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也没有形成一个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成熟职教体系。对职业教育研究这一重大课题还没有非常系统地专门研究。如何创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研究,更要实践。基于此目的,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家政策传统观念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其中既有政府统一组织的,如上海市和江苏省的课程改革,也有学校自发组织的,还有教师自己进行的。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很好的基础。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速度快,所以不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职业教育的种种问题,教师、学校、政府、学者都已深刻认识到,并且只有基于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才可能建构中国所特有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才可能更好地吸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思想。以下简单谈一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以及解决办法。

一、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

(一)国家政策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在地方上并没有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职业缺乏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的问题很突出。国家在职业教育法等有关规定中,虽然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但在现实中,重普教、轻职教,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仍很突出。成才的观念依旧是初中毕业升普通高中,高中毕业升普通大学,往往是报考普通学校无望的学生才报考职业院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对职业教育重要性宣传不够的问题,也有具体政策和制度不配套的问题。政策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劳动人事制度仍将学历作为就业和选才的主要标准。我国前些年曾将从业人员划为干部、工人,受此影响,社会普遍不将技师人员视为人才。在工薪分配制度方面,技能型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一般不如智力型人员,人们学技术缺乏动力。第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力。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以企业有用工自主权为由,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招工准入门槛降到最低,劳动部门感到难以管理。第三,现行的招生制度存在不足之处。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招生时,常常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使社会上认为职业学校只能录取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 问题二:办学设施普遍简陋,教育经费紧张。由于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法律规定的教育投入目标和增长要求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从教育投入的实际看,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投入目标和增长要求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职业教育办学设施简陋,教学和实训设备缺乏的

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近几年职业学校连年扩招,但许多地方并没有相应增加经费,办学条件也没有随之改善。财政拨款不足,行业、企业资助渠道不畅,导致职业学校收费偏高。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弱。二是缺乏生均经费标准,举办者拨款随意。职业教育法规定,由省级政府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但至今只有个别省制定了财政生均拨款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未按培养学生成本制定经费标准。三是现有政策执行得不好。国务院2002年、2005年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中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 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但这些规定在许多地区至今没有落实。 问题三: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缺编严重。职业学校由于专业和实习的需要,应当编配比普通学校更多的教师,但实际上教师编制却比普通学校少。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职业学校教师主要从师范院校等普通高校招录,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在教师队伍结构中,中、高级教师缺乏也是突出问题之一。三是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没有单独的序列,往往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车工(2009年修订) 杭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1-03-04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车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车床,在工件旋转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5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75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机床设备及必要的刀具、工具、夹具、量具及机床辅助设备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最新文档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与规格、专业结构与功能、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等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与当地产业结构结合不紧密,为地方经济服务做得不够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规模小,效益低 高职教育在发展初期,由于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利益少,考虑数量推进多,考虑质量效益少,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盲目发展,致使在校生数量少,就业率低。如,目前重庆市没有一所高职学院的在校生人数超过万人。 (2)资金严重不足,办学缺少保障 必要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势必影响到高职的发展与人才质量的提高。目前,尽管有一些高职学院通过了办学水平的评估,并且获得了优秀,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教学设备差距仍然很大,即使与中部地区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3)人才短缺,“双师型”教师匮乏 既缺乏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专家担任学校领导,又缺乏过硬的“双师型”的师资人才。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只能动口不能动手,被称为“黑板教学”,难以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养的要求。这样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与社会缺乏合作,重学不重产 高职院校与社会缺乏广泛、紧密的合作,重学不重产。高职教育封闭的办学体制,使产学、企校间的结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产、学、研严重脱节,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严重脱节,从而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5)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缺少竞争力。如文秘、商贸、酒店管理、计算机以及机械类等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竞争不过中职、技校毕业生。原本有适合高职学生的一线岗位,企业招聘的却是中专、技校学生;一般管理岗位招聘的多是本科生,高职毕业生在这些行业中的竞争力显得很苍白。 2.问题产生的原因 (1)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和接受它还有一个过程,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仍有较多的人认为高等职业学校是“二等教育”,“比专科还低一个层次”,这种认识在广大学生和家长中普遍存在。(2)办学资金投入不够 国家目前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持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据统计,1997~2000年间,国家拨款用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为800万元,年平均仅为200万元。因此,现在一讲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国家则是强调两条:一是走重在改革和内涵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二是强调资金来源多渠道,并以地方政府为主。这样,国家更多的是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而地方政府又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投入。 (3)办学定位不准,管理体系未形成,管理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定位不准是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没特色、学生没特点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本身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如教师培训就业服务体系、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机制等,也是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 (1)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生民计,既要关注精英教育,更要关心大众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中等教育一样属于大众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的任务。但是,这些年来,随着普通教育和高校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却每况愈下,变成了事实上的弱势教育、穷人教育、差生教育。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新的职教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怎样走出困境,办出特色,赢得市场? 第一,提高教育质量是职教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职教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个是中等职业教育到底要不要质量的问题,第二个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职业教育到底要不要质量?回答显然是肯定的。职高和普高一样,都需要有质量,教育质量是职教和普教发展的生命线。与普高不同的是,职高的质量要求与普高存在差别,普高以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人才为主要目标,而职高以为企业和市场输送掌握一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为目标,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质量标准。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在劳动者的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守法与守纪、敬业与奉献、服从与服务、诚信与合作等素质,其次,职业教育要按照企业与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上岗后能胜任岗位技能的需要,这就是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它包含了国家和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又包含了企业和市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求,所以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展教育活动。但是实际上针对这个质量标准缺少象高考一样统一的硬性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方式,导致近年来中职业教育办学的针对性不强,职高教师的质量

职业教育标准化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3次发展高峰,分别是在1965年,1998年和2005年。职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指的是按社会的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和训练人的职业能力。狭义是指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普通教育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巧,技能人才的教育。我们现在一般都是采用狭义的说法。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困境 1.师资水平低下,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教师是实行双师制度。也就是教师首先是职业技能师然后才是职业技能教师。而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很多都是直接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来的,没有什么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在现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好的教育结果,往往体现在一本好的教材加上一个好的老师。让一个没有职业技能和工厂工作经验的老师来教学生,怎么能教育出一个高质量能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2.生源水平低,招生困难。 职业教育目前的生源水平仍旧偏低。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现行的院校招生体制,“一本二本三本之后才轮到高职”,这样的招生的安排,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人为的设置了不同的门槛。基础教育无法给职业院校提供合格的学生,其生源的入口水平就偏低,尽管学校在学生入校几年后尽力去培养,但是往往生源基础不好,效果并不明显。而招生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受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很多家长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实际上,现在不少职业学校只是“重招轻教”,对学生疏于管理,很多学生在校学不到一技之长;三是就业安置不力。每年除了有少数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外,大部分就业安置都不可靠。 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要培养一个学生需要买很多设备,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学习用的机床一开,几万伏用电,一小时就是几十度电,还要用各种材料,花大量的钱买的实习材料,一节课下来就只剩下一堆废料。而且现在的教学成本因为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只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10.36%。另外我们的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的利用率也只有5%,而其他国家都在1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48%的比例。政府财力有限,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社会资金,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将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这是一个系统改进的问题,这不是任何个人或一所学校一朝一夕所能改善的。需要国家的大量经费投入和政策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职业教育标准化目标 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就业这个大目标的,偏离或达不到这个目标都会出问题。而要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解决教学质量的问题。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的就业率就上去了,学校的招生就容易了;社会和企业也会参与进来,学校的资金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要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就要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 1.对企业调研方法,教学产品开发方法进行标准化。通过企业调研找到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并且知道自己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怎样。了解这些情况后学校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根据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学校可以开发出新的教学产品;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及时的对教师技能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最需要并能符合要求的人才,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对教师的能力标准化。教学质量不稳定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而将教师的必备能力固定下来并形成标准,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如果教师能力不形成标准,那么教学质量的保证将无从谈起。教师能力标准化之后学生就不会因为老师的不同而出现教学质量不统一的情况了。当然教师的能力也要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不落伍。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 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 98 所,招收专科生 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 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 45.3% 。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 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 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试点,开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HNPR-2016-03003 湘教发〔2016〕7号 关于印发《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各高职院校、成人高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要求,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湖南省教育厅 2016年2月2日 - 1 -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6-2018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化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共同责任,优化高职教育结构布局,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进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契合度,强化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竞争力,为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院校发展格局更加合理,专业设置更加适应需求,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湖南经济社- 2 -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自上世纪就密切配合职成司共同研究制定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我所加大力度,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发挥各方作用,协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现简要介绍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情况。 一、以科研为支撑 教学标准制定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研的先导作用。 一是做好基础性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规定以及教学文件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明确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学习吸纳国家和地方在制定教学标准实践探索中的做法和经验,明确教学标准的体例框架、格式规范以及制定工作的原则和思路等。 二是开展比较研究。委托指导相关单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通过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关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研究,借鉴其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开发标准的通行做法,将职业能力分析作为确定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基础,明确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路线。 三是做好跟踪陪伴式研究。针对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调研规划思路不清晰、文本起草不规范、职业分析方法运用不当等,及时召开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攻关,研制印发调研方案、教学标准编写说明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供各起草工作组参照遵循。在中职教学标准研制工作中,共协助相关立项行指委召开500多次研制工作会议。 二、以需求为导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标准制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已开发研制的230个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以国家战略性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为重点,共占总数的81%。服务国家产业战略布局,专业教学标准主要涵盖二产和三产类专业,其中二产类专业为73个,三产类专业为154个,符合国家重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战略布局要求。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未来发展需求,开发制定光仪器制造与维修等36个先进制造业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制定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制药、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等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制定航空服务、营养与保健、保险事务等128个现代服务业类专业教学标准。 二是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进入二十一世纪,行业企业科技更新周期缩短、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人才能力的综合化。教学标准制定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创新能力、绿色发展、合作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要求。如在中草药种植专业教学标准中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中体现绿色无污染的理念;在园林技术专业中突出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中突出创新精神、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培养要求等。 三是适应职业院校特色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密切联系,课程教学遵循行业规则和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规律,需要给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预留自主特色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学标准以列举、平行开发等形式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设置专业技能方向。如针对当前智能制造职业工种技术变化快,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通过专家研究,指导设置新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和新选修课程等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如冶金和煤炭行业都有采矿技术专业,但专业技能方向差异大,使用的机器、设备不同,操作流程规范不同。为此分别委托冶金行指委和煤炭行指委,平行开发设置了采矿技术(冶金方向)、采矿技术(煤炭方向)两个专业技能方向。同时,教学标准还将10%选修课程的设置权交给学校,让学校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四是适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求。一方面,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教学标准制定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保障实训效

当前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缺口很大,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健全、招生困难等,本文在分析这些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高职院校发展思路。以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数量大幅度减少,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面临很大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重普通高等教育而轻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传统的积习方面的原因和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原因,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发展受限的原因的前提下,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思路。 1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出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受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也大大影响了我国需求缺口很大的技术性和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日益发展壮大,迫切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大批的应用性人才。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速度不相互配合。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是从国外借鉴先进的经验引进过来的,随着我国的企业管理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则日益凸现出相对落后来,改革现行的办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重普通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术研究轻实际技能的培养等。近几年广州、上海出现的“用工荒”就说明了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紧密结合起来。 1.2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全社会包括教育界在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与发达国家的认识水平相差甚远,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经费投入上,都偏重于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等教育,而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则没有足够的重视。 1.2.1 在办学资金的投入上,政府投入主要用于普通高等教育,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相对较少,企业虽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它们也不愿意投资于职业教育,不愿意承担教育风险。 1.2.2 在招生政策上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以及生源数量的减少,各地的高职院校根本招不满计划,另外,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宁愿上民办的本科院校,也不愿意上好的高等职业学校,在这个看重学历的社会大环境下,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学历教育。自从2011年国家对民办学校实施注册招生以来,专科生源不足的现象还会愈演愈烈。 1.3 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1.3.1 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还不明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许多学校还是重课内和校内教学而轻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学生学习实习实践时间短、实习效果差。 1.3.2 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

(完整版)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

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 摘要:目前,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并呈现出上海特色,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推动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等,是解决存在问题的良策。 关键词: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问题;对策建议 一、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的职业教育重点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新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此,上海市教委提出在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重点拓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于1992年首先将3所职工大学改制成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1997年,上海市教委召开高职会议,提出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及措施。 2001年,上海市教委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近年来,在教育部将专科、高职招生计划编制工作下放给省市政府管理后,上海在招生计划上实现了专科、高职的并轨,进一步加快高职的发展。2005 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达30所, 招生数35 372人,占当年整个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0.23%,高职在校生近10万人。 从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1.高职规模迅速扩大 1992年上海高职刚刚起步,发展到1998年时,高职的招生数每年也只有2 000人左右,高职招生占整个高校招生数比例低于3%,而2001年全市招生已达14 041人,规模有了非常显著的扩大。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到30所,在校生增加到近10万人。 2.加强校企合作 上海许多高职院校都与行业、企业紧密联合,建立了由行业专家、尤其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他们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学校还能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例如,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医用电子仪器”、“药剂设备”和“医学影像设备”专业均与行业内上海医疗器械厂、上海医用电子仪器

关于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中国职业教育自黄炎培先生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以来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历史,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培养出大批量的懂理论、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些职业教育学校对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推动社会的文明发展、促进就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当今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通过调研对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职业教育应当将职业道德的教育放在首位 当今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职业道德缺失、人际关系淡薄、与人沟通能力欠缺,不能融入到除工作之外社会环境,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问题有些人就会走极端,采取的处理措施对人对己都会造成伤害,发生这些状况,归根结底就是我们职业教育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没有将道德修养教育提到相应的高度来重视。 二、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主要谈民办职业教育)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类学校分公办类和民办类两种。公办类职业教育院校有国家的经济后盾、国家的政策倾斜的支持,而民办职业教育类学校确存在很多的问题: 1、校园校址 民办职业教育都属于社会力量办学,说白了就是个人投资,政府不会因为你在做教育而给你一分钱,因此,民办职业教育学校的校园校址一般都选的比较偏远(因为偏远了地皮才便宜),交通都不太发达,相应的医疗卫生、周边人群整体素质都不高,很多精力都用在和周边的村民“斗争”上,所以民办职业教育学校前进发展很艰难。

2、开设专业 黄炎培先生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社会化、科学化”。现代的职业教育要求开设的专业不仅要社会化、科学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开设专业、设立项目要有前瞻性。培养学生、开设专业不能只做现在的热门专业(不能说西安在建地铁,所有的学校都开设地铁专业,地铁建成之后就业需求是有限的),培养过剩的问题在开设专业的时候,每个职业院校都应该考虑。 3、教育质量 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其原因在于:第一、师资问题,大部分民办学校没有自己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好一些的师资都是从公办院校聘请来的,毕竟大部分民办学校的办校时间较短,没有培养和吸纳自己专职的高水平的师资,要想确保教育质量只能到公办院校去聘请,聘请来的师资会受到公办院校、聘任教师以及自身的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第二、资金问题,聘请高水平的师资,必须高水平的聘用金;第三、民办院校教学设施设备相对公办院校较少,或有设备但为了节约开支很少让学生用。因此,民办院校的师资和资金始终是一对矛盾,苦恼着所有的民办学校的领导,资金问题成为民学校教育质量的瓶颈。 4、资金问题 因为民办学校国家不会投入资金,因此所有的资金都由民办院校自筹,当民办学校扩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银行贷款需要抵押,从银行这里民办学校贷款是很困难的,好多民办学校就从民间募集资金,民间贷款的利率得出到同期银行利率的3倍以上才能贷到款,这无形中给民办学校在资金方面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5、关于短训职业教育

教育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讨论稿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 0年修订》填写。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 二、入学要求 满足专业学习的条件。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规定的学制填写,如: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健康;掌握××××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专业(技能方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 例 1 2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一职业素养 1. 2.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 2. 专业(技能方向1 11. 12. 专业(技能方向2 l 1. 12.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八、课程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公共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九、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任务 参考课时学分 1 职业生涯规 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 32~36 2 6 语文 (1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课程,其任务是…… (2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 192~216 12 7 数学 (1 (2 (二专业技能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任务参考课时学分 1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X 专业 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 2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学生必修的一门×X ×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 专业技能课 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技能方向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规划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征求意见稿2010年7月21日) 目录 一、基础与背景 (1) (一)主要成就 (1) (二)基本经验 (1) (三)存在问题 (1) (四)面临的新形势 (1)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 (二)发展目标 (2) 三、主要任务 (3) (一)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 (3) (二)建立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 (3) (三)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 (五)构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体系 (4) (六)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4) (七)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4)

(八)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4) (九)营造政府统筹协调、行业企业责任共担、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环境 (4) 四、重点举措 (4) (一)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 (4) (二)以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突破口,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4 (三)以示范院校建设为引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5) (四)实施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计划,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 (5) (五)以“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 (六)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 (5) (七)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5) (八)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6) (九)搭建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6)

浅析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低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笔者就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合理化建议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教育;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社会及企业对于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渴求仍然十分迫切。随着职业教育机构数量及规模上的不断壮大,我们更需要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存在现状,进而缩小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促进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填补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 1.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职业教育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近几年国际制造业巨头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中国的迹象表明,未来几年内,中国很可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机械制造业中心,“高级蓝领”将会更加“抢手”。但现在大多数人有“白领情结”,年轻人不愿当工人,当了工人也不去钻研技术。有的人则认为,现在提拔干部靠文凭,有绝活也上不去。为此,专家提醒求职者,“本科起步、硕士达标、博士吃香”的用人格局必将改变,文凭不再是地位的象征,有真本事才能谋生。在未来几年,受过良好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比大学生甚至博士还要吃香。 2.现今职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着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关注,我国近些年职业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壮大,但是依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所提供的高级技术人才都哪里去了?”面对这样的设问,笔者通过访谈对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总结: (1)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不足。 (2)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现有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导致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3)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普遍不够灵活。 3.职业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合理化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