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上)思维特训(12):古代问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思维特训(12):古代问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思维特训(12):古代问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思维特训(12):古代问题(含答案)

思维特训(十二) 古代问题

方法点津 ·

1.《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算法统宗》全称《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程大位著.它是一部应用数学书,是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列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

3.《算学启蒙》分上、中、下三卷,元大德己亥(1299年)朱世杰撰,共20门,凡259问.

4.《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份不详.

典题精练 ·

类型一 《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人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

译文:“假设有几个人共同出钱买鸡,如果每人出九钱,那么多了十一钱;如果每人出六钱,那么少了十六钱.问:有几个人共同出钱买鸡?鸡的价钱是多少?”设有x 个人共同买鸡,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 )

A .9x +11=6x -16

B .9x -11=6x +16

C .x -119=x +166

D .x +119=x -166

类型二 《算法统宗》

2.在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有这样的一首诗:“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诗描述的这个宝塔,其古称浮屠,本题说它一共有七层,每层悬挂的红灯数是上一层的2倍,则该塔塔顶灯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7

3.唐代大诗人李白喜好饮酒作诗,民间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个“李白沽酒”的故事.诗云:今携一壶酒,游春郊外走.逢朋加一倍,入店饮半斗.相逢三处店,饮尽壶中酒.试问能算士,如何知原有.注:古代一斗是10升.

大意是:李白在郊外春游时,做出这样一条约定:遇见朋友,先到酒店里将壶里的酒增加一倍,再喝掉其中的5升酒.按照这样的约定,在第3个店里遇到朋友正好喝光了壶中的酒.

(1)列方程求壶中原有多少升酒.

(2)设壶中原有a0升酒,在第n个店饮酒后壶中余a n升酒,如第一次饮酒后所余酒为a1=(2a0-5)升,第二次饮酒后所余酒为a2=2a1-5=[22a0-(22-1)×5]升,…

①用含a n-1的式子表示a n=__________,再用含a0和n的式子表示a n=________;

②按照这个约定,如果在第4个店喝光了壶中酒,请借助①中的结论求壶中原有多少升酒.

类型三《算学启蒙》

4.我国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1299年)一书中,有一道题目是:“今有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日追及之.”

译文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类型四《孙子算经》

5.《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记载的“荡杯问题”很有趣.其内容为:“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何以多?’妇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几何?’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译文:“2人同吃一碗饭,3人同吃一碗羹,4人同吃一碗肉,共用65个碗,问有多少客人?”

类型五其他古代问题

6.甲赶群羊逐草茂,乙拽肥羊一只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若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参透?

(注:小半为四分之一的意思)

诗的意思是:甲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乙牵着一只羊跟在后面.乙问甲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甲回答:“我如果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么一群羊的一半,又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请问这群羊有多少只?

7.我问开店李三公,多少客人在店中,

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

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房间多少客?

诗的意思是:我问开店的李三公:“有多少客人来住店?”李三公回答说:“一个房间内若住7个客人,则余下7人没处住;一个房间内若住满9人,则又空出一个房间.”求共有多少客房,多少客人?

8.有一次,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正在课堂上讲课,突然有旁人问:“先生,您能告诉我有多少人在听课吗?”毕达哥拉斯没有直接说出人数,而是十分风趣地答道:“在下面听课的学生当中,有一半是搞数学研究的,14是从事音乐工作的,1

7是具体职业不清楚的,另

外还有3名女性.”从毕达哥拉斯的回答中,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学生正在听课吗?

9.牛顿是举世闻名的伟大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创立了微积分(另一个创立者是莱布尼茨)、经典力学,在代数学、光学、天文学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牛顿用数学的语言、方法描述和研究自然规律,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光辉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照亮了

人类科学文明的大道,牛顿在他的《普遍的算术》一书中写道:“要解答一个含有数量间的抽象关系的问题,只要把题目由日常语言转化为代数语言就行了.”(1)下表是由牛顿给出的1个例子改写、简化而成的,请填写下表(不必化简):

(2)你能求出商人原来有多少钱吗?

详解详析

1.B

[解析] 利用鸡的价钱相等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如果每人出九钱,那么多了十一钱,所以鸡的价钱可以表示为9x -11;如果每人出六钱,那么少了十六钱,所以鸡的价钱还可以表示为6x +16,所以有9x -11=6x +16.

2.C

[解析] 设塔顶有x 盏灯.依题意,得x +2x +4x +8x +16x +32x +64x =381,解得x =3.

3.解:(1)设壶中原有x 升酒.

根据题意,得2[2(2x -5)-5]=5,解得x =35

8.

答:壶中原有35

8

升酒.

(2)①a 1=2a 0-5,a 2=2a 1-5=22a 0-(22-1)×5,a 3=2a 2-5=23a 0-(23-1)×5,…, 所以a n =2a n -1-5=2n a 0-(2n -1)×5.

②由题意,得a 4=24a 0-(24-1)×5=16a 0-75=0,解得a 0=75

16.

答:如果在第4个店喝光了壶中酒,那么壶中原有75

16升酒.

4.解:设快马x 天可以追上慢马. 由题意,得240x -150x =150×12, 解得x =20.

答:快马20天可以追上慢马. 5.解:设共有客人x 名.根据题意,得 12x +13x +1

4

x =65,解得x =60. 答:共有客人60名.

6.解:设这群羊有x 只.

根据题意,得x +x +12x +1

4x +1=100,

解得x =36.

答:这群羊有36只. 7.解:设有x 间客房.

由题意,得7x +7=9(x -1),解得x =8. 则客人为7×8+7=63(人). 即有8间客房、63名客人. 8.解:设有x 名学生正在听课. 由题意,得12x +14x +1

7x +3=x ,

解得x =28.

答:一共有28名学生正在听课.

9.解:(1)表中从上到下依次填:(x -100)+13(x -100)-100,(x -100)+1

3(x -100)-100

+13[(x -100)+13(x -100)-100],(x -100)+13(x -100)-100+13[(x -100)+1

3(x -100)-100]=x .

(2)由(1)得(x -100)+13(x -100)-100+13[(x -100)+1

3(x -100)-100]=x ,

解得x =400.

答:商人原来有400镑钱.

七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思维导图 ?????????????????? ??????????????????????????????????????????????????????????????????????????????作图基本性质定义平移错误的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正确的命题真命题—命题—命题与定理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判定,则,推论:若已知直线平行,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平行公理”表示的两条直线平行,用“—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定义平行线同旁内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所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垂直对顶角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相交线线行平与线交相)()(321321//////a //)(c a c b b

第六章 实数 思维导图 ???????????????????? ???????????????????????????????????????????????????????????????????????????????????????????????????????????????????????????相同法则、运算律与有理数实数的运算性质、运算、倒数与有理数相同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性质及运算负无理数正无理数 无理数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分类实数—用定义和计算器求—求法的立方根是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正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性质定义立方根(开立方)—用定义和计算器求—求法的平方根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性质定义平方根双重非负性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性质定义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开平方)实数0000000a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 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一.知识框架

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

1.数形结合话数轴 解读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就已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对有形的东西认识比较快,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比较慢,这正是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形助数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数轴是数形联系的有力工具,主要反映在: 1.利用数轴形象地表示有理数; 2.利用数轴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3.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4.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问题解决 例1 (1)已知a 、b 为有理数,且0a >,0b <,0a b +<,将四个数a 、b 、a -、b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 (《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 (2)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点B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 (广西竞赛题) 试一试 对于(1),赋值或借助数轴比较大小;对于(2)确定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充分考虑A 、B 两点的多种位置关系. 例2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 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且210d a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 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江苏省竞赛题) 试一试 从寻找d 与a 的另一关系式入手. 例3 已知两数a 、b ,如果a 比b 大,试判断||a 与||b 的大小. 试一试 因a 、b 符号未定,故a 比b 大有多种情形,借助数轴可直观全面比较||a 与||b 的大小. 例4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0K ,第一步从0K 向左跳1个单位到1K ,第二步由1K 向右跳2个单位到2K ,第三步由2K 向左跳3个单位到3K ,第四步由3K 向右跳4个单位到4K ,……,按以上规律跳了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100K 所表示的数恰是19.94,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0K 点所表示的数.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试一试 设0K 点表示的数为x ,把1K 、2K 、 L 、100K 点所表示的数用x 的式子表示.

2020-2021汕头市聿怀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训练试题

2020-2021汕头市聿怀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训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有理数6的相反数是( ) A.-6 B.6 C.1/6 D.-1/6 2. 如果表示有理数,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一定不相等 B.一定是负数 C.和一定相等 D.一定是正数 3、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 (-14)-5=-9 B. 0-(-3)=3 C. (-3)-(-3)=-6 D. |5-3|=-(5-3) 4、在数轴上,把表示-4的点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A.-1 B.-6 C.-2或-6 D.无法确定 5.给出四个数:-1,1/3,0.5, 1/7,其中为无理数的是() A.-1 B.1/3 C.0.5 D.1/7 6.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x,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的2倍少3,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A.x(2x-3) B.x(2x+3) C.12x+3 D.12x-3 7.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3x+a=0的解.那么a的值是 ( ) A.-6 B.-3 C.-4 D.-5 8.在快速计算法中,法国的“小九九”从“一一得一”到“五五二十五”和我国的“小九九” 算法是完全一样的,而后面“六到九”的运算就改用手势了.如计算时,左手伸出根手指,右手伸出根手指,两只手伸出手指数的和为,未伸出手指数的积为,则 .那么在计算时,左、右手伸出的手指数应该分别为 () A.2 、3 B.2、1 C.3、2D. 1 、2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汇总

b a 第1题图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 (林志鸿编 一、基础题 1.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0a > B .0b < C .a b < D .a b > 2.湛江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556000米,数据155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5.5610? B 、61.55610? C .80.155610? D . 7 1.55610? 3.下列各题中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A 、222532a a a =+

B 、222632a a a =+ C 、134=-xy xy D 、02222=-mn n m 4、解方程1- ,去分母,得( A 、x x 331=-- B 、x x 336=-- C 、x x 336=+- D 、x x 331=+-. 5. 已知(2 2-x +1+y =0,则y x +的值是( A 、1 B 、-1 C 、-3 D 、3 6.已知整式622+-x x 的值为9,则6422 +-x x 的值为( A .18 B .12 C .9

D .7 7、假期张老师带学生乘车外出参加创新素质实践活动,甲车主说“每人8折”,乙车主说:“学生9折,老师免费”,张老师计算了一下,不论坐谁的车,费用都一样,则张老师带的学生数为( A .8名 B .9名 C .10名 D .17名 8. 如图所示, ∠AOB 是平角, ∠AOC=300 , ∠BOD=600 , 射线OM 、ON 分别是∠AOC、∠BOD 的平分线, ∠MON 等于 _________________。 9.2.40万精确到位,有效数字有 个 . 10.单项式22 3 xy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__. 11.计算(m n m n +--的结果为 . 12.在数轴上,若A 点表示数x ,点B 表示数-5,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 则x = _______.

精选七年级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试题

七(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若n 为正整数,且x 2n =3,则(3x 3n )2-4(x 2)2n 的值为( ) (A )207 (B )36 (C )45 (D )217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x 厘米,宽比长的一半少4厘米,若将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3厘米,则该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为( ) (A)9 (B )2x 2+x -3 (C )-7x -3 (D )9x -3 3.若(x-5)·A= x 2+x+B ,则( ) (A )A=x+6,B=-30 (B )A=x -6,B=30 (C )A=x+4,B=-20 (D )A=x -4,B=20 4.已知6141319,27,81===c b a ,则a ,b ,c 大小关系是( ) (A )a>c>b (B )a>b>c (C )ac>a 5.如图1,直线MN//PQ ,OA ?OB ,?BOQ=30?.若以点O 为旋转中心,将射线OA 顺时针旋转60?后,这时图中30?的角的个数是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 6.用如图 2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若干张,拼成一个边长为a+b 的正方形,需要B 类卡片_______张. 7.如图3,AB ∥CD ,M 、N 分别在AB ,CD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 图1 N M A B P Q b b 图2

图4 8.如图4,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 、D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 ∠ADE = . 9.三个程组111 222 a x b y c a x b y c += ??+=?的解是3 4 x y =?? =?,求方程组111222 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 . 10. 数学家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数对()b a ,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数: ()()21--b a .现将数对()1,m 放入其中得到数n ,再将数对()m n ,放入其中后,如果最 后得到的数是 .(结果要化简)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 计 算 : (1+2+3+...+2013)(2+3+4+ (2012) - (1+2+3+ (2012) (2+3+4+…+2013). 12.图5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程组集合和它解的集合的对应关系图,若方程组集合中的方程组自左至右依次记作方程组1、方程组2、方程组3、……方程组n . (1)将方程组1的解填入图中; (2)请依据方程组和它的解变化的规律,将方程组n 和它的解直接填入集合图中; (3)若方程组?? ?-=+1x y x 的解是??=10 x ,求m 的值,并判断该方程组是否符合(2) 中的规律? 13.如图6(1C N 图3 方程组对应方程组集解的 图5

初一数学思维训练题总

初一数学思维训练题(第一周)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 为任意自然数,包括a 在内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可以表示为 ( ) A .a -2,a -1,a B .a -3,a -2,a -1 C .a ,a +1,a +2 D .不同于A 、B 、C 的形式 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零不是自然数 B .最小的自然数就是自然数的单位 C .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总能找到一个比它大的自然数 D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二、计算题:(动动脑筋,可能会有简便的解题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56875=? 2.____________2006200420022000...12108642=+-+-+-+-+- 3.__________________8567785667855678=+++ 4.()()__________888...6428002...888488868888=++++-++++ 5.______________125.017 12 517125625.05.0171251753=?-?+?+ 6.______________12346 12345 1234512345=÷ 7. _________________3 1313131 =-+ - 8._______________99 163135115131=++++ 9. _____________2004 2004 ...200432004220041=++++ 10._____________90 1 9721856174216301520141213612 1=++++++++ 三、应用与创新: 1.有一高楼,每上一层需要3分钟,每下一层需要1分30秒。小贤于下午6时15分开始从最底层不断地向上走,到了最顶层后便立即往下走,中途没有停留,他在7时36分返回最底层。这座高楼共有多少层?

七年级下册数学思维专项训练题(共10套)

七年级下册数学思维专项训练题(共10套) 思维训练题(一)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 为任意自然数,包括a 在内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可以表示为 ( ) A .a -2,a -1,a B .a -3,a -2,a -1 C .a ,a +1,a +2 D .不同于A 、B 、C 的形式 二、计算题:(动动脑筋,可能会有简便的解题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56875=? 2.____________2006200420022000...12108642=+-+-+-+-+- 3.__________________8567785667855678=+++ 4.()()__________888...6428002...888488868888=++++-++++ 5.______________125.017 12 517125625.05.0171251753=?-?+?+ 6.______________12346 12345 1234512345=÷ 7. _________________3 1313131 =-+ - 8._______________99 163135115131=++++ 9._____________2004 2004 ...200432004220041=++++

10._____________90 1 9721856174216301520141213612 1=++++++++ 三、应用与创新: 1.有一高楼,每上一层需要3分钟,每下一层需要1分30秒。小贤于下午6时15分开始从最底层不断地向上走,到了最顶层后便立即往下走,中途没有停留,他在7时36分返回最底层。这座高楼共有多少层? 2.回答下列各题: (1)用1、2、3、4、5、6、7、8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2)在15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多有多少个质数?最少有多少个质数? (3)以下是一个数列,第一项是1,第二项是4,以后每一项是前两项相乘的积。求第2004项被7除的余数。 项数 第1项 第2项 第3项 第4项 第5项 (2004) 数字 1 4 4 16 64 …… ?

七年级数学思维导图A

1 有理数 知识导航 1. 正数与负数。 正数:像3、1、+0.33、27%等数叫做正数。正数都大于0。 负数:正数前面加上“-”(读做负)的数,叫负数。负数都小于0。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那么负数表示它相反意义,反之亦然。相反意义的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反意义;一是相反意义基础上要有量。 2. 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 正数与负数。 2. 有理数。 3. 数轴。 4. 相反数。 5. 绝对值。 6. 倒数,负倒数。

注:(1)正数和零统称非负数(2)负数和零统称非正数(3)正整数和零统称非负数(4)负整数和零统称非正整数 3. 数轴。 数轴: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在左边的点对应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注意数轴上的点不都代表有理数,如: 4. 相反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称相反数。特别的,0的相反数为0。 5. 绝对值。 数轴上表示与原点的距离叫数的绝对值,记作 6. 倒数,负倒数。 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倒数,则,反之则亦然。 倒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一定是1,0没有倒数。 负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互为倒数,则,,反之则亦然。

2 有理数的运算 知识导航 1.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步骤:1、确定符号 2、求和的绝对值 运算技巧: 1、分数与小数均有时,应化为统一形式; 2、带分数可分为整数与分数两部分参与运算; 3、多个数相加时,若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结合相加得零; 4、若有可以凑整的数,即相加得整数,可先结合相合相加; 1. 有理数的加法。 2. 有理数乘法。 3. 有理数除法。 4. 有理数的乘方。 5. 有理数混合运算。

七八年级奥数培训题 1-20数学新思维

七八年级奥数培训题(甲) 1.若a是自然数,试将a4-3a2+9变换成乘积的形式。 2.P是负整数,且2001+P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P的最大值为。 3.在十进制中,下列算式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完全确定的数字:3abcdef=4defabc,请把上式中的字母还原成数字。 4.若一个首位数字是1的六位数abcde 1乘以3所得的乘积是一个末位数字为1的六位数1 abcde,求原来的六位数。 5.分解因式:x(x-1)+y(y+1)-2xy 6.若整数a、b满足6ab-9a+10b=303,求a+b的值。 7.把(x2+3x+2)(4x2+8x+3) -90变成乘积的形式。 8.因式分解:(a+b-2ab)(a+b-2)+(1- ab)2 9.请把x5+ x+1变成乘积形式是。 10.把x3+9 x2+26x+24变成乘积的形式是。 11.分解因式:bc(b+c)+ca(c-a)-ab(a+b)

12.因式分解: x 4+x 2y 2+y 4 13. x 是正有理数,〈x 〉表示不超过x 的质数的个数。如〈5〉=3,即不超过5的质数有2,3,5共3个。因此〈x 〉定义了对x 的一种操作。试求〈〈19〉×〈9〉+〈1〉〉的值。 14. 对不小于3的自然数n,我们规定一种操作“[ ]”, [n]表示不是n 的约数的最小自然数,试计算[[19]×[96]]的值。 15.试证明333777+777333能被37整除。 16.解方程∣2013x-2013∣=2013 17.在计算一个正整数乘以3.5. 7的运算时,某同学误将3.5. 7错写成3.57,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1.4,求正确的乘积应是多少? 18.海滩上有一堆核桃,第一天猴子吃掉了这堆核桃的5 2 ,又将4个扔到大海中;第二天猴子吃掉的核桃数加上3个,就是第一天所剩核桃数的8 5。若第二天剩下6个核桃,问海滩上原有多少个核桃? 20.甲用40秒可绕一环形跑道一圈,乙反方向跑每隔15秒与甲相遇一次,问乙跑一圈需要多少秒? 21.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进,在距A 点700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继续前进,甲到B 地,乙到A 地后都立即返回,在距B 点400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22.当时针在3点与4点之间时,分针与时针在什么时间重合?

精选-七年级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试题

图4 七(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若n 为正整数,且x 2n =3,则(3x 3n )2-4(x 2)2n 的值为( ) (A )207 (B )36 (C )45 (D )217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x 厘米,宽比长的一半少4厘米,若将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3厘米,则该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为( ) (A)9 (B )2x 2+x -3 (C )-7x -3 (D )9x -3 3.若(x-5)·A= x 2+x+B ,则( ) (A )A=x+6,B=-30 (B )A=x -6,B=30 (C )A=x+4,B=-20 (D )A=x -4,B=20 4.已知6141319,27,81===c b a ,则a ,b ,c 大小关系是( ) (A )a>c>b (B )a>b>c (C )ac>a 5.如图1,直线MN//PQ ,OA ⊥OB ,∠BOQ=30?.若以点O 为旋转中心,将射线OA 顺时针旋转60?后,这时图中30?的角的个数是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用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若干张,拼成一个边长为a+b 的正方形,需要B 类卡片_______张. 7.如图3,AB ∥CD ,M 、N 分别在AB ,CD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 8.如图4,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 、D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 =125?, 则∠DBC= ?. 9.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 . 10. 数学家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数对()b a ,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数: 图1 O N M A B P Q a b 图2 3 2 C P D 1 B N A M 图3

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1140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①,AB OB b a b ==--|;当A 、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如图②,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 AB OB OA b a b a a b =-=-=-=-; (2)如图③,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 a a b =-=-=---=- (3)如图④,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AB OA OB a b a b a b =+=+=+-=-;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 请回答: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如果2AB =,那么x 为_______; ③当代数式12x x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南京市中考题) 思维方法天地 11.已知1a =,2b =,3c =,且a b c >>,那么a b c +-=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2.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3x +,点B 表示的数是3x -,且A 、B 两点的距离为8,则x =________. (“五羊杯”竞赛题) 13.已知5x =,1y =那么x y x y --+=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4.(1)11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2)111213x 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5.有理数 a 、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代数式 111 1 a a b a b a a a b b +--- + - +--的值为(). A.1- B.0 C.1 D.2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6.若()2 210m n ++-=,则2m n +的值为().

广东信宜市信宜中学数学七年级上思维训练试题

级上思维训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3的倒数是 A.3 B.-3 C.1/3D.-1/3 2.某市一天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10℃B.﹣6℃C.10℃D.6℃ 3.下面画的数轴正确的是( ) A.B.C.D. 4.冬季的一天,室内温度是8℃,室外温度是﹣2℃,则室内外温度相差() A.4℃B.6℃C.10℃D.16℃ 5.钟表上2时2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 ) A. 77.5 ° B. 77 °5′ C. 75° D. 76° 6.-2+5的值等于() A.3 B.2 C.-2 D.4 7.如图,数轴上每相邻两点之间相距1个单位长度,点A对应的数为a,B对应的数为b,且b-2a=7,那么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在…………………………………………() A.点A B .点B C.点C D.点D 8.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解某中学2500 个学生家长对“中学生 骑电动车上 学”的态度,从中随机调查400 个家长,结果有360 个家长持反对态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方式是普查 B.该校只有360 个家长持反对态度

C.样本是360 个家长 D.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2(a+b)=﹣2a+b B.﹣2(a+b)=﹣2a﹣b2C.﹣2(a+b)=﹣2a﹣2b D.﹣2(a+b)=﹣2a+2b 10.如图所示的数码叫“莱布尼茨调和三角形”,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第n行有n 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则第8行第3个数(从左往右数)为( )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绝对值小于2.5的整数有个,它们的积为. 12. 与原点的距离为8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_ ___。 13.比较大小:3_______-4 (用“>”、“=”或“<”表示) . 14.现定义某种运算“*”,对任意两个有理数a,b,有a*b=a b,则(﹣3)*2=.15.大于1的正整数的三次方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如23=3+5,33=7+9+11, 43=13+15+17+19.按此规律,若m3分解后,最后一个奇数为109,则m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 (1)﹣×(0.5﹣)÷(﹣) (2)﹣22﹣[(﹣3)×(﹣)﹣(﹣2)3]

七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 ??????? ? ? ???? ?? ? ?? 棱柱:n 棱柱有__个顶点,__条棱,__个面柱体圆柱几何体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棱锥:n 棱锥有__个顶点,__条棱,__个面锥体圆锥: 构成:点动成__,线动成__,面动成__平面展开图 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丰对立面 富的图 形正方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圆柱___________________截一个几何体?????????????????????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 圆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视图 左视图 从三个方向看俯视图

第三章 整式的加减 ??????????????????????用字母表示数定义——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式子 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的_____________次数——单项式中____________的和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多项式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整式次数——多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加减同类项——____________相同并整式的加减???????????????????????????????????????????????????????????????????? 且____________________也相同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合并同类项——作为合并后项的系数括号外因数为正: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____去括号括号外因数为负: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______去括号步骤合并同类项????????????????????

七年级数学新思维(第4本)

七年级奥数培训题(A ) 例1.已知︱a ︱=5, ︱b ︱=3,且︱a-b ︱=b-a ,那么a+b= 。 例2.化简∣20041-20031∣+∣20031-20021∣+∣20021-2001 1∣+∣20011-2000 1∣= 。 例3.若x 的相反数是3,∣y ∣=5,则x+y 的值为 。 例4.已知∣a ∣=-a ,化简∣a-1∣-∣a-2∣所得结果是 。 例5.若∣m+2∣+(n-1)2=0,则m+2n 的值为 。 例6.∣x+11∣+∣x-12∣+∣x+13∣的最小值为 。 例7.计算:1+211++3211+++43211++++……+100 3211+??+++ 例8.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a 、b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等于3,求:x 3-(1+m+n+ab)x 2+(m+n)x 2011+(-ab)2013的值。 例9.计算:(1)(17 277+27177-113937)÷(131712+82717-539 38)= 。(2)(5175+23233-27295)÷(112313+717 4-132917)= 。 例10.速算:21+(31+32)+(41+42+43)+…+(601+602+…+6059) 例11.计算:2-22-23-……-218-219+220= 。 例12.速算:211×(-455)+365×455-211×545+545×365 例13.计算1+2+22+23+……+22011-22012= 。 例14.计算(1+ 311?)×(1+421?)×(1+531?)×……×(1+99971?)×(1+100981?) 例15.计算:121-265+3121-42019+5301-64231+7561-87271+990 1 例16.计算:(37311+5197+72313)÷(3197+52313+773 11) 例17.(51154533515995++)÷(111 193313991++)= 。 41

七年级(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试题附答案 七(下)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若n为正整数,且x2n3,则3x3n2-4x22n的值为 (A)207 (B)36 (C)45 (D)217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x厘米,宽比长的一半少4厘米,若将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3厘米,则该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为() A9 (B)2x2+x-3 (C)-7x-3 (D)9x-3 3.若x-5?A x2+x+B,则() (A)Ax+6,B-30 (B)Ax-6,B30 (C)Ax+4,B-20 (D)Ax-4,B20 4.已知,则a,b,c大小关系是( ) (A)acb (B)abc (C)abc(D)bca 5.如图1,直线MN//PQ,OAOB,BOQ30.若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射线OA顺时针旋转60后,这时图中30的角的个数是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用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若干张,拼成一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需要B类卡片_______张.

7.如图3,AB‖CD,M、N分别在AB,CD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8.如图4,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D、B、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125, 则∠DBC 9.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的解是,求方程组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 . 10. 数学家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数对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数:.现将数对放入其中得到数,再将数对放入其中后,如果最后得到的数是 .(结果要化简)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计算:1+2+3+...+20132+3+4+...+2012-1+2+3+...+2012 2+3+4+ (2013) 12.图5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程组集合和它解的集合的对应关系图,若方程组集合中的方程组自左至右依次记作方程组1、方程组2、方程组3、……方程组n. (1)将方程组1的解填入图中; (2)请依据方程组和它的解变化的规律,将方程组n和它的解直接填入集合图中; (3)若方程组的解是,求m的值,并判断该方程组是否符合(2)中的规律? 13.如图6,已知两组直线分别互相平行.

七年级数学下新思维相交线与平行线

七年级数学下新思维第一讲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多条直线相交的交点问题 1、平面内直线的交点问题--------公式 平面内n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公式: 2)1 (- n n 个 【测试1】平面内的四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有个 【测试2】平面内6条直线交点的个数最多是______个,最少是______个.2、多条直线相交分平面区域问题------交点多,分块多 n=2 m=4=1+1+2 n=3 m=7=1+1+2+3 n=4 m=11=1+1+2+3+4 3、直线交点个数作图

(1)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出现什么情况,直线的交点个数会减少 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出现时,直线的交点个数会减少。 (两直线平行或多条直线交于同一点) (2)减少直线交点个数的方法: ?平行消减法-------------------每两条直线平行会减少一个交点 ?交点重合法-------------------每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会减少2个交点 每四条直线交于同一点会减少5个交点 【测试1】平面内6条直线恰好有11个不同的交点,请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 解:最多15个交点,减少3个。 (1)6条直线分3组平行,共减少3个 (2)3条直线互相平行,共减少3个 (3)3条直线交于同一点,且有两条直线平行,共减少3个 【测试2】在同一平面内有9条直线,如何安排才能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1)任意两条直线都有交点(2)总共有29个交点

二、平行线中的“M”型问题---多填空、选择题,重方法,轻过程 方法指导:1.过折点构造平行线 2、利用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推导关系1.如图,已知AB‖CD,∠ABC=80o,∠CDE=140o,则∠BCD= ? ? ? ? ? ? 2、如图,AB,CD是两根钉在木板上的平行木条,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A,C两 点,点E是橡皮筋上的一点,拽动E点将橡皮筋拉紧后,请你探索∠A,∠AEC,∠C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AB‖CD,∠ABE=120o,∠DCE=35O,则∠BEC=

七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共10套)5(2)

七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共10套) (第一套)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 为任意自然数,包括a 在内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可以表示为 ( ) A .a -2,a -1,a B .a -3,a -2,a -1 C .a ,a +1,a +2 D .不同于A 、B 、C 的形式 二、计算题:(动动脑筋,可能会有简便的解题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56875=? 2.____________2006200420022000...12108642=+-+-+-+-+- 3.__________________8567785667855678=+++ 4.()()__________888...6428002...888488868888=++++-++++ 5.______________125.017 12 517125625.05.0171251753 =?-?+?+ 6.______________12346 12345 1234512345=÷ 7. _________________3 1313131 =-+ -

8._______________99 1 63135115131=++++ 9._____________2004 2004 ...200432004220041=++++ 10._____________90 1 972185617421630152014121361 21=++++++++ 三、应用与创新: 1.有一高楼,每上一层需要3分钟,每下一层需要1分30秒。小贤于下午6时15分开始从最底层不断地向上走,到了最顶层后便立即往下走,中途没有停留,他在7时36分返回最底层。这座高楼共有多少层? 2.回答下列各题: (1)用1、2、3、4、5、6、7、8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2)在15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多有多少个质数?最少有多少个质数? (3)以下是一个数列,第一项是1,第二项是4,以后每一项是前两项相乘的积。 求第2004项被7除的余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思维导图

5.1相交线 5.1.1 相交线 1.邻补角(定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2.对顶角(定义: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对顶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 5.1.2 垂线 1.垂线(定义: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直线的垂线) 2.垂足(定义:两条互相垂直的线的交点) 3.定理: 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个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③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同位角(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侧的角) 2.内错角(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 3.同旁内角(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同旁,且在被截线之内的两角,)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1.平行(定义:永不相交)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2.2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两直线平行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3.2 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题设、结论 ①真命题:题设成立,结论一定成立 ②假命题:题设成立,结论不一定成立 2.定理 3.证明 5.4 平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