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_张玮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_张玮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_张玮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_张玮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

张玮张德禄

(山东大学,济南250100;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071)

提要:隐喻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其重心已逐步由词汇句法层面向篇章和话语层面转移。人们虽已认识到隐喻在语篇连贯和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但很多研究侧重隐喻在语篇中的修辞功能。本文拟从认知、语义以及语用三个维度对语篇中的隐喻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揭示这些特征对于语篇连贯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隐喻;认知特征;语义特征;语用特征;语篇连贯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1-0099-5

M etaphorical Features and D iscourse Coherence

Zhang W e i Zhang De-lu

(Shandong U n i versity,Ji nan250100,China;O cean U n i ve rs i ty o f Ch i na,Q i ngdao266071,Chi na)

A fter pro lifi c i nvesti gations into m etapho r over t he past few years,the focus of me tapho r research has sh ifted from lex ical and syn tacti ca l levels to discoursal l eve.l A lt hough t he ro l e of me tapho r i n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co m prehensi on has been recogn ized,m ost o 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are still conce rned w ith t he rhetor ica l functi on o f m etaphor i n d i scourse.T he present paper,how eve r,atte mp ts t o prov i de an i ntegrated ana l ysis o f cogn iti ve,se m antic and pragma ti c features of m etaphor so as to explica te their con tri buti ons to the study o f discourse coherence.

K ey word s:m etapho r;cogn iti ve features;se m antic fea t ures;prag m atic fea t ures;d iscourse coherence

1引言

隐喻思维的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审视另一类事物,是联系不同事物(范畴)的重要手段(Lakoff&Johns on1980:5)。Gen ter等人指出,隐喻产生和理解的基本机制是/类比0(Gen ter 1988)。通过大脑中的类比迁移,我们可以发现和创造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把一个概念转化为另一个概念。在理解语篇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试图在篇内和篇外不同的语言或非语言项目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获取语篇的连贯性,这一点正好体现了隐喻的上述运作机制。语篇中的隐喻使用不仅是一种修辞学和美学意义上的润饰,更是对语篇本身起到组织与构建作用(Steen1994, Goat l y1997,Ponterotto2000,Ca m eron2003)。本文旨在从认知、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揭示隐喻的主要特性对语篇连贯的重要作用。

2隐喻的认知特征与语篇连贯

从认知的角度讲,隐喻是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或者是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这样,语篇的部分之间就通过这种映射和互动联系起来,组成连贯的语篇。

2.1映射性

在映射过程中,始源域中的空位、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特征以及始源域的知识均被转移到目标域上(L ako ff&T ur ner1989:63-64)。例如:1I would descri be life i n ter m s of a journey. But w e.re w al k i ng t hrough i.t So m eti m es w e see clearl y,and other ti m es it.s dar k and h i dden.And you can still w alk and t h i nk through i.t And w alking t hrough i,t i n w a l k i ng through a dar kness,you co m e to a fuller understand i ng.A sense of i.t And s o m e-t i m es tri pp i ng and falli ng.And yet still/co m e f o llo w m e0is w hat you have to re m e m ber.G et up aga i n and cont i nue on the jour ney.(Goatly1997)在例1中,作者使用了L I FE I S A J OURNE Y 这一隐喻式。始源域(J OURNEY)向目标域(L I FE)的具体映射过程可以归纳为4个类别,分

99

2008年第1期总第140期

外语学刊

FORE I GN LANGUAGE R ESEARCH

2008,No.1

Seria lNo.140

别是:(1)图式空位映射:把旅行图式里的/路程0空位映射于生活图式,创造出一个/生命之路0的空位,在生活域里形成一种/人在旅途0(w a l k t hrough it)的概念;(2)关系映射:将/旅行者0和/目的地0的/到达0关系投射在生活域里,形成/人0与/人生目标0之间的/实现0关系;(3)特征映射:旅途中往往会遭遇/迷茫0(dark and hid-den)和/坎坷0(tri ppi ng and falli ng),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4)知识映射:在旅途中我们应学会/冷静思考0(thi nk,understand)和/持之以恒0 (get up again and continue),这一知识对于人生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该语篇通过这4类映射关系,把始源域和目标域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

L i ao(1999)将隐喻视作一种组篇策略,提出了三种由始源域和目标域所构成的/语块映射0 (chunk-m apping)方式。(1)平衡接续型(ba-l anced fo llo w-up m appi ng):指本体和喻体在语篇中被作者赋予了相同的地位,形成一种对称的、且前后接续的映射结构。例如:

o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5礼记#学记6)

例o先描述了喻体(玉、琢、成器),随即将其对称地映射到了本体(人、学、知道)上,使两者前后紧密相连,形成连贯的片段。(2)并行推进型(para llel prog ressive m app i ng):指不同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在语篇中各自形成互动的、对应的映射模式(其中常有一个映射控制了其他映射),借此推动语篇向前发展。例如:

?生活是一部大书。日是它的标点,月是它的段落,年是它的章节。(牛克京,5时文选粹#第三辑6:159)

在例?中,本体(生活、日、月、年)和喻体(大书、标点、段落、章节)实现了整体互动,语篇意义因此得以推进。而且其中的第一个映射(大书y 生活)对后续的其他映射关系划定了范围,起到了制约作用,从而组成连贯的片段。(3)倾向型(lopsi ded m apping):指作者在语篇中运用某种隐喻时,突显了本体或者喻体,从而打破了本体和喻体间的平衡,语篇围绕着被突显的一方展开。上文的例1便属此类,作者开门见山地将/life0比作/journey0之后,将叙述重心转向意义更为具体的喻体(journey)上,以此来理解较为抽象的本体概念(life),通过/概括)具体0关系使语篇连贯。

2.2互动性

互动性的作用是在由喻体向本体映射的过程中,对本体和喻体各自概念域的进一步限制和选择。B lack(1993)对这种互动性作了更为详尽的阐释,认为由于本体的存在使得我们只能选择喻体的部分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本体,使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对后者的特性进行/过滤0。K ovec-ses的看法与此不谋而合,他认为在隐喻处理时,对本体的理解仅需运用喻体的某些特征;而本体特征也只有一部分被突显出来(K ovecses2002: 79-82)。例如:

?The fog co m es

on litt le cat fee.t

It sits looking

over har bor and city

on silent haunches

and then m oves on.(Carl Sandburg,F og)例?把雾的移动比作了猫的运动。雾本身的特性制约了猫的运动特征的范围,使之必须与雾移动时的那种轻柔、静谧、飘忽不定等特征相吻合。同时,该隐喻也限制了对本体/雾0的认识,在此我们只须强调雾的喻体特征,即与猫相关的一些生理特征,如fee,t sits,looking以及haunches 等,而掩盖了与猫的活动无关的其他物理属性。这样,fog与cat的相关特征便在文中紧密交织在一起,在意义上互为参照,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0的语篇格局。隐喻的互动性与L ako ff 提出的/不变原则0(L akoff1993:215)颇为类似,即隐喻在保留了始源域(喻体)的意象图式结构的同时,又同目标域(本体)的内在结构相一致。

隐喻互动的结果是生成了与原先始源域和目标域均不相同的概念域,这种新的概念结构源于本体和喻体的合成,因而能在语篇中形成所谓的/双重影像0(束定芳2000:190)。这一方面可为语篇引入新信息,提升语篇的信息度并促进信息流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将语篇中表面上不甚相关的事物通过隐喻机制联系起来,在不连贯中发现并重建连贯效应。如例?中的描绘会营造出一种/非雾非猫0的全新意境,但在诗中却又显得浑然一体。

3隐喻的语义特征和语篇连贯

从语义的角度讲,隐喻中的语义蕴涵和延伸扩展了语篇,使语篇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组成连贯的语篇。

3.1隐喻蕴涵

/隐喻性蕴涵0(m etaphorical entail m ent)指某一隐喻内部的相关义项之间可以发生意义转换,

100

由此产生了隐喻映射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语义蕴涵关系(L ako ff&Johns on1980:87-96)。本文认为,在语篇中主要有以下三种隐喻蕴涵方式。

(1)隐喻内蕴涵(intra-m etaphorical en tai-l m ent):在一个隐喻概念中,本体继承了由喻体所引发的蕴涵关系。例如:

?T i m e is treated as if it were so m ething a-l m ost tang ible.W e budget i,t save i,t w aste i,t stea l i,t k ill i,t cut i,t account for i;t w e a ls o char ge for i.t(A.L an i er,Go-Go Am ericans)

例?的隐喻式为/T i m e(时间)是可及物0。本体是ti m e;喻体是/几乎可及的事物0,蕴涵了/可及物可自由处理0的及物性关系,因此它可与budge,t w aste,cut等动词搭配,而这一蕴涵又被本体ti m e继承过来,相应地产生了/时间可以自由处理0的概念,因而出现了下文一系列与上文相互连贯的描述。

(2)隐喻间蕴涵(i nter m etaphorica l en tai-l m ent):不同的隐喻概念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语义蕴涵,使得这些隐喻意义能够彼此相连。例如:

?A ll nature i s but art unkno wn to thee;

A ll chance,direction wh ich thou canst not see;

A ll discord,har m ony not understood;

A ll partial ev i,l un ivers a l good;

And,s p ite of pride,i n erring reason.s spite,

One truth is clear,-W hatever I S,is RI GHT..(A lexander Pope,A n E ssay on M an) Pope在诗中并置了4个不同的隐喻:/自然是艺术0、/机缘是潮流0、/失调是融洽0以及/祸患是造化0。不过它们并非彼此孤立,而是蕴涵了一个共同的哲理,即/存在就是合理0,这样它们便融合成为一个意义整体,形成连贯的语篇,同时反映了作者保守的君主专制思想。

(3)层级性隐喻蕴涵(h ierarchical m etaphor-i ca l enta il m ent):一个隐喻式在宏观上统领了语篇中的其他隐喻式,整个语篇围绕着该隐喻所设定的框架层层铺开。例如:

?A ll t he wo rl d.s a stage,

And a ll the m en and w o m en m ere l y p layers: (Shakes peare,As Y ou L i ke I,t Act7,L:139)

在此,莎士比亚把/世界0喻为/舞台0,接着由喻体/舞台0引出了一个贯穿后文的蕴涵链条: /舞台0(stage)y/演员0(p l ayers)y/退场和出场0(ex its and entrances)y/角色0(parts)y/婴儿/学生/情人/士兵/法官/老人/儿时重现0(in-fant/schoolboy/lover/s o l d ier/justice/pantaloon/se-cond ch il d is hness),既彰显了全段的隐喻主题(人生是一部戏),又令语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组成连贯的语篇。

3.2延伸性

在隐喻蕴涵的基础上,本体和喻体还可在互动机制的激发下在语篇的局部区域形成语义上的延伸(ex tensi on),从而配合其他的非隐喻性衔接机制实现语篇意义的动态推进。隐喻的延伸性主要有以下两类。(1)交互式延伸(m ut ua l exten-si on),指本体与喻体同现于语篇,但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不同。比较常见的有/本体一致型0、/喻体一致型0、/重复型0、/并列型0和/对称型0等五种。例如:

à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丝绵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彭名燕,5母亲6)

áU rs u l a could not help drea m i ng o fM oloch.

H er god w as not m il d or gentle,neither L a m b nor Dove,If she cou l d destroy the co lliery and m ake all t he m en of W igg iston out of w or k,she w ou l d do i.t L et the m star ve and g r ub in the earth for r oots, rather t han serve such a M o l och as t h is.(D.H. L a w rence,T he R ainbo w)

?It s ee m ed that a wo r d was an ob ject,round and s m oo t h,a go lfball of a th i ng that he cou l d just about m anage to ge t thr ough h is m outh,T he gol-f ba lls e m er ged fro m his m outh.(Goatly,1997: 256)

l v W hose ga m e w as e mp ires and whose stakes w ere thrones,W hose tab le earth)w hose dice w ere hu m an bones.(G eorge Byron,T he Age o f B r onz e) l w P leas ure.s a si n,and so m eti m es si n.s a pleasure.(Geo r ge Byron,Don J uan)

例à中的喻体不同,而本体一致;例á的本体相异,但喻体相同;例á中的本体不变,喻体亦保持稳定。以上三种延伸类型都在本体与喻体间形成一种同指关系(co-reference),使语篇能够紧紧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从而使语篇部分形成连贯的语篇。例 l v里的本体和所对应的喻体各不相同;例 l w的本体和喻体则在第二个句子里发生了位置

101

对调。这后两种类型可使本体和喻体在语篇内实现不拘一格的语义搭配,从而产生一种同延关系(co-ex tensi on),从而使语篇形成连贯的整体。

(2)替换式延伸(s ubstitutive ex tensi on):本体和喻体的其中一方往往不被明确表述出来,而直接由另一方代替,表现为/本体式延伸0和/喻体式延伸0两种。例如:

l x It(the s ea)keeps eter nal wh is peri ngs a-round

Deso late shores,and w ith its m i ghty s w ell

G luts t w ice ten thousand C aver ns.(John K eats,On the Sea)

l y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5七步诗6)

例 l x中的隐喻是/大海是人0。但我们仅能在该段中找出本体(大海),而喻体(人类)则被隐含起来,只是通过wh is peri ng和g l uts这两个动作间接体现,属于本体式延伸。在例 l y中,作者实际上是把/兄弟0比作了/豆0和/豆萁0,反映了手足相残的残酷现实。但全诗始终未见/兄弟0二字,而是以/豆0与/豆萁0的视角来反衬出上述隐喻主题,是典型的喻体式延伸。

4隐喻的语用特征与语篇(话语)连贯

4.1意图性

说话人(s peaker,简称S)在发话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意图,而隐喻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强话语的意图性。因为从语用的角度看,隐喻通常是违反交际中的/合作原则0(cooperat i ve pri nc-i ples),进而产生会话含义的结果(何兆熊2000: 164)。我们认为,隐喻性话语是否前后连贯取决于两个条件:(1)H须对S的意图表示认同,即确认对方话语中含有隐喻且要求本方也作出相应的隐喻性理解;(2)H对S的意图进行解析,不仅要弄清楚对方话语中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还要推知所隐含的喻底(ground)及其具体所指,亦即S 的真实意图。其中,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在例 l z中,牛群话中的/炒作0本应视作一种隐喻性表达,而赵本山却将其理解为字面意义,将/炒0与/炖0视为同一语域。如果抛开小品的艺术性不谈,这段话在二人的心目当中实际上是不连贯的,原因是未能满足上文中的第一个条件。

l z赵本山:这鸡真值这么多钱?你可别赔着。

牛群:大叔我跟您说实话,这鸡放在您二老手里头一文不值,但经过我一炒作,炒完了它可就值钱了。

赵本山:那炖完了呢?

牛群:(停顿片刻)啊,那也值钱。(小品5策划6)

交际者在交际中实际上承担了类似于本体和喻体的角色,即一个合作式的交际行为本身可分解为两个涉及交际主体的隐喻式:从生成的角度看,S在交际过程中应站在H的立场制定并调整相应的言语计划,因而必须承担一些H的角色,这时作为喻体的H将其部分特征映射到了本体S 上,即S=H;从接受的角度讲,H在解读话语时只有了解并吸收从S那里映射过来的部分意图,才可能对话语作出合理的推断,即H=S,这时双方的隐喻角色发生了对调。但仅能识别对方是否使用了隐喻还不够,如何将某一隐喻意义在交际中得以延续下去才是保证话语连贯的关键。为此交际双方还须对该隐喻(尤其是喻底)进一步协商。

4.2协商性

如果S在话语中运用了死隐喻或文化隐喻,那么其中的喻底便是约定俗成的,H推断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倘若前者使用了创新隐喻,后者则要通过构建新的相似性来推测喻底的指向(L ako ff &Johnson1980:153-154)。然而这种创造性推理很可能会形成与S意图无关的/过度诠释0 (overinterpretation)。Searle为此曾提出用来限制喻底可能值范围的8条原则(Searle1979:113-120),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隐喻推断的合理性,不过诸如对某一(些)隐喻的识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语境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对主体意图的实际把握(L eezenberg2001)。这表明交际双方并非总能即时而明确地把握对方的意图,隐喻的连贯性阐释是双方互动磋商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协商性的高低将隐喻话语分为弱式协商型(w eak ne-go tiation)、正常协商型(negot iati on proper)和强式协商型(strong negotiat i on)三个等级。例如: l{S:他真是头猪!

H:是啊!整天游手好闲,懒得要命。

S:就是嘛!

l|S:他真是头猪!

H:是啊,太胖了!

S:胖点儿没什么,可就是整天游手好闲,懒得要命。

H:对,是有点儿懒。

S:就是嘛!

l}S:他真是头猪!

102

H:是啊,太胖了!

S:胖点儿没什么。

H:那倒也是。不过他反应也太迟钝了,跟猪脑似的。

S:笨不笨倒也不碍事儿。

H:那你是觉得他整天游手好闲,懒得要命?

S:就是嘛!

具体的评判标准是,如果S使用的隐喻被H 当即接纳并能将其喻底继承下来,表明该隐喻的协商程度很低或根本无需协商(如例 l{);倘若S 的隐喻性表达尽管导致了H对其喻底的误解,不过在S的一次纠正后便可重新达成默契,则反映了该隐喻话语的协商程度适中(如例 l|);如果S 的隐喻式让H产生两次以上的误读,那么双方的磋商就得多次反复,直到对该隐喻取得一致的喻底为止,这便是强式协商(如例 l})。可见,隐喻性话语的连贯程度与主体间的磋商性成反比,而与喻底的可接受性成正比。隐喻通常在双方达成一致时结束,使前后呼应,形成连贯的语篇。

5结束语

本文结合了当前隐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将隐喻的认知、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特征应用于语篇连贯研究。我们将三者分别称作认知隐喻(cogn it i ve m etaphor)、语义隐喻(se m ant ic m eta-phor)和语用隐喻(prag m atic m etaphor),作为篇章隐喻的三个组成部分。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完全并列的。由于隐喻本质上代表了一种基本认知方式,因而语义和语用隐喻均为认知隐喻的具体表现,前两者的蕴涵性/意图性以及延伸性/协商性分别体现了后者的映射性与互动性。此外,每一类隐喻包含的第二种特性(互动性、延伸性、协商性)都是对相应的第一种特性(映射性、蕴涵性、意图性)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本文语料中使用的种种隐喻表达式为通常所指的语言隐喻,它们只是用来揭示上述几种隐喻特征的形式手段,本身并不具备隐喻意义。语言隐喻可以用来形成表层的衔接关系,但语篇的深层连贯效应则涉及这四种隐喻层面的综合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本文采用的语料大多是隐喻性语篇,既然语篇的构建本身带有隐喻性,那么能否运用隐喻理论去系统地阐释那些本身并不包含隐喻的语篇的连贯性呢?对此,我们将另文探讨。

参考文献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B l ack,M.M ore A bout M etaphor[A].In O rtony, A.

(ed.).M et ap hor and T hought[C].Cambr i dg e:Ca m-br i dge U n i versity P ress,1993.

G enter, D.,F a l kenha i ner, B.&J.Skorstad.V ie w i ng

M etapho r as Ana l ogy[A].In H er m an, D.H.(ed.).

Analog ical Reasoni ng[C].N e w Y ork:K lu w er,1988. Ca m eron,L.M et ap hor i n Educati onal D iscour se[M].L on-don/N e w Y ork:Conti nuum,2003.

G oa tly, A.T he Language of M et aphors[M].L ondon:Rou-t

ledge,1997.

K ovecses,Z.M 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 on[M].O x-ford:Ox ford U niversity P ress,2002.

Lako f,f G.&M.Johnson.M et ap hors W e L ive By[M].Ch-i cago:Chicago U n i versity Press,1980.

Lako f,f G.&M.T urner.M ore Than Cool Reason:A F ield Gui d e t o Poetic M et ap hor[M].Chicago:Chicago U n-i ve rsity P ress,1989.

Lako f,f G.T he Conte m po ra ry T heo ry o f M etaphor[A].In O rtony, A.(ed.).M etaphor and Though t[C].Ca m-br i dge:Cambr i dge U n i versity Press,1993. Leezenberg,M.Con te x ts of M etaphor[M].Am sterda m:

E l sev ier,2001.

L iao,M.Z.M etaphor as a T ex tual S trategy i n Eng lish[J].

T ex t,1999(2).

Ponterott o, D.T he Cohesi ve R o l e o f Cogn iti ve M etaphor i n

D iscourse and Conversa tion[A].In Barce lona, A.

(ed.).M etaphor and M etonymy at t he Crossroads:A Cognitive P ersp ecti ve[C].Berli n:M outon de G ruyter,

2000.

Searle,J.Expression and M eani ng[M].Cambr i dge:Ca m-br i dge U n i versity P ress,1979.

Steen,G.Und erstand i ng M etaphor i n Literature:A n Emp ir i-cal App roach[M].L ondon:L ongm an,1994.

收稿日期:2006-05-13=责任编辑王松鹤>

103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诗歌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形式,它既属于文学,又是一种艺术。古今中外,对于诗歌的研究从未间断,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诗歌的美,同时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诗歌作品。目前,多数关于诗歌中隐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修辞角度,我们开始从更广阔的语言学入手,对隐喻的作用进行全方面的总结和概括。本文中,笔者将从英语诗歌入手,结合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对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进行深入的探究。 标签:英语诗歌;语篇;隐喻;语法隐喻 引言: 我们在研究中国诗歌的过程中,经常提到“隐喻”,作为一种修辞,它被用于各类诗歌中。而事实上,隐喻不仅出现在我国的诗歌中,它也常出现在英语诗歌中,并且对英语诗歌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隐喻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其原因就在于诗歌本身的独特性。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它的篇幅非常简短,语言精练,因此它在表情达意上处于劣势。与此同时,诗歌应具有自身的魅力来吸引读者,所以在语言简洁的同时还要富有深意,语言不可过于直白,因此隐喻是弥补诗歌篇幅不足的重要方式。因此,隐喻在诗歌的表情达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 1. 隐喻的概念 隐喻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简而言之,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暗指另外一种事物,第一种事物往往是现实中常见的事物,而第二种事物往往是抽象的、不易感知的。隐喻不同于比喻,它在表达上更具美感,也更符合诗歌表达感情的需要。从表面看来,隐喻是一种奇特的语言想象,但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隐喻往往是诗人主观意识的体现。大自然中的事物是客观的,诗人将这些事物与自身的情感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情感赋予自然界的万物,使客观的事物带有主观的情感。 在使用隐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种事物必须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方便读者理解隐喻的内涵,从而产生共鸣。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提到“杨柳”、“折柳”,我们大多想到离别,原因在于“柳”和“留”是谐音,诗人用杨柳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现象在英语诗歌中也非常常见,例如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此处冬天和春天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代表着希望和未来。通过隐喻,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容易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2.语篇的隐喻性和隐喻的语篇性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以往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多专注于结合文体特色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抑或专注于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研究,而忽视语篇隐喻及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现从语篇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着手,立足于语义整体,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从语篇功能本身出发对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研究,试图为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标签:语篇隐喻;语篇功能;衔接;连贯;语义 引言 纵观隐喻研究历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隐喻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被人们关注。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逐渐认识到,仅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是极其狭隘的。随后,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书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改变了人们对隐喻的看法。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开始了对隐喻的研究,研究了隐喻与思维和生活的关系。同时,Lakoff 和Johnson早在1980年便已经探讨了隐喻在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国内对隐喻的研究也多专注于词汇和句子层面,最初涉及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近年来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1)依然专注于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如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语篇等,多将隐喻的功能与不同语篇的文体特色结合讨论,如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多起到游说民众、唤起普通民众情感共鸣的作用;2)多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结合讨论,且多讨论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及人际语法隐喻;3)针对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的讨论尤其之多,且多单从名词化隐喻语篇衔接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于语篇隐喻这一概念,《外语教育》于2001年刊登的“语篇隐喻及其在新闻报道英语中的具体体现”一文中有明确提及。作者认为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虽“未提到语篇隐喻这一名称”,却“以另一种形式表述出了语篇隐喻的含义”,并提出了自己对语篇隐喻的定义——“语篇隐喻是指从语篇的谋篇和逻辑联系出发,主要借助名词化等语篇衔接手段,使语篇前后,语篇与整个语境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的隐喻形式”(汪文娟,2001)。 基于上述定义,与之前众多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不同:1)本文将立足于语篇隐喻,进一步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隐喻;2)本文认为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不可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因此将把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本文将基于语篇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从语篇分析的衔接手段和语篇连贯着手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论性暗示食物隐喻及其基本分类

科技信息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年第33期0引论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恋人、配偶或性伴侣叫做蜜糖、甜心等等。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异性(包括他们/她们身体的局部或者全部,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食物。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本文把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此后缩写为SSFM )。例如: (1)For so many years /I was good enough to eat:the world looked at me /and its mouth watered. (Sommer &Weiss,2001:36) 该诗句中的主人公是位妇女,现已年老色衰,她把自己比喻为可以吃的食物。 下列另外一个例子: (2)“我是你的生日蛋糕,你吃我吧,你吃———”她闭上眼睛,呓语般地喃喃着。 (杨东明《最后的拍拖》)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把自己比喻为男主人公的生日蛋糕并请他“吃”了她。 尽管SSFM 在日常语言中广泛使用,并几乎涵盖了文学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但长久以来并未引起语言学家们的足够关注。一些学者如福来科纳(1975)、莱考夫(1987)、康尼汉(1999)等曾在各自的研究著作中对其有所涉及,但是他们的分析研究或太过笼统或太过含糊,因而无法对该语言现象做出全面而且令人满意的解析。如:一、他们的研究中几乎没有详细准确的关于SSFM 的定义;二、没有关于SSFM 的恰当分类;三、没有研究总结SSFM 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动因;四、几乎没有关于SSFM 生成机制的研究。本文拟对这类隐喻做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基本分类。 1SSFM 的工作定义 在开始对SSFM 进行定义之前,必须知道SSFM 是什么。但由于 缺乏针对性的系统研究,没有现成的关于SSFM 的具体定义。我们需要确立一个SSFM 的工作定义。可以把SSFM 简单地定义为:当人们把异性,特别是他们的配偶、情人或性伴侣(包括他们的部分或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比喻为可食用物质时,SSFM 就出现了。 2以目标域特点为基础的分类 我们在研究和对比所有从汉语和英语中搜集而来的语料后,总结出SSFM 中目标域的一些特点,即:在一些SSFM 中,男性(包括他们的部分或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供女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男性为目标域);而在另外一些SSFM 中,女性(包括她们的部分或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供男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女性为目标域)。事实上,在不同的SSFM 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对方的性目标。下面,将以目标域的特征为基础,对SSFM 进行分类。2.1目标域为男性 下面用英语中一段诗句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目标域为男性的情况: (3)“So I chewed him up, And spat him out.Delicious!” (Sharon Cameo Franz ,The Delicious Man ) 尽管女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出他是某种可以食用的物质,但“I chewed him up ”(我把他嚼碎)并“spat him out ”(再把他吐出来),然后她得出一个结论:“delicious ”(味道好极了)。在这段诗句中,该男性被比喻为供该女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其实他被视为她的性目标。 汉语中也存在相似例子: (4)这一次,她特别温柔,闭着眼睛,任我的唇在她的脸上滑动,只有睫毛偶尔闪动一下,表明她正在品尝这道佳肴。 (趾环王《不容于世俗的纯美爱情:爱上我的女学生》)男主人公“我”是女主人公的一道“佳肴”———目标域为男性。2.2目标域为女性 接着我们用好莱坞影片中的一段台词,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目标域为女性的情况: (5)“Oh,peach ……You know I can eat peach for hours.”(好莱坞影片《变脸》) 在该影片中,大反派Castor 称一个性感的空姐为“peach ”(桃子,在美国俚语里面一般指年轻美丽的女人),并说道“你知道的,我可以几小时几小时的吃桃子。”在这段台词中,空姐被比喻为供男反派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其实该男性把该女性视为性目标,并向其吹嘘自己的性能力。 同样,汉语中也存在相似例子:(6)我扔下筷子,不吃了,吃朝烟。 (趾环王《不容于世俗的纯美爱情:爱上我的女学生》)女主人公朝烟是男主人公“我”的食物———目标域为女性。 3以源域特点为基础的分类 上节中我们以SSFM 中目标域的特点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基本分类,同样,我们在研究和对比所有从汉语和英语中搜集的语料后,总结出SSFM 中源域的一些特点,即:在一些SSFM 中,各种甜食(包括水果)为源域;而在另外一些SSFM 中,其他可食用物质或未指明的可食用物质为源域。3.1源域为甜食 首先,我们用一个英语语料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源域为甜食的情况: (7)In the room he rents to fuck in ……his private candy box opens for him (Sommer &Weiss,2001:385) 此处,小说中的男主角乔把他的情人比喻为一盒只有他才能享用的糖果,源域为甜食。 接下来是两个源域同样为甜食的汉语例子: (8)庄之蝶……说:“我只说柳月不懂的,柳月却也是熟透了的柿蛋!” (贾平凹《废都》) 小说中的小保姆柳月被比喻为柿子。 (9)我望着面前的胴体。那是奶油,那是蛋白,上面有两点果酱,蓓蕾一样紧实而红润。 (杨东明《最后的拍拖》)3.2源域为其它可食用物质 我们用一个英语语料举例说明一下SSFM 中源域为其它可食用 论性暗示食物隐喻及其基本分类 张庆 (开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情人、配偶或性伴侣比喻为可食用物质。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本文把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并拟对该类隐喻做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基本分类。本文是以内省法为主要手段的定性研究。 【关键词】性暗示食物隐喻;定义;分类 【Abstrac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re exists an interest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 —people have the inclination to compare their lovers, spouses or sexual partners to edible substances.This kind of metaphor contains more or less sexual suggestion 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sex.This thesis names this kind of metaphor sexually suggestive food metaphor and is an attempt to define it and make a basic categorization of it.Most parts of the study will be based on our introspections upon the issue throug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Key words 】Sexually s uggestive f ood m etaphor;D efinition;C ategorization ○高校讲坛○634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314397877.html,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作者:吴媚余涛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9期 摘要:意义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隐喻意义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隐喻理解主要 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以往的隐喻理解理论没有理清隐喻及其意义的本质。认知语言学的具身理论为隐喻及其意义的理解开辟了新的視角。隐喻的意义及其理解需要具身经验及与身体相关的意象图式。 关键词:隐喻理解具身性身体经验 1.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促成人类思维、推理和想象的认知工具,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源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的隐喻思维方式(Lakoff,1987)。通过隐喻思维,人们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利用一个认知域中的经验理解另一认知域的经验,利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Lakoff& Johnson,1980)。隐喻利用身体经验和基本感知范畴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身体性概念和身体经验在隐喻认知中起着核心作用。人的身体在体验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的具身性在隐喻理解研究中理应得到进一步凸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尝试考察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 2.隐喻理解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对隐喻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隐喻理解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和“语用观”(刘正光.2005:1-8)。 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源于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对明喻的缩减。据此,理查兹提出了隐喻的三个方面:主旨、载体和基底。比如,在“Power is poison”中,“power”是主旨,“poison” 是载体,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是基底。根据理查兹的观点,理解“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似点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基底”的理解。布莱克对理查德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没有明确指出听话人是如何理解隐喻的,任意两种事物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比较观”难以明确一个特定隐喻的“相似点”,另一方面对有些隐喻意义的理解并不需要寻找相似点。 布莱克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布莱克认为,主旨和载体之间不仅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还由于差异性而产生张力性,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相似点,布莱克将这种观点发展为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这种观点存在不足之处:“载体”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对“载体”特征理解的不同造成了隐喻意义的模棱两可。列文森根据语义特征提出了另一

(完整word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解读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即下图方式: 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请举出三种隐喻类型的例子

作业3 12外汉1班陈倩倩12043020 请举出三种隐喻类型的例子。 1.结构性隐喻 1.1“爱”的结构性隐喻,爱可以被视为高山,山有高度,有气势,爱是崇高的,也可能是沉重的爱。所以爱有了一下的一些特征。例如: 父母是孩子的爱是以中国崇高的爱。 她的爱我高不可攀。 爱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爱同样也可以是大海,把大海的特征赋予给了爱,于是就有了: 心死了,爱也枯竭了。 幸福的人儿沐浴在爱河里。 他的爱深不可测。 1.2“学习”的结构性隐喻,我们可以将学习知识认为是烹饪食物,学习犹如烹饪食物慢慢从冷到温热最终被煮熟,例如: 学完后再温习一遍会记得更清楚。 2.方向性隐喻 2.1“爱”的方位性隐喻,在形容爱情时,我们认为爱情时美好的,必须努力追求才可得的,因此经常有这样的语句: 他的爱高高在上。 我深深地爱着你。 2.2“情绪”的方位性隐喻,在描写人的情绪是,一般高兴、喜悦、兴奋等积极的情绪我们一般用表示向上方位的词,而悲伤等消极的情绪的方位是向下的。这事引起了我的兴致。 他垂头丧气的,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3.本体性隐喻 3.1无形——有形 3.1.1“爱”的本体性隐喻,爱本来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抽象概念,而人们利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实体或物质来隐喻它,赋予它实实在在具体有形的概念。例如: 我不能接受你的爱。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3.2无界——有界 3.2.1“爱”的本体性隐喻,我们可以将爱看成容器,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他陷在爱中不可自拔。 3.2.2“心”的本体性隐喻,我们也可以把心看成一个容器,里面有喜怒哀乐。例如: 喜悦之情犹如泉水涌入她的心里。 她满心欢喜。 总结:事实上,这三种隐喻方式有各自独立的成分,但也相处交叉的部分,彼此之间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截然分开的。比如“时光流逝”,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把时间当作流水一样的结构性隐喻,也可以认为是用流水来形容时间的本体性隐喻。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 有人把语言比作一部充满了死喻的书籍,所谓“死喻”就是指那些从超乎常规的表达形式发展到常规表达形式、从语言润饰手段变成固定词汇的隐语。这些由形象鲜明、生动的隐喻蜕变为喻义稳定的隐喻性语言就是隐喻语(metaphorical talk)。隐喻语是词汇系统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有隐喻的特点外,还有较强的个性。本文拟从“张力”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隐喻语的特征及其分类问题。 一、隐喻语的特征 库珀(Cooper 1986)在论及隐喻语的范畴和功能时,系统地分析了隐喻语的3个显著特征:系统性强、生成力强、对默契感的依赖性强。它不是多义词,与隐喻(尤其新颖的隐喻)也不尽相同。 1. 系统性 任何隐喻都有自己的形成理据。库珀认为用母喻义(parent sense)来作为隐喻语的理据比 用原义(original sense)更为科学和准确。例如:在“There's no meat to Debussy's mus ic.”中的“meat”就取义于习语“butcher's meat”而非取义于“meat”的原始意义。(Co oper 的1986:122)大多数的隐喻语都可以归属于某一隐喻概念范畴,在同一范畴内的隐喻 语有着共同的理据,这理据就是该系统中的母喻义,如以下各隐喻语都是在“Argument as War”的基础上形成的: His arguments came under attack. His arguments were shot down. H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 His arguments were caught in the trap.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本体是“argument”,喻体是“war”,而句中的隐喻性用法都是说明同一个喻体的行为、性状的词语。这说明在同一母喻义范畴内围绕同一个本体和喻体可以构成X个隐喻性表达方式。隐喻语大都是这样在母喻语义范畴(parent domain)内孕育而生的(Cooper 1986:131-2) 2. 生成能力 系统性说明了隐喻(尤其是母喻)具有很强的生成能力。一个喻体可以生成X个隐喻概念,因为喻体在自己原始意义的范畴内(original domain)所具备的语义特征都有可能被转移到 属于另一语义范畴的某个词项上。这种潜在的生成能力使得一个稳定隐喻(established met aphor)可以不断地生成新隐喻或隐喻性语言。例如:围绕着“war”这一喻体,有关“argum ent”的隐喻概念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win the argument(win the war),abandon an argu ment to one's opponent(abandon a city to the enemy),engaged in an argument(engag ed in a battle)等等。 库珀认为这种生成能力是区别隐喻语与多义词的重要依据。多义词各意义之间一般缺乏联系,没有系统性,而隐喻语同一母义所生成的各引申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更换了同一本

隐喻学 短语句子

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an eye for eye and tooth for 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cannot see beyond the length of one's nose 鼠目寸光 make eyes at sb 向某人送秋波 apple in one’s eyes 心肝宝贝 A thron in the eye 眼中钉 pull the wool over one’s eyes 哄骗 the eagle eye 锐利的眼光 fishy-eyed 狡猾的目光 evil-eyed 狠毒的眼神 green eye 眼红,嫉妒 black eye 发青的眼圈 pink eye 传染性角膜炎 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 . 出师不利 get off on the right foot 开门红 put one’s best foot forward想尽量给人好印象 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 讲话不得体说走了嘴 have one's foot on the neck of another person 残暴的控制别人 vote with feet(议会政治中)不予同意 put one's foot down很坚定,采取严厉手段 catch someone on the wrong foot令某人措手不及,出其不意,乘其不备 The shoe is on the other foot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 Jump in and get your feet wet到实践中去学习,取得经验 To land on one's feet逢凶化吉 cold foot 事到临头打退堂鼓,对原先有信心的事胆怯了。 Bring things to a head 使到摊牌的地步 Lose head失去冷静 Put heads together 集思广益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勉强糊口 Head for 朝......前进 Hold one’s head high 趾高气昂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逃避困难 Take not a musket to kill a butterfly .小题大做 You have butterflies in your stomach.做事情很紧张 You were there to show me my first butterfly, and my first rainbow. 是你在那里给我指明人生的第一只蝴蝶,看到人生的第一次彩虹。 Behold, the Lord GOD will help me; who is he that shall condemn me? Lo, they all shall wax old as a garment; the moth shall eat them up. 主耶和华要帮助我。谁能定我有罪呢。他们都像衣服渐渐旧了,为蛀虫所咬。 After work we all beetle off for a drink 下班之后我们都急忙赶去喝几杯 Beetle off! 快滚 3. The water crisis becamea beetling problem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