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上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上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上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1、固定性功能也称静态性功能,即固定肢体、限制肢体的异常活动,适用于上肢关节和

腱鞘的炎症、外伤性损伤等情况,用于减轻疼痛、促进病变部位痊愈。

2、助动性功能也称动态性功能,即用于预防和矫正上肢关节挛缩,改善关节运动范围,

增强肌力,保证手术后的效果及发育中的骨骼正常发育。

3、矫正性功能又称矫形性功能,即用于控制上肢畸形的发展,通过三点力矫正原理,施

加较小的力,在患者不感到疼痛的情况下矫正手指、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畸形。

4、降低肌张力功能通过矫形器对关节某一方向的运动限制,可以减少因某一方向运动对

肌肉的牵拉,减少肌肉的牵张反射,降低肌张力。

5、补偿性功能又称增强型功能,即采用一些弹簧、橡胶、塑料弹性体或通过气动、电

动或索控等方式强化手指的运动,包括采用一些自助具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6、保护性功能对易于受伤或病变的上肢部位进行保护,防止关节、肌腱的过伸和拉伤,

从而促进病变痊愈,还用于保护手术瘢痕部位,防止瘢痕挛缩。

现代下肢矫形器技术概要教案

带踝关节铰链的塑料AFO 1、结构特点:伏贴性好、轻、美观、易清洁 2、功能: (1)跖屈止动:预防矫正马蹄畸形,改善垂足步态(2)跖屈、背屈自由运动:预防矫正内外翻 (3)背屈止动:改善跟足步态 (4)背屈助动、跖屈阻力:控制距下关节内外翻 3、作用力系统 4、适应的疾病及症状 脑卒中、脑瘫、截瘫、儿麻后遗症、脊髓侧 索硬化、周围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类风湿 关节炎、跟腱挛缩、跟腱断裂、踝关节骨 折、吉兰巴雷综合征、马蹄足、马蹄内翻、 马蹄外翻、脊柱裂(L1-4)膝关节过伸

金属条踝足矫形器(金属条AFO) 1、构成特点 (1)鞋或足套 (2)足镫(固定、可卸、圆棍卡钳式) (3)踝铰链:止动装置(阻档块):跖屈止动、背屈止动 助动装置(弹簧):单向、多向 (4)T形或Y形矫形带 (5)金属直条 (6)半月箍与环带 2、单直条AFO (1)主要功能控制垂足和/或跟骨的内翻/外翻。 (2)作用力系统 1)第一力系统位于踝足矢状面,用于摆动期控制垂足。 2)第二力系统位于踝足冠状面,金属直条放在小腿的外侧时, 用于支撑期控制跟骨的可复性外翻畸形。 3)另一个第二力系统位于踝足冠状面,金属直条放在小腿的内侧,

用于支撑期控制跟骨的可复性内翻畸形。 (3)生物力学性能 (4)主要适用疾病及症状(同带踝关节铰链的塑料AFO) 3、双直条 (1)主要功能 (2)矫形器的作用力系统与生物力学性能 1)第一个力的系统:参见后侧弹性塑料AFO。 2)第二个力的系统:参见硬踝塑料AFO,控制足跟内翻的力系统。3)第三个力的系统:参见硬踝塑料AFO,控制足跟外翻的力系统。4)第四个力的系统:支撑期踝关节背屈止动,膝关节助伸,参见地反 力AFO。 (3)适应疾病和症状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2011-02-17 16:17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现代矫形器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矫形器师制作的。与其他治疗方法所不同的是,矫形器治疗常常需要临床医师、物理治疗师与矫形器师的密切配合。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如下。 一、限制肢体运动,保持关节稳定 通过限制异常运动,如固定性踝足矫形器可限制足踝的各方向活动;通过对肢体的固定,促进骨折的愈合或利于软组织损伤的消炎、减轻疼痛,如各种固定性矫形器。 二、矫正畸形,防止畸形的发展 柔软性畸形可以利用矫形器矫治,如脊柱侧凸矫形器;对僵硬性畸形或手术矫治前的患者,可利用矫形器限制畸形的发展,如足外翻矫形器。 三、牵引作用,缓解症状 通过对脊柱的牵引,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减轻疼痛,如颈椎矫形器、腰椎牵引带。 四、免荷作用,减轻疼痛 免荷式矫形器是为减轻下肢承载的负荷而使用的矫形器。常用的免荷式矫形器有髌韧带承重(PTB)矫形器和坐骨承重矫形器,避免了伤残部位的承重。 五、功能代偿,辅助肢体运动 能够辅助肢体关节运动的功能性矫形器。如利用弹簧或橡皮筋的弹力来代偿麻痹肌肉功能的指伸展辅助矫形器、动态对掌矫形器等。 六、保护作用,预防组织损伤 通过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强固和对关节活动的适当限制,增强关节的稳定,防止关节及肌肉、韧带的损伤,如护肩、护肘、护膝等各种软性护带及软性围腰等。 上肢与下肢不同,其功能不是支撑体重,而主要是发挥手的灵巧持物功能。上肢矫形器除了用于稳定关节、矫正畸形外,更常用于辅助或替代手的功能。这类矫形器又称功能性矫形器或动力性矫形器。 一、装配上肢矫形器须知 1.矫形器辅助瘫痪肌所残留的肌力,或替代完全瘫痪肌肉的功能。例如对桡神经损伤的病人,使用矫形器支撑腕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可以更好地发挥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所支配肌肉的功能。又如C5平面四肢瘫的病人,使用辅助握持功能的矫形器,可明显改善自理生活能力。 2.矫形器的握持辅助力量应适当,以满足辅助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但不能力量过强,以免损伤感觉障碍的手指。 3. 动力替代矫形器只能提供一种形式的握持动作。 4.配置电动矫形器的病例,必须能够可靠地操纵矫形器的控制器。控制器常常安装在肩部,这要求肩部有良好的肌力和感觉。 5.手部矫形器会遮掩其覆盖区的触觉,因此对手部感觉部分缺失者,不宜使用这类矫形器。例如C7平面以下四肢瘫使用手部矫形器时,尽管矫形器有辅助握持功能,但可能掩盖了C6支配区所存留的感觉。 6.矫形器可以通过保护肢体达到止痛和防止畸形的作用。例如,限制手及腕部活动的矫形器,可以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造成的疼痛;肘部烧伤的病人使用

矫形器知识概述

矫形器知识概述 矫形器又称支具,是用于人体四肢或其它部位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骨、关节、神经、肌肉疾患并补偿其功能的体外装置。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有: (1)稳定——支持。即通过限制异常运动保持关节的稳定性以恢复肢体的承重能力。 (2)机动化。即通过某种装置(如弹簧、橡筋或利用其它外力源来代偿肌肉功能,使麻痹的肌肉产生运动。 (3)矫正。通过力的作用矫正肢体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4)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的保护使其维护正常的对线关系以促使病变愈合。 对矫形器的要求是治疗效果好、结构简单、轻便、耐用、安全可靠、无压痛或其它不良副作用、不影响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功能、透气性好、易保持清洁、穿戴时不引人注目、价格低廉,其中尤以治疗效果最为重要。 归纳起来,矫形器的治疗效果包括: (1)固定病变肢体,达到止痛、缓解肌肉痉挛、促使消炎或骨折愈合。 (2)限制关节异常运动以改善功能。 (3)矫正畸形或预防畸形的发生或加重。 (4)减免肢体局部承重,促进病变愈合。 (5)帮助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肌肉锻炼以恢复部分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6)通过牵引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在多数情况下,上述作用可以合并使用。矫形器处方: 要使矫形器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依靠康复医生与矫形器制作者的密切协作。矫形器处方医生应受过有关矫形学训练,除应掌握矫形器的基本知识外,还应了解各种矫形器的结构原理,正确掌握适应症。在开具处方时应深入了解病情,并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肢体存在的缺陷和解决办法。同时,也要注意病人的一般身体状况和目前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在许多可用的矫形

器当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病人的品种。处方要求明确、不含糊其词,同时要切实可行。要将使用目的、固定范围、体位和作用力的分布等一一写明。在考虑适应症时,应对矫形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确了解,凡是用其它治疗手段(手术、药物、康复治疗等)能获得更好效果的,就不应考虑使用矫形器,反之也是同样。当病人身体过分衰弱,或缺乏信心和主动性时,也不宜使用矫形器。 安装矫形器的过程: 安装矫形器的过程包括: (1)处方前检查和诊断。 (2)矫形器处方。 (3)试穿前的治疗如理疗、体疗等,其目的为增加肌力、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协调功能,同时使一般体力得到改善,为使用矫形器创造有利条件。 (4)矫形器制作,包括设计、测量、绘图、制取石膏模型、制作与装配。 (5)试穿和初期适合检查,了解矫形器是否达到处方要求,适合、对线是否正确以及结构上、质量上是否存在问题并根据需要加以调正。 (6)使用训练,包括教会病人穿脱矫形器,并根据不同品种进行功能训练。 如上肢矫形器应教会病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 练。下肢矫形器需进行保持身体平衡、迈步、行走、坐下、起立、上 下楼梯和正确使用拐杖步行的训练。 (7)功能评定,由医生担任,认为合格后方能交付病人使用。 (8)随访,一般三个月或半年随访一次以了解使用效果和病情变化,需要时可对矫形器作某些调整以保证其疗效。上述一系列工作应在医生、 矫形器制作者和功能训练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和康复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矫形器的需求已较过去有所增加。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使矫形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由于采用了各种高分子材料和热成型、抽真空成型等新工艺,一批新型矫形器已广泛用于病人。此外气动、电动、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环境控制技术也相继进入矫形器领域。随着矫形器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和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的逐步改善,今后矫形器在康复和骨科治疗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矫形器概述

引导案例 OT 患者四岁半,家属陈述,患儿在几个月时发高烧后引起双下肢的畸形,初步诊断是脑瘫的痉挛型,双下肢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右侧踝关节呈外翻畸形,大脚趾外翻,前脚掌外旋,足舟骨突出明显,患者右脚主要靠内侧负重;左侧踝关节呈内翻畸形,距下关节内翻,前足内旋,主要靠脚掌外侧缘受力。患者就诊时,手法矫正可以达到功能位。 思考:是否可借助什么器具矫正该患儿足部畸形?

一、矫形器的概念 OT ?是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用于改变或代偿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体外装置 ?矫形器曾被称为夹板、支具等

二、矫形器的命名 OT ?矫形器1950年作为专业术语在美国开始使用 ?1992年ISO将1972年美国国家假肢矫形器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统一矫形器命名方案为国际标准 ?1996年,我国国家质监局参照ISO国际标准,制定了我国假肢矫形器国家标准,系统规范了矫形器的命名 ?2004年,国家质监局又参照ISO 9999-2002国际标准,制定了我国矫形器新的国家标准(GB/T16432-2004)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缩写?颈部矫形器cervical orthosis CO ?颈胸矫形器cervical-thoracic orthosis CTO ?腰骶矫形器lumbo-sacral orthosis LSO ?胸腰骶矫形器thoracic-lumbo-sacral orthosis TLSO ?颈胸腰骶矫形器cervical-thoracic-lumbo-sacral orthosis CTLSO ?骶髂矫形器sacro-iliac-orthosis SIO

矫形器问解大全_蜀郡_心情201406_(1)

《矫形器——问解大全》 【版本号:201406】 容收集整理于行业众先辈们的网络零星论言,不足之处实有甚多;望阅过的业及医师专家朋友予以指正,若幸得以此版本容的更新、完善“蜀郡_心情”代表读者表示十分感激! 蜀郡_心情2014年6月 1.上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 上肢矫形器的适应症按病症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二大类: (1)先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畸形、b.发育期的影响; (2)后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外伤、b.炎症、c.瘫痪、d.新代的影响、e.老化。 2.下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 (1)下肢矫形器主要适应于各种神经肌肉疾患如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脑瘫、偏瘫、截肢,周缘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瘫痪和痉挛性瘫痪、及继发的膝翻、外翻、膝反屈。 (2)下肢矫形器还适应于各种骨关节功能障碍如下肢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翻足、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等。 3.脊柱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 脊柱矫形器的适应症很广泛,主要有: (1)下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根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2)脊柱手术前后、脊柱融合术后、椎间盘手术后; (3)脊柱骨折; (4)脊柱关节炎,如类风湿性脊柱炎; (5)脊柱骨骶骨软骨病; (6)脊柱结核; (7)麻痹性病变,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发育不良; (8)截瘫; (9)脊柱裂; (10)脊椎滑脱; (11)颈椎扭伤、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先天性斜颈、颈椎骨折、脱位等。 4.上肢矫形器的适用围是什么? 上肢矫形器按其功能分为固定性、矫正性和功能性三种。固定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腱鞘的炎症,促进骨折愈合。矫正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矫正上肢特别是手

《矫形器技术 上肢矫形器》.doc

《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 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第一部分上肢矫形器概述1 、上肢矫形器概述上肢矫形器:上肢整体或部分矫形器。 主要用于维持或固定上肢功能位置,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纠正上肢畸形,补偿失去的肌肉力量以支撑瘫痪的上肢等。 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的发展,尤其是手外科的专业化,上肢矫形器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一般的上肢矫形器要求重量轻、佩戴方便、结构简单,所以它是由低温板制成的。 附件:上肢关节解剖图附件:上肢解剖图附件:上肢的运动模式和功能位置所谓的功能位置是指当每个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时,最有可能发挥肢体功能的肢体位置。 常用的功能体位有:①肩关节:外展(儿童可增加至~)旋前~旋前体位,因适应症而异;②肘关节:固定原则;③前臂桡尺关节:中立位,不旋前或旋后;④腕关节:背屈~ ⑤手:拇指在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各屈曲。 上肢运动模式示意图二、上肢矫形器基本功能固定功能此类矫形器用于固定肢体、限制上肢关节和腱鞘发炎引起的肢体异常运动、外伤等。缓解疼痛、促进病变愈合。 这种矫形器用于预防和纠正上肢关节挛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以保证术后效果和骨骼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发育。 矫正功能通过三点式力量矫正原理,通过应用小力量来矫正

上肢关节畸形。 通过矫形器限制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降低肌肉张力可以降低肌肉拉伸反射和肌肉张力。 补偿功能这种矫形器使用一些弹性装置,如弹簧、橡皮筋来加强手指的运动,包括一些辅助工具、自助装置来帮助瘫痪者恢复功能。 保护功能保护易受损伤或病变影响的上肢部位,防止关节过度伸展和紧张、肌腱,防止瘢痕挛缩促进病变愈合。 三、上肢矫形器分类上肢矫形器按位置分类如下:(1)手矫形器:包括手指矫形器和手矫形器。 如鹅颈手指矫形器。 ()腕手矫形器(世卫组织):例如对掌矫形器。 ()肘关节矫形器(EO):可分为固定式肘关节矫形器和功能性肘关节矫形器。 ()肘腕手矫形器(EWHO):可分为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和不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 ()肩肘腕手矫形器(SEWHO):例如,肩外展矫形器。 ()肩部矫形器:主要是肩带。 适用于肩伤、周围肌麻痹的患者。 上肢矫形器按位置分类示意图三、上肢矫形器按功能分类上肢矫形器具体分类如下:(1)固定矫形器:固定、支撑、制动无运动装置。 主要适用于关节炎症和促进骨折愈合。

《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doc

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 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第一部分上肢矫形器概述1 、上肢矫形器概述上肢矫形器:上肢整体或部分矫形器。 主要用于维持或固定上肢功能位置,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纠正上肢畸形,补偿失去的肌肉力量以支撑瘫痪的上肢等。 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的发展,尤其是手外科的专业化,上肢矫形器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一般的上肢矫形器要求重量轻、佩戴方便、结构简单,所以它是由低温板制成的。 附件:上肢关节解剖图附件:上肢解剖图附件:上肢的运动模式和功能位置所谓的功能位置是指当每个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时,最有可能发挥肢体功能的肢体位置。 常用的功能体位有:①肩关节:外展(儿童可增加至~)旋前~旋前体位,因适应症而异;②肘关节:固定原则;③前臂桡尺关节:中立位,不旋前或旋后;④腕关节:背屈~ ⑤手:拇指在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各屈曲。 上肢运动模式示意图二、上肢矫形器基本功能固定功能此类矫形器用于固定肢体、限制上肢关节和腱鞘发炎引起的肢体异常运动、外伤等。缓解疼痛、促进病变愈合。 这种矫形器用于预防和纠正上肢关节挛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以保证术后效果和骨骼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发育。 矫正功能通过三点式力量矫正原理,通过应用小力量来矫正

上肢关节畸形 通过矫形器限制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降低肌肉张力可以降低肌肉拉伸反射和肌肉张力。 补偿功能这种矫形器使用一些弹性装置,如弹簧、橡皮筋来加强手指的运动,包括一些辅助工具、自助装置来帮助瘫痪者恢复功能。 保护功能保护易受损伤或病变影响的上肢部位,防止关节过度伸展和紧张、肌腱,防止瘢痕挛缩促进病变愈合。 三、上肢矫形器分类上肢矫形器按位置分类如下:(1)手矫形器:包括手指矫形器和手矫形器。 如鹅颈手指矫形器。 ()腕手矫形器(世卫组织):例如对掌矫形器。 ()肘关节矫形器(EO):可分为固定式肘关节矫形器和功能性肘关节矫形器。 ()肘腕手矫形器(EWHO): 可分为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和不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 ()肩肘腕手矫形器(SEWHO): 例如,肩外展矫形器。 ()肩部矫形器:主要是肩带。适用于肩伤、周围肌麻痹的患者。上肢矫形器按位置分类示意图三、上肢矫形器按功能分类上肢矫形器具体分类如下:(1)固定矫形器:固定、支撑、制动无运动装置。 主要适用于关节炎症和促进骨折愈合。 ()矫正矫形器:基于三点力矫正原理的畸形矫正主要适用于

11第十一讲

第十一讲常见的酸和碱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过C必做】 1.(2019·扬州)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 A.酸雨B.食醋C.NaOH溶液D.盐酸2.(2019·重庆B)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D.稀硫酸 3.(2019·临沂)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 D.生石灰4.(2020·改编题)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5.(2020·改编题)小欣同学探究酸碱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对应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6.(2019·成都节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B必做】 7.(2019·常州)“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 8.(2019·广元)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