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1.1.1洞口施工

隧道洞口位置根据隧道进出口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及洞口排水的需要,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

(一)、施工测量

(1)、绘制线路桩点及结构物位置示意图,做好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口投点的测量设计。

(2)、检查、检测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在本工程使用过程中准确无误。

(3)、对线路控制桩点进行复测,测量成果书及时报送审核批准。

(4)、采用批复的联测成果进行隧道洞口边仰坡施工放样测量和投点十字线护桩放设,定期复测。

(二)、洞口排水

边坡和仰坡外的截水沟、排水沟和洞口排水沟组成的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它们是保证洞口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测量放线后,最先施工排水系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准确地修筑水沟结构,严格按规范施工。

(1)、1号斜井和2号斜井洞顶5m外设置截水沟,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洞口两侧5m处侧沟(结构同截水沟一样)顺接截水沟顺仰坡向下至便道,在便道底部埋设直径1.5m圆管涵,过便道后排水沟汇聚至自然沟,水通过自然沟排泄出去。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可局部调整,但洞顶截水沟必须设置在离正洞洞顶5m 以外。具体排水平面图见附图3。

(2)、3号斜井井洞口顶大于5m设置截水沟,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在便道底部埋设直径1.2m圆管涵,过便道后排水沟汇聚至自然沟,水通过自然沟排泄出去。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水设计。具体排水平面图见附图3。

(3)、隧道进、出口边、仰坡外的排水沟或截水沟在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按照设计,采用C25混凝土。其水沟的上游进水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或略低于原地面,下游出水口妥善地引入坡下自然径流等排水系统。

(三)、洞口开挖

(1)、洞口段土石方采用逐层顺坡开挖法施工。进洞前干净利落地完成明洞段土石方及洞口过渡段土石方,完成边仰坡加固结构,以形成规划良好的洞口施

工场地。边坡、仰坡上严禁弃置土石方。避免对任何生产设施和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生产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隧道出口洞门直接与桥梁相连,洞口施工前先施作洞顶天沟,洞口及明洞边仰坡采用分级开挖,刷坡成型并采用锚喷支护,及时施工永久性边仰坡支护,确保边坡稳定,然后施工导向墙及洞口段管棚,对洞口段软弱围岩加固,待管棚施工加固完成后,然后以四步CD法进洞施工。

(四)、洞口边仰坡及支护

(1)、隧道出口洞口段边仰坡开挖严格按设计控制坡度,并使洞门处边坡

与明洞边坡顺接。松软地层开挖时从上至下,随挖随支护,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边坡、仰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处予以修整平顺。开挖弃方运至弃土场,边坡仰坡上不能堆集弃土、石方。

边坡及时喷、锚、网防护。

在进口DK47+065~DK47+075段线路前进方向左侧设置8m高C30混凝土挡墙。

洞口临时边仰坡及明暗分界处正面开挖面采用喷锚支护,喷C25混凝土,厚8㎝;φ8钢筋网网格间距为25㎝×25㎝;φ22砂浆锚杆,每根长3m,间距1.5m,梅花形布置。

永久边仰坡防护采用骨架护坡防护,坡度1:0.75,骨架间距3m。

(五)、洞口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组织及管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尽量避开雨季和工序相互影响,确保隧道工程与施工安全。

(2)、施工时注意先行建立洞口排水系统,再行上半部基坑开挖支护以及进洞大管棚施工,然后进行下部开挖及支护与洞内开挖。

(3)、根据设计完善排水系统,避免雨季危害铁路和农田等。隧道天沟、洞顶过水设施不得引入路堑侧沟,洞外水沟不得引入隧道。

(4)、本隧道进口临近房屋,距线路30m范围内的房屋应先行拆除;洞口施工禁止放炮作业,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

(六)、隧道洞口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洞口施工工艺流程

1.1.2洞口护拱及超前支护

(1)、斜井进洞前先将洞顶松散体和危石清除,同时进行明挖段施工,洞口边仰坡开挖及支护。之后施工斜井暗洞口φ42超前小导管长度4.5m并注浆,方可进洞。

(2)、隧道出口洞门直接与桥梁相连,洞口施工前先施作洞顶天沟,洞口及明洞边仰坡采用分级开挖,刷坡成型并采用锚喷支护,及时施工永久性边仰坡支护,确保边坡稳定,然后施工导向墙及洞口段管棚,对洞口段软弱围岩加固,待管棚施工加固完成后,然后以四步CD法进洞施工。

(3)、X隧道进、出口洞口段Ⅴ级围岩埋深浅,覆盖层薄,地质状况差,围岩等级低,因此,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采用φ108超前长管棚进洞方案,保证隧道施工进洞安全。

管棚设计长度进口为40m,出口为40m,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钢管上钻注浆孔,孔径10~16㎜,孔间距150㎜,呈梅花形布置。管棚环向间

距40cm ,插入仰角为1°~3°,孔口距误差不大于±3cm 。 长管棚设置C20砼导向墙,截面尺寸为1×1m ,内设2榀Ⅰ18工字钢架,钢架外缘设置Φ140mm 壁厚5mm 导向钢管。

(一)、施工方法

边仰坡施工完成后安装套拱内钢拱架及孔口管,孔口管为管棚导管钻孔及安装工作起导向作用,须保证其位置准确且牢固,拱架安装完毕后,检查拱脚牢固性、拱架及拱架间连接的牢固性,确认完毕后支立护拱模板并进行导向墙砼浇筑,待砼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模,施工流程图如下: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 管棚施工流程图

长管棚钻孔、送管、注浆施工工作面均在洞口开挖时预留,待管棚施工完毕后,完成洞口开挖施工,直至进入暗洞。

(二)、施工工艺及要求

(1)、搭设钻孔操作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可回填土方作为操作场地),操作平台应根据钻机钻最低眼标高和安钻杆长度的要求设置,宽度为整个洞门。

(2)、管棚导向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采用C20模筑砼,长1m ,厚1m ,钢拱架采用2榀I18工字钢作为支撑,工字钢连接经螺栓拼接后,骑缝焊

钻机就位 钻机固定

测量布孔 钻孔及接长钻杆

钻机退出

分节顶进、焊接管棚钢管

管棚钻机撤出

注 浆

浆液制备 效果检查

结束

接牢固,焊缝应饱满、密实,不得有砂眼,钢拱架拱脚进行必要夯实,适当采用M10浆砌片石回填。

(3)、导向墙内预埋φ140导向钢管,为管棚钻孔及送管起导向作用。钢管必须牢固焊接于工字钢上,保证位置准确。

(4)、超前长管棚施工采用专业管棚钻机从预埋孔口管内钻孔,按照设计位置,先施工奇数孔位管棚,再施工偶数孔位管棚。钻孔完成一根,即安装一根管棚并按照设计参数进行压注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0.5~3.0MPa),压浆结束后立即对钢管充填水泥砂浆,注浆时由两端向中间进行。

(5)、管棚注浆结束后须及时清除管口浆液,并用M10号砂浆密实充填,增加管棚的刚度和强度,保证进洞安全。

1.1.3明洞施工

(一)、明洞结构施工

X隧道进出口均为斜切式洞门,施工时先施工斜切延伸段,后施工洞门斜切段,斜切段和帽檐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施工。

洞门施工考虑使用专项定制的衬砌模板台车。

帽檐面模板采用定制的3mm钢板,帽檐模板与斜切段模板通过M24高强螺栓连接,帽檐模板与洞身衬砌模板台车连接通过侧面搭设钢管支撑架和方木顶撑加固方式连接。

斜切式洞门段安装模板时,先将衬砌模板台车安装到位,再安装斜切段模板,模板加固主要是洞口斜切段模板安装加固,隧道净空内侧模板加固采用I18工字钢进行斜撑,斜切段端头与模板台车处采用M24螺栓进行连接,外侧模板在拱墙钢筋完成之后进行安装,采用抛光木模板进行安装,模板加固采用铁丝连接模板,方木或钢管进行纵向加固,竖向采用方木进行对衬加固。

帽檐模板在帽檐钢筋完成之后安装,采用组合加工钢模板,分段安装,帽檐模板与洞身衬砌模板台车连接通过侧面搭设钢管支撑架和方木顶撑加固方式连接;帽檐模板与洞门斜切延伸段模板通过M24高强螺栓连接加固。

模板安装要求位置准确、模板接缝严密,模板安装稳固,支撑牢固,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不发生位移和变形。

(二)、明洞回填

洞口明挖地段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缘与填土面接触部分以外依次设置2mm厚防水涂料、3cm厚M10砂浆找平层、防水板、土工布。

斜切段结构拱墙部位涂刷一层防水涂料,然后施作3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在明洞回填段拱部和边墙外铺设EVA防水层和土工布,然后再回填土石。墙脚填土范围内通长设置HDPE107/93双壁打孔波纹管(外裹土工布)一道(两端分别

接入洞内侧沟及洞外侧沟)。

明洞衬砌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紧跟着进行拱背回填,从下至上,按设计对称分层进行。泄水管以下用浆砌片石回填;泄水管至起拱线用干砌片石回填,其中泄水管处设纵向盲沟。起拱线以上至原地面线为夯填土石回填。回填土石时采用人工分层夯实,其密实度≮0.8,粒径不大于15cm,粗粒含量不大于10%,分层松铺层厚≯30cm,用打夯机逐层夯实。施工过程中应严格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

当明洞回填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洞口及洞顶的绿化及防护工作,避免雨水冲刷。明洞施工示意图见下图: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3 明洞施工示意图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4 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公路恢复重建工程(调整) YWH4标段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一、洞口段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紫荆1号隧道YWH4标段洞口位于青岗坪渔子溪河边。洞口区大范围而言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主要为山地地貌,区内地貌主要特征受复杂的断层、褶皱及构造裂隙等控制,物理地质现象非常发育,主要为鳍状高山、齿状高山、尖峭状高中山及部分河间谷地。属盆地边缘气候区,气象特征表现为随地面高程的递增气温降低,降水量由多至少,6—8月集中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6—76%。项目区气候温暖湿润,垂直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15.2—15.9度,降水量1001.9—1264.7毫米,常年雾气蒙蒙,阴雨绵绵。 小范围来说洞口区位于强地震区中心,区内受地震及地震次生灾害影响极大,山体表层及浅埋层极易“剥皮”脱落,泥石流、堰塞湖、山洪、飞石、崩塌滑坡等现象十分明显。洞口区现场均为泥石流堆积体和山洪过后的滩涂荒坡。洞口属岷江水系,路线基本顺渔子溪行进。渔子溪枝状水系十分发育,沟谷众多。冬季河水较少,夏季河水位较高。地下水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岩浆岩裂隙水。 综上所述,洞口段水文地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降雨量大,地表径流丰富,6—8月份易暴发山洪、泥石流。二是洞口山体不稳定,在极小的外力作用下,崩塌、滑坡、飞石及泥石流等不安全隐患极大。三是洞口基础多为泥石流堆积体,基础稳定性差、易发生侧滑

或陷落现象。在洞口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针对洞口段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措施。 劳动力及机械配置 隧道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一览表

二、洞口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及技术措施。 洞口主要工程包括:洞口边仰坡开挖、边仰坡喷锚支护、边仰坡主被动网防护、超前大管棚、截水沟、洞口排水沟、明洞基础处理及明洞混凝土等。 (一)、洞口开挖 1.1、洞口开挖技术措施 隧道出口位于青岗坪斜坡坡脚,斜坡下部为缓坡平台,出露冰水堆积卵砾石;上部平均坡度30。~45。,斜坡上植被不发育,为崩塌堆积体,出露为块、碎石土,结构松散,具架空现象,推测厚度大于30m,成洞性差,开挖不当易出现冒顶、垮塌等。出口右侧陡崖上方存在一些危岩体。洞口的堆积体及上方的危岩体对隧道洞口有一定的影响,在雨季或余震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形成滚石或小规模的

楼板洞口封堵施工方案

龙湖湾5#楼工程 一层顶板预留楼梯洞口封堵 施 工 处 理 方

案 江苏卓群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龙湖湾项目部 二O一五年三月二十日 一层顶板预留楼梯洞口封堵施工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窑湾镇政府西侧,筏板基础,地上4+1层,共三单元。楼板预留洞口主要为一层顶板,洞口尺寸为1.6m × 2.6m,板厚为110mm,相邻板钢筋底上层均为¢8@200。共6个。因楼板预留洞较大,为保证后浇洞施工质量,消除一层顶板渗漏等其他安全问题,特制订本方案。 三、施工准备 主要机具及材料: 斗车、铁锤、铁抹子、铁锹、焊机、钢管、扣件、模板、方木、E50焊条、电镐、水泥、商品混凝土、振动棒、塑料薄膜。 四、楼板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钢筋处理→支模→洞口边处理→混凝土封堵→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板底打磨 2、基层处理: 将洞口部位四周旧模板、木方清理干净,用电镐将松散混凝土凿除。 3、钢筋处理: 人工将钢筋表面混凝土浆、砂浆及粘牢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使用钢丝刷进行除锈。按规范要求将梁板钢筋绑扎整齐。采用¢10@100钢筋植筋后进行搭接焊,搭接倍数单面焊10d,搭接处满焊。 4、支模: 在预留洞两侧各1.5m范围内搭设模板支撑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800mm,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1500mm。支模时用钢管加顶撑,将模板顶牢固,确保底模与相邻板底间的缝隙严密,避免跑浆。在加固梁模板时,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主龙骨采用Φ48*3.5双钢管,因梁腹板高度为600mm,梁侧模加设对拉螺栓一道,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 5、混凝土封堵: 浇水将施工缝混凝土充分湿润,用素水泥浆将洞口周边涂抹均匀,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再浇筑比楼板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C35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密实。(内掺入10%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派专人及时跟进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

预留洞口施工方案

帝景湾.洋城14#楼工程二层板及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专项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二层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1) 第三章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3) 第四章预留洞口安全防护 (5) 附图一预留洞平面位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湾里区兴湾大道199号。由南昌长晶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住宅楼工程,由南昌中裕建筑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设计单位为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由江西省银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14#楼为11层小高层建筑。南面部分临街处设有两层商铺及裙房。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1389.8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2319.19m2,。建筑耐火等级2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地下人防工程防护等级6级。 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本工程14#楼施工电梯基础设置在一层裙楼内,施工电梯机身穿过二层、裙楼屋面楼板,二层板板和裙楼屋面留置4000×6000mm预留洞口。预留洞口布置在35轴/F轴~G轴,具体平面位置详附图。 第二章二层楼板、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由于本工程部分主楼座落在地下车库外侧,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电梯基础设在一层基础以下,施工电梯机身穿过二层楼板及裙楼屋面板,故二层楼板及裙楼屋面板均须预留后浇的方洞。根据结构规范要求,方洞四周均按施工缝处理。

第一节二层楼板、裙楼屋面板预留方洞处理二层板板和裙楼屋面留置4000×6000mm预留洞口,平面位置(详见附图一),由于该洞口预留的时间较长(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故该洞口四周的施工缝、防水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主体结构的安全。 1、施工缝结构处理。 二层板、裙楼屋面厚度为120m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洞口四周需增加加强筋,加强筋为Φ16@200,钢筋锚入底板混凝土长度1000mm,伸出底板外长度500~1000mm。底板洞口每侧需增加2Φ22@300双层钢筋,锚入板内35d。结构板原设计配筋伸入预留洞内500—1000mm,且相邻两根相互错开,待补浇预留洞口混凝土时再用相同直径、间距的钢筋与之焊接。如下图: 2、施工缝防水处理 楼板预留洞四周,采用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高度为120mm,用以增加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同时在补浇预留洞口混凝土时,在板厚的中部沿预留洞口四周满布一圈300*3mm止水钢板。同时预留洞口留

工字钢洞口封堵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安全防护棚搭设方法选择 (2) 四、质量保证措施 (2)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一期16#楼工程 建设单位:重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永小学旁 一期16#楼工程为33层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105米,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工程高层住宅采用现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1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设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三、安全防护棚搭设方法选择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16#楼在9层、15层、21层、27层、32层位置悬挑工字钢,搭设安全防护棚,工字钢纵向间距 1.8米,悬挑出楼层3米,工字钢上采用Φ48×3.6钢管(验算时钢管壁厚取 2.8mm)作为次楞,纵向布置在工字钢梁,间距0.8米;为确保次楞钢管稳定,应在次楞上沿次楞垂直方向锁横向钢管,间距1米,以使次楞钢管形成一片整体骨架。次梁上先满铺一层密目安全网,然后在搭放40*80的木方,间矩200mm,木方上再铺设一层模板,模板选用工地上的旧模板,为18m厚的九夹板。 四、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悬挑架槽钢预埋位置,穿过剪力墙部位槽钢处设置120×200预留洞,槽钢搁置位置尽量避免与墙柱主筋冲突,如与主筋冲突应将主筋折弯,严禁割断墙柱主筋,在槽钢洞上部附加两根同墙柱主筋的洞口附加筋,两侧加两根同墙柱主筋的附加筋并锚入柱内,待悬挑槽钢拆除后进行封堵。阳角部位严禁预留槽钢洞,混凝土浇筑时将槽钢浇筑进转角柱内,待后期将槽钢割断,并保证凹进砖墙10-15mm。待细石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再用掺10%防

最新cA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c A隧道洞口工程施工 方案

九连山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孙俊 审核:侯甲福 审批:郭占北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广高速公路龙杨段B7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10月

九连山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江西龙南里仁~杨村(赣粤界)段B7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以及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3、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及机械设备状况。 二、工程概况 九连山特长隧道为本标段重难点工程,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左线全长3270m,右线全长3290m。本标段施工隧道进口端江西境内左线(ZK58+200~ZK59+909.125)1709.1m、右线(YK58+200~ YK59+902.849)1702.8m;隧道单洞限界净宽14.5m,净高5.0m。本隧道穿越主要围岩级别为Ⅱ~Ⅴ级。 隧道入口段围岩组成主要为松散结构的燕山期花岗岩的全强风化层,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岩体极破碎,自稳性差,洞口位置处于山坡的中下部,坡度较陡,围岩存在地形和地层偏压,极易滑塌。因此本段隧道进洞前必须先做好洞口地表排水沟,加强边、仰坡的支护,并做好长管棚支护。 三、施工准备 1、交通运输 施工运输道路主要为新建便道(本标段内新建便道及相邻的B6标段内的新建便道),设备及材料通过新建便道到达九连山隧道施

工现场。 2、施工场地 在九连山隧道左线进洞口和右线进洞口及两个进洞口的中间区域可利用的挖方地段,拟定将该段用机械平整后布置施工场地。 3、施工及生活用水情况 用水:使用当地生活供水系统。 用电:现我部已向供电部门申请架设线路作为施工及生活用电,并购置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4、通讯 本标段通讯条件良好,移动通讯网络覆盖整个施工区段;现项目部已配备固定电话并开通了互联网络,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人员均已配备了手机等通讯设备,确保通讯畅通。 5、进行了隧道定线复测,把控制点引到了隧道附近。 6、施工所需设备及人员已按要求进场。 四、施工工艺 1、洞顶截水沟 在进行洞口土石方开挖前,首先施作好洞顶截水沟。以防地表水渗入开挖面,洞顶环形截水沟与路基边沟相接,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截水沟出口附近应用浆砌片石铺砌,以防冲刷。 截水沟距隧道洞门仰坡顶距离不小于3m,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后周边及底部应夯实整平,再进行砌体施工,截水沟

xx隧道洞口排水沟施工方案(分项)

xx隧道洞口排水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xx高速公路第x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 2、xx高速公路第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 6、国家和当地地方法令、法规具体规定。 7、《xx高速公路第x合同段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8、业主对本合同段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 9、我集团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设备能力。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xx隧道位于十堰市郧县茶店镇梨沟村,该隧道走向189~197o,大致由北~南西向展布,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23m,测设线间距约为30~36m。右线全长690m,起止里程分别为K52+500、K53+190,进出口分别采用端墙式、削竹式洞门;左线全长773m,起止里程分别为Z1K52+502、Z1K53+275,进出口分别采用端墙式、削竹式洞门。隧道进出口截水沟及洞内边沟连接到路基边沟,顺接组成排水系统;隧道洞体内的暗沟连接至洞外处天然排水沟或河流。 二)、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丘陵地貌区,穿越一山岭,沟谷切割较深,多呈“U”型峡谷,山体呈浑圆状,自然坡角20~35°。山脉总体呈北西~南东西向,山顶呈圆状,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水地表径流。地表植被不甚发育,多以稀疏林木为主,进口地带有乡间简易公路到达,交通较为不便。 2、地质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本隧道地段围岩主要为元古代武当群(Pt w) 2

el+dl)片岩和山顶部漂覆的白垩—第三系(K-E)砾岩;斜坡坡面零星覆盖第四系残坡积(Q 4 碎石质粉质粘土层组成,出口段围岩级别为Ⅴ级,工程性质差,浸水易软化,稳定性差。施工开挖洞顶极易塌方,侧壁易变形,需超前支护。 3、地震基本烈度 隧道场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属0.05g区,相当于原地震基本烈度VI度区。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有关规定,该隧道可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4、水文特征 隧道区地表水系不发育,隧道区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地表水径流。但在雨季会出现短暂地面渗流,流量较小,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残坡积碎石质粉质粘土层中的孔隙水。 三、施工准备 1、施工前,全线已完成导线点、水准点测量数据的复测,并在线路附近增设了导线点与水准基点。 2、施工拌合场地己在隧道出洞右侧建设完毕。内配配备JS1000强制拌和机一台,设备及相应的小型机具的安装调试均已完成。 3、施工用水已从山脚下武家沟水库,牵引至我隧道出口的高压水罐。 4、人员配备 本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包括测量、质检、试验、材料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内容。由技术总管主持开展技术工作,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分工。附:《分项工程施工主要人员报验单》 5、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已进场,技术状况良好。附:《进场设备报验单》 6、施工配合比 施工所需用水泥、碎石、砂、片石材料均已由监理抽样送试验室试验合格;施工用M7.5砂浆配合比已报批,可按配比施工。 7、材料准备 施工所需水泥、碎石、砂、片石均已按业主要求联系好供应商并签订供货合同;

楼板、墙体预留洞封堵施工方案(1)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准备 (2) 四、穿楼板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 (3) 五、墙体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 (5) 六、构造做法 (6) 七、质量控制要点及验收 (7) 八、安全注意事项 (10)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9、《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2-2005 二、工程概况 2、建筑概况: 本标段施工范围:本工程建设用地面积约293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1700平方米。是由9#、10#、11#、12#、13#、14#楼、G3#楼(管家大堂)、G4#楼(综合用房)、整体地下车库构成的住宅小区。其中9~14#楼为普通住宅,G3#楼为管家大堂、G4#楼为综合用房。

3、结构概况: 9#楼为地下2层地上6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0#楼为地上22层/地上34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1#楼为地下2层地上20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2#楼为地下2层地上18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3#楼为地下3层地上34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4#楼为地下2层地上34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G3#楼(管家大堂)为地上1层框架结构,G4#楼(综合用房)为地上5层框架结构,整体地下车库分别为地下二层与地下一层框架结构。 现场存在管道预留洞、塔吊穿楼板预留洞、施工电梯穿楼板预留洞等后浇洞需在管道安装完成、设备拆除后进行封堵。开洞类型主要分为楼板开洞、墙上开洞,由于各专业管道布置集中,塔吊、施工电梯穿楼板预留洞较大,为保证后浇洞施工质量,消除建筑水电的渗漏问题,特制订本方案。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及要求: 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材料:标准钢管、顶撑、扣件、A14对拉螺杆、15厚胶合木模板、硬方木、E43焊条、水泥、商品混凝土(掺入相当于胶凝材料含量8%的高效HEA抗裂防水膨胀剂) 2、主要机具: 用具:斗车、木(铁)锤、钢錾子、直尺、铁抹子、铁丝、线锤、铁锹、空气压缩机、风炮机、焊机。 3、作业条件: 管道施工已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塔吊、施工电梯拆除完成。 为施工操作必须设有防护盖板,确保施工的操作安全。 4、劳动力准备 由于本次封堵涉及楼号较多,洞口分部较广,涉及质量、安全等问题比较多,为了加强全面控制和管理,提早完成任务,进行现场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并保证施工质量、进度,施工现场按区域分工到责任人。 劳动力安排10人以上,积极整合现场资源,合理安排工序,保证日工作效率,确保早日完工。 5、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确定开洞区域,并做好现场标记。 2、对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 3、重点做好洞口封堵灌浆料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外墙不漏水。 四、穿楼板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钢筋处理→支模→洞口边处理→混凝土封堵→混凝土养护→模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年**月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至**国家高速公路**~**段B7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以及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3、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及机械设备状况。 二、工程概况 ***特长隧道为本标段重难点工程,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左线全长3270m,右线全长3290m。本标段施工隧道进口端江西境内左线(ZK58+200~ZK59+909.125)1709.1m、右线(YK58+200~YK59+902.849)1702.8m;隧道单洞限界净宽14.5m,净高5.0m。本隧道穿越主要围岩级别为Ⅱ~Ⅴ级。 隧道入口段围岩组成主要为松散结构的燕山期花岗岩的全强风化层,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岩体极破碎,自稳性差,洞口位置处于山坡的中下部,坡度较陡,围岩存在地形和地层偏压,极易滑塌。因此本段隧道进洞前必须先做好洞口地表排水沟,加强边、仰坡的支护,并做好长管棚支护。 三、施工准备 1、交通运输 施工运输道路主要为新建便道(本标段内新建便道及相邻的B6标段内的新建便道),设备及材料通过新建便道到达九连山隧道施工现场。 2、施工场地 在***隧道左线进洞口和右线进洞口及两个进洞口的中间区域可利用的挖方地段,拟定将该段用机械平整后布置施工场地。 3、施工及生活用水情况 用水:使用当地生活供水系统。 用电:现我部已向供电部门申请架设线路作为施工及生活用电,并购置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4、通讯 本标段通讯条件良好,移动通讯网络覆盖整个施工区段;现项目部已配备固定电话并开通了互联网络,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人员均已配备了手机等通讯设备,确保通讯畅通。 5、进行了隧道定线复测,把控制点引到了隧道附近。 6、施工所需设备及人员已按要求进场。 四、施工工艺 1、洞顶截水沟 在进行洞口土石方开挖前,首先施作好洞顶截水沟。以防地表水渗入开挖面,洞顶环形截水沟与路基边沟相接,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截水沟出口附近应用浆砌片石铺砌,以防冲刷。 截水沟距隧道洞门仰坡顶距离不小于3m,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后周边及底部应夯实

塔吊预留洞口施工方案最新


唐山市路北区常各庄平改 17 区
《塔吊预留洞口二次浇筑》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可编辑修改-


北京欣京州建筑公司
2015 年 7 月 25 日
-可编辑修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塔吊预留洞口位置情况.............................................................. 2 三、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 3 四、预留洞口后浇结构模板施工 ………………………………………4 五、预留洞口钢筋绑扎..................................................................... 6 六、预留洞口结构砼施工 ………………………………………………6 七、成品保护和安全措施 .……………………………………………… 9 八、注意事项 …………………………………………………………… 10 九、塔吊基础部位剖面图 ……………………………………………… 11
-可编辑修改-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唐山市常各庄平改 17 区工程,位于唐山市南新道与站前
路交叉口西南侧,路北区常各庄村。该地块由住宅楼 1702 楼至 1707 楼、17S1 楼,地下车库、和二层商业组成。开工日期为 2013 年 8 月 26 日,竣工日期为 2015 年 11 月 15 日。
1.1 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地下车库采用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第 4 层细沙 320kpa。楼 盖形式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基准期、结构设计使用年 限均为 50 年。本工程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防标准为甲类核 5 级。
1.2 自然条件,抗震设防裂度为八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 震等级地下一层以上二级,地下二层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 9.4-13.5 米,抗浮设计水位 自然地面以下 8 米,本工程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防标准为甲类核 6、 常 6 级。
1.3 钢筋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为 C15;主楼墙 -2~2 层为 C40,主楼墙≥3 层、地下室筏板及车库顶板、基础梁、各 层梁板、坡道、楼梯均为 C30。过梁、圈梁、构造柱及其他为 C20; 地下基础底板及车库顶板,包括梁、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室外水池、 水箱自防水钢筋砼抗渗等级 P6。钢筋种类:HPB300Ⅰ级钢筋,HRB335 Ⅱ级钢筋,HRB400Ⅲ级钢筋。
-可编辑修改-

洞口封堵方案

楼层放线洞、预留楼板洞口封堵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津滨大道与东兴桥交口西南侧,占地面积55899.09㎡,建筑总面积274572.51㎡,其中地下室面积106393.41㎡,地上部分面积168179.10㎡,包括6层的商业中心,3层的商业楼,以及20层的写字楼,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主体结构施工时轴线控制均为建筑物内控点控制,在利用红外线经纬仪将控制点传至上层时,在楼板预留了放线孔,另外个别部位(如楼梯间、双层板)施工时为了立杆的搭设而预留了一些孔洞,为考虑二次结构砌体统筹插入施工,决定将预留的孔洞及放线孔进行封堵。 二、编制依据 1 本工程施工合同 2 本工程有效的施工图 3 本工程所涉及的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技术法规、标准、图集,地方标准、图集 4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 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 6 公司相关管理办法 三、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插筋→支模→洞口边处理→砼封堵→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板底打磨→表面清理 四、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将预留放线洞口周边进行清理,洞口四边的混凝土凿毛处理,剔毛时将预留洞口剔成上大下小的梯形形式,比原楼板面上口略为底下2cm左右。

图1 预留洞口示意图(1)预留洞上下口尺寸一样处理: 图2 预留洞上下口尺寸一样处理(2)预留洞上大下小尺寸处理: 图3 预留洞上大下小尺寸处理

2、插筋,预留洞口设置2根Φ10钢筋。用电锤在预留洞口周边打孔,孔深大于5D(D为钢筋直径)。 图4 洞口植筋示意图 3、钢筋绑扎完成后,支设模板。模板用15mm厚多层板。在下层楼板上用钢管或40*90的木方将模板支撑牢固,模板支设完成后,将预留洞口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并充分浇水湿润。 图5 模板搭设示意图 4、洞口侧面处理: 预留洞口周边界面处理,在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后,用1:1素水泥浆将洞口周边涂抹均匀。 5、混凝土浇筑: 在洞口侧面界面处理完成后,立即浇筑掺水泥用量5%微膨胀剂并与比原结构施工时高一标号商品混凝土并浇捣密实、抹平、压光,并与原混凝土接槎部分严密,平整。 6、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跟进养护。养护时间要求不少于3—5天。

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小西沟隧道位于山阳县五竹园乡小泉沟南侧的山梁前缘,进口位于小西沟口右岸,出口位于土桥子对岸,隧道穿越安武河河道右岩岸一突出山体,为曲线型小间距隧道,两隧道平行,相距约14m。上行线设计里程桩号SK123+555.54~ SK123+953,长度397.46m,底板最大埋深约121m;下行线设计里程桩号 XK123+558~XSK123+957,长度399m,底板最大埋深约110m。 隧址区植被较茂盛,山体大部分被植被覆盖。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安武河水,属典型的山区河流,流量平时不大,主要受大气降水、地下泉水、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补给,遇大气雨量较大时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冲刷破坏严重。地下水水质经取样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图纸复核、技术交底、导线复测及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复测及加密、技术管理措施和质检制度、施工日志和工程检查表格、原材料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审批已经完成。 2、施工现场布置 (1)施工便道 隧道施工便道口与203省道平交,对原有村道拓宽加固至6m通到隧道进口共120米。 (2)隧道施工用电 1/13页 隧道施工用电以地方供电为主,备用250KW发电机一台。 (3)隧道施工用水 隧道进口水源较丰富且为纯净水,采用高位水池供水,高压水管已接到洞口,确保生产和生活用水。 (4)隧道高压供风 在隧道进口附近,建高压风站一座,安装4台24m/min内燃空压机供施工用风,高压风管已接到洞口。 (5)隧道施工生产、生活用房 生产房为自建活动板房1500m,生活房屋租用当地村民房屋1000m。 3、施工所需施工人员、机械、材料已进场能满足施工需要。(后附详表)。 三、施工技术方案 依设计文件本隧道工程按新奥法组织施工,本着“早进洞、晚出洞、少开挖”的原则由洞门位置向暗洞方向循序进行。洞口工程施工方法:先做洞顶排水,后开挖边仰坡;尽量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人工刷坡,直接装车或装载机配合装车外运至路基填筑处;遇到硬质岩石采用潜孔钻和风动凿岩机钻孔,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不使用大爆破,杜绝过量爆破。边坡防护与明洞开挖同步进行,及时施工明洞边坡的锚杆、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坡面(边仰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第12页)。 (一)清表范围应以满足进洞基本条件为原则,洞顶截水沟与成洞面之间植被保留,控制边坡暴露的范围,尽可能保护原有自然植被。 (二)在测量放样位置施工洞顶截水沟,根据设计断面尺寸采用2 23 2/13页 人工开挖沟渠,并尽快完善浆砌片石铺筑以防止冲刷。砌筑前对基底进行夯实处

15#预留洞口施工方案

帝景湾?洋城15#楼工程二层板及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专项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二层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 (1) 第三章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 (3) 第四章预留洞口安全防护................. ??...? (5) 附图一预留洞平面位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湾里区兴湾大道199号。由南昌长晶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住宅楼工程,由江西鑫鼎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设计单位为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由江西省银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15#楼为15层小高层建筑。南面部分临街处设有两层商铺及裙房。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17619.19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6619.19m2,。建筑耐火等级2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地下人防工程防护等级6级。 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本工程15#楼施工电梯基础设置在一层裙楼内,施工电梯机身穿过二层、裙楼屋面楼板,二层板板和裙楼屋面留置4000X 6000mm预留洞口。预留洞口布置在35轴/F 轴?G轴,具体平面位置详附图。 第二章二层楼板、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由于本工程部分主楼座落在地下车库外侧,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电梯基础设在一层基础以下,施工电梯机身穿过二层楼板及裙楼屋面板,故二层楼板及裙楼屋面板均须预留后浇的方洞。根据结构规范要求,方洞四周均按施工缝处理。

第一节二层楼板、裙楼屋面板预留方洞处理二层板板和裙楼屋面留置4000X 6000mm预留洞口,平面位置(详见附图一),由于该洞口预留的时间较长(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故该洞口四周的施工缝、防水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主体结构的安全。 1、施工缝结构处理。 二层板、裙楼屋面厚度为120m 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洞口四周需增加加强筋,加强筋为①16@200,钢筋锚入底板混凝土长度1000mm,伸出底板外长度500~1000mmo底板洞口每侧需增加2① 22@300双层钢筋,锚入板内35d。结构板原设计配筋伸入预留洞内500—1000mm,且相邻两根相互错开,待补浇预留洞口混凝土时再用相同直径、间距的钢筋与之焊接。如下图: 2、施工缝防水处理 楼板预留洞四周,采用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高度为120mm, 用以增加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同时在补浇预留洞口混凝土时,在板厚的中部沿预留洞口四周满布一圈300*3mm止水钢板。同时预留洞口留 i 4—— A 2400 MMfl业臨鮒粗 ChlOOp

洞口封堵方案2016.10.10

洞口封堵施工方案 ZJSJ/SGFA-YJ/2016-051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 总承包工程项目部 2016年10月10日

洞口封堵施工方案 ZJSJ/SGFA-YJ/2016-051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 总承包工程项目部 2016年10月10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总体概况 (1) 2.2.混凝土结构洞口概况 (1) 3. 施工准备 (1) 3.1.技术准备 (1) 3.2.材料准备 (1) 4. 施工方法 (2) 4.1.楼板洞口封堵 (2) 4.2.工字钢洞口封堵施工措施 (3) 5. 墙体对拉螺杆孔修补工艺 (4) 6. 成品保护措施 (5) 7. 质量保证措施 (5) 8. 安全保证措施 (5)

1.编制依据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50375-2006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彩塔街036地块。本工程一阶段为五栋住宅塔楼和商业裙楼,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80312平方米,裙楼建筑面积约107662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约181180平方米。地下5层,地上裙房6层,地上塔楼56层,塔楼高度约196.2m。结构形式:裙房为框架结构,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2.2.混凝土结构洞口概况 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类洞口:内控预留洞,泵管洞口,吊装孔,脚手眼及支模孔,悬挑工字钢洞口,爬架螺栓眼,施工电梯及塔吊预留洞口及其它意外洞口等,以上洞口若封堵不严,可能造成渗漏或者其他质量问题。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确定开洞区域,并做好现场标记。根据现场不同的洞口类型,编制相应的封堵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重点做好洞口封堵灌浆料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外墙不漏水。 3.2.材料准备 3.2.1.材料及要求 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材料进场后通知业主、监理进行验收。 材料:标准钢管、顶撑、扣件、A14对拉螺杆、15厚胶合木模板、硬方木、E43焊条、水泥、42.5水泥、中砂、HEA抗裂防水膨胀剂、细石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掺入相当于胶凝材料含量8%的高效HEA抗裂防水膨胀剂)、养护剂 其中,外墙螺杆眼、爬架螺栓眼用强度为M15的防水砂浆,砂浆内掺入微膨胀剂、防水剂;水泥:砂:水:微膨胀剂:防水剂的具体配合比由实验室确定,确定后报送业主、监理审批。外墙悬挑工字钢产生的洞口用与该部位相同强度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水平结

隧道洞口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 - 1 - 1.1编制依据................................................- 1 - 1.2编制目的................................................- 1 - 1.3适用围..................................................- 1 - 2.工程概况...................................................... - 2 - 2.1隧道简介................................................- 2 - 2.2技术标准................................................- 2 - 2.3工程地质概况............................................- 2 - 2.4气象....................................................- 2 - 2.5水文....................................................- 3 - 2.6周边环境和临建布置......................................- 3 - 3.施工组织...................................................... - 5 - 3.1前期准备................................................- 5 - 3.2施工进度计划............................................- 5 - 3.3工料机投入计划..........................................- 5 - 4.施工工艺...................................................... - 8 - 4.1工艺流程................................................- 8 - 4.2 工程测量 ...............................................- 8 - 4.3洞顶截水沟..............................................- 9 - 4.4明洞、洞口边仰坡开挖...................................- 10 - 4.5边仰坡锚喷.............................................- 12 - 4.6洞口套拱...............................................- 14 - 4.7管棚...................................................- 15 - 4.8明洞施工...............................................- 18 - 5.施工质量保障................................................. - 20 - 5.1质量保证体系...........................................- 20 - 5.2质量保证措施...........................................- 21 - 5.3施工质量标准...........................................- 23 - 6.施工安全保障................................................. - 26 -

预留洞口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二层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1 ………….... 第二章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第三章 3 预留洞口安全防护….... 5第四章………………………..附图一预留洞平面位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湾里区兴湾大道199号。由南昌长晶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住宅楼工程,由南昌中裕建筑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设计单位为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由江西省银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14#楼为11层小高层建筑。南面部分临街处设有两层商铺及裙房。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1389.8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2319.19m2,。建筑耐火等级2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地下人防工程防护等级6级。 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本工程14#楼施工电梯基础设置在一层裙楼内,施工电梯机身穿过二层、裙楼屋面楼板,二层板板和裙楼屋面留置4000×6000mm预留洞口。预留洞口布置在35轴/F轴~G轴,具体平面位置详附图。 第二章二层楼板、裙楼屋面板预留洞口加强措施 由于本工程部分主楼座落在地下车库外侧,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电梯基础设在一层基础以下,施工电梯机身穿过二层楼板及裙楼屋面板,故二层楼板及裙楼屋面板均须预留后浇的方洞。根据结构规范要求,方洞四周均按施工缝处理。

二层楼板、裙楼屋面板预留方洞处理第一节. 二层板板和裙楼屋面留置4000×6000mm预留洞口,平面位置(详见附图一),由于该洞口预留的时间较长(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故该洞口四周的施工缝、防水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主体结构的安全。 1、施工缝结构处理。 二层板、裙楼屋面厚度为120m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洞口四周需 增加加强筋,加强筋为Φ16@200,钢筋锚入底板混凝土长度1000mm,伸出底板外长度500~1000mm。底板洞口每侧需增加2Φ22@300双 层钢筋,锚入板内35d。结构板原设计配筋伸入预留洞内500— 1000mm,且相邻两根相互错开,待补浇预留洞口混凝土时再用相同直径、间距的钢筋与之焊接。如下图: 2、施工缝防水处理 楼板预留洞四周,采用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高度为120mm,用 以增加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同时在补浇预留洞口混凝土时,在板厚的中部沿预留洞口四周满布一圈300*3mm止水钢板。同时预留洞口留,待500mm厚,底板伸出6mm厚防水卷材镶贴两层(3mm置后采用.塔吊拆除后补贴防水层),作为弹性缓冲层,面批20mm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补浇预留洞口混凝土,采用比原设计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补浇,

放线洞口封堵方案

楼层放线洞、地磅预留洞口封堵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坐落在杭州市转塘镇,全名为转塘镇象山等7个村农转居多层公寓D-14组团。共由五栋高层公寓、一幢物业管理用房及一个地下室组成,地下为一层,地上20到25层。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均为建筑物内控点控制。即在建筑物的○3-○1∕○3-○2与○3-○39∕○3-○42和○3-○G∕○3-○F轴线间预留两个放线洞;○3-○47∕○3-○49与○3-○C∕○3-○D轴线为地磅洞,洞口有两种尺寸,分别是长×宽:150mm×150mm和400mm×400mm两种规格,分别为放线洞和地磅用洞口。放线洞其原理即利用红外线垂准仪将控制点传至上层;地磅洞为从下至上接地磅磅管所用。目前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毕,为考虑二次结构砌体工程插入施工,决定将一至屋面层的放线洞、地磅洞口进行封堵。 二、编制依据 1、转塘镇象山等7个村农转居多层公寓D-14组团3#楼设计图纸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三、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插筋→支模→洞口边处理→砼封堵→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板底打磨→表面清理→刷JS防水涂料 四、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将预留放线洞口周边进行清理,洞口四周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剔毛时将预留洞口剔成上大下小的梯形形式,比原楼板面上口略为底下2cm左右。 图一:预留洞口示意图

2、插筋,预留洞口均设置为双层双向插筋,150mm×150mm 洞口每边上下各为1根Φ10钢筋;400mm×400mm洞口每边上下各3根Φ10钢筋。用电锤在预留洞口周边打孔,孔深大于5D(D为钢筋直径),搭接处用扎丝绑扎。 3、钢筋绑扎完成后,支设模板。模板用18mm厚多层板。在下层楼板上用钢管或50mm×100mm的木方将模板支撑牢固,模板支设完成后,将预留洞口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并充分浇水湿润。 4、预留洞口周边界面处理,在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后,用素水泥浆将洞口周边涂抹均匀后,浇筑掺5%微膨胀剂并与原结构施工时相同强度等级的商品混凝土并浇捣密实。 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跟进养护。养护时间要求不少于7天。 6、在预留洞口后补处刷JS防水涂料三遍。 7、模板拆除后应检查板底的密实度、平整度。将超过原板底部分的砼可通过剔凿、打磨处理; 五、构造做法 1、放线洞口的封堵严格按照楼地面防渗漏工艺节点要求施工,模板支设、钢筋恢复完成后,通知搅拌站按照比原楼层标号的混凝土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掺入微膨胀剂发往工地。应浇捣具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1—2层C45;3—9层C40;10—17层C35;18—屋面层C30。 2、混凝土入模后,应浇捣密实,后补预留洞口混凝土应略高于原表面也可与原表面一平。后补混凝土与原混凝土结合应紧密,表面应压实抹平。待强度达到 1.2KN∕c ㎡后浇水养护或覆盖地膜养护。 3、模板拆除后,应检查预留洞口底部的密实度、平整度等。如有与原结构楼板不平现象应适当打磨和修补。直至于原板底一平。 4,清理表面灰尘和垃圾,在后补楼板范围涂刷三遍JS防水涂料。施涂时应覆盖到原混凝土100mm内,且应分层涂刷。涂刷第二遍时应待第一层防水涂料干燥形成保护膜后进行。并由此类推。防水涂料涂刷后禁止行人踩踏,必须做适当的维护。 六、检查和验收 项目质量员要进行跟踪,应按照重点工序进行检查,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不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的现象要坚决制止,直至返工。确保工程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