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清末新政

主备课顾月仙次备课王赞逸、刘赛帅

【内容主旨】以王朝自救为目的清末新政,最后以失败告终,从某种程度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清末新政发生的原因、举措,出现预备立宪的发展和皇族内阁的成立。以上述史实为依据推断理解清末新政既促进发展,又被动迟缓,来不及挽救清的灭亡命运。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变法上谕、《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和政策举措情况的讲解和师生问答,分析清政府新政的意图与局限。

(2)通过对师生清末新政成效的史料证据列举与寻找,确认清末新政的进步效果,了解寻找史料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对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相关史料的阅读,了解清朝宪政改革的困境和局限。

3、情感、态度与价值

培养支持改革进步和辨证唯物的历史价值观,增强以法治国的观念。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清末新政的作为

2、教学难点:理解清末宪政难以摆脱专制的困境

【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百年前,清帝国在短短半个世纪内,进行了第三次改革——清末新政,这对于一个保守和传统的国家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事。既然有三次,那么前两次改革分别是?(学生呼应)

●1861年——1895年洋务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这两次改革的结局如何?失败,洋务运动因甲午战争而溃败,戊戌变法因慈禧政变废除新法而脆败,清帝国没有踏上真正的富强之路,难怪需要第三次改革自我挽救。但有趣的是不同于前两次改革在中国近代史书上浓墨重彩、大书特书,这次改革却常遭忽视,乃至完全负面的评价,如“(新政)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出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陈天华这一观点还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引用认同,而美国历史学家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一书中称其为黄金十年,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1901年的中国面对的是怎样的历史状况?

学生回答: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

无疑,外有列强,内有民众反抗,慈禧太后虽流亡西安也已明白拖延不得。(2)

环节2、清末新政的背景与开端

1、背景: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需要临危自救。材料:“朝廷自经庚子之变,知内忧外患,相迫日急。非仅涂饰耳目,所能支此危局。故于西狩途中,太后首以自强为询。辛丑回銮以后,即陆续举办各项新政。”

——岑春煊岑春煊是在西安受慈禧召见后说这话的,此人是晚清至民国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慈禧流亡后勤王发迹成为晚清重臣,官至两广总督,是与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并立

的三巨头。民国时又支持共和,是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与孙中山、蔡锷同列的战友。他的话有可信度。(2)

那么清政府改革是认真的吗?还是掩人耳目、走走过场。

看书第43页第二段,对照PPT史料: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舍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第一段表明态度,第二段反思洋务运动,第三段普遍征求意见。态度看上去极好。而后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负责变法事务,行动很快。地方封疆大吏也已两江总督刘坤一领衔、湖广总督张之洞主稿形成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

顾名思义,就知道当时的变革要搞什么?(3)

阅读43页小字,看PPT表格,从治国者的角度来看这一清末新政纲领,清政府这场态度如何?如果按此办理,措施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方面被遗漏掉了?)

小结推出:清政府是认真改革的,措施考虑很细致。请注意新政,又名为变法,可见改革要确定,一定要从法律、规章制度入手,但变法回避了根本的专制制度的改变。(3)

2、形成共识与机构筹备: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西安“预约变法”上谕

●成立督办政务处,负责变法事务——新政开端

●刘坤一、张之洞提出《江楚会奏三疏》

——自上而下,认真准备

在此基础上,清末新政全面展开,第一阶段以《江楚会奏三疏》为蓝本,新政世纪范围很广。(2)

环节3、新政进程

1、第一阶段:(1901年——1905年)

(1)措施广泛

废科举、办学校、办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奖励实业;扩编新军;移风易俗

这些改革措施与戊戌变法措施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戊戌变法措施:

政治上,广开言路,改革律法,澄清吏治;

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

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教材36页

非常相似,几乎是全盘照搬。都广泛改革,那么差异在哪呢?(2)

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成效,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改革措施仅停留于蓝图设想,清末新政前后十年,留下了众多法律、规章制度遗产。在法律上,废除造成人身终生残疾和痛苦的酷刑,形成以法规更科学管理国家各方面的现代制度,,更具实效

下面来看几段史料:

材料三则:

“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黄逸峰等《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1895年仅360余公里,至1911年已达9600余公里,六、七年间增加了27倍。矿冶业1911年前的40年共投资4100余万元,而1905——1909年5年间共投资1600万元,占40%。5年间现代机器动力的厂矿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45%。”

——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这些是什么史料,从上述史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文献史料。(从中推出下列成效)

(2)成效

●文化教育:现代教育制度确立,社会进步显著

●经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以事实说话,文献史料中的数据很有说服力。如果还要为清末新政成效提供史料证据,你会想到什么?(启发学生回答再归纳列举,加深印象)实物史料、当时人物和海内外报章的言论

可以举例:京张铁路、当时建成的大学(京张铁路图片、复旦公学最早的毕业证书图片)当时不同立场人物的评价:

“前清末年,禁种成膏,成效渐著,吸者渐减。”——孙中山

“我当时是学生,觉得…清末新政?时期一天比一天好,蒸蒸日上。”——李宗仁

多重证据、与清政府不同立场观点的人物看法表明清末新政对中国现代化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很大,只是过去因为复杂的原因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但是改革前期,回避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却逐渐成为无法躲闪的问题。(10)

2、第二阶段:宪政改革(1905年——1911年)

清政府这样做其实不是心甘情愿的,随着新政的发展,眼界的开拓,立宪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国家政治方面,确立制约皇权专制的民主政治,必须通过制定宪法来实现。

(1)立宪派呼声和日俄战争胜负推动立宪

“遍四万万人中所谓开通志士者,莫不喘且走以呼吁于海内外曰:立宪!立宪!!立宪!!!”

——1903年11月柳亚子在《江苏》第6期发表《中国立宪问题》“甲辰日俄战起,识者咸为之说曰: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

---- 1905年《东方杂志》

“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1905年张謇致袁世凯的信显然,看这些材料,立宪派认为只有立宪才能救国,而立宪的日本战胜了专制的

俄国更给他们提供了弹药,声势大涨,受到地方封疆大吏支持,形成强大社会压力。(1)(2)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此时,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立宪这一政治选项,1905年,派朝堂重臣以载泽、端方为首的五大臣遍游欧美日本考察,五大臣在海外拓展视野、大受冲击以后,归国态度鲜明,支持改革。(2)

“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和平之邦交,大利二。一曰内乱可弭。海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大利三。”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东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者,实以采用立宪政体之故。……国无强弱,无大小,先后一揆,全出宪法一途。……专制之国,任人而任法,其国易危;立宪之国,任法而不任人,故其国易安。……则中国而欲国富兵强,除采用立宪政体之外,盖无他术矣。”

——端方《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

请问,满清大臣与立宪派支持立宪目的有何异同?

都认为立宪可以强国,以法治国取代君主意志,是历史的进步。但满清大臣更关注自身的权位江山的稳固。所以满清政府立宪也就有了这样一个前提,而这成为迅速立宪的障碍。(3)(3)艰难预备,曲折立宪

●1906年,清廷上谕,“预备仿行立宪”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限期立宪

●1910年,成立各地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缩短预备立宪期

●1911年,成立皇族主导的“责任内阁”

活动:分组阅读44页文献选读和45页第2段小字、45页第3段《钦定宪法大纲》内容、

46页知识链接、45页皇族内阁材料包括PPT提供资料,回答清廷的“预备立宪”在各个阶段存在和遇到哪些问题?

归纳:预备之初,清廷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不愿交出大权,预备期不明确,官制改革成权力斗争;《钦定宪法大纲》“预备立宪”期依旧太长,君权专制犹存;成立谘议局和资政院,议员产生不民主,只有影响没有权利;而因为1908年光绪和慈禧、1909年张之洞的去世,更镇不住局面的清廷为求集权搞出的皇族内阁更是开历史倒车。(10)

小结:清末新政(1901——1911年)

目的:强国与自救

成果: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问题:立宪改革被动缓慢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时至今日正处又一轮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依旧可以从百年前的那场改革汲取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清末新政留下来的物质遗产和制度遗产,尤为宝贵。

至于对清末新政的评价,今天的历史学界声音不再单调和冷清,相反非常热闹。“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林增平、肖致治等主编:《辛亥革命史》

“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覆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以前更好的条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信今天的课上完以后,你们也已经会有自己独立而辨证的看法。(2)

五: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重点落实新政的新字上,具体说明新政在当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让学生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的转型。

板书设计:

一、清末新政的背景与开端

1、背景: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需要临危自救。

2、形成共识与机构筹备: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西安“预约变法”上谕

●成立督办政务处,负责变法事务——新政开端

●刘坤一、张之洞提出《江楚会奏三疏》

——自上而下,认真准备

二、新政进程

1、第一阶段:(1901年——1905年)

(1)措施广泛

废科举、办学校、办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奖励实业;扩编新军;移风易俗(2)成效

●文化教育:现代教育制度确立,社会进步显著

●经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第二阶段:宪政改革(1905年——1911年)

(1)立宪派呼声和日俄战争胜负推动立宪

(2)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3)艰难预备,曲折立宪

●1906年,清廷上谕,“预备仿行立宪”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限期立宪

●1910年,成立各地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缩短预备立宪期●1911年,成立皇族主导的“责任内阁”

小结:清末新政(1901——1911年)

目的:强国与自救

成果: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问题:立宪改革被动缓慢

清末新政的原因

清末新政的原因 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期领导是慈禧太后,后期是摄政王载沣。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不过她日常关注较多的是她个人的权势、地位。1898年在顽固大臣的挑唆和包围下,西太后一手扑灭了戊戌变法,然而两年之后,她又在西安亲自颁谕宣布变法,1905年则进一步接受臣僚的意见,同意实行宪政。慈禧对于变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人以一种感觉,认为她同意改革“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都是政府无能的表现”〔2〕。使人们对她发动改革的诚意表示怀疑。不过,由于她临朝听政数十年,掌握清朝大权,尽管有人对立宪不满和怀疑,但惮于她的专制淫威,对她的懿旨懿训还不敢违抗,在她去世前,各种新政尚能照常推行,朝政大局也尚能保持相对稳定。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使王朝失掉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加速了人们久已期待的内部崩溃的危险”〔3〕。继承皇位的是3岁的溥仪,由其父载沣监国。载沣主持朝政,使“朝廷当时失去了中心人物,令人发生一种空虚之感”〔4〕。“他没有时代所需要的魄力和才干”〔5〕。皇族内部围绕着权力,明争暗斗。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与载沣不谐。当时满洲贵族新派人物、两江总督端方是载沣的左右手,1904年11月隆裕太后借故解除了端方的职务,想以对端方的罢免“在政治上制服摄政王”。在朝政的处理上,载沣“施治寡术,用人无方”。他监国后,有见大权旁落,深感皇室的危险,拼命加强皇族集权。官制改革中,政要多用亲贵,竭力排斥和打击汉族官僚。他以戊戌年间袁世凯曾出卖其兄光绪,借口袁有“足疾”,解除袁的兵柄,将他逐回河南老家。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见于此,“震惊无所措”,为求自保,自动交出所编新军,请改隶陆军部,于是,载沣任命铁良为兵部尚书,将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载沣的所作所为“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一切努力只是拼命抵挡或推迟国家的破产和政治革命”〔6〕。在第一届责任内阁中,新内阁以奕劻为首,皇族成员占了5名,且掌握军事、财政、外交等重要部门。载沣这样做,只是“形式上的加强,非但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且这种做法只能激起汉人的排满情绪”〔7〕,“越发加深种族的反感……并认识到当此内忧外患日深之时,为了保住国家,决不能把政权交给如此自私自利的满洲朝廷”〔8〕。从而使统治集团内部本来就已很深的矛盾更加激化。主持军机处和外务部、负责官制改革实际领导的庆亲王奕劻素以贪黩著称,与其子载振屡遭言官弹劾,奕劻怀疑言官受大学士瞿鸿禨指使,唆使学士恽毓鼎弹劾瞿,又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结果瞿被革职开缺回籍。领导集团内部如此,其他各部尚书之间也是势如水火,互相攻击。学部尚书张百熙与侍郎唐绍仪“因事互相揭参”,结果张遭到申饬,开缺归里,忧愤成疾去世。1907年云贵总督岑春煊入京任邮传部尚书,弹劾靠贿赂而当上侍郎的朱宝奎,为奕劻所不容,于是借口广东会党起事,调岑为两广总督,将岑逐出京师。岑行至沪上,托疾不行,拒绝赴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冲突如此,而其他“在位诸臣,人各有心,或阳奉阴违,或始勤而终怠”。这就严重削弱了对政治改革的领导,加深了王朝统治的危机。 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使改革流于形式。

从鸦片战争到清末新政高考真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高考复习真题训练(一) 从鸦片战争到清末新政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63小题) 1.(2012年北京卷)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2012年大纲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2012年重庆卷)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2年大纲卷)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5.(2012年海南卷)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6.(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8题)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7.(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4题)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1题)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清末新政的成败

清末新政的成败 2011-10-03 第09版:中外历史 作者:高放来源:学习时报字数:6181 清廷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1898年镇压了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之后,很快引发了 1900年义和团的暴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在国难加深的险境下,慈禧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大清王朝的世代威权,不得不从 1901年重新开启变法,推行新政。以往史学界对新政多加否定,甚至认为“新政实际上是一种苛政”。这有失偏颇。我认为清末新政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政府在新世纪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清末新政历经10年多,大体上可分为前5年与后5年两个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文教、法制方面的成就后期比之前期更为显著。但是新政终归失败。其得失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值得重新总结。 经济方面,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1902年 2月的上谕强调提出:“农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同时又指明:“振兴农工商业,以保利权。”(《光绪朝东华录》总节 4830页)可见振兴农工商业,旨在保护国家利益主权以抵御外国资本入侵,这个宗旨是明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尤其是义和团的内乱和八国联军的外祸给农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新政从恢复农业起步。主要措施是激励开荒屯田,扩大耕地面积,改进农业技术,大力兴修水利。由官方兴办农事试验场,是破天

荒的新举措。1902年首先在保定办一所农事试验场,1906年进而在福州、北京、济南、盛京(沈阳)等地增设开办,引进日、美等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具(如洋犁、畜力机器、割麦器、玉米自束器)等。现代化工业也开始由官方倡导。1901年开始由北京进而在多省设立工艺局或劝工局,用招股办法开办股份制企业。官办企业与民办企业并举。我国的民族工矿企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就达到700多家,资本总额拥有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高峰。新政期间铁路发展尤其迅速,到1911年约达9000公里,比1895年约增长20倍。其中京张铁路在詹天佑总工程师领导下从1905年开工到1909年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完全自立自建,又有“詹天佑挂钩”的创新,震惊中外。电报、电话业务开始独立自立发展。1905年北京建立的京师华商电气公司,发电设备为150千瓦。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个发电厂,标志着我国迎接世界电气化新时代的开端。电气化开始起步。1905年天津首建电产品工厂(制造电震子、起电盘、电铃、电池等),1906年天津出现有轨电车,1907年上海设官办市内电话局。工商业和金融业随即获得新发展。清廷于 1903年设商部,鼓励各地兴办商业公司、轮船公司,保护私营商业权益。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第一次有明显迅速增长,1907年比1900年几近翻一番。部分商品如耐火材料、棉纺织品、面粉等开始投进国际市场。1903年开设铸造银钱总厂,发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4)》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 13 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知道中 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材料,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有全方位了解,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从多角度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较全面地认识辛亥革命的功绩与教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辛亥革命顺应了这 一历史发展大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影响。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的原因,辛亥革命的评价。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关于辛亥革命,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涉及,大多数的学生对此基本史实都有所了解,这有利于本课教学的展开,但是认识却比较浅显。通过影视媒体的宣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并不一定科学。对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孙中山较为熟悉,但对其他革命者了解不是很多,这一切有待通过系统有效的学习加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探究法等方法,通过相关史料的 展示,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如何认识《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成果为什么落入 袁世凯手中,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等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 参与性,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和抽象思维能力以逐 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五、教学过程: 导入(旧知复习):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 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 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⑵从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达到皇位永固,内乱可弥的母的,清廷才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勉强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更何况新政还有讨洋人欢心之意,博取其信任,以期早日签订和约的用意。买办官僚盛宣怀看到前引变法上谕后即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悉释前嫌。”他为清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稿中这样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正式发出的国书中“实行新法”四个字改成了“力行实政”。这些都清楚地反映出新政的实质。 二、国内财政拮据,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1871:勿轻言晚清教案中的民众“非理性”

1871:勿轻言晚清教案中的民众“非理性” 1871年度事件:清廷出台《传教章程》 本年正月,总理衙门出台《传教章程》。 上年天津教案结案之后,曾国藩入京痛陈:近来各处滋事,均由教堂、教民欺压百姓,教士庇护教民,教堂纵容教士,官府无力管制而造成,朝廷应及时严格议定传教章程,用以规范西洋各国在中国的传教行为。清廷于是命总理衙门大臣文祥、沈桂芬议定《传教章程》。 十九日,总理衙门将《传教章程》节略本分送在京各国公使。各国均表示反对,对《章程》置之不理。 《传教章程》的出炉,是清廷希望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教案毒瘤”最主动的一次尝试。其无疾而终,实为近代以来中外文化、理念冲突调和无望的隐喻——自1860年代以后,“教案”纷起,反馈到庙堂高层,则是晚清脆弱、混沌的外交体制不断遭受冲击,清廷一次次被拖入不平等条约的泥潭。 《传教章程》遭西方各国一致拒绝 总理衙门拟定的《传教章程》主要内容有八条,如下: 1、外国育婴堂一概裁撤。如必欲设堂,则只许收奉教者之儿.且必报官立案。 2、中国妇女不准进入教堂。外国修女也不准在中国传教。 3、传教士当服从中国法律、风俗,不得自立门户。尤不可僭越权柄及凌辱民众。 4、法律施行中国人照中国例,外国人照西例。以服民心。 5、传教士往何省传教,须办护照。不得暗赴他省或将护照转给他人。所过关卡一切应纳税,货不得私自携带。 6、传教士收人入教,须先细访其人有无作恶犯律之事,当收方收之,进教后所为不法者即逐出教外。 7、传教士不可干名犯义,擅用关防印信送递照会。 8、传教士不得任凭私意,致侵平民,以免启衅。 章程发布后,遭到各国政府一致拒绝。“欧洲各国不甚嘉纳,意谓中间所指教士劣迹无据非真,且谓总署所见得一失二,偏而不该”,因此,“皆置不理”。 譬如,美国驻华公使镂斐迪声称:对清政府的几点章程几乎没有必要回答,因为它们似乎只与罗马天主教士有关,美国的新教传教士从未被指控干涉诉讼。镂斐迪还指责章程第二条是“最不明智的”,因为允许妇女入教表明“妇女地位的提高.是西方国家的光荣。如果清帝国希望扬名于西方的话,这样的政策是最不明智的”。 德使李福斯的意见比较强硬,直言“贵王大臣所拟八条,本大臣想大约难以皆按所拟而行,内中不免有应更改之处”,而且认为,如果接受总理衙门的《传教章程》,则等同于是“不令天主教在中国传教”。 传教士们对章程的反应也相当激烈。譬如英国传教士杨格非即认为:要求进入内地的传教士服从中国法律的用意,是相当阴险的,因为“中国人完全清楚,在这种条件下,没有传教士敢进入内地。进入内地不仅愚蠢而且

中国近现代史(9.2)--“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第九讲:“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教学目标: 识记、认知清末新政在不同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正确理解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通过学界对清末新政的不同看法,客观评价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客观的评价观。 教学重点: 1、清末“新政”的主要改革措施。 2、正确对清末新政的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学界对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 2、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如何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的评价观 教学内容: 一、清末“新政”的概况 第一阶段主要推出了官制、学制、兵制、工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另还颁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法令。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清末新政进入第二阶段,核心是进行体制变更。主要内容包括:宣布“预备立宪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国成立资政院;成立责任内阁等。 二、学术界有关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探讨 (1)“他败论”。其基本观点是“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末新政的中断”。 (2) “自败”论。将清末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内部因素,认为即便没有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3)综合因素影响。 三、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韬略层面上:看“新政”重大战略出台的动机、时机。 谋略层面上:看清政府有关“新政”改革的整体规划 。 策略层面上:看清政府如何处理推行“新政”过程中所碰到的两难困境。 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厉行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方方面面发动了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宣布改革的恰恰是不久前发动戊戌政变的西

清末新政的失败及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 1.改革背景 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 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以往朝代,她们所实行的经济政策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重农抑商,而清政府却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否定,而对这一实行了数千年政策的否定确实需要极大的改革魄力﹑决心和勇气;同时,这种政策也是对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农本商末”、“重义轻利”思想的巨大冲击,引起了人们价值关念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清廷的的经济的改革是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经济改革的成果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新设立的资本额超过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总额

第9课 清末新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预约变法”上谕,清政府新政措施,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 了解: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比较两者之异同。 2.过程与方法: 从清末新政的举措与过程,剖析其实质与必然结果。 比较清政府先后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与目的。 比较清末《钦定宪法大纲》与英国《权利法案》对君权的界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又一次自救运动。新政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预备立宪”的有名无实和“皇族内阁”的政治骗局,暴露了清政府假宪政真集权的真面目,从而使它大失民心,不可避免走向穷途末路。 二.教学要点: 重点: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阶段的假立宪、真集权。。 三.教学过程: 学习导论:1.国旗简介:黄龙旗-十八星旗-五色旗-中华帝国旗 -青天白日旗满地红旗-锤子镰刀旗-四色旗-五星红旗 学习导论:2.光绪帝的3次改革:同光新政—百日新政—光宣新政 强调:清末新政名称:维新新政-辛丑新政-光宣新政 清末新政时间:①1901年-1905年;②1901年-1911年。 学习导论:两大主题:①“清末新政”;②立宪骗局

一.重点探究:1.清末新政开始的标志 西太后颁布“预约变法”上谕(1901年)——开始标志(观图) 资料:“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总之,法令必更,锢习必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内外臣工)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西太后“预约变法”上谕一.重点探究:2.清末新政的原因 ①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请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观图)资料:“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枇(shupi,甜高粱)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既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庚子西狩丛谈》这段文字中的“我与皇帝”指的是谁?答:慈禧和光绪; 这段文字描述了他们的一种怎样的经历?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狼狈西逃经历 ②庚子之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目的) 资料:漫画:《民呼日报》-《官与民之担负》;《农民起义示意图》。 一.重点探究:3.清末新政的措施 ①教育: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等。 强调: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西太后:1906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新教科书。资料: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 意义:思想文化上: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律法: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增设商部、学部 意义:政治上: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中国行政机构的近代化。 ③经济:颁布《商律》,奖励实业,创办大清银行。(观图)

清末新政真相

清末新政真相 慈禧愿意启动新政,是受了载泽谬论的误导 载泽告诉慈禧,可以借助“立宪”把权力从地方督抚手里夺回来 “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这是清末皇族少壮派代表人物载泽的一句“名言”,近年来引用率颇高。清末新政的核心是“立宪”,载泽又是新政核心决策层里的人物;引用者们大抵是希望借这一名言,来说明晚清最后十年的改革,其实很有诚意。 但引用者们忽略或者故意无视了载泽这句话的背景。1905年,慈禧派了载泽、端方、戴鸿慈等五人出洋考察各国政治;1906年,载泽考察归来,向慈禧进了一道《奏请宣布立宪密折》,这句“名言”,就出自该密折。引用者往往只顾着拿这句“名言”来证明清末新政的诚意,却忘了去领会载泽为什么会得出“宪法唯独最不利于官”这样一个结论。个中逻辑,其实载泽在密折里说得非常明白。载泽说,现在“在外各督抚,在内诸大臣”当中,有不少人以立宪会损害君主大权为由,不遗余力阻挠立宪;殊不知,君主立宪的核心是“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这些督抚大臣们之所以频频阻扰,是因为他们很清楚,立宪后,“其权必不如往日之重,其利必不如往日之优”,朝廷决不能上他们的当。载泽还以日本宪法为例,列举了17条立宪后将由君主完全掌控的统治大权,进而得出结论:立宪后,“国之内政外交,军备财政,赏罚黜陟,生杀予夺,以及操纵议会,君主皆有权以统治之”,君权不减反增,如此,可使“皇位永固”,“君位万世不改”。换言之,在载泽看来,立宪可以帮助君主从地方督抚手里把更多的权力夺回来。 但载泽对“立宪”的理解完全是错的 这个逻辑显然是错的。无论是证之学理,还是验之史实,“立宪”的核心,一定都是“限制君权保障民权”八个字;至于“官权”是否会受到损害,则是不一定的事情。载泽拿日本举例,也是大错特错。明治维新前,天皇只是个摆设,清廷却是古老的皇权专制体制;就君主立宪的客观需求而言,天皇确实需要增强一些权力,清廷皇室的权力则严重过剩。载泽对立宪的理解,如此荒谬,其“名言”——“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自然也说明不了清廷有多少改革诚意。

高三历史教案-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最新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 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这种改革在中国封建时代常被称为“变法”、“新政”。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每两次新政相隔的时间不到5年,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这是因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社会危象一再显现。传统的社会制度在危机面前破绽百出,捉襟见肘,陷入难以应付的窘境;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才是出路。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法”、“新政”有如晚清的“变法”、“新政”这样规模宏大,所要改革的不只是某一项制度,或一个领域,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多项制度,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 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 一 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认识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所谓政治资源,是指这次改革运动是由封建官僚阶层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进行的。一次面向近代的改革却让封建官僚派别来主持进行,这实在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悲剧,是时代和社会无奈的选择。西方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中国人尽快摘取近代文明果实;西方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以渐进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可能,从而使中国社会呈现出现代化的需要与条件(包括物质的、人才的、观念的条件)严重脱节现象;西方文明的输入又向中国提供了一条从“旁门斜道”跃入现代化轨道的途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只能由当时的政治精英——洋务派们领导这次改革运动。所谓文化资源,主要是指这一次改革运动的思想基础仍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穷变通久”理论——“经世致用”理论使一些封建官僚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并引进西学,“穷变通久”则推动封建官僚们走出固步自封的圈子,加入时代潮流。尤其是传统的“本末”、“道器”、“体用”理论架构,为“中学”与“西学”的联姻架起 了桥梁。 当然,洋务新政更多的是突破传统。 洋务新政的口号是“师夷智”、“求强”、“求富”。所谓“师夷智”,实际上是公开承认西方文化比华夏文化强,这是对“用夏变夷”理想的背离,是“天朝”观念体系的瓦解,是中国开步走向世界、走向近代的起点;所谓“求强”,其实质是以功利主义原则取代了传统的泛道德主义原则,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赞赏和追求战胜了“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立国之本“在人心不在技艺”、“尚礼义不尚权谋”①之类的梦吃;所谓“求富”,

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是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分析

·20· 2006 年第 总第期期 4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mal of TaiY uan Urban V ocational college 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是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分析 1901-1911 年,清政府实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新政"。但这场由封建统治者发动的改革同维新变 法一样以失败告终。笔者以为,"新政"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一、满汉官僚分道扬镳 满清依靠八旗军征战起家,依靠建立满汉地主阶级 联合专政才得以一统神州。所以,笼络汉族地主官僚势力,一直是满清皇室的重要政策。康熙皇帝标榜:"满汉文武, 皆为一体","满汉诸臣被革相同,联原无异视,应一体加恩"。19 世纪50、60 年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汉族地方督抚迅速崛起, 在地方督抚中占据多数,并取得了军事、财政及行政大权,中央集权的局面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外重内轻、各省势力 尾大不掉之势。以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前为例,9个总督 职位,除四川未有正式总督外,其余8 人中汉族4 人、满 族4人,而最重要的直隶和两江总督都是汉人;至于14个 巡抚,除陕西巡抚为护理外,其他13 人中汉族11 人、满 族2人。这种情况当然为中央政府所不容,满清贵族对汉 族地方督抚的猜忌日深,处心积虑加以裁抑。早在1860 年,汉族官僚李鸿章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都中群议,无能谋及远大,但以内轻外重为患,鳃鳃然欲收将帅 疆吏之权。"在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为维护风雨飘摇中 的满洲贵族统治,以改革为名,不断采取措施削弱地方督 抚的军权和财权,把它集中于满人之手。收地方权力归中央。"自庚子以后,新政繁兴,百事需财,因内帑之空虚,迫而为悉索敝赋思以分督抚之肥,而中央集权之说又同时 窜入政府之脑海,于是向日督抚所拥有之广大无垠之特 权逐渐为中央所干涉逡巡。" 1903 年,设立练兵处,企图 控制各省编练的新军。1906 年设立陆军部,由它统率帝国 的全部陆军,该部的尚书及两位侍郎都由满人担任,这样 陆军就全部由满人统率;设立度支部,控制地方的收支, 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及铸造、发行货币权。宪政 改革越往前推进,汉族官僚的权力越不断丧失,中央政府 集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集中央权力于满清贵族。"新政"前,清政府中央各部 堂官满汉平列,满汉官员人数相等。1906 年改革后虽规

华师大版第5册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华师大版第5册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预约变法”上谕,清政府新政措施,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 了解: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比较两者之异同。 2.过程与方法: 从清末新政的举措与过程,剖析其实质与必然结果。 比较清政府先后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与目的。 比较清末《钦定宪法大纲》与英国《权利法案》对君权的界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又一次自救运动。新政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利于近代化的进程。 “预备立宪”的有名无实和“皇族内阁”的政治骗局,暴露了清政府假宪政真集权的真面目,从而使它大失民心,不可避免走向穷途末路。 二.教学要点: 重点: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阶段的假立宪、真集权。。 三.教学过程: 学习导论:1.国旗简介:黄龙旗-十八星旗-五色旗-中华帝国旗 -青天白日旗满地红旗-锤子镰刀旗-四色旗-五星红旗 学习导论:2.光绪帝的3次改革:同光新政—百日新政—光宣新政 强调:清末新政名称:维新新政-辛丑新政-光宣新政 清末新政时间:①1901年-1905年;②1901年-1911年。 学习导论:两大主题:①“清末新政”;②立宪骗局 第9课清末新政 一.重点探究:1.清末新政开始的标志 西太后颁布“预约变法”上谕(1901年)——开始标志(观图) 资料:“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总之,法令必更,锢习必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内外臣工)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西太后“预约变法”上谕 一.重点探究:2.清末新政的原因 ①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请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观图)资料:“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枇(shupi,甜高粱)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既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庚子西狩丛谈》这段文字中的“我与皇帝”指的是谁?答:慈禧和光绪; 这段文字描述了他们的一种怎样的经历?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狼狈西逃经历 ②庚子之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目的) 资料:漫画:《民呼日报》-《官与民之担负》;《农民起义示意图》。 一.重点探究:3.清末新政的措施 ①教育: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等。 强调: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西太后:1906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新教科书。

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巡警部是随着军事改革设立的。在军事改革中,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和保安三种,把维持治安的军队分立出来,专门负责地方治安。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清政府还采取措施整顿吏治,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联系官商的机构,以沟通商情,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商部成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法令,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派奕劻总理其事,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张之洞也练成湖北常备军两翼,约7000人。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新军6镇。直到清朝灭亡,总共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约17万人,称为新军。袁世凯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废武举,1905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失败原因:(1)失去权威,由兴到衰。西太后和光绪帝先后离世,清王朝没有一个权威人物能够驾驭新政,故新政不可避免要失败。 (2)上层不和,元气大伤。统治者上层满族贵族与汉族官僚的矛盾,及满族贵族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特别是溥仪上台后,载沣与袁世凯的斗争更加激烈。(3)军队失控,无以保障。北洋新军的实权掌握在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尾大不掉。另外对革命党人对争取新军的活动防范不够。 (4)处置不当,丢失民心。解散政闻社,镇压国会请愿运动,成立皇族内阁,这些违背民意的做法,使得各阶层人民都开始反对清政府。 (5)操之过急,欲速不达。立宪改革出台过于迅速,铁路国有政策严重失误。因小失大,给整个改革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讲义 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讲义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一、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 1. 近代以来探索国家出路努力的继续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一方面,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拽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另一方面,统治者昧于时事,压制或者拖延变革,使中国不能急起直追,赶上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使得中国人民一次次蒙受将成亡国奴的耻辱,并承受着残酷的阶级剥削。在这种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压迫下,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都曾奋起,为了给国家寻找出路,也为了给本阶级寻找出路而努力探索。戊戌维新运动是继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革命,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后,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又一次努力。 2.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继续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不久,与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及稍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要求改革的潮流,即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就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传播者。 早期改良主义者不同于洋务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不屑于洋务派单纯模仿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他们中有的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有的人鼓吹欧美各国的议会制度。他们还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议清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振兴民族工商业的措施,以利于跟西方列强开展商战。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做了若干舆论准备。 3.中日甲午战争的振憾以及迫在眉睫的瓜分危机 (1)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 号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子孙、文明神胄的堂堂中华?居然战败于边僻海岛的?虾夷?日本,朝野为之震惊!变法图强之议再度兴起。康有为联络各省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这个狂潮的起因,正是日本的崛起打破了列强在华的?均势?。先是德国借曹州教案强租胶州湾,开全世界破天荒的先例,接着,俄、法、英、日争相效尤。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迫在眉睫。请看时人绘制的《时局图》。 4.俄国彼得大帝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激励 (1)在中国人看来,俄国在彼得大帝以前,是一个曾在蒙古人奴役下的落后国家。彼得大帝与康熙大帝恰逢同一时期,因为彼得大帝实行欧化改革,俄国居然在二百年后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并蚕食中国的藩土——整个中亚细亚及西伯利亚,反而使中国仰之为文明上邦。这是刺激中国维新变法的一个有力因素。 (2)日本是中国的近邻,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走入近代以后,日本在经历了与中国颇为相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即面对列强?叩关?、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之际,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变,在短短几十年中跻身资本主义列强,并把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指向中国。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维新变法成为中国先进人士和意欲有作为的光绪皇帝的自然选择。 5.维新派的一系列切实努力

清末新政

变革年代的抉择 清末新政述评 在经历了甲午战争、庚子之变后,清王朝面临着日益严重民族和社会危机,朝廷和政治精英选择了多种的变革道路,期望振兴中国,如维新运动、排外拒变、立宪运动、清末新政、民主革命等,。面对不断变换的局势,清廷及上层官僚的应变心态和应变对策慢慢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早在甲午海战之后,政治危机进一步激化,面对空前的危机,清政府为了转危为安,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做出了一些改革,主要如下:一,编练新军。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一部分官僚士大夫从惨败的震惊中开始认识到清军军事体制的腐败、落后,纷纷交章议奏练兵之策,要求采用西法,编练新式军队。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也从战败中认识到日本“专用西法取胜”,痛感自身军制守旧,有如“泥古剂以疗新病,居夏日而御冬裘”,决心仿照西法,改革军制,编练一支近代化军队。这是清王朝为拯救自身统治危机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救时之策”。其本意是试图通过改革旧有军制,建立一支近代化军队,借以对外与帝国主义列强稍事对抗周旋,对内平定人民日甚一日的反抗怒潮,用新型的武装力量来支撑摇摇欲坠的王朝统治。二、整顿财政。甲午战后,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约8000余万两,仅军饷、洋务和归还外债三大项就需支出7000余万两,其他各项常用经费还需2000余万两,尚短一千数百万两。为了弥补巨额亏空,清政府提出了“裁革陋规,严剔中饱”此外,还决定举借内债的办法

筹款,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一万万两,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三是派遣留学生。清政府的这些措施,虽然受到了一些成效,但并没有把自己从危急中拯救出来。新军的出世,不仅没能保住清王朝,反而是武昌起义南方新军揭竿而起,北方新军逼宫相迫,清王朝苦心孤诣培养的保卫者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人。而编练新军对于袁世凯个人的腾达、对中国军事现代化以及清末民初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袁世凯自此步步高升,但是身为上层官僚的他并没有把新军的训练看做保卫清王朝的武器,而是把新军训练成了自己的军队,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清政府倾国库所有,全力支持北洋新军。本想借此控制一支拱卫畿辅的威慑力量,达到强干弱枝,江山永固的目的,却又给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创造了合法的土壤和条件,使袁世凯得以乘机扩张个人势力,“隐持朝政”,并最终以逼宫的形式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整顿财政对于巨额的赔款和赤字来说,杯水车薪,派遣的留学生后来都走到了清政府愿望的反面。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措施并没有能挽救其统治危机。 光绪作为清朝皇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自然不甘心清朝覆亡在他的手上,力图改革,康梁等人的出现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但是清政府的守旧势力依然很强大。光绪皇帝为了加快变法,推行新政,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间,慈禧太后本意并不反对“戊戌变法”,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默许与支托维新运动是不会变成如此有声有色的大规模政治运动的。慈禧太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