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

世界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

世界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
世界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2011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欧盟各成员国中,明确反对北约成为"世界宪兵",主张由联合国安理会在处理国际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家是()。

A.法国B.德国C.英国D.意大利

2.战后以来导致战争的主要因素是()。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B.私有制

C.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D.各国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

3.1996年3月美国政府通过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旨在强化制裁()。

A.巴拿马B.海地C.伊拉克D.古巴

4.1945年以盟军代表和最高统帅身份接受日本投降,并任盟军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的是()。

A.戴高乐B.艾森豪威尔C.蒙哥马利D.麦克阿瑟

5.谋求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南南合作B.南北对话

C.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维护国际和平环境6.2000年4月首届南方首脑会议在()召开。

A.智利圣地亚哥B.巴西巴西利亚

C.古巴哈瓦那D.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7.1998年,日本宣布将与之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国家是()。

A.中国B.东盟各国C.俄罗斯D.韩国

8.勃兰特政府上台后,对联邦德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实施了()。

A."新东方政策" B."三环外交" C."哈尔斯坦"主义D."新西方政策"

9.宣告"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A.《罗马条约》B.《布鲁塞尔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阿姆斯特丹条约》

10.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召开的欧共体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巴黎会议C.罗马会议D.马斯特里赫特会议

11.主张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是()。

A."艾森豪威尔主义" B."尼克松主义" C."卡特主义" D."里根主义" 12.下列国际组织中,属于主导经济运作型的是()。

A.非盟B.孔塔多拉集团C.欧佩克D.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13.1991年苏联发生的试图摆脱危机、维护联盟统一的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 B.出兵波罗的海三国

C.发表"9+1"联合声明D.戈尔巴乔夫当选总统

14.在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探索实行“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模式比较突出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B.匈牙利C.波兰D.民主德国

15.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个机构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是()。

A.《罗马和约》B."舒曼计划" C.《巴黎条约》D.《布鲁塞尔条约》16.南北双方高级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始于()。

A.1973年欧共体同阿盟的会谈B.1975年19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举行的国际

经济合作会议

C.1977年"南北委员会"的成立D.1979年的第34届联大

17.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的美国政府是()。

A.杜鲁门政府B.尼克松政府C.卡特政府D.里根政府

18.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其核心内容是()。

A.放弃对苏联的军事遏制,停止核军备竞赛B.扩大自由国家大家庭,把独立势力推回本土

C.以实力为后盾,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D.把苏联和东欧国家纳入西方体系19.率先打破雅尔塔体制的重大事件是()。

A."布拉格之春"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两德统一D.苏联解体20.1999年日本同美国签署了()。

A.日美防御合作新指针B.日本周边事态法

C.共同研究TMD文件D.日美军事战略情况交流文件

21.建立了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权力结构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兰西第四共和国C.英国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22.2000年4月,首届欧洲--非洲首脑会议在()举行。

A.巴黎B.罗马C.日内瓦D.开罗

23.作为一个整体,第三世界所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政策B.反对霸权主义政策C.同大国结盟的政策D.中立政策24.首先提出"第三世界"这个概念的是()。

A.毛泽东B.卡翁达C.尼赫鲁D.索维

25.在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中,首次把经济放在中心地位的是()。

A.尼克松政府B.里根政府C.布什政府D.克林顿政府

26.第一次明确提出"自决是充分享受一切基本人权的先决条件"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华盛顿会议C.万隆会议D.开罗会议

AADDC CCACD BCABD BCDBA DDADDC

二、多项选择题

1.欧洲军团是1993年开始由西欧国家组建的一支武装力量,它的建立是欧盟国家在建立独立防务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参加欧洲军团的国家有()。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E.西班牙

2.前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A.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

B.特点是政治高度集权,经济高度集中

C.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

D.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曾经起了积极作用

E.弊端随时间发展越来越严重,必须不断改革

3.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影响最大的非国家主体()。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亚洲开发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E.欧洲银行

4.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有()。

A.纳赛尔B.周恩来C.萨达特D.尼赫鲁E.铁托

5.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

A.无歧视待遇原则

B.最惠国待遇原则

C.国民待遇原则

D.贸易自由化原则

E.公平、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

6.欧共体创始成员国有()等。

A.法国B.德国C.英国D.西班牙E.意大利

7.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

A.无歧视待遇原则B.最惠国待遇原则

C.国民待遇原则D.贸易自由化原则

E.公平、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

8.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一个()。

A.论坛B.国际政治组织C.国际经济组织

D.亚太地区开展联合的纽带E.具有实际管理职能的地区组织

9.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A.自由化B.股份化C.私有化D.稳定化E.多元化

10.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为实现联合国的宗旨而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各国主权平等

B.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C.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

D.不干涉他国内政

E.联合国对任何国家采取强制行动时,各国不得对该国提供援助

11.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期间就台湾问题发表的观点包括()。

A.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B.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C.不支持台湾独立D.不支持"一中一台"

E.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12.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表现为()。

A.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责B.首脑人物参拜靖国神社

C.为战争罪犯东条英机鸣冤叫屈D.右翼势力登上钓鱼岛制造挑衅事件

E.加强日美军事联盟,合作开发TMD

13.二战结束后美国发动"冷战"的原因是()。

A.争夺东欧B.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偏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防止社会主义力量的进一步扩大D.称霸世界

E.加强对民族独立国家的干涉与控制

BCE ABCDE AB ADE ABCDE ABE ABCDE ACD ACD ABCDE ABCDE ABCDE ABCD 三、名词解释

1.非洲统一组织

2.世界主义

3.石油输出国组织

4.战略防御计划

5.雅尔塔体制

6.国际政治新秩序

7.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8.水门事件

参考答案:

1.非洲统一组织

解答:

非洲统一组织是非洲各个发展中国家于1963年5月成立的一个全非性国际组织。现在的成员国约有50个。非洲统一组织(非统)为非洲大陆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以及和平与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世界主义

解答:

是帝国主义国家为推行向外扩张政策而制造出来的一种反动理论。其主要论点是认为民族文化传统和国家主权是"过时的",宣扬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世界是每个人的祖国,声称组织一个世界国家,统一世界经济和文化。

3.石油输出国组织

解答:

又称"欧佩克",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产油国为了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与剥削,维护石油资源和民族经济权益,而在1960年建立的国际组织。它对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产油国家的利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程度的消极性。

4.战略防御计划

解答: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俗称"星球大战计划"。其内容是在200-1000公里的高空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以保卫美国及其盟国的国土不受苏联核洲际导弹的攻击。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计划并没有成功,但它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技术的发展。

5.雅尔塔体制

解答:

"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以及波茨坦会议三次最高级会晤,为战后设计的世界秩序蓝图,它决定了二战结束后近50年的国际基本政治格局。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制"宣告正式结束。

6.国际政治新秩序

解答:

冷战结束后,各国都呼吁建立取代强权政治的国际政治旧秩序的新秩序,其主要内容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各国一律平等,一切争端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不诉诸于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7.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解答: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他认为,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西欧和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其它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中国实力的估计制定的战略思想。

8.水门事件

解答:

美国的政治间谍案件,由于发生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故称"水门事件"。1972年6月共和党涉嫌潜入水门大厦内民主党总部刺探民主党情况,总统尼克松也被卷入,经过一系列司法处理,美国总统尼克松因这次事件被迫于1974年8月辞职。

四、简答题

1.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

2.当代国际社会动荡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冷战结束后,各个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

1.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

解答: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

(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并且促进对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尊重。

(4)协调各国行动。

2.当代国际社会动荡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答:

主要表现在: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世界一些敏感地区的冲突增多,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

(3)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仍难以控制。

(4)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5)民族主义及领土、宗教冲突频繁。

2.冷战结束后,各个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的特点是什么?解答:

其主要特点包括:

①是一种既非对立,也非结盟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互不对抗的关系。

②总体上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是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它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多极化、一体化的发展。

五、论述题

1.如何评价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2.如何看待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如何评价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解答:

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的时候,当时的主要大国如英、美、法、苏主导了联合国。随着50年代和60年代非殖民化浪潮的兴起,大批的殖民地纷纷取得了独立,建立起了民族国家。到了7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开始以联合国为舞台展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第三世界作为联合国内部的一支独立力量,打破了大国垄断联合国事务的局面,大国都开始认识到第三世界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二)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了广大中小国家的权益,使联合国越来越成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阵地。

(三)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开展的联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也因此促进了世界和平的取得。

(四)第三世界以联合国为阵地,为改变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斗争,并做出了自己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总之,第三世界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使得联合国内部的力量对比发

生了重要的变化,使得联合国的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

2.如何看待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的作用?

解答:

联合国在1945年10月正式成立之后,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首要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联合国在这两个方面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国际争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本身也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联合国促进了裁军以及军备控制,它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反对超级大国军备竞赛,推动世界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重要阵地。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和平的取得和实现。

联合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也起到了越来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联合国已成为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主要阵地,这对于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二)联合国在援助发展中国家,促进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三)联合国在促进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中间人"的角色,这有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

总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冷战的结束,联合国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资本积聚()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W…P…W’—G’ B. W…P…W’

多项选择题(32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 、1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 、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 W?P? W’— G’ B. W? P? W’— G’·G— W

C. P? W’G’·G—W?P D. G’— W? P? W’ )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手段与流通 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1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32 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 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F、产品的社会化 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末试卷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 末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着》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资本:所谓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抽象劳动 4、现在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5、经济发展:就是在内涵方面的发展,标志发展的 水平和质量。而不是体现在外延和规模上的发展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2345678910 D C A C B B C C A C 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 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 间 2、利润的本质是() A劳动的报酬B资本的报酬 C剩余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4.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5.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6.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职能资本经营状况B借贷资本供求状况 C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状况 7.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 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整个资本家追求 超额利润的结果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 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 状态之间的矛盾 三、判断说明题(15分,每题3分) 1、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依靠政府扩大教育支 出,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答:错。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教育投入要社会 化,尤其高等教育要民间部门的更多投资。另外,我国 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教育也很重要。 2、发展市场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自由化程度越 高越好。 错。经济自由化与对外开放的进程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而 定,对于我国目前来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一个合理 化的经济结构显得十分必要,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自由化 的进程。 3、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积累越 多越好。 答:错。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并非 积累越多越好。积累基金要?适度增长,并与消费基金 保持适当比例。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指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这些中心力量主要是指一些国家与国家集团,它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金融实力、市场控制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并能够对世界经济事务进行主导或施加重大影响,这些中心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这些中心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和关系互动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下,中心力量的经济实力对比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世界经济格局也是一个动态系统。 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背景下,为建立一个围绕美国经济和黄金运转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一种尝试。1944年,由美国发起与组织的联合国家与联盟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最后协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2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体系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利于美国对外扩张和掠夺,利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和维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美、苏、英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的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势力范围划分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其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雅尔塔体系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中小国家的合理利益与诉求,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开了先河。 4、发展中国家:狭义上来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后来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国家。广义上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是后发国家,发展起步晚;历史上曾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压迫和剥削;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市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无论在经济贸易上还是政治军事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5、世界政治格局: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指一些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些政治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政治格局,随着这些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系统。根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世界政治格局可分为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四种形式。 6、休克疗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 萨克斯为解决玻利维亚的经济危机而提出的一套激进的经济转型方式,并广泛应用于东欧中亚一些国家,其基本内容为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稳定化为必要条件。由于这种经济转型方式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把它称为“休克疗法”。实践证明,“休克疗法”作为一种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2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C社会分工的出现D私有制的产生【】 5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换算的比例是 A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协商决定的 B商品生产者在长期交换实践中自发确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这两种劳动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8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A工人出卖劳动所得到的货币额 B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 C工人购买到生活资料和服务的货币额 D工人生产出的商品价值实现的货币额【】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2年剩余价值率是 A年剩余价值与固定资本之比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政治经济学》笔记整理 一、导论 (一)国际政治经学的产生: 1、时间:6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开始跨越国界) 2、地点:欧美(欧洲一体化道路,用经济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美国二战后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取得了支配世界的地位,马歇尔计划,援助第三世界,使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3、引入国内的背景: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2)90年代中后期扩大改革开放,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引进国内。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1、学科范畴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它有多个维系。 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看 (1)国际政治角度看,国家间政治安全问题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合作。 (2)国内政治角度看,国内政治制度、政策的制定都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 从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看 (1)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中,各种经济因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都能够对国家间政治关系(如国际体系、格局)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否,都与国内政治局面稳定息息相关。 与其他相近学科相比较: (1)政治经济学,研究国家领土范围内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解决经济决定政治,以及如何使政治适应经济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跳出了经济活动的国界限制,经济行为体更加多样化,跨国公司与政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2)国际政治学,安全是主题,经济是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安全而非经济,更加关注军事与外交,经济只是一个外在变量。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是同等地位,经济是学科研究的主题和内在变量。 (3)国际经济学,单纯地分析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加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国际经济。 2、研究意义 (1)全球层面:有利于理清国际经济体系、秩序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 (2)区域层面:有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内政治关系的变革。(例如欧共体)(3)国家层面:有利于使国家在面临全球化大潮的关键时期对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做出正确的决策。 3、思想来源:重商主义《国富论》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政治经济学期末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称经济关系。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自然经济:也称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第二,自然经济是封闭的经济。第三,自然经济是保守的经济。第四,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第五,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生产和存在的一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是开放性、开拓进取型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简单劳动:是指劳动者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劳动者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从政治经济学到国际政治经济学

从政治经济学到国际政治经济学 彭 澎 【内容提要】 70年代后期出现的国际政治经济学(IPE)是“政治经济学”的复兴。古 典政治经济学,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但后者的产生不仅宣告了前者的 终结,而且某种意义上也导致了政治学与经济学长达一个世纪的分离。“政治经济学”被当 做阶级斗争的工具使西方学者远离它。由于国际政治的经济化和世界经济的政治化,政治 经济学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得到复兴,并形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本 文阐述了政治经济学演变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历程,并分析了其中的重要含义。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作者简介】 彭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社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广州 邮编:510045) 在中国,曾经一提及政治经济学,就想到意识形态问题;在西方,也曾经把政治经济学归类到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冷战思维。近年来,新兴交叉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在西方学术界被视做政治经济学的复归。有趣的是,原先的政治经济学归类于经济学领域,甚至就是经济学本身;国际政治经济学却基本上是归类于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学科领域。 古典政治经济学导致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 “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oikonomia”和拉丁文“oeconomia”演变来的,是家庭或家务管理的意思。历史上的第一部经济著作———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主要是根据他自己管理田庄的经验写成的,反映了奴隶制经济的特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中也认为要研究国家,首先应研究家庭,尤其是家庭的经济管理,也就是奴隶主经济。在中文里,“经济”一词是“经世济民”、 “经邦济国”和治理国家的意思。 最先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在这里,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家庭管理”或“庄园经济”,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政治 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是来自希腊文“politikos”和拉丁文“politicus”,是国家、政府的意思。 真正创立“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是威廉?配第。其《赋税论》(1662)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山之作。随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建立了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完成。 按马克思的说法,“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①首先,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次,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涉及了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剩余价值的形态;再次,认为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最后,把资本主义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社会制度。由此可见,与主张保护主义和国家干预的重商主义不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是自由主义。它们崇拜市场,认为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也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平等和资源的最佳配置。 理论探讨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6页。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2.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 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 A.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 B.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C.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D.全球化时期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 4.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A.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 B.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D.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三、辨析题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四、分析题 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据联合国贸易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去年,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万亿美元,而其中2/3又被用于跨国购并。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已达6.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达到1.4亿美元。 材料2 据外电报道,在最近10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功地按照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拉丁美洲地区企业的产权结构。同时,它还明显地扩大了拉美国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差距。 材料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控制地位,千方百计地要使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为其利益服务,有的国家甚至试图以此建立新的经济霸权,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制订国际经济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条件。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辨析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辨析》 前几天在上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文时,办公室的老师包括我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个概念都不是很了解,现转载冯一下老师文章的一部分进行共享,以示区分: 目前,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习惯用“经济全球化”来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也有一些老师在讲课和命题时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术语来概括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有一些老师则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交替使用,以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概念更准确地揭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呢?看来很有探讨的必要。 长期参与中国“入关”和“入世”谈判的龙永图在为“经济全球化丛书”所写的“总序言”中指出:“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从根本上看,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该从书中的《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一书写道:“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围。……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据此,我们可以说,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及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统一配置,从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学术界虽未对经济全球化做出统一的界定,但上述说法中的基本要点已为大家所接受。 那么,什么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呢?一般论者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一体化,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通的一切障碍,让劳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辛迪加 D.国际垄断同盟 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扩大市场 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 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 A.国家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跨国公司 D.国际卡特尔 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控股式合资企业 B.单一的全资公司 C.混合所有制公司 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 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 C.新科技革命 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市场国际化 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 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 B.强强联合 C.强弱联合 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 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技术国际化 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 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 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 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 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A.跨国集团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经济联盟 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 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 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 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C.经济依赖性严重 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 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资源的依赖 B.资本的依赖 C.市场的依赖 D.技术的依赖 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 A.贸易领域 B.国际金融领域 C.经济援助领域 D.国际合作领域 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