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下空间权的法律规则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选,定稿,2.28

城市地下空间权的法律规则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选,定稿,2.28

城市地下空间权的法律规则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选,定稿,2.28
城市地下空间权的法律规则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选,定稿,2.28

城市地下空间权的基本规则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选择

马栩生1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地下空间权有别于传统物权,表现为立体权利的集合,应在《物权法》中独立成章加以规定。地下空间权的支配范围涉及特定的地下深层,但不包含作为地表权附属的地下深限。在公示方法上,地下空间权的存在及变动应采用三维登记法,以特定基点作为空间高程测算的基准。就权属而言,城市地下空间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应区分不同的分层利用需求,通过有偿出让或划拨方式将空间利用权让渡给他人,并允许利用权人在空间内再行创设空间权和有条件转让地下空间权。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权地上权权属范围物权变动规范构想

一、问题之提出

地下空间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地理学中,在岩层或土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的形成的空间被称作地下空间。2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表以下或地层内部可供人类利用的区域,城市地下空间权则是权利主体基于归属或利用的需求对城市地下空间所享有的各类权利的总称,“于地中横切一断层而享有的权利,或者说对土地地表下一定范围内空间的权利。”3

地下空间权作为空间权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存在数百年。我国虽有不少土地立体利用的实践,但民法学界对于城市地下空间乃至其权利研究相当薄弱,有关地下空间权的制度探讨,尤其是城市地下权利的规范体系、权属范围、权利变动规则、登记规则等功能命题在学界研究尚不充分。在此情形下,从物权角度,将地下空间权放置于“城市”这一剧场中放大聚焦,探究其物权规则并落实法律规范,使城市地下空间权回到物权法定、规范有序的良性轨道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土地分层利用与城市地下空间权在私法上的形成

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物权法视野下的城市地下空间权”(09CFX029)阶段性成果。

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年版,第2页。

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自古以来,土地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载体,作为一种维系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历来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和无尚崇敬。近代史上,罗马人基于添附的原理,认为“根据自然法,地面上的物品添附于地皮”,或者说“建筑物添附于地皮,一切被建筑在地皮上的物添附于地皮”。因此,罗马法中,“谁拥有土地便拥有土地上下的无限空间”4,土地所有权的效力范围以地表为中心延伸至地表上下垂直的空间。

自罗马法迄至近代,尤其是19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对于土地主要仍是以农业区域为中心的利用,在此种社会形态中,鲜有立体分层使用的概念。及至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由于时代的快速变迁,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的工商业化,人口逐渐朝向都市区域集中,形成都市化的现象。而人口的倍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加剧了土地面积的恒定不变所带来的地表资源的稀缺。人们为了更舒适的生活在地球,不得不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以下寻找新的开发点,土地空间分层利用、集约使用之需求遂应运而生。

在新的土地利用趋势下,古典物权理论日益成为地下空间权独立和列入物权体系的障碍。作为土地所有权客体的土地于物理上虽可区分为地表、空中及地中三部分,但在法律制度与社会观念上,仍被视为一个整体,即所谓的“一物一权”。由于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支配,空间权被包含于土地所有权中。至19世纪末叶,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显现,为顾个人生计利益而不惜毁损社会生存进化及不惜破坏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在此背景下,近代法上土地所有权的绝对理念日趋式微,逐渐被土地所有权的有限理念所替代。

土地所有权有限性的提出为地下空间权的独立扫清了障碍。在新的物权理念下,物权不仅只在横向的关系上成立,也可以在纵向的方向成就。地下空间权并非土地所有权的当然延伸,而具有了独立和非凡的经济价值5。和地表权利相比,地下空间权有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其一,空间“因其系离开地表,在地上之空中或地下之中的空间里具有独立的支配力,因而与传统土地所有权之以地表为中心而有上下垂直的支配力不同。”6地下空间权是一个垂直的、立体的概念,不同于传统上将土地权利认定为平面的概念;其二,地下空间由于涉及到地表土地的使用和安全、地质复杂、开发技术要求高、安全要求高、战略地位重要7,其权利的使用范围、容积率、深度、强度及功能上所受到的政府管制强度远较其他地表权利为

4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297页。

5据统计,城市合理开发的地下空间资源量是城市总用地面积乘以合理开发深度所得体积的40%。如果合理开发深度100—150m,当城市平均容积率为80%时,将扩大城市空间容量26~40倍。参见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二),载《地下空间》2004年第2期。

6温丰文:《空间权之法理》,载《法令月刊》第39卷第3期。

7平松弘光:《日本地下深层空间利用的法律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2期。

重。

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相继制订了有关空间权的立法,以界定地下空间的产权,促进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日本1966年《民法典》修订条例;英国1947年的城乡计划法,均是各国有关城市地下空间权制度的制定法体现。至此,城市区域内的地下空间权始获得独立之法律地位,土地空间的财产观念也深入人心,为人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法律基础8。学者对此的总结可谓精辟:“空间权的确立体现了近代社会关于土地使用的新观念和新要求。在人类法律文明尤其是不动产法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即使称之为一场革命也不为过。”9

二、城市地下空间权的种类及配置

(一)地下空间权的权利种类

按照物权法定的要求,物权的种类需要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参酌各国立法,地下空间权在构成上并非单一权利,而表现为空间权利的集合:地下空间权既包含归属形态的权利-地下空间所有权,也包括诸如区分地上权、空间役权、空间相邻权等用益形态的权利;还包担保形态的权利,如空间抵押权等。就域外立法而言,各国有关地下空间权的立法,大多围绕着“地下空间地上权”一项而展开。

(二)地下空间权的权利配置:以地上权为中心考察

1.空间权模式

空间权是英美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种类,由于英美法系并未如大陆法系采用一物一权和物权法定主义,因此,在英美法中将地下空间水平或垂直区分作为权利标的并非难题。对于地下空间权,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采用了空间权专门立法的模式,在此方面的代表,如英国1947年的《城乡计划法》,美国1985年制定的著名的《《明尼苏达州地下空间开发条例》。

2.区分地上权模式

对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而言,传统上并无“空间权”概念,而一般习惯以“地上权”代替,即不区分普通地上权和区分地上权,将空间权作为地上权的一种特殊形态。

德国学者就认为:“德国法中没有空间权概念,空间权是普通法系的概念,不是大陆法系的概念….在德国,空间权只是土地所有权的一种延伸。美国有这个概念,可能是因为它

8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9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下册),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41页。

总是建摩天大楼的缘故。”101896年《德国民法典》关于空间权未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德国民法典对于包括空间地上权在内的全部地上权的规定仅设有6个条文,因而每每发生不敷使用的状况。有鉴于此,1919年1月15日,德国单独制定共计39个条文的《关于地上权之命令》VerordnunguberdasErbbaurecht,史称“地上权令”明确“地上权是以在土地地面上或地面下,拥有建筑物为内容之可转让并继承的权利11。”现实中发生的空间使用相关问题均依据通过地上权制度解决。

在地下空间权的规范上,我国的做法与德国相似,即将空间利用问题纳入到传统地上权制度中进行调整。依照我国《物权法》第136条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很明显,地下空间权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合二为一的,区分形态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类型。

3.空间地上权模式

空间地上权模式的典型为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即在规定普通地上权条款的同时,又单立条文,另行规定空间地上权。二战后,由于日本经济起飞,一些大城市的土地资源非常紧张,日本法学界开始思考借鉴美国关于空间权的理论。1956年日本私法学会第十八次会议集中讨论了《借地借家法的改正问题》,提出应将以地下、空中为客体而设定的借地权与以地表为客体所设定的普通借地权予以分别规定,并寻求对日本当时的民法典进行增补和修订,为了不破坏民法典的整体框架和条文序列,修订时采取“附加”的方式,将空间权的条款附加在“地上权”一章中的最后一个条款(即第269条)之后,成为最后一个条款之一部分,并于1966年在民法典中增加了有关空间地上权的内容。

日本民法第269条规定:“为了工作物的需要,可以通过规定上下范围而将地下或空中设为地上权的标的。比较而言,日本的该条规定清晰而明确,其未如德国那样将空间地上权包容于普通地上权之中一体规定,而是在普通地上权之外(普通地上权系规定于第265条),单独就地下与空间地上权予以专门规定。这样,日本民法上的地上权,除传统的普通地上权之外,还有空间地上权(又称区分地上权)这一特别地上权12。

我国台湾地区是通过判例推动空间利用权立法的,1999年民法典的修正草案效仿日本在第841条上增加第841条之一第1项:“地上权得在他人土地上下之一定空间范围内设定之。”此修改在于明确规定“空间地上权”,“立法目的在于适应土地利用向空中与地下,由

10盖雷伯:《德国物权法的新发展》,《民商法前沿论坛》第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11(德)鲍尔·施蒂尔纳著:《德国物权法》,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47-648页。

12陈祥建:《关于空间权性质及立法体例的探讨》,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

平面而趋向立体化的发展,期能增益土地分层利用的效用。”13

4.对空间权诸模式的评析

从四个立法体例可以看出,英美法由于其法律的实用主义传统,空间权可以独立构造而不冲击其固有法律体系;德国法的模式试图扩张地上权的内容,立足于在传统体系下解决土地下层空间利用的问题,此举虽然暂时阻止了空间“逃逸”的现象,但在配套技术上仍显不足。14日本法模式立足于通过地上权的扩充和变通来解决土地下层空间的利用问题,并在地上权序列中增设空间地上权条款,涵盖空中权、地表权和地下权。与其他模式相比较,日本模式立足于在基本法中创设地下空间权来解决土地分层利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本文看来,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地下空间权具有不同于现有土地权利的表征,需要物权的特殊规则进行调整。诚如我国台湾学者刘得宽所言,“因为空间权法理的产生,今日之物权法全体,从所有权到地上权、地役权、抵押权等,都要予以调整,整个不动产法体系,都要随之重新予以检讨。”15考虑体系的协调和法律改革渐进,未来物权法修订如能将地下空间权条款独立成章较为合适。与此同时,在物权基本规则之外,另行制定《城市地下空间权法》,实现“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的使用权作为物权客体所形成的物权秩序,由土地法调整。空间权作为物权的客体形成新的物权秩序,由空间权来调整。”16

四、城市地下空间权的权属范围

确定地下空间权的纵向范围17,对此存在两个需要确定的基点:其一,地下空间权在纵向高程的终点;其二,地下空间权在纵向高程的起点。对于地下空间权的终点,就所有权而言,各国多规定有上限之限制,明定土地权利人只能享有地下一定深度的空间权。例如根据日本《地下深层空间使用法》,地下深层空间的标准是把通常建造地下室达不到的深度(地面40米以下)同通常设置建筑物基础达不到的深度(支撑层上沿起算10米以下)作比较,以最深者作为该地区地下深层空间的基准(《地下深层空间使用法》第2条)。除日本外,芬兰、丹麦、挪威等国也规定私人土地在6米以下即为公有18。

13王泽鉴:《民法物权》(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14梅夏英:《土地分层地上权的解析——关于《物权法》第136 条的理解与适用》,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0期。

15刘得宽:《土地所有权理论之新展开》,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75页。

16伊藤进:《空中、地下、地上权》,载田中艾编《民法总则》,转引自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其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17城市地下空间主要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是负3米以内的表层,其附着物主要是一般的市政管线(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等),此外,作为地上建(构)筑物组成部分的基础也大量的使用着该层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第二层是负3-15米的浅层,内部主要是大直径的地下管线、地铁隧道、地下建(构)筑物等;在地下第三层,主要是负15米一负30米的中层,包含有物流管道以及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第四层是在负30米以下的深层,主要建有一些特种工程。

18刘得宽:《台湾“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简介),载于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

对于地下空间权的起点,一般的理解认为从地表平面起算,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误区。就纵向而言,土地权利可以区分为空中权、地表权和地下空间权,这三种权利其实是客观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地表权而言,其权利范围不仅存在于地表平面,还必然延伸到地表以下的空间,地表权人取得土地权利,常常不仅是为了利用地表,而主要是利用地表上下的空间。如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开发商需使用地下一定范围的空间夯地基或者建车库,如果不承认土地使用权人享有一定空间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也必会失去其应有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论及于此,一个论断就逐步清晰了,地下空间权的起点实际上就是地表权合理吸附地下空间的终点,确定地下空间权的纵向起点就必须弄清地表权合理吸附地下空间的终点,问题其实直指地表权的地下空间界限。

地表权人享有地下空间的深度应当如何确定,综合立法和学说,主要是如下四种标准:其一,利益存在限度标准19。认为土地所有权所涉的上下范围应以权利人行使而存在的利益为限度,“应依具体场合的情事,妨害形态,并顾及土地的位置,形状及一般的交易观念予以具体认定,而不可对一切土地做出统一的抽象性规定”。20利益限度标准是目前在日本、德国、瑞士等国通行的标准;其二,支配可能性标准,提倡以支配可能性为界限,认为土地所有权仅限于人力所能支配可能范围21;其三,实际利用标准。以满足土地实际利用确定空间范围,认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效力并不及于土地的全部空间,而是以满足土地实际利用的空间为限,即依实际利用标准来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范围。22对于如何量化“实际利用标准”,该说主张,因土地使用的用途不同各异:“若是将土地用于种植、养殖的,土地使用权人享有使用权的空间范围应当包括地面之上植物、动物生长所需的一切必要空间,及地面以下植物根系生长、凿井汲水等所需的空间;若是为了在土地上建造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人享有使用权的空间范围应当是法律允许的建筑物的高限,以及建筑物基础工程的稳固性所需的地下空间和建筑物通风透光所需的空间”;其四,建设规划和出让合同标准。以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所约定的土地使用目的(土地用途)来确定使用权人的空间权。认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已经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对土地的使用不得违背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所约定的土地使用目的,土地使用权人的空间权

年版,第295页。

19(日)地下空间利用小组:《地下都市之挑战》,清文社1989年版,第230页。

20陈华彬:《土地所有权理论发展之动向-以空间权法理之生成及运用为中心》,载《民商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1【日〕平松弘光:《地下利用权概论》,公人社1995年版,第27页。

22参见孙宪忠著:《国有土地使用权财产法论》,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页。

也就理所当然地应受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和合同所约定的使用目的之限制23。

本文认为,确定地表权的地下空间深度应当考虑如下要素:其一,应当保障地表正常的利用范围,不应过于压缩土地权利在给定地区、给定用途中的合理实现;其二,要确保建筑物基础工程的稳固性所需的地下空间以及建筑物通风透光所需的空间。以地下空间为例,一般认为的浅层和次浅层空间是指地表以下10米以及和10米至30米的空间,这部分地下空间距离地表较近,通风、光源等问题较易解决,而且安全上有保障;其三,要确保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主要是空间建设工程的高度、深度需要以及科技能力可以达到的水平。其四,标准相对客观明确,能够有效指导实践。从实务操作而言,政府在对土地的出让,必须要依据城乡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列入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明确该地块的容积率限制以及建筑密度24,而依据我国现行法的规定,这将直接决定地块的建筑深度25。综合而论,利益存在限度标准、支配可能标准存在过于抽象和概括,不利于在实践中运用的弊端,实际利用标准则不够确定和客观。建设规划和出让合同标准以规划确定确定地表权的纵向范围,相对较为简单和直观。

五、城市地下空间权的变动

(一)地下空间权利人的确定

从法律层面来看,在我国的法规中针对城市地下空间权利人确定的问题,只有国家建设部在2001年11月颁行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在该规定中,也并未对地下空间及其附着物的权属做出详细而清晰的规定,而只是粗略地规定“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维护”。根据国际隧协(ITA)地下空间规划专业工作组的调查,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对土地所有权的权属规定,主要有四种情况:(1)土地所有者拥有深达地球核心的一切权益;(2)土地所有者拥有该处含有效利益的任何地方;(3)土地所有者只拥有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空间;(4)私人土地所有者几乎不存在。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由于系土地公有制国家,依照宪法的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从一般的理解出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所有权由国家享有,私人不享有城市地下空间的所有权,可归入ITA归纳的第四种情形。

(二)地下权利的出让、转让

1.地下空间权的出让。在《物权法》出台之前,各地对地下空间开发用地方式,以基础23李开国:《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24容积率是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目的在于限制地块上的总建设量,建筑密度是建筑基地面积与总的用地面积的比值。

252000年国土资源部对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地下建筑物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问题的请示》(粤国土资(地籍)字[2000]97号)的回复函指出:凡是与地上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地下建筑物,其土地权利可以确定为土地使用权。具体登记时,将地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入整体建筑总面积,然后按权利人拥有的地下建筑面积占整体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地面上的土地面积。

设施或交通设施建设为主,商业、办公、旅游、工业等经营性开发相对比例仍然较小,多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解决。《物权法》颁布后,随着地下设立土地使用权规范的明确,以往地下空间权的设立方式显然不能继续沿用。本文认为,应当考虑地下空间分层利用的现状,甄别土地分层利用的具体方式,区别对待:对可以单独建设的以经营性为主的地下空间,其土地使用权应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取得;对于与附属于其他项目建设或者不宜分开的结建项目,其土地使用权的设立,应当服从和附属于主项目建设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除此以外,对于地铁、通水排水、通电、电信、地下交通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垃圾处理系统等公共项目的地下用地需求,应通过划拨方式取得。

2.地下空间权的转让。就目前国内而言,地下空间权的出让主要限于地上空间没有使用权人的地块,对于在地上已经有明确的使用权人的地下空间而言,应该如何转让,从《物权法》的规定来看,其仅在136条简单规定:“新设立的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对于该问题的解决,仍缺乏有效规则。而在实务上,奉行的是“一地不得许二主”的原则,一块土地上只能有一个用地单位,只能有一个国有土地使用证,尽管其实际使用空间的范围是受到限制的,但是其他人却不能再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建设,除非得到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同意,并且即便有其同意,获得的权利也难谓“物权”。我国有学者便认为,在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之后,土地所有权人不能再单方面地设定空间利用权,妨碍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行使权利26。就国外的规定而言,即使对于有地上权利人的地下空间,也认可其流转,但必须取得利害关系人的同意。例如日本法就规定为了不侵害既存关系者的利益,关于设定空间地上权的问题,要以利害关系人的同意为要件27。根据台湾地区学者谢在全的解释,同意权人的范围具体包括三类,一类是对该空间范围享有用益物权的人,一类是以该使用收益权为标的之物权人,主要是指担保物权人,第三类是预告登记人28。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外的规定无疑更加周全,我国物权法也在第二十条规定了预告登记制度,因此建议对于应得其同意者的范围,解释上也采纳上述见解。

在地下空间权的转让中仍需讨论的是,土地使用权人可否自行在其土地使用权附属范围内的空间再设空间使用权?有学者主张,我国实行土地公有,若允许土地使用权人在其空间上再设空间使用权就会出现空间使用权部分是从国家取得,部分是从土地使用权人取得。取得权源不同,取得方式不同,所取得的空间使用权的效力与性质也不同,由此易导致混乱,引起纠纷。空间使用权一律从土地所有权人取得,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又可以与土地26王利明:《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2期。

27崔建远主编:《我国物权立法疑难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28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中册)(修订二版),文太印刷有限公司,2003年7月版,第132页。

使用权的取得方式相统一29。也有学者认为,除了土地所有权人之外,土地他物权人也可以就其权利客体范围内的空间为他人设定空间权。理由是认为这是土地他物权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并没有违反“任何人不得处分大于自己的权利”的民法原则,并且认为允许土地他物权人再设定空间权有利于空间的多层次的充分利用,符合民法“物尽其用”的理念30。在本文看来,空间权设立的目的即是希冀人类对空间的利用可以发挥到极致的状态,空间利用权人如果怠于对空间的开发利用而将空间权转移给愿意并且能够更好充分利用此空间的第三人并不应当遭到否定的法律评价。从非土地所有人那里取得的土地空间权与从土地所有人那里取得的土地空间权,在性质上并无差异,只是在具体权利内容上可能有差别。只要将各个使用权人对空间的使用范围界定得清楚明晰,在某个特定的空间设立多个空间使用权是完全可行的。对此德国民法上的“次地上权”制度(实质是地上权的让与制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31。

六、城市地下空间权的登记

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技术手段,地下空间权作为物权的分支,当然应当透过登记对外彰显权利的存在及变动。正如学者所言:“科学合理的登记规则是土地立体使用趋势最至关重要的前提……上有摩天大厦,下至海底公园,土地三维利用之美好景象,如此地依赖于不动产登记技术。”32一般而言,空间物权登记必须遵循《物权法》有关传统登记的法则,如采用权利登记制,实行登记要件主义等。但在登记方法上,除须测绘水平面积予以登记外,还需要进一步测量其空间体积(三度空间),于登记簿上记明空间的上下范围,例如海拔几米至几米或从地平面起几米至几米。按照实际需要,有时只需要登记其上限或下限(如地平面下几米起),甚至登记曲线形、斜形乃至球形的空间所有权,也均无不可33。

土地空间是一个三维立方体。要实现正确的记载,必须要设置参照系。在登记实务上,对此主要有三种方法34:第一,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确定其上下范围;第二种方式,即以该地或邻近地表上不易变更的特定点为基准;第三,若设定时候已经有建筑物存在,则以层别确定。我国台湾地区“内政部”在其(87)内地字第八七九六四一三号函中曾提出,地下空间上下范围的确定方式可有二种:1.由当事人设立一固定参考点并妥为保存,作为设定空29彭诚信、臧彦:《空间权若干问题在物权立法中的体现》,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30田野著:《论空间权》,载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1据学者所述,“次地上权人根据其权利,支配地上权人支配范围内指定土地的地表或者地表的上下空间,或者仅仅只是支配不连结土地地表的上层空间或者下层空间。”,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228页。

32R. Jerome Pfister, Airspace: A New Dimension in Property Law, University Illinois Law Forum(1960), pp.304. 33温丰文著:《空间权之法理》,载《法令月刊》1988年第39卷第3期。

34吴佩君:《“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中有关区分地上权之探讨-以第八十一条一及五为中心》,载《展望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法学论文集》,1990年版,第92页。

间范围高程之基准,地政机关应于相关位置上注明参考点,若有建物,得以该建物之某楼层或其上方特定空间之范围为标的。2.高程之注记,以公尺为单位,至小数以下第二位。目前台湾地区之高程系以基隆之平均平面为准,但因海平面会有异动,其在实务上较不易执行,故实务上由设定人自己选定基准点做高层估测。

在我国,1994年颁布施行至今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修订)》只是对土地上的房屋权属登记作了规定,并没有涉及地下附属物的权属登记。2008年4月29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GF-2008-2601)明确指出出让宗地空间范围是以平面界址点所构成的垂直面和上、下界限高程平面封闭形成的空间范围,并要求“出让宗地的平面界限按宗地的界址点坐标填写;出让宗地的竖向界限,可以按照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为起算基点填写,也可以按照各地高程系统为起算基点填写。高差是垂直方向从起算面到终止面的距离。如:出让宗地的竖向界限以标高+60米(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为上界限,以标高—10米(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为下界限,高差为70米”。2008年4月3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的通知》也有类似的规定。

本文认为,关于高程之测量记载方式,如果单纯以平均海平面或者国家高程系统为参照标准,其后果可能是无法通过该记载直接看出该空间距离实际地表的距离,毕竟每个城市的海拔高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使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甚至不同项目,其地面之高低起伏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在一定级别的行政区划内,设立作为测量基准的原点,对每个建设用地区分使用权,可用由多个在水平面的横座标和纵座标表示的顶点所形成的平面图,以上限标高与下限标高之间的标高差作为高程,从而建立一个三维座标体系。在该高程系统之外,利用选定该设定土地空间之实际地表或附近一较永久性工作物作为基准点进行记载,不仅必要,也更加直观。

七、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权的物权规范选择

(一)现行法中的物权法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大,空间的开发利用发展很快,从地铁、城铁到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到地下储气库,利用地下空间进行的公共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有的城市已无地可用而只能将城市建设向地下转移。尤其是城市国有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之后,地下空间的价值受到土地使用权人的关注和重视。

《物权法》颁布之前,我国调整城市地下空间权的民事立法基本属空白,存在的仅仅是规范空间利用的单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如1995年12月28日通过的《电力法》、1996 年

10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1997年10月27日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地下管理利用规定》。除了这些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之外,各地方也颁布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如《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杭州市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登记暂行规定》、《上海市民防工程管理办法》等。总体而言,上述法规均对空间的管理和开发利用给予了某种程度的规定,事实上肯定了地下空间权的存在。但是地下空间的物权规则远远未形成明确而清晰的制度性安排。06年《物权法》的颁布为地下空间权在基本法中找到了制度空间,《物权法》创设了“建设用地区分使用权”这一概念,确认地下空间自身可以成为物权。但正如前文所述,将地下空间权这一重要的权利单纯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分支,并不是一种先进的制度安排。

(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权的物权规范之构想

综合前文分析,本文认为,应当从如下方面确立城市地下空间权的物权规范:

1.地下空间权的整体构想。要转变立法体例,在我国,地下空间权宜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束”在《物权法》中独立成章。有鉴于地下空间权的特殊性,应另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地下空间权法》,形成地下空间权的基本法为主,单行法为辅的完整规范模式。

2.地下空间权的物权种类。明确规定地下空间权属于概括性权利,由地下空间所有权和空间利用权组成,其中空间利用权包括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空间役权和地下空间相邻权。

3.地下空间权的权属范围。地表权利人享有一定范围的地下空间,该范围由建筑规划以及土地出让合同决定,其他地下空间属于地下空间权的范围。

4.地下空间权的物权变动规范。城市地下空间所有权归属国家,国家应以有偿出让方式让渡权利,并严格限制地下空间权的划拨取得。基于物权法理,地下空间权利人在其空间范围内可以再行设定空间权。对于纵向上存在不同权利人的地下空间,原则上可以转让,但是必须获得利害关系人的同意。

5.地下空间权的登记规则。在传统的登记规则之外,地下空间权的登记应当由现行的平面登记转变为立体化登记。登记簿上不仅应当记载用以确定土地面积的数据和图形,还应当记载垂直方向的高程。高程之测量记载方式,不单纯以平均海平面或者国家高程系统为参照标准,允许登记人在特定区域内自己选定基准点做高程估测。

注释:

中国法律法规大全

中国法律法规大全 宪法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的安排 刑法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 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国际核查管理规定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 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警车管理规定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

药品经营相关法律法规条款汇编

药品经营 相关法律法规条款汇编 1、销售假药的 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禁止销售假药” 罚则:《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1)、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下同);(2)、没收违法所得;(3)、处以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4)、责令停业整顿;(5)、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6)、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六条:(7)、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七条:(8)、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假劣药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销售劣药的 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禁止销售劣药” 罚则:《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条:(1)、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下同);(2)、没收违法所得;(3)、处以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4)、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5)、情节严重的,或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6)、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六条:(7)、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七条:(8)、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假劣药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的 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准经营药品。” 罚则:《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1)、依法予以取缔;(2)、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下同);(3)、没收违法所得;(4)、处以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5)、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4、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现货销售药品的 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或者现货销售药品。 罚则:《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5、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药品的 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或者现货销售药品。 罚则:《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药品的,按照《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6、以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产品宣传会等现货销售药品的 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产品宣传会等方式现货销售药品。 罚则:《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物权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权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物权是()。A.请求权B抗辩权C支配权D对人权 答案: C 2、不能作为物权客体的是()。A煤气B行为C,水杯D 电视 答案:B 3、下列权利中,属于用益物权范围的是()。A典权B抵押权C留置权D质权 答案:A4下列权利中,属于自物权范围的是()。A地役权B地上权C质权D 所有权 答案:D5如果对他物权进行分类,可将他物权区分为()。A有权与准物权B 主物权与从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D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答案:C6下列权利中,属于主物权的是()。A地上权B抵押权C质权D留置权 答案:A7下列权利中,不属于物权的是()。A抵押权B地役权C所有权D商标权 答案:D8 (B)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A用益物权B所有权C担保物权D准物权 答案:B 9、下列对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物权是绝对权B.物权是对世权 C.物权是对人权C.物权是支配权。 答案:

C 10、下列能够成为物权客体的为()。 A.电子; B.电力; C.xx; D.人身 答案: B 11、公司破产,其拖欠的债务有: 工人的工资,设有抵押的银行债权,未设定抵押的普通债权,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对于破产财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公司的财产应当首先偿还工资 B、甲公司的财产应当首先偿还银行债权 C、甲公司的财产应当首先偿还未设定抵押的普通债权 D、甲公司的财产应当不分先后时偿还工资和银行债权 答案: A 12、甲有祖传珍贵玉器一件,乙丙均欲购买之。甲先与乙达成协议,以5万元价格出售之,双方约定,次日交货付款。丙知晓后,当晚即携款至甲处,欲以6万元价格购买之。甲欣然应允,并即交货付款。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与丙之买卖合同无效

法律法规培训记录

2016年法律法规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6年6月30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院医务人员 主讲人:院长黄回春 培训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护士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培训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一)适用主体 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二)授权性规定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三)义务性规定 1、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2、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 3、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医师的告知义务,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4、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6、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7、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师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禁止性规定

法律法规大全

第一部分宪法国家法编 一、宪法及相关法 二、国家机构组织法 三、选举法 四、特别法 五、专门法 六、权益保护法 七、立法及其他 第二部分行政法编 一、内务行政、司法 二、监察、人事 三、民政 四、宗教 五、档案、保密 六、教育 七、科学技术 八、文化、传播 九、医药、卫生 十、工商行政管理 十一、国有资产 十二、物价 十三、交通、通讯 十四、电力、机电 十五、计量、标准 十六、海关 十七、出入境进出口管理 第三部分经济法编 一、公司、企业 二、财政、税收 三、统计、会计、审计 四、金融、证券 五、土地管理、城建工程 六、农林、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七、对外贸易 八、反不当竞争法、反倾销、反补贴 九、法律责任 十、劳动 一、综合

二、合同 三、婚烟、家庭 四、收养、扶养、抚养 五、继承 六、房地产 七、债务 八、名誉权、肖像权 九、知识产权 十、损害赔偿 十一、民事责任 十二、法律适用 第五部分刑法编 一、总类 二、刑事责任的适用 三、刑罚的适用 四、赃款赃物处理 第六部分程序法编 一、总类 二、行政诉讼程序 三、民事诉讼程序 四、海事诉讼程序[1] 编辑本段2011年全新经典汇编版 基本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大全

作者: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第15版 (2011年4月1日) 精装: 712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1071187 条形码: 9787801071187 产品尺寸及重量: 37.4 x 26.8 x 19.2 cm ; 13 Kg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大全(2011年全新经典汇编版)(套装共12册)》主要内容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等。 目录 第一部分宪法国家法编 一、宪法及相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 审批项目用海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物业相关法律法规汇总

二、前期物业管理 (一)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二)签订合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三)接管验收 1、《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 2、《房屋接管验收标准》 (四)质量保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公有住宅售后维修养护管理暂行办法》 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4、《商品住宅实行质量保修保证书和住宅说明书制度的规定》 (五)装修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三、物业管理的日常运作 (一)物业服务企业 1、《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2、《物业服务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3、《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管理办法》(二)业主 1、《物权法》 2、《管理规约》(即《业主公约》) 3、《业主大会规程》 4、《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三)物业管理服务 1、《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 2、《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即33号令) 3、《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级标准》 4、《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标准及评分细则》(四)物业服务收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2、《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3、《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4、《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 (五)公共事业收费 1、《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2、《城市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3、《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六)维修基金 《住宅共用部分共用设备设施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七)法律责任 1、《物业管理条例》 2、《民法》 3、《刑法》 4、《民事诉讼法》

物权法练习题

物权法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甲租住乙的房屋,后邻居丙施工时将沙土堆放在甲租住的房屋门前,给甲的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甲要求丙挪走沙土,丙以甲并非房屋所有人为由不予理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并非该房屋的所有人,应当由房主乙来主张权利 B.甲虽然并非所有人,但是其基于合法占有,可以提起占有之诉 C.甲应当首先要求乙向丙主张权利 D.因为房屋并不在乙的控制之下,所以乙没有义务向丙主张权利 2.下列属于法定动产物权的是( ) A.别除权B.留置权 C.地役权D.国有土地使用权 3.下列物权的保护方法不能以自力救济的方式行使的是( )。 A.排除妨碍请求权B.且确认物权的请求权 C.返还原物请求权D.消除危险请求权 4.下列不属于物权客体的有( )。 A.金星B.专利权C.水D.尸体 5.1991年张某准备出卖自己的房屋。郝某表示愿意购买,双方于1992年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刘某也听说了张某卖房的事,找到张某要求将房子卖给他,并许诺多出1万元。张某碍于刘某是熟人,就另行与刘某订立了合同,并办理了 房屋过户。郝某得知后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如何判决( ) A.房屋归郝某,张某向刘某承担违约责任 B.房屋归刘某,张某向郝某承担违约责任 C.房屋产权登记有误,应重新登记给郝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归( )所有。 A.发现人B.土地使用权人 C.国家D.发现人和土地使用权人 7.王、潘两家同住李村。王家有于王达,潘家有女潘美,两人正在恋爱。两家为子女结婚住房问题议定由潘家出钱,王家出工,在王家已经有的三间平房上加盖上房三间作为新人成亲之用,双方对上房三间的归属未作约定。上房三间盖成后,王达和潘美因性情不合解除恋爱关系。为此,王、潘两家反目成仇,并对房屋所有权属发生争议。根据民法原理,上房三间的所有权应归谁( ) A.王家因附合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潘家所出之钱 B.王家因加工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潘家所出之钱 C.潘家因出钱而取得所有权,但应给王家适当补偿 D.王家和潘家因合作建房而成为房屋的共有人 8.某宾馆为了8月8日的开业庆典,于8月7日向电视台租借一台摄像机。庆典之日,工作人员不慎摔坏撮俾机,宾馆遂决定按原价买下,以抵偿电视台的损失,遂于8月9日通过电话向电视台负责人表明此意,对方表示了同意。8月15日,宾馆依约定向电视台支付了价款。摄像机所有权何时转移( ) A.8月7日B.8月8日 C.8月9日D.8月15日 9.下列哪个属于无主物( )

整理中国所有法律法规大全_法律法规一览表

法律法规一览表 填表人:填表单位:

注:每个依据一张表,如涉及多个法条的需要逐一列出法条名称和法条详情附件3

(一)必读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五百二十八次会议讨论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981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于同日公布)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法(经)发[1991]35号)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九百九十五次会议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1982年4月13日国务院公布) 9、《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1989年6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 (二)参考书目 1、《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刘家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重排本 2、《民事诉讼法原理》江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柴发邦主编法律出版社 1992年版 4、《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柴发邦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5、《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柴发邦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6、《新中国民事程序理论与适用》刘家兴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7年版 7、《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初论》沈达明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物权法司法解释 逐条释义二

《物权法》逐条释义二 第四编担保物权 第十五章一般规定 第一百七十条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 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注释] 本条是对担保物权概念的规定。 担保物权,是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指的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而在债务人或其保证人的特定物上设立的他物权。特别担保方法有人的担保、物上担保、金钱担保三种。对人担保就是保证,金钱担保指的是定金。物上担保,即担保物权。物上担保,即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为履行债务提供担保,不论债务人是否负担其他债务,也不论债务人是否将此担保物让与他人,债权人可以对此担保物优先行使债权清偿的权利。 担保物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它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而设立的从权利,具有附属性。设立担保物权,是为被担保的债权服务的,担保物权的存在,是附随于被担保的物权的,因此被担保的债权是主权利,担保物权是从权利。担保物权以主债权的成立为前提,随主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并随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 (2)担保物权是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才能行使的权利。它具有可期待性或附条件性。在债务人履行了债务,或者履行期跟届满之前,债权人都不得行使担保物权,否则将可能损害债务人的合法利益。 (3)担保物权是以期待的(或附条件的)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为内容的他物权。设立担保物权,目的不在于取得对担保物的使用仅和用益权,而是以担保物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为对象。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据担保物权,处分担保物,取得价金,再从价金中优先受偿。

2020年电大期末考试物权法机考题库

物权法题库 物权法题库 判断题1、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林地的最高承包期限高于草地和耕地(×) 2、我国物权法采取物权法定主义。(√) 3、我国物权变动以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为原则。(√) 4、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乃至地下分别设立。(√) 5、小张工作回家后看到一排种植在土地上的树木,这些树木也是物权的客体。(×) 6、主物与从物的关系以“从随主”为原则。(√) 7、埋藏物属于天然孳息。(×) 8、同一标的物上可以设立两个以上的物权。(×) 9、土地上若已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再设定地役权。(×) 10、一个标的物上仅能存在一个抵押权。(×) 11 先成立的动产抵押权如果未经登记,其效力将落后于后其成立但已经登记的抵押权。(√)12海商法上的海事优先权优先于船舶抵押权。(√) 13买卖不破租赁突破了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则。(√) 14 甲将物借用于乙,被乙的债权人丙认为是乙的财产而扣押,此时甲可以对丙主张所有权。(√) 15抵押权人并无物权请求权。(×) 16留置权以留置权人对于留置物之占有为其成立与存续要件。(√) 17 物权请求权可以类推适用债权的规定。(√) 18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是定限物权的再分类。(√) 19 基于事实行为取得物权称为继受取得,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称为原始取得。(×) 20 物权的排他性与物权公示原则无关。(×)

21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22 登记机构进行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 23 即使根据公示生效主义,在履行公示方法之前,物权也可以发生变动。(×) 24 占有不是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 25 简易交付是一种现实交付。(×) 26 返还请求权也可以作为交付对象。(√) 27 债权让与是物权行为。(×) 28 物权行为可以如下区分:单方物权行为和双方物权行为,不动产物权行为和动产物权行为。(√) 29 土地在物理形式上并非独立物而不可成立物权。(×) 30 所有权制度为私法秩序的根本,所有权人于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对所有物享有完全的支配权。(√) 31 所有权观念和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个人的所有权-社会所有权-个人与社会向调和的所有权。(√) 32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对国家所有权的保护要大于对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的保护(×) 33《物权法》规定的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 34 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包括:所有物的返还请求权、所有物的排除妨害请求权、所有权的妨害预防请求权。(√) 35 动产所有权的转让取得应以交付为准,交付包括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观念交付包括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指示交付。(√) 36 添附是动产所有权产生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不可分离的物或者具有新物性质的物。主要有附合、混合和加工三种形式。(√) 37 占有人经过取得时效取得占有物的所有权必须是善意的。(×) 38 占有时效的中断的原因包括占有人自行中止占有、占有人变为不以所有的意思而占有、占有被侵夺而不能回复,但不包括占有性质的变更。(×)

物权法司法解释(2016)

《物权法》新司法解释3月1日实施这些你必须知道 2016年02月25日 08:37 来源:“长安剑”公众号 原标题:《物权法》新司法解释3月1日实施!关乎你的房和车,这些必须知道! 还有好多亲第一时间转发最高法民一庭庭长程新文的答记者问,可是很多人转完也没发现,最高法开新闻发布会,可不是专为了“小区开放”啊!它披露的事比“小区开放”涉及的人更广! 那这发布会讲的啥?别查了,长安君告诉你: 就是讲3月1日就要开始施行的《物权法》的新司法解释啊!新的司法解释都跟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房、车、买卖纠纷、离婚财产分割……长安君引用了权威的解读,让你最快时间跟上形势: 二手车转让,没登记,也是受让方“腰杆更直”! 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69亿辆,机动车交易也日益频繁,告到法院的纠纷也五花八门。 比如,张三已经把机动车交付给了买受人李四,但双方没有去办理过户登记,而张三还欠王五的钱没还。王五能不能说,用这辆车来抵偿张三的债务呢?这时候,王五和李四,谁对这辆机动车拥有“优先所有权”? 根据新《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转让人转移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所有权,受让人已经支付对价并取得占有,虽未经登记,但转让人的债权人主张其为《物权法》第二十四条所称的“善意第三人”的,不予支持,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且,在物权与债权的关系上,在一物之上既有物权又有债权时,一般而言,物权优先于债权…… 一句话概括就是: 李四的权利优先于王五的权利,即使车的所有权还没改登记,法律优先保护买方的权利! 无论咋登记的,离婚判决房产归谁,就归谁!

当下,很多人离婚都会涉及到财产的分割,房产更是大头。如果法院将夫妻共同房产判给其中的一方,但房产证上仍是两人的名字,这房到底归谁?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在发布会上说:“新《司法解释》规定,在离婚诉讼中,如果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同时判决夫妻共有的房屋归丈夫或妻子一人所有,那么自法院判决生效时起,房屋的所有权就不再属于双方共有,而是归属于丈夫或者妻子一人,即使该房屋仍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 想改房产证名字,该先打哪种官司? 比如张三、李四共同出资购买房屋并约定共有房屋,但因各种原因申请登记在张三名下。后双方生隙,李四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房屋共有权。这时候,李四应该提起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姜强撰文分析,物权法实施后,不少法官和法院认为,李四应先提起行政诉讼撤销该登记,才能确认其共有权。“ 但这种看法、做法,未能全面理解不动产登记的公示效力;也造成当事人诉累,形成行政诉讼不能认定登记错误、民事判决不能确定权属,并因此而循环无解的尴尬局面。” 新《司法解释》第一、二条就是对上述实践问题的回应,具体而言,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争议、不动产登记的基础关系的争议都可纳入民事诉讼。内部关系上,依据真实权利状态确定权利人,而非依据登记确定权利归属。 也就是说,李四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应当受理!如果李四提出他出资买房、以及双方关于共有约定的证据,法院应据此认定李四为共有权人。 只要预告登记了,开发商想“一房两卖”是无效的! 在房产交易中,存在有商品房预售制度,购房者可以就尚未建成的住房进行“预告登记”。 新《司法解释》的第四条规定,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开发商想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其“不发生物权效力”。 也就是说,只要买房人预告登记了,开发商私自把已出售的住房再次出售或者进行抵押,是无效的!

物权法期末复习题材料

《物权法》期末复习题材料 1.甲将收藏的一件明代瓷器出售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后,表示愿以双倍价格购买。甲当即决定买给丙,约定第5天交货,并收取定金若干。乙听说此事,诱甲七岁之子将瓷器从家中取出给她。在瓷器为乙占有期间,该瓷器所有权归谁?(A) A甲B乙 C丙D甲乙共有 2.甲有4匹马要卖掉,便对乙说:“你先牵回去试用一个月,满意的话你就买下,价款5 000元。”乙牵回了4匹马,未付款。设马在试用期生下了一匹小马,该小马应归谁所有?() A甲B乙 C甲和乙D甲或乙 3.下列物权的保护方法不能以自力救济的方式行使的是()。 A排除妨碍请求权B确认物权的请求权 C返还原物请求权D消除危险请求权

4.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后甲发现,向丙追索。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奇石属遗失物,乙应返还给甲 B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所有权 C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D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5.王、潘两家同住李村。王家有子王达,潘家有女潘美,两人正在恋爱。两家为子女结婚住房问题议定由潘家出钱,王家出工,在王家已经有的三间平房上加盖上房三间作为新人成亲之用,双方对上房三间的归属未作约定。上房三间盖成后,王达和潘美因性情不合解除恋爱关系。为此,王、潘两家反目成仇,并对房屋所有权属发生争议。根据民法原理,上房三间的所有权应归谁?() A王家因附合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潘家所出之钱 B王家因加工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潘家所出之钱 C潘家因出钱而取得所有权,但应给王家适当补偿 D王家和潘家因合作建房而成为房屋的共有人 6. 1995年韩玉擎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瓦罐,内有500

[精编]投行法律法规规章大全

投行法律法规规章大 全

特别提示:部分法规已经被废止或者部分内容被取代,为了各方面的使用需要,本法规列表仍然收录,但在目录中予以说明,请谨慎使用。 为了方便使用,特提请您使用网页浏览器所附带的“搜索”、“查找”等功能对本法规列表进行检索。 欢迎补充提供本站没有收录的投行相关文件,并对错漏之处提出指正(请致电邮:shenchunhui@https://www.doczj.com/doc/cb9567141.html,) 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的通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2008年7月10日发行监管函[2008]142号) 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6月30日)、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年6月27日)、关于做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年6月27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6月28日上证上字〔2008〕59号) 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2008年6月24日环办函〔2008〕373号)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06年7月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5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08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关于调整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的规定(中国证监会2008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29号) 关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规定(中国证监会2008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28号)

关于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公告的通知(中国证监会2008年6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27号)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2008年6月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4号)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三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基本情况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2008年5月29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年5月22日财会[2008]7号)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报工作指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2008年5月20日)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一号信息披露业务办理流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2008年5月20日)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二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指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2008年5月20日)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3号(中国证监会2008年5月1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2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执行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5月16日国税发〔2008〕52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选择权业务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2008年5月16日)

最新物权法司法解释(全文)

物权法司法解释 物权法司法解释有两个: 1、《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正式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当中对不动产物权与登记、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善意取得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这部司法解释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目录 1 所有权纠纷 2 物业服务纠纷 所有权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 (2009年3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4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9]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9年3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五月十四日 为正确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依法登记取得或者根据物权法第二章第三节规定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人,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业主。

基于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商品房买卖民事法律行为,已经合法占有建筑物专有部分,但尚未依法办理所有权登记的人,可以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业主。 第二条 建筑区划内符合下列条件的房屋,以及车位、摊位等特定空间,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专有部分: (一)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能够明确区分; (二)具有利用上的独立性,可以排他使用 (三)能够登记成为特定业主所有权的客体。 规划上专属于特定房屋,且建设单位销售时已经根据规划列入该特定房屋买卖合同中的露台等,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专有部分的组成部分。 本条第一款所称房屋,包括整栋建筑物。 第三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共有部分外,建筑区划内的以下部分,也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共有部分: (一)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通道、楼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属设施、设备,避难层、设备层或者设备间等结构部分; (二)其他不属于业主专有部分,也不属于市政公用部分或者其他权利人所有的场所及设施等。 建筑区划内的土地,依法由业主共同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但属于业主专有的整栋建筑物的规划占地或者城镇公共道路、绿地占地除外。 第四条 业主基于对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特定使用功能的合理需要,无偿利用屋顶以及与其专有部分相对应的外墙面等共有部分的,不应认定为侵权。但违反法律、法规、管理规约,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 第五条 建设单位按照配置比例将车位、车库,以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处分给业主的,应当认定其行为符合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有关“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的规定。

《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实施指南及相关法律法规选编(第二版)

《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实施指南与释义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化妆品标识的监督管理,规范化妆品标识的标注,防止质量欺诈,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含分装)、销售的化妆品的标识标注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皮肤、毛发、指趾甲、口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 本规定所称化妆品标识是指用以表示化妆品名称、品质、功效、使用方法、生产和销售者信息等有关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 [释义]本条是有关于化妆品和化妆品标识定义的规定 一、关于化妆品的定义 本次规定的化妆品定义与以往监管工作中的化妆品定义以及国家标准中的定义相比,将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清洁护理用品,以及香皂、浴液、洗手液等清洁产品纳入到化妆品的范畴,对其进行监管。 本条在规定化妆品定义的同时,也概括了化妆品的使用目的和主要作用,具体如下: 1.清洁作用指去除面部、体表、指趾甲、毛发、口唇、口腔、牙齿等的污垢和异味,以达到清洁和消除不良气味的目的。起清洁作用的化妆品包括:卸妆霜(乳、水、啫喱)、磨砂膏、香波、洗面奶、浴液、洗手液、香皂、牙膏和漱口水等。 2.保养作用指对面部、体表、毛发、牙齿等部位进行护理和滋养,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损伤、保持肌肤柔润光滑,使头发顺滑光泽,延缓肌肤衰老等,起保养作用的化妆品,包括:各种润肤膏、霜、乳、局油膏、精华素等。 3.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作用是指美化、修饰面部,体表及毛发、牙齿,或者改善人体气味,散发香气,以达到增强魅力的作用。包括各类彩妆、香水、古龙水、摩丝和喷雾发胶等。仅供艺术、戏剧专用油彩类产品不属于化妆品范畴。 二、关于化妆品标识的定义 化妆品标识是指由生产者提供,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分、质量、所招待的标准、说明产品的用途,使用方法、保存条件和期限等的相关信息。 标识的内容一般包括化妆品名称、品质、功效、使用方法、生产和经营者信息等说明性资料,可以由文字、符号、数字、图案等方式组合而成。 第二章化妆品标识的标注内容 第五条化妆品标识应当真实、准确、科学、合法。

物权法8-11章题库

物权法题库 第8~11章用益物权 一、填空题 1.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之物享有的使用和收益权。用益物权是建立在所有权这个母权之上的一种他物权,是基于所有权的性而产生。 2.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 和的权利。 3.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国家实行自然资源,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这一规定在民法理论上称之为。 5.1996年村民王某承包了村里的一块耕地,2013年王某全家迁入设区市成为非农业户口, 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 6.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 7.物权法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8.物权法规定,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前款所称他人的不动产为,自己的不动产为。 9.物权法规定,地役权自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 10.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11.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以上成员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 府。 二、单项选择题 1.甲乙签订合同,将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于乙,但双方未办理登记。后甲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于善意的第三人丙并登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不得以其设立在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抗丙设立在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B.乙以其设立在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抗丙设立在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C.甲无权流转承包地 D.乙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2.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获得的( )承包经营权,依照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A.耕地 B.林地 C.荒地 D.草地 3.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时设立。 A.村委会通过 B.政府部门批准 C.土地承包合同生效 D.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4.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草地的承包期为()年。 A.30-50 B.30 C.50 D.30-70

2017环境法律法规大全

NO 法律法规大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修正)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 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10修正) 7 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2015) 8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2009) 9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通知(2010)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5) 11 关于拆迁活动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的复函(2010) 12 关于外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2011) 13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的公告(2016) 14 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18 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十一条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2016) 19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2012) 20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2010) 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1996) 22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2003) 23 关于实行强制性环境信息公开的企业范围有关问题的复函(2010) 24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7) 25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2014) 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2015) 27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4) 28 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2004) 29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4) 30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2012) 31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 32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 33 环境保护部关于下放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公告(2013) 34 关于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的函 35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617-2011) 36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37 关于发布《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申请表》等四项《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配套文件的通知 38 关于印发《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及其特征化学污染物释放与转移报告表》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管理计划》的通知 39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汇编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76) 内蒙古自治区高盐水污染防治指导规范(内政办发【2014】38号) (83)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8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6)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18)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16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72)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200)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 -2007) (23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7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79)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28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311)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18) 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0179-2013) (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329)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340)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 (3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