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锟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亲历上昆四十年
蔡正仁
【期刊名称】《上海戏剧》
【年(卷),期】2018(0)2
【摘要】1976年的时候,我还在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跑龙套。
有一天,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通过他在上海京剧团搞舞美设计的学生吴明耀告诉我,希望能和我见个面。
虽然我早已闻知谢老的大名,但从未正式见过面。
因此,谢老的这个口头邀请使我有些“受宠若惊”,激动不已。
我记得谢老见到我第一句就是:“你们应该马上恢复昆曲!”乍一听我竟不知如何来回答,谢老似乎并不急于要我回答,他深情地说:“中国不能没有昆曲,我们这个国家过去贫穷落后,不知丢失了多少宝贝,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把昆曲这样的国宝丢掉?”当时传统戏都还没有恢复,思想也不够解放。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蔡正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亲历:指向言语体验的秘诀——例谈如何引导学生亲历言语体验 [J], 李爱芳
2.亲历:指向言语体验的秘诀——例谈如何引导学生亲历言语体验 [J], 李爱芳;
3.亲历的真实与史学的真实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亲历记》 [J], 王晓义; 李响
4.海上昆曲五百春上昆辉煌三十年上海昆剧团成立30周年团庆系列演出活动 [J], 忆斯
5.讲述亲历故事见证辉煌历程——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亲历、见证70载”系列访谈录之一 [J], 杜燕鹏;肖卓;张佳丽;孙嘉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和堂瞻公新考
李苏横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22(13)10
【摘要】康熙十年至十二年,款署“中和堂”的瓷器因其制作精良,而长时间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官窑产品。
但对瓷器上所署的“中和堂”与“瞻公”都未有明确的认知。
本文从志书史料出发,确认了中和堂的位置在金华府署,并且瞻公的身份是此时饶州府的军捕同知范文英。
清初御窑督造的制度和相关谕旨,说明了“中和堂”款瓷器所携带官窑气息的来源。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李苏横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瞻公为康熙民窑“中和堂制”品牌创始人之确证——顺就“中和堂瞻公制”款识说“瞻公窑”
2."中和堂"及"漱玉亭"诸事考——兼与迈克尔·巴特勒爵士并张东先生交流
3.明初著名诗人钱宰生平事迹新考\r——新见《大明国子博士钱公圹志》疏证
4.明初著名诗人钱宰生平事迹新考——新见《大明国子博士钱公圹志》疏证
5.鉴藏界误一为桩官民窑窑的百年积案——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中和堂”款瓷器考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个领域都有取得杰出成就的成功人士,他们也是后生崇拜学习的偶像。
科研领域也不例外。
作为目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干细胞,该领域的大牛都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笔者总结了一下这个领域的牛人,分为国际篇、华人篇和国内篇三部分介绍。
本文仅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欢迎补充。
7 s2 z3 p- Z5 f. {) w/ n: l5 ]) ]3 ], I' c! f一、国际篇( Z2 S! S; q5 t, K& F) [+ S2 b! m2 L& u6 t. w8 s) j2 p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 n5 D& A- m% v- Z5年前,提起Shinya Yamanaka,可能只有做胚胎干细胞的人略有耳闻,而现在他的名字在科研领域可谓是家喻户晓。
虽然在iPS之前,他也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如发现Nanog 和Eras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2003,Cell;2003,Nature),但这些跟iPS相比,再好的工作光芒都会被掩盖,即使是CNS(Cell,Nature,Science)级别的工作。
传统的观点认为核移植是获得个体特异的多能干细胞的主要途径,但该方法技术难度高,成功率低,至今没有获得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
笔者至今仍记得2007年初(刚进实验室)看到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发表在Cell上关于iPS的论文时的兴奋心情。
我立刻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虽然他们最初的结果并不完美,当时获得的iPS细胞按现在的标准只能算是半成品,因此部分人对这项工作的看法是半信半疑。
直到一年后,Shinya Yamanaka和Rudolf Jaenisch 同时在Nature上报道获得可以生殖系传递的iPS细胞,基本上打消了人们对这个发现的质疑,而随后越来越多的工作进一步证实这个发现。
虽然这两年内他的产出不多(2010年有分量的工作只有一篇PNAS),但仅凭2006年那篇论文已经使他成为诺贝尔奖最热门的候选人。
近代名人解方个人资料解方原名解如川,因毛泽东一句“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所以他改名为解方。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解方个人资料吧。
解方人物简介解方原名解如川,因毛泽东一句“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所以他改名为解方。
解方曾是东北军的一员,当过张学良的副官,深受其赏识,后来于1936年加入共产党,积极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于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且是开国少将之首。
1984年解方将军逝世,享年76岁。
解方人物生平解方(1908—1984),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首。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
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高级中学。
毕业后被东北军选送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学习。
1930年毕业后回国,加入东北军,同年秋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
11月下旬当日军炮击天津时,曾率保安总队进行了英勇反击。
后曾任张学良副官。
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在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部参谋处任二科(侦察科)中校科长。
积极对于学忠、张学良进行反蒋、联共抗日的宣传。
曾三次被张学良派赴两广密见李宗仁、白崇禧,联络合作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时,他密传张学良亲电,使驻兰州的东北军部队及时参加反蒋抗日行动。
1937年2月任中共东北军上层工作委员会委员,随东北军东调。
抗日战争初期,随军参加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1939年初任第五十一军一一三师三三七旅上校副旅长。
同年夏任第一一四师少将参谋长,并任中共五十一军工委书记。
长期在东北军中秘密从事党的统战工作,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出了贡献。
1940年6月奉命到延安,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中共中央党校军事训练班秘书长、八路军第一二O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吕梁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敌后抗日战争,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兼参谋处处长,辽北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第十二兵团参谋长等职,参加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解植坤携“歌后”毛阿敏回归富人榜作者:暂无来源:《新财富》 2013年第5期得益于理财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业分业经营所带来的制度红利,近年来以信托业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体系爆发成长。
在解植坤的精心“操刀”下,其旗下最重要的资产—中融信托更是获得了超越行业的成长速度,把解植坤、毛阿敏夫妇二人二度推上了新财富500富人榜。
然而,中融信托高速成长的同时,风险也相伴相生。
解氏夫妇未来的财富增长,仍存变数。
分业经营下的“影子银行”盛宴中国信托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验证了美国信托业权威斯考特的一句名言:“信托的应用范围可与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
”2008年末,中国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仅1.22万亿元,而到了2012年底,全行业65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高达7.47万亿元,四年间增长超过6倍。
不仅如此,2012年11月底,信托业资产规模全面超过保险业资产总额。
曾被视为在金融市场拾遗补缺的“小弟”信托业,如今一跃超越保险业,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部门。
在业内专家看来,“成长的市场”加上“独特的制度安排”,是促成信托业高速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
一方面,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并积聚了巨额的财富,由此催生了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资产管理市场快速增长,信托业具备了快速发展的雄厚市场基础。
另一方面,信托业公司不仅拥有信托业务的专营权和无可比拟的经营灵活性,在中国分业经营的金融管制体制下,也成为了唯一可以涉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从而获得了其他金融机构所没有的制度性竞争优势。
银信合作是信托业高速发展的核心词之一。
2007年股市火爆时期,所有银行资金都期待进入证券业,信托顺理成章成为了主要通道。
银信合作下的“打新股”产品在2006-2007年表现异常“勇猛”,一度让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以中信信托为例,其2006年底的信托资产规模仅为385.51亿元,但2007年底飙升到1961.93亿元。
解直锟简介
解直锟,男,1961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学学历,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现任中植企业集团董事。
解直锟先生所创立的中植企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旗下主要业务涵盖投资、并购、资产管理和产业基金。
集团拥有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多个省市。
解直锟先生热心公益,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公益活动中,他长期致力于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真心回报社会,体现了现代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优良品质。
2014年9月18日,中植集团与北京大学在北大临湖轩签署捐赠协议,宣布中植集团正式捐资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研究,该中心将致力于加强一流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
2014年10月20日,中植集团捐助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以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研究,实现金融理论的中国实践。
2015年4月10日,中植集团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与捐赠仪式暨成立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襄助复旦大学开展大数据科学与技术领域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与研究应用。
2015年5月11日,中植集团捐助南开大学成立国家新材料研究院。
该研究院将国家需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宗旨,不仅旨在研发新材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创新新材料的人才。
名人解龄雲简历介绍姓名:解龄雲联系方式:123-456-7890个人简介:我是解龄雲,一位来自中国的知名作家、评论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我曾在多家媒体机构担任编辑和专栏作家职务,发表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深受读者喜爱。
同时,我还活跃于社交网络,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正能量和热爱生活的理念,积累了大量粉丝。
教育背景: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0年-2005年,在中国某大型报社担任编辑职务,负责撰写时事评论和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2005年-2010年,在一家国际新闻机构担任驻外记者,报道国际重大事件和新闻动态,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和经验。
2010年至今,作为自由撰稿人和评论家,在多家媒体平台发表文章和评论,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影响力。
社会活动:我一直是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社会公正。
曾多次组织公益活动,筹集善款帮助困难家庭和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教育机会。
荣誉称号:因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表现,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和荣誉称号,包括年度最佳作家奖、最佳评论家奖等。
个人特点:我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勤奋努力,善于学习和提升自己。
业余爱好:在业余时间,我喜欢阅读、旅行和写作。
阅读让我获取知识和灵感,旅行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维,写作则是我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期望职位:我希望能在一个有发展空间和挑战的平台工作,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为公司的发展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我的简历,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与您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最后开船港导读单
楚伏羲,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法学博士。
他在法学领域有着丰富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是我国法律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1.楚伏羲简介
楚伏羲,男,汉族,1963 年9 月生,湖南湘乡人,1984 年7 月参加工作,1984 年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湘潭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学位。
2.教育背景
楚伏羲在湘潭大学法律系学习,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此后,他继续深造,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他的教育背景为他在法律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工作经历
楚伏羲毕业后进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
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党组成员、副院长等职务。
2008 年,他调任最高人民法院,历任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政治部副主任、党组成员、副院长等职务。
4.最高人民法院任职
在最高人民法院任职期间,楚伏羲积极参与司法改革和审判工作,为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他还分管最高人民法院的多个部门,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正常运作和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主要成就
楚伏羲在法律界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法学理论素养。
他参与审理了许多重大案件,其中一些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艺苑精粹——明式家具雕刻技艺
小荷
【期刊名称】《神州》
【年(卷),期】2012(0)8S
【摘要】明式家具的美学意蕴在于登峰造极的造型做工,更在于附着其中素有巧夺天工之誉的雕刻技艺。
作为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明式家具雕刻艺术常以博古通今的大师雅量,游走于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之间,
【总页数】5页(P88-92)
【关键词】明式家具;雕刻技艺;雕刻艺术;美学意蕴;喜鹊纹;苏式家具;濮仲谦;螭龙;瘿木;人物纹
【作者】小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5.3
【相关文献】
1."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博物馆藏中国古家具微缩模型库基础构建 [J], 贲东宁;袁光群
2.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精粹 [J], 葛西华;刘晓辉;管琼;
3.雕刻图案在明式家具中的产生根源与发展演变研究 [J], 潘慈香;梁庆忠
4.\"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与实践\r——博物馆藏中国古家具微缩模型库基础构建 [J],
5.雕刻图案在明式家具中的产生根源与发展演变研究 [J], 潘慈香; 梁庆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构中植系:金字塔式运作操盘影子企业游走监管边界异于其他资本系,“中植系”资本运作缜密而激进,利用中融信托平台,构筑混业经营的金融生态。
在持股关系上,极为分散与隐蔽,通过高杠杆、循环式运作放大规模,呈现“金字塔”式的资本图谱,而解直锟本人隐身幕后。
短短数年,一个游走在规则边缘、庞大而又神秘的金融帝国已然成型。
操盘影子企业游走监管边界金字塔式运作撬动巨额财富在中南重工跨界并购案中的出色运作,使得长袖善舞的“中植系”显山露水。
然而,以股权架构及法律关系论,“中植系”并非一家控股型集团,它甚至并不存在,但资本江湖人尽皆知。
更准确的表述应是——一个最初由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设立,现均为解直锟“旧将亲友”们台前持股,幕后由解直锟遥控的涉足金融、矿产、投资等产业的庞大企业群。
这一庞大的企业群,在股权关系上勾稽复杂,空壳公司且用且弃,资本运作眼花缭乱。
“中植系”成员间合作密切,但在规避法律意义上的控制关系、隔断资金链危机等环节精妙设计、手法老到,使其在规则边缘游刃有余,远胜昔日德隆。
案例:低调潜行上市公司“我觉得他们(中植系)就是赤裸裸的、极度精明的资本家,我也不敢和他们再玩这个游戏了。
”在浸淫A股的诸多资本系中,“中植系”以其极度低调潜行颇为异类。
表面上,他并未实际控制任何上市公司,但暗中却通过多个资本平台、几重复杂股权关系深度介入,在幕后全盘策划乃至实际控制。
中南重工重组案是最新一例。
今年3月19日,中南重工发布重组方案,“中植系”身影浮现:中植资本、嘉诚资本、常州京控三家公司分别通过两次入股大唐辉煌、直接受让中南重工股份、新设公司参与配套融资的“三重”渠道,将成重组后中南重工的第二大股东。
4月9日,中南重工的公告进一步展现中植系“后手”:与中植资本、中南集团合资成立文化产业并购基金,总规模不超过30亿元。
其运作模式是:首先,中南重工、中植资本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之后再与中南集团、中南重工、中植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并购基金。
五道口金融学院优秀师兄师姐简介及经验分享1984蔡重直以学生身份,在1984年合肥中国第二届金融年会上提出建立中国金融市场,合肥会议因此被认为在中国金融改革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金融市场“蓝皮书”“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没有保留一本‘蓝皮书’是一个遗憾。
”蔡重直说的是那本由他起草的当年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蓝色封皮,油墨印刷,印数不超过300册。
在1984年于合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蔡重直和他的两个同学齐永贵(后改名“孟天”,曾创办海南汇通信托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波涛(现就职中国社科院)一起上台,面对整个金融界的前辈和泰斗,发布了他们的这份“蓝皮书”,后来,合肥会议因此被认为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发端。
蔡重直与他的老师刘鸿儒住在一个小区的前后楼,20年过去,二人仍有隔窗相望的机会。
1984年,蔡重直31岁。
作为五道口的第二批学员(与第一批相差半年,可以同时毕业),他已经在这里学习了2年。
那时候,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经济改革随即展开。
金融领域在探讨财政和银行的权力关系,对于银行能不能发放长期贷款争论不已。
蔡重直认为这些问题很无聊,没有抓住整个社会改革的方向。
但方向究竟是什么,他还没有完全想清楚。
1984年4月的一天,蔡重直躺在床上听广播,武汉大学的一个教授撰文呼吁把武汉建成全国的商品贸易中心。
蔡如遭重击:一个真正走向市场的银行体系与自上而下纵向的中国银行体制不同,它应该是横向的,就像一个汇集四方的大市场—中国应该建立金融市场。
蔡重直讲述故事有着非凡的耐心,这与他的学弟戴志康明显不同。
经过更为细致的思考,一直处于激动状态的蔡重直用了一个晚上写出了一份提纲。
第二天,是五道口同学们每周一次交流思想的读书会。
蔡重直的想法让他的同学们非常震惊。
辩论(可查阅那个时代人们对真理的热情)之后,大家得出结论:这是个好东西。
魏本华(现任国家外管局副局长)平常不大说话,英语很好:“老蔡,这个东西应该给中国金融界一个BIGSHOCK!”一个星期后,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将在合肥召开,魏本华建议“老蔡”把提纲拿到会上去说:“咱们同学一起去,这样力量大一些。
解直锟简介
解直锟,男,1961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学学历,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现任中植企业集团董事。
解直锟先生所创立的中植企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旗下主要业务涵盖投资、并购、资产管理和产业基金。
集团拥有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多个省市。
解直锟先生热心公益,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公益活动中,他长期致力于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真心回报社会,体现了现代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优良品质。
2014年9月18日,中植集团与北京大学在北大临湖轩签署捐赠协议,宣布中植集团正式捐资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研究,该中心将致力于加强一流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
2014年10月20日,中植集团捐助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以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研究,实现金融理论的中国实践。
2015年4月10日,中植集团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与捐赠仪式暨成立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襄助复旦大学开展大数据科学与技术领域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与研究应用。
2015年5月11日,中植集团捐助南开大学成立国家新材料研究院。
该研究院将国家需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宗旨,不仅旨在研发新材料,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创新新材料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