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性

人文性

人文性
人文性

也谈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注重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在关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不是单纯的有关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态度等人文性的内涵.另一方面,语文的人文性不能脱离语文的工具性,不能脱离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而单独进行,语文的人文性是以语文的工具性为载体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掘人文性的内涵必须紧紧围绕文本,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直接讨论作品的思想内涵.否则对文章的理解就成了"空中楼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家庭环境,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必然的会对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不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就会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因此,在具体的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走进文本的深处,品味其中精妙的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使情感得到陶冶.

(二)解读人文性的内涵是不能被割立的.尽管每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文性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所包含的人文性内容不是自成体系的,如果把人文的内容当作一个被割裂的独立的部分来学习,那就会使语文课变成政治课,变成枯燥的说教.因此,语文课的人文性内容的传达只有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相结合,在听,说,读,写的循环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从教学方式看,人文性的熏陶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抽象的说理和机械的灌输,而是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赏析,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平台,逐渐领悟理解的.

怎样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三个"回归"原则: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的回归,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回归,从语文到生活再到语文的回归.坚持这三个原则的阅读教学,基本上能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的回归.这一原则指的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然后解读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领会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一篇优美的文章,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应该是统一的,即"文道统一".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语言与思想是同时成就的,"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语文有了完整的形式,思想决不会模糊不清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又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如语文教师强调这课书的主题或主旨是什么.学生对于课文的主题或主旨也能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学生对于课文中较难解的字或句子却不懂,那么他所讲得主题或主旨,不是从理解整篇课文中得来的,而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显然,这样的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对课外文本的驾驭,一离开课堂,学生就会变得无所适从,根本原因就是停留于语文思想的概括而没有回到语言中去.教一篇课文,必须突出人文性,引导学生透彻把握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感情上的熏陶,现在的语文教材(苏教版)的

专题编排便凸现了人文性的内涵,如第三册第一个专题就是贯穿爱国主义的红线,给学生领悟理解提供了便利,然而办法只能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段读懂文章,让文章本身哺育学生,教师应避免满堂灌,填鸭子等一些刻板机械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教一篇课文,也必须突出工具性,引导学生从中积累字,词,句,段,培养语感,增强语言能力,然而办法只能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学习到字,词,句的运用.换言之,就是在"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的回归"原则下,强调语言与思想的结合,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

第二,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回归.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分析课文整体把握和局部分析的利弊,并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优势互补,剔除弊端.假如片面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离开文章整篇的思想内容,去孤立,繁琐,机械地讲词义,讲句子结构,搞局部的训练,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导致无法把握整篇思想内容,甚至连语文作为一种工具的功能也无法掌握.可现在的问题是在高喊人文性的口号下,又容易走到另一极端:不敢搞字,词,句的局部训练了,或认为在现代文阅读中无甚必要,或认为应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实际上,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回归这条原则的要义在于,局部的字词句段的训练,要从整篇文章出发,最后归结到整篇文章,两者不可偏废.这个"局部"不仅不可缺少,考虑更多的是怎么实施,怎么为理解文章内容服务.局部训练越彻底,越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它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是始终要把它置于整体之中.在许多教师的课堂教

学中,联系整体内容去分析具体句段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现在强调人文性,不仅不是否定这个做法,而且应该进一步倡导.只有大量,灵活,科学的局部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反之,只有在把握了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字,词,句.就在这循环往复,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使学生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都有收益.

第三,从语文到生活再到语文的回归.生活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诸多方面.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学生阅读课文,从根本上说,是出于生活的需要,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冲动;在阅读中,要依靠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原有知识积累与文本对话,构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阅读的收获,又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位和言语能力.因此,阅读自始自终离不开生活,生活的沉淀直接影响了阅读的收获.

要掌握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涉及的面大,要讲究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原则,既要在具体的字词句的训练中积累深化,又要引导学生重视生活的感悟思索,切忌急于求成,各执一端.长此以往,必将在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结合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尽管尚存在诸多问题,但终极指向的必将是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21世纪人才.

b、尽量提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的范文,大多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凝聚,其中蕴含着丰厚而博大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就是借用这些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情操。”(陈克重《语文教学需要诗意灌溉》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语文课件应尽可能提供与教材有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生平、思想、典范作品及成就,文章写作的社会背景,有关评论等等。还可链接到Internet网,拓宽阅读空间。

c、注重“了解”、“朗读”、“领悟”、“赏析”、“创新”等教学环节。吸收古代语文教学思想,体现创新教育精神。

“了解”的内容是各种背景知识,让学生接受多方的熏陶。“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法(余应源《语文教育学习》),没有朗读的语文课难以创造教学氛围。在设计的教学流程中,少点“分析”“训练”,多些感性把握,让学生在感受中“领悟”“品味”“赏析”“评价”。语文教学有要有语文味,理性分析太多,容易让语文教学变成技术性的教学,使人文精神流失。

“创新”包括创造性的理解和表达。语文课件要贯彻创新教育思想,让学生在与课件的交互活动中,自主感悟、积累、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创新能力。如教学《我的母亲》,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质疑创新”的环节:要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母亲。学生们在畅

所欲言中进一步体会母爱,同时也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在讲授《道士塔》时,我让学生们去查阅其它有关中国文物流失的史实,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色。

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

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 论美术课堂中的人文性 江苏省常州青龙实验小学施筱雯 【摘要】美术课堂应该具有人文性质,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文章对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人文性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证。 【关键词】美术课堂;人文参透;多元评价 一、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内涵与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

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它是一种人格塑造,是一种生命关怀。 二、美术课中人文性的渗透 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感受到艺术之美。如何通过课堂传递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意识的培养。新课标对美术课人文性质的定义,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美术教师的现状是: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忽略人文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学术气息远远大于人文气息。以至于课堂中一味追求分数、成绩,学生对美术课有概念化的意识:谁画的好,美术成绩就好。其实,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培养是情商的培养,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比如,苏少版美术第8册的《石头中的生命》知识点散、多、深,一节课根本

不可能一一讲透,而且这些石头离我们的时代太久远,它们既不新颖又不可爱,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就要用人文性的语言介绍这些镇墓神兽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艺术水平,常见纹饰的由来与特色,以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贯穿于课堂中,这节课就会变得生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还会有枯燥感吗?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亡羊补牢;分析自己的弱势,总结经验与教训,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加大人文知识的阅读,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铸就自己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性,艺术的人文性。 2.解读儿童内心,注重多元评价,体现人文关怀。儿童作品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熟悉儿童的视觉符号语言,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认可尤其表现在对他们的作品评价上,每一次作业,可能就是他们情感的表达。笔者班级里有个男生对美术提不起兴趣,画的东西乱七八糟,每次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有争论。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这是目前指导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最权威的、最法规的观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问题是:课堂上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你呢?这一直是困饶许多教师的棘手问题。张卫其老师以下的这个教学片段会给我们很好的回答。 张老师在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对重点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利用大地震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地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先抓住重点词“一次有一次”,让学生感受表层意思:次数多,并随机指导朗读。在学生感受了次数多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一次又一次”,挖掘其背后的人文特性。 “从‘一次又一次’中你还感受到什么呀?”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马上体会到,这次数多的背后,深藏着李博士抽取骨髓的艰难,青年的顽强毅力,坚强的意志 ──此时张老师有引导学生谈了流出的骨髓所代表爱心,希望,友谊,生命──最后当学生的理解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表达抒发自己的感受,声情并茂。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根本性质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方。人文性是那巍峨挺拔的山峰,而工具性就是登商那山峰的一级一级的阶梯;人文性是那广袤无垠的大海,而工具性就是抵达那光辉彼岸的船。我们不能机械地脱离一方去谈另一方,因为没有脱离人文性而单独工具性,也没有脱离了工具性的抽象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的。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落实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张老师的这一段教学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另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人文性不只包括思想教育,而且包含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体验。 上帝在细部。一句无心的话,一个忽略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一种惯常的态度──课堂中的微不足道的细末之处,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 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 ----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 ----素质教育;新世纪 -----语文综合素养。;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南康市第四小学刘玉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语文具有工具性,它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大脑思维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更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然而,语文又是具有人文性的,它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和陶冶着人的思想个性和感情的重大任务。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出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 简言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学习中又是和谐统一的。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 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思考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 台山市第一中学黄珍巧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近十年来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语文课堂从教学目标设计到语文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变化而来的是语文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很多人对语文教学将何去何从的疑惑和思考。“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统一?这个问题是我参加工作几年来一直思考的。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以及对语文课堂如何才能统一二者的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语文性质的论述是这样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提法,打破了一直以来的“语文是重要的工具”的说话,成为新课标以及教学大纲中最引人深思的一个关节点。这个提法因涉及语文的基本特点,故从课程目标到教学方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线教师和专家们的广泛讨论。由新课标引发的对语文科目的从新审视,对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探讨,我们并不陌生,十几年里各种论证分析,浩如烟海。然而,作为一名新教师,这又是个不可绕开的教学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1.语文性质的新提法对教学的影响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表达来看,二者孰轻孰重本无明确指出。然而,从部分教师的课堂设计看,却偏重于“人文性”并以此为“潮流”。在《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一书中,严华银先生就列举了多个教学案例,而回顾现实生活,这样的情况也时常可见。 偏重“人文性”主要体现为:一、教师在教学策略上有意淡化文章词句篇等基本知识,突出文本的思想内涵,更甚者,将文章作为引子,拓展延伸至政治、伦理等社会层面的问题;二、在教学方式上,打破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文章思想内涵进行探讨。淡化的教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安徽芜湖庄华涛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b7985777.html,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谢潇然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10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那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呢?在语文课堂上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符号,是人脑的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人文性 语文的“工具性”作为符号的工具属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人文情感。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正确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应用符号表达思想感情,做一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这就意味着它还要具有深层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价值、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义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应一。”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今天学习了第一模块: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倾听了教授相关的视频讲座,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主要的一点是: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课标》中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关于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双重性质的提法,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语言课程,尤其是外语课程中的具体落实,它是“又红又专”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的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提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新了我们的理念,要求我们用全新的理念于教学实践中,下面是我结合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设计的一节教案。 Module 10 Unit 2 Jamie is a cook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school dinners. Teaching steps: Step I .Warming up (Activity1) 1. Revision. What kind of sports/movies do you like? 2. Show an advertisement and some pictures, and guide them to talk about healthy food and junk food. (1.通过谈论图片自然过渡到本单元涉及的饮食话题, 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 2.采用多媒体播放影片和图片,创设英语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 Step II. Reading (Activities 2, 3, 4, 5) 1.Read the passage silently and quickly, answer the question in Activity 3.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 (通过默读,培养学生抓住文章大意的能力,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8-11-23 00:00:00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在具体教学中落实二者的统一,是中国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保障。 关键字: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语文即语言文学;语文即语言文化。从人们对“语文”名称的不同见解看,说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过程中正在逐渐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3)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功。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以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无疑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也就是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条原则。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训练离不开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判断、分析、推理、创新的思维能力。语文训练要联系社会生活,符合实际需要,切不可陷于“应试教育”的误区,大可不必用怪题、偏题、难题为难学生,甚至难倒像王蒙那样的作家。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实行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语文课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反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蕴涵现代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其中,作为“人学”的文学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人文性。随着大纲的更新,高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重编。课文的人文性更为突出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文学作品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所占比例高达60%。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不可能截然分开。部分老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存在偏差。要纠正这些偏差,在教 学中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反思,正确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本质内涵。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要从整体上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追求了然于胸、挥洒自如的艺 术境界。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认识偏差纠正偏差

浅议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

浅议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摘要】: 课程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转变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本文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及语文课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们教师作为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具体实践者,必须也要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转变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而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够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其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是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但是语文作为工具又不同于一般工具,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人文性。语文课应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领悟、理解、吸收其丰富的人文滋养,并进而内

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解与看法

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解与看法 11本文1 皇姝玥 1117034207 摘要:经过21世纪前10年的课程改革,人们渐渐认识并熟悉了工具性、人文性这两个词,对这两个词的概念也逐渐清晰。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在践行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兼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是我们教育亟需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在学习《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通读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从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由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语文课程的人文语文性则意味着,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言语生命价值的过程,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言语生命的积极互动过程。 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定义上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还要让学生得到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

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只有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两者相得益彰时,我们才可以有力而全面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种特性是缺一不可的呢?我们知道,要想使学生掌握字、词、句并且对一篇文章真正的有所理解的话,就要使他们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那么就绝不能停留在落实单纯的语言文字这一层面上。我们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似乎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倾向,那就是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我认为这两者在语文课程教育中都是不可取的! 由此,我想提一下日本的语文教育。我认为日本的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起来。日本的语文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二战之前,日本的语文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可以说和我们传统教育观念是非常相像的。但在1947年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则强调了语文的学习要基于儿童生活经验,要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进行语言学习。在日本的语文课上,无论是阅读课、听说课、还是写作课,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被重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被鼓励的,学生的个人见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它传承、发展和创新着人类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所以说,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注意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学生从深层理解和把握语言,相对轻松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跨越文化障碍,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从而促进其他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站,为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就是在加强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传授人文知识,传承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使用人文方法、体现人文关怀,进而使我们的受教育者真正拥有人文素养。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是对立的,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一个层面,只有从“人文性”的高度来看,才能对“工具性”认识得更清楚,对如何掌握“工具”才能发现更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人文性又不能脱离语言的工具性而单独进行。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培养他们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了解异国文化,传播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效工具。就人文性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大教育观”要“大气”,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不要做“目光短浅”的教师,只注重考试分数,不注重学生学习语言的感受,不去体会考题以外,经典文本对学生的影响。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内容的传达只有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相结合,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平台,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注重英语课程工具性和文本性的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