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 6.5 宇宙航行(导学案及习题,教师版)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 6.5 宇宙航行(导学案及习题,教师版)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 6.5 宇宙航行(导学案及习题,教师版)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 6.5 宇宙航行(导学案及习题,教师版)完美版

§6.5 宇宙航行

学习目标

1.了解卫星的发射运行等情况. 了解飞船飞入太空的情况.

2.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 激情投入、交流、讨论,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学习重点: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学习难点: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预习案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方法一: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行器的质量为m,飞行器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为v。,飞行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近地卫星

在“地面附近”飞行,可以用地球半径R代表卫星到地心的距离,所以,由此解出v =_____。

方法二: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可以近似认为等于重力,所以,解得v

=_____。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有三种说法: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必须达到的最小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

另外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相对于地心的线速度。地面上发射卫星时的发射速度,是卫星获得的相对地面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合速度。所以赤道上自西向东发射卫星可以节省一定的能量。

2.第二宇宙速度,是飞行器克服地球的引力,离开地球束缚的速度,是在地球上发射绕太阳运行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的飞行器的最小发射速度。其

值为:________。第三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发射一个物

体,使它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必须达到的

速度。其值是_________。

3.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和运行速度

卫星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是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方向指向地心,而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所以卫星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球的地心重合。这样就存在三类人造地球卫星轨道:①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卫星始终处于赤道上方;②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通过两极上空;③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一定角度。

对于卫星的速度要区分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发射速度是指将卫星发射到空中的过程中,

在地面上卫星必需获得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做以地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正常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如果卫星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可见,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的运行速度越小。实际上卫星从发射到

正常运行中间经历了一个调整、变轨的复杂过程。

4.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卫星。同步卫星必定位于赤道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知道了同步卫星的周期,就可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知识,计算同步卫星的高度、速度等有关数据。

5.人造地球卫星内的物体也受到地球的引力,卫星内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正好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探究案:

探究一: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主要有哪些? 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

探究二:什么是黑洞?

如果星球的密度很大,它的质量很大而半径又很小,它表面的逃逸速度很大,连光都不能逃逸,那么即使它确实在发光,光也不能进入太空,我们就看不到它。这种天体称为黑洞。

探究三: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主要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主要有两条解题思路:(1)在地面附近把万有引力看成等于物体受的重力,即mg F =引,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2)把天体

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且向心引F F =,主要用于计算天体质量、密度以及讨论卫星的速

度、角速度、周期随轨道的变化而变化等问题。

能力训练案

例1:无人飞船“神舟二号”曾在离地面高度H =3.4×105m 的圆轨道上运行了47h ,求这段时间里它绕地球多少周?(地球半径R =6.37×106m ,重力加速度g =9.8m/s 2)

解析:47h 内“神舟二号”绕地球运行多少周,也就是说47h 有几个周期,本题关键是求“神舟二号”的运行周期。可以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个思路来求周期T 。

设“神舟二号”的质量为m ,它在地面上的重力近似等于它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有

在空中运行时有

解得:=5474s=1.52h

47h内绕地球运行的圈数周

答:47h内“神舟二号”绕地球运行的圈数为31周。

拓展:本题主要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求圆周运动周期。其中又将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近似看作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由得到代换式:

。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可根据具体问题选用。

例2:已知地球半径R=6.4×106m,地球质量M=6.0×1024kg,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g=9.8m/s2,第一宇宙速度v

=7.9×103m/s。若发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使它在赤道上空运转,

1

其高度和速度应为多大?

解析:所谓同步,就是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即卫星运转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由于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的轨道圆心应该在地球的地心,所以同步卫星的轨道只能在地球赤道上方。该题的计算思路仍然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设同步卫星的质量m,离地高度h,速度为v,周期为T(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方法一:

解得:=3.56×107m

3.1×103m/s

方法二:若认为同步卫星在地面上的重力等于地球的万有引力,有

解联立方程得:=3.56×107m

方法三:根据第一宇宙速度v 1,有

解得:

=3.56×107m 答:同步卫星的高度为3.56×107m ,速度是3.1×103m/s 。

拓展: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本题中又可以用地面重力加速度、第一宇宙速度这些已知量做相应代换。

本题计算得到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为3.1×103m/s ,比第一宇宙速度v 1=7.9×103m/s 小得

多。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同步卫星是在高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同步卫星发射时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一开始做大椭圆轨道运动,随后在高空中进行调整最后进入同步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小。

能力训练

1.航天飞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机上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CD )

A.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受到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平衡

C.受到地球的引力提供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D.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

2、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由此可求出( B )

A :某行星的质量

B :太阳的质量

C :某行星的密度

D :太阳的密度

3、人造地球卫星与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1.5倍,卫星正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R 、 ω、g 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 A )

A :R g 5252=ω

B :R g 52=ω

C :R g 2323

D :R

g 2552 4、 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的外表面上,有一隔热陶瓷片自动脱落,则陶瓷片的运动情况是( C )

A :平抛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 :仍按原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D:做速圆周运动,逐渐落后于航天飞机

5.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它的速度小于7.9km/s B.它的速度大于7.9km/s

C.它的周期是24h,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D.每一个地球同步卫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一样的

6.人造地球卫星由于受大气阻力,其轨道半径逐渐减小,其相应的线速度和周期的变化情况是(D)

A.速度减小,周期增大

B.速度减小,周期减小

C.速度增大,周期增大

D.速度增大,周期减小

过关检测案

1、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2.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3.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AC)

4.当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绕行速度(B)

A.一定等于7.9千米/秒

B.一定小于7.9千米/秒

C.一定大于7.9千米/秒

D.介于7.9~11.2千米/秒

5、我们国家在1986年成功发射了一颗实用地球同步卫星,从1999年至今已几次将“神州”号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在某次实验中,飞船在空中飞行了36h,绕地球24圈。那么同步卫星与飞船在轨道上正常运转相比较(AD)

A:卫星运转周期比飞船大B:卫星运转速率比飞船大

C:卫星运转加速度比飞船大D:卫星离地高度比飞船大

v 。

6、利用所学的知识,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gR

7、一宇航员在某一行星的极地着陆时,发现自己在当地的重力是在地球上重力的0.01

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该行星一昼夜的时间与地球相同,而且物体在赤道上完全失去了重力,试计算这一行星的半径R 。

71.810?

8.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已知一个星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假设该星球是均匀分布的,求它的最小自转周期。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课(§6.5 宇宙航行)

1.宇航员在一个半径为R 的星球上,以速度v 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经过t 秒后物体落回

原抛物点,如果宇航员想把这个物体沿星球表面水平抛,而使它不再落回星球,则抛出速度至少应是(B )

2.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

F 4

,则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R 为地球半径)( )

A.R

B.2R

C.4R

D.8R

【解析】选A.物体在地球表面时,F=2Mm G R ,当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时,()

2F Mm G 4R h =+,解得h=R ,故A 正确.

3.已知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某行星的静止轨道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约为该行星半径的3倍,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地球自转周期的一半,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 )

A. 1

3

B.

1

4

C.

1

5

D.

1

6

4.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

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经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航天飞机在飞向B处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做负功

B.航天飞机在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加速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

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解析】选C.航天飞机飞向B处的过程中,万有引力与航天飞机的速度夹角小于90°,做正功,A错误;航天飞机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要做向心运动,必须点火减速,B错误;对

空间站,由G

2

2

M m2

m r

r T

π

??

= ?

??

月空

,可求出月球质量,C正确;由于空间站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

求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D错误.

【方法技巧】变轨问题的分析技巧

由于我国发射航天器多以变轨发射为主,所以变轨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1)航天器满足

2

2

Mm v

G m

r r

<时做离心运动,即通过点火加速可让航天器向高轨道变轨;

航天器满足

2

2

Mm v

G m

r r

>时做向心运动,即通过点火减速可让航天器向低轨道变轨.

(2)航天器在变轨前后机械能有变化,从低(高)轨道向高(低)轨道变轨,机械能增加(减小).

(3)不管是变轨前,还是变轨后,只要是圆轨道,就可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分析计算.

5.某一行星上一昼夜为T=6h.若弹簧秤在其赤道上比在两极处读数小了10%,试计算此行星的平均密度ρ.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 (3×103kg/m3)6: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时间500s,地球公转轨道可近似看成圆轨道,地球半径为6400km,试计算太阳质量M与地球质量m之比? 3×105

7: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1/2 g随火箭向上加速度上升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相互挤压力为90N时,求此时卫星距地球表面有多远? (地球半径R=6.4×103km,g=10m/s2)1.92×km

8、侦察卫星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迹运动,他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下的情况全部拍摄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

时,卫星上的摄像机至少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T )

9.登月火箭关闭发动机在离月球表面112km 的空中沿圆形轨道运动,周期是120.5min,月球的半径是1740km ,根据这组数据计算月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237.1610M =? ,332.710kg

m ρ=?

【解析】选A.设星球半径为R ,绕星球运转的静止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则由G 222Mm 4m r r T π=和ρ= 3

M 4R 3

π可得,ρ=3233r GT R π,所以ρ行∶ρ地= 3333232322r r 370.3T R T R T (2T )≈行地行行行行地地

=∶∶,故A 正确.

10、甲、乙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不同高度处同向运行,甲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0.5倍,乙甲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5倍,两卫星在某一时刻正好位于地球表面某处的正上空,试求:(1)两卫星运行的速度之比;(2)乙卫星至少经过多少周期时,两卫星间的距离达到最大?(1)2:1(2)

14

T 乙

11.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 表示地球的半径,g 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 表示人对台秤的压力,下面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 ′=0

B.g ′= 2

2R g r C.N ≠0 D.N=m

R r

g 【解析】选B.在地球表面处2GMm mg R =,即GM=gR 2.在宇宙飞船内: 2GMm r

=mg ′,g ′= 222GM gR r r =,B 正确,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N=0,C 错误.

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汇总5篇

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汇总5篇 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上学期的期未成绩分析,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加强基础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开始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应用,也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故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巩固必修1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必修2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物

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应用。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和高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5.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6.认真做好月考分析和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计划 2 第一章:抛体运动 1、曲线运动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 3、平抛运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4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1、圆周运动 2、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5 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6 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 7 月考、分析与补救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精讲精练学案(含答案)

1.物体和质点 (1)实际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并且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来说并不相同。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 (3)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1.体积很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 ) 2.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 ) 3.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 ) 4.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 ) 解析: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当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将物体看成质点,同一物体有时能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1、2、4错误,3正确。 答案:1.× 2.× 3.√ 4.×

2.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 ①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果往往不同; ②参考系选取的基本原则是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东行,在去襄邑的途中写下了《襄邑道中》一诗,根据图中诗句回答以下问题: 1.诗中“飞花”的参考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云不动”的参考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云与我倶东”的参考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岸原野上落花缤纷,随风飞舞,“飞花”是以两岸为参考系的;“云不动”是说诗人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纹丝不动,说明云与船的位置不变,是以船为参考系的;“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为参考系的,船向东行驶。 答案:1.两岸 2.船 3.两岸 3.坐标系 (1)建立目的: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建立方法: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如图甲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图乙所示,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 甲乙 解析:描述运动员的位置可以以冰场中央为坐标原点,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总结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总结 一、政治思想与师德表现 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能认真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学科教研组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本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 1、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品位,从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2、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提高每位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作为最终目标,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观察思考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3、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充分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此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勇气和活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4、教师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当今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就需要有健康的竞争心理。在课堂上也采用了“竞赛法”进行教学。在备课时出好竞赛试题,题型包括基础必答、能力提高、智慧风险等。课堂上采用分组竞赛、分别记分、现场亮分的办法,最后加分排出名次,老师总结。此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入到积极投入的状态,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5、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想象、联想,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必须创设各种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 三、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所做的具体工作

(完整版)高一下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下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张亮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理科1、2班;文科4、5、6班的教学任务。接手新的班级并且班级学生数量多,教学工作挑战大。我会总结上学期的工作情况,及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通过不懈的努力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克服一切困难,注重课堂教学,抓住学生成绩,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打好基础、成人、成才”。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功能结合的思想去处理问题。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物理教学,达到学生基础过关,能力增强的目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卷上的习题,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二、教学方法 1. 做好上学期与下学期的知识衔接。上学期当中三种力、力的合成分解及牛顿运动定律贯穿整个高中学习始终,本学期应继续强化这部分知识的应用。上学期提前讲的必修二三节课内容要做好复习练习。 2. 重视基础,循序渐进。结合高一学生学习特点,新课教学要处理得当,课堂教学难度不宜过大,多给学生留有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时间,让学生多体验成功,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3. 管理好课堂秩序。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好新知识的先决条件。本学期1、2班学生多,加之又面对新老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怎样去确定物体是在运动的呢? 2)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静止或者运动呢?

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机械运动 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这样确定定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定义) 思考:我们把地球当成静止的所以我们静止的,可是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转的,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跟着地球转动,这时候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没动吗?那么我们到底动没 动啊?

为了解决之前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参考系。 二、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特点:①假设是静止不动的(被认为是不动的,而且作为静止的标准)。 ②任意选取,但应以便于研究运动为原则。 参考系与运动: ①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②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解释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参照物,这个物体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有了这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去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了。如果这个物体相对参考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同理这个物体如果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考点提醒: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其出题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对参考系的理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是学生易产生分化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研究高中物理的知识特点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的培养,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把握好进度,勿图快,尤其在以上几个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第二,重在理解,切勿死记硬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记忆的东西不是很多。必要的物理概念和常数需记忆,而大多数物理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勿死记硬背。第三,在教学中,加强观察与实验,教师一定要把物理现象总结、归纳的过程讲清楚,不要草率地给出结论,要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是注重讲道理的科学。最后,在教学中不要随意增加难度。如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超前性的习题,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习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切忌总是将综合性题目拿给学生,更不要把高考的试题拿给学生,那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物理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所以我们不仅应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更应重视对改善

学生学法的探讨。那种把教学方法只理解为教师的教法和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对指导学生学法的探索的现象,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习方法的是否科学。物理教师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也只能是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上面。所以我我们在研究教师教法的同时,要认真探索学生的学法。 一、在设计教法的同时设计学法 备课的实质,就是一种教法设计。所以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其特点,在备知识、备教法的同时,也备学生的学法,在设计教法的同时也设计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材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法上往往采取不同的形式,同时也要考虑在这种教法下,学生应当怎样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得设计具体的学法。 二、在实施教法之中教授学法 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一个重要的渠道是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法往往是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式,而教师熏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6-5 宇宙航行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课后巩固提高

课后巩固提高 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1~4为单选,5~6为多选。每小题8分,共48分。) 1.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A.质量可以不同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速率可以不同 2.继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后,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了经典力学,揭示了包括行星在内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爱因斯坦既批判了牛顿力学的不足,又进一步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创立了相对论.这说明() ①世界无限扩大,人不可能认识世界,只能认识世界的一部分;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③人对世界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有局限性,需要发展和深化; ④每一个认识都可能被后人推翻,人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 3.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4.在太空运行了15年的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已于2000年3月23日坠毁,其残骸洒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坠毁前,因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和地面控制作用的影响,空间站在绕地球运转(可看作做圆周运动)的同时逐渐地向地球靠近,这个过程中空间站运动的() A.角速度逐渐减小 B.线速度逐渐减小 C.加速度逐渐减小 D.周期逐渐减小 5. 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2019年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

2019年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篇1 一、教学要求 (一)教材处理: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现行普通高中课时计划》和20xx年颁发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一物理上学期讲授高中物理Ⅰ类必修1物理教材,为贯彻新颁大纲精神,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特点,同时满足将来高考“3+X”的实际需要,在不增加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高二选修课的开设的前提下,对高二物理的教学作适当的调整。也就是侧重文科类的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侧重理科类的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和第三册的部分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中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二)教学进度 本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2课时计算,共34课时。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建议各章的教学时数为:

开篇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1课时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5课时 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7课时 中期复习与练习 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8课时 第四章怎样求合力与分力3课时 第五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10课时 期末复习与练习 二、学生现状分析 对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三、教改措施 1.新课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上,并完成课本习题及相应的补充题,每章结束,进行一次单元自测。

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打点计时器

《必修一》专题四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一、知识回顾 1.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物体运动的和信息的仪器。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的运动信息,如果把纸带和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打点计时的一种仪器。当接通低压电源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上下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而打点,这时,如果纸袋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当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即打出的纸袋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时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当通电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当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即打出的纸袋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电源的电压要符合要求,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

使用 交流电源。 (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 条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 ,压在复写纸 面。 (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 (4)释放前,应使物体停靠在 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 ,如打出的是短横线,就调整一下 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纸带的选择,要选择点迹清晰、分布合理的纸带,找计数点时舍掉开始归于密集的点。 (7)出现误差较大的原因是阻力过大。可能是 、 、 、复写纸不符合要求等。 3.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 ①在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 s(电源频率为50 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 纸带运动的速度小。 ②根据v =Δx Δt ,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Δx 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 离,Δt 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 s 的乘积.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2)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某点E 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 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如图1-4-2所示,v E ≈v DG 或v E ≈v DF . 图1-4-2 说明:在粗略计算E 点的瞬时速度时,可利用v =Δx Δt 公式来求解,但须注意的是,如 果取离E 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 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过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 4.利用v -t 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1)v -t 图象 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速度v ,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公式大全 基本解释 用符号表示物理量,用式子表示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规律的简洁反映。也是物理解题的关键 编辑本段英语翻译 Physics formula 编辑本段电磁辐射 介绍:微波辐射电磁能量,向空间传播,在任意距离r处的功率密度为:s=P/(4πr)^2, w/m^2,电视直播卫星的EIRP大约在15dBw左右,通常地面卫星电视的频率为4千兆或12千兆,接收天线口径分别为4千兆:1~3米,12千兆,0.5米就可以满足肉眼能够接受的图像(信噪比较好)。这是弱信号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微波炉也是电磁波能量加热食物,是大功率微波,与普通烧烤的区别是微波直接对内部加热,所以短时间就可以做熟,因此微波辐射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家要小心,远离微波辐射源,包括手机要少用,住处远离有卫星上行发射功率的地球站,通常保持至少1000米距离,必要时窗户加装类似纱窗的金属屏蔽网。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x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 4.末速度Vt=V o+at 5.中间位置速度Vx/2=[(V o^2+Vt^2)/2]^1/2 6.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 x=(Vt^2-Vo^2)/2a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x):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方/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方;=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x=Vot-(gt方2;)/2 2.末速度Vt=V o-gt (g=9.8m/s方≈10m/s方) 3.有用推论Vt方;-Vo方;=-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ax=V o 方/2g(从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4)竖直下抛运动设初速度(即抛出速度)为Vo,因为a=g,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t=V o+gt S=V ot+0.5gt方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 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 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方/2 5.

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工作计划范文

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工作计 划范文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

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周次日期 1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吉林省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第四章 第 3 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章第 3 节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学习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预习自测】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 E.在国际单位制中k=1 【探究案】 题型一:考查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例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针对训练1: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轻弹簧拴着一

个小球,轻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所示,当旅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对火车的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B.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C.火车向左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D.火车向左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探究案】题型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例2.一个质量m=500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F=1.2N的水平拉力,水平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6,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针对训练2.质量为4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当在4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经过16m时, 速度为16 m/s, 求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力一定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所受的合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2.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 3.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互成90°角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都是14N,这个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沿什么方向?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反思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下面是由的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反思,希望对您有用。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

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 另外,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没问题。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据学生现状和部颁教 学计划,狠抓课堂教学效果,持续搞好基础知识,基本物理思想和方 法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 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大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达到学生"三基"过关,水平增强的目的,学生能独立 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作业》上的习题,能 做其他参考书上的部分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用物理知识去 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于课后辅导相结合,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坚持 每次课后有一定量的作业,并全批全改(部分面改),将"创新"上部分习 题和参考书中的有典型性的例,习题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拓宽学生的 视野。 四、后进生的转化 1、培养基础较差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读,多想,多动笔(特别是教材,教材中的例,习题)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求每位学生认真作好课本上的每一道题,督促学生更正错题,即时辅导作业有困难者,杜绝抄袭作业的现象。

3、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困难,协助其解决困难并给以学法上的指导。设立进步目标,鼓励,表扬进步者。 4、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强教。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二)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本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是高三(134)、(135),这两个班虽是重 点班级,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物理科目比较薄弱,特别是(134)班,上课睡觉人数多,如陈伯、林炽、吴易、王献劭、骆鸿、韩勇、周云烨、邱凯良等,同学们不太爱学习,对高考的意识也不高。 因为学生思维维水平、理解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 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在30分以下占绝绝大部分,这就 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不过,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 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整 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2、高三第一轮复习选用的复习教材,用三维设计。优点:教材中 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都有比较详细的解答,如果教师不够时间讲练 习时,学生就能够较方便的自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与讲解都很详细,学 生在以后的自我复习时,能够很好地使用。不足:部分例题、练习 的难度过大,不太适合本校的学生,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 题目讲,和让学生做。 二、工作目标: ⑴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实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 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水平; ⑵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对一些常见的计 算题目,能够较为清晰地实行解答;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 紧张忙碌的高一结束了。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工作10年,教了4年高三,各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 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 统一。因此,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我所任教的三个班都是平行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4班因为本人是班主任,很多同 学有着不敢不学、不得不学的心理,因此历次考试平均分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然而从上 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而 且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 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5班是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上课纪律很难保证的班, 因此在上课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维持纪律,纪律保证了才能让那些想听课的学生有所收获。6班是三个班中上课的感觉最好的一个,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只是课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学凭借小聪明课后从不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可以直接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表达不清而造成的错误,要结合教材的讲述加以分析,使学生意识到 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是一清二楚,应该认真的阅读教材。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 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 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三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针对这 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 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总的来说,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几个“活跃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师厉害,不敢随便说话。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尽量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 的反应。 3.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去复习,有针对性 的记忆。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拔高训练题 (20)

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拔高训练题 (2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 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已知“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A.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角速度小于远地点的角速度 C. “东方红一号”运行周期大于24h D. “东方红一号”从M运动到N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2.当月球到达近地点又正好是满月时,月亮看起来比平时大14%、亮 30%,这时就称为超级月亮。2017年12月3日出现了2017年的第 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超级月亮”。如图所示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示 意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在远地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1,近地点距地面的高度为?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心与月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B. 月球在远地点的速度大于√gR2 ?1+R C. 月球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速率比为?2+R ?1+R D. 月球在远地点和近地点加速度大小的比为(?2+R)2 (?1+R)2 3.据《科技日报》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海洋系列卫星:包括 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等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已知海陆雷达卫星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轨道半径的n 倍,则() A.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1 倍 n2 B.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n倍 C. 在相同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各自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认识物理学对科学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物理教师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认真学习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必修物理课和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现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调整。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验,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校、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与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达到高考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做法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基础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因材施教,“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各种能力,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 3、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2020年高一物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_述职报告

2020年高一物理教师个人述职报告_述职报告 高一物理教师述职报告(一)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本人上学期担任了高一B(1)(3)(3)的3个班级物理课,本着和各位老师讨论和向大家学习的态度对上学期的物理教学作个小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做好了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工作。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中易于接受,成绩也不错;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学生接受难度大。因此我研究了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在教学中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是使学生尽量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3。平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4。平时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5。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强调科学记忆,掌握基础,是学校反复强调课本过关的基本要求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