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c3271715.html,

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刘向敏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上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文章对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相关技术规范与总体构架进行详细描述,并以临床方面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对该集成平台建设的主要方向予以详细介绍,以制定出合理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立方案,有效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与信息共享度。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异构系统;集成平台;数据仓库

文章编号:2096—4137(2018)03—083—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cc3271715.html,ki.10—1507/n.2018.03.29

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广泛应用的今天,医院信息系统充分满足了医院管理的需要。医院中以不同科室、不同部门信息化发展需要为基础建立的信息系统大部分是通过不同厂家建设实施的,其数据共享链接方式均为点对点,往往通过双方接口的一级互联来完成系统连接,处于紧耦合状态。各临床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其间数据不能完成共享,令各信息系统成为信息孤岛,既无法对信息系统的优势与强大功能有所展现,又使其产生了效率低下、数据冗余、成本浪费等诸多弊端,对医院信息化的良好建设与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医院需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基础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使医院信息系统更加满足医院临床方面的需求,令医院各信息系统当中的数据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提升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

1建立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主要目标

将当前较为先进的网络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运用起来,把医院当中各科室的临床信息系统集中整合成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门户平台,以实现自身高效运转即为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其要求在区域范围之内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跨机构医疗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服务,旨在有效存储、汇集、数字化处理与共享医院各临床医疗活动所产生的影像数据与文档数据,利用计算机手段对住院病人的治疗全过程予以管理,令临床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得到有效连接,使医护人员能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病人相关信息,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对医疗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并从根本上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框架结构与技术规范

2.1框架结构

以原有数据平台为基础,将医院各业务系统之间紧耦合的互联关系转变为松耦合的互联关系,以确保医院中各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作为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立的根本目的。医院集成数据平台的总体构架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层、医院业务应用层、医院信息平台信息交换层、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1建设需求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这么庞大的系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分工,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数字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主要面向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为各种医疗应用提供统一的医疗数据访问服务,从而消除各种医疗应用系统与医疗数据中心的直接耦合性;另一个是为各种临床信息系统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基于系统集成模型,通过HL7和DICOM等标准通讯协议为各种医疗应用系统提供集成服务,确保各个临床信息系统在工作流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交互协作,从而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成各项医疗业务。 2建设目标 系统间的整合、集成和扩展一直都是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兼容,使得医院整体信息化步履维艰。通过建设一个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在IHE、DICOM、HL7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覆盖医疗所有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规范,开发基于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为遗留的、当前的以及将来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且标准的数据交换和工作流协同的平台。

3信息集成方法 信息集成方法有三,即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这三种集成方式各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应用集成指应用程序之间实时或异步交换信息和相互调用功能,可以采用HL7消息,Web Service,CORBA,EJB,DCOM, RPC等标准,采用消息中间件,BPM等中间件实现;数据集成是指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及数据之间的映射变换,常采用ETL (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实现;界面集成含义是应用程序界面之间相互关联引用合成,采用技术包括ActiveX插件、Portlet、IFrame等。 协同应用从早期单纯的点对点接口方式,发展到现如今的集成平台方式。各种方式中: 点对点接口方式的复杂性在于要和不同的系统建立1:N的接口,假定有 N个系统相互之间需要建立接口,则接口数为 N*(N-1)/2。 集成平台方式中,在N个系统需要进行应用协同的情况下,只需要开发 N个适配器接口即可,减少了集成平台的系统负荷。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复杂性,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设计分别采用上述三种不同集成方法和手段进行信息集成。 4应用集成 和医技辅诊科室信息系统(如PACS/RIS、LIS、MUSE等)的信息集成,这种场景,信息交互的数据量不大,实时性要求不高,且各信息系统各专业厂商实现方式相差较大,采用基于集成平台的应用集成方式是最优选择。 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集成平台对外提供支持多种方式的集成服务:包括WebService服务、TCP监听服务、文件监测服务、FTP服务、SQL监控服务等方式。

数据集成整体解决处理办法

数据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继系统集成、应用集成、业务集成之后,最头痛的数据集成(Data Integration)已渐被各大企业纷纷触及。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仅停留在服务于单个系统的多对一架构数据集成应用,这种架构常见于数据仓库系统领域,服务于企业的商务智能。早期那些数据集成大家大都是从ETL启蒙开始的,当时ETL自然也就成了数据集成的代名词,只是忽然一夜春风来,各厂商相继推出DI新概念后,我们不得不再次接受新一轮的DI洗脑,首推的有SAS DI、Business Objects DI、Informatica DI、Oracle DI(ODI)等厂商。 数据集成,主要是指基于企业分散的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再集中、再统一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有新的、不同的数据产生,就不断有数据集成的步聚执行。企业有了五年、八年的信息化发展,凌乱、重复、歧义的数据接踵而至,数据集成的空间与需求日渐迫切,企业需要一个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r)系统来统一企业的产品信息、客户信息;企业需要一个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系统来提高领导层的决策意识,加快市场战略调整行动;企业需要一个数据中心(Data Center)系统来集中交换、分发、调度、管理企业基础数据。 数据集成的必要性、迫切性不言而喻,不断被推至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首要位置。要实现企业数据集成的应用,不光要考虑企业急需集成的数据范围,还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数据集成的架构、能力和技术等方面内容。从数据集成应用的系统部署、业务范围、实施成熟性看主要可分三种架构。一种是单个系统数据集成架构、一种是企业统一数据集成架构、一种是机构之间数据集成架构。 单个系统数据集成架构,是国内目前大兴土木所采用的架构,主要是以数据仓库系统为代表提供服务而兴建的数据集成平台,面向企业内部如ERP、财务、OA等多各业务操作系统,集成企业所有基础明细数据,转换成统一标准,按星型结构存储,面向市场经营分析、客户行为分析等多个特有主题进行商务智能体现。这种单个系统数据集成应用架构的主要特点是多对一的架构、复杂的转换条件、TB级的数据量处理与加载,数据存储结构特殊,星型结构、多维立方体并存,数据加载层级清晰。

Orion医院信息集成平台解决方案v2.0

Orion医院信息集成平台解决方案 Orion Health Solution Consulting APAC

文件历史 版本时间作者备注 1.0 2015-01-24 欣初始版本 2.02015-07-26欣添加产品优势、硬件需求、容灾方案和实例解析

目录 1引言 (4) 2系统建设目标及设计要求 (4) 2.1解决问题一:医疗临床信息连续性及相关性 (4) 2.2解决问题二: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再利用 (4) 2.3设计要求 (4) 3Orion Health公司及其系统适用性 (5) 3.1Orion产品优势 (5) 4方案描述 (6) 5硬件需求 (7) 5.1医院规模定义 (7) 5.2小型医院 (7) 5.3中型医院 (8) 5.4大型医院 (8) 6容灾方案 (9) 7实例解析 (9) 8案例展示 (12) 8.1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12) 8.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13) 8.3Inland Empire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 (13) 8.4加拿大阿尔伯塔州 (13)

1引言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这么庞大的系 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分工,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医院信 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这些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 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 逐渐成为医院数字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Orion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方案着眼于在医院部实现医疗临床信息的集成重组,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 最大程度保护医院已有IT系统投资的基础上,建立面向临床面向科研面向集团化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医疗 临床信息的统一访问和深层次利用,促进医院部信息流的通畅,从而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管理质量和医疗科 研水平的提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实现医院部临床信息整合的同时,统一设计和实现临床信息的对外交换共 享的模型,从而方便地实现与社区医疗、区域医疗和公卫系统的衔接。 2系统建设目标及设计要求 系统间的整合、集成和扩展一直都是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兼容,使 得医院整体信息化步履维艰。通过建设一个规的系统集成平台,在IHE、HL7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覆盖医疗所有业 务流程的系统集成规,开发基于规的系统集成平台,为遗留的、当前的以及将来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且标准的 数据交换和工作流协同的平台。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准备着重解决如下两个关键问题和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 2.1解决问题一:医疗临床信息连续性及相关性 基于现有的HIS、CIS、LIS、PACS等应用系统,实现医疗机构部及之间信息的互操作性,需要在医院部的各 个分立的业务系统之间构建基于信息交换标准(如HL7)的医疗临床信息集成平台。 该平台建成后,实现规系统集成的信息交换标准及相应的接口规标准,以信息技术的手段,在更高的层面上 进行信息集成。考虑到当前各个医院部的HIS、LIS、PACS、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辅助系统都已基 本成型,因此医疗服务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与这些已建成系统的业务关联性主要表现在集成层面,除非必要,不强 制要求原有系统进行根本性改造,而是以信息服务的方式或标准映射的方式与医疗服务信息技术共享平台进行信 息服务级衔接。 2.2解决问题二: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再利用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优化流程为向导,以信息标准为基础的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电子化、语义化处理平台,在实现临床信息采集与存储的基础上,实现临床信息的深度利用。 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电子化,就是将各类临床信息整合成一个标准化、可计算的模型。该模型不是一个简 单的医嘱电子化,而是一个能够应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的临床信息模型,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可以针对具体的疾 病和患者情况,选择最佳的医疗计划和技术。 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电子化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将所有电子化的医疗临床信息进行组织,形 成以患者为核心的统一信息视图。借助上面提及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结合病人的主索引机制(EMPI),对HIS、CIS、LIS、PACS等信息系统进行信息集成,以提供完整而准确的病人临床信息。 2.3设计要求 针对集团医院运作的实际需要,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及互操作性,集成平台的设计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先进性:系统必须严格遵循IHE ITI技术框架及卫生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要求,符 合国际医疗信息交换技术发展潮流; 二是可扩展性:系统规划设计必须站在医院的全局高度,充分考虑到医院各个业务系统接入甚至协作医院接 入等互联互通需要,并按照国际标准设计接口,确保今后和新增业务系统或其它院区信息平台的衔接; 三是可靠性:系统应具有高可用性,支持7x24小时工作模式。同时系统提供完备的容灾技术,以利于抗干扰

医院数据一体化整合及建设数据集成平台的体会

医院数据一体化整合及建设数据集成平台的体会 牛启润① 吴向群① 谭志明① 陈荣山① ①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510120,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于1835年11月,是中国最古老的西医院,包括两个院区和一个门诊部。医院目前开放床位1 380张,二级临床部门30多个,年门急诊量170多万人次,年出院患者3.6万人次,年手术量22 000多例。医院的信息系统起步较早,1997年就建立了门诊、住院、药房药库管理,人事工资和财务管理等系统。近几年,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院区之间在2004年已经实现了千兆连接,信息系统也制定了中期发展规划。目前已建成包括HIS、LIS、PACS(RIS)、专科电子病历、体检、财务管理、库房管理、手术麻醉等系统,今、明两年将重点建设电子病历、心电监护等临床信息系统。 1 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系统建设为医院各项业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随着临床提出的需求越来越多,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为此,我们制定了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三年规划,志在打造以患者为中心,面向临床的医院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系统的增多,信息共享问题再次提到日程上来。目前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新旧系统的互联上,还表现在与历史遗留系统的互联及未来升级和扩展的高昂成本上。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也花了很大精力采用紧耦合的方式对其中一些系统进行互联,解决了存在已久的信息孤岛问题。但随着系统的增多,特别是相互之间有数据交换的系统增多,遇到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互联的系统数量上升 此时,其复杂程度和成本就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系统中的任何拓扑改动,或期间进行的系统升级,都很难保证系统之间数据传输不出问题。 1.2 对于已经淘汰的系统来讲 其数据往往在4、5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还将用到,但因为多种原因,这些系统中有价值的数据不能被迁移到新系统。我们的旧门诊系统在2003年已经停止使用,但由于旧的数据财务部门还经常会用到,所以至今还保留并运行着。随着数据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和临床价值的系统的更新换代,可以预见,虽然可以通过新系统抽取整合旧系统的方法来保留旧数据,但代价比较高,且数据未必完整。可以说,若没有更好的替代方式,系统的更新换代必将更为困难,除非能够保证采用同一供应商的产品,但系统的更新换代往往意味着更换供应商。 1.3 未来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通过标准的HL7传输数据或非标准的通过中间表或视图传送数据,虽然暂时解决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但仅仅是一小部分数据被共享,解决了系统运行中数据传输的问题,并未解决数据的完全共享。若需要对临床或运营管理决策而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工作时,还要对各个系统的数据再次操作,浪费人力物力。

大数据处理平台构架设计说明书

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 变更记录

目录 1 1. 文档介绍 (3) 1.1文档目的 (3) 1.2文档范围 (3) 1.3读者对象 (3) 1.4参考文献 (3)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3) 2系统概述 (4) 3设计约束 (5) 4设计策略 (6) 5系统总体结构 (7) 5.1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7) 5.2可视化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11) 6其它 (14) 6.1数据库设计 (14) 6.2系统管理 (14) 6.3日志管理 (14)

1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设计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主要功能是多种数据库及文件数据;访问;采集;解析,清洗,ETL,同时可以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应用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为此,根据“先进实用、稳定可靠”的原则设计本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平台。 1.2 文档范围 大数据的处理,包括ETL、分析、可视化、使用。 1.3 读者对象 管理人员、开发人员 1.4 参考文献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2 系统概述 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分为9个层次,主要功能是对多种数据库及网页等数据进行访采集、解析,清洗,整合、ETL,同时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提供可信的数据。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 ,分为3个层次,在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大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3 设计约束 1.系统必须遵循国家软件开发的标准。 2.系统用java开发,采用开源的中间件。 3.系统必须稳定可靠,性能高,满足每天千万次的访问。 4.保证数据的成功抽取、转换、分析,实现高可信和高可用。

统一集成平台

统一集成平台 实现对各个城市业务部门和业务系统的界面集成、数据集成、服务集成、流程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数据标准统一,全面的综合分析、呈现、多部门智能业务协同和城市管理综合智能分析。真正的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系统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打破信息孤岛、部门壁垒,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1.集成平台 1、子系统集成 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包括:运管平台内部各子模块有机集成(如:联动指挥、协同治理等)以及外部各委办局现有业务系统等。提供统一、规范的接口,保证数据一致性、接口可扩展性,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平台统一接口规范 集成平台接口主要分为两类:包括主动发起请求方式、被动接收请求方式接口;面对分散的信息数据及数据开放请求,系统需要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包括接口规范、数据参数、调用方式,传输协议等。 3、服务管理与集成 主要通过对下层提供的各类基础服务、如视频平台、地理空间平台、数据平台等进行统一的服务化封装、处理及管理,以便为构建上

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统一支撑平台,作为集成系统的服务总线。 4、流程管理与集成 通过整理现代化数字城市各个领域业务规则和执行过程,抽象出工作流流程模板,为集成系统提供工作流引擎支撑。 5、集成系统管理 实现集成系统的统一管理,包括各个子系统配置管理、统一功能导航管理等。 系统管理:实现对需要集成的内部\外部子系统基础信息进行集成配置管理,包括系统名称、服务地址、排序等信息。 导航管理:以子系统为单位统一集成平台的功能导航目录,支持对系统、模块、页面、按钮的目录树管理,实现用户自定义、统一的功能导航。 按钮管理:对各个子系统的按钮进行管理,集成平台内置通用按钮,当通用按钮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为子系统自定义按钮。 自定义门户:将各个子系统统一门户展示,用户可自定义将功能导航中的系统、模块、页面作为门户展示,并可根据使用需求,对门户展示进行排序布局。 6、统一门户 (1)单点登录 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结合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用户只需要登录、认证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授权的应用系统。用户不需要多次登录,同时简化系统的用户账户管理。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 设方案

目录 1.建设背景 (6) 2.建设目标 (7) 2.1实现医疗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 (7) 2.2实现医院数据中心建设 (7) 2.3提供管理决策及临床决策支持 (8) 3.设计原则 (8) 统一性 (9) 实用性和先进性 (9) 安全性和可靠性 (9) 开放性、互连性和标准化 (10)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10) 经济性与投资保护 (10) 易管理和易操作性 (10) 整体设计和多种应用相匹配 (11) 可维护、可管理性 (11) 4.建设方案 (11) 4.1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难题 (11) 4.2医院集成平台总体框架 (14) 4.3标准化数据中心 (16) 4.3.1建立数据中心的意义 (17) 4.3.2共享基础信息库 (19)

4.3.3原始业务信息库 (20) 4.4.4交换信息库 (20) 4.3.5临床文档库(CDR) (21) 4.3.6临床数据中心构建方法 (24) ODS(操作数据存储) (25) 数据仓库 (27) 医学知识库 (28) 4.4数据交换层 (31) 4.1.1.数据交换层总线技术特点 (34) 4.1.2.数据交换总线功能特点 (36) 4.1.3.基于数据交换服务总线的业务数据交互 (37) 4.1.4.跨医院信息交换平台 (39) 4.5公共消息服务平台 (40) 4.1.5.支持HL7引擎服务部件 (41) 4.1.6.适配器服务部件 (44) 4.2.Ensemble集成平台中间件 (46) 4.2.1.Ensemble HIE 构成组件 (46) 4.2.2.Ensemble HIE 设计原则 (50) 4.2.3.Ensemble HIE 技术特点 (51) 4.2.4.Ensemble HIE 功能介绍 (56) 病人主索引(MPI) (60) 4.2.5.病人主索引功能 (62) 4.3.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平台 (66) 4.3.1.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平台主要功能 (67) 4.3.1.1.单点登录 (67) 4.3.1.2.身份管理 (68) 4.3.1.3.授权管理 (68)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大数据整合集成解决方案

数据集成,主要是指基于企业分散的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再集中、再统一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有新的、不同的数据产生,就不断有数据集成的步聚执行。企业有了五年、八年的信息化发展,凌乱、重复、歧义的数据接踵而至,数据集成的空间与需求日渐迫切,企业需要一个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r)系统来统一企业的产品信息、客户信息;企业需要一个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系统来提高领导层的决策意识,加快市场战略调整行动;企业需要一个数据中心(Data Center)系统来集中交换、分发、调度、管理企业基础数据。 数据集成的必要性、迫切性不言而喻,不断被推至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首要位置。要实现企业数据集成的应用,不光要考虑企业急需集成的数据范围,还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数据集成的架构、能力和技术等方面内容。从数据集成应用的系统部署、业务范围、实施成熟性看主要可分三种架构。一种是单个系统数据集成架构、一种是企业统一数据集成架构、一种是机构之间数据集成架构。 企业统一数据集成架构,组织结构较复杂的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尤为偏爱这种数据集成的架构,因此类单位具有业务结构相对独立、数据权力尤为敏感、数据接口复杂繁多等特征,更需要多个部门一起协商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平台,来解决部门之间频繁的数据交换的需求。如金融机构、电信企业,公安、税务等政府机构,业务独立、层级管理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内部数据交互的复杂性。概括来说此类应用属于多对多的架构、数据交换频繁、要有独立的数据交换存储池、数据接口与数据类型繁多等特点。

对于企业管理性、决策性较强的信息系统如主数据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系统等数据可直接来源于数据中心,摆脱了没有企业数据中心前的一对多交叉的困扰,避免了业务系统对应多种管理系统时需要数据重复传送

大数据平台技术框架选型

大数据平台框架选型分析 一、需求 城市大数据平台,首先是作为一个数据管理平台,核心需求是数据的存和取,然后因为海量数据、多数据类型的信息需要有丰富的数据接入能力和数据标准化处理能力,有了技术能力就需要纵深挖掘附加价值更好的服务,如信息统计、分析挖掘、全文检索等,考虑到面向的客户对象有的是上层的应用集成商,所以要考虑灵活的数据接口服务来支撑。 二、平台产品业务流程 三、选型思路 必要技术组件服务: ETL >非/关系数据仓储>大数据处理引擎>服务协调>分析BI >平台监管 四、选型要求 1.需要满足我们平台的几大核心功能需求,子功能不设局限性。如不满足全部,需要对未满足的其它核心功能的开放使用服务支持 2.国内外资料及社区尽量丰富,包括组件服务的成熟度流行度较高 3.需要对选型平台自身所包含的核心功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易用其API或基于源码开发4.商业服务性价比高,并有空间脱离第三方商业技术服务 5.一些非功能性需求的条件标准清晰,如承载的集群节点、处理数据量及安全机制等 五、选型需要考虑 简单性:亲自试用大数据套件。这也就意味着:安装它,将它连接到你的Hadoop安装,集成你的不同接口(文件、数据库、B2B等等),并最终建模、部署、执行一些大数据作业。自己来了解使用大数据套件的容易程度——仅让某个提供商的顾问来为你展示它是如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亲自做一个概念验证。 广泛性:是否该大数据套件支持广泛使用的开源标准——不只是Hadoop和它的生态系统,还有通过SOAP和REST web服务的数据集成等等。它是否开源,并能根据你的特定问题易于改变或扩展?是否存在一个含有文档、论坛、博客和交流会的大社区? 特性:是否支持所有需要的特性?Hadoop的发行版本(如果你已经使用了某一个)?你想要使用的Hadoop生态系统的所有部分?你想要集成的所有接口、技术、产品?请注意过多的特性可能会

工业互联网火力发电大数据集成平台

国华电力大数据应用案例 工业互联网火力发电大数据集成平台

引言: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 的重要基石,不仅是实现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的重要依托,也是落实国务院发改委关于深化“互联网+”智慧能源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实现管控模式、管理手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的全面创新,融入能源互联网,建设“能量-信息-价值”互联互通的智能电力企业,在国家能源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国华电力公司构建了电力生产大数据平台,并开展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 一、项目概况 国华电力公司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组织和有效管理,为数据访问提供统一透明通道,来满足各类业务应用需求。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提升了公司大数据处理能力,可全面满足发电生产运行信息、能耗信息、电量信息、设备状态信息等数据服务与管理,为优化运行、状态评估、故障预警、发电生产集控运行等应用奠定基础。 1.项目背景

国家能源集团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创新驱动、价值创造”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在电力板块,集团以持续创造价值为宗旨,提出建设智能电力,打造全绿色电力。智能电力离不开,智能化电站,智能化电站是在数字化电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运用了各种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形成的以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电站。电站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导致现场总线、智能仪表、传感器、摄像头等新型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大量应用,造成了数据采集量的急剧增大,数据采集的多样化与多源化的情况日益显现,在智能化电站产生了,数据采集的范围越来越广,采集频率越来越高,数据类型越来越多,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产生速度越来越快的现象,为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 2.项目简介 1、电厂面对大规模且种类多样的现场数据,传统的应用软件已经很难处理。 有必要运用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通过在智能化电站的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数据的利用范围与利用方式,让数据赋予电站新的生产运营能力,并从中发现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满足智能电站的生产与运营。 2、本项目通过构建国华电力公司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电力大数据分析与应 用的关键技术路径、核心技术内涵及其应用方向的研究,实现数据集成 与治理服务,为国华公司建设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系统集成服务、大数据 开发、应用、发布服务提供基础支撑,为电厂本质安全提升、智能诊断、 运行优化、经营决策等业务领域的软课题研究提供实践环境。 3.项目目标 1、探索从以流程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建立以大 数据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全业务、全类型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存储、整合、建模、分析”,全面支撑国华电力数据应用需求,为电厂提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运行工况、经营决策提供分析诊断和决策支持服务。支持电厂海量设备高并发接入、支持微服务形式的应用开发、支持关键应用的垂直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增强管理水平,为员工提供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在此基础上,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详细描述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详细描述 一、综述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医疗机构内相关系统的数据通过清洗、转换后汇集到临床数据中心,并对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互连互通,降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支持通过可视化工具自动生成标准的数据共享服务接口向第三方提供数据服务。平台应由前置统一网关、通讯中间件、工作流引擎组成,并提供数据元规范、主索引服务、数据校验服务和公共管理服务等。包括如下功能: 二、数据采集引擎 通过数据采集引擎库或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本地标准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定义平台质量监控的对象等,要求对数据源的定义通过界面化的操作即可完成,系统可以从数据库表、视图或SQL 方式创建检查数据源,支持建立多个数据源。 1)采集HIS、LIS、EMR数据,并进行清洗、转换、标准化,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 2)采集超声报告,超声、病理、内镜影像数据(DICOM或JPG),并进行清洗、转换、标准化,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 3)采集PACS检查报告、原始DICOM影像数据,并进行清洗、转换、标准化,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 数据采集主要是由采集服务器,通过HTTP 协议和Restful 技术把数据上传并缓存在WEB 及消息服务器上,WEB 及消息服务器可以缓存一周的数据

上传量,数据上传后,再由消息处理服务进程(MPS)进程完成数据的最终清洗及格式,并最终入库存储。台标等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文件系统(S2DFS)中,log 或者行为等结构化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MongonDB)中。参见如下数据采集/ 存储流程图: DMQ 是一个分布式的消息服务平台,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名字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能提供一种高性能、可靠的、可扩展的、分布式的、可配置关键特性。 三、数据交换引擎 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数据通信的互连通路的渠道,用于处理各类消息的发送接收、数据校验、内容过滤和版本检查等需求,对可用连接、数据源等系统资源根据预设规则进行动态分配管理。 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后的数据,依照对照表的要求进行转换,并写入到新系统。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交换系统实现。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于洁,陈功,沈宫建 [摘要]随着现代医院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信息系统将越来越多的被投入使用。不同信息系统的构架设计、实现手段和开发环境都有差异,一般而言这些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交互。医院需要建立个提供各个子系统之间高效数据交互的集成平台,结合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跨系统整合。文章从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设想和构建实际出发,提出了数据集成平台设计理念、构架模块方面的理论设想,并将在实际建设中加以进一步验证和落实。 [关键词]数据集成;平台;架构设计 1 系统建设思路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各种医疗信息系统的高效运作。随着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充实,将会有更多不同的信息系统加入医院工作流程,在不同的医疗领域发挥作用。 这些信息系统可能分别由不同的公司研发,其设计理念、开发环境、模块接口等都各不相同,更不可能彼此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是采用了传统点对点通信模式的方法,这样的方式需要每两个系统之间都有专用的接口,且当有新系统添加进来的时候,也必须要单独为每个子系统开发与新系统相应的接口,工作量极大。这样的专用接口也存在很大风险,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中断医院正常的医疗业务流程。 因此,需要建设一个能与全院所有医疗信息系统直接沟通的数据集成平台,以此为中介,实现各 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 1)基本原则 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的基本建设原则包括: (1)实用性 项目是新型研发型项目,在国内同行业尚未有成熟案例的情况下,创新性地提出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的建设思想。同时,本着保护投资的原则,采用业界先进的技术架构和开发工具,以免费开源的ICE中间件为核心,立足自主研发,力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平台系统。 (2)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性要保证交换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备份等安全机制。 平台系统软件自身的安全性,一旦交换平台或任一子系统发生故障,不影响现有子系统的正常运 行,确保医院日常业务的正常流转。 平台系统提供灵活、多样的交换模式,具有严密的监控策略,可以随时定义、调整业务数据的流转方式。提供完善的应急措施,建立故障情况下的紧急响应预案。 (3)稳定性 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的成功研究实施,将成为江苏省中医院的核心业务应用,因此,平台系统软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方面,业务流程的规范定义必须符合医院现有的业务应用,又具有前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整合协同平台得主要功能就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得、相互不一致得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得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得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得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得安全性及共享数据得互操作性与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得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与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与共享数据得交换服务与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就是交换平台得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得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得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得数据共享与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就是公共基础平台得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得、高效得、安全得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与各业务部门得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与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得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得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得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得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得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得协调数据服务。

医疗集成平台

基于soa的企业服务总线的集成平台 1、概述 根据医院数据集成要求,系统提出了基于SOA 的企业服务总线软件架构,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企业服务总线提供细粒度、标准化、灵活性及平台无关性的服务,实现企业内部各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企业服务总线技术采用总线结构将所有应用系统互联,当某个应用系统和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时,无须知道通信系统的地点、所用标准和平台,只须将消息发送到企业服务总线。当消息进入企业服务总线时,企业服务总线根据双方的协议标准进行消息处理、路由选择等操作,按路径将消息发送到目的地。 从功能上看,企业服务总线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企业服务总线是逻辑上与SOA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致的服务集成基础架构,它提供了服务管理的方法和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中进行服务交互的功能。 2、总线特点 1)松耦合。企业服务总线在服务客户端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了一种中阶层,这种中阶层可以提供消息传输和安全技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包装原有的服务,并为新客户端提供传输能力。 2) 位置透明。位置透明是一个对服务客户端隐藏服务端点物理位置的策略。企业服务总线可以注册和管理企业内所有服务的位置,这提供了一个服务客户端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抽象层,可以更灵活的管理服务,并且增强了添加和删除服务提供者的可操作性,并且不会影响服务的客户端。

3) 企业服务总线是一个中间层,存在于服务客户端和服务提供者之间。这层为架构的附加值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当客户使用SOA 上的服务时,企业服务总线可以进行多个操作,它可以改变收到和发送消息的数据和Schema;根据消息的内容,智能的把消息路由到不同的服务端点。 4) Schema 转换。企业服务总线发布的Web Service 的Schema 可以与表达该Web Service 的业务服务所使用的不相同。当用户规范分类以及与其他Web Service 聚合或编排的时候,这个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5)服务聚合。企业服务总线服务间的调用可以当做一个Fa以cade模式使用,使一系列的Web Service 调用作为一个Web Service 出现。服务聚合按照这种模式来运行,当调用一个代理服务时,多个 Web Service 会被调用,返回唯一的结果。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条件判断逻辑来定义哪些底层的服务会被调用以及调用的次序来实现服务的编排。 6)负载均衡。企业服务总线在架构中的位置决定了企业服务总线适合对那些跨多服务点对点的请求做负载均衡。当把一个业务服务Web Service 注册到企业服务总线后,可以指定运行该业务服务的服务端点列表。可以通过修改这个列表,添加或删除服务端点,并且激活修改而不需要从新启动服务总线。 7)强制安全性。企业服务总线作为服务的协调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该使用集中的方式来增强安全,这就允许了更大范围的标准化以及对安全问题进行控制,通过策略驱动的框架来牵制安全。使用此安全策略意味着可以在每个Web Service 服务外部创建和应用安全标准。 8) 监控。企业服务总线在SOA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健壮的方式来监控企业服务总线的状态,包括主动式和响应式。主动观察服务总线性能的能力,有助于优化服务总线提高其性能。随时跟踪性能有助于制定企业服务总线的扩展计划。响应式监控可以对特定条件设置警告。 3、系统集成方式 系统服务总线上建设数据总线,主要由服务总线支撑的主数据管理平台构成。主数据管理平台从技术层面实现主数据的集中管理,支持主数据的收集、梳理、清洗、整合、审批、发布全过程,形成主数据的统一信息视图。能够从不同服务间的通信与整合、企业主业务数据的共享方面满足大型企业的灵活多变的业务需要,并能为企业在业务运营及IT 支撑。

基于BI的数据集成展现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BI的数据集成展现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李 军 杜 勇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北京100073 )摘 要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展现数据中心整合接入的数据,进一步发挥数据中心的行业价值和建设成果,数据集成展现分析平台的建设必不可少。文中在梳理总结BI技术用于数据展现分析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对依托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展现分析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以北京市为例,对构建交通行业数据中心数据集成展现分析平台的流程和效果进行了实例应用和总结。平台实现了数据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展现和分析,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报表输出等功能,为交通运行管理和业务决策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 数据中心;商务智能;展现;报表;交通 中图分类号:U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3/j .issn 1674-4861.2012.06.032收稿日期:2012-07-31 修回日期:2012-11- 28第一作者简介:李 军(1979),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数据处理分析及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等.E-mail:leejun@bjjtw.g ov.cn0 引 言 随着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建设了满足自身业务处理需要的业务应用系统。但由于不同应用系统在不同时期独自建立,系统从业务应用和数据关联上缺少总体规划和设计协调, 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共享存在困难,使得各个部门、单位之间形成了一条条“数字鸿沟”,大量的数据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无法满足综合业务处 理、公众信息服务和政府决策数据支持的需要[ 1] 。因此,研究和建设跨部门、跨业务的集数据采集、处理、共享交换和综合利用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交通数据中心己成为当前交通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行业业务信息化系统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阶段,而数据集成展现平台则是数据中心的重要应用体现。数据中心内的各数据生产系统从各个不同的业务角度部分实现了本业务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展现,对提高本行业本部门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系统服务的主要业务方向不同,其部署环境和平台、数据库种类版本也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孤岛,经常出现“数据到处要,报表不一样”的尴尬情况。各个业务数据生产系统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统计口径和格式的不 一致容易导致出现不全面、 不正确的数据,会让日常工作人员和高层决策人员不能较充分地利用好数据。基于此,为使建设的数据中心能够为业务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标准、统一、高效的服务,亟需依托数据中心整合的数据资源建立集成统一的数据展现分析平台。 本文在分析BI(business intelligence)发展趋势及其用于数据中心展现分析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集成展现分析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最后以北京市交通行业数据中心数据综合展现分析平台建设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 1 BI数据展现分析现状及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可以获得的内部和外部数据不断增长,但是利用数据的效率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用户难以在海量的数据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由于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各种不同来源的数据在格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难以进行比较、衡量和利用,使得数据支撑业务工作和决策难度加大。为了解决数据处理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商业智能应运而生。BI的定义最早由Gartner Group于1996年提出,他将商业智能定义为由数据仓库、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以帮助企 业决策为目的的技术及其应用[ 2] 。0 51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年6期 第30卷 总173期

大数据平台技术框架选型

大数据平台技术框架选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大数据平台框架选型分析 一、需求 城市大数据平台,首先是作为一个数据管理平台,核心需求是数据的存和取,然后因为海量数据、多数据类型的信息需要有丰富的数据接入能力和数据标准化处理能力,有了技术能力就需要纵深挖掘附加价值更好的服务,如信息统计、分析挖掘、全文检索等,考虑到面向的客户对象有的是上层的应用集成商,所以要考虑灵活的数据接口服务来支撑。 二、平台产品业务流程 三、选型思路 必要技术组件服务: ETL >非/关系数据仓储>大数据处理引擎>服务协调>分析BI >平台监管 四、选型要求 1.需要满足我们平台的几大核心功能需求,子功能不设局限性。如不满足全部,需要对未满足的其它核心功能的开放使用服务支持 2.国内外资料及社区尽量丰富,包括组件服务的成熟度流行度较高 3.需要对选型平台自身所包含的核心功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易用其API或基于源码开发4.商业服务性价比高,并有空间脱离第三方商业技术服务 5.一些非功能性需求的条件标准清晰,如承载的集群节点、处理数据量及安全机制等 五、选型需要考虑 简单性:亲自试用大数据套件。这也就意味着:安装它,将它连接到你的Hadoop安装,集成你的不同接口(文件、数据库、B2B等等),并最终建模、部署、执行一些大数据作业。自己来了解使用大数据套件的容易程度——仅让某个提供商的顾问来为你展示它是如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亲自做一个概念验证。 广泛性:是否该大数据套件支持广泛使用的开源标准——不只是Hadoop和它的生态系统,还有通过SOAP和REST web服务的数据集成等等。它是否开源,并能根据你的特定问题易于改变或扩展是否存在一个含有文档、论坛、博客和交流会的大社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