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考学校要做的准备

新高考学校要做的准备

新高考学校要做的准备
新高考学校要做的准备

新高考学校要做的准备

高一上学期:按入学成绩进行分班,保持原有的分班方式不变

高一下学期:学校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组织学生参与选课(可内部多次选择),最终确认在高一下学期7月份之前完成选课结果确认,并打印文件家长、学生签字确认

高二上学期:学校根据6选3结果分类进行行政班重新划分,或可不重新划分行政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门课,按照学生选择情况(等级考和合格考)进行分班,并实施走班教学。

高二下学期:根据已完成的合格考科目,在不动教学班的情况下重新安排课表(课时、任课关系有变动)

高三上学期:学校主要精力集中在等级考和统一高考学科,课时主要集中在6门高考科目上

高三下学期:备战等级考科目考试和语数外高考

三.教务人员

教务人员涉及学校繁杂的教务工作,在新高考形势下,原有的课务安排要发生重大的变化,走班教学安排面临巨大挑战,要学会借鉴成熟学校实施的经验,借助互联网先进技术辅助教学安排,提升在教务管理中的效率,优化教学安排;但是,软件产品仅是思想方法转换的一种工具,具体的管理策略需要由教务处协同分管教学的校长共同制定,这里面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具体,也较为复杂,因为涉及到学生个体、学科教师、教学场地、教学质量的把控以及时间安排等各种因素,学校管理层要针对各方面综合权衡,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

具体在工作中会涉及这样一些问题:

1.生涯规划什么时候着手?

2.选课工作怎么开展?

3.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4.选课工作实施的流程及对结果如何评估?

5.选课完成后如何进行班级划分?

6.在对班级划分是否需要进行分层教学?(实验班、重点班、创新班……)

7.如何平衡学校的师资资源?

8.走班教学中,课时的划分怎么样是较为合理或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9.排课时,如何权衡教师的约束条件,统观全局,哪些条件是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可以放弃?

10.在完成走班排课后,教务人员如何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保证课表有效实施,避免教师之间产生矛盾?

11.一生一课表,如何发放课表,如何让学生顺利的进行走班教学?

12.在走班教学中,学校应提供什么样的管理措施,保证走班秩序?

13.学校对走班教学教师绩效如何进行评价?

14.如何实时的掌握各学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如何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15.针对走班教学,如何落实成绩的分析工作?

最新教师新高考学习培训心得

教师新高考学习培训心得 2020年教师节之际,我和七八十位教育同仁一同参加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2020年第一期中学教师提高培训班。 本届培训班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对标新课程、新课改和新高考。通过省、市各级专家的分析和先行者上海市的专家的介绍,短短五天时间里,让我们原本有些模糊的新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新高考意识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几点心得,做如下汇报: 1、本次新高考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举措,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者说最核心的,则是所有教育者被长期的物理性时空压迫而正在逐渐泯灭的教育良知的呐喊。正因为如此,关于为什么要开展这张改革的讨论没有空间,占据主导的内容是如何抓住机会应对挑战,怎样将挑战变成学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机遇。 2、上海等先行地区的经验和措施非常宝贵,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关于选课和考试的各种措施,都是实践中逐渐调整成型的

东西,虽然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是至少给我们即将开展的教育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他们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后发制人的先机。 3、有些困扰的问题还没有显现也没有能够形成很好解决思路。比如,班级管理,到底是需要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做班主任来管理,还是只需要一个行政性的服务人员来做班级管理,进而引申的问题就是学校的德育管理与实践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因为大部分的德育内容(如各种德育活动)都已经分化到了课程中,成为选修的一部分,显性的德育工作大部分变成隐形的,而高中生身心发展过程必然经历和产生的许多德育问题也要通过学习辅导、心理辅导和生涯辅导来解决,传统的德育在新课改和新课程中究竟是怎样的地位,乃至于专门的德育部门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班主任岗位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等。还没说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任务的安排,人员编制的变化等,甚至一些很细小的问题,比如走班制学生的考勤如何处理,等等,也都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大量实践来提供思路并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开拓了思路,点醒了思维,为我们迎接新课程、新课改和新高考做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意义非凡。

关于新高考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 通过阅读《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考制度在不断地更新,进步。 第一,新高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比如说某位同学物理成绩或者化学成绩很好,生物成绩一般,但是他的历史成绩又很好的话,如果用现有的考试模式,他的选择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把生物拿下。很显然,新高考文理不分科,7选3(浙江模式),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外语考试的提前,也为学生高考冲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提前考核英语,使得学生在高中的前两年尤其是第二年偏重英语科目的学习,在第三年集中精力冲刺其他科目。其次,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高中3年,其中有2年,什么时候参加考试,考什么,学生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自己。这是对学生人格最大的尊重。 第二,新高考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新高考制度的实施,使得学校的管理与教学也必须进行改革以便适应新的高考。学校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班级教学(固定的老师固定的学生),而是从卖方市场走向了买方市场,选择权放到了学生和家长手中。有没有学生选你,教师面临着双重挑战。自由选师后,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受欢迎?有没有学生愿意走进你的课堂?这对老师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成长。学生最喜欢以下几类老师:

第一类,有实实在在的干货,又特别爱护学生的。 第二类,充满青春的活力,有热情,颜值高的。 第三类,有自己独特人格和气质的。 因此,高考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考制度的改变,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高考制度,教师现有素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丰富、加强、改进: 首先,教学理念要改变。新的高考制度打破了唯分数论高下的高考录取机制,取消了文理分科,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应试教育模式走出来,要从单一的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磨练,突破旧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以不同视角广泛地解读课程,将原有从既定知识的展开到既定知识的总结的教学思路,变为知识的各种生成、联系及拓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其次,教学方式要改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建构学习共同体。要形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当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充分挖掘整合网络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新课程。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要多组织协作学习并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教学思想方法,培养

面对新课程 应对新高考

面对新课程应对新高考 我们围绕“新课程下的高考有哪些变化?如何实施高考复习?”等问题来研究新课程,研究新高考,提出复习新策略。 一、新课标下新高考的认识 面对新课程,应对新高考,我们认为要树立“既要平稳过渡,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一指导思想,在继承原有“强化主干知识”等高考优点的同时,摒弃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虚拟的、不真实的试题结构,重点体现在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应用。重视各学科新增内容和与旧教材相比弱化的内容,如旧教材有的而现在新课标没有的内容不要再深入研究,原来没有而现在有的内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仔细阅读教材,将各种版本教材做“减法”,提纲挈领,抓住精要内容传授。 二、明确目标,调整策略 目标是方向,是指南,策略是手段,是路径,只有目标明确,策略得当,才能实现高考的终南捷径。 1、目标明确,任务细化。 为了让目标成为复习质量的保证,教师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达成目标的意识。在高三启动仪式上学校首先下达了高2013级高考总体目标任务,年级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文科和理科的目标,下达文考考生和艺术考生的人数,并将总目标分解到各班级,班级逐一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心中有学生,行动有方向。让教师有强烈地实现目标的计划安排和细致地落实计划的措施。 1、捕捉信息,调整策略 新课程的第一年高考,考试的各种信息收集尤其重要,及时捕作高考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改变战术,少走弯路,从而有效提高高考复习效率。为此,学校在经费上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对外交流。现已先后派出部分高三教师参加了《重庆市教科院组织的高三复习报告会》,实地考察湖北黄冈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抓高三的具体做法,总结出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学校按过去惯例拨出专用经费聘请教科院的教研员和直属学校的名师定期亲临我校指导高三复习工作,传递高考信息。 2、借用考题,找准差距

新高考改革给高中政治教师带来的压力及应对策略-2019年精选文档

新高考改革给高中政治教师带来的压力及应对策略 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方案》以及试点城市等相关内容,试点首先在上海和浙江省开始。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选。用我们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可以在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这七个科目中选择三个科目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然后将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中。本次高考改革可以说革命性的,变一次高考为多次,变规定科目为自选科目,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如何来应对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压力,如何应对这一变化需要政治教师采取何种策略也成了值得大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2015年2月28日,根据2017年拟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的公告,可以看出有500余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设限选考科目占46%,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5%,2门的占8%,3门的占33%。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2%、19%、15%、13%。因此,相比旧高考的文理分科,新高考背景下的学生在高一阶段就要进行选考。我校于2016年下半年对学生进行两次选课调查,从统计结果看,政治作为选课科目的比例是最低的。大部分学生在选考科目中首先考虑理化,再是史地,思想政治学科则是到高二才进行选考,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受到极大的挑战,使得政治教师处于危险边缘。 1.政治教师面临学生选科人数少的压力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选择政治作为选考科目会相比以前的文科来说减少很多,高校对学生选科的要求使选政治的学生减少,政治必修科目内容的变化也会带来选科人数减少。 2.走班带来有个别政治教师处于边缘化

新高考改革的挑战与学校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c12317224.html, 新高考改革的挑战与学校应对策略 作者:徐伟中袁春生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20期 摘要:新高考即将在安徽落地,新高考改了什么?价值取向是什么?冲击波在哪里?学校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分析闵行两校的实操经验,取长补短,勾勒出我们的路线图,进而形成实施方案。 关键词:新高考 ;价值取向 ;应对策略 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正在倒逼高中教育改革。由此,学校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我们不能等待,只能提前谋划,稳妥实施。 一、新高考带给了我们什么——对新高考的深入认知 新高考到底“改了”什么?一是改考试。一改一考定终身制。从先行省方案看,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涵盖高中学生所学科目,成绩呈现方式只有合格、不合格两种,考试成绩合格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从等级考选择来看,上海、山东等5省市是“6选3”,浙江是“7选3”,江苏、广东等8省市是“2选1+4选2”。与之配套的还有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二是改录取。在招生录取机制上进行改革,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逐渐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增加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机会。三是改模式。准确地说是改变“育人模式”,从重“育分”到重“育人”。 新高考“价值取向”是什么?笔者以为有三个方向。一是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新形势下,“让教育适合学生”而非“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二是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核心素养”培育放在首要位置。三是让学生有“选择”。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个人性格禀赋、兴趣特长等基础上,做出选择。 新高考的“冲击波”在哪里?从目前来看,新高考至少有两大冲击源。一是“走班”。多年来,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模式是以行政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如今这将受到强烈冲击,同时使原来建立在行政班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二是“选课”。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类似于“计划经济”,统一时间、统一课程、统一进度、统一课表等,都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在走班和选课的冲击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德育工作、教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精编版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 课改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浅析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标体系下的新高考,其考查目的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高考,最主要体现的是对同学们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听力、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面对新高考,教师本身要善于抓住机遇,知难而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学生为本,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灵活有效的应对高考。 一、教师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完成好新课改的新任务,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我们应该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质量观。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学校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探究学习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负担重。同时由于教材中可拓展的空间大,较难把握一个度,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所以,教师更应该结合新高考研究教材,为学生减负,为高考助力。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多学习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二)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组”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材采用了“删、看、讲、补”四字方针。“删”,即删除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内容;“看”,即学生能看懂的知识,学生看看就行了,不用多讲。“讲”,即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适当的精讲。“补”,即补充最新的东西,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丰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教学增强趣味性,注重巧设情境,设置悬念,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不断进行学法指导。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我们首先上好学法课,给学生详尽地介绍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特点,介绍高中课程如何学习好,对今后的学习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对学习方法给予详尽的介绍,使学生对高中新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 学生学会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会总结会反思。一节课讲完后,及时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明确重、难点;作业完后反思,总结薄弱点;考试完后反思,总结试卷中的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们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调整学习方法,其次学生的策略应在“用”字上下工夫。即“以用为本”。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 (一)、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面对新高考,学生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以前的依赖老师的观念,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学会合作学习,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这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另外,要学会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2020我们如何应对新高考-

2020我们如何应对新高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作为高招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高中教学质量、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而针对考试命题的深化改革,则是《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小编整理了2020我们如何应对新高考?,欢迎借鉴参考。 2020我们如何应对新高考? 1小鬼当家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首先给了学生们四条通道:统一招生、提前考试、单独招生和三位一体(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考试招生评价体系)。 在这个新变革里又有这么几个新特点,比如,语文、数学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数学不分文理;外语社会化考试,每年考两次。 另外,一个合格的高中生还必须在完成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自选三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选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去考,用什么样的成绩来展示自己的学业状态,特别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由过去的被动适应开始变为学生的适度自主,因此学校要给孩子私人定制,让小鬼当家。 2教师的新挑战 教师面临角色挑战,开始由原来的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 按照以往的制度安排,教师是学科本位,教什么,教哪个年级、

班级,学校往往有统一安排。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生了悄悄的变化,就是让学生选老师。 这反过来催生了一种新的变革现象,那就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站得住脚,还必须有一种厚重的人格魅力,同时要能胜任多角色担当:既要胜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要胜任学生成长导师工作。 3家长的新挑战 家长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建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从课内到课外。学科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一个学生只拘泥于课堂,那么他的源头活水会非常少,思路枯竭。 其次,要从题海到书海。理科刷题相对有效,强调熟练和精确性,但文科类更强调积累,强调思维。 2022年前全面取消考试大纲,高考命题将以高校要求为依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作为高招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高中教学质量、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而针对考试命题的深化改革,则是《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 《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杭州师范大学一周的学习,我体会最深的是“新”字。浙江新高考试点改革是中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幅度最大、力度最大、影响也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堪称统一高考制度的一场“革命”。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其新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多重突破性价值,诸如增加学生选择权、终结文理形式分科、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专业与学科调整等等。 浙、沪新高考试点改革是新中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幅度最大、力度最大、影响也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堪称统一高考制度的一场“革命”。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其新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多重突破性价值,诸如增加学生选择权、终结文理形式分科、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专业与学科调整等等。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新制度的利弊效应也逐渐得以显现,并且越来越清晰。 改革前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共四科,包含语文、数学、外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或文综(历史、地理、政治)。改革后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

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改革前现行高考,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且由于以6门总分录取,理工类考语数外和理综,文史类考语数外和文综,总分750,语数外总分150,文综和理综300。所以即使你某一门科目跛腿,基本影响还不大,因为可以通过文综或者理综来弥补。改革后高考增加英文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改革前大家根据文理科的选择,都在一个班级上课,有固定的教室、教师、同学。改后由于3+3带来学生学科选择的变动,大部分学生选考的科目组合不同,所以学校不再也无法安排在统一的班级上课,理论上改为走班制,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自己的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 课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浅析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标体系下的新高考,其考查目的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高考,最主要体现的是对同学们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听力、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面对新高考,教师本身要善于抓住机遇,知难而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学生为本,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灵活有效的应对高考。 一、教师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完成好新课改的新任务,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我们应该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质量观。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学校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探究学习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负担重。同时由于教材中可拓展的空间大,较难把握一个度,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所以,教师更应该结合新高考研究教材,为学生减负,为高考助力。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多学习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二)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组”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材采用了“删、看、讲、补”四字方针。“删”,即删除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内容;“看”,即学生能看懂的知识,学生看看就行了,不用多讲。“讲”,即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适当的精讲。“补”,即补充最新的东西,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丰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教学增强趣味性,注重巧设情境,设置悬念,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不断进行学法指导。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我们首先上好学法课,给学生详尽地介绍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特点,介绍高中课程如何学习好,对今后的学习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对学习方法给予详尽的介绍,使学生对高中新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 学生学会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会总结会反思。一节课讲完后,及时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明确重、难点;作业完后反思,总结薄弱点;考试完后反思,总结试卷中的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们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调整学习方法,其次学生的策略应在“用”字上下工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精选课件)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浅析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标体系下的新高考,其考查目的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高考,最主要体现的是对同学们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听力、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 面对新高考,教师本身要善于抓住机遇,知难而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学生为本,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灵活有效的应对高考。一、教师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完成好新课改的新任务,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我们应该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质量观.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学校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探究学习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负担重.同时由于教材中可拓展的空间大,较难把握一个度,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所以,教师更应该结合新高考研究教

材,为学生减负,为高考助力。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多学习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二)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组”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材采用了“删、看、讲、补”四字方针。“删”,即删除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内容;“看”,即学生能看懂的知识,学生看看就行了,不用多讲。“讲”,即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适当的精讲。“补”,即补充最新的东西,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丰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三)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教学增强趣味性,注重巧设情境,设置悬念,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不断进行学法指导。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我们首先上好学法课,给学生详尽地介绍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浅析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标体系下的新高考,其考查目的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高考,最主要体现的是对同学们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听力、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面对新高考,教师本身要善于抓住机遇,知难而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学生为本,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灵活有效的应对高考。 一、教师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完成好新课改的新任务,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我们应该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质量观。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学校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探究学习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负担重。同时由于教材中可拓展的空间大,较难把握一个度,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所以,教师更应该结合新高考研究教材,为学生减负,为高考助力。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多学习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二)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组”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材采用了“删、看、讲、补”四字方针。“删”,即删除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内容;“看”,即学生能看懂的知识,学生看看就行了,不用多讲。“讲”,即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适当的精讲。“补”,即补充最新的东西,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丰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教学增强趣味性,注重巧设情境,设置悬念,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不断进行学法指导。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我们首先上好学法课,给学生详尽地介绍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特点,介绍高中课程如何学习好,对今后的学习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对学习方法给予详尽的介绍,使学生对高中新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 学生学会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会总结会反思。一节课讲完后,及时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明确重、难点;作业完后反思,总结薄弱点;考试完后反思,总结试卷中的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们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调整学习方法,其次学生的策略应在“用”字上下工夫。即“以用为本”。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 (一)、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面对新高考,学生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以前的依赖老师的观念,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学会合作学习,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这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另外,要学会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讲课讲稿

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杭州师范大学一周的学习,我体会最深的是“新”字。浙江新高考试点改革是中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幅度最大、力度最大、影响也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堪称统一高考制度的一场“革命”。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其新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多重突破性价值,诸如增加学生选择权、终结文理形式分科、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专业与学科调整等等。 浙、沪新高考试点改革是新中国统一高考建制以来幅度最大、力度最大、影响也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堪称统一高考制度的一场“革命”。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其新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多重突破性价值,诸如增加学生选择权、终结文理形式分科、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专业与学科调整等等。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新制度的利弊效应也逐渐得以显现,并且越来越清晰。 改革前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共四科,包含语文、数学、外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或文综(历史、地理、政治)。改革后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

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改革前现行高考,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且由于以6门总分录取,理工类考语数外和理综,文史类考语数外和文综,总分750,语数外总分150,文综和理综300。所以即使你某一门科目跛腿,基本影响还不大,因为可以通过文综或者理综来弥补。改革后高考增加英文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改革前大家根据文理科的选择,都在一个班级上课,有固定的教室、教师、同学。改后由于3+3带来学生学科选择的变动,大部分学生选考的科目组合不同,所以学校不再也无法安排在统一的班级上课,理论上改为走班制,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自己的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新高考下化学教师该如何应对-精品文档

新高考下化学教师该如何应对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浙江省提出了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新高考更加重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同时也把更多的选择权给了高校。当然,新高考也给我们高中教师带来了新的考验。从2017届高一学生开始化学只是作为7选3中的学科之一,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化学学科有立足之地,如何为学生的高考成绩助一臂之力,高一化学教师,我们该为学生做些什么。 一、指导学生在7选3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决定命运的不是你面临的机会,而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随着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选择时竞争的加剧,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应当从中学开始,中学生已经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新高考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高一学生对未来仍然很迷茫,很多同学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些什么,也对高校的专业一无所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出正确的指导。首先,化学教师要能对自己这门学科有充分的认识,知道化学除了能与带着化学、化工字样的专业匹配之外,与环境、材料、医药学、食品营养等也高度相关,选择化学可以报考83.5%的专业。其次,在学好化学专业的同时,新高考形势下,还要求我们多接受一些高中生职业

生涯规划指导的培训,对新高考要有充分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简而言之就是:知己,知彼,择优选择目标和路径,并用高效行动去达成目标。再次,要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对自我的评估包括兴趣、价值观、综合素质、能力特点优势与劣势等,对环境的评估包括家庭影响和社会形势(如市场供需状况、就业政策、需求分析、地理环境等),指导学生能综合考虑进行选课。 二、开设高质量的化学选修课 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开发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以往化学教师开发比较多的是比如《生活中的化学》、《化学史话》这一类选修课。《生活中的化学》往往是从学生生活出发,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化学史话》则是尽量找到化学史人物与学生的结合点,引起学生思维的共振和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开设一些与大学专业接轨的选修课,让学生尽早接触大学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专业,帮助学生尽快做出选择。 三、提高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要拒学生于千里之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有了兴趣,才能选择化学,学好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这里谈三点自己的看法。 1.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新高考如何应对新课改

一、教师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完成好新课改的新任务,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我们应该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质量观。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学校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探究学习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负担重。同时由于教材中可拓展的空间大,较难把握一个度,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所以,教师更应该结合新高考研究教材,为学生减负,为高考助力。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多学习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二)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组”教学内容,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材采用了“删、看、讲、补”四字方针。“删”,即删除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内容;“看”,即学生能看懂的知识,学生看看就行了,不用多讲。“讲”,即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适当的精讲。“补”,即补充最新的东西,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丰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教学增强趣味性,注重巧设情境,设置悬念,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不断进行学法指导。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我们首先上好学法课,给学生详尽地介绍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特点,介绍高中课程如何学习好,对今后的学习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对学习方法给予详尽的介绍,使学生对高中新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 学生学会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会总结会反思。一节课讲完后,及时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明确重、难点;作业完后反思,总结薄弱点;考试完后反思,总结试卷中的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们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调整学习方法,其次学生的策略应在“用”字上下工夫。即“以用为本”。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 (一)、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面对新高考,学生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以前的依赖老师的观念,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学会合作学习,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这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另外,要学会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面对新课改下的英语高考,教师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的日常学习训练做到系统性、一致性、有目的性。更系统地完成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高考中从容不迫、大放异彩。 (1)听力:分场景听。分成不同的场景,进行专项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总结相关的单词和句型。加深对单词与短语在具体某一环境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话题的出题点。做到遇词不生,遇景不慌。加强对广播和英语电视新闻的主题和大意理解。强化态度题和观点题操练。除平时坚持听力训练外,早自习读书强调读出声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体育课如何应对新高考

随着高考改革深入进行,考试增加了基本能力测试,体育成为高考的一部分,面对如何应对考试,对体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学体育课要调教学方法和思路,符合新形式下高考要求;课改需要和现代人健康的需求。 高考增加了基本能力测试,目的是在提高中学生的基本生活常识、社会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的了解和适应社会;为成为全面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做准备,从另一方面减轻学生学文化课方面的压力,就体育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领导要重视 既然体育课成为高考内容之一,各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正确认识和指导好体育课,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要求体育课,要符合高考目的要求,符合体育课的目的和宗旨。要开足体育课,取消那种一到高三体育课变成一节课,甚至不上体育课的做法。要以人为本。调动体育课老师积极性,在怎样上好体育课前提下,传授体育知识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即锻炼身体又掌握了体育知识,丰富学生体育活动。 正常上好体育课 由2007年考试说明和高考指导思想来看,如向上体育谭成为关键,有些人把体育课全部变成内堂课来上,或是一节外堂,一节内堂,这种做法违背了高考指导思想,也违背了体育课最基本的性质、目标和宗旨,是不可取的。上外堂方式要有所改变。由过去单纯传授运动技能方式转变成在学习运动技能同时尽量多掌握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学会并掌握一、二项运动技能,达到终身受益,如:在篮球教学中,老师要在备好外堂课同时,要多查资料,收集相关知识,在传授运动技能之前,简要介绍起源,发展现状;并要求学会欣赏比赛,体验运动的快乐。在充分的锻炼好身体的情况下,掌握体育知识,从实践中体验,感受运动技能,知识的感悟体验比让学生死记硬背强的多,比如:学弯道跑技术,如果老师单纯讲如向摆臂、重心,如向脚的着地部位等技术要领,学生不一定理解,也不一定记牢,若让他们亲自来跑几次体验一下,也许很快就会明白,并记忆深刻,这样即锻炼了身体,又学到知识,所以要认真上面每节多堂课。发表论文 适当上好内堂课 上内堂课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利用天气不好时间或定期上内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充分准备,上好高质量的内堂,要注意以下四点:1、要全面把握教材,把教材进行了总结,备熟; 2、要分专题并系统化,如:田径专题,奥运专题,亚运专题,全运会等内容; 3、组织观看教学片,欣赏高水平比赛,大型运动会等,学生如何欣赏比赛,体验运动快乐培养体育兴趣,培养体育精神,学习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品质,为国争光的精神及比赛中激烈的高昂斗志; 4、寻找适合个人运动的项目,如何搞好健身运动。把健康的知识传授到每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体育知识、技能为人类服务,增强全人类健康。 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新要求 体育老师要改变过去以传授运动技能、发展竞技体育为主,转变到以人为本,丰富体育课内容,向健康教育,娱乐体育,快乐体育发展,这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老师要不断学习。开拓进取,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 在运动中学习知识,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质,要求体育教师要有丰富知识储备,较高责任心,充分把握教材,领会高考指导思想,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应对新高考适应新的形势下的要求,跟上时代步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