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定稿)

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定稿)

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定稿)
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定稿)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种植养殖教学计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4〕1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通知》(教人〔2016〕824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名单的通知》(教职成〔2016〕594号)要求,确保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种植养殖类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导向,以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培养制度、全面提升务农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面向农村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稳定和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行“送教下乡、进村办班、农学结合、半农半读、弹性学制”的办学模式。通过2年时间,使其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总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显著改善,促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做出积极贡献。

三、招生对象

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主要从事畜禽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转业复员军人、返乡务农人员、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其他各类农业从业者。

五、基本学制

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年,根据具体情况可延长至3年,最长不超过6年,总学时2720学时。教学点主要面向养殖专业村、农场、养殖场、农业企业养殖企业或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设置,通过集中学习、现场授课、到场指导等方式使学员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新型农民素质与礼仪

2、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

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律知识,从而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并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农村经济与社会

掌握农村社会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用于指导社会实践

4、创新与创业指导

掌握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思想及重要性,并培养其创新与创业能力。

5、农村信息技术

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使信息技术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6、农村卫生与农民健康

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参与健康实践研究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关注自己、家庭、村庄的健康问题,为改善当地的卫生状况,提高自己、家庭及村民的生命生活质量献计献策。

7、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要求学员掌握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了解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8、农业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熟悉农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及农业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加深对农业经济政策的理解。

(二)专业核心课:

9、生猪养殖

使学员了解猪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卫生防疫及疾病防治。

10、牛羊养殖

使学员了解牛羊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卫生防疫及疾病防治。

11、家禽养殖

使学员了解鸡、鸭、鹅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卫生防疫及疾病防治。

12、特种动物养殖

使学员了解特种动物繁育、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卫生防疫及疾病防治。

13、宠物养护

使学员了解猫、犬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卫生防疫及疾病防治。

14、畜禽疫病防治技术

通过学习此课程,能够掌握畜禽疫病的病源、流行病学、发病机理、防治的知识技能,具备畜禽疫病防治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具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15、畜禽生产环境卫生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畜禽生产的环境卫生常识,养成生产不忘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产习惯。

16、果树生产

17、蔬菜生产

18、农作物生产技术

19、植物保护

(三)、能力拓展课

20、饲料加工技术

了解多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畜禽的营养标准及全价饲料的配制和生产加工技术。

21、饲料与畜禽产品营销

掌握畜禽产品营销的四大特点:营销观念要新,营销策略要活、营销效率要高、营销目标要稳。

22、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学习农业产品化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及特征,了解当前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障碍,从而采取一系列先进措施,促进农业产品化经营的发展过程。

23、农村经纪人务实

培养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市场信息,熟悉本地资源的农村经纪人。他们一方面把家乡的农副产品推销出去,一方面又把新信息、新技术带回村里,帮助广大农民致富。

(四)实践课

24、畜禽生产经营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员掌握养殖新技术,了解畜禽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卫生防疫及疾病防治。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表(总表)

六、教学形式

(一)理论教学

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学员了解、掌握种植养殖生产经营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为学员掌握专业技能打好理论基础。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教学形式。分课堂教学和远程教学两种。

(1)课堂教学。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教学点进行授课。提倡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

(2)远程教学。授课教师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方式授课,组织学员在线或实时学习相关课程。

2.学习方式。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

(1)集中学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学员集中进行学习。在集中组织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演示、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积极性。

(2)分散学习。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学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教材、网络辅导资源或教学包及互联网信息化在线学习平台等自主学习。分散学习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员自身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员进行指导、辅导和答疑。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扩展和深化。构建符合农业从业者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员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教学形式。分实验实习、专业见习、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4种。

(1)实验实习。根据课程学习需要组织学员验证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以教师演示、学员操作为主要形式,加深学员对理论的理解。

(2)专业见习。组织学员到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场、合作社、专业户、等地进行考察、交流,使学员了解现代种植、养殖生产经营方式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了解现代种植、养殖发展方向,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3)技能实训。组织学员到实习基地、农场、养殖场、合作社等地进行技能训练,使学员通过职业岗位实务训练,掌握关键环节操作技能,巩固加深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获得专项操作技能的实际工作经验。

(4)岗位实践。学员结合本职工作岗位进行生产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2.组织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实践教学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分散实践教学由学员在本职岗位上,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实习和岗位实践。

七、入学注册

按照省教育厅、省招办及《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学员学籍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进行新生注册工作,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注册新生要在培养项目办公室进行备案。

八、教学安排

根据学员生产经营实际和农时季节特点,按年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科学编制并公布课程表,组织教学。上课作息时间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规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农忙时多实践指导生产,农闲时多安排理论教学。教学安排做到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生长的周期同步,集中学习与种植、养殖生产交替进行,教学安排与农时季节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要注重学员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性、衔接性和整体性,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并保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连贯性。我们学校负责提供种植、养殖专业及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

九、学员管理

1.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学员管理制度,严格学员管理,落实课堂学习、网上学习、实验实习、专业见习、技能实训、岗位实践、考试考核等学习环节,培养良好学风。

2.学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求和规定参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校对学员的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反映学习成果。

3.学员不能无故缺席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特殊情况需请假。凡无故缺席达到本课程理论教学时间的百分之十以上,或实习请假超过全部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取消其参加该课程考试或实践成果考核的资格。

4.学校及时将注册学员的信息录入中等职业学校学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注册和学籍认定。同时及时报送、处理学员退学、转学等学籍异动情况,对学员学籍进行有效管理。

5.学校对学员招生、注册、考试考核、学分认定、毕业颁证等资料建立电子和纸质档案,形成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学员学习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查性。

十、学分认定

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以学时数考核学习量,以学分认定学习成果。学时与学分按照16个学时折合1个学分计算。学分计算以课程为基本单位。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通过相应的考试考核,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累计修满2720学时、获得170

学分即可毕业。学分由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两部分构成。学分认定执行《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十一、考核发证

(一)考核方式

考核实行考试和考查相结合。对学员的考试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三种方式。一门课程要求以上三种考核都要达到合格以上方能通过并给予学分。

1.过程性考核: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包括考核学员的课堂教学出勤情况、平时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实验实习的实际操作水平、实验实习表现情况等,综合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

2.终结性考核: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3.实践成果考核:对学员的生产经营技能、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二)考核时间

各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根据学员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综合考评,课程结束后完成测评;终结性考核每门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实践成果考核随时进行,课程结束后完成综合测评。过程性考核不合格者,一般不允许参加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不合格者,可在学习有效期限内安排一次补考。

(三)实践教学考核要求

指导教师对学员的每一项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认定,并根据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实验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出勤率和实习态度,做出客观评价、综合评定,给出相应的实践成绩,学校负责审核。

1.实验实习的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员的表现情况和实验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定。

2.专业见习的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员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提交的实习过程登记、实习报告、口试、答辩综合评定,重点考核学员对现代农业理念的理解程度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

3.技能实训的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员的现场操作、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出勤率、实习态度评定成绩,重点考核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4.岗位实践的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日志、实习成果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重点考核学员在生产过程中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提高的程度等。

(四)毕业与颁证

学员在学制有效期限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毕业学分数,即可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由省教育部门颁发标明“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字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学校要按照省教育部门规定要求,及时为学员办理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办理完毕后,要及时归整资料,形成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妥善保管。

美术鉴赏教学计划进度表

xx 学院 教师授课进度计划表(2017~2018 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美术 任课班级: 161—166 开课系部: xx 教师姓名: xx 教师所在系部: xx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主任签字:

本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2,共18周;开课学期为二年级第一学期。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根据2017年《xx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本大纲适用于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本学期共18周,共计为36学时,修完本课程并达到考察合格标准可获得规定的2学分。 本课程通过介绍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浓妆相宜写丹青(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系统地掌握美术鉴赏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直观、详细地分析,使非美术专业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发展知识和基本的造型特点,懂得从何处着手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萧散丹青化阴晴(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绘画,使学生掌握外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创作规律,了解美术风格、流派的发展及美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第三单元画柱雕梁嵌雅俗(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叙述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可以描述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对中国和外国建筑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对中外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服装设计教学计划

服装设计教学计划 篇一:服装设计教学计划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计划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服装对于人具有保护与美化的功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又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在自然与社会之间,人的着装又构成环境要素。所以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该课程通过对服装设计的风格定位及流行因素,设计理念,表现方式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服装设计的一般规律,了解流行的来源及服装风格与设计方向,引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二)掌握服装设计定位和程序。 (三)具备设计意图的表达能力与立体造形能力。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辅以大量服装发展史上的经典作品来讲解设计理念和方法,并作设计要素的基本练习,使学生由一般性鉴赏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去认识服装的社会性、时代性、人文性。

(二)安排学生进行一到两次市场调研,了解市场某些优秀品牌的设计定位及设计风格,同时了解和熟悉服装材料。也可以到服装厂实地参观,了解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 (三)注重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市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体验从设计构思到做出成品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服装设计教学计划)共160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讲授大纲 第一章关于服装设计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服装设计的内涵。 (二)明确服装设计的意义。 二、讲授内容 (一)服装、服饰、成衣、时装的概念 (二)服装设计的研究范畴 (三)服装设计的审美特征 (四)服装设计与社会文化 第二章服装设计的形式法则及其规律

园林绿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园林绿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0号)的精神,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晋教职【2009】32号)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从事园林生产与管理的新型农民。 (二)人才规格 1.具有热爱祖国、建设农村、创业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掌握实用写作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熟悉农村政策与法规。 4.掌握园林花卉植物的繁育、生产、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5.掌握园林机械的保养、维修、调整与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具有初步检修的能力。 6.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盆景及插花技艺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初步的园林绿化管理能力。 7.掌握园林苗木、花卉销售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营销推广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一)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及有志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 (二)学制 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3—5年。 三、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见附表)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两大类,即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各门课程的学时分配应根据具体教学班(点)的产业特点适时进行调整,并根据教学班学生的生产经营特色提出个性化要求。 1.公共基础课:德育、语文(实用写作)、数学(实用数学)、体育与健康、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村电器常识、实用化学、新农村文化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 2.专业技能课: (1)必修课:植物生长及环境、园林机械、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生产技术、园林规划设计、花卉生产技术、盆景及插花技艺、农产品营销。 (2)选修课:农村实用技术类课、农村经济管理类课、新农村建设与创业类课。 (3)生产实践课 (二)时间安排 本专业总计3060学时,合170个学分(讲授与实验课每18学时计1学分;生产实践课,每周30学时计学分)。其中:1.公共基础课共计612学时,3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0%。 2.专业技能课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生产实践课三个部分。其中,必修课1080学时,6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5%;选修课360学时,2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生产实践课1008学时,5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3%。 全学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2,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生产实践课以及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各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及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 四、教学安排 1.授课: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入户面授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生产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集中讲授。 2.实习实训: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安排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进行。 3.生产实践: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或农户生产结构, 按实际生产季节,采用集中或分段多轮回的方式,安排生产实践,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 4.辅导:在进行集中讲授和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计划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从业人员。 2、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工艺美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检验、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工作方面的中等应用性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适用的岗位群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掌握满足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工艺美术品的设计、检验、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能力。 2、职业岗位群 (1)工艺美术产品和广告的设计、宣传等骨干岗位。 (2)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组织与技术管理岗位。 (3)企、事业单位办公宣传和产品设计的维护、管理岗位。 (4)广告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等工作岗位。 (5)现代企业、公司的产品的规划、设计和装饰等岗位。 (6)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其他岗位。 四、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英语、基本文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论、思想概论等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素描、色彩、美术字、速写、书法、装饰画、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电脑美术设计中的《Photoshop》\CAD3DMAX等基本知识。 4、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知识。 (二)能力结构 通过课堂实验实习、技能训练和实训基地实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识别、挑选和使用工艺美术常用训练和设计工具、仪器及制版等基本操作能力; 2、美术设计和应用作品的分析和测试能力; 3、设计、宣传、和开发产品的能力; 4、策划和和审定设计作品的能力; 5、设计、安装、操作产品的宣传广告的能力; 6、英语读写、会话能力和阅读、翻译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毕业时,能达到二级(部分达到三级)水平; 7、设计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策划、产品营销和渠道管理的能力。 8、应取得工艺美术初级装饰工或初级平面设计师职业书之一。 (三)素质结构 1、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具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3、具有良好的行为规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服务意识。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工业设计专业 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为了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工业设计专业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战略、办学规范和示范标准,工业设计教研室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学院统一安排、指导下利用假期进行了一次关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情况、企业实际工作情境、校企合作等的调研活动。在副院长的带领下,分别走访了家企业。 一、调研目的及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目前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掌握工业设计专业人员所需的岗位核心能力及要求,为我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为进一步加深具有实质意义的校企合作成为可能,我们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企业的百题大调研。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没有足够的经验可循,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理解不一;岗位核心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工作任务也有待于进一步验正,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标准也不一致,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体系是本专业发展的基础,岗位核心能力的确定是专业的出发点,主干课和核心课是专业的立足点和支撑点,是工业设计专业办出特色的基本点。工业设计方向要有立足之地,必须找准自己的生长点,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为此,调查听取企业及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

置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次调研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就进一步深化实质性的校企合作问题与企业进行探讨。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手段 在调查前,我课题组广泛征求意见,对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分组确定每人主要的调研方向及调研任务,精心确定了调研对象,目标主要锁定在高新技术开发企业。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亲临企业现场访谈,电话访问,网络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研结果的数据分析,97%的企业对我院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设计产业是国内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30%。随着设计产业的发展,产品的外观造型与品牌建设正逐渐成为高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企业对高质量的工业设计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越大,另一方面国内原来对工业设计的职业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高校没有形成一个专业与产业对接的体系,因此国内在短期将出现工业设计高级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1.学生普遍缺乏产业相关知识问题:本次调研中90%以上的企业反映我院学生缺乏基本的制造环节的相关知识,对于制造环节对设计的制约普遍认知较少。 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产业相关知识的教授。这一点我们除了

会展专业教学计划

会展服务与管理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教特色,以能力为本为,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以会展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 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实施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还要处理好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学习者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 本方案体现以下基本原则: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培养该领域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事业用人需要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市场需求知识技能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树立的教学理念,并将它渗透到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需求,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并根据会展服务与管理人才市场的需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向社会推荐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1.专业名称:会展服务与管理 2.修业年限:三年 3.招生对象: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力的中西部地区合作办学学生。 4.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饭店公关和营销、旅游职业道德规范和礼貌礼仪、旅游历史和地理的基础知识;前厅、会议中心、客房、餐厅、康乐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一般的社会活动能力;用外语接待宾客能力的宾馆饭店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 5.人才培养体现的特点: (1)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要求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团场实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在团场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职工,基层组织带头人、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复转军人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形式:全日制 2.学制:3年。 四、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员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员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员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

培养学员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新型团场建设与职工素质教育、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其中专项技术课程目录见附件10。 主干课程:观赏树木学花卉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遗传充种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盆景制作、苗木生产技术、果蔬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 五、课程安排及学时分配(见附表) 六、教学安排 1. 自学:学员利用多种媒体教材、网上辅导资源或教学包进行自主学习,并按课程学习指导(或教学辅导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2. 授课:有声像教材的课程,由教学班组织学员利用声像教材组织教学。无声像教材的课程由基层校组织面授。 3.辅导:学员在自学文字教材及媒体教材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对学员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等。 4.实践: (1)课程实验(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验(实习),写出实验(实习)报告。 (2)专项技术培训: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相关的专项技术文字、声像教材进行教学。

手工艺品制作教学计划

手工艺品制作教学计划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年满16 周岁以上50 周岁以下,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培训意愿的在册平困户。主要对象各类从事蔬菜种植的技术人员及适度规模的种植户。 二、指导思想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农民,注重实效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培训目标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培养有一定政治觉悟,理解惠农政策,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蔬菜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1、刺绣刺绣概述、源流、流派、 历代刺绣、民间刺绣、发展,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特点和种类,教授花色设计与具体针法,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 2、扎染的历史发、特点、染料与面料的

关系、制作方法;3、钩针、棒针的编织原理、符号识别、编织技法;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都具有较强的实做要求。 教学课时分配: 五、培训内容 第一章刺绣工艺 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刺绣概述、源流、流派、历代刺绣、民间刺绣、发展等,掌握刺绣的特点和种类,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2、针法与制作。了解多种针法和表现特征、掌握主要几种针法,熟悉运用到服装中。 重点:材料与特点、掌握熟悉针法 难点:绣线与面料的匹配、花色设计与服装的有机结合、针法

图案于服饰面料的结合 教学要点(知识点): 1. 刺绣概述、源流、流派、历代刺绣、民间刺绣、发 展 2. 特点和种类 3、花色设计 4、多种刺绣针法 类别: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各类针法10 种以上,主要有齐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打子、结子、网绣、挑花、纳锦、穿珠针等 第二章串珠手工艺 教学要求:了解串珠的发展、种类、工具、特点、掌握串珠的基本技法和基础步奏 重点:基本技法、基本步奏 难点:对不同的工艺品串珠要用的技法不同,需熟练基础教学要点: 1、基础珠子的穿法 2、串珠的基本步奏 3、多种串法结合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况: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专业编码:0208-3 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学制:5年(初中毕业生),3年(高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工业机器人设备安装、编程、调试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级工)。 二、培养规格: 知识目标: 1.能读懂机器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电气原理图。 2.能测绘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气元件明细表。 3.能测绘简单机械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 4.能构建较复杂的PLC控制系统。 能力目标: 1.能应用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编制逻辑运算程序。 2.能维护、保养设备,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3.能编制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素养目标: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

职业资格证书:维修电工(高级) 三、课程设置: 职业范围(工种):维修电工 就业岗位: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与保养、机器人焊接、普通焊接、机器人应用开发、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初始岗位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维护保养、安装调试、维修等,迁移岗位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及工作站的销售、培训、售后服务等;发展岗位主要是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开发、生产管理、智慧工厂方案设计等。 工作任务: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与保养、应用开发、生产组织、技术管理、销售、培训售后、智慧工厂设计等。 职业技能对应专业主要教学内容: 安全用电、识图与CAD、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使用、典型模拟电路装接调试与维修、典型数字电路装接调试与维修、常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电气原理图绘制(EDA)、PLC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步进电动机安装与维修、伺服系统安装与维修、检测与传感技术应用等。 学习形式:全日制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计划表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教 学 计 划 教 师: 总课时: 30 课时 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知识; (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 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及至营销管理 工作的实际问题,提 高学生公共关系的理 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努力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 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为学生未来的生 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 及教学方法 第一章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 讲课 第一节 公共关系涵义的界定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 职能 第 二章 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讲课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 公共关系组织 讲课 第一节 公共关系机构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节 公众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人员 第四节 公共关系人员的内在素质要求 第五节 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四章 公共关系工作基本程序 讲课 第一节 调查与分析 第二 节 规划与对策 第三节 实施与传播 第四节 评价 与总结 第五章公共关系举要 第一节 政政府公共关系 第 讲课 二节 新闻媒介关系 第 三节 顾客关系 第六章 公共关系传播 第一节 口语传播 概述 讲课 第二节 电子传 播概述 第三节 广播 本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关系学课程是一 教 学设计。培养“懂 门综合性的应用课程,我们注意根据应用 管理、善策划、会传播”的公共关系学专 性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进行 业人才,其形象地说就是: 坐下来能写、站起 来能讲、跑出去能干 ”。教会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系统理论知 识, 给学生提供开发信息 系统的环境 ,让学生 有展示潜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公共关系基本理论 和基本

03 园林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5-18(终稿)

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3+2分段培养) 中职阶段: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高职阶段: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18日

一、前言 1.行业背景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是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截止2009年底,江苏省已建成的国家园林城市16个,总数居全国首位。目前江苏省已设有园林绿化工程资质的企业1000多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的企业46家,占全国(全国372家)的12.4%,并多分布在苏南地区。苏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自然景观优美,经济繁荣,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景观比比皆是,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美誉。苏州位于苏南东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是太湖流域的中心,2009年全市GDP总值位列全国第五,人均超过12000美元,是江苏省政府确定的“两个率先”发展的先行区。“十五”期间,苏州市区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31亿元,新增绿地1779公顷,市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0年底的29.6%、33.5%、5.8平方米,提升到现在的36.9%、42.5%、11.6平方米。“十一五”期末,市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45%和12平方米,到2010年末,全市(包括所属的5个县级市)力争建成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群的目标。新一轮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突出人居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完整、健全的市域绿化体系。苏州市人民政府先后于2004年、2010年承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和第2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大会。苏州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些有利时机,适时进行了苏州生态市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内容包括:中期目标(2008-2010年)生态市成型,达到国家地级生态市建设标准,基本达到《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苏州生态市建设标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期目标(2011-2020年)国际知名的现代水乡园林型生态市。 2.社会对人才需求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大量的园林技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而现有园林绿化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30%左右,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不到20%,而且专业技能掌握很不全面,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全省和苏州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行业发展需要相关院校人才培养相配套,经过统计整理:企业需要大量会园林绿地测绘与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绿地日常养护与管理等方面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一件大事。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设立,对统一学科名称,规范学科领域,整合人才队伍,形成行业共识等有重要作用,对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级学科的设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计划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计划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从业人员。 2、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工艺美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检验、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工作方面的中等应用性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适用的岗位群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掌握满足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工艺美术品的设计、检验、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能力。 2、职业岗位群 (1)工艺美术产品和广告的设计、宣传等骨干岗位。 (2)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组织与技术管理岗位。 (3)企、事业单位办公宣传和产品设计的维护、管理岗位。 (4)广告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等工作岗位。 (5)现代企业、公司的产品的规划、设计和装饰等岗位。 (6)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其他岗位。 四、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英语、基本文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素描、色彩、美术字、速写、书法、装饰画、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电脑美术设计中的《Photoshop》\CAD3DMAX等基本知识。 4、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知识。 (二)能力结构 通过课堂实验实习、技能训练和实训基地实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识别、挑选和使用工艺美术常用训练和设计工具、仪器及制版等基本操作能力; 2、美术设计和应用作品的分析和测试能力; 3、设计、宣传、和开发产品的能力; 4、策划和和审定设计作品的能力; 5、设计、安装、操作产品的宣传广告的能力; 6、英语读写、会话能力和阅读、翻译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毕业时,能达到二级(部分达到三级)水平; 7、设计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策划、产品营销和渠道管理的能力。 8、应取得工艺美术初级装饰工或初级平面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三)素质结构 1、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具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3、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

公关礼仪第三学期计划

黔西县职业技术高级中学学科教学计划表 20 ——20 学年度第三学期 级专业班 任课教师学科公关礼仪人数总课时数19 理论课时15 实训(践)课时 4 基本情况 (主要为学生学习态度) 职高的学生尽管基础比较差,但是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自我修养,而且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对于自身的形象是比较在意的,无时不在想着找个机会来表现一下自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基本上快达到完全,但是还是不全面;这些学生普遍对电脑及网络应用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有待提高,并愿意参与分组讨论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关礼仪的基本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在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的礼仪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持各种公共仪式、协调社会关系的实践能力。 本学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础知识及技能: 本学期讲授内容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求职礼仪的基本含义,熟悉求职准备礼仪,掌握面试基本礼仪,了解试后必备礼仪。了解站姿、坐姿、行姿的要领,掌握体姿的要求与技巧。 为树立形象,展示高雅的社交风度,顺利开展公关活动,要求公关人员相貌端庄、仪表大方、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成功地开展公关活动。通过本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坐、行、走姿,经规范化训练,培养较强的礼仪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礼仪经济活动。本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公关语言,公关人员的说话技巧与谈判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 熟悉求职准备礼仪,掌握面试技巧,掌握体姿的要求与技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公关礼仪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安排中,要安排一定的学时在实训中进行。在实训中通过小组表演来应用所学知识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一些理论课程的时候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操作过程。如电视录像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教学等。也可以使用分组表演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改革方法措施 一、尝试创新,乐学乐教;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主要把教授学生技能发在第一位,所以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人;训练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作用,要让学生自己体会。 三、教材实训化;加强现代化技术的运用,通过现代化技术展示所学知识、技能。 四、考核多样化;将考核多样化,不能再单一的使用笔试的方法。 教研建议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以下给大家分享关于小 学美术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市教研室有关精神和区教研室制定的学期工作 要点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把工作重点放到一线教学研究上,坚持以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生为本,务实教学。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 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工作要点: (一)抓好规范化教学管理,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研究与实施,以新课程改革 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改革。 (二)提倡自我理论学习(美术教育、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明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本质,明确美术教师的职能和作用;自我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修订版),在领会新课标精神下,重新审视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三)培养特长生,抓好美术兴趣班、培优班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 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并选拔优秀作品向有关组织部门投稿。 (四)根据中海康城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艺术类绘画、书法项目的评价标准及实施办法。 (五)倡导教师教学专业性、绘画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学有所长,用有所长;即培养“综合型”美术教师又培养“专业型”美术教师、倡导美术老师向研究 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每月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 2、配合学校做好橱窗更新工作。 3、内容:参观xx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① 时间:xx年9月14日周五全天。 ②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③ 主持:XX 。 4、专题讲座:《从问题开始——中外当代艺术概览》。 ①地点:先烈东小学分校。 ②主讲:xx。 5、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6、市活动xx国际和平海报设计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及专题培训。 7、区教研活动:异地示范教学观摩课。 ① 地点:待定。 ② 授课人: xx。 8、科组研讨并制定本学期专科。 10月份: 1、加强常规教学研究与实施。 2、提前备课,写好及边教边悟,做好批注。 3、全区中小学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论古琴作为一种意义模式在中国画中的功能》地点:广州市南国学校主讲邓野茅。 4、专科备课组教师集备、听课。 5、区小学调研:珠村小学/科组建设验收。 6、区小学调研:冼村小学/科组建设验收。 7、小学美术学科基地开放日。 ①地点:体育东路小学。 ② 主持:xx。 8、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专项工作现场会(荔湾区) 。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6204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流通、物流领域的需要,掌握经济、管理、现代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营销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与执行、公共关系与商务谈判的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物流行业、外贸业从事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市场经济、现代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通过案例教学、相关课程的实验、设计、实训、参观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经济、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熟悉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及法律体系; 3.了解工商企业营销活动环节,具有较强的商务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4.具有利用计算机处理市场营销信息资料的能力; 5.具有统计分析、调研报告、营销策划方案撰写方面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7.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 8.具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三、专业核心能力 企业市场营销业务、策划及管理能力. 四、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英语、管理学、经济法、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广告学、推销技术、现代礼仪与商务谈判、商品学.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专业课程校内实验、实训、工商企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就业面向 面向各类型企业,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产品推介等岗位工作. 七、修业年限: 3年 八、教学计划表

九、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一)知识结构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公共关系学、消费心理学知识; 4.掌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知识; 5.掌握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统计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6.掌握物流管理、推销、商务谈判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8.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达到或接近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 9.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水平; 10.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有收集与处理营销活动所需信息的能力; 2.具有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3.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的能力; 4.具有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应用能力; 6.具有语言交流能力; 7.具有从事企业管理能力(如经理助理职务); 8.具有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9.具有营销策划方案撰写能力; 10.具有统计分析、调研报告撰写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专业素质∶能利用管理学和营销学知识,组织和执行企业的营销管理;能利用市场调研知识,消费者行为知识分析解决一定的实际营销问题;能利用营销知识和促销方法解决现场问题;具有再学习、提高和更新知识,不断发展和拓宽业务领域的素质。

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

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 在总结上学期教研室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院的教学工作重点,经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商讨并制定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一、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常规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决定着教学质量。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教研室人员进行听、说、评课活动。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组内观摩公开课等形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本学期计划听、说、评课8次,集中听、说、评课4次,中期前2次,第3周听评《园林花卉苗木生产技术》课,第7周听评《林果生产技术》课;中期后2次,第12周听评《园林植物与环境》课,第16周听评《园林植物》课。个别听、说、评课4次。详见“2014-2015学年园林技术教研组第一学期听课表”。 2、搞好实训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本学期计划在第6周开展一次野外园林植物识别与标本采集及制作教学实践活动,第13周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一次果树修剪技能训练考核实践教学。任课教师认真负责,积极谋划,教研室主动协调、配合,组织相关教师观摩指导。

3、做好平时、其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计划检查教案及教学进度4次,前半期2次(第 4、8周),后半期2次(第12、18周),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教学计划及进度;检查作业2次,前半期1次,后半期1次。 4、完成院上布置的其他教学工作及考试工作,如出卷、监考、评卷。 二、贯彻学院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学院内涵建设正在有目标、有步骤、有成效的进行当中。此项举措对于新专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责任,更重要的是重担。我们专业要及时关注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面的政策,抓住目前我校出台的种种有利政策和措施,一步步搞专业建设(如实训室规划与建设)、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建设(如向课任教师征集教材教参书等)、师资队伍建设(如教师引进和教师培训等)。在专业建设方面,寻求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可依托的园林绿化行业企业,打造校企合作和校地共建专业,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可持续发展做保障。 三、继续修改完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发展的方向,符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学生招生就业。在认真分析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好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结合当地以及周边地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 080303 专业方向: 1.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人才规格: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2.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4.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6.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3—6年内完成学业。 三、学分要求与学位 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修满181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合格后方能毕业。修满总学分及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外语考试达到学校规定方能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总学时为254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160学时,实践教学按实际学时数的一半折算为382学时),共181学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

园林专业教学计划

园林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范围 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园林植物栽培管护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乡园林绿化部门、城建部门、花卉部门、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的工作,也可以自立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1、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园林植物、生态的基本知识。 3、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4、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 5、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 1、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2、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技能。 3、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 4、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5、具有园林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6、掌握插花和盆景制作的基本技能。 7、了解园林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园林建设政策、法规、定额和国标。 8、具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三)素质结构与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与人合作的工作精神和谦虚好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正- 288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