分析题12 齐鲁石化公司是一个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的企业,由于这种行业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公司一开始就实行从严从实管理,制定岗位操作要求,实行公司、厂两级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1990年7月,公司所属烯烃厂裂解一班工人提出;自我管理,让领导放心;的口号,并提出;免检;申请 公司抓住这一契机,在全公司推广创;免检;活动,并细化为一套可操作的行为准则,这就是(1)工作职责标准化;(2)专业管理制度化;(3)现场管理定量化;(4)岗位培训星级化;(5)工作安排定期化;(6)工作过程程序化;(7)经济责任和管理责任契约化;(8)考核奖惩定量化;(9)台帐资料规格化;(10)管理手段现代化

[实用参考]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RR-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RR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据此修改后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甲公司应于2011年起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鉴于本公司在200 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经着手建立、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甲公司决定从2010年开始提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并由审计部牵头拟订内部控制评价方案。该方案摘要如下: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领导和监督。经理层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定评价计划、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评价、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工作。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展开。鉴于本公司已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再纳入企业层面评价范围。同时,本着重要性原则,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或事项。

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性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考虑到公司现阶段经营压力较大,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三)关于实施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组应与被评价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合理调整已确定的评价范围、检查重点和抽样数量。评价人员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实施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现场评价结束后,评价工作组汇总评价人员的工作底稿,形成现场评价报告。现场评价报告无需和被评价单位沟通,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审计部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 (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审计部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概括、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内容。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董事会审核后对外披露。 (五)关于内部控制审计

考研管理学案例分析精选题目(十四)

考研管理学案例分析精选题目(十四) 案例14 ABC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汽车配件生产集团。最近,对该公司的三个重要部门经理进行了一次有关领导类型的调查。 一、安西尔 安西尔对他本部门的产出感到自豪。他总是强调对生产过程、出产量控制的必要性,坚持下属人员必须很好地解生产指令以得到迅速、完整、准确的反馈。安西尔遇到小问题时,会放手交给下级去处理,当问题很严重时,他则委派几个有能力的下属人员去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他只是大致规定下属人员的工作方针、完成怎样的报告及完成期限。安西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导致更好的合作,避免重复工作。 安西尔认为对下属人员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一个经理来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 所安西尔说,在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是下级不愿意接受责任。他讲到,他的下属人员可以有机会做许多事情,但他们并不是很努力地去做。 他表示不能理解以前他的下属人员如何能与一个毫无能力的前任经理相处,他说,他的上司对他们现在的工作运转情况非常满意。 二、鲍勃 鲍勃认为每个员工都有人权,他偏重于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去满足员工需要的学说,他说,他常为他的员工做一些小事,如给员工两张下月在伽里略城举行的艺术展览的入场券。他认为,每张门票才15美元,但对员工和他的妻子来说却远远超过15美元。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对员工过去几个月工作的肯定。 鲍勃说,他每天都要到工厂去一趟,与至少25%的员工交谈。鲍勃不愿意为难别人,他认为艾的管理方式过去死板,艾的员工也许并不那么满意,但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鲍勃说,他已经意识到在管理中有不利因素,但大都是由于生产压力造成的。他的想法是以一个友好、粗线条的管理方式对待员工。他承认尽管在生产率上不如其他单位,但他相信他的雇员有高度的忠诚与士气,并坚持他们会因他的开明领导而努力工作。 三、查里 查里说他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清。他认为不论是否属于他们的任务都安排在他的部门,似乎上级并不清楚这些工作应该谁做。 查里承认他没有提出异议,他说这样做会使其他部门的经理产生反感。他们把查里看成是朋友,而查里却不这样认为。 查里说过去在不平等的分工会议上,他感到很窘迫,但现在适应了,其他部门的领导也不以为然了。 查里认为纪律就是使每个员工不停地工作,预测各种问题的发生。他认为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没有时间像鲍勃那样握紧每一个员工的手,告诉他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作。他相信如果一个经理声称为了决定将来的提薪与晋职而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那么,员工则会更多地考虑他们自己,由此而产生很多问题。 他主张,一旦给一个员工分配了工作,就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取消工作检查。他相信大多数员工知道自己把工作做得怎么样。 如果说存在问题,那就是他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混淆。查理的确想过,希望公司领导叫他到办公室听听他对某些工作的意见。然而,他并不能保证这样做不会引起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 精品文档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据此修改后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甲公司应于2011年起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鉴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经着手建立、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甲公司决定从2010年开始提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并由审计部牵头拟订内部控制评价方案。该方案摘要如下: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领导和监督。经理层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定评价计划、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评价、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工作。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展开。鉴于本公司已按《公司 1 / 10 精品文档

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再纳入企业层面评价范围。同时,本着重要性原则,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或事项。 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性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考虑到公司现阶段经营压力较大,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三)关于实施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组应与被评价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合理调整已确定的评价范围、检查重点和抽样数量。评价人员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实施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现场评价结束后,评价工作组汇总评价人员的工作底稿,形成现场评价报告。现场评价报告无需和被评价单位沟通,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审计部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 (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 / 10 精品文档 审计部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概括、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

内部控制分析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 11财务分析3班郑明心111062284 【摘要】:在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进入了百年寒冬,一批批企业的倒闭,暴露出企业管理的种种问题。虽然这些企业的倒闭原因不尽一致,但是内部控制缺失有着共同的缺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缺失是出现问题的根本诱因。从丰田大规模召回事件分析其内部控制的现状和特点入手,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刻总结出内部控制缺失的突出表现 【关键字】:丰田内部控制 公司简介:丰田汽车公司(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财阀。丰田汽车公司自2008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凌志、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 案例介绍:2010年1月起,丰田汽车的油门踏板因设计问题在踩下去之后可能无法恢复到正常位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开始召回 RAV4、Matrix、 Avalon 等8款车型,全球召回总量接近 1000 万辆;2010 年2月,继“踏板门”后,丰田公司因为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刹车系统出现问题,再次卷入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召回,在日美两大市场召回的混合动力汽车预计总量为 27 万辆。大规模召回行动损害了丰田“安全、可靠”的形象,给丰田汽车可能带来长期的信用和品牌声誉损失。“品质和安全”这一曾经的“看家法宝”,正在为频繁出现的“召回门”事件所侵蚀。召回事件给丰田带来的损失不仅包括修复油门踏板的直接费用以及丰田今后的促销让利,还包括声誉上的损失以及相应的官司费用。据统计,2010 年1月份,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 15.8%,市场份额环比下降 4.1 个百分点至 14.1%。据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召回事件给丰田带来的直接损失将高达18亿美元。此外,8种问题车型因修复油门踏板而被停售导致的损失也将高达 7 亿美元。 丰田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从各个厂家今年召回的原因来看,厂商设计不合理、生产管理不严格、供应商零配件不合格是造成召回的三大原因。尤其是供应商的零配件不合格问题更是突出。

(完整word版)【案例】——管理学案例分析题15例

【案例】——管理学案例分析题15例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 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1)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不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案例分析题2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有原来的不足200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不过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50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 请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 (1)从案例中给出的信息看,企业明显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优点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个人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因而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务比较复杂,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2)显然当企业已经发展成为2000多人时,直线型组织结构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同案例中王厂长面临的困境,要一个人管所有的事情,已经没有效果和效率了。 (3)企业需要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例如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考虑设立生产计划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后勤部门。这样就可以发挥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即各级直线管理者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因而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1)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09-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

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大系”。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案例简评: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重组-上市-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 华源集团事件的核心原因:(1)过度投资引发过度负债,投资项目收益率低、负债率高,说明华源集团战略决策的失误;(2)并购无重组、上市无整合,说明华源集团的投资管理控制失效;(3)华源集团下属公司因融资和业绩压力而财务造假,应当是受到管理层的驱使。 (3)澳柯玛大股东资金占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玛(600336.SH)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接到青岛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澳柯玛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处置事项的决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采取措施化解澳柯玛集团面临的困难。至此,澳柯玛危机事件公开化。 澳柯玛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玛集团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澳柯玛集团利用大股东优势,占用上市子公司的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包括家用电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海洋生物、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高层变动、投资失误、多元化困局等众多因素,使得澳柯玛形势异常危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