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09版)

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09版)

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09版)
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09版)

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2009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备数字媒体创意和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培养使学生具备影视动画创作、电子音像产品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游戏开发、交互式多媒体产品开发等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到新闻媒体、影视公司、广告公司、动漫企业、网络公司、学校等单位从事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数字媒体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字媒体基本原理和知识,接受运用各类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媒体产品开发的技能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字媒体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关注数字媒体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2)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尤其是传播学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3)能熟练使用各类媒体工具,具有较强的影视动画创作、电子音像产品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游戏开发、交互式多媒体产品开发等的能力。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机交互。

2、主要课程

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机交互、平面和色彩构成、工业美术设计、立体构成、数码摄影及其制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摄录像技术、二维动画、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动画创作、三维动画、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3、自主学习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设计。

4、双语教学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5、探究式学习课程:二维动画、中外影视动画史。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本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6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思政与通识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平台课程34学分、专业基础平台38学分和专业模块平台38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共计:164学分。

其中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基础类课程: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传播学、人机交互、平面和色彩构成、工业美术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码摄影及其制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摄录像技术、二维动画。

2、影视类课程:

影视后期与包装、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动画创作、中外影视动画史、动画运动规律、三维动画。

3、网络与多媒体类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数据结构、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网络。

4、数字媒体与绩效培训课程:

绩效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学系统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

2、学分分配汇总表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宁波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一)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辅修课程设置一览

十、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注: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42.5学分)+毕业论文(9学分)=51.5学分。

中等现代种植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附件1: 中等现代种植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和中草药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和中草药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职工,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民技术员、复转军人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形式:业余、半脱产或脱产。 2.学制:学期制或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期制2年或3年,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2-6年。 四、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员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员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员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培养学员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素质教育、农业基础化学、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2801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学制:五年修业年限:4-7 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212.5 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建筑学。 相近专业:城市规划。院部负责人:胡跃进审核:方辉平校长:汪建利日期:2016年8 月 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能从事城市与建筑领域内的规划、设计、监理、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安徽省及华中、华东等地区,从事城市建筑领域内的规划、设计、监理、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2、培养要求 (1)科学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宽泛的人文科学社会基础。包括: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军事。 2)自然科学知识:了解高等数学、物理学、力学、材料学、生态学、信息工程学、环境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3)工具性知识: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和通信原理,掌握流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至少掌握1 门计算机语言,并能进行编程;能用英语进行书面、口头表达,能较好地阅读专业文献。 (2)专业知识要求 1)工程制图与识图:掌握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掌握制图的原理及规范制图的基本步骤、方法;掌握施工图的识度和使用,相关规范和图例。 2)建筑基础知识要求:掌握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素描与色彩、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概论,掌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物理等基 本知识。 3)建筑专业核心知识要求:掌握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城市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

..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

..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

..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业方向: 1、路桥建设公司:从事修路、架桥、开挖隧道、大型桥梁建设 2、市政建设公司:从事铺设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管网老城改造、新城开发、高层建筑、农村建设与改造 3、能源冶金,水电站建设、煤炭矿山开发建材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 4、水利建设、挖污清淤、围堰填污、人工挖湖 5、挖掘机售后维修站从事挖掘机整机的检测、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排除,零部件的拆装与更换工作. 6、从事挖掘机配件的采购、仓储、供应、销售与管理等工作. 7、从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整机装配、生产流水线各种工序的操作.

种植专业教学计划

种植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种植专业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体系,其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综合职业素质的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同时,还要具备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会合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具有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精神,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具体如下:①培养能够带劲广大农民致富的带头人。②具有中等文化程度和一定专业理论水平。③种植专业的主要生产技能。④种植产品的加工技术。⑤市场调研及策划能力。⑥产品经营及管理能力。⑦继续学习能力。二、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要求: ㈠知识结构: 中职种植专业学生应具有一般性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性知识包括经济政治、农业政策法规、语言及文字表达、计算机使用及维护等方面;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生产技能,专业理论主要有:植物生理、作物生产与气候、遗传育种、植物营养、植物病虫害等方面,专业生产技能主要有:苗木生产、果树生产、。 ㈡技能结构: 包括一般技能和职业能力:一般技能是指:政策法规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职业能力是指:各种种植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工能力、经营能力、市场抗风险能力、以及体现的职业情操和敬业品行。

三、模块及课程设置: 四、课程计划(见表) 五、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六、教学安排 1、授课: 上学期:9月10日一9月15日(6天) 10月25日一10月31日(7天) 11月14日一11月23日(11天) 12 月19 日- 12 月24 日6天) 1月3 日-1月15日(13 天) 下学期:2月23 日- 2月28日(6天) 3月25日一3月3 1日(7天)

眼视光学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眼视光学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视光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眼视光学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就业于医院、眼镜行业以及眼视光产品企业,从事眼保健与视觉保健、视功能康复、医学验光配镜、眼视光特殊检查及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理想和创新、创业精神; 2、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视光学专业实践技能,掌握眼视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眼保健、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的综合技能; 3、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人际沟通能力; 4、能够较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视光学科研工作方法,有参与现代视光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校学位英语考试,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 三、主干学科基础医学、眼视光学 四、主要课程(共19门) 物理学、医用化学、高等数学、头颈部解剖学、人体机能学、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视光学应用光学基础、眼视光学导论、临床视光学基础、眼科学、验光学、眼镜学、眼视光器械学、角膜接触镜学、斜视弱视学、低视力学、屈光手术学。 五、课程设置 必修课类(共32门、137学分) 公共基础课(共11门、59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3英语258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2计算机基础9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3物理学7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1086医用化学724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军事理论724高等数学825 体育1308 专业基础课(共10门、37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头颈部解剖学362人体机能学985 1237医用电子学543 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 础

技工院校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技工院校数控加工 (数控车工)专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015) ·1·

目录 一、专业基本信息 (1) 1.专业名称 (1) 2.专业编码 (1) 3.学制年限 (1) 4.就业方向 (1) 5.职业资格 (1) 二、人才培养目标 (1) 1.中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1) 2.高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1) 三、课程安排 (2) 1.课程设置和要求 (2) 2.教学安排 (4) 四、本专业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13) (一)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13) (二)计算机制图教学大纲 (16) (三)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 (18) (四)机床夹具教学大纲 (23) (五)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 (25) (六)机床电气控制教学大纲 (29) (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31) ·I·

技工院校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2015) (八)车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34) (九)车工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38) (十)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41) (十一)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45) (十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49) (十三)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53) (十四)CAD/CAM 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57) 五、考核与评价 (59) 六、实施建议 (59) (一)师资配备 (59) (二)场地设备 (60) (三)教学组织形式 (60) (四)职业素养培养建议 (60)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 数控加工(数控车工) 2.专业编码 0106 3.学制年限 4.就业方向 在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中,从事数控车床操作、编程、质检、生产线维护等相关工作。 5.职业资格 数控车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数控车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二、人才培养目标 1.中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数控车床操作及编程的中级技能人才。能胜任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编程、加工与质量检测、数控车床的日常保养与维护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取得数控车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 2.高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数控车床操作及编程的高级技能人才。能胜任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完成复杂零件的编程、加工与质量检测、数控车床精度检验与调整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取得数控车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1·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团场实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在团场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职工,基层组织带头人、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复转军人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形式:全日制 2.学制:3年。 四、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员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员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员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

培养学员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新型团场建设与职工素质教育、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其中专项技术课程目录见附件10。 主干课程:观赏树木学花卉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遗传充种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盆景制作、苗木生产技术、果蔬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 五、课程安排及学时分配(见附表) 六、教学安排 1. 自学:学员利用多种媒体教材、网上辅导资源或教学包进行自主学习,并按课程学习指导(或教学辅导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2. 授课:有声像教材的课程,由教学班组织学员利用声像教材组织教学。无声像教材的课程由基层校组织面授。 3.辅导:学员在自学文字教材及媒体教材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对学员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等。 4.实践: (1)课程实验(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验(实习),写出实验(实习)报告。 (2)专项技术培训: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相关的专项技术文字、声像教材进行教学。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 2.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实行弹性学年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管理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6学分,管理大类课程10.5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43学分。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1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种植技术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种植技术教学大纲 总课时:190 理论课时:76 实验课时:34 实习实训:80 执笔人:蒋汉林 审定:洪江市职业中专学校种植教研组 2011年9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果树与观赏植物栽培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果树与观赏植物栽培、服务、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项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当地主要果树与观赏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具有继续学习、立业创新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建园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果树与观赏植物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育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初步掌握果树与观赏植物产品品质检验的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准确地识别当地主要果树树10~20种、观赏植物种类

20~30种,主要果树的主栽品种和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的观赏植物种类。 2. 能独立完成优质果树与观赏植物苗木的栽培任务,熟练掌握嫁接育苗技术。 3. 掌握当地主栽果树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掌握当地主栽果树的整形与修剪技术。 4. 学会制订果树与观赏植物周年栽培计划。 5. 掌握果树与观赏植物保护地栽培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养成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具有热爱农业、服务“三农”的思想。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共分两大单元:第一单元果树栽培技术,第二单元观赏植物栽培技术,每单元又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个模块。 第一单元果树栽培技术 〈一〉理论性教学模块

2016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2016级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职业岗位分析 (一)焊接专业及现状 焊接是加工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应用广泛,发展也非常迅速,在加工制造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机械制造、安装、维修业也逐步向精、细方向发展,对焊接专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焊接人员的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焊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大。 (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1)石油和化工建设行业 50% (2)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 45% (3)其它行业 5% (三)、主要职业岗位 (1)焊接加工、焊接设备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2)焊接设备维修工作 (3)工业设备维修 (4)其它岗位工作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焊接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的中级应用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能在各个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焊接技术相关的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各种焊接加工技术人员。 (二)专业要求 1、文化知识要求 毕业生具有中等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对专业英语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综合能力(交际、公共、协同工作能力)。 2、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焊接安全、劳动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②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 ③金属材料、焊接装配识图基本知识 ④焊缝符号及代号,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 ⑤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焊、 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 ⑥熔化焊基础知识 ⑦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焊接性及焊接 工艺 ⑧焊接检验分类,X光探伤评定标准;焊接缺陷形成原因、防止方法及修补 要求 (2)具有一定的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能力要求: 1.能正确选择的使用常用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 2.能进行低碳钢的平、横、立、三个位置的焊接; 3.能进行低碳钢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管的焊接; 4.能进行氩弧焊、CO2焊、埋弧焊、电阻焊等之一的焊接操作; 5.能控制和矫正焊接变形,能减少和消除焊接应力;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维修及安装等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应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初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仪表测量的能力并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电工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与安全技术

(2)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3)电Array机及其 控制线 路 (4)仪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 3.操作技能要求 (1)动力部分 (2)照明及仪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68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复习8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练习88课时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教学课时分配表

备注: 1、本教学时数仅适用于农民工培训班使用。 2、实操时可据学员人数及设备工位数分别采用大班教学或分组教学。 四、教材: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初级技能)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为贯彻落实银川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此,在本工种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银川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关于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培训的有关要求而制订。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学员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为学员将来的就业和学习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学员通过培训后,可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初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分理论教学(应知的知识)和实训教学(应会的技能)两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一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高技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高技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本行业造就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重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中要注意,促进学习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校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程中强调任务导向、情境导向,加强知识与技能一体化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汽车高技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汽车及其零部件维护、修理、检测盒故障诊断的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 1.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诚信、守纪律,自觉遵守公共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

2.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专业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本工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汽车构造、性能、使用、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理论知识;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培养学生掌握汽车专项维修技能,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的维修与调试能力,掌握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具有对汽车及总成、零部件进行性能检测的能力,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达到相应工作的高技技能要求。 4.身心健康 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监考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周数分配 1.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总周数260周,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9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2周,考试14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40周。 2.三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总周数156周,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1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24周。 四、教学计划表 (一)五年制教学计划表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地位及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考试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本课程培养学生识别常见饲料、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能力;能根据具体饲料条件灵活设计日粮配方。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生长、繁殖、泌乳、育肥、产毛、产蛋等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 3、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主要相互关系。 4、掌握运用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体内三大有机物质消化代谢特点,合理确定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粗纤维、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供给。 5、在提供分析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下,独立掌握按规程完成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 6、熟练掌握各种饲料因素对动物产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果树栽培教学计划

果树园艺工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自治区《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若干意见》,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二、培训目的 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果树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已经从事或准备从事特色林果生产技术工作的农民,能够了解巴旦木、红枣、核桃、石榴、葡萄、杏、桃树、樱桃常见果树的特点,以及对环境条件要求,掌握具体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操作的专业技能,重点是掌握与果树生产、果树修剪、嫁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着力提果树生产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农村果树生产技术人员。 四、"培训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特色林果生产技术工作的农民。重点培训农村果树种植户、果树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 五、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果树园艺工教学计划 培训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果树园艺工职业道德与岗位要求 一、"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了解)

二、"果树园艺工职业守则(了解) 三、"果树园艺工岗位要求(了解)第二章果树生产基础知识 一、"果树分类和品种识别(掌握) 二、"果树生长发育基础知识(掌握) 三、"果树生长周期与周年管理(掌握) 四、"果树安全生产知识 第三章果树苗木繁育与果树建园 一、"果树苗圃建立(掌握) 二、"果树苗木培育(掌握) 四、果园规划与建设(掌握) 五、"果树栽植与植后管理(掌握)第四章果园土肥水管理 一、"果园土壤管理技术(掌握) 二、"果树合理施肥技术(掌握) 三、"果园灌溉与排水技术(掌握)第五章果树树体管理 一、果树树体结构与果树树形(了解) 二、"果树整形修剪(掌握) 三、"果树修剪工具的使用(掌握) 四、"果树修剪技术的综合应用(掌握) 五、"果树的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掌握)第六章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果树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了解) 二、"果树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了解)第七章果实采收与果品贮藏一、"果实成熟与采收(了解)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1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 6月1日修订)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为积极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加速中国信息化建设,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为促进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南京大学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一、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

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从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应覆盖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过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图形系统等。 3、培养要求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

2017年技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doc

2017 年技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为全面推进劳动技能素质教育,加强新时期的技工学校德育教育 工作,坚持以德治校,强化管理,争先创优,坚持综合治理,培养学 有所长、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特制定 20XX年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学校工作精神,结合我校当前的实际,加强德育方法的创新和实践,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业务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 高的师资队伍,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规范等 的养成教育。打造 *** 校园,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努力培养具有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新 台阶。 二、工作要点: 1、每位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育人能 力; 2、各班级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的体系文件内容,强化班 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3、以稳定为主旋律,落实全方位、全员化育人工作,创设*** 的德育教育环境 ;

4、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建 立融洽 *** 的师生关系 ; 5、重视树立学生诚信人格教育,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 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实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立志做讲信用、讲道德的人,让学生具备健康的人格 ; 6、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时根 据学生实际开展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创设积极向 上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使校园处处见德育,时时再育人; 8、认真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加 强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 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 10、认真抓好各项检查评比工作,促进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规 范学生的言行,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11、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做好扶贫助学金的评选以及后进生的 转化工作 ; 12、拓宽德育教育工作社会化的空间,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德育教育综合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高技)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高技)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案例教学、实验室操作、顶岗实习、互动式教学、以赛促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整体需求。主要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技能型和执行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可组织考取营销师、助理电子商务师、因特网应用(高级)、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等资格证书。毕业生可从事商务网站的网络营销和服务人员、电子商务服务商相关岗位、能独立从事电子商务应用的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系统分析问题并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局观。

2.系统掌握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勤于思考,专以学业,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了解经济法、劳动法、刑法等基本内容,熟悉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 4.具有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能力,能系统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中所出现的问题,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计算机技术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熟悉相关专业书籍和主要期刊,熟悉电子商务业内的主流观点和知名专家的情况,能自如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完成预习以及自学课程。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踏实做事的理念,较好的亲和力,广博的知识面,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坚强、自信。 三、学制与授予证书 (一)学制 标准学制3年。 (二)授予证书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及格者,准予毕业,并可授予中技毕业证书。

中药材种植教学计划

中药材种植教学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大纲紧紧围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储存、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共安排中药材基本知识、中药材种植、田间管理、病防治、中药材储存等六大培训环节,每一环节包括应知要点和应会技能 13学时大部分,总学二、培训目通过培训,使从事中药材生产的专业农民能够比较系统地、全面地习中药材的基本知识,了解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掌握中药材种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并懂得一定的市场营销技巧,从而成为新农村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骨干农民。三、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一)中药材基本知识及发展现状、基本知识1 1)了解中药材产业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知晓中药材的功效、生长条件、营养成分。(2 )知晓当地中药材发展现状、优势及主要问题(3精心整理. (4)了解中药材基本知识:中药材发展历史、中药材品种、中药材药用功效、中药材成份知识。

2、基本技能 清楚中药材的药用功效。 (二)栽培技术 、基本知)了解中药材品种的选择)掌握中药材的栽培时期、栽培方法、除草、追肥、防寒排涝技术。 2、基本技能 1)掌握中药材整地施肥技术;()能对中药材种进行甄选和消毒;(2 )掌握中药材的栽培时期和栽培方法;(3 )掌握中药材的培土施肥、除草技术;4((5)掌握中药材的追肥技术;)掌握中药材的防寒排涝技术。(6 (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精心整理. 1、基本知识 (1)了解中药材病害; 2、基本技能 (1)掌握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黑腐病、根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缺素性病症和日灼病(强日照所致的生理性病害)等病害防治技术; )掌握薯天蛾、豆天蛾、蛴螬等虫害防治技术(四)中药材贮、基本知)了解中药材贮藏条件( 2、基本技能)掌握中药材选种技术;1()掌握中药材干燥处理;(2 3()掌握中药材露地越冬保种贮藏;)掌握中药材埋藏贮藏;4()掌握中药材室内保温贮藏、:①沙埋保温贮种、②谷壳保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