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第4期

摘要:如何有效贯彻落实教学目标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基础护理学实验

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加大

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职院校针对各专业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全面改进,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教

学是基础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任务驱动式案例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法,主要通过将教学目标中所规划的教学内容依据

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转化成相应的教学实验任务。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础目标、以实

验任务为导向,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协同完成实验任务,确保学生在实施实验任务的过程中掌握

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运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法的必要性和意义

首先,传统基础护理学教学主要通过示教、回顾、练习及考核等环节展开。传统教学

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任务驱动

式案例教学法目标明确,通过前期充分的预习准备,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小结分析等,能切实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其次,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对教师全程讲解知识备感枯燥、乏味,他们更希望在课堂

中能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见解。任务驱动式案例法的有效落实,不仅

可以把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对应的具体事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任务教学方案,而且教师

通过规定实验任务目标、划分实验任务小组,可引导协助学生进行工作规划,将课堂主动权还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这种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挖掘

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教学任务

在任务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任务,同时构建与医院实际环境相似的

实践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有效发挥自主学习及创作实践能力,并通过查阅并收集相关的护理实

践资料,有效增强对现实医院工作环境的了解。教师可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预习,并设

置问题指导学生预习,如当病人受疾病折磨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如何与病人沟通来有效缓解患

者情绪;针对不愿配合医生治疗的病人,应如何耐心引导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