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全国院前急救机构基本情况及信息上报

2019年全国院前急救机构基本情况及信息上报

2019年全国院前急救机构基本情况及信息上报
2019年全国院前急救机构基本情况及信息上报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全国院前急救机构基本情况及信息上报

2019 年全国院前急救机构基本情况及信息上报现状调查表省

级行政区划地市县一.机构基本情况 1.机构全称 2. 机构代

码 3.正式成立日期 4.启用 120 日期 5.建筑总面积(M2 ) 6.

机构性质独立□ 挂靠□ 7.财政拨款全额□ 差额□ 8.建设

投入(万元) 9.后期追加(万元) 10.详细地址 (含邮编/网址) 11.

现从业者总数(人) 12.现急救车总数(辆) 行政专职普通型

医生兼职监护型护士其它指挥型司机编制内负压

型后勤编制外其它类型车辆 13.上级主管单位 14.指挥调

度职能有□ 无□ 调度席(个) 15.下辖急救站(个) 16.网络

医院(家) 17.年接警电话(个) 18.年出诊量(车次) 19.年接诊量

(人次) 20.年应急救援(次) 21.目标定位功能报警电话定位:有□ 无□ 急救车辆定位:

有□ 无□ 二.应急运作模式 1.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是否向本级

人民政府提出成立临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是□,否□(选否,跳过

2.问) 2.应急指挥部成立条件:

自然灾害事件□ 事故灾难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

全事件□ 普通病例□ 危重病例□ 其它□ 3.是否成立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管理部门,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本区

域、或本系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协调、管理工作?

是□,否□ 4.是否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

1 / 9

是□,否□ 5.贵单位是否建立较完善的预警系统?是□,否□ 6.是否针对在区域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等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有特殊的预警系统?是□,否□ 7.发生突发事件时贵单位/机构是否成立应急指挥协调中心?是□,否□(选否,跳过此问)指挥者是谁?单位/机构法人□ 院长□ 急救中心主任□ 急诊科主任□ 其他_______ 8.发生突发事件时灾情现场是否有最高医疗救援指挥者?是□,否□(选否,跳过此问)指挥者是谁?急救中心主任□ 急诊科主任□ 现场负责医生□ 现场护士□ 其他_______ 9.是否有物资调用管理负责人(也可兼职)?是□,否□(选否,跳过此问)调度职能有哪些:

急救车辆调度□ 急救人员调度□ 急救药械调度□ 防护设施调度□ 应急物资调度□ 其他________ 10.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措施有哪些?(可多选)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 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 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 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应急信息□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 划定控制区域□ 灾情/疫情控制措施□ 制订卫生应急技术标准和规范□ 及时、准确、实时信息发布□ 流动人口管理□ 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调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 维护事发地区卫生医疗稳定□ 其他________

---------------------------------------------------------------最新资料推荐------------------------------------------------------ 三、院前急救信息上报流程 1.贵单位对院前急救信息是否上报?是□ 否□ (若选是,回答下列问题;选否,跳过第三节)2.是否有院前急救信息上报责任人或上报部门?是□ 否□(选是,回答下个问题,选否则该问题结束)上报人员为:

现场医生□ 现场护士□ 其他专人________ 3.院前急救信息上报的条件、分级、时限:

上报条件病例□ 危症病例□ 重症病例□ 急诊病例□ 非急诊病例□ 其他___自然灾害事件□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 海洋灾害□ 水旱灾害□ 生物灾害□ 森林灾害□ 其他____事故灾难事件□生产安全事件□交通运输事件□公共设施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生态破坏事件□其他_____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食品安全事件□ 职业危害事件□ 其他_______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其他_____上报分级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上报时限实时同步□ 每小时报□ 日报□ 周报□ 月报□ 实时同步□ 每小时报□ 日报□ 周报□ 月报□ 实时同步□ 每小时报□ 日报□ 周报□ 月报□ 实时同步□ 每小时报□ 日报□ 周报□ 月报□ 实时同步□ 每小时报□ 日报□ 周报□ 月报□ 4.上报内容:

3 / 9

(可多选) 事发伤员区域□ 出诊时间□ 到达时间□ 处置时间□ 伤病人数□ 死亡人数□ 病情分级□ 诊断□ 处置□ 转归去向□ 救治医院□ 救治医生□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报对象:

(即报告至上级的单位/部门/人员) 上级医师□ 科室主任□ 医院医务部□ 分管院长□ 属地卫生局□ 省级卫计委□ 当地政府应急办□ 其它________ 6.阶段报告:是否采用多次分阶段的上报方式?(如首次报、进展报、结案报)是□,否□ 7.是否建立了明确的上报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上报流程等具体文件?是□,否□ (选择是,则需随同此表、递交上述相关现有文件的复印件或扫描件;选择否,则需提供贵单位全新拟定的未来的上报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上报流程等草案文件递交) 8.是否开展院前急救信息上报质量监督检查,对上报信息进行管理(如审核、修订、补报、查重等)?是□,否□ 9.是否建立异常信息(即上报信息与现实情况不符、瞒报、漏报、迟报、谎报等情况)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是□,否□ 10.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发现报告质量主要问题(可多选):________① 漏报□ ② 迟报□ ③ 报告信息不准确□ ④ 其他________。

11.贵单位是否有定期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救治伤病员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常见突发事件及伤病的救治情况,便于及时提出改进方案、以及选择最佳处置方案)是□,

---------------------------------------------------------------最新资料推荐------------------------------------------------------ 否□ 12.是否具有相关数据分析的统计标准、常用指标、计算公式?是□,否□ 四、网络直报情况 1.上报形式:

书面□ 电话□ 传真□ 网络□ 其它_____(如为网络上报,请回答以下问题)2.上报平台:

是否有比较完整的网络直报平台?是□,否□ 3.是否建立针对网络直报的具体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文件?是□,否□ 4.贵单位院前信息网络直报平台采用______接入 Internet。

5.是否具有虚拟专网(VPN)和拨号链路?是□,否□

6.各级网络直报管理部门是否负责为卫生行政部门、和本单位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机构)开设帐号,做好网络直报信息管理等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是□,否□

7.网络直报平台是否拥有独立服务器?是□,否□

8.网络直报平台下是否具有子系统?是□,否□ 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该系统是否对用户帐号、权限管理以及地区编码、医疗机构编码等关键信息进行正确设置、有效管理?是□,否□ 10.是否对用户权限进行分配?是□,否□ 如何分配?。

11.救护车是否装有车载子系统?

5 / 9

是□,否□ 12.是否建立接诊专家电脑工作站?是□,否□ 13.是否建立智能移动监护远程诊断?是□,否□ 14.是否与院内病历系统联动?是□,否□ 15.是否与传染病上报系统联动?是□,否□ 16.是否与其他大型网站合作?是□,否□ 17.是否设立网络直报系统质量管理监督?是□,否□ 18.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是否每日(包括法定节假日)对直报系统报告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以及重卡等信息内容的检查?是□,否□ 19.是否具有相关数据表的导出?是□,否□ 20.是否有相关数据分析图形化输出?是□,否□ 21.是否根据工作需要分享或获取毗邻急救机构或其他单位上报、监测信息?是□,否□ 22.同时,是否有相关信息保密制度?是□,否□ 23.是否自动对接手机短信和邮件发送?是□,否□ 24.是否有各项填报提示?是□,否□ 25.是否有信息催报功能?是□,否□ 26.给贵单位设计网络直报系统的软件公司(部门/厂商)全称是:

27.本单位从事院前急救应急信息上报管理人员总数【】人;其中专职【】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公共卫生专业【】人。

28.该岗位人员工作最长年限【】年;最短【】年;平均

---------------------------------------------------------------最新资料推荐------------------------------------------------------ 在岗【】年。

29.该岗位人员 2019 年接受各类培训次数【】次。

五、调查表填报事项(以下内容请书写清晰便于辨认,座机需含区号):

1.单位法人(签字):

5.填表人签字:

2.填表单位(盖章):

6.填表人手机:

3.单位分管领导座机:

7.填表人邮箱:

4.填表人职称:

8.填表日期:

年月日附:

填表说明 1、本次调查对象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 3 号)中规定的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

2、机构全称须和填表单位(盖章)保持一致。

3、表内不能有空格,如无相应内容,则请打横线表示。

4、第 3 项建筑总面积指院前医疗急救场地所占地范围,包括指

7 / 9

挥调度、急救车停放、应急物资储备等院前急救机构建筑所占总面积。

5、第 8 项建设投入填写初期投入款数;第 9 项后期追加填写随后各年份额外投入款数的总和;具体金额请精确到百分位(小数点后两位)。

6、第 11 项现从业者只包括参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专职或全职的人员。

7、第 12 项急救车选项中的其它类型车辆,包括急救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直升机等。

如有请注明类型和数目。

8、第 16 项网络医院,是指所在地区急救中心,将当地二级以上(含二级)综合医疗机构纳入其 120 调度指挥网络体系的医院总数。

9、第 17 项年接警电话数,为已剔除骚扰电话等无效报警的有效接警电话总数。

10、第 18 项年出诊量为当年出车总数(只要出车,便都计算在内)。

11、第 19 项年接诊量是指院前医疗急救出诊接回的有效人次。

12、第 20 项年应急救援,为当年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总次数。

13、院前急救信息上报流程的第 7 项,指贵单位针对院前急救信息上报的所有工作、制度、流程等相关文件,需通过复印、扫描等方式,随同此调查表一并提交。

---------------------------------------------------------------最新资料推荐------------------------------------------------------ 对于尚未建立上报具体工作流程、管理等正式文件材料的急救机构,则需提供全新拟定的、未来的上报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上报流程等,形成补充文件递交。

14、表内所有的填报数据,内容均为 2019 年的数据;所有相关内容仅局限于院前医疗急救方面。

15、《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 号)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16、本调查表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9 / 9

急救中心工作计划

急救中心工作计划 急救中心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体育教育工作的要求,明确我校体育工作目标,提高学校体育教 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我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好“阳光体育”活动,牢固树立健 康第一的思想;以常规教学为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 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理论水平,让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及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各项工作的实际,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育全科室工作人员勤勉敬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范为主和病人第一、质 量第一、服务一流”的观念,进一步加强对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 保险种类多,各种保险政策性都比较强,从事社保工作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 我一定要把各类保险政策性问题理解透,只有自已理解透了,才能很好的和居民解释清楚。 三、制定全年学习计划,授详内容,组织全科认真学习,并与临床相结合,做到学有 所用。 文秘部将对版面格式进行一定的改动。充实网站内容。及时上传心协的日常活动,建 立干事和会员以及与各班级心理委员联系的qq群。(资料由文秘部提供,实践部负责进行 上传) 四、认真接听每一次求救电话,听清、记清,问清详细情况,在途中积极主动与求救 者保持联系,指导伤者如何自救。 五、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包扎、止血及外固定,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七、救护车严格管理制度,专车专用,制定转运措施并严格执行。 急救中心工作计划(二)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回望渐行渐远的岁月,感慨时光流逝,盘 点所失所得。在举杯相邀的时刻,急救科制订20xx年计划如下。 一、一个中心: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面对温州急诊急救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只有发展才能有竞争 能力。计划2020年急救科在医疗总额上发展:突破2500万元大关;科研上省级课题实现 零的突破;Ⅰ级刊物论文发表实现零的突破。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 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 ?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 ?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 ?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 2.先重伤后轻伤 ? 3.先施救后运送 ? 4.急救与呼救并重 ?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 ?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 ?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 心 ?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 ?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 ?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 ?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120急诊急救工作计划范文投稿

120急诊急救工作计划范文投稿 120急诊急救工作计划内容精选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下工作目标,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明确自己的工作计划,可以先确定一个总的方向,在按时间分段完成。下面是作者整理的《120急诊急救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120急诊急救工作计划 20__年即将过去,为了在2021年里的工作更好地开展,现将2021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培训、注重管理能力、服务质量、提升急救水平,以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目标为工作主线。 2、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常见病的深层次学习,对常见病的治疗要统一规范用药,要按原则用药,不能大包围用药或实验性用药。同时对一些疑难病例,要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大讨论,以提高科室诊治水平。 3、加强政治学习,特别对与医疗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4、切实抓好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执行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行医、规范行医,彻底杜绝医疗安全隐患。 5、抓好急诊病人的就诊服务,在”安全、有效、满意”指导思想的精神下,全科室医护人员持续改进”微笑服务”、”人性化服务”,深入持久开展”三好一满意”的优质疗服务,才能更好的打造医院一流服务窗口。 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到上级医院学习急诊急救,回来给科室讲课,以便带动科室整体急救水平。 7、鼓励科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掌握前沿科技信息提高业务水平以促进业务发展。 8、加强与其它部门积极处置发生在医院各个科室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齐心合力保障全院的医疗安全。加强与120和icu的合作,构建畅通的急救体系。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院前急救设施配备,加强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大型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由急诊科主任负责救护车设施策划和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行车路线、病情或受伤情况,要求呼救者提供联系电话(且不要随意使用该电话)以便随时联系,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或就近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关于印发《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试行)的通知 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规范急救医疗行为,细化急救操作标准,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试行)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年月日 主题词:院前急救工作流程通知 抄送: 办公室2013年月日印发 共印份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一、各急救(车组)医护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进行交接班 二、各急救医护人员(车组)必须服从急诊调度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三、值班调度必须做到“铃响三声 立即接警”,并在1分30 秒内受理完毕,及时向相关分中心下达出诊指令,遇重大、突发事件要坚持报告制度 四、各急救医护人员(车组)接到出诊指令后,应在3分钟 内出车

五、抵达现场后,急救医师应严格按照急救医疗操作规程对病人实施救治,并将处理情况及相关信息及时向调度室报告。 六、坚持就近、就急、尊重家属意愿的原则转送病人 七、抵达医院后,急救医师必须随病人进入急诊科(室),负责向接诊医生介绍病人病情及处理情况 八、(车组)急救任务结束,返回中心(信息上报) 待命

院前急救电话受理工作流程 1、值班人员(各急救医护人员及车组)要提前15分钟上班,做好上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铃响三声有应答。 3、“您好,急诊科”起始语。 4、症状询问并迅速判断病情,询问详细地址并确定接车地址(有三字段信息的电话需要重新核对地址)。 5、受理时间控制在1分30秒。 6、登录信息并按急救调度派车。 7、确认出车信息确保车辆任务状态。 8、接到医院周边的求救电话,在派出急救车辆出诊的同时,立即打电话通知医院急诊室或医务科派人外出参与急救,并做好院内抢救准备。 9、接到一线人员要求进行急、危重病人病情转报时立即告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并做好转报登记。 10、凡接到涉及被打伤、交通事故的求救电话,应告知求救者需拨打110求救,同时通知出诊到现场抢救。 11、准确判读骚扰电话,对于辨别不清楚的电话不要随意锁定,以免错过真实的求救信息。 12、凡接到市卫生局下达的重大突发灾害事故救护任务,调动人员应立即按要求调度车辆、人员,并立即向医院领导报告。 13、如遇突发事件或重大灾害事故,要及时与现场人员取得联系并详细询问现场情况及伤亡人数,合理调配,以便随时增减车辆,通知接受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同时,上报医院领导和卫生

院前急救医疗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12-19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10月22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3年11月29日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第三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第四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 管理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实施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五条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共同实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设立,统一规划、统 一设置、统一管理。 第七条急救中心(站)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 置、审批和登记。 第八条设区的市设立一个急救中心。因地域或者交通原因,设区的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未覆盖的县(县级市),可以依托县级医院或者独立设置一个县级 急救中心(站)。

_院前急救管理规定

2011年改善医疗服务具体措施 一、改善门诊服务 1、规范窗口服务。落实《江苏省医疗机构主要窗口服务规范》,三级和县级综合医院以及门诊量较大的专科医院实行挂号、检验、“一站式”服务台等窗口工作人员提前30分钟以上挂牌上岗。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改善服务态度,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2、改革服务流程。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开设简易门诊。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分层分科分区挂号、收费、候诊。三级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要全面实行电子排队、叫号。注意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时传输门诊和入院患者相关信息,提前做好服务,缩短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和办理住院手续时间。鼓励开展门诊适宜手术、开设日间病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3、推进预约诊疗。建设省、市级区域预约诊疗服务信息平台。各医院积极推进窗口、诊间、出院、电话、短信、网络、社区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患者预约。2011年,二、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率分别达20%、50%以上。其他医院也要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加强预约诊疗管理,确保预约成功率。 4、方便患者检查。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减少预约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对需要空腹检查等特殊项目,在人员和时间上要尽可能从患者角度考虑,努力节省患者等候时间。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能即时出结果的,即时发放;能当天出结果的,当天发放。继续完善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自助打印、手机短信、电话或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方便患者。

5、实行专家门诊“全日制”。方便农村和外地患者就医,合理安排专家门诊,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和专家门诊“中心制”。专家门诊要确保诊疗时间,确保诊疗质量,对疑难杂症要以专家诊疗中心为平台,及时组织相关专科的专家会诊,让患者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紧缺专家门诊号的管理,想方设法杜绝“炒号”牟利行为。 6、安排好节假日服务。认真执行我厅下发的《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节假日正常开诊的通知》(苏卫办医…2008?11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黄金周”休假方式的通知》(…2007?14号),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安排好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7、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坚持一切从方便患者出发,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门诊实行分科候诊,并保证各医疗区域有足够的候诊空间,保持安静、舒适。有条件的医院要开设自动取款机、小卖部、休闲区等服务设施。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为患者创造安静、有序、安全的诊疗环境。 8、强化患者身份识别。运用信息手段,加强对患者的身份识别。对首次就诊患者,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对重复就诊的患者,及时查阅相关门诊或住院病历资料,及时识别患者,以便于及时、详细了解病史和治疗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患者就诊信息交流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二、改善急救医疗服务 9、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调度指挥,接到呼救信息后,无特殊情况下,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的

2013年急救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在2013年新的一年里,我们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在管理形式上追求“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积极吸纳多学科知识,在队伍建设上强调知法、守法、文明规范服务和为病人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逐步把护理人员培训成为病人健康的管理者、教育者、照料者和研究者角色。特制订2013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50项护理操作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 3.做好低年资护士的传,帮,带工作,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4.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坚持每周进行两次护理大查对。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三、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医院院前急救机构与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交接单

医院院前急救机构与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交接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患者从院前急救机构转至医院急诊科时病情交接单的用纸耐受性、书写格式、内容和存放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院前急救机构的医务人员与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建立和使用的病情交接单。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在下列文件中,凡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则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90—2012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DA/T 11 文件用纸耐久性测试法DA/T 16档案字迹材料耐久性测试法。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院前急救机构与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交接单medical transfer records from pre-hos-pital medical organization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hospital 院前急救医师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对救治经过、处理措施、治疗反应及需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记录(以下简称交接单)。 四、交接单用纸耐久性及记录用笔的技术要求 交接单记录用纸的技术要求宜符合DA/TI1中对一般耐久纸的技

术要求。交接单记录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蓝色钢笔,不应使用普通"圆珠笔"。 五、交接单书写要求 1.交接单应至少一式三份,患者、院前急救机构、接收医院三方各执一份,可以应用复写纸。 2.书写交接单用的墨水、签字笔油墨及复写纸等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宜符合DA/T16的要求。 3.交接单中的各种记录应使用中文简体或通用的外文缩写,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原文。 4.各种记录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5.交接单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修改人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及具体时间(精确到分),不应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6.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和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交接单的责任,但不应涂改已书写的交接单内容。交接单应由主责急救医师签名。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交接单,应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带教医师)审阅、认定并签名。 7.打印的交接单是指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文档、WPS文档等)编辑生成并打印的各种记录。打印的交接单应按照本标准的内容要求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医疗机构打印的交接单应统一纸张、字体、字号及排版格式。打印字迹应清楚易认,

120急救业务学习计划

浏阳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业务学习计划浏阳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是以急诊、急救以及危重抢救为主的院前科室,为加快提升急救中心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医院部署急救中心需要进行持之以恒的培训的工作,因此中心特制定急救中心培训计划,希望急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遵照实行。 一、培训方式 培训的主要形式: 1)中心专题讲座 2)科室业务学习 3)院内轮转 4)定向进修(院内、院外) 5)科室内部病例讨论 6)学术会议等与自学相结合。 1、中心专题讲座(急救中心“百场专题讲座”): 主要授课人员:医院管理人员、院内外专家 授课内容:急诊医学相关专业胡发展动态、现代医院服务理念 时间:暂定一月一次 授课对象:中心全体医护人员 考核方式:业务学习采用签到制,无故缺席一次惩罚 2、科室学习 科室根据培训目的的要求及学科发展制定年度学习计划

由本科室医生轮流主讲 参加人员:本科室急诊门诊及住院部医生 主要内容:为本科室相关的急诊医学、急救中心相关章制规范 时间:一月二次 考核方式:业务学习采用签到制,无故缺席惩罚每月向中心办公室填报科室学习签到记录一次。 3、院内轮转: 准备在科室人员条件许可下,不定期派我科医护人员去相关科室轮转以提高我科室人员综合能力及素质。 4、定向进修: 定向进修方式:院内、院外 主要对象: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医生和护士 人员安排:根据急救中心科室工作的发展要求,将派送定向进修人员。院内进修人员可根据科室工作情况适当放宽。 进修内容:学习与本专业发展相符的先进技术 进修时间:不超过1年 考核方式:结合自身工作及进修情况写工作思路1篇。 5、科室内部病例讨论 时间:急救中心内科,外科、ICU必须坚持每月二次的病例讨论。考核方式:采用签到制,无故缺席惩罚每月向中心办公室填报科室学习签到记录1次。 6、学术会议晃继续学习班

院前急救自查自纠报告

深泽交通医院院前急救自查自纠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石家庄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工作的精神,我院非常重视,分管院长立即组织进行全院检查,特别是对急救工作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导和自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力求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规范,高效地开展院前急救服务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到位 由于刘院长高度重视,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急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安排知识培训,定期考核全院急救医疗工作,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报告,有分管领导给于应急处理措施。全院的急救工作在院急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序不乱进行工作。 二在急救工作中,要求做到三个严格和三个确保。 (一)要严格要求急救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急救工作落实到位。在全院的急救工作管理中,要求相关急救人员及时增添急救药品,定时检查急救设备,做到人员,药品,设备通讯,车辆“五落实。特别要求急救工作中要专人管理,有制度,有排班,有登记。急救人员做到熟悉地理环境,证件齐全,急救技术水平较高。做到五分钟出诊,服从统一指挥,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出诊或拖延出诊时间,对急,危重病人坚持先抢救后办手续的原则,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任何医护人员不得推诿,对一完成抢救需要转急诊的病人,要严格执行医院转诊制度。违者医院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要严格急救工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急救工作及时准确,规范高效。若遇到异地报警,跨县派车,重大急救及突发事件,三无患者,精神病患者急救,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等情况时,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切记发生规范不妥,流程无序,态度粗暴,使用忌语,职责推诿等情形,此外,要做好院前急救出车的催督,全程跟踪,协调联系以及信息收集等工作,及时掌握各急救值班车辆,待命人员动态变化情况、 (三)要严格急救人员考核,确保急救工作纪律和规范落到实处。要求对急救人员治理“庸(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懒(事不关己,高低不就)散(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进一步加强强调工作日常管理,细节管理和质控制度。 三认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提高应急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对急救工作重要的认识,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做到“一切着眼于急救病人”,“一切为了急救病人”,“一切服务于急救病人”。 四今后急救工作 在刘院长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管理,严格执行急救工作相关制度和程序。不断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强化“三基”训练,熟练掌握急救技术,进一步提高急救能力,把急救医疗工作切实做到优质,高效,及时,以精湛的技术为急救病人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 深泽交通 医院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建设,做好辖区内突发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维持急救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减轻患者痛苦。逐步形成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院内综合技术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1.2编制依据 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建设发展城市社区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政策和预案为依据。 1.3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与模式 广义上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有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到达医院前的救治。狭义的院前急救专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因此,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1)接受呼救。 (2)安排、协调和实施院前急救。 (3)指挥大型灾难急救。我院暂时院前急救模式主要: 院前型:以院前急救为主要任务,不设床位,出诊时随车人员为急救医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辖区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本辖区居民身心健康严

重损害的各种疾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各种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引起的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发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工作。 1.5工作原则 (1)部门主导,积极参与 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急诊科及相应职能、临床科室人员参与院前急救处理工作。 (2)快速反应,规范救治 加强院前急救信息网络建设能够及时接收呼救,提高全院卫生专业人员对院前急救实践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接收、早救治;普及全院卫生人员的急救专业知识,加强依法监督,保证各类急救事件应急救治措施的规范有效。 (3)加强宣教,群转结合 利用医院宣传力量建立志愿者队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群众基本了解如何快速获得院前急救服务、做好获得急救服务的准备,如何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准确处理急诊问题,以及如何选择所救治的医院,使院前急救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2院前急救组织领导小组及职责2.1院前急救领导小组 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与本院技术人员构成情况相结合,设立院前急救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领导院前急救领导组组长,相关业务院长任副组长,统筹安排全院急救力量;各职能及临床科室主任为院前急救领导小组组员,根据组长安排具体实施各项院前急救工作。 2.2院前急救领导小组职责 (1)能力建设:负责本院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面对院前急救的救治能力。 (2)技术支撑:承担相关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技术方案应于现行的急救技术规范、方案保持一致;指导、协助各科室制定院前急救应急预案;分析辖区内各类院前急救事件的救治方式,提出改进意见;不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3)监督管理;根据院前急救相关管理制度与监督方案,对院前急救工作及相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处置预案(汇总)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急救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急救中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及职责 1.医疗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领导、中心领导、参加急救各医院的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医疗救护,负责指挥现场医疗救援工作,协调、部署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有关的工作。 2.紧急救治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及参与伤病员的紧急救治,确定、落实救治方案。 3.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以及伤病员紧急救治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工作。 4.心理辅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了解掌握受灾人员情况,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二、制定三级应急预案 1.事件分级 (1)一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30人以上,或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仁,或死亡和危重5人以上,事故有继续发展趋势。 (2)二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30人,或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内,死亡和危重者3人以上,事故有或可能有发展趋势。 (3)三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人以下或危重者3人以下,事故无发展趋势。 2.应急救治队伍一线为急救中心(站)的院前急救力量二线为

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组成侧重专科(创伤、烧伤、传染病、生化中毒等)的应急专业救护队;三线为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急救力量。 3.预案启动“三级事件预案”由调度值班主任启动,可以根据情况由急救中心(站)、二级、三级医院急诊科处置“二级事件预案”由指挥调度主任、领导小组长启动,需同时启动一、二线应急救治队伍;“一级事件预案”由领导小组长、卫生局领导启动,启动一、二、三线应急救治队伍。 三、灾情报告 1.当出现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现场医务人员或其他目击者应向急救中心领导,随即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包括:(1)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目前的情况; (2)伤员的主要伤情,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投人的医疗急救资源; (3)现场尚需哪些医疗物品如急救药品、急救器材; (4)伤员准备分流的医院等。 2.医疗救援情况按以下规定报告: (1)伤亡20人以下的,6小时内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2)伤亡20—50人的,12小时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3)伤亡50人以上的2生小时内报国务院卫生部门书 (4)地震、水灾、风灾、火灾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虽一时伤亡情况不明的也应尽快上报。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医疗救援及指挥 (1)120指挥中心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或灾害事故报警后,立即派出第一线救护车队赶赴现场,同时向医疗救援指挥部报告,并与联动系统(110,119等)进行横向联系;随后根据现场反馈信启,按医疗救援指挥部命令调派出第线、第,线救护车队增援现场救治。 (2)急救中心(站)及其他医疗机构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出车前: (1)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小时院内值班,由院办公室统一安排(夜间由行政值班,特殊情况下医务科可直接调用)。 (2)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保持车辆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接到电话10分钟内必须出车。并填写有出车登记,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车人员等。 (3)急救车应按规定停放在指定位置,定人、定车、责任到人。车上的设备、附件不得私自拆卸,如需变动,需经院办公室批准后由专业人员拆卸。 (4)急诊护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班交接。当日出诊前必须对照《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对抢救物资进行检查。护士长每周一次检查药品、器材、物品,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 二、出车中: (1)院办公室或行班值班接到120电话,并简单询问病情及联系方式后,立即通知驾驶员及值班医生、护士,告之简要病情和联系方式,医务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10分钟内出发(用物见《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出发前出诊医生必须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再次询问病情。 (2)当班驾驶员严禁饮酒,不得酒后驾车。驾驶车辆时不得抽烟,不得与人闲谈,驾驶室内不得私自带人,病人及陪护人员上车后应关好车门后再启动车辆。 (3)救护车司机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认真执行操作规范。确保行车安全。完成救护任务后及时返回医院,不得路途中办私事和单独出车,私自出车。 (4)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在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佩戴工作

牌,对病人及家属在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5)出诊人员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必须向病人家属交待病情并签署《120出诊、转诊、转院知情同意书》,取得家属签字。 (6)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医疗急救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对待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7)使用担架搬运病人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将病人固定于担架上。 (8)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至少应有一人在病人身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系危急重症病菌,医护人员均须在病人身旁密切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严禁医护人员坐在驾驶室内。如遇危急情况,可第一时间报告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取得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的同意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发生。 (9)加强查对制度,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路途中救护,护士所执行的口头医嘱及所有操作,包括时间、药名、剂量、给药方法,要及时记入抢救记录,所有药品安瓿及包装均要核对后带回医院。 (10)接诊病人返回医院后,出诊医师要立即对接诊医师交接出诊情况。如系危急重症患者或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须提前向行政值班或院办公室汇报,告之相关科室提前做好准备。 (11)车辆在外出执行急救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或机械事故,驾驶员应第一时间及时报告院办公室,等候院办公室的指示和安排。 三、出车后 (1)为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救护车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如遇外伤血液、呕吐物污染等需及时清洗消毒。车辆清洗消毒由救护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附件1: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 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处理,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 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了必要准备。 3、医疗机构间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或调度室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救组转运患者;急诊科与调度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患者伤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院前急救组进行患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救组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 4、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入院抢救通道、紧急手术通道及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院前急救组将伤病者转运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和抢救。 流程为:院前急救组——急诊科——抢救室——(ICU/CCU/导管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 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组送达医院后,院前急救组医护人员与急诊科或医院相关住院科室进行

2013年急诊急救医疗质控中心工作计划

2013年急诊急救医疗质控中心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我市医疗机构的急救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健全和完善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体制,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根据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中心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急诊急救工作重点,夯实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我市急救医疗质量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1、召开质控中心成员会议,学习《某某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了解本中心工作职责与任务,讨论制定本专业质量控制体系和考核方案。 2、认真做好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现状调研工作,2013年我们将依据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客观的建设意见,并上报卫生局医政科。 3、做好全市急诊急救医疗质量检查与督导工作,由局医政科牵头,质控中心参与共同检查的方式,针对摸底调研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回访,以促进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 4、做好本年度急诊急救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依据《急诊科建

设与管理指南》中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掌握的技术及技能,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以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开展一次急诊知识或技能培训。 5、建立本中心信息数据上报系统,开展本专业数据及资料的建立工作,认真做好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并加强与省级质控中心和市内各级医院的联系,保障掌握第一手的数据材料。 二〇一三年一月三十日

急救小组工作计划

2017年护理急救小组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我院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病人急救护理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培养急危重症抢救工作思维,提升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水平。2017年将紧密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根据工作实际,制定2017年工作计划 一、目的 为了适应急危重症护理发展的需要,充分展现本小组在急危重症护理方面“拳头”力量,夯实全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发挥护理人员在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保障危重病人的救治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对危重病员抢救成功率,拓展护理人员的危重病护理专业知识,规范危重病护理技术流程,加强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推动我院危重症护理技术的发展,并且提高公众对急救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二、目标 1.通过培训,使急救小组成员抢救意识和抢救得到较大程度的 提高,能够应对各科日常护理急救工作. 2.通过培训,小组成员能够全面掌握常见护理问题、预防及处理能力,能够承担全院护理质控工作。 3. 通过培训,使急救小组成员在各科室起到传、帮、带作用,提高全院护理水平并且能够随时参与全院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4.通过针对公众的培训提高公众对急救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三、工作计划 1、每月对急救小组成员进行针对性急救培训,印发资料并由急救小组人员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并每半年进行操作理论考核。 2、到各科室查询各科室掌握急救仪器、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发生紧急情况是否能熟练应用应急预案。 3、建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进行职业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参与重大突发公众事件及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救治以及病区出现患者高峰期可以起到积极的援助作用。 4、每季度组织开会总结,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整改和提高。 5、每季度组织院外急救培训,加强院外公众人员的急救意识和对我院的宣传。 四、具体培训计划: 急救小组培训计划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职责 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并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

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由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博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脑,肺,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痛,止吐,止咳,止血等对症处理。 途中救护: 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 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 ?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 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 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2.先重伤后轻伤 3.先施救后运送 4.急救与呼救并重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 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 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心 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 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 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第三环——早期心电除颤 第四环——早期高级心肺复苏(AL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