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化学试卷

大学物理化学试卷

大学物理化学试卷
大学物理化学试卷

2007—2008第二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A 一氯甲烷B亚异丙基丙酮 C 丁二烯 D 二甲苯

2 ClCH=CH2(190nm)比H2C=CH2(185nm)吸收波长长5nm,其主要原因是()

A. 共轭作用

B.助色作用

C. 溶剂效应

D. 中介效应

3 SO2分子的红外活性震动形式数目为():

A 2

B 3

C 4

D 5

4.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上3000-2800cm-1、1450cm-1、1375cm-1和720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 )

A烷烃 B 烯烃 C 炔烃 D 芳烃

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光源进行调制的目的是()

A校正背景干扰B消除物理干扰

C消除原子化器的发射干扰D消除电离干扰

6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干扰主要表现为()

A 火焰中待测元素发射的谱线B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C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D光源产生的非振线

7下列化合物中,荧光效率最低的是()

A 苯

B 氯苯

C 溴苯

D 碘苯

88ICP产生于()

A 化学燃烧

B 气体放电

C 高压火花

9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原因是

A 低价离子的电极易制作,高价离子的电极不易制作B.高价离子的电极还未研制出来C.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D.测定高价离子的灵敏度低和测量的误差大

10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位随电极内K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产生什么变化?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两者无直接关系

11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时,如果测量溶液的pH比较高,则发生

A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进行交换

B溶液中的OH—破坏氟化镧晶体结构氟化

C 镧晶体发生溶解D形成氧化膜

12电位法测定水中F—含量时,加入TISAB溶液,其中NaCl的作用是]

A 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B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

C 掩蔽Al3+、Fe3+干扰离子

D 加快响应时间

13 PH玻璃电极玻璃膜属于

A.单晶膜

B.多晶膜

C.混晶膜

D.非晶体膜

14 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B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

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

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15测定水中F—含量时,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其中柠檬酸的作用是

A 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B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

C掩蔽Al3+、Fe3+干扰离子D加快响应时间

16下列参数中,会引起分配系数变化的是()

A.柱长缩短

B.固定相改变

C.流动相速度增加D相比减小

17不能被氢火焰检测器检测的组分是:()

A四氯化碳B烯烃 C 烷烃 D 醇系物

18 不影响速率方程式中分子扩散项大小的因素()

A 载气流速

B 载气相对分子质量

C 柱温D柱长

19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A CH3Br

B CH4

C CH3I

D CH3F

20 荧光分析法是通过测定() 而达到对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A 激发光

B 磷光C发射光 D 散射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反映的是分子中及的特征,所以它在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推测官能团以及。

2 H2O的振动自由度是__ ,在IR图上出现____个吸收带。

3 气相色谱中两组分能否很好的分离主要决定于的选择,其次决定于的选择,定性分析的依据是,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4 重原子效应对荧光和磷光影响不同。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荧光量子产率将;磷光量子产率将。

5原子吸收法是用作为光源的,它的阴极由元素的材料组成,该光源属于一种光源。

6 pH玻璃膜电极一般不在高酸度和高碱度条件下使用,这是因为存在。

7色谱法中,在其它色谱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若色谱柱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两相邻组分的分离度R增加了_____倍。

8.荧光分光光度计通常具有两个单色器,其中,一个称,其作用是;另一个称,其作用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条件电极电位多普列变宽死停终点法化学位移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

1 测定苯胺的浓度,可用电解产生的Br2来测定苯胺.过量的Br2再以电解产生的Cu+进行滴定.根据苯胺与Br2量,对苯胺定量分析.称取苯胺样品,加入适量的KBr和CuSO4,电流恒定为1.00mA进行电解,产生Br2所需电解时间254s,产生Cu+所需电解时间为45s.写出电极反应和滴定反应式,求算样品中苯胺的量(g).(M苯胺=93.1)

2将Cl-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放入0.0010mol L-1的Cl-溶液中,25℃时测得电动势为0.200V。用同样的两个电极,放入未知的Cl-溶液中,测得电动势为0.318V。计算未知液中Cl-的浓度。(假定两个溶液的离子强度接近,Cl电极作正极)

3组分A和B在某毛细管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6和14.8min,理论踏板数对A和B均为4200,问:

(1)组分A和B能分离到什么程度?

(2)假定A和B的保留时间不变,而分离度要求达到1.5,则需多少塔板数?

2007—2008第二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下列电磁辐射区的能量递增顺序为( )

A红外﹥射频﹥X射线﹥微波B射频﹥微波﹥红外﹥X射线

C微波﹥红外﹥X射线﹥射频D X射线﹥红外﹥微波﹥射频

2 丙酮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对于吸收波长最大的那个吸收峰,在下列四种溶剂中吸收波长最短的是()

A 环己烷

B 氯仿

C 甲醇D水

3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需要选择适宜的读数范围,这是由于()

A.吸光度A=0.70 ~0.20时,误差最小

B. 吸光度A=10% ~80%时,误差最小

C. 吸光度读数越小,误差越小

D. 吸光度读数越大,误差越小

4 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 CO

B H2O

C SO2

D H2

5.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3400~3200cm-1有宽而强的吸收带,则该化合物最可能是

A 醛

B 伯胺

C 醇

D 酮

6 苯环上的给电子基团如—NH2,使荧光()

A减弱 B 不变C无法判断D增强

7摄谱法中,感光板上的光谱,波长每10A的间隔距离,在用光栅单色器时是:

A 随波长减小而增大B随波长增大而增加

C随波长减少而减少D几乎不随波长变化

8 下列化合物中,荧光效率最低的是()

A 苯

B 氯苯

C 溴苯D碘苯

9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络仑磁变宽是由下列那种原因产生的()

A.原子的热运动

B.原子在激发态时的停留时间

C.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D.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10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对于碱金属元素,可选用()

A 化学计量火焰B贫燃火焰

C 电火花

D 富燃火焰

11在电位滴定中,以Δ2E/ΔV2~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A Δ2E/ΔV2为最正值时的点

B Δ2E/ΔV2为最负值时的点

CΔ2E/ΔV2为零时的点 D Δ2E/ΔV2接近零时的点

12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时,如果测量溶液的pH比较高,则发生

A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进行交换

B溶液中的OH—破坏氟化镧晶体结构氟化

C 镧晶体发生溶解D形成氧化膜

13利用电极选择性系数估计干扰离子产生的相对误差,对于一价离子正确的计算式为( ) A.K ij a j/a i B.K ij a i/a j C.K ij/a i D.a j/K ij a i

14在极谱分析中,各种电极过程可以用电流与汞柱高度的关系来判断,当电极过程中伴随有表面吸附电流时,与汞柱高度的关系是( )

A i ∝h1/2

B i ∝h

C i ∝h2

D i ∝h0

15.下列电化学分析方法中,不需要标准物的方法是()

A.电势分析法

B.极谱法

C.库仑滴定法

D.伏安法

16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最合适的检测器()

A.热导池

B.电子捕获

C.火焰光度

D.紫外

17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

A相对保留值B分离度C塔板数D分配系数

18 在反相色谱中,极性组分()

A先流出色谱柱 B 后流出色谱柱 C 比正相色谱后流出色谱柱 D 都不对

19 根据色谱速率理论,当载气流速较低时,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子扩散

B 涡流扩散C传质阻力 D 柱长

20 荧光素溶液具有强烈的荧光。当连续改变激发光波长时,其荧光光谱的形状()

A 不发生改变

B 发生较大改变C发生较小改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一般说来,反式异构体的λmax比顺式异构体的λmax要大,是因为反式异构的共轭

程度大,

而顺式异构体由于邻近原子的空间位阻作用,导致共轭程度的减小。

2 在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时,夹缝宽度宜__小__ ,原因是减小谱线间重叠干扰;而在定量分析是,夹缝宽度宜大____ ,原因是___提高谱线强度_____。

3 当羰基邻位连有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吸电子基团时,由于诱导效应使特征频率减小。随着取代原子电负性的增大或取代数目的增加,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小波数移动的程度越显著。

4 重原子效应对荧光和磷光影响不同。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荧光量子产率将减弱;磷光量子产率将增强。

5极谱分析的定性分析依据半波电位,定量分析的依据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的关系。

6色谱法中,在其它色谱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若色谱柱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两相邻组分的分离度R增加到____21/2_倍。

7.荧光分光光度计通常具有两个单色器,其中,一个称激发单色器,其作用是获得单色性较好的激发光;另一个称发射单色器,其作用是分出某一波长的光,消除其他杂质干扰。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红移死时间梯度洗脱死停终点法

四计算题(第1、3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28分)

1 用极谱法测定氯化镁溶液中的微量镉离子。取试液5mL,加入0.04%明胶5mL,用水稀释至50mL,倒出部分溶液于电解池中,通氮气5~10min后,于-0.3~-0.9V电位间记录极谱图,得波高50μA。另取试液5mL,加入0.50mg·mL-1镉离子标准溶液1.0mL,混合均匀。按上述测定步骤同样处理,记录极谱图波高为90μA。

(1) 请解释操作手续中各步骤的作用;

(2) 能否用还原铁粉、亚硫酸钠或通CO2替代氮气?

(3) 计算试样总Cd2+的含量(以g·L-1表示)。

2测定苯胺的浓度,可用电解产生的Br2来测定苯胺,过量的Br2再以电解产生的Cu+进行滴定,根据苯胺与Br2量,对苯胺定量分析.称取苯胺样品,加入适量的KBr和CuSO4,电流恒定为1.00mA进行电解,产生Br2所需电解时间254s,产生Cu+所需电解时间为45s.写出电极反应和滴定反应式,求算样品中苯胺的量(g).(M苯胺=93.1)

3已知物质A和B在一根30.00 cm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40 min和17.63 min。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30 min。峰底宽度分别为1.11 min和1.21 min,计算:(1)柱的分离度;

(2)柱的平均塔板数;

(3)达到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2006—2007第二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305nm,在乙醇中测得λmax =307nm,该吸收是由()跃迁所引起的。

A n→π*

B n→σ* Cπ→π* D σ→σ*

2 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吸收池测得透光率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率为()

A.T2

B. T/2

C. 2T

D. T1/2

3 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 CO

B H2O

C SO2

D H2

4.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上3000-2800cm-1、1450cm-1、1375cm-1和720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 )

A烷烃 B 烯烃 C 炔烃 D 芳烃

5.原子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可用()参数来表征。

A中心频率和谱线半宽度 B 峰高和半峰宽

C 特征频率和峰值吸收系数

D 特征频率和谱线宽度

6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列()物质的干扰

A磷酸 B 硫酸 C 镁 D 钾

7下列化合物中,荧光效率最低的是()

A 苯

B 氯苯

C 溴苯D碘苯

88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有机物和大部分非金属元素 C 稀土元素 D 过渡金属

9 E=K'+0.059pH,通常采用比较法进行pH测定,这是由于()

A规定B习惯

C公式中K'项包含了不易测定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比较法测量的准确性高

10在电位滴定中,以Δ2E/ΔV2~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A Δ2E/ΔV2为最正值时的点

B Δ2E/ΔV2为最负值时的点

C Δ2E/ΔV2为零时的点

D Δ2E/ΔV2接近零时的点

11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时,如果测量溶液的pH比较高,则发生

A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进行交换

B溶液中的OH—破坏氟化镧晶体结构氟化

C 镧晶体发生溶解D形成氧化膜

12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电极是()

A.Pt电极

B.Ag电极

C.Ag-AgCl电极

D.石墨电极

13利用电极选择性系数估计干扰离子产生的相对误差,对于一价离子正确的计算式为( )

A.K ij a j/a i

B.K ij a i/a j

C.K ij/a i

D.a j/K ij a i

14当电位读数误差为1mV时,引起的测量相对误差( )

A对一价离子为3.9%;对二价离子为7.8% B对一价离子为7.8%;对二价离子为3.9% C对各种离子均为3.9% D对各种离子均为7.8%

15 提高库仑滴定准确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 )

A.保持电压恒定

B.保证足够的电解时间

C.加入支持电解质

D.保证高的电流效率

16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最合适的检测器()

A.热导池

B.电子捕获

C.火焰光度

D.紫外

17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

A相对保留值B分离度C塔板数D分配系数

18 不影响速率方程式中分子扩散项大小的因素()

A 载气流速

B 载气相对分子质量

C 柱温D柱长

19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A CH3Br

B CH4

C CH3I

D CH3F

20 荧光分析法是通过测定() 而达到对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A 激发光

B 磷光C发射光 D 散射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Cu2+的水合离子和它的氨合离子比较水合离子在紫外区的吸收峰较长。

2 紫外光谱分析在近紫外区使用__石英__吸收池,而不能使用__玻璃__作吸收池,这是因为_玻璃在紫外区有吸收_______。

3 当羰基邻位连有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吸电子基团时,由于诱导效应使特征频率减小。随着取代原子电负性的增大或取代数目的增加,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小波数移动的程度越显著。

4 重原子效应对荧光和磷光影响不同。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荧光量子产率将;磷光量子产率将。

5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主要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和测谱线干扰、背景干扰。

6以量沉积与电极表面的沉积物的质量为基础的方法称为电重量法。

7色谱法中,在其它色谱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若色谱柱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两相邻组分的分离度R增加了_____倍。

8.荧光分光光度计通常具有两个单色器,其中,一个称,其作用是;另一个称,其作用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死时间梯度洗脱死停终点法化学位移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

1 银片插入50mL 0.2mol·L-1Ag+溶液作阴极,与插入20mL 1×10-4mol·L-1Cu2+溶液的铜阳极组成电解池(E0Ag+,Ag = 0.799V, E0Cu2+,Cu =0.337V )。试计算:

(1)若没有电流产生,其起始电池电动势为多大?

(2) 当银离子浓度减少到原浓度的0.5%时,其电动势为多少?

2将Cl-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放入0.0010mol?L-1的Cl-溶液中,25℃时测得电动势为0.200V。用同样的两个电极,放入未知的Cl-溶液中,测得电动势为0.318V。计算未知液中Cl-的浓度。(假定两个溶液的离子强度接近,Cl电极作正极)

3有A、B两组分,组分A的调整保留时间为62s, 组分B的调整保留时间为71.3s,要使A、B两组分完全分离,所需的有效塔板数是多少?如果有效塔板高度为0.2cm,应使用多长的色谱柱.

2006—2007第二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A 一氯甲烷

B 亚异丙基丙酮

C 丁二烯

D 二甲苯

2 ClCH=CH2(190nm)比H2C=CH2(185nm)吸收波长长5nm,其主要原因是()

A. 共轭作用

B. 助色作用

C. 溶剂效应

D. 中介效应

3 SO2分子的红外活性震动形式数目为():

A 2

B 3

C 4

D 5

4.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上3000-2800cm-1、1450cm-1、1375cm-1和720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 )

A烷烃 B 烯烃 C 炔烃 D 芳烃

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光源进行调制的目的是()

A校正背景干扰B消除物理干扰

C消除原子化器的发射干扰D消除电离干扰

6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干扰主要表现为()

A 火焰中待测元素发射的谱线B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C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D光源产生的非振线

7下列化合物中,荧光效率最低的是()

A 苯

B 氯苯

C 溴苯D碘苯

98ICP产生于()

A 化学燃烧

B 气体放电

C 高压火花

9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原因是

A 低价离子的电极易制作,高价离子的电极不易制作B.高价离子的电极还未研制出来C.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D.测定高价离子的灵敏度低和测量的误差大

10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位随电极内K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产生什么变化?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两者无直接关系

11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时,如果测量溶液的pH比较高,则发生

A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进行交换

B溶液中的OH—破坏氟化镧晶体结构氟化

C 镧晶体发生溶解D形成氧化膜

12电位法测定水中F—含量时,加入TISAB溶液,其中NaCl的作用是]

A 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

B 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

C 掩蔽Al3+、Fe3+干扰离子

D 加快响应时间

13 PH玻璃电极玻璃膜属于

A.单晶膜

B.多晶膜

C.混晶膜

D.非晶体膜

14 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B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

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

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15测定水中F—含量时,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其中柠檬酸的作用是

A 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B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值

C掩蔽Al3+、Fe3+干扰离子D加快响应时间

16下列参数中,会引起分配系数变化的是()

A.柱长缩短

B.固定相改变

C.流动相速度增加D相比减小

17不能被氢火焰检测器检测的组分是:()

A四氯化碳B烯烃 C 烷烃 D 醇系物

18 不影响速率方程式中分子扩散项大小的因素()

A 载气流速

B 载气相对分子质量

C 柱温D柱长

19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A CH3Br

B CH4

C CH3I

D CH3F

20 荧光分析法是通过测定() 而达到对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A 激发光

B 磷光C发射光 D 散射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反映的是分子中生色团及助色团的特征,所以它在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推测官能团以及共轭体系的大小。

2 H2O的振动自由度是__

3 ,在IR图上出现_3___个吸收带。

3 气相色谱中两组分能否很好的分离主要决定于固定相的选择,其次决定于实验操作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保留值,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峰面积。

4 重原子效应对荧光和磷光影响不同。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荧光量子产率将减小;磷光量子产率将增大。

5原子吸收法是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的,它的阴极由待测元素的材料组成,该光源属于一种锐线光源。

6 pH玻璃膜电极一般不在高酸度和高碱度条件下使用,这是因为存在酸差和碱差。7色谱法中,在其它色谱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若色谱柱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两相邻组分的分离度R增加了_____倍。

8.荧光分光光度计通常具有两个单色器,其中,一个称,其作用是;另一个称,其作用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条件电极电位多普列变宽死停终点法化学位移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

1 测定苯胺的浓度,可用电解产生的Br2来测定苯胺.过量的Br2再以电解产生的Cu+进行滴定.根据苯胺与Br2量,对苯胺定量分析.称取苯胺样品,加入适量的KBr和CuSO4,电流恒定为1.00mA进行电解,产生Br2所需电解时间254s,产生Cu+所需电解时间为45s.写出电极反应和滴定反应式,求算样品中苯胺的量(g).(M苯胺=93.1)

2将Cl-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放入0.0010mol L-1的Cl-溶液中,25℃时测得电动势为0.200V。用同样的两个电极,放入未知的Cl-溶液中,测得电动势为0.318V。计算未知液中Cl-的浓度。(假定两个溶液的离子强度接近,Cl电极作正极)

3组分A和B在某毛细管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6和14.8min,理论踏板数对A和B均为4200,问:

(1)组分A和B能分离到什么程度?

(2)假定A和B的保留时间不变,而分离度要求达到1.5,则需多少塔板数?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1 2 与123 3 K K

p) = NH p p p) = NO) + p p

12 12 ΔA = ΔG = -TΔS = -4014.3J (7分)(2)W=-p eΔV = -1995.4J (1分)Q=-W=1995.4J (1分)

ΔU = ΔH = 0 (1分) ΔS = nR ln(p 1/p 2) = 13.4J/K (1分) ΔA = ΔG =-T ΔS =-4014.3J (1分) 五、(10分)(1)∵ m r p m r S T G ?-=? ??? ????? (2分) m r S ?(2000K) = -(-22.73 – 22.73ln T + 438.2) = - 242.7 J·mol -1·K -1 (2分) m r G ?(2000K) = - 528858 – 52.34×2000lg2000 + 438.2×2000 = 1.99 kJ·mol -1 m r H ?(2000K) = m r G ?(2000K) + T m r S ?(2000K) = - 483.41 kJ·mol -1 (2分) (2) K (2000K) = exp (- 1990/(8.314×2000)) = 0.887 (2分) 3 CuCl(g) === Cu 3Cl 3(g) x 1 - x (1 – x )/x 3 ×(100/100)-2 = 0.887 1 – x = 0.30 2 (2分) 六、(12分)解:⑴ (4分) ⑵MN 线:α(s)+ D(s) → l (加热) 或 l → α(s)+ D(s) (冷却) KL 线:D(s) →β(s) + l (加热) 或 β(s) + l → D(s) (冷却) (4分) ⑶ (4分)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2017年华侨大学考研试题842生物化学(化工学院)

华侨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招生专业 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目名称生物化学(化工学院)科目代码842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promoter; 2.RNA 拼接; 3.辅基; 4.Mismatch repair; 5.功能基因组学; 6.Denaturation of protein; 7.报告基因; 8.呼吸链; 9.一碳单位;10.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二、问答题(120分) 1、根据下列条件,请分析并给出A 肽中的氨基酸顺序。(4分)。 ①A 肽经酸解知:由Lys、His、Asp、Ala、Val、Tyr、两个Glu 和两个3NH 组成。②A 肽与DNFB 试剂反应后,得到DNP-Asp。 ③当用羧肽酶处理后得游离的Val。 ④用胰蛋白酶降解A 肽时得到两种肽:其中一种(Lys、Asp、Glu、Ala、Tyr)在pH6.4时净电荷为零;另一种(His、Glu、Va1)可以给出DNP-His,在pH6.4时带正电荷。 ⑤用糜蛋白酶降解A 肽时得到另外两种短肽:其中一种(Asp、Ala、Tyr)在pH6.4时带负电荷,另一种(Lys、His、2Glu、Val)在pH6.4时带正电荷。 2、如果E.Coli 染色体DNA 的75%可用来编码蛋白质,假定蛋白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以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计算,(6分) (1)若该染色体DNA 大约能编码2000种蛋白质,求该染色体DNA 的长度? (2)该染色体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是多少?氨基酸残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0,核苷酸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640。 3、简述复制与转录过程的异同点。(10分) 4、一个单链DNA 和一个单链RNA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试述可以用几种方法将它们区分开?(4分) 5、试述糖有氧氧化途径中哪些反应参与利用或生成ATP 和还原当量(即氧化还原反应)?(12分) 6、为什么一给定mRNA 的翻译能被一段与它互补的序列(即反义RNA)所抑制?(6分) 共2页第1页

2016年福建华侨大学大学物理考研真题

2016年福建华侨大学大学物理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共 30 分) 1.(本题3分) 2.(本题3分) 3.(本题3分)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某种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电场强度的大小E、电容C、电压U、电场能量W 四个量各自与充入介质前相比较,增大(↑)或减小(↓)的情形为 (A) E↑,C↑,U↑,W↑. (B) E↓,C↑,U↓,W↓. (C) E↓,C↑,U↑,W↓. (D) E↑,C↓,U↓,W↑. 4.(本题3分) 5.(本题3分)

在一自感线圈中通过的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a)所示,若以I 的正流向作为的正方向,则代表线圈内自感电动势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曲线应为图(b)中(A)、 (B)、(C)、(D)中的哪一个? 6.(本题3分) 如图所示,M、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ab 向右平移时,cd (A) 不动. (B) 转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7.(本题3分) 在圆柱形空间内有一磁感强度为的均匀磁场,如图所 8.(本题3分) 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子的振动.若其速度~时间(v~t)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 (A) π/6. (B) π/3.

(C) π/2. (D) 2π/3. (E) 5π/6. 9.(本题3分)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二计算题(共 120 分) 12.(本题 10 分) 有一电荷面密度为σ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若以该平面处为电势零点,试求带电平面周围空间的电势分布. 13.(本题 10 分)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化学(本科)试卷试卷号:B260008

物理化学(本科)试卷试卷号:B260008 一、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8分) 1、(2分)完全互溶的A ,B 二组分溶液,在x B =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x B =0.4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y B (g),x B (1),x B (总)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将x B =0.4的溶液进行精馏,塔顶将得到______________。 3、(2分)已知一定温度下A(g),B(g),C(g)三种微溶气体溶于某液体时的亨利常数k b,B 分别为50.0×109 P a ·kg ·mol -1,1.50×109 Pa ·kg ·mol -1和160×106 Pa ·kg ·mol -1。则当三种气体在该液体中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相同时,它们的平衡气相分压:p A ,p B ,p C 的大小顺序为???????????。 4、(本小题2分) 盖斯定律可表述为: 。 二、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6分) 1、(3分) 已知?f H (CH 3OH , l , 298 K) =-238.57 kJ ·mol -1; ?f H (CO , g , 298 K) =-110.525 kJ ·mol -1; 则反应CO(g) + 2H 2(g) == CH 3OH(l) 的?r H (298 K) = , ?r U (298 K) = 。 2、(3分) Cd(s)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lg(p /Pa) =T K 5693-6.439 Cd(l)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lg(p /Pa) = T K 5218-5.772 则Cd 的三相点温度为______ K ,蒸气压为_______ Pa 。 三、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本 大 题1分 ) 25℃,下面的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焓不为零的是:( )。 (1)N 2(g);(2)S(s , 单斜);(3)Br 2(l);(4)I 2(s)。 四、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分4小题, 每小题1分, 共4分) 1、CO 2(g)的 ?f H (500 K) = ?f H (298 K) + 298K K 500?[C p , m (CO 2, g) -C p , m (石墨) -C p , m (O 2, g)]d T 。是不是?( ) 2、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压条件下添加惰性组分时,平衡肯定不移动。是不是?( )。 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相等。对不对?( )。 4、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一切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自动发生。是不是? ( ) 五、 (2分 )在一气缸内放置气体,气缸的活塞面积为0.0600 m 2。将气体加热,活塞反抗101.3 kPa 外压力恒压移动了0.0800 m ,求此过程的功。 六、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本大题分7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4分) 1、CH 4(g)在298 K 且反应物及产物均在标准压力下完全燃烧,反应进度ξ=1 mol ,ν[CH 4(g)] =-1,放出的热为890.7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写法正确的是:( )。 (1)CH 4(g)+ 2O 2(g) == CO 2(g)+ 2H 2O(l),?r H (298 K) = -890.7 kJ ·mol -1; (2)CH 4(g)+ 2O 2(g) == CO 2(g)+ 2H 2O(g),?r H (298 K) = -890.7 kJ ·mol -1; (3)CH 4(g)+ 2O 2(g) == CO 2(g)+ 2H 2O(l),?r H (298 K) = 890.7 kJ ·mol -1;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试卷1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2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物理实验中心 考试日期2003年12月14日上午7:30-9:30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在光栅测量波长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模拟法(B)稳态法(C)干涉法(D)补偿法 2.用箱式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若被测电阻值约为4700欧姆,则倍率应选[ ] (A)0.01 (B) 0.1 (C) 1 (D) 10 3.用某尺子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15次重复测量,计算得A类不确定度为0.01mm,B类不确定度是0.6mm,如果用该尺子测量类似长度,应选择的合理测量次数为(A)1次(B)6次(C)15次(D) 30次 4.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试选择出仍能正常测 量的情况[ ] (A)有一个桥臂电阻恒为零(B)有一个桥臂电阻恒为无穷大 (C)电源与检流计位置互换(D)检流计支路不通(断线) 5.研究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时,正确的接线方法是[ ] (A)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B)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C)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内接法(D)测量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测量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用外接法6.在测量钢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预加1Kg砝码的目的是[ ] (A)消除摩擦力(B)使系统稳定 (C)拉直钢丝(D)增大钢丝伸长量 7.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 ] (A)只调节单脚螺钉(B)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C)只调节双脚螺钉(D)先调节双脚螺钉再调节单脚螺钉 8.示波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A)电子枪、偏转系统、显示屏(B)磁聚集系统、偏转系统、显示屏(C)控制极、偏转系统、显示屏(D)电聚集系统、偏转系统、显示屏9.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 ] (A)视差(B)螺距差(C)偏心差(D)色差 10.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实验中,在内电极接电源负极情况下,用电压表找等 位点与用零示法找等位点相比,等位线半径[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定是否变化

华侨大学 大学物理作业本答案

大学物理作业本(下) 姓名 班级 学号 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学院 2005年10月

第九章 稳恒磁场 练 习 一 1. 已知磁感应强度为2 0.2-?=m Wb B 的均匀磁场,方向沿x 轴正方向,如图所示。求: (1) 通过图中abcd 面的磁通量; (2) 通过图中befc 面的磁通量; (3) 通过图中aefd 面的磁通量。 2. 如图所示,在被折成钝角的长直导线通中有20安培的电流。求A 点的磁感应强度。设 a=2.0cm ,ο 120=α。

3.有一宽为a的无限长薄金属片,自下而上通有电流I,如图所示,求图中P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 4.半径为R的圆环,均匀带电,单位长度所带的电量为 ,以每秒n转绕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作等速转动。求: (1)环心的磁感应强度; (2)在轴线上距环心为x处的任一点P的磁感应强度。

练习二 1.一载有电流I的圆线圈,半径为R,匝数为N。求轴线上离圆心x处的磁感应强度B,取R=12cm,I=15A,N=50,计算x=0cm,x=5.0cm, x=15cm各点处的B值; 2.在一半径R=1.0cm的无限长半圆柱形金属薄片中,自上而下通有电流I=5.0A,如图所示。 求圆柱轴线上任一点P处的磁感应强度。

3.如图所示,两无限大平行平面上都有均匀分布的电流,设其单位宽度上的电流分别为1 i 和2i ,且方向相同。求: (1) 两平面之间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2) 两平面之外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3) i i i ==21时,结果又如何 4.10A 的电流均匀地流过一根长直铜导线。在导线内部做一平面S ,一边为轴线,另一边 在导线外壁上,长度为1m ,如图所示。计算通过此平面的磁通量。(铜材料本身对磁场分布无影响)。

温州大学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末考试试卷G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下) 考试成 绩 试卷类型 G 考试形式 考试对象 一、是非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共10小题,每题1分) 1、 质量作用定律是碰撞理论的直接结果。 ( ) 2、 过渡态理论中的“马鞍点”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 ( ) 3、 绝对纯净的液态水可以过冷到0℃以下而不结冰。 ( ) 4、 对于电池:Ag m AgNO m AgNO Ag )()(2313,m 较小的一端是负极。 ( ) 5、 液体l 在固体s 表面发生铺展的必要条件是:γs-g ≥γs-l + γl-g ( ) 6、 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Φ不可能小于1。 ( ) 7、 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该曲面的曲心。 ( ) 8、 高度分散的CaCO 3的分解压比块状CaCO 3的分解压大。 ( ) 9、 同温度下,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恒大于平面液的饱和蒸气压。 ( ) 10、 反 应 级 数 n 不 可 能 是 负 数 。 ( )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得零分。共30题,每题2分) 1、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 ) ①直流电源 ②交流电源 ③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④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2、 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 ()1(c m m β-Λ=Λ∞)的理论是: ( ) ① 阿仑尼乌斯 (Arrhenius) 电离理论 ② 德拜-休克尔 (Debye-Huckel) 离子互吸理论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华侨大学大学物理作业本(下)答案

华侨大学大学物理作业本(下)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学物理作业本(下) 姓名 班级 学号 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学院 2005年10月

第九章稳恒磁场 练习一 1.已知磁感应强度为2 B的均匀磁场,方向沿x轴正方向,如图 Wb 0.2- ? =m 所示。求: (1)通过图中abcd面的磁通量; (2)通过图中befc面的磁通量; (3)通过图中aefd面的磁通量。 2.如图所示,在被折成钝角的长直导线通中有20安培的电流。求A点的 α。 磁感应强度。设a=2.0cm, 120 =

3.有一宽为a的无限长薄金属片,自下而上通有电流I,如图所示,求图中P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 4.半径为R的圆环,均匀带电,单位长度所带的电量为 ,以每秒n转绕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作等速转动。求: (1)环心的磁感应强度; (2)在轴线上距环心为x处的任一点P的磁感应强度。

练习二 1.一载有电流I的圆线圈,半径为R,匝数为N。求轴线上离圆心x处的磁感应强度B,取R=12cm,I=15A,N=50,计算x=0cm,x=5.0cm, x=15cm各点处的B值; 2.在一半径R=1.0cm的无限长半圆柱形金属薄片中,自上而下通有电流I=5.0A,如图所示。求圆柱轴线上任一点P处的磁感应强度。

3.如图所示,两无限大平行平面上都有均匀分布的电流,设其单位宽度上的电流分别为 1i 和2i ,且方向相同。求: (1)两平面之间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2)两平面之外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3)i i i ==21时,结果又如何? 4.10A 的电流均匀地流过一根长直铜导线。在导线内部做一平面S ,一边为 轴线,另一边在导线外壁上,长度为1m ,如图所示。计算通过此平面的磁通量。(铜材料本身对磁场分布无影响)。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

海南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试卷 科目:《物理化学C 》试题(A 卷) 适用于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 专业 姓名: 学 号: 学院: 专业班级: 阅卷教师: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进行可逆膨胀过程,其对外做最大功。 ( ) 2、功和热都是途径函数,对应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 ) 3、H 2和O 2经绝热恒容反应,此过程的ΔU 、ΔH 、ΔA 、ΔG 均不为0。 ( ) 4、基于热力学第二、三定律,某气体的规定熵S m > 0。 ( ) 5、标准平衡常数K θ的数值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平衡系统的总压及组成无关。 ( ) 6、在110℃及101.325kPa 下,水的化学势大于水蒸汽的化学势。 ( ) 7、阿伦尼乌斯方程式主要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8、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m r G >0,所以要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得以进行。 ( ) 9、溶胶系统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是热力学的不稳定系统。 ( ) 10、胶体系统产生丁铎尔现象的原因是胶粒带电所引起的。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

1、在恒压、绝热、w ′=0的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上升,体积变大,则此过程 的ΔH ( );ΔU ( )。选择填入: A 、> 0 B 、= 0 C 、< 0 D 、无法确定 2、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后,其饱和蒸气压将(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3、0℃ 5个大气压下,H 2O(S)→H 2O(1)其体系熵变( ) A 、ΔS 体>0 B 、ΔS 体<0 C 、ΔS 体=0 4、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 2NH 3(g),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温度,总压不 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平衡不受影响 5、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当其加入少量后就能 的物质。 A 、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 B 、改变溶液的导电能力 C 、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D 、使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6、某反应的总的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有如下关系:k=k 2(k 1/k 3)1/2,则表观活化能与基 元反应的活化能关系为 ( ) A 、E a =E 2+21E 1- E 3 B 、E a = E 2 +( E 1- 2E 3)1/2 C 、E a = E 2 +2 1 (E 1- E 3) 7、两反应均为一级的平行反应A ) 2()1(21C k B k ,B 为所需产物,而C 为副产物,已知两反应的指前因子 A 1=A 2,E a1=100KJ ·mol -1,E a2=70KJ ·mol -1,今欲加快反应(1)的反应速度,应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升高压力 D 、降低压力 8、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表明 。 A 、分散介质不带电 B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 C 、胶团带电 D 、胶体粒子带有大量的电荷 9、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如烷基苯磺酸盐,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B 、消除药液的泡沫 C 、防止农药挥发 D 、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10、在化学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A 、反应级数为正整数的反应 B 、基元反应 C 、 恒温恒容反应 D 、理想气体反应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4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22u s +;222 22121x x x y x y σσ??? ? ????+???? ????。 2. 0.29%或0.3% ; 2.9%或3% 。 3.x,y 偏移出界 ;辉度太弱 (次序可以颠倒)。 4.伏安法;电桥法;替代法;欧姆表法 (次序可以颠倒) 。 5.恒定系统; 不定系统; 随机; 已定系统。 6.减小随机误差 , 避免疏失误差(次序可以颠倒)。 7.(3) (4) 。 8.毫米尺 ; 1/50游标卡尺 。 9.温差电效应;热磁效应;温度梯度电压;电极不等势电压 (次序可以颠倒)。 10.干涉法 ; 非电量电测法 。 11.选用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提高电源电压、减小桥臂电阻。(次序可以颠倒) 12.(1)存在;(2)不存在;(3)存在;(4)不存在。 13.数学 。 14.乙 , 丙 。 15.微小等量 ;6 。 16.电子枪 、 偏转板(次序可以颠倒)。 17.(436) 。 18.阳极光电流 ; 暗电流(漏电流) ; 拐点法 ; 交点法 。 19.粘附在小球表面的的液层与邻近的液层因为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 。 二、判断题(“对”在题号前( )中打√,“错”打×)(15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答:(1)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设计实验。 1分 (2)做实验,测量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1分 (3)作物理量对应关系曲线,建立相应函数关系模型。 1分 (4)求解函数关系中的常数和系数,确定函数。 1分 (5)验证。 1分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化学2014年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系2011级化学/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中测试 姓名学号分数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统计热力学中根据粒子是否可分辨将体系分为体系和体 系;根据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体系分为体系和体系。2.在已知温度T下,某粒子的能级εj=2εi,简并度g i = 2g j,则εj和εi上分布的 粒子数之比为。 3.某理想气体X,其分子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并定为能量的零点,而第一激 发态能级的能量为ε,简并度为3。若忽略更高能级时,则X的配分函数为。若ε=0.5kT,则第一激发态能级与基态能级的分子数之比为。 4.巳知CO和N2分子的质量相同,转动特征温度基本相等,若电子均处于非 简并的基态,且振动对熵的贡献可忽略,那么S m (CO) S m (N2)。(填入“>”,“<”或者“=”) 5.对于热力学函数U、S、G、H和A:(1)当考虑粒子可辨与不可辨时,哪些 函数会发生变化?;(2)当考虑分子运动的零点能时,哪些函数会发生变化?。 6.净重为8g的某物质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10天,则40天后 其净重为。 7.某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关系为:k=k2(k1/2k4)1/2, 则表观活化能E 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 8.碰撞理论中,反应阈能(E c)与实验活化能(E a)之间的关系为:。 9.链反应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 11.增加浓液中的离子强度时,对以下反应的速率系数有何影响?填入“增大”, “减小”或者“不变”。 (1)Fe2++Co(C2O4)33-→Fe3++Co(C2O4)34- (2)蔗糖+OH-→转化糖 (3)S2O82-+3I-→I3-+2SO42-

华侨大学大学物理练习题答案

练习一 (磁) 1. (C) 2. a 4I 0πμ, ? 3. )4 12(R 2I 0π πμ+-, ? 4. 可看成许多平行的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组成, 其中一宽为θRd dl =的直导线载有电流dl R I dI π= θθπμθπ d sin R 2I )2 cos( dB dB 20x - =+= ? -=-=π πμθθπμ0 2 020x R I d sin R 2I B θθπμθπ d cos R 2I )2 sin( dB dB 20y = += 0d cos R 2I B 020 y ==?πθθπμ )T (i 1037.6i R I B 6 20O -?-=-=πμ 5. 将此盘看成无数同心带电圆环组成,半径为 r 的圆环带电 rdr 2dq πσ?= 圆环转动形成的电流为 rdr dq 2dI ωσπ ω==

则 dr r dI dB ωσμμ002 1 2== 各B d 同向 R 2 1 dr 21dB B 00R 0 σωμωσμ== = ∴?? 练习二 (磁) 1. (B) 2. 变量 ,I ομ- 3. 1∶1, 30 4. 在横截面上以轴点为圆心,作半径为r 的圆形环路 则 (1) a r < ?=?L l d B 0 , 0=∴B (2) b r a << I a b a r rB l d B L ) () (22222--==??ππμπο , r a b I a r B )(2(2 2)22--=∴πμο (3) b r < I rB l d B L ? ==?ομπ2 , r I B πμο2= ∴ 5. 取电流元 dI=(I/b)dx 则 ) x r b (b 2Idx ) x r b (2dI dB 00-+= -+= πμπμ r b r ln b 2I ) x r b (b 2Idx B b 00+= -+= ? πμπμ 方向向里 练习三 (磁) 1.(B ) 2. 0 3. 1∶1 4.取面积元xdx a h ydx dS = =,它距长直载流导线为 (b+x )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 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 电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与标准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大学物理化学试卷两张(含答案)

2010 ─ 2011 学年 第 1 学期 《物理化学B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专业:09级食科和农资专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关于循环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可逆过程一定是循环过程 B. 循环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C. 循环过程?=δ0Q D. 对理想气体? ≠0dT C V 2. 下述化学势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n n p T B n G ≠? ??? ????,, B. B C n n p S B n H ≠? ??? ????,, C. B C n n ,p ,T B n A ≠? ??? ???? D. B C n n V S B n U ≠? ??? ????,, 3. 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A. 恒沸点 B. 熔点 C. 临界点 D. 低共熔点 4.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C V , m = 2 3 R ,温度由T 1变到T 2时,等压过程系统的熵变 ΔS p 与等容过程熵变ΔS V 之比是( )。 A. 1 : 1 B. 2 : 1 C. 3 : 5 D. 5 : 3 5. 298 K ,当 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 -1 增加到 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 k 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 )。 A . k 减小,Λm 增加 B. k 增加,Λm 增加 C. k 减小,Λm 减小 D. k 增加,Λm 减小 6. 对化学反应进度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ξ值与反应式的写法无关 B. ξ值是体系的状态函数,其值不小于零 C. 对指定的反应,ξ值与物质的选择有关 D. 对指定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ξ值不变 7. 某电池反应为 2 Hg (l )+O 2(g )+2 H 2O (l )=2 Hg 2+ + 4OH - ,当电池反应 达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E 必然是( )。 A. E >0 B. E =E Θ C. E <0 D. E =0 8. 下列系统中为非胶体的是( )。 A. 泡沫 B. 珍珠 C. 云雾 D. 空气 9. 光气热分解的总反应为COCl 2→CO + Cl 2,该反应分为三步完成: (1)COCl 2 2Cl + CO 快速可逆 (2)Cl + COCl 2 → CO + Cl 2 慢 (3)Cl 3 Cl 2+Cl 快速可逆 总反应速率方程21 Cl COCl COCl 2 22 d d -c kc t c =,则此总反应为( )。 A. 1.5级,双分子反应 B. 1.5级,不存在反应分子数 C. 不存在反应级数与分子数 D. 1.5级,单分子反应 10. 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 在运动中, 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为( )。 A. 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半径趋于相等 B. 大水滴变大,小水滴缩小 C. 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 D. 不会产生变化 11. 催化剂的中毒是指催化剂( )。 A. 对生物体有毒 B. 活性减少 C. 选择性消失 D. 活性或选择性减少或消失 12. 在理想气体p -V 图上,相同压力与体积处,绝热可逆比恒温可逆线( )。 A. 陡 B. 平 C. 长 D. 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 16分) 1. 一绝热气缸,有一无质量,无摩擦的活塞,内装理想气体和电阻丝,通以一定的电流,恒定外压,以电阻丝为体系,则Q ____0,W _____0(填< 、>或=)。 2. 将CaCO 3(s )、CaO (s )和CO 2(g )以任意比例混合,放入一密闭容器中,一 定温度下建立化学平衡,则系统的组分数K =______;条件自由度数?'=________。 3. 某一可逆热机的低温和高温热源的温度分别为600K 和1000K ,则热机的η=____________。 4. 氧气和乙炔气溶于水中的亨利系数分别是7.20×107Pa·kg·mol -1和133×108Pa·kg·mol -1,由亨利定律系数可知,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_______在水中的溶解度。 5. 已知 ∞m Λ(H +)=349.82×10-4S · m 2· mol -1,∞ m Λ(Ac -) = 40.9×10-4S · m 2· mol -1, 而实验测得某醋酸溶液的m Λ(HAc )=5.85×10-4S · m 2· mol -1,此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α =__________。 6.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87所需的时间是它耗掉4 3 所需时间的1.5倍,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________级。 7. 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液体的表面张力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表面层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 (4)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判断题(20分) 1) 精确度指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它既描述数据的重复性程度,又表示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其反映了综合误差的大小程 度。( ) 2)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关系,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确定性,而偶然误差的特怔是它的随机性。( ) 3)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量的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上式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其误 差有符号,不应该将它与误差的绝对值相混淆。( ) 4) 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差不多。( ) 5) 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偶然误差(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 6) 标准偏差的计算有两种类型,) 1()1 ) (2 2 --= --= ∑ ∑K K x x K x x i i (和σσ,如果对某一物体测量K=10次,计算结果σ=2/3和 90 2= σ,有人说σ比σ精度高,计算标准偏差应该用σ。( ) 7)大量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一般说来增加测量次数求平均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 8) 电阻值的测量结果为R=(35.78±0.05)Ω,下列叙述中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不正确的。 (1)待测电阻值是35.73Ω或35.83Ω。( ) (2)待测电阻值是35.73Ω到35.83Ω之间。( ) (3)待测电阻的真值包含在区间 [35.73Ω~35.83Ω]内的概率约为68%。( ) (4)待测电阻的真值包含在区间 [35.73Ω~35.83Ω]内的概率约为99.7%。( ) 9)准偏差和置信概率有着密切关系,如一倍标准偏差1σ,说明真值的可能性为68.3%,2σ说明真值的可能性为95.4%,3σ 说明真值的可能性为99.7%,有人说1σ,2σ,3σ的标准偏差与测量次数无关。( ) 10)由于系统误差在测量条件不变时有确定的大小和正负号,因此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够减少误差或消除 它。( ) 二.填空题(20分) 1、 有一圆柱体密度公式h D m 24πρ= ,若要求ρ μμ =E <0.5%,现也知道合成不确定度分量有3个(m ,D ,h ),根据误差均分原则,其误差分配为 2、用一个0.5级的电表测量一个电学量,若指针刚好指在满刻度处,则该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等于__________;若指针指在满刻 度的十分之一处,则该测量的结果的相对误差等于_______. 3)某学生用二十分之一的游标卡尺测得一组长度的数据为(1) 20.02mm,(2)20.00mm, (3)20.25mm.则其中一定有错的数据编号 是_____________. 4)用量程为100μA 、等级度1.5级的微安表测量一电流I ,指针刚好指在50μA 刻线处,已知A 类不确定分量可以忽略,则I ±ΔI= ,相对不确定度为 。 5) 测量一规则金属块体积,A 类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已知其长约30cm ,宽约5cm ,厚约0.1cm 。要求结果有四位有效位数, 问对长、宽、厚各至少应选什么测量仪器? 。 三.计算题(30分) 1、用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铜环的内径K=6次,测量数据如下,d i =(19.98),(19.96),(19.98),(20.00),(19..94),(19.96),单位毫米,计算测量结果,并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