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向忠安

文献综述向忠安

一、前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伤事故也不断涌现。由于工伤发生情形多种多样,工伤赖以存在的劳动关系复杂和规范工伤事件依据匮乏, 工伤认定已成为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劳动行政管理中的一大难点。从法律意义上对工伤与非工伤进行根本界定在当前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论述国内与国外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的前提下,具体分析新问题新情况,找出我国现阶段工伤认定所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建议。

二、关于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的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工业生产给社会带来巨大便捷和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其负面的影响。频繁的、不同形式的工伤的出现就是其一。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风险,政府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在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从预防到发生再到赔偿的一系列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工伤与工伤认定的概念

根据国际劳动大会历年来通过的有关公约,工伤可以定义为: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工人灾害”、“工伤”、“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等名词都是不同阶段下对工伤的定义。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必须经劳动部门的法定程序认定为工伤,才是法定意义上的工伤。才能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规定,确定职工的伤害或职业病是因公造成的。工伤认定具有法定性。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工伤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认定。

(二)我国工伤与非工伤法律界定的现状

1951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作为涵盖了工伤、死亡遗属在内的全国性的统一法规。其后的十年间又对这一系列法规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终构成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为主体,以国家法律制裁的强制力为后盾,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制约,做到事前防御、事中保护和事后补偿相辅相成的职业安全与卫生保障法律体系。其中,工伤保险保险条例就是针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事故和职业病伤害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和经济上的补偿。

遭遇工伤或者患职业病过后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工伤认定,才能得到相应的工伤赔偿,维护自己的权益。最新的《工伤保险条例》是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在保障劳动者权益和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的条例在解决工伤问题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国外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对工伤与非工伤的的法律界定有不同的立法。与我国不同的是,从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采用的工伤认定标准看,工伤认定的主要标准在于工作过程和工作原因,其中又以工作原因为核心,即劳动者所遭受的事故工伤和工作有因果关系。这一观点也被国际劳工大会所认同。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的公约中就规定工伤的标准就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

参照德国法律,美国建立起了工伤赔偿法。最先由威斯康辛州制定了第一部工伤赔偿法,至19世纪四十年代,每个州都有了自己的工伤赔偿法。美国的工伤认定通常主要注重的是“工作过程”这一条件,在工伤认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是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德国的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广,只要存在雇佣关系,便存在工伤保险,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学徒和实习生,不论工作范围和职责,都强制纳入工伤保险。在德国的司法体系中,工伤认定有准司法的性

质。社会法从民事诉讼法中独立出来,社会法院也为德国所独有,专门审理工伤保险纠纷这类社会案件。

日本认定一起事故为工伤或者非工伤主要是看雇员是不是依据和雇主签订的劳动合约之下劳动而罹患工伤,如果是在雇主的合理监督之下发生的事故伤害则认定为工伤,反之则认定为非工伤。以下三种状态是日本判断事故伤害是否为工伤的标准:(1)雇员在雇主的监督和管理下劳动时发生的伤害;(2)雇员处于被雇主管理的状态但是不处于工作状态(待命状态)发生的工伤;(3)雇员受到雇主的要求工作,但是没有在雇主的亲自监督管理下发生的伤害。

(四)我国现阶段工伤认定的法律难点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日趋合理,对于保障劳动者安全,维护劳动者利益,分散用人单位风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技术不断进步,新情况、新问题也在随时出现。

第一,关于上下班途中的工伤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条规定毫无疑问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从司法实务的角度来看,这条规定又不是能放之四海皆准的。第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为了弘扬社会良好风气,规定了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形视同工伤。第三,工伤认定在行政和司法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第四,几种特殊情况下:串岗,过劳死,由于工作压力造成的精神伤害,临时工、实习生的伤害是否能算作工伤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五)对我国工伤与非工伤法律界定的完善建议

工伤认定是职工获得工伤保险的前提条件,完善的工伤认定能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完善我国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应当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同时适当借鉴外国经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首先应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工伤认定范围仍然是列举式的工伤认定标准,这些列举式的罗列是对工伤认定类型的经验总结,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碰到与这些类型不相符合的情况,使现行工伤认定标准显得笼统。要明晰工伤认定的标准,关键是寻求工伤认定的实质性标准。首先要改变现行的对工伤范围的列举的立法模式,从正面确定什么是工伤的标准,再从反面排除什么是非工伤的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到的伤害应纳入工伤保险。这一规定虽然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但从用人单位的方面来讲,却无形中加大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依据工伤认定的原则和精神,认定工伤应该符合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这三个条件,然而这三个条件与该法的要求不符合。将这样的负担强制性的加在企业身上,无疑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我认为应将这一条从工伤认定中移除到社会优抚,这样不仅不违背弘扬社会良好风气的初衷,也能保证职工的利益。

法律的制定在削弱其滞后性的同时,也应当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对人的重视越来越突出,世界范围内工伤认定的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但是,对工伤认定的范围也应当存在一定的限制之内,不应该盲目的扩大。应该做到既能保护雇员,又不损害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

三、结论

劳动者是世界的创造者,同时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劳动者。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是与党和政府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路线方针所一致的。完善《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有着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新时代这个新问题、新情况出现的时代下,适时对法律作出必要的调整才能维护司法公正,保持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四、参考文献

[1] 崔巍,宋锦生.工伤认定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行政法学研究,2005;2

[2]周显日.中国工伤认定制度探微[J].判解研究.2009;6

[3]谢增毅.“工作过程”与美国工伤认定[J].环球法律评论,2008;5

[4]林嘉.魏丽.工伤认定一般条款之立法思考[J].法学杂志.2008;1

[5]杨立新.工伤认定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3;10

[6]陈碧贤.工伤认定之实质性标准初探[J].中国劳动.2006;8

[7]吕成.陈默.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困境与出路[J].法律适用.2009;1

[8]王建军.工伤认定:行政与司法的冲突及消除[J].社会科学研究.2007;2

[9]黄晶.刘力.关于工伤认证标准的几个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9

[10]章法.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的关键[J].中国劳动保障.2009;4

[11]张勇.工伤认定的焦点问题.劳动保障世界[J].2009;2

[12]翟玉娟.我国工伤保险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政法论丛.2009;4

[13]潘行球.工伤认定程序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劳动[J].2004;3

[14]李海林.上下班途中遇车祸认定工伤是否合理[J].江苏法制报.2009;6

[15]董保华.《工伤保险条例》修改的若干思考[J].东方法学.2009;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