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秋天

1秋天

1秋天
1秋天

课文

1秋天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 ( )水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

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

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树叶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

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朱自清《冬天》

《冬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展现的人间亲情、友情、爱情永恒的主题。 2. 品味文章自然真挚的语言。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真挚自然和人间真情的温暖动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七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令人生出无限的热爱和喜悦之情,深深地陶醉其中。那么他笔下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朱自清的《冬天》,体会他那“冬天”里的温暖。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2. 正音正字 觑着氤氲新砑黛痕暖和台州坐享其成 请学生作为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展示,教师适当点评、点拨。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以“冬天”为题,选取了哪几个生活场景来写? 学生自主概括,全班交流。 参考答案: 小时候和家人围着小洋锅吃白水豆腐;跟朋友冬夜泛舟西湖;与妻儿在台州过冬。 四、合作学习 1. 文末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温暖”体现在哪些地方?请找出有关语句加以朗读、赏析。 学生先自主学习,五分钟以后,小组交流各自的意见,相互补充完善,七分钟以后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要点提示: ⑴孩子天真的表情,父亲对子女的关爱,一家人团聚的其乐融融的情景;温暖体现在长辈对子女的关爱。 ⑵我睡眼惺忪望着朋友微笑的脸庞;温暖体现在朋友间的坦诚与关切。

八下U7ReadingMore Practice广州沪教牛津版课文改编语法选择

Unit 7 The unknown world ALIENS ARRIVE Tina woke up at midnight. She looked out 1 her window and saw a yellow light in the sky. It suddenly dived towards the ground. She heard a noise and saw a red light. The next morning, Tina mentioned it to 2 brother Tom. “I’m sure 3 landed in the forest near the hills as I heard a loud noise last night.” she said. “Let’s explore after school.” 4 6 p.m., Tina and Tom reached the forest. They heard some voices 5 a strange language, 6 they hid behind some bushes and kept quiet. Then they saw an alien! It was tall, with a round head and a silver body. It was standing next to a long spaceship. The spaceship 7 because of a crash. The children were 8 . Suddenly, another alien appeared from the bushes in front of 9 . It discovered them and made a terrible noise. The children ran away in fear. The next morning, Tina and Tom told their parents about 10 strange creatures. “They were very ugly. They had some hair, but they didn’t have any feathers,” said Tina. “There 11 something written on the spaceship,” said Tom. “It looked like this. I wonder 12 it means.” He drew some lines on a piece of paper. But Dad said, “Since no one else saw these aliens, I refuse 13 you. Now go to school!” The children spread their wings and 14 to school together. Dad looked at the piece of paper with the strange marks on it. “It looks 15 ,”he said, as he looked at the word “EARTH”. 1. A. to B. of C. for D. up 2. A. he B. his C. she D. her 3. A. something B. anything C. nothing D. everything 4. A. In B. On C. At D. For 5. A. speak B. speaks C. spoke D. speaking 6. A. but B. so C. if D. though 7. A. damages B. damaged C. is damaged D. was damaged 8. A. frighten B. frightens C. frightening D. frightened 9. A. they B. them C. their D. theirs 10.A. a B. an C. the D. / 11.A. has B. had C. was D. were 12.A. what B. which C. when D. that 13.A. believe B. believing C. to believe D. believed 14.A. fly B. flying C. flied D. flew 15.A. strangely B. strange C. stranger D. strangeness 答案:BDACD BDDBC CACDB

1秋天 (1)

课题名称:《秋天》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日期:2017.9.6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感受秋天的美丽。 4.能用“……像……”说句子。 教学重点:识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听的训练看图、学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学情分析:《秋天》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勃勃生机。课文配有一幅生动有趣的插图。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可以通过“看”、“读”、“说”、“写”进行教学设计。 教法:讲授、示范 学法:诵读、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做“传话兵游戏”)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长莺飞,夏天枝繁叶茂,而

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秋季,领略一下秋天的风采。(读课题:秋天)二、听朗读,初步进行审美感知、欣赏 1.请闭上双眼,用你们的乖耳朵听一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录音) (仿佛看到蓝蓝的天、白云、黄澄澄的稻子、落叶、鱼儿、蚂蚁、燕子)(觉得天很美,丰收了) 2.让我们一起去看录像,看看你脑中的图画是否同画面上一样,听听你讲述的是否同教师说的一样 再放录像,抽生回答。(天、树叶、稻子、池塘……) 3.(过渡)课文又是用怎样的词语来描写这迷人的秋色呢? 三、进行审美理解 1.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典型材料)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 (2)听师读,看师的表情,想,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听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样?你对天空有什么感觉?(高、蓝)(看图片帮助体会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够读一读这美妙的语言吗?(教师指导) (过渡):多么好看的蓝天和白云啊!蓝天下怎样呢? 3.同法学习第二自然段(进行审美延伸)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秋天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的。本单元选择了四篇课文《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内容意在诵读儿歌、儿童诗;展示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初步感受汉字的美。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本单元还有“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四”。 课题内容简说 秋天 本文抓住时间特点选取初秋季节典型景物的变化,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秋景图,展 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小小的船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 江南 本课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三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 嬉戏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四季 本课富有童真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1.认识4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5种笔画和“、口”等偏旁。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采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4.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能够正确规范书写。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们想象能力和热爱大自的感情。 1.《秋天》…………………………………………………………2~3课时 2.《小小的船》……………………………………………………2~3课时 3.《江南》…………………………………………………………2~3课时 4.《四季》…………………………………………………………1~2课时 口语交际…………………………………………………………1~2课时 语文园地四…………………………………………………………4~5课时 在本单元的生字学习中,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在学生识记生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创设情景,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济南的冬天 课文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 ..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 ..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 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 ..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 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 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 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肌肤 .. ! 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课文1 秋天

课文1 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3.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4.认识自然段。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 情境式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介入教学活动,激发其智慧潜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说明: 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自然段,并学习标记小节号。“一”的不同读音是本课重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原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200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 二、理解词义 1.脱离:离开(某种环境或情况);断绝(某种联系)。 2.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3.抉择:挑选;选择。 4.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5.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6.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7.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8.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9.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

出演讲内容。 第二部分(②—⑦):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 第三部分(⑧):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 四、问题归纳 1.开头用比尔•盖茨的事例有何作用? 列举比尔•盖茨的事例,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让年事已高的自己来领导方正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表现了作者的高度的责任感。 2.王选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的太阳,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地说明自己年事已高,只能跟大家讲一下奋斗过来的体会。同时引出下文所要讲述的内容。 3.第②段作用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作用? 列举大量世界上扶植年轻人成功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第③自然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和对比论证作用分析法。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列举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可悲和可笑的事情,说明了“马太效应”的弊端。对比论证

(完整版)《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附课文原文)解析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执教者:郑瑞景 班级:11中本四班 学号:1101000408 指导老师:李路丽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执教者:郑瑞景【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1)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理清脉络。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及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 2、本单元安排的课文内容是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和体验欣赏、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 3、(1)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优美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学重点: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握文章中济南的冬天的主要特点。 4、本文的教学主要是面向普通的七年级学生,对于写景抒情的文章已经初步具有鉴赏能力。并且,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喻、排比等写法,为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奠定了一定基础,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闻,体味文章的优美语言,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方法】画面再现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伴奏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老舍的平生。 2、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朔风怒号,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在我们的印象里就是既有美丽的雪景,又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而且冬天里不仅没有呼啸的寒风,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三、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四、检查预习 济南(jǐ)伦敦(dūn)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 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五、走进文本 (一)通读文本: 1、听音感知,巩固生词,掌握文章大意。 2、再次阅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第一部分(1段):写济南冬天的温晴。 第二部分(2~4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三部分(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二)深入探究 1、思考: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济南冬天的“温晴”。 2、思考: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修第一册课文(全部)中英文翻译

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文及录音(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6 October 年10 月 6 日 This year' s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s been awarded to Tu Youyou (co-winner), whose research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a crucial new treatment for malaria? Artemisinin has sav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lives, and has led to improved health for millions of people? Over 200 m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get malaria each year, and about 600, 000 die from it. Artemisinin has become a vital part of the treatment for malaria, and is thought to save 100, 000 lives a year in Africa alone?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屠呦呦(共同获奖者),她的研究促使了青蒿素的发现。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治疗疟疾的新疗法。青蒿素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并改善了数百万人的健康状况。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亿人罹患疟疾,约60万人死于疟疾。青蒿素已成为治疗疟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认为仅在非洲一年就能挽救10万人的生命。 Tu Youyou, a committed and patient scientist, was born in Ningbo, China, on 30 December 1930, and graduated from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in 1955? After she graduated, she worked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Beijing? In 1967,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rmed a team of scientists with the objective of discovering a new treatment for malaria, and Tu Youyou was among the first researchers chosen?In the beginning, Tu Youyou went to Hainan, where malaria was more common, to study malaria patients? In 1969, she became the head of the project in Beijing, and decided to review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s to find traditional botanical treatments for the disease? Her team examined over 2, 000 old medical texts, and evaluated 280, 000 plants for their medical properties?From their research, they discovered and tested 380 distinct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s that showed promise in the fight against malaria? 屠呦呦,一位坚左而耐心的科学家,1930年12月30日岀生于中国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她在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中国政府组建了一支以探索治疗疟疾新方法为目的的科学家队伍,屠呦呦是苴中首批入选的研究人员。在开始的时候,屠呦呦去了海南研究疟疾患者,在那里疟疾更常见。1969年,她成为北京项目的负责人,并决泄复阅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以寻找这种疾病的传统的植物疗法。她的团队查阅了2 000多本古老的医学文献,并对280 000种植物的药用性能进行了评估。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并测试了380种不同的中国古代医疗方法,这些方法为抗击疟疾带来了希望。 One medical text from the fourth century suggested using the extract from sweet wormwood to treat a fever

朱自清《冬天》原文阅读及赏析

朱自清《冬天》原文阅读及赏析 真意切质朴自然——《冬天》赏析 朱自清先生不愧为写情的高手,一篇《背影》不知令天下多少父子柔肠百结,令多少读者掩卷沉思。这篇《冬天》,作者撷取生活中的三个片断,不仅写了他惯常写的父爱,而且将之扩展到友爱、情爱。既揭示了亲情的美好,又昭示着友情的绵长。 文章开门见山,点明题目“冬天”,先描写父子四人围坐在“洋炉子”旁边吃水煮豆腐的情景。那高高竖起的“洋炉子”,熏得乌黑乌黑的“小洋锅”,以及“嫩而滑”“热腾腾”的豆腐,一个个物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凸现出冬天的寒冷和父爱的温馨。第二段写作者和两个朋友月夜泛舟西湖的情景,皎洁的月光,“软软的水波”,淡淡的山影,浅浅的微笑,这一切,虽时隔十多年,只因友情的珍贵,作者记忆犹新。第三段,写寂寞山城中妻儿天真的微笑,作者一生漂泊,居无定所,但即使客居他乡,生活在寂寞的山城,有了妻儿天真的微笑,冬天也“老是春天”,寂寞只属于屋外空旷的山城,而不属于屋内情意绵绵的家。最后总括全文,点明即使是冬天,“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全文就像一部无声电影,质朴、自然,一个个特写镜头,都流露出深厚的思想感情——亲情、友情和爱情。 巧妙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是的特色,文章中冬天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的气氛。比如第

二幅画面,月夜泛舟西湖。时令是冬天,时间是晚上九点多钟,当时的环境是,“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山下偶尔有两星灯光”(可见人们大多入睡了),且“有点风”。而我们三人感觉像是春天:“暖风吹得游人醉”,“我渐渐地快睡着了”;“S君口占两句诗,”我们都在“微笑”。淡淡的笑,驱散了冬天的寒意,浓浓的友情,化解了冬天的严寒。 另外,文章的语言质朴饱蘸着情意,比如写父亲夹豆腐的情景。他“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一“仰”一“觑”一“伸”一“夹”一“放”,诠释了无言的父爱,饱含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文章以“冬天”为题,串起三个感人心怀的片断,表达亲情友情的珍贵。情真意切,回味隽永。 附: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

广州沪教牛津版初二英语八上Unit1and8的课文语法选择.docx

Unit1 Encyclopaedias Look it up! Here are two articles from an encyclopaedia. Da Vinci, Leonardo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was an Italian painter, inventor, (1)_________, engineer and (2) __________. Da Vinci was born in the countryside. (3)_________an early age, he showed great intelligence and artistic ability. (4)___________he grew older, he learnt to do many different things. His paintings are very famous, and one, the Mona Lisa, is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painting in the world. He (5)__________had many inventions.(6)__________, his notebooks (7) __________ some interesting drawings of flying machines. (See Art) Dinosaurs Dinosaurs lived on Earth more than 60 million years before human beings. They lived (8) _________ on Earth. Some dinosaurs were as (9) _________as chickens. (10)__________ were as big as ten elephants. Some could even fly. Many dinosaurs ate plants.(11)_________, some dinosaurs liked to eat meat. Dinosaurs lived on Earth (12) ________ more than 150 million years. Then, suddenly, they all (13)__________. Nobody (14)__________why. However, we can learn about (15)_________from their fossils. (See Earth history) 1. A. musician B. musical C. music D. musicians 2. A. science B. scientific C. scientists D. scientist 3. A. From B. In C. to D. By 4. A. While B. As C. When D. Since 5. A. too B. either C. also D. as well 6.A. Such as B. For example C. Like D. As 7.A. include B.includes C. including D. to include 8.A. everywhere B. nowhere C. somewhere D. anywhere 9.A. smallest B. smaller C. small D. the smallest 10.A. The others B. Another C. Other D. Others 11.A.

1秋天 教案

《秋天》教案 【教学内容】 《秋天》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节主要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朗读指导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文结合,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进而激发学生朗读和说话的兴趣。【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 2.仔细观察秋天图画,看懂图意。 3.初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出示课题。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二、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请学生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问一问。 3.学习生字。 4.教师指名读本课生字。

5.我们来组一下词吧! 6.在生字本上练一练,写一写。 7.学习本课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精读领悟 (一)学习标自然段。 1.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和之前的课文不一样,每个段落前面都空了两个格子,这就叫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2.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标自然段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 2.听教师读,看教师的表情,想一想,你发现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3.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一片片”说明落下来的叶子有很多,同时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4.你能够读一读这美妙的语言吗?(教师指导) 5.喜欢这样的景色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谈对秋天景色的喜爱,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写了秋天的什么?天空是怎样的? 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老师听出来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真美。可爱的大雁好像在做着游戏呢。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秋天》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秋天》原文及教案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像在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果园里,苹果的脸涨得通红。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送来一阵阵清香。 打谷场上,丰收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公路上,运粮食的汽车来回奔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笑声。 一、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具准备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4、大雁图片。(教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4、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区分“气”与“汽” (2)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2)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3)指导学生朗读。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4)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小学语文一年级《冬天

【教育资料】是个魔术师》教学设计 由北师大编写的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主体单元的编排方式,确定了十七个主题单元。《冬天是个魔术师》是第十六组中以冬天为主题的一篇主体课文。它运用拟人手法,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描写了冬天中动物冬眠、下雪、湖面结冰、人们穿上冬装等特点。文中填塞儿童情趣,是篇激发学生心爱大自然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培养和训练,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已经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有一定的阅读小短文和合作探究的经验。同时,爱玩好动,有意注意时间仍较短,但乐学爱动脑筋,竞争意识强。 教学目的: 1、识字15个,能正确读、认、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喜爱冬天,心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字15个,能正确读、认、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具等。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风吹的背景音乐)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板书魔术师)。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板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吧! 2、(课件播放迷人的冬景:奇特瑰丽的哈尔滨冰雕,大雪覆盖的森林、公园、山川,银装素裹的大地,红艳夺目的雪中野果,正在在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 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们知道这个奇特的魔术师是谁呢?(冬天。) 3、(擦掉?,板书冬天是个)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冬天是个魔术师》。(齐读课题) 【意图: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听读识字 1、听录音,边听边用铅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个点儿。 2、找到了不认识的字,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它们吗?(有!)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 3、在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下,你们是不是又多认识了几个字?(是)下面我想请相邻同学互相当小老师,如果同学还有不会的你就主动帮帮他,如果他读对了,你就在课题旁给他画个。 4、大家读得可真认真,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课文。 【意图: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能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二)抢读识词 1、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快夸夸自己。现在看大屏幕,请你自己读读红色和绿色的词语,一个词读两遍。

经典模板 (5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研读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研读 一、整体把握 1998年10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在北大演讲。他谈了自己人生中的八次重要抉择:选择计算数学专业,从硬件领域跨越到软件领域,锻炼英语听力,在照排项目中采用新的技术途径,致力于商品化和企业化,大力扶植年轻人,进军日本市场,进军广电业。本课节选了演讲的开头、“大力扶植年轻人”部分(第六个抉择)和结尾。 演讲的开头,王选从自己的脱离技术一线、年龄大了的现状说起。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谦虚地说自己是属于创造高峰过去的科学工作者。他把自己比作下午四五点钟太阳,把在场的大学生听众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本科生)、九十点钟的太阳(硕士生)、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博士生)。这是化用了大家都熟悉的毛泽东同志的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让人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接着,用调侃的口吻说:“一个快要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由此自然地引入自己一生中几次重要抉择这个话题。 之后,课文节选的是王选所讲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即扶植年轻人的事。这也呼应了演讲开头他强调自己年纪大了、“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的观点。在讲述这个抉择时,王选先举了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例子。这个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一大传统就是积极扶持年轻人。王选列举实验室从第一代主任韦克斯韦一直到第五代主任布莱克的故事,告诉听众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接着,他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论这个话题。王选说在他年富力强、处在最前沿时并不被重视,而当他年纪大了、创造高峰过去了,反而得到了很多荣誉并被认为是权威。他用马太效应来概括这种现象,并对这种不合理现象提出质疑。此外,他还就“权威”进行了一番自我调侃:把他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于把时态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将来时态。可以说,王选用自己的经历,表明该如何正确看待权威。 前面几段演讲的重点放在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回答的是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的问题;之后王选重点谈了自己扶植年轻人的一些具体想法,也就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