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硕士研究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本章相关概念、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的总体结构及生理学的地位。

重点:相关概念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难点:机体功能的反馈调节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的三个水平:分子和细胞、整体和环境、器官和系统;细胞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

2、研究方法: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

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尤其要深入理解兴奋性和兴奋,为后续生理学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节机体功能的调节

1、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自身调节;机体功能功能的稳态调节。

2、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与适应性控制系统

第四节整合生理学的概念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基本要求:本章是后续章节的基础,要求讲明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可兴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为后续章节打基础。

重点: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跨膜信息传递以及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均为本章的重

点。

难点: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到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简要介绍)与物质转运功能

1、膜的结构特点

2、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重点】

3、膜的受体功能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通过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神经-肌肉接头、突触)

2、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理解跨膜信息传导的概念,其具体内容可结合激素作用机理讲授)

第三节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掌握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兴奋地传递及其影响因素,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张、等长收缩;单收缩、强直收缩;兴奋收缩耦联。

第三章血液

基本要求:要求掌握血细胞的基本功能与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了解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血液溶胶稳态中的作用。重点:血液的理化性质及各种血细胞的基本功能为本章重点

难点:血液凝固的机制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1、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其功能

2、血浆: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缓冲物质的作用

第二节血细胞

1、红细胞:形态、数量、悬浮稳定性、比容等概念;红细胞的生理机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2、白细胞:形态、数量、机能、生成与破坏。

3、血小板:形态和数量、生理机能。

第三节血液凝固

1、血液凝固:血凝过程和机制,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2、纤溶系统、促凝和抗凝系统。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

血型:红细胞凝集反应;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第四章血液循环

基本要求:本章节是生理学的重点章节:要求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特点、微循环、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调节及影响因素(结合实验现象举例讲解)。

重点:心肌的生理特性、微循环和血压的调节

难点: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自学为主)

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意义;了解典型心电图含义。

第三节血管生理

1、血管的种类与功能;

2、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3、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4、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及影响因素;

5、微循环的构成及三条通路;

6、组织液的生成、回流及意义;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掌握参与血压调节的相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与传出神

经通路

2、体液调节:主要的全身性体液因素的作用及在循环调节中的意义

3、局部血流调节

4、了解动脉血压的长期性调节

5、第五节:器官循环的特点【了解】

第五章呼吸生理

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气体的交换与血液气体的运输,同时比较呼吸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与循环一章的血压调节之间的联系,增强对生理知识的整体性认知。

重点:血液气体的运输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难点: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一节呼吸运动与呼吸器官

1、呼吸的意义;肺呼吸和组织呼吸的概念。

2、呼吸器官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节肺通气的原理

1、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原理;

2、掌握肺内压和胸内负压的概念及其意义;

3、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第三节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1、气体交换;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

2、血液和组织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及其节律性活动的机理(中枢吸气活动发生器和呼吸切断机制学说);肺的牵张反射;呼吸的体液性调节(中枢、外周化学感受器及其适宜刺激)。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基本要求:本章是动物生理学的重要章节,要求在理解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胃肠消化过程、消化液的组成、分泌及调节;注意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重点:单胃的消化功能、小肠消化与吸收、复胃消化特点及消化腺分泌的调节是本章重点。

难点:瘤胃运动

第一节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口腔消化:唾液的组成,作用以及分泌的调节。

第三节单胃消化:胃液的组成及其作用,分泌及分泌调节;胃运动及其神经体液调节。

第四节复胃消化: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的生物学消化过程;瘤胃运动及其调节。第五节小肠消化:胰液、胆汁的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液的组成及分泌;小肠运动及其调节过程。

第六节大肠运动及其微生物消化作用。

第七节吸收:吸收的机制;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和途径。

第九节机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与调节

第十节消化机能的整体性

第十一节消化道功能的发育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基本要求:了解能量代谢的一般概念, 明确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及体温调节的机制。通过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为后续课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等打下基础。重点: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难点: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的来源;能量平衡及其测定;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1、动物正常体温变动范围、体温恒定的维持、产热和散热、等热范围和代谢稳定区。

2、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

第八章泌尿生理

基本要求:本章是生理学中重要章节,要求在理解本章基础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分析常见的一些生理现象对尿液分泌的影响机制。

重点:尿液的生成过程与分泌调节

难点:尿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第一节概述

肾脏的结构特征及基本功能单位;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

第二节尿液的生成

1、尿的理化性质及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