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条鱼的故事

一条鱼的故事

一条鱼的故事

一条鱼的故事

我是一条鱼,一条不大不小的鱼,我的家在大海,在那里我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很开心,身边有亲人陪伴。我是一条鱼,一条独特的鱼,我的记忆不只有七秒,这让我开心又悲伤。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一个池塘,这里的水有点浊,没有海那么大,但这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很新奇,我愉快的在这里游来游去,很快我就对这里熟悉起来。这里的鱼有的很友好,有的一般,有的对我有所想法,因为我是一条年青而又美丽的鱼,我嫌气极了,真的很变态。慢慢的我开始不喜欢这里,我开始怀念在大海的日子,我想回去,但怎么也回不到大海,看着身边的小鱼都游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我羡慕极了,同时也有些焦虑,我知道我是属于大海的,但我竞迷路。

我想回家,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回去,因为我是属于那里的,不管怎样,我一定努力寻找回家的路。

一支铅笔的故事

一支铅笔的故事 我是一支铅笔。有一天,工人叔叔把两片木头,一根铅芯,送上了机器,在天旋地转中,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我醒来,发现自己穿着花衣服,戴着粉红色的帽子,正躺在一个大仓库里。旁边还有许多兄弟姐妹。我们很快就熟悉了,你一句我一句地交谈起来,欢笑声在屋里回荡......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有一天,仓库的门开了,我被装上了车。这辆车在街道上开呀,开呀最后在一家超市前停了下来。我被送进去,放在了柜台上。哇,这里的朋友真多呀!有橡皮妹妹、尺子叔叔、纸伯伯......它们都热情

地跟我打招呼。 一天,一对父母购物时看见了我,便爱不释手,决定把我当作礼物送给儿子。我高高兴兴地和他们走了。我的小主人是一个小男孩儿。他刚看到我时很高兴,在手里玩来玩去,还把我放进了一个小方盒里,当我从盒子里出来时,我的头变得尖尖的,铅芯也吐了出来。小男孩儿用手紧紧握着我,在纸伯伯身上写出了一个个美观端正的字。我和小男孩儿一起上学,一起游戏,乐趣无穷。 可是,几天后,小男孩儿的父母又给他买了一套新文具。它们比我还漂亮。于是,小主人就把饿哦仍进了一个圆圆的笔筒里,再也不理我了。那里有许多

跟我一样的铅笔。它们都没写多少字。大家都在抱怨小男孩儿喜新厌旧,纸伯伯也气得面红耳赤。我一定要改掉小男孩儿浪费东西的坏习惯!想到这里,我从笔筒里跳到了纸伯伯身上,写下了一行字:“我们每支铅笔都是工人叔叔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也是大树的一部分,不让我们工作,就是不尊重工人叔叔的和、劳动,也是浪费宝贵的资源!”小男孩儿看了以后,十分感动,把我们从笔筒里倒出来,重新和我们做起了朋友。

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大全

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大全 【黄世臣边放鸭边读书】 素龙圩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创建人为黄世臣。 黄世臣,字起白,号觉虚,素龙镇上池冈人。世臣家贫嗜学,少年时养鸭为生,在田里放鸭期间,经常手不释卷,边放鸭,边读书。 由于勤奋好学,明万历三十五年,考进“岁贡”,并被委任为江南婺源县县丞。由于政绩显著,以后世臣又先后被提为云南易门县知县、寻摄昆阳州篆、云南通安州知州。 【伤仲永的故事】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

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帮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渐渐才思不济,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铁砚磨穿的典故】 五代时期,桑维翰一心想考取进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与丧同音而没录取,第二次他写《日出扶桑赋》大赞扶桑,结果还没录取。 桑维翰并不知情,他回去后发誓要学富五车,并铸造了一个铁砚,天天抄书不止。有一天铁砚竟然被磨穿了。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桑维翰考中了进士。

关于笔的故事

关于笔的故事 关于笔的故事,要追溯到很远很远以前。 当某一天人类的祖先突然萌生一种写东西或画东西的欲望时,笔也就诞生了。 笔的故事穿插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总与许多东西直接或间接的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 当人类的祖先在岩壁上留下他们的印记的时候,他手中的石器或许可以叫做笔的前身。 当那个叫仓颉的人造字的时候,他手中的刻刀或木棍或许就是笔的雏形。 当那个叫蔡伦的人发明纸张后,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自此就延续了千年,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 于是就有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妙笔生花这个成语,于是就有了王羲之、墨池与>……笔繁衍至今,已不仅仅是毛笔,还有钢笔,圆珠笔等等各式各样的笔,甚至电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笔。 先说毛笔,作为中国古老的书写工具,它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矫若游龙、飘若惊,鸿”的书法珍品,与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 欧洲古老的书写工具是鹅毛笔,由古代埃及人发明。 大概是由于欧洲文字的曲线较多不适合用柔软的毛笔书写吧,毛笔并末像其他的中国古代发明那样传入西方。 鹅毛笔既能蘸墨水,又能较长时间连续书写使用鹅毛笔,用力大

些就可以把字的笔划写得粗些,轻轻用力就可以写得细些。 因为它具有以上优点,所以它在欧洲的历史相当悠久。 但是它容易漏水,用久了笔尖会被磨秃,不便于长期使用。 据说有个叫华特曼的英国人在签合同时,羽毛笔漏水,把合同纸给弄脏了,当他去取新合同时,另一个竞争者把合同抢走了。 他深受刺激,决定要设计一种先进的笔。 他根据植物体内的毛细管输送液体的原理,发明了钢笔。 钢笔具有硬度大的特点,硬度大就便于在纸上书写,横是横,竖是竖,很适合中国人书写。 圆珠笔的发明也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匈牙利人叫比克,是印刷厂的校对员,他发现刚印好的清样含水分多,用钢笔改写会发生模糊现象,他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就用圆管装上油质颜料,把笔尖改成钢珠,这样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就出现了。 圆珠笔又叫原子笔,它具有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书写润滑等特点使它在近几十年风靡世界。 圆珠笔的书写原理是利用球珠与纸张的摩擦力带动球滚动,从而带出笔心内的油墨以达到书写的目的。 圆珠笔基本上分为两类:油性圆珠笔和水性圆珠笔。 油性圆珠笔俗称圆珠笔,笔头钢珠多采用不锈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球珠直径大小决定了字迹的粗细。

关于笔的故事作文

关于笔的故事作文 关于笔的故事,要追溯到很远很远以前。当某一天人类的祖先突然萌生一种写东西或画东西的欲望时,笔也就诞生了。笔的故事穿插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总与许多东西直接或间接的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当人类的祖先在岩壁上留下他们的印记的时候,他手中的石器或许可以叫做笔的前身。当那个叫仓颉的人造字的时候,他手中的刻刀或木棍或许就是笔的雏形。当那个叫蔡伦的人发明纸张后,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自此就延续了千年,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于是就有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妙笔生花这个成语,于是就有了王羲之、墨池与>…… 笔繁衍至今,已不仅仅是毛笔,还有钢笔,圆珠笔等等各式各样的笔,甚至电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笔。先说毛笔,作为中国古老的书写工具,它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矫若游龙、飘若惊,鸿”的书法珍品,与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 欧洲古老的书写工具是鹅毛笔,由古代埃及人发明。大概是由于欧洲文字的曲线较多不适合用柔软的毛笔书写吧,毛笔并末像其他的中国古代发明那样传入西方。鹅毛笔既能蘸墨水,又能较长时间连续书写使用鹅毛笔,用力大些就可以把字的笔划写得粗些,轻轻用力就可以写得细些。因为它具有以上优点,所以它在欧洲的历史相当悠久。但是它容易漏水,用久了笔尖会被磨秃,不便于长期使用。

据说有个叫华特曼的英国人在签合同时,羽毛笔漏水,把合同纸给弄脏了,当他去取新合同时,另一个竞争者把合同抢走了。他深受刺激,决定要设计一种先进的笔。他根据植物体内的毛细管输送液体的原理,发明了钢笔。钢笔具有硬度大的特点,硬度大就便于在纸上书写,横是横,竖是竖,很适合中国人书写。 圆珠笔的发明也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匈牙利人叫比克,是印刷厂的校对员,他发现刚印好的清样含水分多,用钢笔改写会发生模糊现象,他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就用圆管装上油质颜料,把笔尖改成钢珠,这样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就出现了。 圆珠笔又叫原子笔,它具有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书写润滑等特点使它在近几十年风靡世界。圆珠笔的书写原理是利用球珠与纸张的摩擦力带动球滚动,从而带出笔心内的油墨以达到书写的目的。 圆珠笔基本上分为两类:油性圆珠笔和水性圆珠笔。油性圆珠笔俗称圆珠笔,笔头钢珠多采用不锈钢或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球珠直径大小决定了字迹的粗细。常见球珠多为1mm,0。7mm和0。5mm三种。水性圆珠笔又称宝珠笔或走珠笔。宝珠笔兼有钢笔和油性圆珠笔的特点,书写润滑流畅、线条均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书写工具。 好了,笔的故事发展到今天,它还没有个尽头呢。

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120个国学经典故事(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 √1、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树欲止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60228)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智慧小语】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意思是说: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3、母熊护子(160228)

书法的故事 纸张发明前,汉代用什么写字的

书法的故事纸张发明前,汉代用什么写字的? 书法的故事 西汉的竹木简、帛书由篆书向隶书的过渡竹木简特点及代表作西汉流沙坠简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主要用竹、木或帛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竹木简是指西汉时期人们写在竹片、木板上的墨迹文字,狭长的竹片、木片叫做“简”。如1949 年前出土的流散国外的《流沙坠简》、1972 年至1976 年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居延汉简》等。这些竹木简牍书法直接继承了秦隶的传统,写得浑厚质朴,而又仪态万千,既有篆书圆融流动的笔意,也有“八分”(隶书)的波磔与行草书的连笔,结体呈横势扁方,也可以看到楷书的源头。西汉居延汉简 西汉居延汉简 帛书特点及代表作西汉居延汉简局部帛书是指写在帛上的墨迹。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是良好的书写材料。1942 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楚帛书,又称“楚缯书”,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帛书。1973 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帛书。帛书原藏在一个长方形漆奁里,多数折叠成长方形,有的卷在作轴的木板上。帛书上不仅有墨书文字,有的还有彩绘的图画。马王堆帛书经拼缀复原,共28件,12 万余言,洋洋大观,大致可分六大类:

1. 六艺类,有《周易》《表服图》《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等; 2. 诸子类,有《老子》(甲本)、《黄帝书》《老子》(乙本)、《九主图》等; 3. 刑法类,有《刑德》甲、乙、丙三种; 4. 数术类,有《五星占》《天文气象占》《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相马经》等; 5. 方技类,有《五十二病方》《胎产书》《养生方》《杂疗方》《导引图》等; 6. 地图类,有《长沙国南部图》《驻军图》等。如果编纂排列上架,堪称一座南方图书宝库,现代人见后无不惊叹倾服。西汉居延汉简局部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评析说,从书法艺术上看,《老子》甲本、《老子》乙本最有代表性。《老子》甲本,字形大小参差有致,结字或长或扁,舒展自如,纵有行而不呆板,横无列而不紊乱,疏朗灵活,气韵连贯,古隶从一开始就孕育着草隶的胎息,因为篆变隶就是沿着“草化”、“简化”,更加抽象化的轨道前进的。西汉检封《老子》乙本则以方整为法,横式为主,刻意求工,点画均匀,行笔规矩,有意追求俊秀,顺势荡出波磔,这又是一条由古隶向“八分”(隶书)、楷书延伸的康庄大道的起点和标记。如果说《老子》甲本是古隶中的草隶,那么《老子》乙本就是古隶中的楷书而近“八分”,前者越来越草,后者越来越工,汉以后整个中国书法史,就是沿着这样两条“平行线”并行发展的。马王堆帛书,可以说是一部汉代书法大观。现代书家如能从中

有关一文钱的经典民间故事

有关一文钱的经典民间故事 一文钱的故事看相算命宁波城南有座天封塔,清道光末年,一个叫朱大发的小贩常在那儿卖烧饼。 这朱大发名字虽然叫大发,可活到三十多岁连一笔小财都没发过。 朱大发人穷志短,越穷越抠门,平时把一文钱看得比磨盘还大。 这天,朱大发和朋友刘二毛一起去城隍庙赶集,半路上碰见刘二毛的侄子刘俊,刘俊正想去集上买点笔墨纸砚,于是三个人便结伴而行。 来到城隍庙,远远瞅见庙门口围着一大圈人。 朱大发他们挤进去一瞧,只见里头坐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身旁有块木牌,上面写着:看相算命,一吊钱一卦。 “孙半仙!刘二毛脱口而出。 朱大发也想起来了:常听人讲,城隍庙门口来了个孙半仙,看相算命一說一个准。 三人决定让孙半仙算上一算。 首先轮到的是刘二毛。 孙半仙给他相了相面,立刻笑道:“你府上要添个大胖小子!刘二毛的老婆已怀了六个月身孕,听了这话乐得嘴都合不拢,高高兴兴付了卦钱。 接着轮到刘俊。 孙半仙仔细观察他的面相,又问过生辰八字,然后掐着手指算起

来。 片刻之后,孙半仙满脸堆笑,冲刘俊拱手道:“恭喜恭喜,少则一二载,多则四五年,小官人必定科场得意!刘俊听得心花怒放,许愿說:“若果真如此,小生一定重礼相谢!孙半仙拍着胸脯保证道:“如果在下看走了眼,小官人只管来砸这算命摊!刘俊乐滋滋摸出一吊钱,双手捧给孙半仙。 最后轮到朱大发,孙半仙同样给他相了面,并问过生辰八字。 随后,孙半仙闭上眼睛,开始认真掐算。 过了好一会,孙半仙突然站起来,拍着手說:“这位仁兄的命相更了不得,若干年后要发财当大官!一旁的刘俊和刘二毛连连惊呼,对朱大发羡慕不已。 朱大发却撇撇嘴,半信半疑地问:“我一个卖烧饼的,还能发财当大官?孙半仙吃了一惊,凑近朱大发仔细瞧了瞧。 朱大发被瞧得心里直发毛。 好一番端详后,孙半仙又问:“你是不是在天封塔下卖烧饼?怪不得看着眼熟,原来是你!孙半仙自言自语道,“你脸上贴了块大膏药,刚才没认出来。 朱大发嗫嚅着问:“半仙是不是要改口,說我命里发不了财,当不了官?孙半仙连连摆手,斩钉截铁地說:“没算错,你命里有财运,也有官运!不过你虽然会发财、会当大官,但最后要死在一文钱上,而且死得很惨!听了这番倒霉话,朱大发马上瞪起三角眼骂道:“什么狗屁半

中国文房四宝介绍

“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啊,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传统毛笔制作时讲究精、纯、美。“精”指的是毛笔制作中拣、浸、拨、梳、结、配、择、装等72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纯”则指选料严格细腻,从“千万毛中选一毫”;“美”则是说指形、色及配合的毛杆、刻书、装潢等高度统一。 笔毫的形制是为书写,绘画的需要而改进的。古人以竹笋式笔毫为我国传统品类,属于短锋羊毫,形如尖笋,落纸凝重厚实。此外,兰花式笔毫也是我国传统毛笔品类之一,笔头圆润,洁白纯净娇柔,似含苞欲放之玉兰,给人以秀美之感,赏心悦目。好的毛笔笔头饱满浓厚,吐墨均匀;是笔锋锐尖不开叉,利于钩捺。挥毫时圆转如意挥扫自如;健劲耐用,不脱散败,尽显书者笔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毛笔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使毛笔日益完善和精美。毛笔也就不仅充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逐渐也成为收藏,鉴赏的珍玩。 古人常以珍宝珠玉精致毛笔笔管。清乾隆年间,唐秉钧在《文房肆考图说》中说:“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古代工匠在周不盈寸的毛笔管上,巧妙的描绘,镌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足以表现工艺的独特高超。 故宫收藏的明代黑漆,彩漆描金云龙,龙凤管笔就是一例。这些毛笔管,笔套均髹黑漆为地,用彩漆描绘山海去龙戏珠纹,大海波涛汹涌,山石耸立其间,浪击山石,惊涛四起,寥寥数笔,勾画出一派海阔天高的意境,衬托出苍龙凌空飞舞,在云中腾越戏珠,气势磅礴。笔头毛色光润,浑圆壮实,葫芦式锋尖锥状,美观挺拔。笔身上彩漆描绘精细,色彩明丽和谐,画面构图主次分明,布局严谨。笔管和笔套镶金扣,富丽华贵之感呼之欲出,可以说是是传世文房四宝中的珍品。 人们在形容漆黑一片时常说“黑如点墨”,作为中国古代不可或缺的书写用品,浓重的墨黑色早已渗入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中,翻开发黄的书卷,只闻得淡淡墨香浸染。 名墨历来倍受文人、书法绘画家们的喜爱,自宋以后,名墨逐渐成为文人书案上必不可少的陈设。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的诗句,正是墨重要性的真实写照。到了嘉靖万历时期,墨的装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已达到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制作精良的墨多用墨漆描金匣储存,也有用金丝楠木,造型精巧,保存和携带安全方便。更有文人喜欢木制手卷盒,表面用锦缎装裱,一边连接小幅书画,一小方墨盒也倍显精巧而别致。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御咏西湖十景十色墨”,色彩各异,墨的形式富于变化,一面为阴文楷书填金,一面浮起诗中所咏西湖十景图画。“曲院风荷”、“花港观鱼”、“苏堤闻莺”、“断桥残雪”。美丽多姿的奇景和厚重浓郁的墨汁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其实,从唐、宋的绘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墨色颜料的精美与华丽。五代著名画家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画面前后分作5段,用浓笔重彩的艺术手法,把南唐富丽堂皇的夜生活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色彩柔和艳丽,人物传神,更显出色彩的美妙。这些再现在纸绢上的墨迹,历经了上千年历史沧桑仍然保持着夺目的光彩。

铅笔的故事

铅笔的故事 你好: 今天我给你们讲铅笔的故事。我们生活在城里的人,都喜欢大自然,一看到大自然就赞叹、敬畏,觉得大自然真美,真厉害。对于咱们自己身边的生活,却觉得平淡无奇,索然无味。 但其实大自然没什么新奇的,500年前是这个样子,5000年前是这个样子,也许5万年前也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人类社会,它有许多精彩、神奇的地方,只是你没发现而已。不信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拿我们身边一支简单的铅笔来说吧。 神奇的铅笔 你看它挺简单的,一根木杆里面有个笔芯,上面有个铁圈,捆着一块橡皮。这么一支简单的铅笔,它的故事可多,可神奇了。 首先,它的原料就非常复杂。这个木杆不是普通的木杆,它是专门用一种叫做雪松木的木材做的。它上面的油漆不是一层,而是6层,这漆是蓖麻油做的,深究起来,它还不仅仅是蓖麻油,它里面还有很多复杂的元素,我也说不清楚。 这笔芯里的石墨,还要加上黏土和石蜡,再往细,我也说不清楚了;你看上面那铁圈,据说是用黄铜做的,今天的技术是不是还用黄铜,我也不知道;还有那橡皮,它是红色的,红色的颜料,据说是硫化镉,为什么要用硫化镉来做?我也不知道。 不管怎样,它的原料非常复杂,它的产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

再有就是它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细细地深究下去,一支铅笔的生产规模,你说有多大?有多少人曾经参与生产一支铅笔?10人,100人,1000人?都不对,是成千上万的人。 你想想看,要生产木杆就要锯树,要锯树就要有钢铁,要有钢铁就得炼钢,要炼钢就得挖矿,要挖矿工人就得吃饭。工人不仅要吃饭,还得喝咖啡,要喝咖啡,咖啡得航运,要航运就得有人造船,船只要远航得先发明一个精确的时钟。这涉及多少人?这涉及成千上万人一代一代的努力。 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神话 一支铅笔如此神奇,它到底有几个意思?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怎么样才能造一支铅笔,这些知识从来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大脑里面。没有单个人知道怎么做铅笔,但是这支铅笔却做出来了。这是它神奇的第一个地方。 每一个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上的事情。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铅笔是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铅笔,但是他们的努力,却使得铅笔能够自动自觉地生产出来了。 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互相不理解,有时候互相看不起,有时候互相敌视,甚至可能互相打过仗。但这没关系,他们能

笔墨纸砚的故事

笔墨纸砚的故事 你一定听到过“文房四宝”这个词,但你知道“文房四宝”到底指的是什么吗?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专指文人书房而言,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文房四宝”吧。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制成后人所称“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他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的百姓,使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 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便会举行盛大的

纪念活动。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等民俗活动一直沿续着。 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是指笔头尖端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体现锋颖的长短。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现在,湖笔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徽墨?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 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它是书画家的至爱。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历代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十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各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概不外传。

文房四宝简介

文房四宝简介 1. 湖笔简介 “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取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实天地之伟器也。”(古今图书集成) 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的湖笔,是毛笔大家族中的佼佼者。它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因善琏旧属湖州府,故称“湖笔”。善琏湖笔相传为秦代大将蒙恬所创,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至秦以来,善琏人的制笔技艺世代相传,全镇几乎家家出笔工,被世人誉为“笔都”。史书曾载:湖州出名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 湖笔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料到成笔,一般需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装套、择笔、刻字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其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羊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个品种。羊毫是选优质山羊毛精制而成,它的性能柔而健。笔尖有一段透明发亮的锋颖,锋颖越长,质量越好。这段锋颖在书写时能蘸墨而不滴,抱拢不散不开叉。兼毫是羊毫与兔毫或狼毫等其他毫料配制的笔,具有刚柔相济的特色。硬毫有山兔毛为原料制的紫毫笔,用东北优质黄鼠狼尾毛制成的狼毫笔,其他还有猪鬃笔等。千百年来,经笔工精心研究,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湖笔“尖、齐、圆、健”四大特色,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珍爱,与徽墨、宣纸、端砚并誉为“文房四宝”。 湖笔之所以成为名笔,与历代书画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湖州古代文人荟萃,高士云集。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等先后在湖州参政为官;本籍赵松雪、王蒙、吴昌硕、俞樾、沈尹默等均为一代书画大师。他们雅好湖笔,且常与笔工探求制笔之法,为湖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智永更与湖笔有不解之缘。他在蒙公祠旁永欣寺一住三十年,一边与笔工切磋制笔技艺,一边孜孜不倦地临池习书,一生用败坏的笔达一大筐,被埋在镇南的“晓园”,并亲笔题“退笔冢”三字。 湖笔的发展至元代为最盛。冯应科、陆文宝为当时杰出制笔大师(其中陆专制“御笔”)。他们所制的笔,“其中绳勾,中勾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妙笔。”冯应科的笔、赵孟兆的书、钱舜举的画当时被誉为“吴兴三绝”。至明末清初,善琏湖笔的技艺逐渐外传,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善琏人在各地开的著名笔店有:北京“戴月轩”、“贺连清”、“李玉田”、上海“杨振华”、“李鼎和”、“周虎城”、“茅春堂”,苏州“贝松泉”等。 2. 徽墨 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雅爱书法绘事,将召奚廷担任墨务官,井赐给“国姓”的奖励。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时,随着制里亚的繁荣,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黟县的张遇、黄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十到十一世纪制墨业的著名人物。张遇是油烟墨的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其“龙香剂”为历代收藏家追来的瑰宝;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黑,名为漆烟,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吴磁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曾得宋孝宗犒赏缗线二万的奖励。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后,苏东坡写下“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他。 宋善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歙州更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遂统一定称为徽墨。“徽墨”之名逐渐形成,相沿至今。 到明代,经受万元朝贵族严重摧残的制墨业重新复苏;制墨工人激增,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的风气。特别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使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竟达一百二十多家。嘉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中期的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继兴起、各树一帜的代表人物。这时期的制墨特点是“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不仅质量精良,而巨墨谱的图式、墨模的雕刻,也各尽其美,达

中国文房四宝故事

中国文房四宝故事 ·砚的称谓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已很久远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的砚台和砚石,那么,它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 一曰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二曰万石君。宋朝苏轼作《万石君罗文传》,以他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 三曰瓦砚,亦称砚瓦,俗称瓦头砚。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就是陶砚。澄泥砚是陶砚的进步。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讲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象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谓:

"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四曰陶泓。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陶泓指的也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既是称石砚有些地方也叫砚瓦。 五曰砚台,把砚称为砚台,可以说是对砚的一种通称。唐朝司空图的诗句:"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六曰石友。过去的人都把书斋和客座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砚被称为石友。宋朝王炎有诗云:"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的是纸。石友指的就是砚。 七曰砚田。宋朝戴复古有句诗叫“以文为业砚为田"讲的就是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宋朝苏轼诗:"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八曰砚池。有种凹形砚称作砚池。晋傅玄《砚赋》云:"芦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也指砚端的蓄水池。 九曰砚山。依石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叫做砚山。明高谦《遵遵生八戕》谓:"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清人

笔墨纸砚介绍

笔墨纸砚介绍 1、羊毫:毛笔的一种,用山羊毛制作,属大众化用品。羊毫性均柔软,笔头肥厚滋润,适宜书写行书。 2、狼毫:毛笔的一种,用黄鼠狼(鼬鼠)毛制成。特点是润滑而富有弹性,宜书宜画,以画为主。 3、紫毫笔:毛笔的一种。用紫色兔毛制成的笔,故名。亦名“紫毫笔”、“紫霜毫”。特点是软而圆健,若兼花白,则坚强劲利。 4、鼠须笔:毛笔的一种。是用家鼠鬓须制成,笔行纯净顺扰、尖锋,写出的字体以柔带刚。 5、猪鬃笔:毛笔的一种。用纯猪鬃为料制成笔头,有白色的和黑色的,还有麻色的猪鬃,其特点是健、硬、挺拔、单根独立、不拢抱,笔头呈散型。 6、兼毫笔:毛笔的一种。用几种细毛混合在一起制成的毛笔通常称兼毫笔。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刚或柔,或刚柔适中,且价廉工省,此皆其优点。 7、石墨:书画染料的一种。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著另外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它的用途包括制造铅笔芯和润滑剂。 8、松烟墨:书画染料的一种。采用砍伐松枝,烧烟、筛烟、熔胶、杵捣、锤炼等研试而成,工序较为复杂,其特点是浓墨无光,质细易磨。 9、商品墨:书画染料的一种。这类墨在墨的产量中占有大部分,是制造用以公开出售,供一般人书写使用的。 10、珍藏墨:这类墨缺少实用价值,因其选料的精美、制作的工细以及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成为好事者和收藏家竞趋的品类。 11、雅玩墨:书画染料的一种。这类墨多由雅好此尚的文人、官吏向墨家定制,署上制者名款、诗词、斋室名、书画图案等,作为自用或馈赠之用,选料做工,都比较精致,一直为收藏家所珍爱。 12、贡御墨:书画染料的一种。清代御墨始于康熙年间,御书处所制御墨远逊于徽墨,但御墨中有徽州墨家承制的,则不可同日而语。 13、礼品墨:书画染料的一种。为祝贺人家生日、婚礼及幼童开蒙之类喜庆之事的馈赠礼品。这一类墨大多有精美的装懂,施以漱金,如“寿屏墨”、“百子图”等,但这一类墨在选烟用料上并不很讲究,只讲求外表的华贵与精致,故其实用价值、质量一般逊于其他类墨。 14、草纸:中国最早的书写纸。又名黄纸板或马粪纸。现在它主要用于商品的包装,制纸盒和书箱帐册的封面衬里。 15、宣纸:我国书法、绘画的名纸。是用檀树树皮和少量的稻草浆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成的书画用纸,生宣纸适宜于写意画和书法,由它加工制成的熟宣纸适宜于工笔画色白柔韧,经久不变,不易虫蛀。 16、钙朔纸:外观上于纸张很接近,能耐水浸、不吸湿、不易燃烧,具有较高的耐破度和抗撕裂度,生产成本低。 17、牛皮纸: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黄色,用途很广,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 18、端砚: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故名端砚。是古代中国最有名的砚。 19、歙砚: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古歙州(今安徽、江西一带),故名。

铅笔的故事

“我们会因为缺乏好奇而毁灭,而不会因为期望奇迹而毁灭。” -----名人名言 铅笔的故事 我,铅笔,尽管看起来平平凡凡,但是也值得你探索和敬畏,我会证明给你看的。事实上,如果你能理解我的心——唉,这对不管什么人来说,恐怕都是过高的要求——如果你能认识到我所蕴涵的那些不可思议之处,你就会愿意努力维护人们正在不幸地丧失的自由。我可以教给你们一些深刻的教训。而且我教给你的教训,要比汽车、飞机或者是洗碗机还要深刻——这恰恰是因为,我看起来是这么地简单。 简单?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个人能了解我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这听起来实在有点荒唐,是不是?尤其是当我们得知,在美国,每年要生产15亿支我,就更荒唐了。 把我拿起来仔细端详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没有多少东西——也就是些木头,漆,印制的标签,石墨,一丁点金属,还有一块橡皮。 数不清的前身 你不能把你的家族追溯到很遥远的时代,同样,我也不大可能叫得出我的所有前身的名字,并对其作出解释。不过,我想尽可能地列出来,让你对我的背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好有个认识。 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再想想制造看法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开采矿石,冶炼钢铁,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动机;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伐木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物。哎呀,忘了说了,在伐木工喝的每杯咖啡背后,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劳作! 圆木被装船运输到加利福尼亚的圣莱安德罗。你能想象得出制造平板大卡车、铁轨、火车头的那些人,和那些修筑和安装送我到那里的整个交通体系的人们吗?这无数的人,也都是我的前身。 想想圣莱安德罗的木材加工厂。雪松圆木被切割成铅笔那么长的薄板条,只有1/4英寸厚。要在烘干炉内将这些板条烘干,然而,涂上颜色,就像妇女们往脸上涂脂抹粉一个道理。人们喜欢我看起来漂漂亮亮的,不喜欢我煞白的模样。板条上蜡,然后再烘干。制造颜料,烘干需要的热量,照明,电力,传动带,电动机,一家工厂所需要的一切设备,等等,所有这一切需要多少技能? 工厂里的清洁工也算我的前身吗?不错,还应该包括那些向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的电站大坝浇铸水泥的人!因为,正是这些发电站向工厂供应了电力。 不要忘了那些或早或晚在薄板条穿州越县的运输过程中——每车装60吨——出了一份力的人们。 现在,到了铅笔制造厂——这样的工厂在机械设备和厂房建筑上要投入400万美元,这一切资本,都是我的生身父母们通过省吃俭用才积累下来的。一台很复杂的机器在每根板条上开出八条细槽,之后,再由一台机器在另外的板条上铺设笔芯,用胶水粘住,然后,放到其他的板条上面——可以说,做成了一块笔芯

120个国学经典小故事(小学生必读)

国学经典故事 √1、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树欲止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智慧小语】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意思是说: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3、母熊护子 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经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中小熊,所以至死也忍痛抱紧大石不放。 【智慧小语】动物界中的母与子,无论生死都相互眷恋,它们的慈爱与孝义都到了极处。人类为了贪欲捕杀动物,天下没有比这更狠心的了! √4、舜的故事 《史记》中记载,舜的父亲是个瞎子,生母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父亲喜欢后妻的儿子,总想杀死舜,遇到小过失就要严厉惩罚他。但舜却孝敬父母、友爱弟弟,从来没有松懈怠慢。舜非常聪明,他们想杀死舜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但有事情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总在旁边恭候着。 有一次,舜爬到粮仓顶上去涂泥巴,父亲就在下面放火焚烧粮仓,但舜借助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从粮仓上跳下来逃走了。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凿出一条通往别处的暗道。挖井挖到深处时,父亲和弟弟一起往井里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从暗道逃开了。他们本以为舜必死无疑,但后来看到舜还活着时,就假惺惺地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们特别想你啊……”他们经常想方设法害舜,

中国的文房四宝

中国的文房四宝 09汉语言文学2班 龚胜平 200942302206 在我的家乡安徽宣城,浓郁的徽文化底蕴使得大多文人骚客都喜欢舞文弄墨,这其间少不了的便是文明中外的“文房四宝”。以下便简略介绍下我国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这块奇葩,谈谈她们的历史和收藏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文房之名,则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 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下面为文房四宝各自的来历: 笔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 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在古时候笔也有很多名字,如: 玉管“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隋·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翠管“玉窗抛翠管,清袖掩银鸾。”(唐·李远《观廉女真葬》) 银管“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元·袁桷《薛涛笺》) 象管“象管细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筠管“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唐·韩偓《安贫》) 斑管“轻轻斑管书心事,细摺银笺写恨词。”(元·白仁甫《阳春曲题情》)毫管“云涛触风望,毫管和烟搦。聊记梦中游,留之问禅客。”(唐·陆龟蒙《纪梦游甘露寺》) 寸管“本经史而为词章,盍展长才与寸管。”(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 毫“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宋·王安石《题中书壁》)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三篇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三篇 【猴子现巧遭祸】 一群猴子住在江边的一座山上。这座山飞瀑流泉,树木繁茂,风景十分秀丽。每年春天过后,满山遍野都长着野果。说不清是什么年月,一群猴子来到这山上安家落户,从此以后,一直过着不愁温饱、悠然自得的生活。 有一天,吴王带着随从乘船在江上游玩,当他在江两岸的奇山异峰中发觉这风景秀丽的猴山时,感到异常兴奋。吴王令随从在猴山足下的江边泊船,带领他们下船登山。 山上的猴子们往日的平和与宁静,突然被这么多上山来的人打破了。猴们面面相觑,它们吓得惊慌失措四下逃走,躲进荆棘深处不敢出来。 有一只猴却与众不同,它从容自得地停留在原地,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手舞足蹈,满不在乎地在吴王面前卖弄着它的灵巧。吴王拉开弓,用箭射它,这只猴子并不可怕,吴王射过去的箭都被它敏捷地抓住了。吴王有些气恼,便命令随从们一起去追射这只猴子。面对这么多人射过去的箭,猴子难以招架,当即被乱箭射死。 吴王回头对他的随从们说:“这个猴子,倚仗自己的灵巧,不顾场合地卖弄自己,以至于就这样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可悲。你们都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要恃才傲物,在人前显示和卖弄自己的一点雕虫小技。” 智慧的人知道藏而不露;有了一点点本领就喜爱卖弄的人是愚蠢的。他们不是弄巧成拙被人笑话,就是最终落个失败的下场。 【神童的不幸】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 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 什么模样。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 他父亲感到十分惊奇,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 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 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 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喧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 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赶忙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 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 的地位也随着提升了许多。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 拿钱关心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 访问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寻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 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慢慢才思不济,久而久之,因为只一味靠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 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灭,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 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是不行的,不 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乐不思蜀的故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