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及设计计算内容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上部构造、标准及其部分荷载: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面净-9+2?0.5,主梁布置见下图。主梁标准跨径L=20m,计算跨径19.5m,梁长19.96m

边板重23.767kN/m,中板重22.394(护栏、桥面铺装等均已计入)纵向风力:

盖梁引起的风力1.157KN,对桩顶的力臂为7.07m

墩柱引起的风力0.85KN,对桩顶的力臂为:3.26m

横桥向按无水平力计算

冲击系数:228

1=

.1

3、地质水文资料:

地基土:软塑粘性土,地基土比例系数4/5000m KN m =,地基土桩侧摩阻力

KPa q k 50=,地基土内摩擦角040=?,黏聚力为0;桩入土长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7.0=λ,清孔系数80.00=m ,土容重3/0.10m KN =γ(已扣除浮力),地基土容许承载力KPa f a 300][0=

4、材料:

钢筋:盖梁、桩柱主筋用HRB335钢筋,其他均用R235钢筋; 混凝土:盖梁用C30,墩柱、钻孔灌注桩用C25。 5、构造型式见附图

柱直径采用120cm ,桩直径采用140cm 6、支座型式:橡胶支座,厚28mm 7、设计标高:

桥面中心标高:6.989m 盖梁顶面标高:5.873m 桩顶标高:-0.7m 地面标高:-1.2m

最大冲刷线标高:-3.2m

下部构造图

8、盖梁计算(一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设计及承载力校核

9、桥墩墩柱计算(二组)

1)永久作用计算

2)可变作用计算

3)内力组合计算

4)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10、钻孔灌注桩计算(一、二组)

1)荷载计算:永久作用、可变作用

2)桩长计算

3)桩内力计算

4)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5)水平位移验算

三、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基础工程》,王晓谋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公路桥涵标准图

6、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第二节盖梁计算

1 荷载计算

(1)上部结构永久荷载见表3-1:

表3-1 上部结构永久荷载

每片边板自重(KN/m)每片中板自重

(KN/m)一孔上部构造

自重(KN)

每一个支座恒载反力

(KN)

1,7号2,3,4,5,6号1,7号2,3,4,5,6号

23.767 22.394 3110.328 231.728 218.341 (2) 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1/2盖梁长度)

图3-2

表3-2:盖梁自重产生的弯矩、剪力效应计算截

面编号

自重

(KN)

弯矩

(m

KN )

剪力(KN)

V左V右

1

-1

1

q=0.7×0.4×1.5×25+1.5/2×0

.12308×0.4×25=11.4231

1

M=-10.5×0.4/2-0.9231×0.4/3=-2.2231 -11.42

31

-11.4

231

2

-2

2

q=(0.82308+1.1)×0.9/2×1.5

×25=32.452

2

M=-11.4231×(0.2+0.9)-32.452×0.45=-2

7.169

-43.87

5

-43.8

75

3

-3

3

q

=

0.80×1.1×1.5×25=33 3

M=-11.4231×1.9-32.452×1.25-33×0.8/2

=-75.469

-76.87

5

215.2

4

4

-4

4

q=0.6×1.1×1.5×25=24.75 4

M=223.106×0.6-11.4231×2.5-32.452×1.

85-20.625×1.0-12.375×0.6/2=-

96.73 96.73

5

-5

5

q=2.345×1.1×1.5×25=96.7

3

5

M=223.106×2.945-11.4231×4.845-32.45

2×4.195-33×3.345-24.75×2.645-96.73×1.1

725=

0.00 0.00

1

q+

2

q+

3

q+

4

q+

5

q=223.106KN

2 可变荷载计算

(1) 可变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对称布置时用杠杆法,非对称布置用偏心受压法。

公路-I级

a.单车列,对称布置

07621====ηηηη

331

.02

1

64745.0338.021

3895.02331.021

64745.0543=?==??==?

=ηηη

b.双车列,对称布置

4007

.080147.02

13382.0)47794.019853.0(215221.0)5221.05221.0(213382

.0)47794.019853.0(214007

.080147.021********=?=

=+?==+?==+?==?===ηηηηηηη

c.单车列,非对称布置 由()

∑±=

22/1

a ea i i η

η,已知n=7,e=3.10,

则789.51)08.472.236.1(222222=++?=∑a

0.06130.24427

1

0.01990.162871

0.06150.081471

71

0.22430.08147151.7891.363.1710.30570.16287151.7892.723.1710.40710.24427151.7894.083.1717

654321-=-=-=-==-==

=+=?+==+=?+==+=?+=ηηηηηηη d.双车列,非对称布置时:

已知:n=7,e=1.55,789.51)08.472.236.1(222222=++?=∑a

0208

0122107

1061500814071102200407071711836

0040707178951361551712243

00814071789517225517126497

01221071

78951084551717654321..η..η..ηη.....η.....η.....η=-=

=-==-===+=?+==+=?+==+=?+

=

(2) 按顺桥向可变荷载移动情况,求得支座可变荷载反力的最大值

公路-I 级:

KN

p P M KN q k k k 2385

505

5.19180360180/5.10=--=

--=全桥计算跨径:19.5m

双孔布载单列车时:

KN

B 75.4422382

5

.1025.19=+??=

双孔布载双列车时:

kN B 5.88575.44222=?=

单孔布置单列车时:

kN B 375.3402382

5

.105.19=+?=

单孔布载双列车时:

kN B 75.680375.34022=?=

(3) 可变荷载横向分布后各梁支点反力(计算的一般公式为i i B R η=),见表3-3

表3-3:各梁支点反力计算

荷载横向分布情况

公路-I 级荷载(KN ) 计算方法

荷载布置

横向分布系数

单孔

双孔

对称布置按杠杆法算

单列行车公路-I 级

0 340.38

0 442.75

0 0 0 0 0.331

112.666

146.550 0.338 115.048 149.650 0.331 112.666 146.550 0

0 0 0 0 0 双列行车公路-I 级

0 680.75

0 885.5 0 0.4007 272.776525 354.81985 0.3382

230.22965

299.4761 0.5221 355.419575 462.31955 0.3882 264.26715 343.7511 0.4007 272.776525

354.81985

荷载横向分布情况

公路-I 级荷载(KN ) 计算方法

荷载布置

横向分布系数

单孔

双孔

非对称布置按偏心受压法算

单列行车公路-I

0.4071 340.38

138.703 442.75

180.244 0.3057 104.054166 135.348675 0.2243

76.347234 99.308825 0.14286 48.6266868 63.251265 0.0615 20.93337 27.229125 -0.0199

-6.773562 -8.810725 -0.0613 -20.865 -27.14 双列行车公路-I

0.26497 680.75 180.378327

5

885.5 234.630935 0.2243 152.692225 198.61765 0.1836

124.9857 162.5778 0.14286 97.251945 126.50253 0.1022 69.57265 90.4981 0.0615 41.866125 54.45825 0.0208

14.1596

18.4184

(4) 各梁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反力组合:

计算见表3-4,表中均取用各板的最大值,其中冲击系数为:

228.1228.011=+=+μ

表3-4:各板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基本组合计算表(单位:KN )

编号

荷载情况

1号梁

2号梁

3号梁

4号梁

5号梁

6号梁

7号梁

1R

2R

3R

4R

5R

6R

7R

1 恒载

463.46

436.68

436.68

436.68

436.68

436.68

463.46

2

公路-I 级双孔双列对称(1+μ) 0 435.719 367.757 567.728 422.126 435.719 0

3 公路-I 级双孔双列非对288.127 243.902 199.646 155.345 111.132 66.875

22.618

编号 荷载情况 1号梁 2号梁 3号梁 4号梁 5号梁 6号梁 7号梁

称(1+μ)

4 1+2 463.46 872.399 804.437 1004.408 858.806 872.399 459.078 5

1+3

751.587

680.582

636.326

592.022

547.812

503.555

486.078

3 双柱反力G i 计算:

表3-5:双柱反力i G 计算

荷载组

合情况 计算式

反力

1G (KN)

组合4公路-I 级双列对称 1/5.89*(6.74*463.46+5.38*872.399+4.02*804.437+2.66*1004.408+1.3*858.806+0.06*872.399-1.42*459.078)=2399.83

2399.83

组合5公路-I 级双列非对

1/5.89*(6.74*751.587+5.38*680.582+4.02*636.326+2.66*592.022+1.3*547.812+0.06*503.555-1.42*486.078)= 2181.96

2181.96

由表3-5可知,荷载组合6(公路-I 级、双列对称布置)控制设计。

第三节 桥墩墩柱计算

墩柱直径为120㎝,用C 25混凝土,HRB335级钢筋。尺寸见图3-8. 1 恒载计算:

(1) 上部构造恒载,一孔总重:3110.328KN (2) 盖梁自重(半根梁重):198.356KN (3) 横系梁重:3.143×1×24=75.432KN

(4) 一根墩柱自重:5.473×24×3.14159×(1.2×1.2)/4=148.556KN (5) 作用墩柱底面的恒载垂直力为:

kN N 076.1902356.198556.148328.31102

1

横=++?=

2 汽车荷载计算

荷载布置及行驶情况见前述图3-3,3-4,由盖梁计算得知: (1) 公路Ⅰ级单孔荷载

单列车时:340.38=B KN

相应的制动力:kN H 076.681.02340.38=??=

按照《公预规》4.3.6条规定公路Ⅰ级汽车制动力不小于165,故取制动力165KN

(2) 公路Ⅰ级双孔荷载 单列车时:75.442=B KN

相应的制动力:kN H 55.881.0275.442=??=小于165KN ,故制动力取165KN

汽车荷载中双孔荷载产生支点处最大反力值,即产生最大墩柱垂直力,汽车荷载中单孔荷载产生最大偏心弯矩,即产生最大墩柱低弯矩。 (3) 双柱反力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汽车荷载位置见图3-8):

图3-8:尺寸单位cm

单列车时:0263.1589

5

.2943101=+=

η,0263.00263.112-=-=η

双列车时:7632.0589

5.2941551=+=η,2368.07632.012=-=η

3 荷载组合

(1) 最大最小垂直反力计算,见下表

表3-10:可变荷载组合垂直反力计算

编号

荷载状况

最大垂直反力(KN)

最小垂直反力(KN)

()11B u η+

()21B u η+

1

双孔

单列车 1.0263 557.996 -0.0263 -14.299 2

双列车

0.7632

829.899

0.2368

257.49

3

单孔

单列车 1.0263 428.973 -0.0263 -10.993 4

双列车

0.7632

638.005

0.2368

197.96

表中汽车荷载已经乘以冲击系数(1+μ=1.228) (2) 最大弯矩时计算(单孔)

表3-11:可变荷载组合最大弯矩计算(单孔)

编号

荷载情况

垂直力(KN )

水平力

H (KN )

对柱顶中心弯矩(m KN ?)

12B B +

()

120.25B B -

1.14H

1

上部与盖梁 1902.076

0.00 0.00

2

单孔双列车

680.75 165/2= 82.5

170.188 94.05

表内水平力由两墩柱平均分配。 4 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作用于墩柱顶的外力(图3-9) (1) 垂直力:

最大垂直力: Nmax=1902.076+829.899=2731.975Kn 最小垂直力: Nmin=1902.076+680.75=2582.826Kn (2) 弯矩: M max=170.188+94.05=264.238KN.M (3) 水平力:82.5H KN =

图3-9:尺寸单位cm

(4) 作用于墩柱底的外力

Nmax=2731.975+148.556=2880.531KN

N min=2582.826+148.556=2731.382KN Mmax=264.238+82.5×5.473=715.7605KN.M (5) 截面配筋计算

已知墩柱选用C25混凝土,采用20φ16HRB335钢筋,g A =40.222cm ,则纵向钢筋配筋率()%3556.060402222

=?==ππρr A g ,由于()()6.02/473.52/0?=r l 9.3=7<,

故不计偏心增大系数:取1η?==.0;

a 双孔荷载,按最大垂直力时,墩柱顶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根据《公预规》5.3.1条:

()''

09.0s sd cd d A f A f N +≤?γ

()()402219511309735.1119.09.0''?+???=+s sd cd A f A f ?

()937.2487761.22611.143.124110=?=>=d N kN γ k N

=12411.43KN > 1.1×2731.975=3005.1725KN

满足规范要求。

b 单孔荷载,最大弯矩时,墩柱顶按小偏心受压构件验算: Nd=2582.826KN Md = 264.238KN.M

e o =Md/Nd=102mm

()9.32/0=r l 7

<

故1η=.0,

根据《公预规》5.3.9条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220sd

cd d f r C f Ar N ργ+≤

'

3300sd

cd d f gr D f Br e N ργ+≤

r f C Af gf D Bf e sd

cd sd

cd ?++='

'

0ρρ

设g=0.88,代入cd f =11.5MPa 、/

sd f =195MPa 、ρ=0.003556后,经整理得

0e =r C

A D

B ?++693.05.11610.05.11

按《公预规》提供的附录C 表C.0.2“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系数”表。经试算查的各系数A 、B 、C 、D 为

设ζ=1.0,A=2.6943 ,B=0.3413 ,C=2.3082, D=0.6692 代入后

0e =mm 1.8060.03082

.2693.06943.25.116992.0610.03413.05.11=??+??+?

则22'

226001953082.2003556.05.116006943.2???+??=+sd cd f r C f Ar ρ

=117306KN > 1.1×2731.975=3005.1725KN

88.06001956692.0003556.05.113413.060033'33????+??=+sd cd f gr D f Br ρ

=m kN e N kN d ?=?=>91.19208.037.241193600γ =936KN > 3005.1725×0.08=240.4138KN.M 墩柱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第四节 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计算

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1.40m ,用C3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由地质资料分析设计宜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灌注桩按m 法计算,设m 值为5×103kN/m 4,桩身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c E =3.0×104MPa 1 荷载计算

每一根桩承受的荷载为:

(1) 一孔恒载反力(图3-10)kN N 164.155521328.31101=?=

(2) 盖梁恒重反力(半根梁重):kN N 198.3562= (3) 系梁恒重反力kN N 716.372

1

75.4323=?= (4) 一根墩柱恒重kN N 556.1484= (5) 作用于桩顶的恒载反力恒N 为:

kN

N N N N N 792.9391148.556716.37356.9811555.1644321=+++=+++=恒(6) 灌注桩每延米自重

m kN q /55.21)1024(4.142=-??=

π

已扣除浮力 (7) 可变荷载反力

两跨可变荷载反力:KN N 899.9285=(公路-I 级)(已计入冲击系数) 单跨可变荷载反力:KN N 005.3866=(公路-I 级)(已计入冲击系数)

制动力:

165

82.52T KN =

=

作用点在支座中心,距桩顶距离为

m 587.6)873.57.0028.02

1

(=++? (8) 纵向风力

盖梁引起的风力:11

2.314 1.1572w KN

=?=

对桩顶的力臂为:7.07m 墩柱引起的风力:

20.85w KN

=

对桩顶的力臂为:3.26m

横向风因墩柱横向刚度较大,可不予考虑。 (9) 作用于桩顶的外力

图3-10:尺寸单位m

图3-11

kN N 691.2769899.829792.1939max =+=(双孔)

kN N 765.2368973.428792.1939min =+=(单孔)

507.8485.0157.15.82=++=H KN

单跨可变荷载时:

m

kN M ?=?+?+?+?=88.71326.385.007.7157.1587.65.8225.0005.638(10) 作用与地面处桩顶上的外力

kN N 466.27805.055.21691.2769max =?+=

kN N 54.23795.055.21765.2368m in =?+= kN H 507.8485.0157.15.820=++=

m kN M ?=-++?+=47.8357.02.1507.84945.2)2/88.53(88.7130)(

2 桩长计算

由于假定土层是单一的,可由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初步计算桩长。

灌注桩最大冲刷线以下的桩长为h ,则:)]

3(][[21][22001

-+=+=∑=h k f m q q A li q u R a r r

p n

i ik a γλ 式中:u ---桩周长,考虑用旋钻机,成孔半径增大5cm ,则u =π×1.45=4.555(m );

ik q ---桩壁极限摩阻力,按表值取为50k Pa,即50m kN /;

l i ---土层厚度(m );

?---考虑桩入土深度影响的修正系数,取为0.7;

0m --考虑孔底沉淀厚度影响的清底系数,取为0.80;

p A ---桩底截面积,p A =π2R =1.5392m ; ][0a f ---桩底土层容许承载力,取][0a f =300KPa ; 2k ---深度修正系数,取2k =1.5;

2γ---土层的重度,取2γ=10.0KN/m3(已扣除浮力);

h ---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m )。 代入得:

][a R =1/2[4.555×h ×50]+0.7×0.8×1.539[300+1.5×10×(h -3)] =91.1h +0.862×(219.769+12.9276h )=189.44+125.018h 桩底最大垂直力为:max N =2780.466+1/2qh =2780.466+10.775h 即:2780.466+10.775h =189.44+125.018h

故:h =22.7m 取h=23m ,即地面以下桩长为23m ,桩总长23.5m 。

由上式反求: ][a R =189.44+125.018×23=3028.291k N >max N =2780.466+10.775×23=3027.831kN 可知桩的轴向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3 桩的内力计算(m 法)

(1) 桩的计算宽度1b :()()m d k b f 16.20.14.19.011=+=+= (2) 桩的变形系数α: α5

1

EI

mb = 式中:27/100.3m KN E h ?=,441886.00491.0m d I =?= 受弯构件: I E EI h 67.0=

故:3097.01886

.0100.367.016

.250005

7

=????=α 5.212.7233097.0>=?=h α,可按弹性桩计算。

(3) 地面以下深度Z 处桩身截面上的弯矩M Z 与水平压应力σZX 的计算 已知作用于地面处桩顶上的外力为:

,kN N 57.24080=,KN H 507.840=,m kN M ?=47.8350 (4) 桩身弯矩Z M

Z M =m m m m B A B M A H 824.755867.27200+=+α

式中的无量纲系数m m B A ,可由表格查得,计算见表3-12,分布图见图3-12

表3-12:桩身弯矩M z 计算(单位:KM·m )

Z

0.33 0.1 4 0.0996 0.99974 27.1775532 755.6274858 782.8050

39 0.66 0.2 4 0.19696 0.99806 53.74388432 754.3577014 808.1015858 1.32 0.4 4 0.37739 0.98617 102.9772771 745.3709541 848.3482312 1.97 0.6 4 0.52938 0.95861 144.4503325 724.5404446 868.9907771 2.63

0.8

4

0.64561

0.91324

176.1656639 690.2487098 866.4143736

3.29 1 4 0.72305 0.85089 197.2964844 643.1230834 840.4195

677 4.28 1.3 4 0.76761 0.73161 209.4554379 552.9683966 762.4238345 4.93 1.5 4 0.75466 0.68694 205.9218102 519.2057386 725.1275488 6.58 2 4 0.61413 0.40658 167.5758107 307.3029219 474.8787326 8.22 2.5 4 0.39896 0.14763 108.8630183

111.5822971 220.4453

154

9.87 3 4 0.19305 0.07595 52.67697435 57.40483

28

110.0818

072

11.51 3.5 4 0.05081 0.01354 13.86437227 10.23385696 24.09822923 13.16

4

4

0.00005

0.00009

0.01364335 0.06802416 0.08166751

桩身最大弯矩max M 及最大弯矩位置计算: 由0=x Q 得:618.3507

.8447

.8353097.00

=?=

=

Q M C Q α

由0618.3=Q C 及12.7=-

h ,查表得:657.0max

=-

Z ,故m Z 12.297

.0.0657

.0m ax ==

同样可得1.1=M K ,m kN M K M M ?=?=017.9190m ax (5) 桩身水平压应力zx σ

zx σ=

x x x i

x B z A z B z b M A z b H -

---

+=+

099.371126.120

21

αα

式中无量纲系数x x B A ,可由表格查得,-

z 为换算深度,-

z =Αz.计算见表3-13,桩身的水平压应力分布示于图3-12.

图3-12

表3-13:水平压力

zx

计算(单位:KM·m2)

Z

0 0 2.44066 1.621 0 0 0

0.66 0.2 2.11779 1.29088 5.1303886

31

8.664902912

13.7952915

4

1.32 0.4 1.80273 1.00064 8.7342989

59

13.43339187

22.1676908

3

2.3 0.7 1.36024 0.63885 11.533230

12

15.00875859

26.5419887

1

2.96 0.9 1.09361 0.44481 11.921814

44

13.4358419

25.3576563

4

3.62 1.1 0.85441 0.28606 11.384039

22

10.56082029

21.9448595

1

4.93 1.5 0.46614 0.06288 8.4692510

46

3.16556784

11.6348188

9

6.58 2 0.14696 -0.07572 3.5601353

92

-5.08262928

-1.5224938

88

9.87 3 -0.08741 -0.09471 -3.1762870

98

-9.53597106

-12.712258

16

13.16 4 -0.10788 -0.01487 -5.2268291

52

-1.99626776

-7.2230969

12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要求规范

建筑——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2) 2.2.1.1 适用范围 (2) 2.2.2 术语 (2) 2.2.3 基本规定 (2) 2.2.4 施工准备 (3) 2.2.5 材料和质量要求 (4) 2.2.6 施工工艺 (7) 2.2.7 质量标准 (16) 2.2.9 安全环保措施 (17)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2.2.1.1 适用范围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其适用 范围如下: 1.冲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黏性土或粉质黏土和人工杂填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坚硬土层、岩层中使用,对流砂层亦可克服,但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则应慎重使用。 2.冲抓成孔灌注桩:适用于一般较松软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砾层以及软质岩层应用,孔深在20m 内。 3.回转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黏性土、砂土、软质岩层。 4.潜水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夹卵石及风化页岩层中使用,不得用于漂石。2.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2 术语 1.灌注桩:先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再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基桩。2.泥浆护壁:用机械进行贯注桩成孔时,为防止塌孔,在孔内用相对密度大于 1的泥 浆进行护壁的一种成孔施工工艺。 2.2.3 基本规定 2.2.3.1 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1.群桩:20mm; 2.单排桩:10mm。 2.2.3.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 检查时, 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 桩可对护 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2.2.3.3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2.3.3 的规定,

钻孔灌注桩总结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项目经理部 2013年3月18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 (3) 三、施工过程 (4) 1、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前准备工作; (5) 2、测量放样 (6) 3、护筒埋设 (6) 4、钻机就位 (6) 5、钻进 (6) 6、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8) 7、声测管安装 (9) 8、导管安装 (9) 9、灌注水下混凝土 (9) 四、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2) 五、试桩总结 (12) 六、后续桩基施工的改进措施 (13) 七、结论 (14) 附件:现场检测记录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 1概述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第一根钻孔桩位置14#-1桩基。位于现有太阳路南半幅路边,其里程桩号为K86+541.800。试桩坐标为x:55215.288 y:57208.066,桩基钻孔工艺采用了正循环,该桩为1.5m直径桩。 钻孔桩设计参数表 2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 施工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总体协调工作,设现场生产经理1名,负责协调和各工序施工的指挥工作。技术员1名,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测量员及试验员各2名主要负责现场测量放样和试验工作;质检员1名,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和检查以及报检工作;安全员2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工作。钢筋工、电焊工、钻机队人员共12人,负责现场施工。 现场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 投入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下表,测量、试验仪器由项目部测量站、试验室提供。

现场机械设备配置表 3施工过程 该灌注桩类型为摩擦桩,且地质结构多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采用回旋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方式采用正循环钻孔。 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于2013年3月13日14时18分开始钻孔,2013年3月16日13时20分成孔,于3月17日9时35分浇筑结束,实际浇筑方量 134m3,施工过程中各项检测指标及施工时间详情过程如下: 钢筋笼制作:2013年3月11日至2013年3月13日 桩位放样:2013年3月12日 护筒埋设:2013年3月12日,护筒直径1.8m,壁厚6mm,护筒顶标高 2.68m, 泥浆制备:2013年3月13日上午,泥浆比重1.2g/cm3,粘度17秒,含砂率1%。 钻头:钻头直径1.5m,钻尖长度:腰带以下0.9m。 开钻时间:2013年3月13日(14:18)钻盘标高(基准面)4.061m。 成孔时间:2013年3月16日(9:10)孔深72.7m(桩底标高-68.288m)。 一清时间:2013年3月16日(9:10)-2013年3月16日(13:00),孔深:72.7沉渣厚度10cm。泥浆比重1.20g/cm3,含砂率2%,粘度20秒。 水密试验:2013年3月11日(压水达到1.3Mpa持续5分钟无漏水现象。)提钻时间:2013年3月16日(13:30-15:30) 下探孔器时间:3月16日15:00-15:30,累积30分钟,探孔器下放顺利。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第一节、工艺流程 (一)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放线定位→桩机就位→开挖到设计标高→人工开挖扩大头→清孔、验收→安放钢筋笼(注浆管随同安放)→下导管→混凝土灌注→后注浆施工→凿除桩头→桩身检验 (二)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各工艺流程做法 (一)测量放线 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当桩中心距小于3倍桩径且桩端净距小于1.0m(D>2.0米)或桩心距小于1.5D(D<2.0)米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浇筑混凝土。 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先试挖桩,待试挖桩成功后经有关部门进行复查,办好预检手续后再进行全面开挖工程桩。施工时相邻两桩净距小于2.5米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相邻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米。 待先批桩开挖完毕且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方可再开挖另一批桩,以避免桩出现塌孔现象,确保施工安全。 (二)成孔 开挖桩孔垂直段采用螺旋钻施工,桩孔挖至孔底设计标高时,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人员共同鉴定,确定达到6层卵石层后方可扩底。当遇到施工区域受限时用洛阳铲配合人工开挖成孔。 钻机就位后,钻机下必须垫枕木,钻机就位必须平正、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使钻机转盘中心线、天车中心、钻头中心及桩中心位于一条沿垂线上,经当班技术人员检查,验收签字后方可钻孔。

旋挖成孔首先是动力头转动底门镶嵌斗齿的桶式钻斗切削岩土,并将原状岩土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卷扬机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而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必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向孔内投入护壁泥浆或稳定液进行护壁。 成孔前必须检查钻头保径装置,钻头直径、钻头磨损情况,施工过程对钻头磨损超标的及时更换。 成孔中,按试施工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设专职记录员记录成孔过程的各种参数,如钻进深度、地质特征、机械设备损坏、障碍物等情况。记录必须认真、及时、准确、清晰。 旋挖钻机配备电子控制系统显示并调整钻进时的垂直度,通过电子控制和人工观察两个方面来保证钻杆的垂直度,从而保证了成孔的垂直度。 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 旋挖钻机在钻进时,根据地层选用钻斗的同时,还要注意在钻进时进尺的控制。在使用旋挖斗时依据斗体的容量,一般在斗体三分之二为合适。进尺深度根据桩直径而定,也要根据地层的密度控制进尺深度。进尺过多,导致卸土困难,还会导致埋钻卡钻的事故发生。过少会延误施工进度与设备、能源的消耗,成本提高,降低了效益。 (三)人工扩底 挖扩底桩是人工下到孔内,将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成设计图纸的要求。扩底桩土方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员要拴好安全带。吊桶离开孔口上方1.5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后,再打开活

素混凝土桩试桩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试桩目的 (2) 四、施工组织及试桩安排 (3) 1、素混凝土试桩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 (3) 2、素混凝土试桩主要机械配备 (3) 3、素混凝土试桩施工计划时间及试桩地点 (3) 4、试桩类型及数量 (3) 5、试桩各项工艺参数 (4) 五、施工准备 (4) 六、施工工艺 (4) 1、施工准备 (4) 2、钻机就位 (4) 3、钻孔 (5) 4、孔深及垂直度检查 (5) 5、灌注混合料 (5) 6、成桩验收 (6) 七、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6) 八、试桩总结 (6)

一分部地基处理素混凝土桩工艺性试验方案 一、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路基设计图》 《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二、工程概况 1、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4标一分部起止里程为 DK143+745.88~DK157+895.27, 路线长14.15km 。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 7.24km/12段,桥梁6.91km/12座,车站一座(随州南站),长1950m,涵洞426.02横延米/14座,框架桥116.63横延米/5座。其中区间路基5.29km,站场路基1.95km。根据设计文件显示,本分部承建段混凝土素混凝土软基处理地段包括: 1)、DK148+304.5~DK148+374.5段C30素混凝土桩+0.2m厚碎石垫层,桩径 0.6m,桩间距3m,正方形布置,桩长5~6.5m。 2)、DK148+485~DK148+606段C30素混凝土桩+0.2m厚碎石垫层,桩径0.6m,桩间距3m,正方形布置,桩长5~6.5m。 3)、DK154+142~+149.2涵洞基地采用C30素混凝土桩加固,正方形布置,桩间距3m,桩径0.6m,桩长10~11.5m。桩顶设0.4m厚C35钢筋混凝土筏板,下铺设0.2m厚碎石垫层。 4)、DK156+139~+181 C30素混凝土桩+垫层,桩径0.6m,桩间距2.5m,正方形布置,桩长4~7m。 5)、DK156+398~+437 C30素混凝土桩+垫层,桩径0.6m,桩间距2.5m,

钻孔灌注桩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关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后轨道梁钻孔灌注桩 一、工程概况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境内曹妃甸,码头岸线全长653m。采用沉箱重力式结构,后轨道梁采用灌注桩做基础。 灌注桩共计144根,桩径为1.2米,桩顶设计顶标高为2.444米。钻孔灌注桩根据长度的不同分A、B型两种,A型灌注桩66根,设计长度60.444米,底标高-58.0m;B型灌注桩78根,设计长度48.444米,底标高-45.0m。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采用反循环、旋挖钻和冲击钻三种施工工艺进行施工,C30砼浇注。 二、质量控制依据 (一)合同文件; (二)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三)《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 (四)《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五)《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当某一技术指标在上述各文件中相互不一致时,要确定一种作为工程 的执行标准,一般来说,应优先考虑合同文件的规定。 三、施工工艺流程

四、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1、认真审核施工方案,分析其选用工艺方法、施工辅助设施、工程材料及设备参数、机械设备能力、所用材料、配备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数量是否满足现场管理和施工的需要等。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统计台帐如下:

3、严格审批混凝土配合比。

4、审核实验室资质、人员、设备、仪器(上岗证、测量、试验),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 5、检查人员是否到岗、机械设备是否进场、工程用材是否复检报批,场地是否整平。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实行全过程旁站和各工序验收制度,以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并认真做好旁站记录,使质量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1、开孔前的质量控制 (1)检查钻机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各项项目,比如钻头尺寸(旋挖钻钻头外径和长度、循环钻和冲击钻钻头长度)、机械设备能力、护筒尺寸和强度等。 (2)严把工程用材关:要求工程所用钢筋、水泥、外加剂、砂、碎石、钢筋焊接等按进场批次、量进行见证取样与送检、旁站试验,并进行平行抽检(不低于施工单位留样数量的10%)。 (3)严把泥浆质量关。控制泥浆的各项指标(密度、粘度、含砂率)符合设计规范的泥浆质量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4)验收桩位:地面标高、护筒标高(护筒深度不应小于2.0m,护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一、施工平台 1、采用筑岛法施工,填料宜选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砂性土或碎石土,筑岛面积根据钻孔方法、选择的机具等确定,填筑高度应高于最高水位0.5~1.0m。 2、采用钢管桩等其它形式的施工平台,平台必须牢固稳定,能承受工作时所有静、动荷载,平台施工前需提供平台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书,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经总监办审核批复后方可施工,平台施工要按施工技术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3、旱地施工平台应进行清理和整平,面积满足使用要求,地面为软土时应进行适当处理,确保施工机械运输作业安全。 4、需要进行软基处理或路基填筑施工的桥台,必须待软基处理或路基填筑完成后才能进行桩基施工。 二、护筒 1、护筒应采用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制作,径宜比桩径大20~40mm,护筒中心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5cm以,竖直度不大于1%。 2、采用挖坑埋设法安置护筒时,护筒低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 3、护筒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埋置深度宜为2~4m,特殊情况应适当加大埋深防止漏浆,以保证钻孔和砼灌注的顺利进行。 4、对于钢管桩或其它形式架设的水中平台,护筒应沉入局部冲刷面以下不小于1.0~1.5m,并采取措施固定牢固。

5、护筒连接处要求筒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 三、泥浆 1、泥浆应选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配制,泥浆指标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第6.2.2条选定。 2、摩擦桩宜采用回旋钻机施工,并采用优良泥浆(如膨润土泥浆),泥浆比重不应大于1.13,减小孔壁泥皮厚度,保证桩基承载力的发挥。 3、储浆池和沉淀池应分别设置,储浆池的大小应满足钻孔和清孔过程中保持孔水头高度要求。钻渣和废弃泥浆应集中存放,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四、钻孔 1、桩基施工前,应全面复查各墩、各桩基坐标及其各控制点高程,并复查净空要求,同时要求对工程地质勘查资料要进行详细的阅读和理解,掌握本工程围各种地层岩性的原岩特征、风化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结构、主要矿物成分及岩石抗压强度等。 2、软土地段的钻孔,首先应进行地基加固,保证钻孔设备的稳定和钻孔孔位准确,再行钻孔。 3、钻机安装后应进行固定,保证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过程中不应产生位移和沉陷。 4、开钻前应对钻孔平面位置进行复测,冲击钻的钢丝绳、钻头中心及桩位中心要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回旋钻机的转盘要水平,立轴要垂直。护筒埋设前应设置交角不小于60°的桩位护桩,以便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测桩中心位置。 5、采用冲击钻成孔过程中,应根据钻机的性能和对应地层岩性选择合

钻孔桩试桩总结报告

钻孔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 随岳南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钻孔灌注桩基础共有以下几种形式:陆上钻孔灌注桩:φ100cm464米,φ120cm11472米,φ150cm22172米,φ180cm1836米;水中钻孔灌注桩:φ120cm584米,φ150cm328米,φ180cm902米。按照有关监理程序和要求,本合同段在K29+233双岭高架桥进行钻孔灌注桩试桩。 双岭高架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为摩擦桩,桩径150cm、,总计104根,累计桩长6838m,平均桩长65.75m。桩身混凝土标号均为C25。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桥址处地层分布依次为淤泥层厚4.0~9.0,淤泥质粘土层厚10.0~20.m细砂层埋层埋深在14~29.0m以上。试桩选择在该桥24-1#桩进行。采用旋转钻孔,泥浆护壁成孔,用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二、钻孔桩试桩目的 双岭高架桥24-1#桩做为试桩,桩径1.5m,桩长65m,桩顶标高27.11,钻机平台高28.6m,于2005-4月18号10:18开钻,钻机型号GPS180旋转钻机,本次试桩由第三驻地办胡名英监理工程师旁站,通过试桩,对照设计院地质勘测报告,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了解各土层的特点来确定成桩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的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如泥浆比重,钻进速度等。通过试桩还可以了解各个部门各工种协调过程中成在的问题及设备性能。 三、钻孔桩试桩工艺流程和过程 施工准备→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取样→成孔验收→测量孔深、斜度→第一次清孔→安装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灌注水下混凝土。 本桩于2005年4月18日10点18分开钻,22日20点30分终孔,24日0点至7点第一次清孔,24日8点30分到22点吊装钢筋笼,24号22点至25

钻孔灌注桩技术标准

钻孔灌注桩技术标准 一、检验 本条主要适用于以天然土层为地基持力层的浅基础,基槽检验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做好验槽准备工作,熟悉勘察报告,了解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特点,研究基础设计图纸及环境监测资料。当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列为验槽的重点: (1)当持力土层的顶板标高有较大的起伏变化时; (2)基础范围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时; (3)基础范围内存在局部异常土质或坑穴、古井、老地基或古迹遗址时; (4)基础范围内遇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脉以及湮废河、湖、沟、坑等不良地质条件时;(5)在雨季或冬季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基底土质可能受到影响时。 2、验槽应首先核对基槽的施工位置。平面尺寸和槽底标高的允许误差,可视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基础类型确定。验槽方法宜使用袖珍贯入仪等简便易行的方法为主,必要时可在槽底普遍进行轻便钎探,当持力层下埋藏有下卧砂层而承压水头高于基底时,则不宜进行钎探,以免造成涌砂。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人员认为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勘察工作。 3、基槽检验报告是岩土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应做到资料齐全,及时归档。 2、在压(或夯)实填土的过程中,取样检验分层土的厚度视施工机械而定,一般情况下宜按20~50cm分层进行检验。 3、本条适用于对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进行处理的检验。 复合地基的强度及变形模量应通过原位试验方法检验确定,但由于试验的压板面积有限,考虑到大面积荷载的长期作用结果与小面积短时荷载作用的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故需要再对竖向增强体及地基土的质量进行检验。对挤密碎石桩应用动力触探法检测桩身和桩间土的密实度。对水泥土搅拌桩、低强度素混凝土桩、石灰粉煤灰桩,应对桩身的连续性和材料进行检验。 4、预制打入桩、静力压桩应提供经确认的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等。其中预制桩还应提供打桩的最后三阵锤击贯入度、总锤击数等,静力压桩还应提供最大压力值等。 当预制打入桩、静力压桩的入土深度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对桩端下卧层有怀疑时,可采用补勘方法,检查自桩端以上1m起至下卧层5d范围内的标准贯入击数和岩土特征。 5、混凝土灌注桩提供经确认的参数应包括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锤击沉管灌注桩,应提供最后三阵锤击贯入度、总锤击数等。对钻(冲)孔桩,应提供孔底虚土或沉渣情况

钻孔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钻孔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桥名:王姚线南门桥墩台号:左边墩桩位编号:1# 设计桩底标高:22.144 平台面标高(基点标准):39.6 护筒顶标高:39.5 钻孔类型及直径: 1.2M 首节钻头钻杆长度:3.5M C-07 9

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日期: 钻孔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桥名:王姚线南门桥墩台号:左边墩桩位编号:2# 设计桩底标高:22.144 平台面标高(基点标准):39.6护筒顶标高:39.5 钻孔类型及直径: 1.2M 首节钻头钻杆长度:3.5M 9

记录:工地负责人:承包人:睢宁县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公司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日期: 钻孔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桥名:王姚线南门桥墩台号:左中墩桩位编号:1# 设计桩底标高:18.712 平台面标高(基点标准):36.5 护筒顶标高:36.4 钻孔类型及直径: 1.2M 首节钻头钻杆长度:3.5M C-07 9

记录:工地负责人:承包人:睢宁县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公司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日期: 钻孔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桥名:王姚线南门桥墩台号:左中墩桩位编号:2# 设计桩底标高:18.712 平台面标高(基点标准):36.5 护筒顶标高:36.4 钻孔类型及直径: 1.2M 首节钻头钻杆长度:3.5M 9

记录:工地负责人:承包人:睢宁县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公司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日期: 钻孔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桥名:王姚线南门桥墩台号:右中墩桩位编号:1# 设计桩底标高:18.7121 平台面标高(基点标准):36.5 护筒顶标高:36.4 钻孔类型及直径: 1.2M 首节钻头钻杆长度:3.5M 9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41141

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 阳光路站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二局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目录 阳光路站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2) 一、试桩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工程概况 (3) 四、工程地质条件 (3) 五、桩位选择 (3) 六、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3) 6.1施工总体安排 (4) 6.2机械、实验、测量设备计划 (4) 6.3主要人员计划 (4) 七、具体施工 (6) 7.1施工工艺流程 (6) 7.2测量定位及复检 (6) 7.3制作和埋设护筒 (6) 八、试桩施工进度安排 (8) 九、工期保证措施 (8) 十、信息反馈 (9) 十一、对施工操作人员、施工机具的具体要求 (9) 十二、资料的归档整理 (10) 十三、质量措施 (10) 13.1质量目标 (10) 13.2质量保证体系 (11) 13.3质量保证措施 (11) 13.3.1钻孔的垂直度控制 (12) 13.3.2护壁泥浆比重控制 (12) 十四、安全环保及消防保卫措施 (13) 14.1安全保证措施 (13) 14.2 环保措施 (13) 14.2.1防止道路污染措施 (13) 14.2.2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14) 14.3消防保卫措施 (14) 十五、成品保护措施 (14)

阳光路站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一、试桩目的 由于本工程地质以砂层为主且围护桩有抗拔作用,重要性较高。因此,合理选择桩型、桩长,在此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试桩还可以验证桩基施工工艺、打桩钻孔机具是否合理,以及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泥浆指标和泥浆置换时间等参数控制是否可行,以便在施工中加以改进。 试桩检验和确定本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包括泥浆配方、钻进工艺、清孔效果以及成桩后质量等。 试桩应取得的具体指标: 1、对不同地质状况的机具选型。 2、钻进时的参数:进尺、钻压、泥浆性能等。 3、灌注前二次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及清孔方法。 4、成孔质量控制的措施(孔径、倾斜度、中心偏位等)。 5、为施工提供实际地质情况、优化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南昌地铁3号线工程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 2、施工图纸; 3、从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图纸审核所获取的资料;国家、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钻孔灌注桩 施 工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1) 二、试桩设计参数 (1) 三、编制依据 (1) 四、施工工艺 (2) 五、质量验收标准 (8) 六、主要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为了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及承载力,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图设计,进行试桩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为此特编制此试桩施工组织设计。 二、试桩设计参数 本工程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试桩采用直径A650mm商品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共21根。桩端持力层为含碎石粉质粘土3根,桩端嵌入深度不小于2D,灌注桩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采用C30,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基岩18根,桩端嵌入深度不小于1D,灌注桩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采用C30、C35、C40。 三、编制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1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四、施工工艺 (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场地平整

根据桩位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处理,保证钻机底座场地平整、稳定,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 (3)施工放样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由测量队用全站仪根据复测无误的导线点坐标实地放出桩位,并设置好定位控制桩,报监理工程师复测核准。 (4)施工准备 钻孔桩施工场地范围内进行清理,整平并夯实。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钻机性能和工程规模大小,做好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包括制浆池、储浆池和沉淀池)。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5)机械设备的选择和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桩的孔径、孔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机具设备、材料供应、以及劳力来源等因素。 2、钻孔灌注桩所需的混凝土由项目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供应,拌和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的运送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 3、储料斗容量应能满足首批灌注混凝土所需要的储备量要求。 4、主要机具设备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调试,确保正常使用。 (5)护筒埋设 1、护筒采用钢护筒,高1-1.5米。 2、护筒内径比桩径大150mm左右。 3、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基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20mm,竖直度偏差不大于1%。 4、护筒顶端高出地面0.3米及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2.0米。

冲孔灌注桩试桩方案样本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桩目的和试桩位置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试桩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试桩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试桩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工艺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人员及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人员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安全用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文明施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机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机械与施工方法 (2) 三、常见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7)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 (9)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 六、安全控制措施 (12) 七、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15) 八、竣工资料 (15) 附图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7) 附图2钻孔灌注桩工序质量保证对策表 (18)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水上长廊工程位于区内。本工程设计要求桩径φ350,222根;桩径φ300,182根。其中:1#水上长廊φ300,182根;2#水上长廊φ350,168根;3#水上长廊φ350,54根。 (二)设计要求如下: 桩长按现场实际收方深度为准。钢筋笼主筋通长12φ16,加强箍φ12@2000,箍筋φ6@250,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3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3000KN。 (三)工程地质特征(详地质勘察设计事务所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所示)(四)编制依据: 1、桩位平面图 2、项目建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5、普通砼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 二、施工机械与施工方法 (一)工艺流程见附图 (二)钻孔桩施工方法 1、放样定位: 依据甲方提供的现场建筑定位点测放桩位,在测定的桩位中心处打入木桩作为标志。 2、护筒施工 护筒采用5mm钢板卷制护筒制作,规格直径比设计径大100mm,高度1.2~1.5m。孔口护筒采用人工挖埋。即先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人工开挖一个比护筒直径大100~200mm圆坑,人工开挖后,将护筒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安放圆坑内,护筒外周边采用粘土回填并夯实。护筒埋置时,护筒顶高出地面20-30cm,以防施工时孔内泥浆外溢产生污染。

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

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径为0.5~ 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 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 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 制作好钢筋笼。 2.2.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2.5 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 3.2 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3 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 3.4 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 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 3.4.2 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3.4.3 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工程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模板

工程钻孔灌注桩试 桩方案

勒中心工程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有限公司 -3-5

目录 一、试桩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有关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规范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相关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企业内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企业管理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地下水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试桩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桩数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桩身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承载力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总体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机械设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主要人员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钻孔灌注桩施工步骤

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合同桩基为普通钻孔灌注桩,规格为φ1.2m和φ1.5m。其中,主桥φ150cm 钻孔桩12根,引桥φ120cm钻孔桩108根;钻孔桩砼为C25水下混凝土。 1、场地准备 在桩基施工前,将钻机移动范围内的地面整平,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桩机下垫枕木。桩位的测定按设计要求,由测量组采用全站仪放线定位,桩位标志应准确牢固。 2、护筒设置 ①在钻孔前埋设护筒:护筒采用厚6mm钢板焊制,节长2~4m,其直径比桩径大15~20cm。护筒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 ②护筒埋设时,要求准确竖直,护筒顶部高出施工地面30cm,一般情况下埋置深度为2~4m,特殊情况下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砼的顺利进行。其中心轴线应正对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3、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 ①泥浆循环系统主要由泥浆池、沉淀池、高压泥浆泵和溢流沟组成。在每两个桥墩墩位之间设置一座泥浆池。先开挖至地面以下1m,砌筑泥浆池砖墙(厚30cm、高出地面1.5m),地面以下部分用土蓬布隔水防漏,平面尺寸为10×15m。 位于xx高速公路上的14#主墩钻孔时,在高速公路用地外的12#~13#桥梁之间设一座大型泥浆池,平面尺寸10×20m,泥浆循环管通过施工便桥连通。 钻孔及清理泥浆池时排水、清渣,并装入泥浆槽罐车,运往指定的弃土区经沉淀后排放。 ②钻孔泥浆采用的优质粘土在孔内制备。造浆用的粘土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胶体率≥95%,含砂率≤4%,造浆率0.006~ 0.008m3/kg; ③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泥浆相对密度1.1~1.2,粘度17~18s,含砂率<4%,胶体率>95%,失水率<20mL/30min。 4、钻孔 ①造浆:正式钻进前,向将要施工的桩及循环用的护筒孔底供泥浆,换出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最新)改

目录 1、试桩目的 (3) 2、编制依据 (3) 3、工程概况 (3) 3.1标段桥梁工程概况 (3) 3.2北位村左线特大桥工程概况 (4) 4、工程地质条件 (4) 5、试桩选择 (4) 6、桩数选择 (4) 7、桩身材料 (4) 8、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5) 8.1施工总体安排 (5) 8.2试桩施工进度安排 (5) 8.3机械设备计划 (5) 8.4主要人员计划 (6) 8.5平面布置 (7) 9、具体施工 (7) 9.1施工工艺流程 (7) 9.2具体施工工艺 (8)

10、工期保证措施 (15) 11、信息反馈 (16) 12、对施工操作人员、施工机具的具体要求 (16) 13、资料的归档整理 (17) 14、质量措施 (17) 14.1质量目标 (17) 14.2质量保证体系 (17) 14.3质量保证措施 (17) 15、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18) 15.1坍孔 (18) 15.2钻孔偏斜 (19) 15.3掉钻落物 (20) 15.4扩孔和缩孔 (20) 15.5钻孔漏浆 (20) 16、安全环保及消防保卫措施 (21) 16.1安全保证措施 (21) 16.2环保措施 (21) 16.3消防保卫措施 (21) 17、成品保护措施 (22)

桥梁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1、试桩目的 由于本工程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且结构体较大,重要性较高。因此,。同时通过试桩可以验证桩基施工工艺、灌注工艺和打桩钻孔机具是否合理,以及推测拌和站混凝土的供应能力,以便在施工中加以改进。 试桩检验和确定本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包括泥浆配方、钻进工艺、清孔效果以及成桩后质量检测等。 试桩应取得的具体指标: (1)对不同地质状况的机具选型。 (2)钻进时的参数:进尺、钻压、泥浆性能等。 (3)灌注前二次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及清孔方法。 (4)成孔质量控制的措施(孔径、倾斜度、中心偏位等)。 (5)桩基完整性检测。 (6)为施工提供实际地质情况、优化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朝阳至秦沈高铁凌海南站代建段区间工程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 (2)北位村特大桥(朝凌施桥-50)施工图纸; (3)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Q/CR 9212-2015);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 (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10)已经审批通过的《北位村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1)现场踏勘调查的有关资料。 3、工程概况 3.1 标段桥梁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讫桩号为改DK99+100~改DK506+600,标段共计4座特大桥,桥梁总长7080.57延米。全线共计含有桥梁钻孔桩1175根,以柱桩为主,桩基直径多为 1.0m,特殊梁体下部结构桩基直径为 1.25m 或1.5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