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案例题doc

心理咨询师案例题doc

心理咨询师案例题doc
心理咨询师案例题doc

2014/5

1. 请对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30 分)

答: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①该求助者平时身体健康,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②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凋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自知力完整,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③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发,内心冲突为常形,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④该求助者主要情绪症状为气愤和伤心,情绪反应尚在正常范围内,但看到谈恋爱的高中生就会出现情绪波动,情绪反应出现泛化,心理问题超过三个月,未满半年;工作效率下降,社会功能受损。根据以上情况,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 请对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20 分)答: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1)生理原因:男性,48 岁,处于中年期,个体在这一时期面临家庭、社会中的多重任务,担任着多种角色,故心理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2)心理原因:①个性好强(人格特征)。②存在不

合理信念。比如,求助者“觉得为女儿付出这么多,但在女儿心中自己居然不如前妻” (绝对化要求)。(3)社会原因:①离婚,多年独自带着女儿生活。②女儿不听劝阻谈恋爱,女儿声称要和妈妈一起生活等负性事件。③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 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心理咨询有哪些重要意义?(

20 分)

答:咨询关系也称治疗关系或帮助关系,是发生在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的动态联系,是一种职业性的助人关系,它是整个咨询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心理咨询有着重要的影响:(1)心理咨询人员与来访者之间,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后来的咨询效果有重要影响。(2)良好咨询关系是取得理想咨询效果的条件和基础。(3)良好的咨询关系能够减少来访者的防御心理,使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4)良好的咨询关系能够促使来访者接受咨询意见,并积极配合咨询者师。(5)良好的咨询关系能够让来访者充满希望。(6)良好的咨询关系会增加来访者继续前来咨询的

意愿。

4.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积极关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30 分)

答: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为了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

者。求助者往往带着自己扭曲的认知、消极的行为模式、负性的情绪等前来咨询,这就意味着咨询师需要在咨询中学会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挖掘其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2)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帮

助求助者深化对自我的认识,从只注意失败、缺点和不足转移到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帮助求助者挖掘自身积极、光明、正性的内容,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所拥有的资源。(3)避免盲目乐观盲目的乐观可能使咨询变成了一种形式的、教条化的反应,淡化了求助者的问题,同时也缺乏对求助者的共情。做好积极关注,咨询师不应泛泛而谈,而应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问题,客观地引导求助者认识、分析其现有的不足,同时帮助求助者深化认识,认识到其拥有的资源。(4)反对过分消极与盲目乐观相反,有些咨询师则是走向另一种极端,比如,“你所面临的困难确实很大,你的处境很不乐观,这样下去你会越来越糟糕的。”或许这句话确实反映了咨询师的心态。但若整个咨询过程中不断地用这种方式,求助者就会越来越消极,他可能会更沮丧、困惑或绝望。咨询的本质是给人以支持、鼓励和帮助,促使求助者在困境中崛起,消除迷茫,减轻或消除痛苦。因此,咨询师应始终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与力量,这就是积极关注的实质。咨询师的反应不能是纯自然的、纯客观的,应符合咨询的原则,应对求助者负责,应促进咨询的有效进行。(5)立足实事求是。积极关注应建立在求助者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不能无中生有,否

则求助者会觉得咨询师是在用虚言安

慰自己, 是咨询师无能的表现, 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其反。 咨询师在积极关注时应该实事 求是,不能回避或淡化求助者的失败、缺点与不足等。

2015/5

1. 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诊断依据。

(30 分 ) 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 ①根据案例介绍,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②根据区分

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 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 人格 ③ 求助者的心理冲突由现实因素诱发,与处境相符,属 ④ 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局限在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没 ⑤ 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尚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未 超过 二

个月,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2. 对该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 (20 分)

答: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可以为求助者提供一个案例自由的氛围,

个良好的榜样。 表达真诚应注意: ①表达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②真诚应该实事求是③真诚不 ⑤表达真诚可

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⑥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 ,如实相告自己的教育背景、 从事咨询的时间、 擅长与不

3.

该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出现阻抗,请写出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所包含的形式。 答:阻抗指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秘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 师的要

求, 从而影响咨询的进展, 甚至使咨询难以继续进行的一种现象。

(1)理论交谈 (2)情绪发泄 (3)谈论小事 (4)假提问题等。

4. 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请简述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及目的。 (30 分 )

答:合理情绪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简称 RET ,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一

种心理治疗方法, 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1) 修通阶段的含义和目的: 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 使 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 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 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 除。 (2)常用方法: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最具特色的方法为“产婆术式”辩论技术,目的是 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导致的 不恰当的情绪体验。 ③家庭作业, 包括 RET 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目的是让求助者自 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④其他方法, 主要为行为技术, 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原 有不良行 为习惯,进一步消除不合理信念。

2014/11

1.

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30 分 ) 答: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 ①该求助者平时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

因此排除器质性病变。 ②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 统一,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③该求助者因辩论赛发挥失常导致心理问题, 属于现实刺激引 发,是常形内心冲突, 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辩论赛决赛发挥失常 引起, 属于较强烈的现实刺激, 时间超过两个月, 但未满半年。求助者回避一切具有比赛性 质的校内活动, 说明其问题出现了泛化, 并影响了学习、 社会工作和人际交往,导致社会功 能受损较为严重。

2.

请简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中保密内容及保密例外。 (20 分 )

答: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初诊接待及其他必要的时候,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内容及列外。 保密原 则即是职业道德要求, 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需要心理咨询师抱你的内容: 求 助者暴露的内容, 与求助者接触的过程。 在没有正的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 心理咨询师不得 随意透露上述信息,心理咨询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保密列外: 求助者同意透露给他人: 司法机关要求提供保密信息: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心理学原则,

相对稳定, 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于

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有

泛 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为求助者提供了一 是自我发泄④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因

素⑦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擅

长的咨询内容等。 (20 分 ) 拖延、 对抗咨询

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出现针对咨询师的伦理或诉讼: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报告不善待儿童,老人等;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当遇到以上保密列外情况时,心理咨询时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 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

(30 分)

答: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 是诱发事件,B 是信念,C 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ABC 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 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

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 ①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②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

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③修通阶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 其他方法。

④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4.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共情时应注意什么

?(20 分)

答:①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②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的问题。③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因此咨询师对不同的求助者,在不同的咨询阶段表达共情时应有所区别。④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共情反应的程度应该与求助者的问题严重程度、感受程度等相匹配。⑤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咨询师表达共情,要站在求助者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在角色上可以把自己当作求助者,但要善于把握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角色的转换。⑥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有时使用非言语表达共情比言语表达更简便有效,咨询师应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恰到好处的应用。⑦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这一点在非言语表达上尤其应注意。⑧ 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在不确定时更应如此。咨询师可以主动采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进行询问,从求助者说出的感受中,得到求助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作出修正。

2015/11

1.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5 分)

答:(1)该求助者可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①该求助者心理冲突与现实处

境相关,即与妻子离婚,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属于常形冲突。②求助者情绪反应激烈,且持续时间长。自两个多月前离婚后,求助者一直生气,怀疑妻子出轨,并进行了跟踪调查。③ 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求助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网店生意做不了了,孩子也只能放在爷爷奶奶家。(2)诊断依据①该求助者需进行体检,以排除器质性病变。②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性问题。③该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为常形,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④该求助者情绪反应已经出现泛化,排除一般心理问题。⑤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为两个多月,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出现精神痛苦和睡眠问题。综上所述,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 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及具体表现是什么

?(25 分)

答: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具体体现为:(1)绝对化的要求。求助者认为自己按照妻子的

要求做出了努力,妻子就不应该离婚,这反映求助者对他人的绝对化要求——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构成了“反黄金规则” 。(2)过分概括化。求助者认为妻子有一个经常和

她联系的电话,就一定是有外遇;认为妻子婚前就敢同居,肯定在暗地里有不少情人。都是以偏概

这些全的不合理信念。

3.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面质时需要注意什么

?(25 分)

答:与求助者进行面质时需要注意:(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有矛盾的事实存在才可以使用

该技术,在事实不充分、矛盾不明显时,一般不宜采用。(2)避免个人发泄。面质的目的是

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促进其成长,故应以求助者利益为重,不可将面质变成咨询师发泄情绪乃至攻击对方的工具或理由。(3)避免无情攻击。无情攻击会使求助者感觉到自己像在法庭上被批判指责,而不是在咨询。求助者极有可能产生防卫、掩饰心理,阻碍表达,破坏咨询关系。(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面质所

涉及的问题对求助者来说有可能具有应激性,具有一定的威胁,有可能导致危机出现。故咨询师的共情、尊重、温暖、真诚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会给求助者以心理支持。(5) 可用尝试性面质。一般来说,在良好的咨询关系没有建立前,应尽量避免面质。若不得不用,应使用尝试性的面质。

4. 请简述卡瓦纳分析总结出的心理咨询过程中产生阻抗的原因以及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25 分)

答:(1)卡瓦纳认为来自求助者的阻抗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①来自于成长的痛苦。由于对

成长所带来的痛苦没有心理准备,往往容易产生阻抗。这时,求助者可能会希望放慢改变的步伐,或停止改变旧行为、建立新行为的行动。②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求助者一方面为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助的积极性却并不很高,这种情况对咨询的阻碍极大。③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求助者可能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或反对意见,并非为了改变自己或解决已有的问题。也有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以证实自己的“价值” 。还有的求助者并非自愿做咨询,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2)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的具体表现形式有:①“心理外归因” ,指求助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而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

②“健忘”,指求助者在谈论感到焦虑和精神痛苦的议题时所表现出的遗忘现象。③“顺从”,指求助者对咨询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使后者无法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④“控制话题” ,指求助者在会谈中,一味要求咨询师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谈论的话题。⑤“最终暴露” ,指求助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事件,使咨询师感到措手不及,从而借以表达他对心理咨询的某种抵抗。

2013/11

1.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答:诊断可能为焦虑神经症,诊断依据:①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有自知力,并且能够主动求医,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②求助者目前情绪和躯体症状与现实因素无密切关系,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因此心理冲突属于变形冲突。③根据许又新神经症标准,该求助者病程半年左右,精神痛苦程度比较严重,依靠自己难以摆脱。工作效率明显下降,需减少工作量,社会功能下降。根据神经症的评定标准,该患者症状已达到 6 分,并且无任何器质性疾病,故神经症诊

断成立。

2.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答: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①生理原因:女性,29 岁,无躯体疾病。②心理原因:性格内向。(人格特征) 存在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母亲为我并不结婚,我必须听母亲的话。以偏概全:通过父亲这一个案列认为男人都不可靠。糟糕至极:担心男友不再喜欢她而成为剩女,或结了婚也会被抛弃。③社会原因早年父母离婚,由母亲单独抚养。母亲管教严厉,并一再告诫求助者男人都不可靠,因此求助者大学毕业之前与异性深入交往经验。与现男友交往中产生矛盾。

4.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在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什么?答:表达真诚应注意。①真诚不等于说实话:那

些可能伤害求助者或破坏咨询关系的话,虽不能实话实说,但应该以真诚表达。②真诚应实事求是,咨询师的真诚体现在咨询态度上。③真诚不是自我发泄,自我发泄是真诚的禁忌,咨询中应该尽量避免。④表达真诚应适度,咨询时过多的表达会适得其反。⑤真诚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⑥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

⑦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如实相告自己的教育背景,从事咨询的时间,善于与不善于的资讯内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